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明光市 : 博羅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重慶 >北碚區 > 石壩鎮
顯示地圖
目錄
重慶市北碚區石壩鎮
  【基本概況】
  石壩鎮位於北碚區境內東南部,幅員面積24.75平方公裏,距城區約39公裏。東靠華鎣山支脈東山,與渝北區興隆鎮接壤,南鄰三聖,西連靜觀,北鄰柳蔭。全鎮以丘陵為主,東高西低,一 山西嶺西槽,呈南北走嚮。境內有三條小河穿過,匯於黑水灘河。
  【歷史沿革】
  清乾隆初己置石壩場,後曾更名德勝場。民國18年置石壩鎮,民國 30年撤鎮建鄉。解放後仍沿襲舊製建鄉。1958年改為石壩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為石壩鄉。1995年劃歸北碚區管轄。2000年5月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撤銷石壩鄉設立石壩鎮。全鎮轄12個行政村,89個社,1個居委會。2002年末總人口15992人,場鎮人口近3000人,場鎮面積約14公頃。
  【礦産資源】
  在石壩鎮境內離鎮政府駐地約2公裏的衛東村,藴藏有儲量約10億噸的特大型石膏礦藏,礦石質量優良,一般含CaSO4在80%以上,最佳塊段含硬石膏95%,含SO3>56%,含MgO<0.9% ,可保證長年開採,被重慶市列為西部大開發的項目之一對外招商引資。其開發項目有生産超高強α 石膏和石膏砌塊以及天然硬石膏粉刷材料等,市場前景樂觀,投資回報率高。
  【交通區位】
  1997年,石壩籌資2 0 0萬元建成了7公裏長的“大鹿公路”,途經6個行政村,涉及五座橋梁,使近7000人受益。從“大鹿公路”開始,石壩掀起了一一個又一個的修路熱潮,公路里程達到35公裏,是1994年末的10倍,全鎮已實現公路村村通。全鎮固定電話裝機容量近300門,並建有移動、聯通機站各一個。
  【文教事業】
  1996年籌資40萬元完成中心校改建。1998年籌資150萬元,將中學搬遷到石壩場鎮。現設有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老年教育等,基礎教育設施完備,完成普六普九任務。
  【城鎮建設】
  1999年9月,石壩農村居民新村建設及小城鎮建設啓動,僅半年時間,投資超過千萬元的一條新街拔地而起。2000年,全面完成新街混凝土硬化。鎮衛生院於1999年實現全面改建,各項醫療設施基本完善,醫療隊伍素質逐步提高。2000年建成300立方米自來水廠一座。
  【經濟發展】
  1996年以來,在位於華鎣山支脈的東山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現已建成了近千畝高品質的伏季水果基地,並嚮上規模、上檔次方向發展。
  通過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現在的石壩鎮各項基礎設施完備,機構設置齊全,經濟不斷發展:財政收入從199 4年的不足3 0萬元增加2002年的92萬元(本級);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4年的920元增加到2 0 0 2年的2038元;1994年的鄉鎮企業面臨倒閉,但到2002年實現産值4150萬元。場鎮面貌煥然一新。2003年,鎮黨委、政府提出實施退耕還林2500畝規劃;並啓動場鎮第二輪建設。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5902男8122女7780家庭戶戶數5201家庭戶總人口(總)15595家庭戶男7915家庭戶女76800-14歲(總)28870-14歲男14600-14歲女142715-64歲(總)1147815-64歲男592815-64歲女555065歲及以上(總)153765歲及以上男73465歲及以上女803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5405
重慶市市轄區北碚區
  石壩鎮位於北碚區境內東南部,幅員面積24.75平方公裏,距城區約39公裏。東靠華鎣山支脈東山,與渝北區興隆鎮接壤,南鄰三聖,西連靜觀,北鄰柳蔭。全鎮以丘陵為主,東高西低,一 山西嶺西槽,呈南北走嚮。境內有三條小河穿過,匯於黑水灘河。
  【石壩歷史悠久】清乾隆初己置石壩場,後曾更名德勝場。民國18年置石壩鎮,民國 30年撤鎮建鄉。解放後仍沿襲舊製建鄉。1958年改為石壩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為石壩鄉。1995年劃歸北碚區管轄。2000年5月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撤銷石壩鄉設立石壩鎮。全鎮轄12個行政村,89個社,1個居委會。2002年末總人口15992人,場鎮人口近3000人,場鎮面積約14公頃。
  【礦産資源豐富】在石壩鎮境內離鎮政府駐地約2公裏的衛東村,藴藏有儲量約10億噸的特大型石膏礦藏,礦石質量優良,一般含CaSO4在80%以上,最佳塊段含硬石膏95%,含SO3>56%,含MgO<0.9% ,可保證長年開採,被重慶市列為西部大開發的項目之一對外招商引資。其開發項目有生産超高強α 石膏和石膏砌塊以及天然硬石膏粉刷材料等,市場前景樂觀,投資回報率高。
  【交通、通訊網絡健全】1997年,石壩籌資2 0 0萬元建成了7公裏長的“大鹿公路”,途經6個行政村,涉及五座橋梁,使近7000人受益。從“大鹿公路”開始,石壩掀起了一一個又一個的修路熱潮,公路里程達到35公裏,是1994年末的10倍,全鎮已實現公路村村通。全鎮固定電話裝機容量近300門,並建有移動、聯通機站各一個。
  【文化教育】1996年籌資40萬元完成中心校改建。1998年籌資150萬元,將中學搬遷到石壩場鎮。現設有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老年教育等,基礎教育設施完備,完成普六普九任務。
  【小城鎮建設方興未艾】1999年9月,石壩農村居民新村建設及小城鎮建設啓動,僅半年時間,投資超過千萬元的一條新街拔地而起。2000年,全面完成新街混凝土硬化。鎮衛生院於1999年實現全面改建,各項醫療設施基本完善,醫療隊伍素質逐步提高。2000年建成300立方米自來水廠一座。
  【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1996年以來,在位於華鎣山支脈的東山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現已建成了近千畝高品質的伏季水果基地,並嚮上規模、上檔次方向發展。
  通過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現在的石壩鎮各項基礎設施完備,機構設置齊全,經濟不斷發展:財政收入從199 4年的不足3 0萬元增加2002年的92萬元(本級);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4年的920元增加到2 0 0 2年的2038元;1994年的鄉鎮企業面臨倒閉,但到2002年實現産值4150萬元。場鎮面貌煥然一新。
  2003年,鎮黨委、政府提出實施退耕還林2500畝規劃;並啓動場鎮第二輪建設。
  開放的石壩人民熱忱歡迎各界人士前來石壩投資、發展!
英文解釋
  1. :  Danba Town
近義詞
石壩
分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