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中國 >四川 >攀枝花 >米易縣 > 攀蓮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四川攀枝花市米易縣攀蓮鎮簡介:
  攀蓮鎮位於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東北方80公裏處,坐落於青山環抱的安寧河中下遊河𠔌地帶和東西兩岸的階梯臺地上,是米易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全縣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市場繁榮。是交通運輸、通訊的中心,成昆鐵路、214省道、將要修通的雅攀高速公路縱貫全境,鄉村公路四通八達,通訊網絡發達,對外聯絡便捷,是縣工業小區所在地,有充足的電力保障,是城鄉一體化的鎮。全鎮轄3個社區居委會,88個居民小組,4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3000人,其中農業人口12800人。全鎮幅員面積53.5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0294畝,農業人均耕地0.83畝,2002年農村人均純收入2658元。2003年全鎮工農業經濟總收入三億七仟元。
  攀蓮鎮自然條件優越,物産、礦産資源豐富,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年日照1955小時,無霜期長達315天,屬典型幹熱河𠔌氣候,鼕曖春溫高,夏秋季節炎熱,有利於各種植物生長繁育,是得天獨厚的溫室,是南亞熱帶水果生長繁育的寶地。蔬菜水果的上市時間比省內其他地區早1—2個月。礦産資源主要有鉀長石、硅藻土、大理石等都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
  攀蓮鎮位於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東北方向80公裏處,地處米易縣城,是米易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安寧河由北嚮南橫穿全鎮腹心而過,成昆鐵路、108國道縱貫全境,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商賈雲集、市場繁榮。幅員面積5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0258畝,轄青皮、水塘、回漢、典所4個行政村43個合作社和6個居民委員會86個居民小組。年末總人口32041人,其中:農業人口12803人,非農業人口19238人。主要民族漢族。農業以種植水道、玉米、甘蔗、早春瓜菜、芒果、廣柑、桂圓等水果為主,養殖業以魚、豬、牛為主,鄉鎮企業以建築、建材為竜頭。
  鎮經濟總收入34669.3萬元,其中:農業總收入4214.3萬元(種植業2547.6萬元,畜牧業1099.6萬元,魚業427.1萬元),企業總收入30455萬元(工業總收入7830萬元,建築業700萬元,運輸業7100萬元,商飲業14005萬元,服務業750萬元)。糧食總産量 5636.7噸,其中:大春産量4757.7噸,小春産量879噸。甘蔗9652噸,蔬菜17633噸,生豬出欄14114頭,牛246頭,羊462衹,傢禽31390 。財政收入1036.7萬元,農業人均純收入2376.78元。
米易縣攀蓮鎮名片-四川省攀枝花市
  攀蓮鎮是米易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經省人民政府批準,2004年7月28日原觀音鄉、柳賢鄉歸併攀蓮鎮,安寧河、成昆鐵路、214省道、已動工修建的雅攀高速公路縱貫全境,鄉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通訊便捷,市場繁榮,商賈雲集。強村並組後,全鎮轄青皮村(原青皮村、典所村合併)、水塘村(原水塘村、回漢村合併)、賢傢村(原賢傢村、彎竜村、長坡村合併)、柳溪村(原柳溪村、中梁村合併)、雙溝村(原雙溝村、方傢村合併)、觀音村(原觀音村、中壩村6、7、8組、南廠村6組合併)、南廠村(原南廠村、中壩村合併)、城南、城北、河西3個社區居委會,132個村民小組合併為現100個村民小組,88個居民小組,總人口45996人,其中農業人口29072人。幅員面積167.7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6260畝,農業人均耕地0.903畝。種植業以優質水稻、鮮食玉米、甘蔗、蠶桑、烤煙、早春蔬菜、特色水果、幹果為主;養殖業以魚、豬、牛、羊為主;民營經濟以建築、建材為竜頭,其礦産資源有石灰石、鉀長石、硅藻土、大理石等。
英文解釋
  1. :  Panlian Town
近義詞
攀蓮
分類詳情
張開城北社區雙溝村城南社區河西社區柳溪村
觀音村新北社區水塘村賢傢村南廠村
青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