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江蘇 >蘇州 > 吳中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Overview
  郵編:215128 代碼:320506 區號:0512
  拼音:Wú Zhōng Qū,Wu Zhong Qu
  
    吳中區位於蘇州市南部,北依蘇州古城區,東連昆山,南接吳江,西銜太湖;四周還分別與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虎丘區)、相城區接壤;與無錫、宜興、浙江湖州隔湖相望。全境東西寬92.95千米,南北長48.1千米。面積742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56.98萬人(2006年底)。
    吳中區轄8個街道、7個鎮:長橋街道、越溪街道、郭巷街道、橫涇街道、香山街道、蘇苑街道、竜西街道、城南街道、甪直鎮、木瀆鎮、胥口鎮、東山鎮、光福鎮、西山鎮、臨湖鎮。區人民政府駐長橋街道。
基本概況 Basic Overview
  吳中區位於蘇州南部,北依蘇州古城區,東連昆山,南接吳江, 西銜太湖; 四周還分別與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虎丘區)、相城區接壤;與無錫、宜興、浙江湖州隔湖相望。全區總面積770平方公裏(不含太湖水面),人口59萬。
  吳中區交通便捷,北有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東有蘇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運河縱越全境。區境扼太湖之出口,為長江三角洲重要水利和交通樞紐。境內20多條骨幹河道縱橫交錯,溝通太湖、澄湖、石湖等湖蕩。
  吳中區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屬季風氣候過度類型。因受海洋和太湖水體的調節作用,常年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故宜農宜林,宜漁宜牧,是名副其實的江南“魚米之鄉”。
  吳中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古吳文化的發源地。如果從三山島哺乳動物化石和舊石器的發現來推斷,大概有一萬多年歷史;如果從商代末年(約公元前12世紀)泰伯、仲雍避奔江南建“勾吳”算起,至少有三千多年歷史(此後春秋戰國時期先後被稱為吳、越、楚);如果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製,建立吳縣算起,則有二千多年歷史。 秦初,吳縣地域廣大,包括現在的常熟、吳江、嘉興等地在內。秦之後,吳縣的地域、轄屬屢有變化。至東漢末年,吳地屬孫權割據地。晉武帝滅孫皓,分天下為十九州,吳屬揚州。晉太康四年(283)縣境北部析置海虞縣(今常熟市)。宋、齊、梁、陳四代吳縣均為吳郡。梁代侯景之亂時,吳郡一度還曾被稱為吳州,後吳州、吳郡、吳縣治所同駐一城。隋唐時代,吳地平息戰亂後區轄有所變化。隋開皇九年(589)改吳州為蘇州。十一年(591)吳縣縣治遷徙至橫山(今新郭鎮)。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東部地置長洲縣,兩縣分境閤城而治。
  隋唐時代,吳縣的農田水利和漕運事業得到較大的發展。大業六年(610),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吳縣不僅成為江南運河航運的要地,也使大片 的農田灌溉得到了改善。“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這些詩詠真實反映了當時吳縣物阜民豐的繁華景象。交通的改善,使吳縣的手工業和多種經營也同時得到發展。絲織和刺綉等開始盛譽天下,産品逐漸運銷海內外。
  洞庭山的橘子、枇杷等花果成為“貢品”。“洞庭橘熟萬株金”、“樹樹煙籠疑帶火”即為洞庭山區果林的生動寫照。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長洲兩縣均屬浙江西路。
  吳中區的古鎮是遊人紛至沓來的好去處,如甪直、東山、西山、木瀆、光福等地,其中以甪直“水鄉橋鎮”最具特色。甪直鎮內古有“72頂半橋”,今存各式石橋41座,是我國橋梁最多的市鎮,有“古橋博物館”之稱。境內還有依傍京杭大運河的寶帶橋,是我國現存最長的連拱橋。1992年,在胥口新建蘇州太湖國傢旅遊度假區,增添了許多新的旅遊景點;1994年建成中國內湖第一長橋太湖大橋,更是錦上添花,形成了獨特的橋島勝景。
  吳中區自然資源雄厚,物産富饒,名品衆多。銀魚、梅鱭魚和白蝦被譽為“太湖三寶”。吳中是枇杷和桂花全國五大産區之一、銀杏全國十大産區之一,吳中還是全國三大種蜂基地之一。特産洞庭(山)碧蠃春茶被列入全國十大名茶,享譽海內外。東部水鄉盛産鮮藕、荸薺、水紅菱等蔬果。境內擁有豐富的銅、鐵、鉛、鋅、高嶺土(全國開採量最多)、花崗岩、瓷石、太湖石等各類礦産資源。吳中工藝最具特色的有蘇綉、緙絲、澄泥硯、金山石雕等等。
  撤市設區後,吳中區與古城區、蘇州工業園區和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無縫對接”,找準自己在工業化、城市化中的位置,合理調整産業佈局,確立了經濟發展的戰略轉移,形成了新的發展態勢。以開發建設蘇州城南工業帶和環太湖旅遊經濟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增長點,計劃用5~10年的時間全面實現工業化、城市化,率先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以嶄新的面貌成為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天堂中的天堂”。
自然地理 Geography
  吳中區位於蘇州市南部,北依蘇州古城區,東連昆山,南接吳江,西銜太湖;四周還分別與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虎丘區)、相城區接壤;與無錫、宜興、浙江湖州隔湖相望。吳中區是典型的東部水網地區,地處長江下遊,為太湖水網平原的一部分。境內水網稠密,江河湖泊衆多。東部以平原為主,由水網平原、低窪圩田平原等構成。全境東西寬92.95千米,南北長48.1千米 。
  土質:吳中區平原地面組成大部分屬河流衝積、湖積相物質,淺層內以灰色變形較小、強度較高的粘性土為主,質地緊實,一般承載力為20T/M2左右。全區地面平均海拔約5M,地勢平坦,坡度平緩,地勢符合國傢工程建設標高。
風土人情 Customs
  生活在蘇州以東吳縣甪直、勝浦、唯亭、陸墓一帶的農村婦女, 依然保留着傳統的民俗服飾。她們歷來以梳願攝頭、紮包頭巾, 穿拼接衫、拼擋褲、柬倔裙、裹捲膀、着綉花鞋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服飾,頗具江南水鄉特色,故有“蘇州少數民族”美稱。水鄉婦女很重視願攝頭的梳理和裝飾,她們以烏黑的頭髮、碩大的發留、 衆多的飾品,輔以精美的包頭內和服飾,顯示出自己的心靈手巧 和端莊秀美。其服飾的地方特色非常濃郁,傳承性穩定,但隨着 季節的變化,年齡的差異和禮儀的需要,而有明顯的差別。
  一般來說,春秋季節服飾的特點尤為突出。春秋季服飾上裝以拼接衫為主,面料多以花布、土布、深淺士林布為主要基調,色彩對比鮮明,鮮而不豔、豔而不俗,常用幾種色彩的面料拼接而成,剪裁得體,縫工精細,裝飾性很強,它的特點也是通過服裝的裝飾工藝宋體現的:有拼接、滾邊、紐攀、帶飾、綉花等。而褲於多用藍地白印花布或白地藍印花布,褲擋用藍或黑色士林布拼接。這些服飾最初由於受布幅的限製和省料而拼接,拼接時由實現實際需要的拼接發展到主觀意識的拼接,無不講究整齊均衡和對稱的形式美。腰部的矚裙也很有特色,長度齊膝,裙擱極細,擱面和裙帶上均有不同工藝的花飾,裙外面係上一條小穿腰,穿腰是與蹋裙相聯的輔件。穿腰上縫着一個大口袋,穿腰四周及帶上綉着各種圖案的花紋,是服飾中的重要裝飾物。
  水鄉婦女服飾,隨着年歲的大小,有着不同的要求,青年婦女以花俏為主,精地利用服飾上的有限空間,巧妙地運用色彩對比、襯托、交錯的手法,以達到顯眼,花俏的藝術效果,恰到好處地特出了水鄉婦女的人體美和裝飾美,給人輕盈灑脫之感。而中年老年婦女則以深色調為主,服飾重穩定,穿着要求的舒展寬大,故而給人古樸持重之感。
  水鄉婦女服飾歷史悠久,世代相傳,相因成習,傳承性很強。多少年來,經過勞動群衆的篩選,設計了一係列具有水鄉特色的民俗服飾。適合水鄉婦女的穿戴,尤其適宜於水鄉生産勞動,實用價值較高,深受人們的喜愛。這些服飾在長期的發展中,不斷地變化和更新,形成了具有水鄉地區民族文化傳統特色的審美觀念,並證明了人類是按照美的規律,塑造自身,美化自身的。至今甪直地區仍保留着江南水鄉婦女傳統特色的民俗服裝。
經濟概況 Economy
  吳中區的工業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社辦企業開始起步,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全區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壯大,目前已形成了從傳統的絲綢、服裝、工藝、建材、化工到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等新興産業,工業已經成為全區經濟的主要支柱。2002年全區實現工業産值322億元,實現工業銷售304億元,利稅25.4億元。
  進入新世紀,吳中區抓住撤市建區的契機,作出了加快開發建設200平方公裏的蘇州城南工業帶的戰略部署,全力構築工業經濟發展新的載體,營造新的優勢,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蘇州城南工業帶的基本目標是,以省級吳中經濟開發區為竜頭,嚮東、嚮南、嚮西拓展,形成“一個中心區、兩個配套區、一個經濟區”。通過3--,5年的開發建設,形成200平方公裏的大開發構架,最終形成300--,500億美元的項目投入、50--,80億元的財政收入,全區人均GDP達到8000--,10000美元,成為吳中區未來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核心增長極。
  目前,全區工業經濟發展迅猛,按照蘇州市的要求,努力構築外嚮型經濟、民營經濟和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規模型企業“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外嚮型經濟優勢明顯,至2003年4月,全區共有註册外商投資企業1052傢,纍计註册外資25.2億美元。特別是近年來吳中區不斷完善各種投資環境,着力構築高水平、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強度不斷增大、質量不斷提高、規模不斷擴大,美國施樂公司、日本日立、東芝、西鐵城、丸紅、三菱、旭華成、中國臺灣智寶、雅新、迎廣、佳鼎等著名跨國公司紛紛人駐吳中,絶大部分外商投資企業在吳中區取得了良好的投資收益。吳中區與世界上50多個國傢和地區建立了經濟和貿易關係,2002年全區實現進出口貿易總值12.4億美元,開放型經濟對全區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日益明顯。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已成為全區經濟新的生力軍。至2003年4月,全區註册民營企業4896傢,註册資金49.7億元。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規模型企業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基礎,一批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廣阔、市場形象良好的企業快速成長,對全區經濟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
  蘇州吳中經濟開發區是199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的首批省級經濟開發區之一。這裏北依蘇州古城,東鄰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西連太湖風景區和蘇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南與吳江市接壤。京杭大運河、205省道、蘇嘉杭高速、蘇州繞城高速(南段)貫穿全境,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近在咫尺,交通十分方便,區位優勢明顯,是蘇州城南工業帶的核心。進入新的世紀,吳中經濟開發區已成為一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投資熱土。開發區內配套完善的基礎設施,高效優質的服務體係,吸引了衆多的中外客商。 目前已有1000多傢企業進區落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超過270傢,分別來自美國、日本、荷蘭、法國、新加坡、韓國、 加拿大以及臺灣、香港等17個國傢和地區,投資置業領域涉及精密機械、電子及IT産業、精細化工、生物醫藥、工藝服飾、新型建材、房地産等10多個行業,已批準外商投資總額超過25億美元。2002年開發區實現工業産值65億元,銷售收入63.34億,利稅總額5.5億元,增長65.8%。
  一批鎮級工業園區迅速崛起,勢頭良好。木瀆、角直作為全區經濟重鎮,工業發展繼續在全區處於領先。長橋鎮經濟開發區創建於2000年5月,位於吳中經濟開發區石湖路兩側,是“江蘇省新材料星火技術密集區”,現有外商投資企業30傢,民資企業23傢。區內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傢,省級高新技術産品6衹,並承擔了科技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2項、國傢級暨省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2項,國傢級暨省級火炬計劃項目5項,省級星火計劃項目3項,省級新産品試製計劃項目15項,市級科技項目23項,已形成了明顯的新材料高新技術産業優勢。胥口鎮是吳中區近年來升起的又一顆外嚮型經濟新星。胥口工業園 由“蘇州胥江工業園”和“蘇州香山工業園”兩部分組成,總面積10平方公裏。這裏基礎設施完備,緊靠蘇州繞城高速西山(胥口)道口,區位優勢明顯。 目前已有。30余家外商投資企業和近百傢民營企業進區落戶,發展前景廣阔。此外,全區各鎮都創建了各具特色的工業開發區,為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批快速成長的規模型企業,成為全區工業經濟發展的旗幟和縮影。1993年脫胎於校辦企業的江蘇吳中集團公司,十多年來,産業不斷拓展,涉足服裝、醫藥、房地産、教育信息軟件與網絡、基礎設施工程配套、商貿、資本運營等領域,初步成為一個現代化、國際化的企業集群。1999年,由江蘇吳中集團控股的“江蘇吳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滬挂牌上市,被譽為“中國普教第一股”。位於木瀆鎮的江蘇金貓工業集團公司,成立於1993年,是一傢跨行業、多方位的國傢級鄉鎮企業集團公司,擁有固定資産近15億元,職工4000餘人,連續多年位居省建材行業年利稅第一大戶。其核心企業蘇州金貓水泥有限公司,年産高標號水泥170萬噸,是中國水泥工業的新星,全國最大的水泥工業基地之一,生産的“金貓”牌水泥享譽海內外。位於吳中經濟開發區的蘇州東瑞製藥有限公司,主要開發生産頭孢類廣譜抗生素及新一代抗過敏藥物、糖尿病藥物、消化係統藥物、泌尿係統藥蘇州東瑞製藥有限公司物、類風濕關節炎藥物、抗高血壓藥物等化學藥品。産品質量穩定,銷量國內領先。惠氏—百宮(蘇州)製藥有限公司,是美國家庭用品公司在吳中經濟開發區投資的現代化製藥企業,主要産品有抗生素類藥、婦女保健品、多種維生素及鈣補充劑等,是全國醫藥生産的重要基地之一。由世界500強之一的臺灣雅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吳中經濟開發區投資的雅新電子(蘇州)有限公司,是吳中區現代電子産業的代表,主要生産與佳能、富士、夏普、索尼等知名晶牌配套的電源供應器,同時研究開發了背投電視、顯示器、DVD播放機、家庭劇院等,産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譽。蘇州天馬醫藥集團是吳中區第一傢私營企業集團公司,主要生産無水乙醇、草酸二乙酯等醫藥中間體産品,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吳中區轄8個街道、7個鎮、一個景區:[蘇苑街道] [竜西街道] [香山街道] [城南街道] [橫涇街道] [長橋街道] [越溪街道] [郭巷街道] [胥口鎮] [臨湖鎮] [東山鎮] [木瀆鎮] [光福鎮] [甪直鎮] [金庭鎮] [穹窿山自然風景區]。
歷史沿革 History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製,建立吳縣算起,則有二千多年歷史。秦初,吳縣地域廣大,包括現在的常熟、吳江、嘉興等地在內。秦之後,吳縣的地域、轄屬屢有變化。至東漢末年,吳地屬孫權割據地。晉武帝滅孫皓,分天下為十九州,吳屬揚州。晉太康四年(283)縣境北部析置海虞縣(今常熟市)。宋、齊、梁、陳四代吳縣均為吳郡。梁代侯景之亂時,吳郡一度還曾被稱為吳州,後吳州、吳郡、吳縣治所同駐一城。
  隋開皇九年(589)改吳州為蘇州。十一年(591)吳縣縣治遷徙至橫山(今新郭鎮)。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東部地置長洲縣,兩縣分境閤城而治。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長洲兩縣均屬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1724),劃長洲縣東南部建立元和縣,與吳縣、長洲縣閤城而治。後又劃吳縣東山、西山建太湖、靖湖兩廳。至1912年,復並三縣兩廳為吳縣。1928年,劃吳縣城區設蘇州市,1930年撤銷市建置,轄區復歸吳縣。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市、縣分設,析城區和郊區置蘇州市,周圍鄉村為吳縣,東山、西山及太湖湖區劃建太湖行政辦事處。1953年5月,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改建震澤縣。1959年撤銷震澤縣,復並入吳縣,隸屬蘇州專員公署(1960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震澤縣,並入吳縣)。
  解放後的吳縣,沒有另建縣城,全縣的黨政機關駐於蘇州市區。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1984年開始,吳縣在離蘇州市中心約3千米的城南開闢總面積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區。1989年8月,吳縣機關遷入新城區。
  1995年6月8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吳縣,設立吳縣市,以原吳縣行政區域為吳縣市區域,市人民政府駐長橋鎮。
  2004年底行政區劃一覽:
  甪直鎮 面積 63.99平方千米,人口 78985人。
  光福鎮 面積 69.12平方千米,人口 56658人。
  藏書鎮 面積 43.97平方千米,人口 31172人。
  木瀆鎮 面積 38.23平方千米,人口110000人。
  胥口鎮 面積100.00平方千米,人口 20423人。
  浦莊鎮 面積 28.75平方千米,人口 29580人。
  渡村鎮 面積 29.79平方千米,人口 32851人。
  東山鎮 面積 63.00平方千米,人口 56044人。
  西山鎮 面積 83.42平方千米,人口 42668人。
  截至2005年12月8日,全區共有8個街道、7個鎮。
    2006年10月,浦莊鎮、渡村鎮合併為臨湖鎮。
  截至2007年4月4日,全區共有8個街道、7個鎮:蘇苑街道、長橋街道、竜西街道、城南街道、越溪街道、橫涇街道、郭巷街道、香山街道、甪直鎮、光福鎮、臨湖鎮、木瀆鎮、西山鎮、東山鎮、胥口鎮。
    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吳中區:(1)將胥口鎮的善人橋居委會及藏東、藏中、藏北、藏西等4個村委會劃歸木瀆鎮管轄,並將臨湖鎮的馬捨村委會劃歸胥口鎮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木瀆鎮行政區域面積70.3平方千米,人口8萬人,轄8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胥口鎮行政區域面積38.2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1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臨湖鎮行政區域面積54.3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2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2)將光福鎮的舟山村委會劃歸香山街道辦事處管理。行政區劃調整後,光福鎮行政區域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4.4萬人,轄1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香山街道辦事處面積17.3 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管理3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蘇府復64號)
  附相關文件:《江蘇省政府關於關於調整蘇州市吳中區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15號 二○○八年三月十九日)
  蘇州市人民政府:
   你市《關於將吳中區胥口鎮香山村委會劃歸香山街道辦事處管轄的請示》(蘇府呈23號)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同意將蘇州市吳中區胥口鎮的香山村委會劃歸香山街道辦事處管理。行政區劃調整後,胥口鎮行政區域面積34.7平方公裏,人口2.4萬人,轄1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香山街道辦事處面積20.8平方公裏,人口2萬人,管理4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
   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望你市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社會穩定。
英文解釋
  1. n.:  Wuzhong District
近義詞
吳中, 吳縣
相關詞
蘇州中國疾病預防機構區域學校小學實驗小學
義務教育工作規程學籍管理
包含詞
吳中區林場蘇州吳中區
吳中區政府吳中區良種場
吳中區人民醫院蘇州市吳中區行政服務中心
蘇州市吳中區鎮湖中學蘇州市吳中區和平實業
蘇州市吳中區衛生防疫站蘇州市吳中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籍管理工作規程
蘇州市吳中區普通高中學籍管理工作規程蘇州市吳中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蘇州市吳中區海天科技化纖廠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婿口三香紡織器材廠
蘇州市吳中區東方針灸器械廠吳中區血吸蟲病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
分類詳情
張開光福鎮張開東山鎮張開開發區張開城南街道張開木瀆鎮
張開胥口鎮張開越溪街道張開香山街道張開長橋街道張開郭巷鎮
張開橫涇鎮張開車坊鎮張開藏書鎮張開甪直鎮張開西山鎮
張開臨湖鎮張開長橋鎮長橋地區竜西街道橫涇街道
吳中區良種場吳中區林場木瀆古鎮蘇苑街道郭巷街道
東村香雪海窯上農傢樂還帶寺城皇山道院
大石山鳳凰禪寺小王山伍子胥墓園堂裏古村
蒯祥紀念園賀九嶺石關
迎春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