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00010 代碼:500103 區號:023
拼音:Yú Zhōng Qū 英譯:Yuzhong District
渝中區是重慶市中心城區,市政府駐地,全市金融、商貿、文化、信息中心。地處長江、嘉陵江匯流處,東、南、北三面環水,西面通陸,為一東西嚮狹長半島,北緯29°31′50〞-29°34′20〞、東經106°28′50〞-106°35′10〞。東、南瀕臨長江與南岸區水域相鄰,北隔嘉陵江與江北區相望,西與沙坪壩區、九竜坡區接壤。總面積23.71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8.5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0萬人(2007年),常住人口70萬人,日均流動人口30萬人次。
渝中區轄12個街道:七星崗街道、解放碑街道、兩路口街道、上清寺街道、菜園壩街道、南紀門街道、望竜門街道、朝天門街道、大溪溝街道、大坪街道、化竜橋街道、石油路街道,共有76個社區。區政府駐七星崗街道和平路管傢巷9號。
境內地形坡降較大,高差懸殊,最高處海拔394米,最低處167米。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受特殊地形、地貌影響,具有氣溫高,日照少,雨季長,濕度大,雲霧多,霜雪少,風速小等氣候特點,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年均氣溫18.7℃。境內有重慶火車站、重慶汽車站、長江上遊最大的客運港朝天門港。
歷史悠久,是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岩文化的發源地。有獨具氣勢與神韻的山水半島自然景觀,巴蔓子將軍墓、羅漢寺、湖廣會館、通遠門古城墻遺址等古跡,洪崖滴翠、朝天匯流、浮圖夜雨等巴渝勝景,人民解放紀念碑、紅岩村(紅岩革命紀念館)、曾傢岩分館、周公館、桂園等紀念地,人民大禮堂、三峽博物館、市規劃陳列館等標志性文化設施。 |
|
渝中區是重慶市的母城和中心城區。她地處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幅員面積23.71平方公裏,人口逾66萬,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不夜城”;她擁有3000多年歷史,是巴渝文化、抗戰文化和紅岩精神的發源地。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全區共榮獲各類全國性榮譽稱號93個,其中屬重慶市唯一的榮譽稱號11個。
渝中區是重慶市的政治中心。中共重慶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人民政府、市政協委員會和駐軍領導機關均駐在此。渝中區是重慶市的經濟強區。2005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41億元,商貿銷售總額達到580.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60.6億元;在區商業銀行市級機構達到18傢;中國西部最大商業街——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已匯集了90%的駐渝國內金融機構,2/3的駐渝境外銀行和保險機構,3/4的駐渝世界500強企業和外國駐渝領事機構;隨着重慶“十字金街”的正式開街,國傢特大型工業品綜合交易市場和西部地區最大的綜合交易市場——朝天門市場的日益繁榮,渝中區已基本形成了面嚮重慶,輻射西南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渝中區還是重慶市的水陸客運交通樞紐。區內的重慶火車站是成渝、川黔、襄渝3條鐵路幹綫的交匯點,朝天門港口是長江上遊最大的客運港口,她已成為重慶市聯繫全國各地的重要窗口。
軌道交通二號綫東起本區商業中心---較場口,較場口車站西至大渡口區鋼鐵基地新山村全長18公裏,設18座車站,已於2004年建成通車。
渝中區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重慶市已確定渝中區為素質教育實驗區和德育實驗區;連續多年評為全國先進文化區;醫療機構齊全,設備先進,力量雄厚,是重慶市的醫療衛生中心。另外,渝中區信息化水平接近沿海發達地區平均水平;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中介服務業初具規模;都市旅遊形勢喜人,已成為優秀旅遊城區。
渝中區的奮鬥目標是:到2007年,初步建成西部經濟強區、文化名區和現代都市風貌區,到20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
渝中區將不斷鞏固提升商貿、金融、信息、文化“四中心”的地位,加快構建基礎教育、醫療衛生“兩大高地”,完善提升水陸客運交通樞紐,加快産業優化升級,完善城市綜合功能,努力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推動城區現代化建設不斷開創新局面。 |
|
渝中区 自然地理
渝中區位於北緯29°31′50″-29°34′20″,東經106°28′50″-106°35′10″,地處重慶市西南部,長江、嘉陵江匯流處。渝中區東、南、北三面環水,西面通陸,為東西嚮狹長半島。渝中區東、南瀕臨長江,與南岸區水域相鄰;北面瀕臨嘉陵江,與江北區水域連界;西面與沙坪壩區、九竜坡區接壤。全區總面積為23.71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面積18.54平方公裏。境內地形最高處海拔394米,最低處167米,坡降很大,高差懸殊。
渝中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受特殊地形、地貌影響,具有氣溫高,日照少,雨季長,濕度大,雲霧多,霜雪少,風速小等氣候特點,是著名的“霧都”和長江流域三大“火爐”城市之一。近年來,霧日呈減少趨勢,極端最高氣溫呈下降趨勢,極端最低氣溫呈上升趨勢,淡化了“霧都”和“火爐”的稱號。 |
|
渝中區區境是重慶市的母城和發源地;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滅殷,建立巴國,區境屬巴國江州地域,較長時間為巴國國都所在地。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國。兩年後,以巴國地置巴郡,區境屬巴郡江州縣地域,為巴郡和江州治所所在地。從漢代至清代,區境先後屬江州縣、墊江縣、巴縣地域。其中,從公元561-1929年,屬巴縣地域,歷時1368年。歷為郡、州、路、府、省、縣治所所在地。其中,從公元1363-1371年,為大夏國國都所在地。
1929年,國民政府在巴縣城區正式設重慶市,區境屬重慶市地域。1935年,重慶市下設5個區,第一至第四區在今渝中區境。1939年,重慶市下設12個區,第一至第八區在今渝中區境。1942年,重慶市下設17個(陸上)區和1個水上區,第一至第八區和水上區的一部份在今渝中區境。1946年,重慶市下設18個區,第一至第八區在今渝中區境。在此期間,區境一直是市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時期,區境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陪都和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軍重慶辦事處所在地。
重慶解放後,重慶市人民政府於1950年6月將原重慶市第一區至第七區命名為第一區。1955年11月,第一區改稱市中區。1995年3月,將沙坪壩區大坪和化竜橋街道劃入市中區,市中區更名為渝中區。在此期間,區境曾為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行政)委員會、西南軍區所在地,並一直是重慶市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
1997年,渝中區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57萬。轄七星崗、較場口、解放碑、朝天門、望竜門、南紀門、菜園壩、兩路口、王傢坡、上清寺、大溪溝、大坪、化竜橋13個街道。區政府駐七星崗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常住總人口664942人,其中漢族人口65.99萬人,占99.25%。各街道人口:七星崗街道 69962人、較場口街道 43049人、解放碑街道 26061人、兩路口街道 37507人、上清寺街道 63602人、王傢坡街道 30543人、菜園壩街道 25544人、南紀門街道 51727人、望竜門街道 41770人、朝天門街道 28398人、大溪溝街道 64715人、大坪街道 124033人、化竜橋街道 58031人。
2002年,渝中區轄13個街道辦事處(七星崗、較場口、解放碑、朝天門、望竜門、南紀門、菜園壩、兩路口、王傢坡、上清寺、大溪溝、大坪、化竜橋),108個居委會、1個村委會。2002年末戶籍總人口59.6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9.39萬人。
2005年末,渝中區戶籍人口59.94萬人,常住人口69.78萬人。轄朝天門、望竜門、解放碑、較場口、南紀門、七星崗、菜園壩、兩路口、大溪溝、上清寺、王傢坡、大坪、化竜橋13個街道。
2006年6月7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渝中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118號):同意將渝中區現有的13個街道調整為12個街道。具體調整如下:
(一)撤銷較場口街道、王傢坡街道。
(二)設立石油路街道。管轄原大坪街道的煤建新村、茶亭村、民樂村、石油路、金銀灣、虎頭岩和原化竜橋街道的九高路,共7個社區,幅員面積2.52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醫學院路2號。
(三)調整6個街道行政區域範圍
1.解放碑街道管轄原解放碑街道的奎星樓、臨江門、鄒容路、自力巷、公園路、正陽街、代傢巷、滄白路8個社區和原較場口街道的中華路、新華路、和平路、魯祖廟、蓮花池、若瑟堂、大井巷7個社區,共15個社區,幅員面積1.11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五一路159號(原址)。
2.菜園壩街道:管轄原菜園壩街道的渝鐵村、珊瑚灣、川道拐、石板坡4個社區和原王傢坡街道的交通街、平安街、竹木街3個社區,共7個社區,幅員面積1.56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菜袁路20號(原址)。
3.兩路口街道:管轄原兩路口街道的中山二路、枇杷山正街、中山三路、重慶村、桂花園新村、鐵路坡6個社區和原王傢坡街道國際村、鵝嶺正街、王傢坡新村3個社區,共9個社區,幅員面積2.05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中山三路19號(原址)。
4.上清寺街道:管轄原上清寺街道的中山四路、曾傢岩、學田灣、春森路、美專校街、上大田灣、上清寺路、新都巷、桂花園,共9個社區,幅員面積1.73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中山四路55號(原址)。
5.大坪街道:管轄原大坪街道的大黃路、天燈堡、馬傢堡、大坪支路、七牌坊、大坪正街、袁傢崗、肖傢灣、浮圖關、單巷子,共10個社區,幅員面積3.2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大坪支路10號(原址)。
6.化竜橋街道:管轄原化竜橋街道的華村、化竜橋正街、和平新村、黃桷村、江南村、紅岩村6個社區和原上清寺街道李子壩社區,共7個社區,幅員面積2.34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化竜橋正街291號(原址)。
(四)保留5個街道行政區域和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七星崗、望竜門、南紀門、朝天門、大溪溝街道。 |
|
2005年全區戶籍人口59.94萬人,比2000年增加1.7萬人,增長2.9%,年均增長0.6%,其中,非農業人口599165人。“十五”期間,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了連續五年的負增長,2005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1‰。根據重慶市1%人口變動抽樣調查反饋資料顯示,2005年末渝中區常住人口總數為69.2萬人,比2000年增加2.7萬人,增長4.1%,年均增長0.8%。2005年全區計劃生育率為97%。
民族構成為:漢族人口為66.04萬人,占99.28%;回族、土傢族、滿族、苗族、壯族、蒙族、彝族等37個少數民族人口為0.48萬人,占0.72%。渝中區共有家庭20.44萬戶,家庭人口為56.70萬人,占總人口的85.24%,平均每個家庭的人口為2.77人。 |
|
“十五”期間,渝中區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性支出均突破萬元大關。2005年,渝中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240元,五年平均每年增長10.3%。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560元,五年平均每年增長9.9%。從消費結構看,衡量居民生活質量的“恩格爾係數”2005年下降到36.1%,比2000年減少3.2個百分點,恩格爾係數已連續6年保持在40%以下。
渝中區在經濟發展中,加快了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五年來,全區第三産業發展持續增長,商貿、金融、信息、旅遊四大支柱産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第一産業已隨化竜橋地區的改造而全面退出渝中區,第二産業的比重由2000年的21.9%下降到11.4%,第三産業比重則由2000年的78.1%上升到88.6%;2005年,渝中區第三産業增加值突破200億元,達到21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0年增長了73.7%,五年內平均每年以11.7%速度遞增。
“十五”期間,渝中區綜合經濟實力躍上了新臺階,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的增長態勢。2005年地區生産總值(GDP)突破200億元,達到24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0年增長69.0%,年均增速11.1%,比全市同期年均增長速度高0.2個百分點。區級政收入突破10億元,2005年達到11.12億元,比上年增長23.4%,五年內年均增長21.7%。商貿中心地位穩固。商貿銷售總額突破500億元,2005年達到580億元,比上年增長13.1%,五年內年均增長1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05年達到160.6億元,比上年增長12%,五年年均增長12.1%。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勢頭強勁。2005年達到95億元,五年內纍计完成投資額368億元。招商引資成效顯著。2005年實際利用外資1.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2%,五年內實際利用外資總額4.4億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資的四分之一。 |
|
渝中區是重慶市的政治中心。中共重慶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人民政府、市政協委員會和駐軍領導機關均駐在此。渝中區是重慶市的經濟強區。2005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41億元,商貿銷售總額達到580.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60.6億元;在區商業銀行市級機構達到18傢;中國西部最大商業街——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已匯集了90%的駐渝國內金融機構,2/3的駐渝境外銀行和保險機構,3/4的駐渝世界500強企業和外國駐渝領事機構;隨着重慶“十字金街”的正式開街,國傢特大型工業品綜合交易市場和西部地區最大的綜合交易市場——朝天門市場的日益繁榮,渝中區已基本形成了面嚮重慶,輻射西南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渝中區還是重慶市的水陸客運交通樞紐。區內的重慶火車站是成渝、川黔、襄渝3條鐵路幹綫的交匯點,朝天門港口是長江上遊最大的客運港口,她已成為重慶市聯繫全國各地的重要窗口。
軌道交通二號綫東起本區商業中心---較場口,較場口車站西至大渡口區鋼鐵基地新山村全長18公裏,設18座車站,已於2004年建成通車。
渝中區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重慶市已確定渝中區為素質教育實驗區和德育實驗區;連續多年評為全國先進文化區;醫療機構齊全,設備先進,力量雄厚,是重慶市的醫療衛生中心。另外,渝中區信息化水平接近沿海發達地區平均水平;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中介服務業初具規模;都市旅遊形勢喜人,已成為優秀旅遊城區。
渝中區的奮鬥目標是:到2007年,初步建成西部經濟強區、文化名區和現代都市風貌區,到20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
渝中區將不斷鞏固提升商貿、金融、信息、文化“四中心”的地位,加快構建基礎教育、醫療衛生“兩大高地”,完善提升水陸客運交通樞紐,加快産業優化升級,完善城市綜合功能,努力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推動城區現代化建設不斷開創新局面。 |
|
渝中區共劃分為朝天門、望竜門、解放碑、南紀門、七星崗、菜園壩、兩路口、大溪溝、上清寺、石油路、大坪、化竜橋12個街道。區政府在各街道設立辦事處,作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管理轄區事務。
渝中區轄12個街道:七星崗街道、解放碑街道、兩路口街道、上清寺街道、菜園壩街道、南紀門街道、望竜門街道、朝天門街道、大溪溝街道、大坪街道、化竜橋街道、石油路街道。區人民政府駐七星崗街道和平路管傢巷9號。
500103 渝中區
500103001 七星崗街道
500103002 解放碑街道
500103003 兩路口街道
500103004 上清寺街道
500103005 菜園壩街道
500103006 南紀門街道
500103007 望竜門街道
500103008 朝天門街道
500103009 大溪溝街道
500103010 大坪街道
500103011 化竜橋街道
500103012 石油路街道 |
|
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基礎上,渝中區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2008 年,渝中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8元,比上年增長14.1%,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4048元,增長6.2%。城市居民恩格爾係數(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5.1%,降低0.4個百分點。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29.2平方米,增加1.2平方米。全年空氣質量好於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85天,比上年增加9天。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新增、改造公厠18座,垃圾清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糞便無害化處理率為88%,垃圾袋裝化率為98%。城市緑化步伐加快,全年新增公共緑地面積25.2萬平方米,公共緑地面積達到273.5萬平方米,公園面積達到100 公頃,城區緑化覆蓋率為32.4%,人均公共緑地面積提高到5平方米。 |
|
- n.: Yuzhong District
|
|
渝中 |
|
重慶 | 城市名片 | 酒吧街 | 忠縣 | 歷史名人 | 東周 | 小學 | 捍衛路 | 建築 | 大坪 | 國際公寓 | 七牌坊 | 大坪街道 | 重慶蓮花國際 | 渝中副中心 | 教育 | 學校 | ????業公司 | ????務管理局 | 旅遊 | 公園 | |
|
|
重慶渝中區 | 渝中區大坪 | 渝中區長安寺 | 渝中區中醫院 | 人和街渝中區 | 渝中區精神病院 | 渝中區燕山飯店 | 渝中區人民醫院 | 渝中區????務管理局 | 渝中區小竹林飯店 | 渝中區大坪中醫院 | 重慶渝中區中四路小學 | 重慶市渝中區鵝嶺小學 | 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小學 | 重慶渝中區大坪三五火 | 重慶市渝中區大坪三五 | 重慶渝中區衛生防疫站 | 渝中區紅十字會醫院 | 渝中區第四人民醫院 | 重慶市渝中區衛生防疫站 | 渝中區第三人民醫院 | 重慶市渝中區學生服裝廠 | 重慶市渝中區鴻穎服裝廠 | 重慶市渝中區竹風針織廠 |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渝中區分校 | 重慶市渝中區惠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 重慶市渝中區石板坡針織品廠 | 重慶市渝中區七星服裝針織廠 | 重慶市渝中區動物衛生防疫檢疫站 | 重慶市渝中區麟華皮革機械廠 | 重慶渝中區第三人民醫院朝天門門診部 | |
|
|
大坪街道 | 解放碑街道 | 七星崗街道 | 兩路口街道 | 上清寺街道 | 菜園壩街道 | 南紀門街道 | 望竜門街道 | 朝天門街道 | 大溪溝街道 | 化竜橋街道 | 石油路街道 | 較場口街道 | 王傢坡街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