縣級市 : 中國 >新疆 > 石河子市
顯示地圖
目錄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天山中段北麓、瑪納斯河西岸。1976年設市。人口553萬(1995年)。為瑪納斯農墾區工農結合的新型城市,有紡織、電力、化學、機械、製糖、造紙等工業。被譽為戈壁灘上的明珠”。
旅遊 Travel
  石河子旅遊投訴電話:石河子市旅遊投訴電話:0993-2830551
  新疆旅遊投訴電話:0991—883190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石河子最佳旅遊時間:氣候: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鼕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年平均氣溫7.5℃-8.2℃,日照2318-2732小時,無霜期147-191天,年降雨量180-270毫米,年蒸發量1000-1500毫米。
  最佳旅遊時間:秋季。
  石河子民俗節慶活動:新疆的主要節日是伊斯蘭教的盛大節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
  肉孜節又稱開齋節,每年回歷九月是穆斯林的齋月,在此期間,他們衹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後進食,白天禁止任何飲食,這種齋戒一直持續到開齋日之後,要連續慶祝三天。
  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相傳真主安拉曾命令先知易卜拉欣宰殺兒子獻祭,忠誠的易卜拉欣聽從真主的命令準備殺子,此時真主命他以羊代子。這一天是肉孜節後的70天,即回歷12月10日,人們將這天定為宰犧節。在這些節日裏,穆斯林們都要沐浴整裝去清真寺做禮拜,還要走親訪友,殺羊烹肉款待客人,進行各種娛樂活動,場面十分熱鬧。石河子城市地圖:石河子特別提醒:石河子旅遊註意早晚溫差,帶好日常藥品。
  石河子美食: 星海美食城,菜餚風格融川、淮、粵萊風格,新疆風味更具特色。
  石河子購物:石河子做為一個軍墾城市,是一個新興城市,本地的旅遊購物業是以新疆各地的文化為基礎的,在這裏你可以看到大部分新疆特色産品。
  當地特産:新疆小刀玉石
  石河子交通:石河子交通便利、通訊發達,亞歐大陸橋和312國道,分別從市區南北兩側橫貫而過。而市內有通往全疆的長途客車。石河子住宿:石河子住宿有:石河子市友誼賓館、石河子賓館、石河子金融大廈、供銷大廈等可供選擇。背包族可選擇招待所、旅館價格便宜又幹淨。
  石河子娛樂:星海娛樂城,旱冰場裝修豪華,風格獨持,高檔的音響設備和卡拉ok雅座吸引八方賓客,是您理想的娛樂場所。還有公園等場所也是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區號:0993
  郵政編碼:
  位置:石河子墾區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即東徑84’58"-86’24",北緯43’26"-45’20"。全墾區面積7529平方公裏,自治區直轄市-石河子市位於墾區中部,南倚天山,東以瑪納斯河為界與瑪納斯縣為鄰,南、西、北三面與沙灣縣環接。
  面積:全市總面積7529平方公裏。
  人口:人口60萬左右。
  行政區劃分:石河子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市,現轄4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石河子鄉。
  景觀:周恩來總理紀念碑、王震將軍銅像、艾青詩歌館、大漠水庫北湖公園、沙漠公園。
  
  “我到過很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她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她的一草一木,都是血汗凝成”。這就艾青筆下的戈壁明珠--石河子。石河子位於天山北麓中段,準噶爾盆地南緣,這是一塊美麗富饒,色彩斑斕,風光旖旎迷人的土地。石河子市環境優美,是有名的花園城市。
  石河子,是以石頭而得名的。歷史上,石河子是瑪納斯縣一個荒僻小區,後劃歸沙灣管轄。這裏蘆葦叢生,野獸出沒,衹是一條光赤赤的卵石溝,宛如一條流淌着石頭的河。故而留下了這個憨厚、淳樸的名字。石河子人民屯墾戍邊,團结奮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在亙古荒原,戈壁瀚海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現在大漠邊緣的這座新城早已無過去的景象,現在石河子市就像一顆巨大的緑寶石鑲嵌在天山腳下,晶瑩奪目。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官員參觀石河子新城後,都稱贊是世界上治理沙漠、營造緑洲、恢復生態環境的重大奇跡!到過石河子的人,無不贊嘆這裏是幽雅的花園城。沿着古老的絲綢之路來到石河子,這裏會讓你樂不思歸,心係緑洲。全國唯一的周恩來總理紀念碑、王震將軍銅像、艾青詩歌館,可供您憑吊瞻仰;大漠水庫北湖公園,可供您垂釣暢遊;"駝鈴夢坡"沙漠公園,可讓您一邊聽着悅耳的駝鈴聲,一邊欣賞大漠風光;紫泥泉廣阔的天然草場,將令您一睹兄弟民族的"賽馬"、"姑娘追"的神奇風采。石河子市是聯合國“人居環境改善良好城市”,她位於天山北麓中段,準噶爾盆地的南緣,獨具西部風情的“絲綢之路”上;她由軍人選址、軍人設計、軍人建造;她創造了“人進沙退”的世界奇跡;她是中國“屯墾戍邊”的成功典範;她以優美的環境、獨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譽為“戈壁明珠”。
  她有着傳奇的歷史。1950年2月,王震將軍率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石河子,拉動了“軍墾第一犁”,創建了比共和國僅小一歲的石河子新城。她有着獨特的文化。由轉業官兵、支邊青年等構成的60萬石河子各族人民,來自五湖四海。在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濃郁的集“開拓性、群衆性、開放性、多元性”於一體的軍墾文化特色。
  她有着發達的經濟。經過半個世紀的開發建設,石河子已形成“以大型農牧團場為依托、以石河子市為中心,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交建商服綜合經營,工農結合、城鄉結合、貿工農一體化”的新型經濟聯合體。在國傢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今天,石河子已成為新疆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嚮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繁榮新疆、展示兵團風貌的重要“窗口”。
  她有着優美的環境。她以“軍城”的特色榮膺“全國雙擁模範城”;以“緑城”的特色贏得全國“衛生城市”、“園林緑化先進城市”和自治區“文明城市”、“園林城市”;又以“詩城”的特色聞名海內外。
行政區劃代碼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code
  659001
區域概況 Regional Overview
  石河子市是以農場為依托、以工業為主導、工農結合、城鄉結合、農工商一體化的軍墾新城,以“戈壁明珠”的美譽著稱於世。石河子駐有農八師。石河子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直轄的縣級市,一度是新疆兵團總部所在地(後總部遷至烏魯木齊),也是農八師實行師市合一管理體製的新興城市,它是陶峙嶽起義部隊改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官兵建設起來的。
  區號:0993
  郵編:832000
  農八師師部(石河子市政府大樓遠景)
  農八師師部(石河子市政府大樓近景)石河子墾區(兵團八師、石河子市)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面積7529平方千米,人口72萬人,常住人口6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3.2萬人,占5.4%。自治區縣級直轄市——石河子市位於墾區中部,行政區域面積460平方千米,規劃面積150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
  八師和石河子市實行一個黨委領導,領導班子分設,部門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的體製。八師管轄18個團場、2個河係管理處和160多傢工交建商企業,其中預算內企業35傢。石河子市轄5個街道辦事處和一鎮、一鄉。
  平均海拔高度450.8米。
  石河子市是聯合國“人居環境改善良好城市”,她位於天山北麓中段,準噶爾盆地的南緣,獨具西部風情的“絲綢之路”上;她由軍人選址、軍人設計、軍人建造;她創造了“人進沙退”的世界奇跡;她是中國“屯墾戍邊”的成功典範;她以優美的環境、獨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譽為“戈壁明珠”。
  她有着傳奇的歷史。1950年2月,陶峙嶽將軍率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石河子,拉動了“軍墾第一犁”,創建了比共和國僅小一歲的石河子新城。她有着獨特的文化。由轉業官兵、支邊青年等構成的60萬石河子各族人民,來自五湖四海。在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濃郁的集“開拓性、群衆性、開放性、多元性”於一體的軍墾文化特色。她有着發達的經濟。經過半個世紀的開發建設,石河子已形成“以大型農牧團場為依托、以石河子市為中心,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交建商服綜合經營,工農結合、城鄉結合、貿工農一體化”的新型經濟聯合體。在國傢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今天,石河子已成為新疆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嚮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繁榮新疆、展示兵團風貌的重要“窗口”。
  她有着優美的環境。她以“軍城”的特色榮膺“全國雙擁模範城”;以“緑城”的特色贏得全國“衛生城市”、“園林緑化先進城市”、“文明城市”、“園林城市”;又以“詩城”的特色聞名海內外。
自然資源 Natural Resources
  此地有“戈壁明珠”之稱.石河子墾區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即東徑84'58"-86'24",北緯43'26"-45'20"。全墾區面積7529平方公裏,自治區直轄市-石河子市位於墾區中部,南倚天山,東以瑪納斯河為界與瑪納斯縣為鄰,南、西、北三面與沙灣縣環接,行政區域460平方公裏。東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150公裏,西距霍爾果斯口岸500公裏。
  墾區地形由南嚮北依次為天山山區、山前丘陵區、山前傾斜平原、洪水衝積平原、風成沙漠區。土壤多係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質多係礫質土、沙質土、粘質土等。經過軍墾幾代人的努力,山區、丘陵區已成為水草豐美、盛産“軍墾型”美利奴細毛羊的優美牧場;其他各區也由昔日的荒原、葦湖、鹼灘開墾成肥沃的良田。
  墾區平均海拔300-500米左右,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鼕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年平均氣溫7.5℃-8.2℃,日照2318-2732小時,無霜期147-191天,年降雨量180-270毫米,年蒸發量1000-1500毫米。墾區水資源較為豐富,地表有河水、泉水,境內有瑪納斯河、寧傢河、金溝河、大南溝河、巴音溝河等五條河流,河水年徑流量15.3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3億立方米。建有大中小型水庫11座,蓄水總量4.33億立方米。
  墾區水草豐美,緑化較好,林網密佈,自然環境未遭嚴重破壞,野生動植物繁多。飛禽有鷹、雁、野鴨、天鵝、喜鵲等20多種,目前已有天鵝、仙鶴、白鷺等候鳥在蘑菇湖水庫棲息。走獸有鹿、黃羊、狐狸、狼等20多種。野生牧草有62科314屬567種,其中可藥用者有麻黃、地黃、黃芪、益母草、仙鶴草、薄菏、荊芥、防風、甘草、枸杞、柴鬍等140種。常見喬木有楊、柳、榆、白臘;灌木有梭梭柴、紅柳、沙棗。北部沙漠區藴藏有石油,南山有煤礦可開採。
石城氣候 Stone City Climate
  石河子地區位於43°20′N~45°20′N, 84°45′~86°40′之間,海拔高度差異較大。無霜期為168~171天。≥0℃的活動積溫為4023℃~4118℃,≥10℃的活動積溫為3570℃~3729℃。
  石河子地區主要以農業為主,各地年平均氣溫在6.5~7.2℃之間,北部地區氣溫低,南部高。一年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平均氣溫25.1~26.1℃,其中以北地區高於以南地區;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
  平均氣溫-18.6~-15.5℃,其中以北地區低於以南地區。從61年至今,日最高氣溫出現在1975年7月13日,達42.2℃;日最低氣溫出現在1966年12月10日,達-36.8℃。1979年1月24日~25日24小時升溫幅度達12.1℃,為歷史24小時升溫之最; 1975年12月26日~28日48小時升溫幅度達14.6℃,為歷史48小時升溫之最。1966年12月18日~19日24小時降溫達-15.9℃,為歷史24小時降溫之最;1984年12月3日~5日48小時降溫達-19.8℃,為歷史48小時降溫之最。
  石河子地區為灌溉農業區,年降水量為125.0~207.7mm之間,一年中降水較多的月份,以北地區主要出現在7月、5月、6月和4月,降水量13.0~20.0mm;以南地區出現在4月、5月、7月和6月,降水量21.7~27.6mm。歷史上日最大降雨量出現在1999年8月14日達39.2mm,日最大降雪量出現在2000年1月3日達19.6mm。
  石河子地區日照充沛,年日照時數為2721~2818小時,北部地區日照時數多於南部地區。各地歷年平均最多日照出現在7月。
  石河子地區年(1961~2000年)平均風速1.5m/s,靜風占32%,偏南風占22%,偏西風17%,偏北風占15%,偏東風占14%。
歷史沿革 History
  石河子墾區原是古老的遊牧區。早在清乾隆年間即有小量兵屯開墾,以後召集民衆墾種,逐漸形成村落,後因戰亂,群衆大部分逃往它處,至解放前衹有少量少數民族散居在此從事農牧業生産。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後改為新疆生産建設兵團)26師(後改為農八師)及25師(後改為農七師)一部,到此開荒生産。
  新疆和平解放後,沙灣縣在石河子設區。1958年,撤區成立星火人民公社。1950年,兵團石河子管理處、水利工程處及26師等單位先後進駐石河子,在兵團統一領導下,開始建城。經過三個階段的發展,逐步形成規模且日益宏大。1975年4月,生産建設兵團撤銷,同年6月成立石河子地區。1976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石河子市。石河子地區轄石河子市、沙灣縣、瑪納斯縣和農八師以及農七師部分農場共18個農牧團場。1979年,石河子地區撤銷,保留石河子市,同時成立石河子農工商聯合企業,與石河子市合署辦公。1981年12月,恢復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八師管轄墾區全部農牧團場和石河子的大部分工礦企業,師部駐石河子市。1985年6月,正式成立市人民政府,農八師和石河子市實行一個黨委領導的體製。
  2000年,石河子市轄5個街道、1個鎮、1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59011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包括兵團等,人):新城街道 41018 嚮陽街道 51825 紅山街道 50042 老街街道 69038 東城街道 9601 北泉鎮 52011 石河子鄉 21877 兵團152團虛擬鄉 3473 炮臺兵團121團虛擬鄉 22540 東野地兵團122團虛擬鄉 17724 紅光集兵團132團虛似鄉 11167 西野地兵團133團虛擬鄉 13908 下野地兵團134團虛擬鄉 15688 沙門子兵團135團虛擬鄉 8531 小拐兵團136團虛擬鄉 9804 北野地兵團141團虛擬鄉 12328 新安集兵團142團虛擬鄉 30110 花園兵團143團虛擬鄉 34025 鐘傢莊兵團144團虛擬鄉 16909 十戶灘兵團147團虛擬鄉 17471 莫索灣兵團148團虛擬鄉 30827 東古城兵團149團虛擬鄉 17967 西古城兵團150團虛擬鄉 19005 紫泥泉兵團151團虛擬鄉 4877 南山煤礦虛擬鄉 4823 南山水泥廠虛擬鄉 3526。
社會發展 Social Development
  在半個世紀的開發、建設歷程中,墾區各族人民發揚“艱苦創業、開拓奮進、團结奉獻、爭創一流”的石河子精神,在亙古荒原上建成了被譽為“戈壁明珠”的石河子新城,創建了以石河子市為中心,以國營農牧團場為依托、以大中型企業為主體,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交建商服綜合經營,工農結合、城鄉結合、貿工農一體化的新型經濟聯合體。石河子是軍墾事業的縮影和自治區、兵團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特別是近幾年來,農八師石河子市黨委和市人民政府帶領墾區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實現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2002年,國內生産總值56. 8億元,比上年增長1⒎1%。市財政收入⒉23億元。職均貨幣工資9369元。
  農業:
  石河子墾區係典型的灌溉農業,水土光熱資源較為豐富,宜農宜林宜草宜牧。經過五十年的發展,現代化農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規模化經營和機械化水平較高的大農業優勢。機械化程度達85%,科技貢獻份額達45%,農業商品率達85%。是自治區、兵團棉花生産基地,其中,“銀力”牌棉花享譽國內外,總産量占全疆九分之一,建成了全國天然彩色棉花生産基地。盛産優質瓜果,“花園”蟠桃、“下野地”西瓜聞名遐邇。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大力推行精準農業、膜下滴灌技術及高密度植棉模式,促進了“特色、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目前,已建成一個國傢級農業高新技術園區。
  工業:
  突出工業主導作用,以做大做強三大上市公司和優勢産業為支撐,以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為主綫,以項目引進為重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新型産業格局正在形成。以棉花産業化、節水灌溉技術産業化、緑色環保食品産業化和電力基礎設施區域化為主體的工業佈局日趨完善。正在打造天業塑化、天宏紙業、天富電力、銀力棉紡四大集團,初步形成了“天業、天宏、天富”股市板塊。
  商貿流通:
  圍繞建立大流通、大市場和大貿易的思路,不斷深化流通體製改革,積極培育規模化市場。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對外貿易不斷擴大。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8000萬美元。
  交通電信:
  交通發達便利。亞歐大陸橋之北疆鐵路、烏奎高等級公路和312國道貫穿市區南北兩側,墾區公路通達各農牧團場,其中省道7條,縣道16條,等級公路里程1640公裏。郵電通信事業快速發展,多種現代通信業務相繼開通,通信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城鄉居民電話普及率每百人達到27.87部。
  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
  擁有國傢西部大開發重點支持的大學石河子大學、新疆農墾科學院等39個各類科研機構和3萬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平均每百人有專業技術人員5名),科技成果年鑒定驗收均在30項以上。現有各類院校118所,已形成多層次、多類型、多形式的教育體係。擁有《石河子日報》、電臺、電視臺、《緑風》詩刊、圖書館、群藝館、文化宮、體育館、艾青詩歌館、軍墾博物館、周總理紀念館和2個專業文藝團體。醫院35個,病床4050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465人,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6歲,健康主要指標達到我國中等城市水平。
  城市及精神文明建設:
  石河子市是自治區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是聯合國“人居環境改善良好範例城市”、中國首屆“人居環境奬”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自治區“文明城市”四連冠、自治區“科技興新”先進市。城市功能齊全,小區建設規範,環衛設施配套,緑化覆蓋率40%,緑地率32.3%,人均公共緑地7.6平方米。市區已形成以多行寬闊街道樹為骨幹,以環城防護林為屏障,以三十裏花帶為特色,以園林小品為景點的點、綫、片、環相結合,喬、灌、花、木錯落有緻的緑化體係,被中央緑化委員會評價為公園城、生態城。對外交往日益擴大,國內締結了20個友好城市,與加拿大東貴林瑞市結為友好城市。周總理紀念館、軍墾博物館、軍墾第一犁、王震將軍銅像等人文景觀已成為重要的旅遊觀光景點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軍墾事業教育的主要陣地。
  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2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國傢級開發區。規劃面積16.1平方公裏,目前首期5.3平方公裏初具規模,“六通一平”全部完成。在開發區註册的各類企業已達324傢,其中有普爾斯馬特(倉儲超市)、頂新集團(康師傅方便食品)、娃哈哈集團(食品)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國內生産總值、工業總産值、工業增加值、實現稅收等指標年均增速在40%以上,已成為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最具生機與活力的試驗地、主戰場。
  非公有製經濟:
  師市大力支持、鼓勵和引導,促其發展壯大,使非公有製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截至2002年底,墾區有個體工商戶19650戶,私營企業1451個,非公有製組織占師市經濟的比重為29.3%。
人口概況 Population profile
  2005年末,墾區總人口64.1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其中男性32.81萬人,占總人口的51.1%,女性31.35萬人,占總人口的48.9%。少數民族3.33萬人,占總人口的5.2%;漢族60.83萬人,占總人口的94.8%。全年人口出生率6.26‰,人口死亡率4.76‰,人口自然增長率1.5‰,計劃生育率99.8%。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石河子市轄5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1個鄉:新城街道、嚮陽街道、紅山街道、老街街道、東城街道、北泉鎮、石河子鄉,共有52個社區、23個村委會。境內有:兵團一五二團。市人民政府駐北三路。
  老街街道 代碼:659001004 轄10個社區:5號小區第一社區、5號小區第二社區、5號小區第三社區、6號小區第一社區、6號小區第二社區、6號小區第三社區、11號小區第一社區、11號小區第二社區、12號小區社區、13號小區社區。
  紅山街道 代碼:659001003 轄9個社區:3號小區社區、24號小區社區、25號小區社區、27號小區社區、32號小區社區、33號小區社區、34號小區社區、42號小區社區、火車站社區。
  新城街道 代碼:659001001 轄9個社區:7號小區社區、8號小區第一社區、8號小區第二社區、14號小區社區、15號小區社區、16號小區社區、17號小區社區、西公園小區社區、工一工二號小區社區。
  嚮陽街道 代碼:659001002 轄8個社區:1號小區社區、20號小區社區、21號小區社區、22號小區第一社區、22號小區第二社區、23號小區社區、29號小區社區、31號小區社區。
  東城街道 代碼:659001005 轄7個社區、2個村委會:40號小區社區、48號小區社區、56號小區社區、63號小區社區、78號小區社區、明珠社區、河畔村、6號小區社區、上六宮村。
  北泉鎮 代碼:659001100 轄11個社區:泉水地社區、文化宮社區、白楊社區、軍墾社區、小林場社區、北泉花園社區、紀念碑社區、第一社區、第二社區、第三社區、第四社區。
  石河子鄉 代碼:659001200 轄21個村委會:十戶窖村、鑽洞子渠村、五道灣村、南灣村、下二工村、上三工村、三工村、努爾巴剋村、四工村、霍斯阿爾剋村、三十戶村、馬傢坪村、袁傢溝村、東橋村、大廟村、山丹湖村、沙依巴剋村、河沿村、二工村、六工村、五工村。
  兵團一五二團 代碼:659001500
水利資源 Water Resources
  地表水、地下水水質均良好灌溉水。
   地表水:墾區內水源主要有5條河流,從東嚮西依次為瑪納斯河、寧傢河、金溝河、大南溝、巴音溝河,流域總面積12923平方公裏,地表水總資源量20.61億方。
   泉水:總量3.93億方,分配到我師1.0085億方。
   地下水:本墾區地下水動儲量10.99億方,認定可采量7億方。
土地資源 Land resources
  土地資源較豐富,地貌復雜,土壤類型多,以灰漠土為主,農林牧副漁業各得其所。土壤質地良好,以壤土為主。
  土地總面積7529平方公裏,現有耕地301.69萬方,2003年正播面積240萬畝。
生物資源 Biological resources
  墾區生物資源比較豐富,發展農林牧條件較好。棉花、甜菜、瓜果質優産量高;畜牧業以牛、羊、豬為主,我師培育成著名的中國美利奴新疆軍墾型細毛羊;藥用野生植物種類多;草場面積大,草質優、産草量高。
   糧食作物品種:鼕麥品種有新鼕17、18、19、20、21號,石鼕7、8號;春麥主栽品種有新春2號、6號、8號。玉米主栽品種有SC-704。大豆主栽品種有石大豆1號、2號,新大豆1號。
   經濟作物品種:棉花品種為新陸早8號、9號、10號、13號、14號,中棉36號等。油料作物主種油葵,品種為美國G101、新葵雜4號、6號等。
林業資源 Forest Resources
  石河子墾區開發建設50年來,歷屆黨委政府帶領群衆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城鄉防護林體係初具規模,為墾區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石河子墾區生態環境有所改善,昔日脆弱的荒漠生態逐步改變成為生機盎然的緑洲生態。
  2002年年末,墾區現有人工林保存面積31.19萬畝,其中防護林18.8萬畝,防沙基幹林1.1萬畝,經濟林3.63萬畝,用材林0.22萬畝,其它林4.41萬畝,退耕還林3.03萬畝。林木蓄積117萬方。同時人工封育保護荒漠植被302萬畝。
  1、農田防護林18.8萬畝,有15個團場(鄉)基本實現了農田林網化,墾區農田防護林占耕地面積比率達6.5%。
  2、推廣“一口井、一傢人、一條林、一群畜、一塊地”的“五個一”管理模式,營造防沙基幹林1.1萬畝,146公裏。
  3、緑色通道緑化完成1324公裏,其中:道路緑化664公裏、幹支渠660公裏。
  4、封育保護荒漠植被302萬畝,荒漠植被保護區已見雛形。墾區沙區團場學習150團治沙經驗,開展荒漠植被的營造和保護,推廣沙生灌木節水造林技術,人工營造保存梭梭4.41萬畝。同時禁樵限牧,封沙育林,荒漠植被蓋度明顯提高。
  5、墾區經濟林(果園)3.5萬畝,2002年果品産量1.1萬噸,産值約2200萬元。
  6、農場園林化城鎮、園林化單位建設取得明顯進展。121團、122團、135團、142團、143團、150團等團場的城鎮園林初具規模。
  7、墾區出臺了兩個林業改革文件,《農八師石河子市鼓勵和扶持全社會興建造林緑化基地實施辦法》(師市辦發[2001]6號)(以下簡稱四荒造林文件)和《農八師石河子市鼓勵和扶持全社會營造農田防護林實施辦法》(師市辦發[2001]77號)。四荒造林文件已經在社會上引起反響,目前師市已有1.5萬多畝荒山、荒地被15戶人傢承包興建造林緑化基地。
畜牧業資源 Livestock Resources
  農八師具在較好的自然和氣候條件,適宜種植苜蓿、玉米、黃豆等主要飼草料作物,且産量高、質量好。大宗的農副産品如棉殼、棉粕、作物稭桿又是極好的飼草、飼料原料。從事畜牧業的牧工整體素質較好,具有多年的養殖經驗,轄區內擁有石河子大學、農墾科學院, 畜牧業專業人才較為集中,從而使畜牧業能保持較強的競爭活力,也有利於畜牧業新技術的迅速轉化。
  歷史形成這裏的養牛、養羊、養豬業品種基礎好、良種化程度高、捨飼圈養和集約化程度高,畜牧業先進技術易於接受,畜産品流通渠道暢通。近年來圍繞畜牧業産業化,畜産品加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兵地天元、雨潤集團、香巴拉公司、花園乳品廠等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具有較強的市場開拓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有些已成為所從事産業的竜頭企業。
  農八師石河子市是新疆和兵團重要的畜牧業生産基地和畜産品産區。2002年末牲畜存欄61.5萬頭,其中豬:18.38萬頭,羊:40.21萬衹,牛2.66萬頭;肉類總産2.58萬噸,牛奶2.46萬噸,羊毛1086噸,禽蛋7540噸。
  生豬、牛奶、優質細羊毛、牛羊肉、禽蛋等畜産品及其製品以其優良的品質在新疆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
  農八師石河子市擁有宜農荒地601.79萬畝,牧草地101.45萬畝)。已種植優質苜蓿6萬畝。每年種植青貯玉米和其他飼草作物均在10萬畝左右。種植業生産可為畜牧業提供大量的飼草料資源,每年棉殼産量70000噸,棉粕産量23000噸,農作物稭桿60億公斤。
  現有不同規模的豬場40座,年出欄生豬20餘萬頭,母均帶仔達18頭以上,生豬160天出欄體重可達100公斤,基本實行了二元或三元雜交生産,瘦肉率高,肉質鮮嫩。
  隨着6500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優質荷斯坦奶牛的引進,加之農八師經過40年不斷改良留存的中國荷斯坦奶牛,石河子的奶牛生産具有較好的品種基礎,現已建成15座規模化牛場,並配套了先進的機器擠奶設備。
  農八師具有近50年的養羊基礎,擁有國傢級種羊場--紫泥泉種羊場,培育出了中國美利奴(新疆軍墾型)細毛羊,現正進行優質細毛羊的選育。隨着農業生産的發展,養羊生産方式亦隨之改變,現主要以捨飼圈養為主。隨着市場變化,肉羊生産受到了較大的重視。
  農八師的畜産品以肉、奶、禽蛋、羊毛為主,市場銷售方式為出售活畜、原料鮮奶、鮮蛋、原毛。石河子市建有活畜交易市場,年交易量為13萬頭左右;生豬屠宰場1座,年屠宰量6萬頭左右,其餘産品由養殖場通過畜牧經紀人販運至烏魯木齊、昌吉、剋拉瑪依、奎屯等地的加工企業或屠宰場。
  農八師石河子市有在職畜牧獸醫技術人員4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40人,中級職稱300人。
風味美食特産 Cuisine specialty
  石河子美食有涼皮子、羊羔肉、拉條子、烤全羊等。遊憩廣場美食城、金馬市場夜市、西環商場夜市都是品嚐美食的好去處。
  石河子特産有新疆小刀、玉石等。石河子集中購物街區有幸福路步行街、幸福路溫州地下街、夕陽紅街。
  石河子蟠桃
  介紹:石河子143團蟠桃園有"蟠桃之鄉"美稱 口味口感歷史文化珍貴稀有營養保健 新疆石河子市143團蟠桃是新疆瓜果類中的典型代表,其脆甜的口味和保健價值足以與庫爾勒香梨和吐魯番葡萄相媲美,但是受地理因素和歷史文化因素,不為人熟知。
  名稱: 英吉沙小刀
  介紹: 因産地在英吉沙縣而得名,約有400多年的歷史。它選料精良,做工考究,造型美觀,紋飾秀麗,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小刀主要有維吾爾族喜愛的鳳尾式、百靈鳥式、黃鸝式、喜鵲式,哈薩剋族喜愛的紅嘴山鴉式、漢族喜愛的竜泉劍式、蒙古族喜愛的獸角式等。
  炮臺紅甜瓜
  介紹:提起新疆石河子一二一團炮臺,知道的人寥寥無幾,然而石河子一二一團的炮臺紅甜瓜,卻是遠近聞名,深受各族人民的青睞
  炮臺紅甜瓜,它形為橢圓,美觀勻稱,大小得體,每個3-6公斤,緑色的外皮披一層白絲網,絲絲如扣,尖刀稍碰,便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黃裏透紅的瓜肉清涼爽口,甜而不膩,不但酥脆,而且香雅,吃起來沁人心脾,肉厚達4-7釐米,平均含糖量14%。它耐貯藏,可達3-5個月,既可加工成果脯、飲料、食品上用的青紅絲,也可成為下酒的上乘好菜,在全國供不應求,部分産品遠銷香港等地
  羊肉抓飯
  介紹:原是烏孜別剋風味飯食,稱“頗勞”,也是伊犁各族人民最喜歡的佳餚。少數民族食用抓飯時,先淨手後掇而食之,故漢語稱之為“抓飯”。主要原料是大米、洋蔥、鬍蘿蔔、羊肉(牛肉或雞、鴨、鵝肉也可),有的還放葡萄幹、杏幹等。抓飯油亮生輝,肥嫩爽口,營養豐富,是民族風味飯食的上品。
  饢
  介紹:饢是維吾爾民族大衆化的食品。如同我國北方的饅頭,南方的大米飯,西方的面包一樣,是維吾爾人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物。目前饢的品種有幾十種之多,按佐料的不同,常見的有油饢、窩窩饢、芝麻饢、肉饢、片饢等。不同的饢,食用的場合各有不同。窩窩饢、片饢、油饢是大衆化的傢常飯食,夾餡的肉饢,則是最受歡迎的。烤饢皮色焦黃,香酥可口,深受歡迎。
  艾德萊斯綢
  介紹:維吾爾族婦女十分喜愛的絲綢料,以色彩絢麗、鮮豔著稱。用色反差大,對比強烈。它常用翠緑、寶藍、黃、青、桃紅、紫紅、桔、金黃、豔緑、黑、白等色;圖案結構細膩、緊湊、嚴謹,色彩強烈、透明、逼真,再現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艾德萊絲綢質地柔軟,富於彈性,輕薄柔韌,美觀華麗,具有鮮明的維吾爾民族文化特色。
  烤羊肉串
  介紹:烤羊肉串在城鄉、街頭和巴紮(集市)上隨處可見,外酥裏嫩,肉質鮮美,別具風味。從考古資料看,早在1800年前,我國內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漢代畫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圖像。馬王堆一號漢墓還出土過烤肉用的扇子。烤羊肉串現在已經風靡神州大地,隨處可見,但正宗的烤羊肉串還是新疆的獨具魅力。
  石河子羊羔肉
  介紹:羊羔肉是一種味美的肉食品。羊羔肉多選擇當年羯羊或周歲以內的羊。做法是把羊羔宰殺後,去其皮和內臟,洗淨後放在大鍋裏煮,並放洋蔥、鬍椒等佐料。煮肉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先用冷水煮,另一種是先用開水煮,無論哪種煮法,都要撈去浮在湯上面的血沫,等肉快熟時再放????。羊羔肉鮮嫩而可口,是待客的上品。羊肉抓飯抓飯,維吾爾語稱“波勞其原料有大米、羊肉、鬍蘿蔔、洋蔥和清油(植物油)。
  石河子烤全羊
  介紹:在新疆與北京烤鴨媲美的名貴菜餚就是烤全羊。新疆烤全羊,選料考究,製法特殊,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是當地高級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菜餚。烤全羊選用上好揭羊,宰殺剝皮後,去除蹄角內臟,用一根穿有大鐵釘的木棍,將羊從頭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鐵釘上,防止滑動。將蛋黃、????水、黃薑、孜然粉、鬍椒粉、面粉調成糊狀汁,塗抹在全羊上,頭部嚮下,放入饢坑密封燜烤1小時左右,即可取出食用。 在隆重的宴會上,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製的餐車上,頭係紅綢,嘴含青菜,推至餐廳,任賓客隨意切割品嚐。
  石河子的涼皮
  介紹:響譽新疆。比起其它地方,石河子的涼皮子的製作工藝更加復雜,做出來的成品色澤鮮亮,更有勁道。調料也有所不同,吃起來酸辣可口、久久留香。
區域概況 Regional Overview
  石河子市是以農場為依托、以工業為主導、工農結合、城鄉結合、農工商一體化的軍墾新城,以“戈壁明珠”的美譽著稱於世。石河子駐有農八師。石河子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直轄的縣級市,一度是新疆兵團總部所在地(後總部遷至烏魯木齊),也是農八師實行師市合一管理體製的新興城市,它是陶峙嶽起義部隊改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官兵建設起來的。
  石河子市是自治區直轄縣級市,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八師師部所在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石河子墾區中部,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以瑪納斯河為界,與瑪納斯縣為鄰;南、西、北三面與沙灣縣環接市區。市區東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150千米,西距霍爾果斯口岸500千米。全市總面積456.84平方千米,總人口622671人(2003年)。有漢、回、維吾爾、哈薩剋等27個民族。
  區號:0993
  郵編:832000
  代碼:659001
  拼音:Shihezi Shi
  地勢平坦,自東南嚮西北傾斜。主要河流有瑪納斯河、寧傢河、金溝河、大南溝、巴音溝河等。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鼕季嚴寒,夏季酷熱,乾燥少雨,蒸發量大,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迅速,晝夜溫差大。
  農八師師部(石河子市政府大樓遠景)
  農八師師部(石河子市政府大樓近景)石河子墾區(兵團八師、石河子市)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面積7529平方千米,人口72萬人,常住人口6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3.2萬人,占5.4%。自治區縣級直轄市——石河子市位於墾區中部,行政區域面積460平方千米,規劃面積150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
  八師和石河子市實行一個黨委領導,領導班子分設,部門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的體製。八師管轄18個團場、2個河係管理處和160多傢工交建商企業,其中預算內企業35傢。石河子市轄5個街道辦事處和一鎮、一鄉。
  平均海拔高度450.8米。
  石河子市是聯合國“人居環境改善良好城市”,她位於天山北麓中段,準噶爾盆地的南緣,獨具西部風情的“絲綢之路”上;她由軍人選址、軍人設計、軍人建造;她創造了“人進沙退”的世界奇跡;她是中國“屯墾戍邊”的成功典範;她以優美的環境、獨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譽為“戈壁明珠”。
  她有着傳奇的歷史。1950年2月,陶峙嶽將軍率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石河子,拉動了“軍墾第一犁”,創建了比共和國僅小一歲的石河子新城。她有着獨特的文化。由轉業官兵、支邊青年等構成的60萬石河子各族人民,來自五湖四海。在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濃郁的集“開拓性、群衆性、開放性、多元性”於一體的軍墾文化特色。她有着發達的經濟。經過半個世紀的開發建設,石河子已形成“以大型農牧團場為依托、以石河子市為中心,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交建商服綜合經營,工農結合、城鄉結合、貿工農一體化”的新型經濟聯合體。在國傢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今天,石河子已成為新疆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嚮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繁榮新疆、展示兵團風貌的重要“窗口”。
  她有着優美的環境。她以“軍城”的特色榮膺“全國雙擁模範城”;以“緑城”的特色贏得全國“衛生城市”、“園林緑化先進城市”、“文明城市”、“園林城市”;又以“詩城”的特色聞名海內外。
英文解釋
  1. n.:  Shihezi City
近義詞
石河子
相關詞
新疆重慶周恩來紀念碑消費者協會
包含詞
石河子市八中石河子市一中石河子市第二小學
石河子市第二中學石河子市高級中學石河子市第十中學
石河子市緑洲醫院石河子市第十五中學石河子市消費者協會
新疆石河子市益群針織廠新疆石河子市紡織五金廠新疆石河子市紡織品公司
新疆石河子市良友飯店新疆石河子市金秋大酒店新疆石河子市友誼賓館
新疆石河子市針織內衣廠石河子市衛生防疫站新疆石河子市衛生防疫站
新疆石河子市中醫醫院新疆石河子市中醫院新疆石河子市婦幼保健院
石河子市南山煤礦職工醫院新疆石河子市騰新服裝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市華夏陶瓷工藝廠
石河子市八一棉紡織廠職工醫院新疆兵團八師石河子市衛生防疫站新疆石河子市興達公司皮革服裝廠
新疆石河子市八一毛紡織廠新輝針織廠新疆石河子市棉麻公司農八師棉麻公司石河子市郵電實業總公司郵電賓館
石河子市中山高等教育專修學校
分類詳情
張開嚮陽街道張開東城街道張開北泉鎮張開新城街道
張開老街街道張開紅山街道張開石河子鄉張開兵團一五二團
遊憩廣場石河子人民公園昌吉北湖公園
石河子南山風景區石河子周恩來總理紀念碑石河子軍墾博物館
石河子第一口井
石河子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