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自然地理
竜華鎮地處區境東南部。東瀕黃浦江,西枕滬杭鐵路,南倚張傢塘港,正北至華容路,東北和西北至中山南二路,面積8.08平方公裏。下設17個居民委員會,有居民1.03萬戶,3.97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為4913人。鎮政府設在竜華路2796號。1984年9月劃歸徐匯區管轄。2006年撤銷鎮建置,改設竜華街道。
歷史
鎮以竜華寺、塔得名。唐代屬華亭縣,宋代名竜華村,元代稱竜華鋪、竜華裏,街市已初具規模。至明代建鎮。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四月,被倭寇焚毀“市廛千餘間”。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南製造局創竜華火藥廠,為境內有近代工業之始。至解放前夕,鎮內先後建造竜華水泥廠、大明火柴廠、亞美無綫電廠等10余家私營工廠,並有小型作坊百餘戶。鎮上商業的特點是一年靠一春,每年農歷三月,竜華寺香汛、三月半廟會及三月桃花盛集於一時,香客、商賈、顧客和踏青賞花者紛至沓來,店鋪生意興。1949年,共有煙雜點心等各類商店171傢。
竜華鎮為上海市西南重鎮。民國期間,曾先後設置上海鎮守使署,淞滬商埠督辦公署、淞滬警備司令部等。民國16~26年間(1927~1937年),淞滬警備司令部內設軍法處、法庭、牢房和刑場等,在此被關押殺害的早期中共黨員和革命志士數以千計。
經濟社會
解放後,竜華鎮工業不斷發展,至1990年,境內有工廠企業80多傢,著名的有上海飛機製造廠、協昌縫紉機廠、上海大理石廠、竜華肉類聯合加工廠等。共有各類商店100余家。鎮辦經濟發展至1990年有工廠7傢,年産值7000多萬元,利潤2000多萬元。鎮辦第三産業,年營業額1200多萬元,利潤70多萬元。
文教事業現有中等專業學校5所,中學1所,小學3所、幼兒園2所、電影院1座。
竜華鎮交通便捷,黃浦江和竜華港沿岸有碼頭26座,陸上道路13條。有10條公交客運綫路穿梭於境內,已成為上海交通和客運樞紐之一。
景點
境內古跡紀念地較多。其中竜華寺為江南名剎。“竜華晚鐘”早在明代就被譽為“滬城八景”之一。解放後,寺、塔多次整修,1979年恢復對外開放。每年農歷除夕和公歷歲末之夜,中外遊客紛紛入寺撞鐘。每年農歷三月半竜華廟會在此舉行。被國民黨反動派屠殺的二十四烈士就義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現已改建為竜華烈士陵園的一部分。 |
|
| Longhua Zhen竜華鎮Longhua Zhen 上海市西南郊風景遊覽區。位於徐匯區東部。鎮旁的竜華寺和竜華塔,興建於三國吳大帝赤烏十年(247)。竜華寺幾經興廢,現存寺廟係清光緒年間重建。寺前竜華塔高40.4米。登塔東眺浦江,北瞰竜華鎮。鎮內竜華公園部分原是竜華寺著名蟠桃園。“竜華晚鐘”被列為滬城八景之一。國民黨統治時期,竜華曾為反動統治者屠殺共産黨人和愛國志士場所。20世紀50年代以來,每值清明時節,這裏成為上海市民踏青、賞花、憑吊革命烈士之處竜華烈士陵園、紀念碑、紀念館於1991年6月落成。近期規劃將竜華寺、塔、園林、小鎮連成一體,闢為風景遊覽區。 [竜華塔] 陸心賢 |
|
- : Longhua Town
- n.: Longhua Zhen
|
|
| 竜華 |
|
| 大竜華鎮 | 竜華西路竜華鎮 | 竜華鎮清朝民居群 | | 天鑰橋路竜華西路竜華鎮 | 寶安區竜華鎮閤城皮革廠 | 寶安區竜華鎮根歷皮革廠 | | 深圳市寶安區竜華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深圳市寶安區竜華鎮閣下賓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