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重慶 > 南岸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Nan'an District
  郵編:400064 代碼:500108 區號:023
  拼音:Nán àn Qū 英譯:Nan'an District
  
    南岸區位於重慶市區中部,長江南岸,東經106°3′14″-106°47′2〞、北緯29°27′2″-29°37′2〞。西、北與九竜坡區、渝中區、江北區、渝北區隔長江相望,東、南與巴南區接壤。總面積274平方千米。總人口56萬人(2006年末)。
  
    全區轄7個街道、7個鎮:銅元局街道、花園路街道、南坪街道、海棠溪街道、竜門浩街道、彈子石街道、南山街道、南坪鎮、塗山鎮、雞冠石鎮、峽口鎮、長生橋鎮、迎竜鎮、廣陽鎮。區政府駐南坪街道南城大道199號。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年均溫18.3℃,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有沿江客貨碼頭10多個,長江大橋、長江架空客運索道與渝中區相連。南山風景區有各種名勝古跡和“陪都”遺址80多處,抗戰時期蔣介石、美國特使馬歇爾和法、蘇、美、印度等國在境區建行宮、別墅和使領館。區內有佛、道、伊斯蘭、基督、天主教大小寺觀40餘個。
區域簡介
  南岸區是重慶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重慶市的長江南岸,依山傍水,全區幅員面積265平方公裏,城區建成面積44平方公裏,轄7個街道、7個鎮,總人口近60萬(農業人口近14萬)。城區中心為南坪地區,擁有重慶第四高建築南坪浪高大廈和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南岸區北部為峽𠔌衝積平原南部為山脈,在附近的塗山,黃山,真武山均為旅遊景區。南岸交通已有石板坡長江大橋、石板坡長江大橋復綫橋、鵝公岩長江大橋、菜園壩長江大橋與渝中區相連,大佛寺大橋、朝天門大橋與江北區相連,渝黔高速公路橫穿境內,給市民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
  南岸區是重慶發展較早的一個區,在二戰時期聚集了大量軍政、文化界人士如何應欽、宋美齡、林森、馬歇爾、戴笠、陳立夫,文化界人士包括茅盾,巴金,郭沫若,鬍適,陶行知等均在重慶南岸居住。但南岸工業自抗戰以來一直並不發達,主要支柱産業為商業。除工業外,排收入第三,第四的為為旅遊和教育。在南岸區有南溫泉南濱路(即長江南岸濱江路觀光美食流行街),彈子石法租界歷史文化街等旅遊名勝。南岸區內擁有重慶衆多高等院校和研究單位,有重慶交通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教育學院的主校區和重慶理工大學的一部分校區。
  薄霧中的南岸區
城市建設
  交通
  南岸區交通便捷,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已建成的重慶長江大橋、鵝公岩大橋、大佛寺大橋、菜園壩長江大橋、朝天門長江大橋橫跨區內,渝黔高速公路橫貫全境、300多公裏的城區與鎮際之間公路全部硬化,南城大道、南山旅遊公路、濱江路,在建的彈廣路,和規劃籌建的重慶東水門長江大橋等多座長江大橋、已動工運營的重慶長江索道,將構成重慶市最具特色的現代立體交通網。
  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南岸區內已經動工軌道交通三號綫(輕軌,預計2010年開通),和軌道交通六號綫(地鐵,預計2012年開通)。另外規劃有軌道交通四號綫和軌道交通環綫等。
  建設
  投資6億元的南岸體育中心,這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區級體育中心。體育中心位於南濱路中段,由“一場兩館、一中心一廣場”組成。具體為:可容納3萬人的體育場、3500人的體育館、1500人的室內遊泳館、青少年活動中心、體育主題公園(廣場)等。預計年內開工,2005年建成體育館和遊泳館,2006年全面完成體育場地及配套設施。已經投入使用。
經濟發展
  工業
  區內工業基礎良好,已形成以機械製造、汽車、摩托車、電子儀表、醫藥化工、皮革製品、輕紡、建材、服裝等為支柱,綜合配套能力較強的工業體係。
  區位條件
  南岸區區位優勢突出,是重慶市的會展中心,未來重要的金融、商貿口岸。42個各類消費品市場具備了大流通的集散和輻射功能,第三産業發達,打造推出的"吃在南岸、住在南岸、旅遊在南岸"三張品牌作為全區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
文化教育
  教育
  南岸區有10餘所國傢、部(省)級科研機構和5所大專院校(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教育學院,重慶教育管理學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豐富的智力人才資源。
  旅遊
  南岸區旅遊資源豐富,境內山巒起伏,植被茂密,素有"山城緑色屏障"之稱的著名南山風景區,衆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景觀160多處。始建於唐宋時期的慈雲寺、塗山寺、老君洞等著名宗教寺廟、古剎,抗戰時期的"陪都遺址"保存完好;"一棵樹"觀景臺成為欣賞山城夜色最佳處;南山街道(黃桷埡)的"泉水雞文化節"蜚聲海內外;新建的濱江路和藝術群雕已成為重慶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綫。
歷史沿革
  南岸區古屬巴國,秦滅巴國置巴郡,轄江州縣,今南岸區為江州縣屬地,江州縣後改名墊江縣,公元561年改名巴縣。
  1929年重慶建市,拓展市區範圍,在玄壇廟設南岸市政管理處,管理由巴縣劃入的南城坪、海棠溪、竜門浩、彈子石四坊。1935年2月,正式設立重慶第四區,下半年改為第六區。1929年6月,改第六區為重慶市第十一區、二十區。1941年從巴縣劃入崇文、大興兩鄉,設重慶市第十一區。1944年7月,第十一區分建為重慶市第十一區、十八區。其時,重慶市長江南岸並設4個區。
  1950年6月,南岸4個區合併建立重慶市第五區、第六區。次年,郭傢沱由江北縣劃入第六區,增建為鄉。1952年10月,兩區合併為重慶市第五區,並由巴縣劃入文峰鄉。1955年10月,第五區更名為重慶市南岸區
  1995年3月,重慶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郭傢沱街道和峽口鎮的郭傢沱村劃歸江北區,巴縣(今巴南區)的長生橋、迎竜、廣陽三鎮及九竜坡區花溪鎮的二塘村劃入南岸區。調整後,南岸區轄南坪、竜門浩、海棠溪、玄壇廟、彈子石、大佛段、銅元局、花園路8個街道辦事處和南坪、南山、峽口、塗山、雞冠石、黃桷埡6個鎮,以及從巴縣(今巴南區)劃入的長生橋、迎竜、廣陽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南坪萬壽橋。
  1999年底,撤銷玄壇廟街道,並入塗山鎮,2000年按照新建製運行。
  2000年,南岸區轄7個街道、9個鎮:南坪、竜門浩、海棠溪、彈子石、大佛段、銅元局、花園路7個街道辦事處;南坪、南山、峽口、塗山、雞冠石、黃桷椏、長生橋、迎竜、廣陽9個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592566人,其中:銅元局街道 30907人、花園路街道 68130人、南坪街道 100692人、海棠溪街道 67068人、竜門浩街道 34112人、彈子石街道 27675人、大佛段街道 27574人、黃桷埡鎮 40184人、南坪鎮 36015人、塗山鎮 40517人、雞冠石鎮 1381人、南山鎮 5957人、峽口鎮 17706人、長生橋鎮 39882人、迎竜鎮 20178人、廣陽鎮 22153人。
  2001年,將原大佛段街道並入塗山鎮。2001年底,南岸區轄6個街道、9個鎮:南坪、竜門浩、海棠溪、彈子石、銅元局、花園路7個街道辦事處;南坪、南山、峽口、塗山、雞冠石、黃桷椏、長生橋、迎竜、廣陽9個鎮。
  2002年,南岸區轄6個街道辦事處(銅元局、南坪、花園路、海棠溪、竜門浩、彈子石)、9個鎮(南坪、黃桷埡、南山、塗山、雞冠石、峽口、長生橋、迎竜、廣陽),69個居委會、69個村委會。2002年末戶籍總人口48.9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99萬人。
  2006年7月27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南岸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152號)同意南岸區將現有的6個街道、9個鎮調整為7個街道、7個鎮。具體調整如下:
  (一)撤銷南山鎮、黃桷埡鎮。
  (二)設立南山街道。管轄原南山鎮、黃桷埡鎮的行政區域,轄6個社區、9個村委會,幅員面積33平方公裏。街道辦事處駐崇文路138號(原黃桷埡鎮政府駐地)。
  (三)保留銅元局街道、花園路街道、南坪街道、海棠溪街道、竜門浩街道、彈子石街道等6個街道;南坪鎮、塗山鎮、峽口鎮、雞冠石鎮、長生橋鎮、迎竜鎮、廣陽鎮等7個鎮。其行政區域和駐地不變。
自然資源
  礦産
   煤礦,主要為焦煤、肥焦煤、肥氣煤等煉焦用煤,分佈於背斜兩翼的文峰至雞冠石、下浩至四公裏一帶。砂金,主要分佈在峽口鄉廣陽壩周圍的第四係衝積層內。鐵礦分佈在涼風埡、蓮花背、雞公嘴,主要為赤鐵與褐鐵礦。石灰石礦,為本區優勢礦産資源,儲量大,質量好,可露采,主要分佈在黃桷埡鎮的文峰一帶,南北綿延10多公裏,石灰岩儲量4.1億噸,片碎石儲量4.8億噸。廣陽鎮明月山脈石灰岩儲量也甚大。建築河沙,分佈於長江沿岸30余公裏,全區有十幾個大面積采沙點。石英砂岩、磚瓦原料石、建築石料、地下熱水、礦泉水等資源也十分豐富。
  動植物
   南岸區植物資源豐富,植物品種達1632個。經濟作物和觀賞花卉資源占有突出優勢,其中茶花、杜鵑、羅漢鬆、臘梅、櫻花、桂花、海棠等享譽國內外,與蘇鐵、雪鬆、廣玉蘭、塔柏、蘭花等構成觀賞植物主體。水果主要有柑桔、葡萄、枇杷、櫻桃、蘋果等。馬尾鬆林、黑鬆林、竹林、香樟林、灌木草叢、草坡等構成南山緑化植被的主體。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野生動物已日益減少,動物資源以傢畜、傢禽為主。
  水資源
  地表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溪流帶來的過境水。多年平均過境水總量為年3447.5億立方米,其中,一是長江過境水,二是三條小溪河,年擁水量4048萬立方米,其餘為區內其他地表徑流水。地下水資源839.3萬立方米,其中南泉背斜上的雞冠石~~文峰一綫最豐富,達516.8萬立方米,是區內地下水開採的重點地區。地下礦泉水現有五個采點:雞冠石、黃桷埡清水溪、塗山、黃山和長生橋,皆為偏硅酸飲用天然礦泉水,地下熱水有采點三個:雞冠石慈母山,單井日涌水量1000噸,水溫40C°;南山街道(原南山鎮)銅鑼峽竹林溝,單井日涌水量4000噸,水溫42C°;
  海棠溪海棠曉月小區,單井日涌水量2000噸,水溫53C°,其為距主城區中心最近的天然熱礦泉。
地理氣候
  位置與幅員
  南岸區位於東經106。3′14″—106。47′2″、北緯29。27′2″—29。37′2″之間,轄區西部、北部長江環繞,與九竜坡區、渝中區、江北區、渝北區隔江相望,東部、南部與巴南區接壤。全區面積265平方公裏,陸地占90.33%,河流占9.67%。
  地貌
  南岸區位於川東平行嶺𠔌區,背斜、嚮斜平行分佈,有明月峽背斜、廣福寺嚮斜、南泉背斜、銅鑼峽背斜、納溪溝 —— 江北嚮斜、重慶嚮斜。背斜成山,嚮斜成𠔌,構成低山、丘陵、平壩、河流的組合地貌特徵。低山主要分佈在南山街道(原南山鎮、黃桷埡鎮)、廣陽兩個街鎮,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最高峰為春天嶺,海拔681.5米。
  丘陵主要分佈
   在南坪、塗山、雞冠石、峽口、長生橋、迎竜、廣陽7個鎮及沿江7個街道,一般海拔在200-500米之間。平壩面積小,零星分佈,其中以廣陽壩園藝場和銅元局等地面積為較大河流以長江為主,過境段長45公裏,流經7個鎮;另有流域面積大於80平方公裏的河流2條,流域面積10平方公裏及其以下的河流9條。
  氣候
  南岸區地處亞熱帶季風區的四川盆地南部長江河𠔌,熱量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冰雪少,風小日照少,濕度大,雲霧多,春早夏長,秋短鼕暖,四季分明,多年年平均氣溫18.5C°,無霜期347天,降雨量1097.8毫米,霧日67.8天。
英文解釋
  1. n.:  Nan'an District
近義詞
南岸, 南岸村
相關詞
重慶橋梁工程九竜坡區安徽淮北濉溪縣學校
中學南山街道教育機構雲南大理南岸靈安重慶公墓
靈安故園長江上新街東水門重慶長江大橋渝中半島公墓陵園
寺坪陵園靈安公墓更多結果...
包含詞
南岸區府南岸區府金紫街南岸區人民醫院
南岸區????務管理局南岸區第二中醫院南岸區第一中醫院
南岸區精神病醫院南岸區府萬壽路口重慶南岸區茶園新城中學
重慶南岸區人民醫院大浪淘沙南岸區府單循環重慶南岸區衛生防疫站
南岸區第一人民醫院南岸區第三人民醫院南岸區第二人民醫院
重慶市南岸區南興針織廠重慶市南岸區南坪針織廠重慶市南岸區衛生防疫站
重慶南岸區職工學校重慶市南岸區南坪實驗幼兒園重慶市南岸區大學中專招生委員會辦公室
分類詳情
張開海棠溪街道張開長生橋鎮張開南山街道張開南坪鎮張開花園路街道
張開銅元局街道張開南坪街道張開峽口鎮張開塗山鎮張開廣陽鎮
張開南山鎮張開竜門浩街道張開彈子石街道張開雞冠石鎮張開迎竜鎮
張開黃桷埡鎮
張開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