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若羌縣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Ruoqiang County
  若羌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塔裏木盆地東部,塔剋拉瑪幹沙漠東南緣。東與甘肅、青海兩省相連,南與西藏接壤,西與且末縣毗鄰,北與尉犁縣和吐魯番、哈密兩地區交界。縣城若羌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894千米。總面積199222平方千米(是全國行政面積最大的縣)。總人口3萬人(2004年)。有維吾爾、漢、回、東鄉、塔塔爾、哈薩剋、滿、藏、黎、苗、瑤等11個民族。
    郵編:841800 代碼:652824 區號:0996 拼音:Ruoqiang Xian
    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嚮東北傾斜,北部為平原沙漠區,中部衝積扇緑洲區,南部山區。水資源有若羌河、瓦石峽 、米蘭河等14條內陸河。屬暖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鼕季寒冷,降水稀少,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11.5℃,年均降水17毫米。
區劃
  若羌縣轄1個區公所(祁曼區工所),3個鎮、5個鄉:若羌鎮、依吞布拉剋鎮、羅布泊鎮、鐵幹裏剋鄉、吾塔木鄉、瓦石峽鄉、鐵木裏剋鄉、祁曼塔剋鄉。境內有三十六團場。
地理
  若羌縣全縣山地占29.5%,戈壁地占29.78%,荒地占12.61%,沙漠占27.8%,湖泊占0.54%,耕地占0.02%。全縣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嚮東北傾斜。整個地貌大致可分為四部分:南部山區,國傢在此圈劃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是縣內的主要牧業基地;中部衝積平原,分為瓦石峽、若羌縣城、米蘭三塊各自呈點狀分佈的緑洲,為農業種植區東北部為羅布泊風蝕湖積平原與庫姆塔格沙漠西北部為塔剋拉瑪幹衝積沙漠平原。沿塔裏木河與車爾臣河下遊的河漫灘、河階地廣阔地帶,生長着天然鬍楊林、紅柳、梭梭、蘆葦等喬木、灌木、草荒漠植被,是若羌縣的平原林牧區,形成一條橫貫南北長達160余公裏、寬約5~10公裏的著名荒漠天然緑色走廊,阻止了塔剋拉瑪幹大沙漠和庫姆塔格沙漠的合攏,保證了塔裏木東南緣交通幹綫的暢通。
  縣境內最高點為東昆侖山的木孜塔格峰,海拔6973米,最低點為羅布泊窪地,海拔780米。氣候屬暖溫帶荒漠幹旱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7.4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400毫米。年平均氣溫11.5℃,無霜期193天,全年盛行東北風,8級以上大風平均36.9天。
  若羌地域廣阔,有得天獨厚的荒漠喬木、灌木、鬍楊林84萬畝,各類天然草場1700畝,宜用荒地191.82畝,農區可耕地7.2萬畝。境內有兩大水係,大小河流14條,地表水總徑流量達11.76億立方米,現已開發利用的有若羌河、瓦石峽河、米蘭河,其中若、瓦二河為若羌縣所用,年徑流量1.33億立方米。
  礦産資源在豐富,已發現的礦種有40餘種:石棉、玉石、石膏、水晶、黃金、雲母、鐵、銅、鉛、鋅、鉻、鈹、鋰、煤、鉀????、芒硝、天然鹼、蛇紋岩等。在礦藏中,尤以石棉為著,藴藏量大,易開發,為國內最重要的成礦帶之一,現已探明開採的礦床儲量就達4000餘萬噸,而且品位高,質量好,深受國內用戶的歡迎。
  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已發現的獸類有野氂牛、野駱駝、野驢、藏羚、馬鹿、岩羊、盤羊等49種;鳥類有黑頸鶴、黑鶴、金雕、藏雪雞、禿鷲、環頸雉、金眶鴿、紅鷸等92種,其中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鳥類達52種。野生植物有麻黃、野罌粟、雪蓮、莎草、禾草、針茅、蘆葦、羅布麻、甘草等250餘種。農作物品種也較多,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等;油料作物有大麻、油葵、紅花、油菜等;經濟作物有棉花、黃豆、瓜類、水果、蔬菜等。養殖業主要有牛、馬、羊、駱駝、驢、豬、兔、雞等。土特産有幹果、皮毛、氈 毯、粗布、民族手工藝品等。
水文
  若羌河 Ruoqiang He
  因流經若羌緑洲而得名。位於若羌縣城西側,發源於阿爾金山,源頭有兩處,一處是玉蘇普阿勒剋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終年積雪帶,積雪範圍為30餘平方公裏,平均積雪厚度為10米,積雪量達三億立方米,融雪水嚮北匯流十余公裏處滲入地下,又嚮北十余公裏處涌出地面,形成一條東南至西北長55公裏,平均寬100米的阿剋蘇河;另一處是玉蘇普阿勒剋山積雪帶西北20余公裏處的泉水和時令河,該地有三條分支,東面分支在巴什布拉剋石棉礦西北4公裏處,有3眼淡水泉,總流量為18000升/時,匯流後進入東南至西北流嚮長4公裏的翁格勒剋薩依,中分支由硝魯剋布拉剋泉水匯流後北入南北長14公裏的又馬尕剋其薩依,西分支是一條長約30公裏的南北嚮時令河,5至9月有水,三條分支嚮北至艾合買提闊什匯合,形成一條南北長20公裏的其蘭勒剋河,繼續北流與阿剋蘇河中段匯合。屬羅布泊水係,其上遊位於阿爾金山中,河床多為不透水層構成,中遊起於阿爾金山北麓,出山口後,河床係第四紀砂礫石層積岩層構成,河床下切很深,流經30千米後又急劇擴散,滲損極大,尾端可達羅布莊,流經鐵幹裏剋鄉、吾塔木鄉、縣城等地,全長100千米,流域面積達3000多平方千米。其礦化度為0.55/升,PH值7.9,HCO2-Cl-Ca-Mg型水,年徑流量0.86億立方米。徑流的補給主要靠山地降水和高山融雪,年徑流量穩定,洪水期出現在六月下旬至八月下旬。灌溉土地1300余公頃,是該縣工農業生産的四大水源之一,現已在竜口以下建成兩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500千瓦。
  依夏剋帕提湖1
  瓦石峽河 Waxxari He
  因流經瓦石峽緑洲而得名。與塔什薩依河為姊妹河,水源補給形式為融雪水和泉水,同發源於阿爾金山脈的肅拉木塔格海拔5500米以上積雪帶,源頭積雪面積約80平方公裏,融雪水匯合後北流50公裏又接納吐斯也爾布拉剋河水。大致為南北嚮,最高洪峰達75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25立方米/秒,正常註量為1.2立方米/秒,流域面積2000平方千米。建成引水灌溉工程,年引水量約2千萬立方米,灌溉土地1000余公頃,水質礦化度為1.28/升,PH值7.9,SO4-CL-Na型水,年徑流量約4700萬立方米,是該縣工農業生産的四大水源之一。建成水電站一座,裝機總容量為150千瓦,並初步開展的漁業生産。
  塔什薩依河 Taxsay He
  維吾爾語稱喀什塔什薩依,簡稱塔什薩依,意為石頭溝,因河床中有較多的玉石碎粒而得名。與瓦石峽河為姊妹河,同源於阿爾金山脈的肅拉穆塔格海拔5500米能上能下積雪帶,源頭積雪面積80餘平方公裏,常年積雪量為4-5億立方米,由五條較大的冰川補給型支流匯集成河,在積雪帶四面又有支叉衆多的季節性河流在5至10月補給水量。位於瓦石峽鄉駐地西面37公裏處,南北嚮,流域面積為420萬平方千米,灌溉土地2600余公頃。洪水期在6-8月,枯期在1-3月,歷年流量平均為6.57立方米/秒,年徑流量2.08億立方米,是該縣工農業生産的四大水源之一。建有引水灌溉工程,是塔什薩依農業開發區的重要水源。
  羅布泊 Lopnur Po
  又名羅布淖爾,先秦時的地理名著《山海經》稱之為“幼澤”, 羅布淖爾係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因地處塔裏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衝而著稱於世,1921年,塔裏木河在尉犁縣改道涌入孔雀河,東註羅布泊窪地,形成了近代羅布泊。1930年至1931年,羅布泊南北長約100公裏,東西寬55公裏,面積在3200平方公裏,呈不規則橢圓形。1942年以後,孔雀河水徑流減少,羅布泊湖體收縮。1952年,尉犁縣拉伊河口英曼裏一帶築起大壩,塔裏木河入故道 東南註入臺特馬湖。至六十年代初期,塔裏木河下遊修築水庫,孔雀河上先後築起多道堤壩,羅布泊斷絶來水日趨幹枯。1972年,羅布泊已成為廣袤的幹湖盆。位於縣境東北部,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裏,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裏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嚮北傾斜擡升,分割成幾塊窪地。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裏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註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現已探明的羅北凹地及東西臺地三個區段就有孔隙度儲量2.99億噸(KCL),是生産純天然硫酸鉀、氯化鉀的理想原料,有一些可開墾土地資源,野駱駝等珍稀動物保護地,為南疆石油基地。
  阿亞剋庫木湖 Ayakkum Hu
  維吾爾語,意為下面的沙子湖。位於37°30′N,89°30′E,縣城以南190公裏,祁曼塔格山南麓。面積約52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876米,平均水深10米,最深處達50米。此湖由依協剋帕提河和色斯剋亞河註入補給水源。自古以來為鹹水不凍湖,自1982年始,鼕可結冰,冰厚達50釐米。湖面寬闊,碧波粼粼,遠山如島,山水相映,年降水量100~200毫米,年平均氣溫0℃以下,極端高溫6℃,極端低溫-37℃,晝夜溫差大,太陽輻射強烈。湖面水禽飛舞,湖畔氂牛、藏驢、藏羚等野生動物結隊成群。湖中水生無脊椎動物資源豐富,生物量極大,其中魚蟲等作為高蛋白餌料,大片沼澤草甸草是若羌縣的重要牧草基地之一。
  阿其剋庫勒湖 Aqqikkol Hu
  維吾爾語,意為鹹水湖。位於37°05′N,88°25′E,縣城以南210公裏,鴨子泉檢查站西南125公裏處,東昆侖北麓。面積約35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240米,平均水深8米,最深處達25米,水略鹹,鼕季結冰厚達40釐米。屬高原盆地氣候,年降水150毫米,四周是沙礫地,東西兩側有沼澤地,湖區風光優美,常有成群野氂牛、藏驢、藏羚等珍稀動物活動。夏季來臨之時,飛禽集聚,景象頗為壯觀,令人感嘆為止。湖邊有淡水,是高原旅遊、狩獵、登山及科學考察的理想紮營地。
  依夏剋帕提湖2
  阿牙剋庫木湖
  羅布泊鉀????湖
  鯨魚湖 Jingyu Hu
  湖的形狀象一條肥大的鯨,頭東尾西,測繪人員給它命名為鯨魚湖。位於36°20′N,89°25′E,新疆、西藏、青海三省交界處,若羌東南310公裏。面積約26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800米,湖深2至10米。由發源於周圍山區峰高6275米的許多間歇河供水,在湖東段七分之一處,有一條長達7.5公裏的自然沙礫堤,南北與湖岸相聯,將湖水隔成東西兩部分,是世界內陸湖泊中一種十分罕見的湖泊類型。兩湖對照,東湖匯入了玉浪河大量的冰川融水,有輪蟲類、橈足類等大量浮遊生物,而西湖無淡水補給,含????量幾乎飽和,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陰陽湖。湖區高寒缺氧,年平均降水200~300毫米,年平均氣溫0℃以下,湖中無魚,但鹵蟲豐富,有待開發,可成為國際狩獵場。
  臺特瑪湖 Tetma Hu
  位於塔裏木盆地東南緣,縣城北面45公裏處。是塔裏木河的尾閭湖,也是且末河的尾閭湖。面積約40平方千米,海拔為808米,歷史上水深曾達5米。本世紀60年代後,水源逐漸斷流,湖現已幹涸,僅存片片沼澤和????鹼灘。水源主要由塔裏木河和車爾臣河補給,水量大時可循塔裏木河故道東入羅布泊。近年來,經過5次輸水,目前,臺特瑪湖湖面已超過了200平方千米,在湖泊還發現有野鴨、狐狸、白鷺、印度鴨等動物。在康拉剋水域還發現曾是塔裏木河“霸主”、幾乎處於瀕危邊緣的塔裏木裂腹魚,它早已被新疆列為二級保護魚種,除塔裏木裂腹魚外,這裏還有鯉魚、鯽魚、老頭魚等十多個品種,改變位於塔剋拉瑪幹沙漠深處的若羌區域沒有漁業養殖的歷史。
歷史
  若羌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曾經是多種文化交流、互化、傳播的孔道,又一度是最開放的地域之一。古籍文字記載,從公元前的西漢時期起,“玉石之路”和“絲綢之路”上的駝鈴聲在這裏叮咚了幾千年。在佛教史上,我國著名僧侶法顯、宋雲、惠生、玄奘等歷盡艱辛,在西去天竺或東歸故土的途中,都曾在這片瀚海聖地講法拜佛。在古代東西方文明交往的歷史長河中,若羌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絲綢之路”古道上閃爍着斑讕奪目的光輝。
  境內的樓蘭曾作為中亞商旅的貿易集散地長達五個多世紀。羅布泊沿岸是孕育羅布人的搖籃.......歷史上,塞人、羌人、匈奴人、月氏人、維吾爾先民、漢、吐蕃等衆多古代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辛勤勞作,共同開發、建設了中華民族的這塊美麗西陲地,創造了絢麗多彩的燦爛文化,衆多文人墨客為她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絶唱和不朽名篇。同時,這裏還是古代西域屯墾規模最大最早的農業開發區之一。公元前77年,樓蘭更名鄯南遷後,原樓蘭王城遂成為漢代的屯墾戍邊重地。此外,漢朝根據尉屠耆的請求,派司馬1人、吏士40人屯田伊循(今米蘭)。隨後,這裏的屯田規模逐漸擴大發展起來,墾區面積曾達4.5萬餘畝。公元前53年,漢宣帝遣大將辛武賢率1.5萬人至白竜堆一帶“穿卑革候井,欲通渠轉𠔌。”
  《水經註》中記載:敦煌索氏傢族的索勱,調集酒泉、敦煌兵千人,到樓蘭地區屯田,修建召集鄯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各千人,“橫斷註濱河,灌浸沃衍........大田三年,積粟百萬,威服外國。”隨着時代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這塊神奇廣袤的大地,歷經戰亂和歷史風塵的洗禮,滄海桑田,風雲變幻,曾顯赫一時的樓蘭緑洲逐漸消失。公元609年,隋軍打敗吐𠔌渾後,有縣境內設立鄯善郡,下設顯武、濟遠二縣,謫天下罪人,配為戍卒,到鄯善屯田。後廢郡改置鄯善鎮。唐朝,康國康豔典在羅布泊地區主持建造9座新城,錄屬於沙州(敦煌)管轄。改典閤城為石城鎮(今若羌),東北有七屯城(又作大屯城)。宋朝時期,若羌境內道路暢通,生活安寧,過往商旅、行人駱驛不絶。
  元初,意大利傑出的旅行傢馬可.波羅途經羅布鎮小憩,稱羅布是一大城,地處羅布泊邊境,臣屬大漢,居民崇拜摩訶末。凡行人渡此沙漠者,必息於此城一星期,以解人畜之渴,已而預備一月之糧秣,出此城後進入沙漠。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經從都元帥別迷帶之請,在縣境內設立羅布、怯臺等驛站。明朝時,若羌地區已衰落,青海麯先部衆散居、遊牧於這一帶。洪武九年 (1376),麯先衛被西番朵兒衹巴殘破後,部衆離散,並入安定衛。明正德年間,安定衛最終破亡,若羌地區從此淪落為荒漠,僅在羅布泊沿岸有幸存的羅布人和少數避難者,過着以漁獵為生的原始生活。
  19世紀中葉,從剋裏雅來的幾個獵人在若羌河東岸的古“絲綢之路”道旁,發現了鮮為人知的奧托古什汗故虛和周圍大片水草豐茂的緑洲。而後,又陸續從於田、和田遷來一些開發者,在這裏安傢落戶。清光緒二年(1876),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懷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翻越天山抵達羅布泊地區,涉足若羌舊土城,當時全城僅有21戶人傢。他到若羌後,看到毗鄰處還有一座更古老的規模較大的古代廢城遺址。清光緒二十五年 (1899),裁撤善後各局,設剋裏剋縣丞,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夏,升為若羌縣
  近代,帝國主義列強對若羌這塊寶地窺視已久。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俄、英、法、德、日、美、瑞典、奧地利等帝國主義國傢,競相派遣人員和一支支“旅遊隊”、“探險隊”、“考察隊”和“商隊”,深入塔裏木東南緣地區,窮兇極惡地進行特務間諜活動和文化掠奪,他們勘測地形、水域,繪製地圖,刺探情報;濫捕亂殺野馬、野駱駝等珍禽異獸,製作採集動植物標本;大肆挖掘盜竊文物,掠奪珍寶,使無數稀世珍寶和古遺址遭到前所未有的浩劫和毀壞。如俄國的普爾熱瓦爾斯基、雷格爾、別夫佐夫、羅波諾夫斯基,奧地利的賽希耐尼、剋萊特納洛茲,瑞典的斯文赫定、博格曼,英國的凱裏、利特代爾夫婦、斯坦因,法國的杜特雷依、邦寧,美國的亨亭頓,日本的大𠔌光瑞“探險”團成員結桔瑞超、野村榮三郎等,都接踵蜂擁而至,參與了這場文化大搶劫。特別是斯文赫定和斯坦因,曾數次潛入若羌境內瘋狂掠奪盜竊文物,把許多古遺址毀壞的面目全非,使大量珍寶蕩然無存。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由於歷代反動統治者巴依、伯剋的殘酷壓榨,橫徵暴斂,加之風沙和水流改道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若羌的各業生産發展緩慢,農牧業生産處於種闖田、狩獵、逐水草遊牧的半原始狀態,遇到天災人禍,老百姓便四處流浪乞討。舊時代,連綿不絶的匪患、瘟疫更使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據載:20世紀30年代末,鬍賽音等匪幫馬隊竄入新疆、甘肅、青海三省邊界為王,強占若羌東南的鐵木力剋一帶為巢穴,驅趕殺戮在那裏放牧的阿革延和唐吐烈等部落牧民達4000餘衆,並經常糾集驅使匪徒下山到附近的米蘭、若羌、瓦石峽搶劫騷擾達10年之久。許多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為了捍衛這塊神聖的土地,拋頭顱,灑熱血,長眠於阿爾金山懷抱,他們在若羌大地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和永不垂朽的業績。昔日,若羌地區的瘟疫,曾導致羅布泊人大遷徙,疾病蔓延,曾使這裏人口銳減。當地流傳的民謠道:“過了鬼火關,病魔又來纏,茫茫戈壁灘,淚水流不幹。”解放前,若羌縣城無大賈,商人均兼營農牧業,狹窄的街道上除了一座較大的清真寺外,幾乎全是簡陋的平頂小泥屋,沒有一個像樣的商店和建築群落。全城屈指可數的幾傢手工業作坊和鐵木加工鋪、縫紉鋪、製革鋪和饢房、飯館、地攤,交織構成了舊縣城的市容風貌。新中國建立以來,若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城的瀝青路和四通八達的鄉村礫石路取代了塵土飛揚的沙土路,寬敞嶄新的農民住宅和城鎮興起的樓房取代了小泥屋,若羌迎來了百花盛開的春天。
氣候
  若羌縣鼕季寒冷,夏季酷熱少雨,風大塵多,日溫差懸殊,屬典型的大陸溫帶幹旱、半幹旱氣候區。幹旱,是若羌地區的一大特點,據新疆地理專傢考證:“若羌是世界同緯度地區最幹旱的地方之一。”著名的塔剋拉瑪幹沙漠東南部與庫姆塔剋沙漠西南部在這裏交織匯集。堪稱世界一絶的雅丹風蝕地貌和古人譽為“竜城”、“白竜堆”的壯麗景觀分佈在境內北部的羅布泊沿岸廣大地區。雄偉的阿爾金山橫貫縣境中部,把若羌分割成截然不同的平原和山區兩大部分。在封閉的境域內,戈壁、沙漠、雪山、荒原,這些原始自然景觀還占據着巨大空間,還擺出它那猙獰威嚴的面目。大自然的無情對峙、擠迫,時時在嚮人們挑戰,險峻的環境,惡劣的氣候,偏僻邊遠的地理位置,閉塞的交通,均給若羌的各行各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睏難。
旅遊
  若羌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間文學十分豐富。在遙遠的古代,《十二木卡姆》和《陽關三疊》的最早形式《摩訶兜勒》與《陽關麯》便在境內廣為流傳。若羌的“麥西萊甫”,男女成雙成對翩翩起舞,獨具特色。“若羌賽乃姆”、“艾萊姆賽乃姆”美不勝收,有着廣泛的群衆基礎。此外,手鼓舞、碗碟舞、民族器樂演奏也很流行,深受群衆的喜愛。在民間,各種詩歌、傳說、民謠等口頭文學豐富多彩,被視為民間文學的寶庫。近年來,經過不斷挖掘、整理、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同時,群衆文藝演出、文學創作、繪畫、書法、攝影、集郵等活動開展得很活躍,競妍鬥豔。
  在若羌廣阔的土地上,遍布着許多名勝古跡和雄奇自然景觀,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和科學工作者。樓蘭、海頭、伊循、弩支、羅布、和罕等有名的古城遺址和綺麗多彩的壁畫、岩畫,以及土垠烽燧、漢代長城、戍堡,數以千計的古刻藏文佛經瑪泥石塊、高山石器場、“玉石之路”、“絲綢之路”、史前文化遺址等,留下了不少難解之謎,把人們帶入了遙遠而充滿神秘的歷史年代;奇異的自然景觀數不勝數,風光旖旎變幻莫測的魔鬼𠔌,中外罕見的高山陰陽湖泊--鯨魚湖,三泉一綫的高原沙子泉,千姿百態的岩溶地貌,海拔超過4000米的世界最高的庫木庫裏沙漠,舉世聞名的羅布泊,撲朔迷離的雅丹地貌等,既是極好的旅遊資源,又有極大的科研價值;橫亙荒漠綿延百余公裏的天然緑色走廊,全國最大的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高原沙漠景觀和原生地貌等,它瑰麗的景色,古樸雄渾的氣勢,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成為人們嚮往之地。若羌悠久的歷史文明,衆多古代民族聚居交往的文化,獨特的環境,給這塊神奇土地增添了神奇色彩。若羌不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奇特的自然景觀,更有許多難得的社會人文積纍,由於這些原因,若羌被譽為人種展覽會、地下博物館、歷史文化長廊,是新疆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
  20世紀80年代,國際上興起了“絲綢之路”熱,前來若羌考察、觀光的學者、遊人逐年增多。縣境內的考古發現和出土文物不斷增加,一批世界矚目的重大科學考察成果相繼面世,如樓蘭古城遺址的精確方位、面積等,爭論了一個世紀懸而未决的羅布泊遊移問題,阿爾金山高原盆地的地質、氣候、生物之謎,等等,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和令人滿意的成果。但是,直到今天,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仍有許多歷史和自然之謎等待人們去揭開,還有許多寶藏等待人們去發掘。至於若羌淳樸、濃郁、多彩的民情風俗、傳說、故事,獨具特色的民間樂舞,寓意深刻的方言、諺語等,也都對無數的學者、專傢、文藝工作者産生的極大的吸引力。
歷史沿革
  1902年置婼羌縣,因漢婼羌國而得名,實非其地。“婼羌”為羌人一種,“婼”為“順”,即順附漢朝之意。1959年婼羌縣簡化為若羌縣。維吾爾語稱若羌為“卡剋裏剋”,因“若羌”和“卡剋裏剋”之來歷和含義幾無文字記載,故其含義有待進一步考證。
    漢為婼羌、樓蘭國地,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樓蘭改國名為鄯善,後隸西域都護府。西漢設伊循都尉,魏晉時,鄯善吞併婼羌,北魏置西戎校尉府及鄯善鎮。隋大業五年(609年)置鄯善郡。唐貞觀中稱為典閤城,上元二年(675年)改為石城鎮,屬沙州(今敦煌)。唐末至清中期稱羅布。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設卡剋裏剋縣丞,屬新平縣。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升為縣,定名婼羌,屬焉耆府。1920年後屬焉耆道和焉耆行政區。
    1950年5月成立縣政府,屬庫爾勒行政專署領導,1954年改為縣人民委員會,歸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領導。1959年婼羌縣改名為若羌縣。1960年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984年設若羌鎮。
    2000年,若羌縣轄2個鎮、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8636人,其中:若羌鎮 6376人、依吞布拉剋鎮 654人、鐵幹裏剋鄉 4457人、吾塔木鄉 3550人、瓦石峽鄉 4691人、鐵木裏剋鄉 248人、祁曼塔剋鄉 67人、兵團36團虛擬鄉 8593人。
英文解釋
  1. n.:  Ruoqiang County
近義詞
若羌
包含詞
若羌縣石棉礦醫院若羌縣古石刻佛經遺址
新疆巴州若羌縣衛生防疫站新疆若羌縣人民醫院
新疆巴州若羌縣銀海石棉有限責任公司柳園辦事處新疆若羌縣棉麻公司棉花加工廠
分類詳情
張開若羌鎮張開鐵幹裏剋鄉張開瓦石峽鄉張開鐵木裏剋鄉
張開祁曼塔剋鄉張開三十六團場張開祁曼塔格鄉張開羅布泊鎮
張開依吞布拉剋鎮張開吾塔木鄉祁曼區公所兵團三十六團
祁曼區工所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米蘭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