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市 : 金門縣 : 金壇市 : 應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四川 > 南充 >儀隴縣 > 金城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四川省儀隴縣金城鎮
  【基本情況】
  南充市儀隴縣轄鎮,縣府駐地。1941年設金城鎮,海拔527米。1950年改鄉,1952年改城關鎮,1955年並入南圖鄉,1958年復建城關鎮,1980年復名金城鎮。位於縣境西北部。是老縣城所在地,距新縣城56公裏,東臨日興鎮、碧泉鄉;北連三蛟鎮,南與雙盤鄉交界,西鄰土門鎮,屬低山丘陵地帶,幅員面積49.6平方公裏。人口5.8萬。省道唐(傢寺)巴(中)、儀(隴)北(碚)、馬(鞍)周(口)公路於此交會。轄華堂、大岩、中華、三堆、蔡廟、北臺、小北、電光、竜泉、佛二、石榴、梭坡、罩板、花牌、金馬、銅溝、謝傢、八角、大橋、雙木、雙堂、虎嘴、紅岩、竜橋、柳蔭、金印26個村委會和南山、建北、雙竜、西南、禹官、奎星、狀元、西寺、金粟、普濟10個居委會。鎮辦企業有機械維修廠、建材廠、加工業、建築業。農業主産水稻、小麥、玉米,兼産棉花、油菜籽、蔬菜、柑橘。養殖豬、蠶、傢禽。境內有縣辦農機廠、印刷廠、色織布廠、食品廠等。
  鄉鎮美景,轄南山、建北、西南、西寺、禹宮、狀元、奎星、雙竜、金新等9個社區和小柏、電光、竜泉、華堂、佛二、石榴、梭坡、罩板、花牌、蔡廟、北臺、三堆、中華、大岩、虎嘴、金馬、金印、雙堂、雙木、竜橋、大橋、柳蔭、紅岩、銅溝、謝傢等25個行政村,161個社,總人口98308人,其中農業人口29790人,非農業人口68518人。全鎮總耕地面積20519畝,其中田8252畝,地12297畝。2004年—2006年人口計生政策合格率分別為91.4%、92.6%、92.2%;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4.17‰、3.29‰、6.34‰;人口出生率分別為6.58‰、4.59‰、7.18‰;全鎮糧食總産量分別為14535噸、15138噸、15490噸;油料産量分別為1350噸、1456噸、1468噸;生豬出欄分別為2.1萬頭、3.4萬頭、3.8萬頭;財政收入分別為420萬元、504萬元、554萬元,財政支出分別為420萬元、504萬元、554萬元;在校學生分別為2.66萬人、2.69萬人、2.64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分別為100%、100%、100%;鎮建文化站2個,有綫廣播電視站2個,鎮衛生院2所,鎮村公路里程分別為122.3公裏、132.4公裏、152.1公裏;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3080元、3150元、3256元;農村經濟總收入分別為9016萬元、9202萬元、9838萬元。
  【農村産業結構調整】鎮黨委、政府以農民增收為中心,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一是狠抓優質糧油生産,2006年種植優質水稻達到7590畝,種植優質油菜達到4290畝;二是狠抓畜牧業發展。在虎嘴村、大橋村、罩板村建立了兔業養殖基地;三是抓好果品産業、商品蔬菜和水産養殖發展。歷年來,在竜泉村、電光村、虎嘴村、小柏村、金馬村佈局了商品蔬菜帶,在梭坡村、花牌村、謝傢村、北臺村、三堆村、銅溝村佈局了優質水果帶,在竜泉、罩板、銅溝、虎嘴、紅岩等村建成水産養殖産業帶。
  【市政設施維護】聚集政府、社會、個人三方合力,實施明亮、通暢、潔化工程,在金粟廣場、車站壩安裝景觀燈7盞,修補城市街道43處,5200平方米,重新鋪裝人行地磚12000塊,1500平方米,清淘地下排水溝及化糞池16處,1500米,治理衛生死角14處,維修更換垃圾箱45個,整修恢復公厠2處。建設完工西污東排工程和對2個垃圾填埋場進行整治。
  【機構人事改革】2006年6月,全面完成了鎮黨委、政府的機構設置。行政事業辦事機構共設9個辦公室,分別為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計劃生育辦公室、安全生産辦公室、財政管理辦公室、城市管理辦公室、農業服務中心、園林文廣中心。設黨委書記1人、副書記1人,鎮長1人、副鎮長3人,紀委書記1人(由黨委副書記兼職)、副書記1人,武裝部長1人。整合後機關工作人員71人,其中行政編製50人,事業編製21人。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從2005年7月21日開始,全面啓動金城鎮政府機關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按照“四個一”的總體要求、“四句話”的目標任務、“五個堅持”的指導原則,實現了基層黨組織建設明顯加強,黨員素質明顯提高,各項工作明顯改觀,基層群衆評價滿意的效果。在“保先”教育活動中,鄉機關先教辦開展了“千戶納言”、“千人評風”等活動,對社會各界共發放意見徵求表3500餘份,收集意見和建議89條,走訪慰問貧睏黨員84戶,貧睏戶145戶,送慰問品654件,現金1.2萬元,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30餘件。2006年,全鎮積極開展“增強執行力、確保高效能、實現‘三滿意’”的活動,全體黨員共幫扶了92戶貧睏戶,發展了112戶專業戶,選定了80個致富項目,利用遠程教育站(點),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培訓農村黨員,建立“三聯繫”制度,落實材務管理“四權”機製,建立幹部公開承諾臺帳,通過測評和走訪,群衆滿意率達99.8%以上,2006年被省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扶貧工作】金城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扶貧領導小組,其他領導及相關部門為成員,全力開展扶貧工作。一是對全鎮戶貧睏戶實行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建立檔案,定點幫扶;二是着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到2006年底新修山平塘3口、蓄水池2口、石河堰2處,整治河堰15處、水渠3公裏,新修標準泥結碎石路35公裏,維修養護村、社公路156公裏。
  【興修水利】2004年,鎮黨委政府把興修水利工程作為全鄉工作的重點,當年建立了集中供水站172處,紅層找水打井98口,2005年再次把興修水利工程作為工作重點,完成94處的人飲工程的規劃、設計、建設,連續兩年使741戶3662人的飲水睏難得到徹底解决。
  【村道公路建設】金城鎮針對各村村道公路的實際情況,2004年2月,鎮政府分別製定了《金城鎮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村道公路建設的規定》和《金城鎮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村道公路管護的意見》。經過全鎮人民的努力,到2006年底,全鎮共建成16條村道公路幹綫,總里程為180公裏, 161個社受益。
  【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堅持“資金民籌,决策民定,項目民選,效益民評”和競爭立項的辦法,金城鎮罩板、大橋、花牌、虎嘴村被確定為全縣第二批建設試點村。實行科學規劃,整村推進,政府主導,群衆主體的工作方法,在7個村已建泥結碎石路16公裏,便民路14公裏,規範沼氣池860口,已建成投入使用430口,改廚、改厠、美化新居430戶,以獺兔、果業、商品蔬菜為主的主導産業已形成,一個整潔、文明、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已成型。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關心支持教育事業,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嚴格執行義務教育“一費製”,到2006底,全鎮13546名學生享受了“兩免一補”政策,貧睏學生入學難問題得以解决,小學生入學率和升學率均達到100%;計生事業長足發展,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出生人口素質有新的提高,計生率達到了92.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千分之七以內,計生“三結合”幫扶工作落到實處;農村衛生服務體係不斷完善,村級衛生站醫療服務能力得到增強,全鎮95%的村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群衆看病難得到了緩解;按時兌現城市“低保”2844戶,4941人,218042元/每季度,發放民政定補、孤兒五保金367599元/年,完成了農村低保70人,64戶,1050元/每月,救助貧睏戶287戶,失學兒童115人,殘疾人389名,使弱勢群體得到及時救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花牌、竜橋、罩板、梭坡、北臺、虎嘴、西南、禹宮等八個村(居)率先建立了“萬村書庫”陣地,農村遠程教育工程深入推進,22行政村都配有遠程教育整套設備,為農民學技術、找信息提供了硬件環境。社會福利事業進一步發展,“雙擁”扶貧、助殘、和社會養老保險事業得到加強。
  金城鎮下村:佛二村華堂村石榴村梭坡村罩板村花牌村大岩村中華村三堆村蔡廟村北臺村小北村電光村竜泉村
  金城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9716男26215女23501家庭戶戶數13485家庭戶總人口(總)45902家庭戶男23451家庭戶女224510-14歲(總)121270-14歲男65690-14歲女555815-64歲(總)3502215-64歲男1828115-64歲女1674165歲及以上(總)256765歲及以上男136565歲及以上女1202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1607
人物…金城鎮
  金城鎮 男,1939年12月28日生,朝鮮族,籍貫吉林省長白縣人,大學本科畢業,現任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朝鮮族史學會理事、吉林省統一戰綫學會理事、吉林省國事研究學會理事、吉林省地方志學會理事,行政職務二處處長。簡歷,自1959年7月至1964年7月,在延邊大學政治歷史係政治專業學習。在校期間擔任校團委委員、校學生會主席等職務,自1964年7月至1969年11月,在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自1969年11月至1972年5月,在農村插隊落戶,期間擔任“五·七”連指導員等職務,自1972年5月至1976年7月,在吉化公司二五0廠擔任宣傳部長職務,自1976年7月至1981年7月,在吉林省委黨校教研室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81年7月調到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從事黨史研究工作。這幾年來,他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努力工作,曾出版發表具有一定水平的著作和論文,如《中國朝鮮族人物傳》、《吉林黨史人物記》(第十捲),《吉林省‘一五’期間重點工程建設》(叢書)、《東北革命史辭典》、《中國新時期農村的變革》(吉林捲)等,發表論文有《淺談鄧小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觀》、《談新時期我國民族問題的實質》,《淺談20—30年代吉林省青年運動狀況》、《淺談民主革命時期黨在東北地區民族政策的基本思想》、《論‘一五’重點工程建設的歷史作用》、《淺談‘一國兩製’構想的歷史條件》等幾十篇論文並榮獲優秀論文奬和一、二等奬。他學風端正,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具有堅固的理論基礎,知識面廣,掌握三種語言文字,特別在對吉林地方黨史和中國朝鮮族民族史研究方面,有一定的造詣和影響,有的填補了空白。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各民族大團结、國際友人學術交流往來上,都做出一定的貢獻。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
  儀隴縣轄鎮,縣府駐地。1941年設金城鎮,1950年改鄉,1952年改城關鎮,1955年並入南圖鄉,1958年復建城關鎮,1980年復名金城鎮。位於縣境西北部。面積51.4平方公裏,人口5.8萬。省道唐(傢寺)巴(中)、儀(隴)北(碚)、馬(鞍)周(口)公路於此交會。轄華堂、大岩、中華、三堆、蔡廟、北臺、小北、電光、竜泉、佛二、石榴、梭坡、罩板、花牌、金馬、銅溝、謝傢、八角、大橋、雙木、雙堂、虎嘴、紅岩、竜橋、柳蔭、金印26個村委會和南山、建北、雙竜、西南、禹官、奎星、狀元、西寺、金粟、普濟10個居委會。鎮辦企業有機械維修廠、建材廠、加工業、建築業。農業主産水稻、小麥、玉米,兼産棉花、油菜子、蔬菜、柑橘。養殖豬、蠶、傢禽。境內有縣辦農機廠、印刷廠、色織布廠、食品廠等。
英文解釋
  1. :  Jincheng Town
近義詞
金城
包含詞
金壇市金城鎮衛生院金壇市金城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
分類詳情
狀元社區雙竜社區謝傢村紅岩村大橋村
中華村金馬村竜橋村南山社區建北社區
西南社區華堂村石榴村大岩村三堆村
蔡廟村北臺村小北村竜泉村雙木村
雙堂村柳蔭村奎星社區禹宮社區西寺社區
八角社區佛二村梭坡村罩板村花牌村
電光村銅溝村虎嘴村金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