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環翠區(Huancui Qu) 威海市轄區。在威海市境北部。面積415.1平方公裏,人口32.1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3.79萬。海岸綫長94.82公裏。原屬文登縣。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析文登縣辛汪都三裏置威海衛。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衛歸文登縣。1898~1930年間,是英國租藉地。1930年10月1日收回,設立威海衛行政區。1945年8月16日,奉山東省政府命令,設立威海衛市。1950年5月9日,經政務院批準撤市,設立威海縣。1951年3月2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根據華東軍政委員會指示撤縣,復設威海市。1987年6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升為地級市後,以原縣級市的行政區域設立環翠區。轄鯨園、環翠樓、竹島3街道辦事處,孫傢疃、張村、羊亭、溫泉、草廟子、橋頭6鎮,71居民委員會,190村民委員會,199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 371002 |
|
環翠區是威海市唯一的建製區,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東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隔海相望,是中國與韓國直綫距離最近的城市。陸地總面積731平方公裏,轄6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人口49.6萬。 |
|
環翠區歷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1398年,明朝在這裏設衛屯兵,取“威震海疆”之意,定名威海衛。1945年解放,設威海衛市,1951年,改稱威海市。1987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地級威海市,原縣級威海市改稱環翠區,成為威海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環翠區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連續四屆榮獲“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市(區)”稱號。經濟建設高速發展。東北村生活小區是國傢級文明城市示範點。
環翠區是著名的花園城區。市區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市區人均緑地面積16.8平方米,城市緑化率達36.7%。形成了“碧海藍天,紅瓦緑樹,海天一色,交相輝映”的獨特城市環境。
以環翠區為中心的威海市先後評為全國第一個國傢級衛生城市、全國緑化造林十佳城市、國傢園林城市、首批國傢環保模範城市。1996年被聯合國評為全球100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之一。 |
曾經的“直轄市” Once the "municipality" |
當年從英殖民主義者手中收回威海衛時,威海是一度隸屬南京政府的“直轄市”。
1930年10月1日,被英殖民主義者強租了32年的威海衛,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在當時的形勢下,小小的威海衛能成為“直轄市”,有許多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成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是外交成因。英國強租威海衛後,一直由軍方掌管。到1901年1月1日纔將地方政權移交英殖民部,由該部設立威海殖民政府,行政長官由英王特派任命。英殖民當局在威海衛期間,把這塊東方寶地當作重要的休閑勝地和自由貿易港來開放經營。到了收回威海衛交收談判的時候,按照國際慣例,中國要與英方以對等地位進行交涉,交收專約要經我國立法院與英國國會批準,接收專員和管理專員也要由政府特派任命。這就必須提高威海衛的接收地位,由國傢來直接接管。於是,直轄威海衛之事開始籌備運行。中方的談判代表是當時的外長王正廷,接收專員是副外長王傢楨,管理專員是徐祖善。他們運用外交手段,衝破了重重阻力,完成了收回威海衛的談判和交接工作使命。
二是內戰成因。1930年初,中英雙方就威海衛的交收事宜,開始了新一輪談判。正在談判的關鍵時刻,中方國內兩大新軍閥閻錫山與馮玉祥,因政見不同和利益衝突,舉兵南下,與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兵戎相見,很快演變成“中原大戰”。當時山東的西部地區捲入戰爭。早在這場內戰之前,占據山東的軍閥為了擴充地盤和勢力範圍,都曾有過將威海衛劃歸山東管轄的打算。
當時的南京政府為了盡快收回威海衛,采取對英方妥協的政策,於4月18日與英方簽訂了交收威海衛的《專約》和《協定》。條約規定,10月1日為正式交收日期。但這並不意味着收回威海衛能如期進行。因為英方為保護其在威海的利益,還要看南京政府能否控製山東的局勢,能否掌控威海衛未來的命運。如果整個山東包括威海衛落入閻或馮之手,英方則有理由不交還威海衛。
早在1924年,北洋政府曾與英國特使商訂過《中英交收威海衛專約(草案)》,並定於當年11月28日簽字。可是離約定時間僅差四天,11月24日,北洋政府倒臺,英政府便以“中國政局不穩”為藉口,推遲簽約時間,一推就是好幾年。為了不讓類似情況再度發生,南京政府采取了一係列政治、外交、軍事手段,取得了在山東戰場上的勝利,使山東全境歸於南京政府的旗下。這樣,既避免了英方延期交還威海衛,又避免了威海衛成為其他地方軍閥割據的地盤。
三是軍事地位成因。威海衛地處膠東半島東北端,隔渤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為京津海上咽喉。自明洪武三十一年(1389年)設衛以來,即是海防軍事重鎮,擔負着守衛海疆的軍事使命。清初沿用明製,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衛設巡檢於衛城內。光緒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在威海建立北洋海軍基地,將威海灣的戰略要地與劉公島全島劃歸海軍基地以內。這個軍事基地的建設規模,不管是在防禦體係上,還是在火力配置上,都具有當時軍事科技的先進水平,堪稱亞洲的佼佼者。雖然它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被日軍占領、破壞過,但是它的軍事地位的重要性仍在。何況收回威海衛時,劉公島還在英國續租期間,這更加重了威海這塊軍事要地的砝碼。
四是經濟發展成因。威海衛在英租期間闢為自由港,商埠區在衛城以外,順海灣設市,依山脈建屋,區內有客貨航運碼頭和貨棧,店鋪林立,商賈雲集,國內的大商傢多在此設立分號;英美日德等外國淘金者紛紛在這裏建立公司,通商貿易。當時的威海港不僅有國內航運公司的船舶停靠,而且有外輪自由往來,大量的煤炭、煤油、布匹等貨物在這裏裝卸,成為嚮內地貨物流通的集散地。
當新一輪交收威海衛談判進入實際性爭議的時候,商傢都為威海衛的前途擔憂。尤其是外國商人惴惴不安,生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而將威海衛設為直轄市,給予國內外商傢優惠政策,會更好地發揮威海衛的自身優勢,使之成為一個相對自治的通商口岸,帶動膠東半島及山東內地的經濟發展。
直轄威海衛,給威海帶來的最大收益,是構架起威海衛的城市市政體係和市民生活秩序。突出表現在建立城市體製,由舊式軍事城堡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轉變,開始了獨立自主的沿海城市功能。興辦教育事業。據有關資料記載,收回威海衛後的兩三年內,行政區內有公立私立學校200多所,比英租期間增加了近十倍。發展海陸交通事業,行政公署拿出碼頭費的十分之三,用於水陸交通設施的修繕改進之需,還在農閑季節徵招民工修建公路,僅1932年就修成公路415公裏。
這是自甲午戰爭以來,舊威海衛一段較平穩的時期。可惜好景不長。不久,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再次踐踏這塊土地,威海衛人民又投入到了救亡圖存的抗日戰爭之中。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環翠區轄10個街道、9個鎮:環翠樓街道、鯨園街道、竹島街道、怡園街道、臥竜街道、萬欣街道、田和街道、皇冠街道、鳳林街道、西苑街道、張村鎮、羊亭鎮、溫泉鎮、崮山鎮、孫傢疃鎮、泊於鎮、橋頭鎮、草廟子鎮、初村鎮。其中:田和、萬欣、臥竜、怡園4個街道以及初村鎮實際由威海火炬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管理;鳳林、西苑、皇冠3個街道以及崮山、泊於2個鎮實際由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年底全區總人口56.9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1.93萬人。男女性別比99.04:100。人口出生率5.74‰,死亡率5.18‰,人口自然增長率0.56‰。有少數民族26個,2037人。
環翠樓街道辦事處 辦事處駐環翠區和平路43號。轄17個居民委員會,人口5.6萬人, 面積4.3平方公裏。
孫傢疃鎮 鎮政府駐孫傢疃村。轄11個村民委員會,人口1.33萬人,面積17.4平方公裏,海岸綫長31.5公裏。
鯨園街道辦事處 辦事處駐環翠區統一路418號。轄13個居民委員會,人口8萬人,面積11.6平方公裏。
張村鎮 鎮政府駐柳溝村。轄21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1.6萬人, 面積60平方公裏,耕地523公頃,海岸綫長13公裏。
草廟子鎮 鎮政府駐草廟子村。轄46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2萬人,面積82.9平方公裏,耕地2715公頃。
竹島街道辦事處 辦事處駐環翠區新威路141號。轄20個居民委員會,人口8.6萬人,面積18.3平方公裏,耕地34公頃,海岸綫長7.5公裏。
溫泉鎮 鎮政府駐江傢寨村。轄29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2.1萬人,面積66.5平方公裏,耕地1495公頃。
羊亭鎮 鎮政府駐羊亭村。轄38個村民委員會,人口2.49萬人,面積86.2平方公裏, 耕地2510公頃,海岸綫長10公裏。
橋頭鎮 鎮政府駐橋頭村。轄51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3萬人,面積107平方公裏, 耕地3239公頃。
環翠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264200。行政區劃代碼:371002。區號:0631。拼音:Huancui Qu。 |
|
環翠區設立於1987年,即原縣級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北端,三面瀕臨黃海,東南與榮成市接壤,南和西南與文登市毗連,北與大連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距韓國陸地94海裏,是威海市唯一的市轄區。設區17年來,全區上下齊心協力,奮發進取,國民經濟連續保持了兩位數以上增長。1995年跨入“小康縣(市)、區”行列,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儲蓄等指標連續多年在山東省乃至全國名列前茅,是全國綜合經濟實力50強和投資環境40優城市之一。
國民經濟快速增長。2003年全區國內生産總值達到98億元 , 比上年增長21.6%, 比1987年增長22.8倍,年均遞增21.5%,其中第二産業增長最快,年均遞增25.6%;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達到45.2億元,比1987年增長166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30.2億元,比1987年增長17倍,年均遞增19.9%;地方財政收入3.58億元,比1987年增長388.7%,年均遞增10.4%。
産業結構日益優化。2003年,一、二、三産業之比為11.1:53.5:35.4, 其中,第一産業的比重比1987年下降32.2個百分點,第二、三産業的比重分別比1987 年提高了18.6和 13.6個百分點。農業基礎地位穩固。2003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産值為 21.14億元,年均遞增15.9%;水産品、水果、花生人均占有量位居全省前列,是中國漁業生産15強縣(市區)之一。工業發展水平較高。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産業為先導,以機械、電子、紡織、輕工、食品、服裝、化工、建材等行業為支柱的工業體係,有工業企業1100多傢,小型木工刨床和漁具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60%和30%以上。2003年工業總産值達到209億元,比1987年增長了39倍,年均遞增26%。第三産業活力充沛。建立起了批零互補、聯絡産銷、貫通城鄉的現代化市場體係。2003年實現增加值34.7億元,新型業態所占比重達到60%以上。民營經濟較為活躍。全區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1萬戶,私營企業發展到1296傢。
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全省率先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市級以上規範化學校比例達到78%,被評為“全省農村教育工作先進區”。文化事業日益繁榮。連續舉辦了31屆“5.23”歌詠會,獲得全國第一個“歌詠之鄉”榮譽稱號,成為中國音樂傢協會第二個創作採風基地。2003年, 全區人均文化消費支出775元,是1987年的25.6倍。衛生事業成績突出。形成了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管理辦法,以及疾病預防控製和傳染病救治體係,推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均預期壽命75.4歲,是全國較高水平。
人民生活比較殷實。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4元,比上年增長8.6%,比1987年增長9倍。農民人均純收入5170元,比上年增加534元,比1987年增長6.3倍。城鎮居民的恩格爾係數由1987年的45%降至28%,農民的恩格爾係數由1987年的46.2%降至36.3%。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15.58平方米,比1987年增加8.2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7.9平方米,比1987年增加13.4平方米。 |
|
威海海岸綫1000多公裏,居住在沿海一帶的漁民世世代代以海為伴,過去在生産條件極端落後的情況下,人們無力擺脫大自然的奴役,不能預測,也不能徵服,面對既能賜給福氣,又能帶來災禍的浩瀚大海,既敬又畏,衹好乞求於神靈,久而久之,形成了沿海漁民特有的一些習俗。
說話忌諱
在漁民傢吃飯,魚是必不可少的,要把魚翻個面時,不能說翻,要說“轉過來”或者是“劃過來”;吃餃子時不能說“下餃子”,應該說“煮餃子”;吃完飯筷子要放在桌上,不能放碗上;漁民燒飯以煤為燃料,但他們不說煤而說紮子,因為在他們看來,“煤”就是“黴”。
新船點睛
漁民把漁船看成自己的夥伴,是賴以生存的依靠,因此,漁民對它愛護備至,並賦予它靈性,過去的木製漁船每條船都做一對凸出來像大魚的眼睛,新船造好後,衹畫眼,不畫睛,等到黃道吉日,船主會敲鑼打鼓放鞭炮,親自為新船點睛,其他的漁民也會喊着大吉大利的號子,把披紅挂緑的新船一步一步從岸上移下海去。
節日供神
古時漁民主要是敬竜王,海神娘娘,財神三宮,按一定的節令供奉。除夕之夜或初一早晨,漁民到竜王廟,海神娘娘廟燒香叩拜,或到海邊擺供品,焚香紙,求神靈保佑一年太平;漁民傢裏都供有財神,每次出海前,漁民都要根據習俗上三柱香,以求神仙能能保佑他們。
祭祀漁神
漁民首次出海拉網,當捕到魚之後,首先要練大魚蒸熟盛於盤中,在船頭奠酒焚香,祈禱竜王爺保佑海上發財。幾條船在一起捕到魚的時候,誰的船先打上魚來,就放鞭炮、敲鑼鼓,並揀最大最好的魚供在船頭。
觀測竜風
每年農歷正月二十五這天,被漁民稱為“竜風日”據說竜王這天要預知一年的風情,半夜後,漁民就起床觀測天氣的好壞,風力的大小,風嚮和星星的位置和亮度,卜測一年的天氣,因為海上做業最在意的不是雨雪沙塵,而是風。 |
鄉鎮介紹 The township is introduced |
【張村鎮】鎮政府駐柳溝村,轄21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1.6萬人,面積60平方公裏,耕地523公頃,海岸綫長13公裏。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6億元,財政收入62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25元。中學3所,小學1所,在校生3000人。特色物産:法國朗德鵝、新高梨、裏口山蟠桃、雙島海參、雙島蛤等。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252萬美元,實際利用內資8億元,出口創匯6665萬美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1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8000萬元,各類建築開工總面積60萬平方米,其中工業項目開工35萬平方米,形成了“三縱三橫”的交通網絡,公交綫路增至6條。全鎮共有各類企業350多傢,培植了魏橋紡織、榮昌漁具、大和昆布、光進光學機械、宇理服裝、翠海明珠、西郊熱電廠、大光華國際學校等一大批投資過億元的重點項目,形成了以紡織、機械、輕工、電子、服裝等為支柱産業的工業經濟體係。2003年,被省民政廳授予“村民自治模範鄉鎮”榮譽稱號。
【溫泉鎮】鎮政府駐江傢寨村,轄29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2.1萬人,面積66.5平方公裏,耕地1495公頃。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億元,財政收入35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73元。中學2所,小學2所,在校生2556人。境內有天然溫泉和正棋山森林公園,是著名的花生和蘋果産地。全年利用外資2979萬美元,同比增長112%;利用內資2.5億元,增長129%;出口創匯7500萬美元,增長63%。以溫泉工業長廊為依托,形成了服裝、電子、木工機械、醫藥、海産品等20多個産業聚集帶,全年實現工業總産值40.3億元,銷售收入31.6億元,利稅3.1億元。2003年被省婦聯授予“巾幗文明隊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羊亭鎮】鎮政府駐羊亭村,轄38個村民委員會,人口2.49萬人,面積86.2平方公裏,耕地2510公頃,海岸綫長10公裏。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98億元,財政收入234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88元。中學(含小學)1所,在校生2895人。該鎮外嚮型經濟發展迅速。全年利用外資3008.5萬美元,同比增長191.8%;利用內資2.55億元,增長339.7%;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增長195.6%。工業企業涉及機械製造、化工、建材、毛紡、水産等領域,支柱産業以鋼絞綫為主。全年實現工業總産值23億元,同比增長42%;銷售收入14.7億元,增長34.8%;利稅11359萬元,增長35.6%。果蔬業在該鎮農業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年糧食總産量8873噸,果品總産量5016噸,蔬菜總産量55634噸。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
【草廟子鎮】鎮政府駐草廟子村,轄46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2萬人,面積82.9平方公裏,耕地2715公頃。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億元,財政收入8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23元。中學1所,小學1所,在校生2490人。特色物産有 “360”花崗岩、洪水嵐溫泉等。全年利用外資1201萬美元,同比增長96%;利用內資2.6億元,增長400%;出口創匯1306萬美元,增長51%。工業主導産品有多用係列木工機床、聚氨脂係列、路燈等,2003年限額以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24.1億元,利稅2.2億元。
【孫傢疃鎮】鎮政府駐孫傢疃村,轄11個村民委員會,人口13275人,面積17.4平方公裏,海岸綫長31.5千米。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5億元,財政收入19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68元。中學1所,小學4所,在校生1230人。轄區三面環海,水産業是支柱産業,主要海産品有海參、鮑魚、對蝦、扇貝、黃魚等40多個品種。2003年,區委、區政府整合該鎮山海旅遊資源,規劃啓動了威海環翠北海旅遊度假區,突出旅遊招商和環境美化兩大重點,建設中國北方著名的濱海旅遊勝地。全鎮已引進、籌建五大重點項目,即:半月灣開發、韓人村項目、和式度假村項目、海上觀光項目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橋頭鎮】鎮政府駐橋頭村,轄51個村民委員會,人口3萬人,面積107平方公裏,耕地3239公頃。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2億元,財政收入62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60元。中學1所,小學4所,在校生3427人。橋頭因盛産日韓黃金梨而被稱為“果之鄉”。“橋頭牌”優質紅富士蘋果屬國傢緑色品牌,遠銷東南亞、南亞和歐洲。全年糧食總産量1.3萬噸,果品總産量1.6噸,農業總收入4.5億元。全鎮共有企業39傢,其中外資企業12傢,産品涉及10大類200多個品種,主導産品有保溫杯、漁具、網浮、建築塔機等,年創産值過10億元。2003年被評為山東省“緑色食品”生産先進單位。
【竹島辦事處】辦事處駐北竹島居委會,轄20個居民委員會,人口8.6萬人,面積18.3平方公裏,耕地34公頃,海岸綫長7.5公裏。2003年,國內生産總值11.1億元,財政收入2483萬元。中學1所,小學4所,在校生3440人。辦事處是威海市著名僑鄉,先後與韓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等國傢客商合資合作,服裝、包裝箱和漁桿漆等産品出口十幾個國傢和地區。全年實際利用外資913萬美元,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轄屬企業86傢,主要産品有WAW萬能試驗機、復合材料、激光防偽材料等。全年完成工業産值14.8億元,銷售收入13億元,利稅1.5億元,利潤901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0.5%、39.3%、39.8%和39.2%。辦事處素有“建築之鄉”美譽,擁有7傢三級以上資質的建築公司。全年建築業開工23萬平方米,竣工21.4萬平方米。2003年獲“全省婦聯先進集體”、“全省宣傳教育進村婚育新風進傢、建設新型生育文化建設文明幸福家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鯨園辦事處】辦事處駐威海市區統一路418號,轄13個居民委員會,人口8萬人,面積11.6平方公裏。2003年,國內生産總值6.97億元,財政收入360萬元。辦事處的經濟以工業、三産為主。培植了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鯨洋服飾有限公司、珍珠實業有限公司等重要企業,主導産品有可供大型礦山、油田、水利工程使用的各種型號旋流器、高精密度氣動元件、填補國內空白的低速電機、與國際接軌的僑誼紙箱等。全處個體工商戶達到4981戶,私營企業446傢。2003年辦事處被省民政廳評為“山東省社區建設示範街道”,所轄長徵居委會獲“全省非典防治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環翠樓辦事處】辦事處駐威海市區和平路43號,轄17個居民委員會,人口5.6萬人,面積4.3平方公裏。2003年,國內生産總值1.6億元,財政收入653萬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1457元。中學1所,小學2所,在校生4380人。環翠樓辦事處是市區商貿、金融、文化中心,駐有機關、企事業單位979傢,轄有房地産、飲食、五交化等8個實業公司。第三産業以服務業為主,形成了網點遍布、功能齊全的社區服務網絡,擁有11個社區星光老年之傢,216個便民利民服務網點,個體工商戶達到2500戶。 |
環境資源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
【地質】 環翠區位於山東省膠北斷塊隆起的東端,其南側與膠萊坳陷的東部邊緣接壤。境內出露地層自老至新有晚太古界的膠東群、中生界白堊係青山群及新生界第四係。褶皺構造棲霞復式背斜延至境內,且由近東西嚮嚮北彎轉為北東走嚮,是古老的基底構造。斷裂構造有近南北嚮的雙島斷裂,北北東嚮的金牛山斷裂和老母豬河斷裂,北西嚮的望島斷裂、海埠神道口斷裂、俚島海西頭斷裂。岩漿岩主要有中生代燕山早期的昆崳山岩體和文登岩體及晚期的石島岩體、偉德山岩體和竜須島岩體。
【地形】 環翠區為低山丘陵區,地勢起伏和緩,除少數山峰海拔500米以上外,大部分為200~ 300米的波狀丘陵。 山體多岩石裸露,土層覆蓋較薄;平原多為濱海平原和山前傾斜平原;河網密佈,地表排水良好。
【氣候】 環翠區地處中緯度,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與同緯度內陸地區相比,具有鼕暖、夏涼、春冷、秋溫四季分明的特點。氣溫年較差較小;雨水適中,但分佈不均;旱、澇、風、雹、低溫、霜凍等氣象災害時有發生。歷年平均氣溫11.5℃,歷年平均降水量778.4毫米,歷年平均日照2569.4小時。2002年,全市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光照環翠區偏多,其他地區偏少。
【水文】 環翠區河流屬半島邊沿水係,為季風區雨源型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漲暴落。徑流量受季節影響差異較大,枯水季節多斷流。河網平均密度為0.22公裏/平方公裏。多年平均年徑流係數為0.36左右,2002年徑流係數為0.21。
【土壤】 環翠區土壤類型有棕壤、潮土、????土、風沙土、褐土、水稻土、山地草甸土等7個土類。棕壤土分佈最廣,占土壤總面積的83.5%,耕地中棕壤類占82.5%。潮土類為環翠區第二大土類,占土壤總面積的13.2%,耕地中潮土類占17.5%。根據土壤的質地劃分,土壤可分為砂性土、輕壤土和中壤土3類。環翠區砂性土占總耕地面積的61.3%,輕壤土占36.8%,中壤土占1.9%。從土壤的化學性狀看,環翠區成土母質大部分為酸性岩風化物,PH值除沿海一帶少部分????化潮土稍高外,其餘土壤均呈中性至酸性,土壤PH值在5.2~8.1之間,平均為6.4,適宜作物正常生長發育。環翠區土壤碳氮比為8.5∶1~9.6∶1,供氮強度為12.2%。 |
生物資源 Biological Resources |
環翠區海域廣阔,淺海和潮間帶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據資料統計,海域平均生物量為353/平方米,平均生物密度586個/平方米; 有生物資源779種, 其中,動物647種,植物132種。動物中,魚類主要有大黃魚、小黃魚、 梭魚、鯔魚、鱸魚、鮁魚、青鱗魚、太平洋鯡魚、鯧魚、黃姑、比目魚等100餘種;蝦蟹類主要有鷹爪蝦、對蝦、毛蝦、脊尾白蝦、三疣梭子蟹等;貝類主要有櫛孔扇貝、鮑魚、泥蚶、菲律賓蛤仔、文蛤、毛蚶、魁蚶、牡蠣、中國蛤蜊、四角蛤蜊、貽貝、青蛤等; 棘皮類中有刺參、海蜇、馬糞海膽、海星等。植物中,藻類主要有海帶、裙帶菜、石花菜、條斑紫菜、大葉藻等。
陸生野生哺乳動物有梅花鹿、狐狸、豹貓、獾、黃鼬、刺蝟、野兔、蝙蝠等。鳥類已查到250種,其中候鳥、旅鳥占70%以上,留鳥種類較少。列入國傢保護的野生動物一級的有梅花鹿、中華秋沙鴨、金雕、黑鸛4種,二級的有大天鵝、鴛鴦、灰鶴、蒼鷹等12; 其餘鳥類及狐狸、豹貓、獾、黃鼬、刺蝟等列入山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生經濟植物70科248種,如車前、地黃、天麻、黃芩、遠志、半夏等;野生牧草12科92種,如馬唐、黃背草、白茅草等;木本植物70科457種,其中喬木315種,如黑鬆、刺槐、麻櫟、法桐、蘋果、梨、桃、銀杏、板慄等;灌木112種,如紫穗槐、鬍枝子等;藤本30種,如葛藤、 紫藤、蔓荊、爬墻虎等。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 |
|
威海旅遊資源豐富,有海島海岸、城市園林、歷史遺跡、民俗風情等十多種類型。擁有國傢級風景名勝區2處,省級風景名勝區3處, 文物保護單位51處,省級旅遊度假區4處,遊覽景區(點)80多處。境內千公裏海岸綫上,有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的誕生地劉公島、秦始皇東巡過的東方好望角"天盡頭"成山頭、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凝聚中日韓三國人民友誼的赤山法華院、亞洲最大的天鵝棲息地天鵝湖、大東勝境——鐵槎山、天下第一灘——銀灘等名勝景觀。全市形成了“一綫(千公裏海岸綫)、六區(中心城市、海濱生態、漁傢風情、溫泉療養、傳統文化、休閑度假)”的旅遊格局。
威海主要旅遊景點:劉公島 ·甲午海戰紀念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威海國際海水浴場 ·野生動物園 ·威海公園 .威海新外灘公園·環翠樓公園 ·中央電視臺威海影視文化城 ·海港公園 ·環翠旅遊度假區
環翠區旅遊度假村環翠區旅遊度假村:省級旅遊度假區,位於環翠區西海岸。度假區兩面環山,兩面臨海,山水相依,林海相戀,鷗燕繞島,白浪舔沙,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距威海市中心僅8.5公裏。整個度假區被規劃為七個功能小區。度假區內已建成的景點主要包括:中央電視臺威海影視文化城、緑海岸娛樂中心、匹特博俱樂部、海灣大橋等。海灣大橋兩側屹立着亞當和夏娃的雕塑,仿佛在闡釋這個地方的多情和浪漫。
威海國際海水浴場:威海國際海水浴場位於威海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區,是一個天然海水浴場,一年四季分明,鼕暖夏涼,屬於典型的海洋性氣候。浴場海岸綫全長2800餘米,東有麻枷山,西有煙墩山,遙相呼應威海國際海水浴場,有萬畝鬆林帶環繞,沙灘面積為10萬平方米,沙質柔細,海水清澈,灘坡平緩,可同時容納4至5萬名遊客,點綴於海岸邊的花草、石雕、五色彩棚,更顯風光綺麗,構成了一幅山、海、林、人於一體的美麗圖畫,是遊客遊泳、娛樂、度假的勝地。
海水浴場管理處按照高標準、多功能、現代化的規劃方案,正在加速建設,目前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有遊樂園、水上世界等沙灘遊樂設施,開設了快艇、遊船、摩托艇等水上遊樂項目,並有與此相配套的高中低檔更衣衝洗室、海上救護。此外,餐飲、住宿等服務設施齊全,可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每年的五月一日至十月一日,是到威海國際海水浴場遊覽的最佳時節,國際海水浴場交通方便,從海水浴場到達威海飛機場衹有五十公裏,到達火車站衹有十五公裏,從市區乘七路、十二路公交汽車可直達海水浴場。環翠樓公園
環翠樓公園:環翠樓公園處於威海市區的中心地帶。這裏四季常緑,鮮花盛開。園中的銅鑄雕像為民族英雄、清北洋水師將領、致遠艦管帶鄧世昌。他身披戰袍,手持長劍,腳踏船頭,凝視着前方,正氣浩然,威武悲壯。身邊是他的愛犬,名叫太陽犬。甲午黃海大戰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艦英勇奮戰,重創敵艦,最後不幸中魚雷沉沒。當時鄧世昌浮出水面,太陽犬咬住他的辮子奮力嚮岸上劃,鄧世昌完全可以藉助愛犬的力量獲生,但致遠艦已沉沒,他誓與戰艦共存亡,於是按着犬頭一起沉入了大海,從容就義。是日為舊歷八月十八日,正是他四十五歲生日。
環翠樓始建於1489年(明弘治二年),因東臨碧波浩淼的大海 ,四周被青山緑樹掩映,遂以“環翠”名之。據《威海衛志》記載:明弘治二年,巡察海道副使見威海城墻倒塌,兵備鬆弛,遂“疏動泰山香錢數百金”重修威海衛城。威海衛指揮王愷等“感公之德,捐奉建樓,以示永久”,並聘大學士劉翔作記。明代的環翠樓係畫棟雕梁、金碧輝煌、飛檐鬥拱、八窗洞達,後因年久失修逐漸倒塌。1931年7月,威海衛管理公署改建環翠樓,1944年12月,環翠樓被日軍焚毀。1977年,環翠樓重修,1980年全部竣工。重建後和環翠樓係由亭、臺、樓、廊組成和古典式建築群,建築面積800平方米,高16.8米。三樓懸匾上的“環翠樓”三個金字為當代書法傢舒同手書。站在樓臺上,街市美景盡收眼底,國傢級衛生城花園般的風貌令人賞心悅目。明清以來,有不少文人雅士登環翠樓賞景賦詩,歷來吟詠詩作甚多。在環翠樓上觀海上日出尤為遊人所稱道。距劉公島2.1海裏,距成山頭50公裏,距聖經山60公裏,距聖水觀30公裏。
威海公園
威海公園:威海公園於2000年2月動工,2001年5月31日完工,6月1日正式開園。公園北起四方路,南至平度 路,面嚮威海灣。總長3218.6米,平均寬度144.3米,以海濱南路為界,東西兩側公園占地總面積46.5萬平方米。公園中部設有1個中心文化廣場,由北嚮南設有四個主體景區,分別命名為海伢、海戀、海頌、海慧。在中心廣場和四個景區對應設置了一座大型主雕塑、四座景區主題雕塑和若幹雕塑小品。公園緑化以生態園林理論為指導,以鄉土樹種為骨架,形成主次分明、疏密相間、錯落有緻、簡潔明快的生態群落,充分體現了植物物種的豐富性及多樣性。為方便市民休閑健身,景區內還設置了兒童遊戲場,老人健身區。整個公園緑樹成蔭,花團錦簇,大海、樹林、緑地、鮮花、雕塑、山石、建築有機結合,相互輝映,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生態海濱城市畫捲。
海伢景區:南北約360米,東西約75米,面積為6100米。是兒童嬉戲活動場所,也是老年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地方。整個景區由海伢主題雕塑、噴泉、沙坑、遊戲場、嬉水池、植物迷宮、門球場等組成。主體雕塑《殼》高6米,並設置《擡海帶》、《企鵝》、《打陀蠃》等5組雕塑小品,表達大海之子、炎黃子孫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的景象,寓意威海日益興旺發達。
海戀景區:位於海伢景區南580米,南北153米,東西75米,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主體雕塑《同心結》高4米,海戀的寓意為威海山水相依的美麗景觀,使遊人流連忘返,對大海産生了無限眷戀之情,也表達了威海人民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無限美好的嚮往。
中心文化廣場:位於公園中部,南北長580米,整個廣場嚮大海延伸,最大距離107米,占地總面積6.7萬平方米,其中廣場3.96萬平方米,緑化面積2.4萬平方米。中心文化廣場又稱海魂廣場,大型主題雕塑《海的頌歌》高10.75米,長27米,體現了大海無堅不摧的力量和一往無前的精神,它不僅是大海之魂、威海之魂,也是中華民族之魂。
為給遊客增加科普知識,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在中心廣場南側設有3550平方米的樹化石森林,100多棵遠古時期的樹化石不僅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也引起人們對歷史、生命、時間的深思。
海頌景區:位於中心文化廣場南側,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海頌景區是一個嚮大海展開的45度三角形下沉式廣場。廣場鋪裝為波浪狀,寓意着大海在歡唱,主題雕塑《畫中畫》高10米,長12.2米,通過畫中畫,把雕塑和大自然中的大海連接起來,把公園和社會聯繫起來,謳歌了大海養育千千萬萬生靈的恩澤,歌頌了威海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發海洋、保護海洋取得的豐碩成果。
海慧景區:位於公園的最南端,占地面積2306平方米,由5個排列有序的圓形廣場組成。最大廣場直徑30米,設置主題雕塑高6米,采用抽象的集合體給遊人以現代科技網絡、信息的聯想和感受。其他四個廣場直徑20米,分別以我國古天文臺、古代文明的指南針、現代的航海羅盤儀、海圖等為雕塑內容。廣場表現了科技推動了海洋事業的發展,寓意着科學技術是現代文明前進的火車頭。 海上公園位於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皇冠小區東側,北與威海公園相接,總規劃面積217公頃,包括遊樂園、人工湖、奇石園、森林生態園、海水浴場、九竜灣旅遊度假區六個部分。其中,遊樂園、人工湖兩大景區於1999年3月份開工建設,占地面積13.4萬平方米,其中緑化面積6萬平方米,硬化面積2萬平方米,湖面5.4萬平方米,於1999年10月21日開發區建區七周年時正式對遊人開放。海上公園
海上公園:海上公園定位於海上文化、生態觀光、旅遊度假三大功能,立足於建精品、創一流,規劃設計博採國內外衆傢所長,集思廣益,中西合璧,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自我設計、開發之路,形成了格調鮮明的緑化風格。遊樂園區北部緑草如茵、鮮花綻放,小徑迂回,群鹿追逐,一派田園風光;中部歐式風格的創業門造型別緻,氣勢宏偉,成為開發區人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象徵;南部湖區拱橋流水,湖波蕩漾,遊人垂釣,讓人疑心置身江南水鄉。
海上公園二期工程將建設奇石園、森林生態園、海水浴場、九竜灣旅遊度假區,整個工程完工後,海上公園規模將達到2平方公裏之多,擁有6個功能齊全、各具特色的園區,成為集遊人休閑、兒童娛樂、生態觀光、旅遊度假、海上文化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大型海上遊樂園區。
海上公園以新穎的設計風格、高檔次的建設標準,吸引了衆多的領導、遊人前來觀賞,已成為開發區標志性的形象工程、精品工程,並被推薦申報山東省優秀工程設計奬,被《山東園林》雜志列為99年全省新建三大優秀公園之一。劉公島
劉公島:劉公島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黃海之濱的威海灣內,距威海市區2.1海裏,東西長4.08公裏,南北最寬處1.5公裏,最高點海拔153.5米,面積3.15平方公裏,是1988年國務院公佈的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
劉公島自然風光優美,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島上峰巒疊起,植物茂密,森林覆蓋率達87%,1992年被國傢林業部公佈為“國傢森林公園”。劉公島空氣清新,鼕暖夏涼,氣候宜人,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2°C左右,是避暑、度假、療養的理想之地。
劉公島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又有名揚海內外的清朝北洋水師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臺、丁汝昌寓所、鐵碼頭等大量文物古跡,還有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衆多歐式建築,近幾年又修復興建了劉公島博覽園、甲午海戰館等多處新景觀。劉公島
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基礎上籌建的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先後榮獲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等殊榮,江澤民總書記親自為該館題寫了館名。
劉公島博覽園是一處融劉公島悠久歷史與影視科技於一體,集古典園林風格與精湛建築藝術於一身的大型景點,集中展現了劉公文化、甲午文化、英租文化三大主題,堪稱劉公島的百科全書。
劉公島自1985年由封閉的軍事禁區對外開放以來,景區的旅遊配套設施日趨完善,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旅遊環境顯著改善,兩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先後於1999年被國傢建設部授予“文明風景名勝區”稱號,2001年被國傢旅遊局公佈為AAAA級旅遊區。進島遊客以年10-20%的速度遞增,2002年達138萬人,成為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
- n.: Huancui District
|
|
環翠 |
|
|
|
威海市環翠區紅太陽飯店 | 威海市環翠區黃金羊毛衫廠 | 威海市環翠區中小學學籍管理辦法 | 威海市環翠區紅十字會工藝品總廠 | 威海市環翠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 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幸福化工廠 | 威海市環翠區招生委員會辦公室 | |
|
|
環翠樓街道 | 鯨園街道 | 羊亭鎮 | 西苑街道 | 張村鎮 | 溫泉鎮 | 橋頭鎮 | 崮山鎮 | 初村鎮 | 臥竜街道 | 孫傢疃鎮 | 草廟子鎮 | 怡園街道 | 萬欣街道 | 竹島街道 | 田和街道 | 皇冠街道 | 鳳林街道 | 泊於鎮 | 田河街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