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基本情况】
南充市仪陇县辖镇,县府驻地。1941年设金城镇,海拔527米。1950年改乡,1952年改城关镇,1955年并入南图乡,1958年复建城关镇,1980年复名金城镇。位于县境西北部。是老县城所在地,距新县城56公里,东临日兴镇、碧泉乡;北连三蛟镇,南与双盘乡交界,西邻土门镇,属低山丘陵地带,幅员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5.8万。省道唐(家寺)巴(中)、仪(陇)北(碚)、马(鞍)周(口)公路于此交会。辖华堂、大岩、中华、三堆、蔡庙、北台、小北、电光、龙泉、佛二、石榴、梭坡、罩板、花牌、金马、铜沟、谢家、八角、大桥、双木、双堂、虎嘴、红岩、龙桥、柳荫、金印26个村委会和南山、建北、双龙、西南、禹官、奎星、状元、西寺、金粟、普济10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机械维修厂、建材厂、加工业、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籽、蔬菜、柑橘。养殖猪、蚕、家禽。境内有县办农机厂、印刷厂、色织布厂、食品厂等。
乡镇美景,辖南山、建北、西南、西寺、禹宫、状元、奎星、双龙、金新等9个社区和小柏、电光、龙泉、华堂、佛二、石榴、梭坡、罩板、花牌、蔡庙、北台、三堆、中华、大岩、虎嘴、金马、金印、双堂、双木、龙桥、大桥、柳荫、红岩、铜沟、谢家等25个行政村,161个社,总人口98308人,其中农业人口29790人,非农业人口68518人。全镇总耕地面积20519亩,其中田8252亩,地12297亩。2004年—2006年人口计生政策合格率分别为91.4%、92.6%、92.2%;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17‰、3.29‰、6.34‰;人口出生率分别为6.58‰、4.59‰、7.18‰;全镇粮食总产量分别为14535吨、15138吨、15490吨;油料产量分别为1350吨、1456吨、1468吨;生猪出栏分别为2.1万头、3.4万头、3.8万头;财政收入分别为420万元、504万元、554万元,财政支出分别为420万元、504万元、554万元;在校学生分别为2.66万人、2.69万人、2.6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100%、100%、100%;镇建文化站2个,有线广播电视站2个,镇卫生院2所,镇村公路里程分别为122.3公里、132.4公里、152.1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080元、3150元、3256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分别为9016万元、9202万元、9838万元。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镇党委、政府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狠抓优质粮油生产,2006年种植优质水稻达到7590亩,种植优质油菜达到4290亩;二是狠抓畜牧业发展。在虎嘴村、大桥村、罩板村建立了兔业养殖基地;三是抓好果品产业、商品蔬菜和水产养殖发展。历年来,在龙泉村、电光村、虎嘴村、小柏村、金马村布局了商品蔬菜带,在梭坡村、花牌村、谢家村、北台村、三堆村、铜沟村布局了优质水果带,在龙泉、罩板、铜沟、虎嘴、红岩等村建成水产养殖产业带。
【市政设施维护】聚集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力,实施明亮、通畅、洁化工程,在金粟广场、车站坝安装景观灯7盏,修补城市街道43处,5200平方米,重新铺装人行地砖12000块,1500平方米,清淘地下排水沟及化粪池16处,1500米,治理卫生死角14处,维修更换垃圾箱45个,整修恢复公厕2处。建设完工西污东排工程和对2个垃圾填埋场进行整治。
【机构人事改革】2006年6月,全面完成了镇党委、政府的机构设置。行政事业办事机构共设9个办公室,分别为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安全生产办公室、财政管理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园林文广中心。设党委书记1人、副书记1人,镇长1人、副镇长3人,纪委书记1人(由党委副书记兼职)、副书记1人,武装部长1人。整合后机关工作人员71人,其中行政编制50人,事业编制21人。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全面启动金城镇政府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四个一”的总体要求、“四句话”的目标任务、“五个坚持”的指导原则,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各项工作明显改观,基层群众评价满意的效果。在“保先”教育活动中,乡机关先教办开展了“千户纳言”、“千人评风”等活动,对社会各界共发放意见征求表3500余份,收集意见和建议89条,走访慰问贫困党员84户,贫困户145户,送慰问品654件,现金1.2万元,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30余件。2006年,全镇积极开展“增强执行力、确保高效能、实现‘三满意’”的活动,全体党员共帮扶了92户贫困户,发展了112户专业户,选定了80个致富项目,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培训农村党员,建立“三联系”制度,落实材务管理“四权”机制,建立干部公开承诺台帐,通过测评和走访,群众满意率达99.8%以上,2006年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扶贫工作】金城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其他领导及相关部门为成员,全力开展扶贫工作。一是对全镇户贫困户实行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建立档案,定点帮扶;二是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到2006年底新修山平塘3口、蓄水池2口、石河堰2处,整治河堰15处、水渠3公里,新修标准泥结碎石路35公里,维修养护村、社公路156公里。
【兴修水利】2004年,镇党委政府把兴修水利工程作为全乡工作的重点,当年建立了集中供水站172处,红层找水打井98口,2005年再次把兴修水利工程作为工作重点,完成94处的人饮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连续两年使741户3662人的饮水困难得到彻底解决。
【村道公路建设】金城镇针对各村村道公路的实际情况,2004年2月,镇政府分别制定了《金城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道公路建设的规定》和《金城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道公路管护的意见》。经过全镇人民的努力,到2006年底,全镇共建成16条村道公路干线,总里程为180公里, 161个社受益。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坚持“资金民筹,决策民定,项目民选,效益民评”和竞争立项的办法,金城镇罩板、大桥、花牌、虎嘴村被确定为全县第二批建设试点村。实行科学规划,整村推进,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工作方法,在7个村已建泥结碎石路16公里,便民路14公里,规范沼气池860口,已建成投入使用430口,改厨、改厕、美化新居430户,以獭兔、果业、商品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形成,一个整洁、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型。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一费制”,到2006底,全镇13546名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得以解决,小学生入学率和升学率均达到100%;计生事业长足发展,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有新的提高,计生率达到了92.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七以内,计生“三结合”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村级卫生站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全镇95%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群众看病难得到了缓解;按时兑现城市“低保”2844户,4941人,218042元/每季度,发放民政定补、孤儿五保金367599元/年,完成了农村低保70人,64户,1050元/每月,救助贫困户287户,失学儿童115人,残疾人389名,使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救助;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花牌、龙桥、罩板、梭坡、北台、虎嘴、西南、禹宫等八个村(居)率先建立了“万村书库”阵地,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深入推进,22行政村都配有远程教育整套设备,为农民学技术、找信息提供了硬件环境。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双拥”扶贫、助残、和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得到加强。
金城镇下村:佛二村华堂村石榴村梭坡村罩板村花牌村大岩村中华村三堆村蔡庙村北台村小北村电光村龙泉村
金城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9716男26215女23501家庭户户数13485家庭户总人口(总)45902家庭户男23451家庭户女224510-14岁(总)121270-14岁男65690-14岁女555815-64岁(总)3502215-64岁男1828115-64岁女1674165岁及以上(总)256765岁及以上男136565岁及以上女120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1607 |
|
金城镇 男,1939年12月28日生,朝鲜族,籍贯吉林省长白县人,大学本科毕业,现任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朝鲜族史学会理事、吉林省统一战线学会理事、吉林省国事研究学会理事、吉林省地方志学会理事,行政职务二处处长。简历,自1959年7月至1964年7月,在延边大学政治历史系政治专业学习。在校期间担任校团委委员、校学生会主席等职务,自1964年7月至1969年11月,在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自1969年11月至1972年5月,在农村插队落户,期间担任“五·七”连指导员等职务,自1972年5月至1976年7月,在吉化公司二五0厂担任宣传部长职务,自1976年7月至1981年7月,在吉林省委党校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1年7月调到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从事党史研究工作。这几年来,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努力工作,曾出版发表具有一定水平的著作和论文,如《中国朝鲜族人物传》、《吉林党史人物记》(第十卷),《吉林省‘一五’期间重点工程建设》(丛书)、《东北革命史辞典》、《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吉林卷)等,发表论文有《浅谈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观》、《谈新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浅谈20—30年代吉林省青年运动状况》、《浅谈民主革命时期党在东北地区民族政策的基本思想》、《论‘一五’重点工程建设的历史作用》、《浅谈‘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条件》等几十篇论文并荣获优秀论文奖和一、二等奖。他学风端正,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坚固的理论基础,知识面广,掌握三种语言文字,特别在对吉林地方党史和中国朝鲜族民族史研究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和影响,有的填补了空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民族大团结、国际友人学术交流往来上,都做出一定的贡献。 |
|
仪陇县辖镇,县府驻地。1941年设金城镇,1950年改乡,1952年改城关镇,1955年并入南图乡,1958年复建城关镇,1980年复名金城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51.4平方公里,人口5.8万。省道唐(家寺)巴(中)、仪(陇)北(碚)、马(鞍)周(口)公路于此交会。辖华堂、大岩、中华、三堆、蔡庙、北台、小北、电光、龙泉、佛二、石榴、梭坡、罩板、花牌、金马、铜沟、谢家、八角、大桥、双木、双堂、虎嘴、红岩、龙桥、柳荫、金印26个村委会和南山、建北、双龙、西南、禹官、奎星、状元、西寺、金粟、普济10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机械维修厂、建材厂、加工业、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蔬菜、柑橘。养殖猪、蚕、家禽。境内有县办农机厂、印刷厂、色织布厂、食品厂等。 |
|
- : Jincheng Town
|
|
金城 |
|
|
|
状元社区 | 双龙社区 | 谢家村 | 红岩村 | 大桥村 | 中华村 | 金马村 | 龙桥村 | 南山社区 | 建北社区 | 西南社区 | 华堂村 | 石榴村 | 大岩村 | 三堆村 | 蔡庙村 | 北台村 | 小北村 | 龙泉村 | 双木村 | 双堂村 | 柳荫村 | 奎星社区 | 禹宫社区 | 西寺社区 | 八角社区 | 佛二村 | 梭坡村 | 罩板村 | 花牌村 | 电光村 | 铜沟村 | 虎嘴村 | 金印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