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中國 >四川 >雅安 >滎經縣 > 嚴道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四川省滎經縣嚴道鎮
  嚴道鎮,係縣級機關所在地。坐標,東經102°51',北緯29°47',海拔762米。南瀕經河,北倚滎河,東1公裏為兩河合流處,縣即以此二河得名。鎮西約兩公裏處,為嚴道古城遺址。川雲公路從南至北,穿鎮後折西而過。轄東、西、中3個居民段,12條街,是城鎮居民、城區鄉農民共居的城鎮。
  自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置滎經縣以來,歷代均以嚴道鎮為縣治所在地。
  清,鎮屬欽仁鄉。
  民國初年沿用清製。民國4年(1915年)至民國24年(1935年),鎮屬中區。
  國民25年(1936年),鎮屬第一區,分置城東聯保與城西聯保。
  民國29年(1940年)改聯保為鄉、鎮後,分設城東鎮(一至八保)與城西鎮(一至五保)。
  1950年2月11日,滎經縣人民政府成立後,城東、城西兩鎮初沿舊製,轄於新設的第一區。
  1951年4月,康保甲,以原城東鎮之第一至第八保,城西鎮之第一至第五保設城廂鎮,屬第一區。下轄人民東街、人民下街、人民中街、人民上街、人民正街、人民後街、新民街、民主正街、民主下街、民主中街、民主上街、民主西街、民主後街共13街。
  1952年,土地改革工作結束。10月,建立城廂鎮人民政府,下屬四個居民段。
  第一段轄民主西街、民主上街、民主中街、民主後街。
  第二段轄民主下街、民主正街、新民街、人民正街。
  第三段轄人民上街、人民中街、人民下街、人民東街、人民後街。
  第四段轄新南街、民益村、勝利村、同心村。
  1953年3月,改城廂鎮人民政府為城關區人民政府,屬第一區。
  1956年,城關區人民政府,改名為城關鎮人民委員會。
  1958年,建立城關人民公社(政、社合一),鎮並入。
  1961年,鎮自城關人民公社中分出,恢復城關鎮(人民委員會),轄4居民段13街。
  1969年,稱城關鎮革命委員會。
  1980年,地名普查後,為避重名,於次年7月,改城關鎮為嚴道鎮
  1982年體製改革,調所轄為3段12街。
  東段轄人民東街、人民中街、人民後街、新南街。
  中段轄人民上街、人民正街、新民街。民主正街。
  西段轄民主後街、民主中街、民主上街、民主西街。
  後將城區鄉並入嚴道鎮
  1999年12月1日縣政府對嚴道鎮新舊城區街道進行重新命名或更名,訪問滎經縣城。
  城區鄉:
  城區鄉位於嚴道鎮四周,故名城區。鄉政府駐地民主中街,海拔762米。坐標,東經102°50',北緯29°47',鄉境,東與青竜鄉接壤,南與附城、煙竹、五憲鄉連界,西與六合鄉毗鄰,北隔滎河與大田壩鄉相望,總面積8平方公裏。現轄青仁、蔬菜、同心、新南、黃傢等5個行政村。
  清,現青仁村(下青壩部分)、蔬萊村(官屯壩部分)、同心村(官屯壩部分)屬欽仁鄉;黃傢、新南村(小溪壩部分)屬清化鄉。
  民國初年至民國24年(1935年),青仁村屬下青壩,同心、蔬菜村屬官屯壩,均屬中區。黃傢、新南村屬小溪壩,屬南區。
  民國25年(1936年),同心青仁村屬城西聯保,蔬菜村屬城東聯保,黃傢、新南村屬小溪聯保。
  民國29年(1940年),同心、青仁村和蔬萊村分屬城東和城西鎮,黃傢、新南村屬復興鄉。
  1950年沿舊製。
  1951年土地改革時,同心、蔬萊村為官鳳鄉所轄,青仁村為青鳳鄉所轄,黃傢村和新南村為附城鄉所轄。
  1952年,行政區劃調整,鄉境的大部歸屬城廂鎮。
  1958年公社化時,建城關人民公社,五裏村、黃傢村被劃入,下設青仁、同心、蔬菜、黃傢、新南5個生産管理區。
  1961年城關鎮自公社分出,同時,改生産管理區為生産大隊。
  1968年稱城關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0年地名普查後,更名為城區公社。
  1981年為城區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改公社為鄉、大隊為村。
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
  嚴道鎮地處滎經縣城,幅員面積8平方公裏,是南絲綢古道重鎮,全縣經濟、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總人口27338人。嚴道鎮距省會成都175公裏,行程時間僅2小時,雅攀高速公路通車後,交通更為便捷。
  嚴道鎮作為全省1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的滎經,投入4.5億元,已建成一個占地4.4平方公裏,綜合功能齊全的新縣城。學校、醫院、商貿中心、星級飯店、體育館、遊泳池應有盡有,有“川滇綫上的明珠縣城”的美譽。投資3800萬元的天然氣工工程即將竣工,城區內生産生活將用上優質燃料。2002年成功舉辦了全國女排甲a聯賽部分賽事,更提高了滎經的知名度。
英文解釋
  1. :  Yandao Town
近義詞
嚴道
包含詞
滎經縣嚴道鎮第二小學
分類詳情
張開城北社區同心村唐傢村城東社區城中社區
新南村蔬菜村黃傢村青華村青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