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652822 |
|
輪臺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巴州西南部,地處塔裏木河北岸,天山南麓,塔裏木盆地北緣。東接庫爾勒市,西與阿剋蘇地區庫車縣接壤,北與和靜縣毗鄰,南靠塔裏木盆地。314國道、南疆鐵路、塔剋拉瑪幹沙漠公路與縣境相連。縣城輪臺鎮距庫爾勒187千米,直綫距烏魯木齊360千米。縣境東西長110千米,南北寬136千米,全縣總面積14789平方公裏,轄7鄉4鎮3個農牧場,總人口11.3萬人,有維、漢、回等7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人口7.61萬人。全縣非農業人口5萬人。
縣人民政府住所地:輪臺鎮,郵政編碼:841600電話區號:0996,代碼:652822,拼音:Luntai Xian。
輪臺分北部山區、中部緑洲平原區和南部塔裏木河平原區,北部高,嚮東南傾斜。塔裏木河由西南東橫貫縣境南部106千米,境內主要水源為由北流嚮東南的天山山溪性河流。屬暖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日照時間長,熱量條件好,無霜期較長,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空氣乾燥。中部平原區年平均氣溫10.6℃。平原區年平均降水量52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072毫米,年日照2777小時,無霜期188天左右。
古輪臺國(《史記》作侖頭)地處西域中部,為絲綢之路北道要衝,漢代是西域36國中的城邦之一。輪臺國於漢太初三年(前102年)被李廣利所滅,漢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復國為烏壘國。西漢神爵二年(前60年),境內設西域都護府,歷時72載,統領西域諸國。唐時屬龜茲都督府烏壘州,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置輪臺縣,民國時期先後隸屬阿剋蘇道和焉耆專區。新中國建立以後,1960年隸屬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輪臺縣境內分佈着衆多的漢唐古城遺址、古代墓葬以及伊斯蘭文化遺物。
輪臺是聞名中外的塔裏木石油開發主戰場和“西氣東輸”首站,塔裏木油田已探明可控製的石油儲量為3.5億噸,其中輪臺境內1億噸;天然氣5000億立方米,其中輪臺境內1000億立方米。全縣煤炭儲量6.43億噸,晶????儲量845萬噸。全縣森林面積220.8萬畝,草場面積1507萬畝。有國傢級保護動物20多種。塔裏木河沿岸有世界上分佈最集中的“第三紀活化石”——天然鬍楊森林43.6萬畝,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
輪臺縣水利資源豐富,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8.731億立方米,縣境內有九條山溪性河流,塔裏木河流經輪臺縣境內106公裏。縣境內可墾地達540萬畝,總灌溉面積41萬畝,有耕地28萬畝。輪臺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平原區年平均降水量52毫米,年日照2777小時,無霜期188天左右。
輪臺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和重要産棉區之一,近年來,輪臺縣特色園藝得到較快發展,“輪南白杏”、香梨、葡萄、石榴、核桃、蘋果、李、桃等果品已形成規模。全縣經濟林總面積為16萬畝,其中已結果面積10.3萬畝。提前完成了二十萬畝杏子産業化基地建設,杏子種植面積發展到20.06萬畝,比2002年增長80.7%,結果面積達7.3萬畝。
輪臺縣是南北疆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通訊網絡迅速發展,金融保險服務完善,教育衛生機構健全,文化體育設施齊全,廣播電視健康發展。榮獲“國傢環境綜合治理先進縣”、“自治區園林縣城”、自治區城市建設“天山杯”競賽一等奬、“最佳衛生縣城”等榮譽稱號。 |
|
輪臺縣位於天山南麓,塔裏木盆地北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距庫爾勒187公裏,直綫距烏魯木齊360公裏。地理位置坐標從東經83°38′至85°25′,北緯41°05′至42°32′。全縣總面積14789平方公裏。縣境東西長110公裏,南北寬136公裏,分北部山區、中部緑洲平原區和南部塔裏木河平原區,北部高,嚮東南傾斜。塔裏木河由西南東橫貫縣境南部。境內主要水源為由北流嚮東南的天山山溪性河流。輪臺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中部平原區年平均氣溫10.6℃。平原區年平均降水量52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072毫米,年日照2777小時,無霜期188天左右。縣境內可墾地達540萬畝,其中優質易開發的一、二級荒地達81萬畝。全縣總灌溉面積41萬畝,有耕地28萬畝,其中灌淤土質面積占80%以上。 |
|
2007年預計全縣生産總值(GDP)達到20.4億元,是2002年的4倍,年均增長20.9%。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一、二、三産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48:20:32調整為2007年的26:50:24。二産增加值2004年首次超過一産增加值並逐年攀升,二産的主體地位得到確立並不斷鞏固。財政收入連上三個新臺階。五年內地方財政收入連續突破2億、3億、4億大關,預計2007年達到4.5億元,是2002年的3.8倍,年均增長30.7%。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五年來,隨着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完工或開工建設,全縣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預計全縣五年纍计地方固定資産投資達到32億元,是上屆五年纍计投資的3.6倍,年均增長29.5%。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07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5000元,比2002年增加226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8316元。截至今年9月底全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75713萬元,是2002年的2.3倍。
預計2007年全縣棉花總産達3230萬公斤,比2002年增長98.3%;單産達125公斤,比2002年增加6.1公斤。五年來纍计投入5000多萬元,提前完成了二十萬畝杏子産業化基地建設,杏子種植面積發展到20.06萬畝,結果面積達7.3萬畝。大力實行中小農戶畜牧業貸款貼息和購買鍘草機、建青貯窖的財政補貼政策,五年纍计發放畜牧業貼息貸款6730萬元,充分調動了千傢萬戶從事畜牧業的積極性,預計2007年牲畜年末存欄達37.9萬頭(衹),比2002年增長17.2%。農業産業化有效推進,以華隆杏醬、德恆公司、杏寶果品為竜頭的杏子産業鏈已經確立,以鴻泰棉業為竜頭的棉花貿工農一體化産業鏈基本形成。 |
|
輪臺縣因位於漢輪臺古地而得名,是古民族語言的漢字諧音,輪臺又名布古爾,原音為維吾爾語“雕鷹“之意。
俯視地圖,輪臺縣側臥於新疆腹地的天山南坡,頭枕山巔,腰臥緑野,腳踏塔裏木河,東距庫爾勒175公裏,西臨庫車縣110公裏,總面積14789平方公裏,縣域總人口11.3萬人,有維、回等7個少數民族。
輪臺縣自古以來就是古絲綢之路的中心,早在公元前60年,西漢政權就在這裏設立西域都護府,統攝天山南北,至此,新疆正式列入中國版圖。現今,這裏是塔裏木石油勘探開發的主戰場,是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的起點。這裏有壯美的世界級鬍楊林保護區,有世界最 長的沙漠公路,有神奇的塔剋拉瑪幹沙漠景觀,有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裏木母親河,有衆多的歷史古跡和歡樂無比的民族風情,新時代的輪臺縣城已成為西部大開發的熱點,投資創業的樂園。
近年以來,大力開發以塔河大自然公園為紐帶的旅遊經濟區,充分挖掘具有世界品牌的沙漠、塔河、鬍楊“三位一體”的特色旅遊資源,總投資2億元的塔河大自然公園項目已列入國傢計劃,目前耗資3000萬元的公園門前區、16.5公裏景區道路和13公裏森林小火車等工程已完工並投入使用。 |
|
輪臺縣轄4個鎮、7個鄉:輪臺鎮、輪南鎮、群巴剋鎮、陽霞鎮、哈爾巴剋鄉、野雲溝鄉、阿剋薩來鄉、塔爾拉剋鄉、草湖鄉、鐵熱剋巴紮鄉、策大雅鄉。縣人民政府駐輪臺鎮。
輪臺鎮 代碼:652822100 轄7個社區、11個村委會:東苑社區、新城社區、青年路社區、新星路社區、迪那路社區、西苑社區、新大渠社區、亞喀巴格村、丘魯剋村、巴格博依村、剋孜勒村、英霍伊拉村、麥臺村、依更巴格村、迪汗拉村、拉帕村、夏瑪勒巴格村、賽維爾牧業村。
輪南鎮 代碼:652822101 轄3個社區:買皮庫力社區、塔河橋社區、牙買提社區。
群巴剋鎮 代碼:652822102 轄8個村委會:迪那村、阿拉薩依村、剋什勒剋阿熱勒村、依格孜烏依村、諾喬喀村、恰先拜村、阿剋亞村、群巴剋鄉牧業村。
陽霞鎮 代碼:652822103 轄8個村委會:喀拉墩村、博斯坦村、庫都剋村、喀尕買裏村、塔拉布拉剋村、其蓋布拉剋村、烏尊布拉剋村、陽霞牧業村。
哈爾巴剋鄉 代碼:652822201 轄9個村委會:烏夏剋鐵熱剋村、哈爾巴剋村、科剋色格孜村、哈拉墩村、巴格吉格代村、喀什貝希村、闊什吐格曼村、庫臺剋布拉剋村、玉奇托格拉剋村。
阿剋薩來鄉 代碼:652822203 轄4個村委會:喀塔蘇蓋提村、阿剋薩來村、約堂村、處瑪剋庫力牧業村。
策大雅鄉 代碼:652822207 轄4個村委會:薩依巴格村、多斯買提村、其蓋裏剋村、策大雅鄉牧業村。
草湖鄉 代碼:652822205 轄6個村委會:英蘇村、庫剋喬勒村、解放渠村、阿剋庫木村、阿剋提坎村、博斯坦庫勒村。
塔爾拉剋鄉 代碼:652822204 轄4個村委會:塔爾拉剋村、庫木墩村、阿剋布拉剋村、塔爾拉剋鄉牧業村。
鐵熱剋巴紮鄉 代碼:652822206 轄8個村委會:巴什闊玉剋村、巴格托格拉剋村、曼麯勒剋村、闊納巴紮村、托乎拉村、薩依買裏村、闊什哈曼村、鐵熱剋巴紮鄉牧業村。
野雲溝鄉 代碼:652822202 轄3個村委會:野雲溝村、塔勒剋村、阿剋塔木村。 |
|
縣名取漢輪臺舊名命名。維吾爾語稱“布古爾”,含義尚有待研究考證。一說“布古爾”源於古代突厥語,意為“腎髒”。
漢代為輪臺、烏壘國地。西漢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滅輪臺國,太初四年置使者校尉屯田,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復國為烏壘國。東漢神爵二年(前60年)於烏壘(今策大雅)設西域都護府。魏晉南北朝時期屬龜茲,隋屬西突厥。唐為安西都護府下的烏壘州。北宋屬高昌回鶻,南宋屬西遼,元屬別失八裏。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輪臺設阿奇木伯剋官職,隸屬喀喇沙爾辦事大臣。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置布古爾縣,隸屬焉耆府。宣統年間改稱輪臺縣。民國年間先後屬焉耆道、焉耆行政區、焉耆專區。1954年屬庫爾勒專區。1960年屬巴州。
2000年,輪臺縣轄2個鎮、10個鄉:輪臺鎮、輪南鎮、大道南鄉、哈爾巴剋鄉、群巴剋鄉、阿剋薩來鄉、塔爾拉剋鄉、草湖鄉、陽霞鄉、鐵熱剋巴紮鄉、策大雅鄉、野雲溝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91986人,其中:輪臺鎮 16048人、輪南鎮 1078人、大道南鄉 14806人、哈爾巴剋鄉 9788人、群巴剋鄉 11646人、阿剋薩來鄉 4881人、塔爾拉剋鄉 4134人、陽霞鄉 10808人、鐵熱剋巴紮鄉 8685人、策大雅鄉 6045人、野雲溝鄉 3083人、草湖鄉 984人。 |
|
輪臺 |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行政區劃 | 地理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地名 | 鄉鎮 | |
|
|
新疆輪臺縣賓館 | 輪臺縣民族醫院 | 新疆輪臺縣衛生防疫站 | 巴音郭楞州輪臺縣人民醫院 | 輪臺縣棉麻公司加工廠 | 新疆輪臺縣棉麻公司加工廠 | 新疆輪臺縣維吾爾族專科醫院 | |
|
|
阿剋薩來鄉 | 草湖鄉 | 策達雅鄉 | 大道南鄉 | 哈爾巴剋鄉 | 輪南鎮 | 輪臺鎮 | 塔爾拉剋鄉 | 鐵熱剋巴紮鄉 | 陽霞鎮 | 野雲溝鄉 | 策大雅鄉 | 群巴剋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