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幸福鄉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轄鄉。1939年在轄區內分別建大福、溜沙兩鄉,1944年合併為大沙鄉,1952年分設溜沙、放羊兩鄉。1956年放羊鄉並入溜沙鄉,1958年建幸福公社,1983年復置幸福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3公裏。面積72.1平方公裏,人口0.6萬。轄月塘、梨園、石筍、果林、茶嶺、玉豐、順河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油料加工廠。農業主産水稻、桐油、茶葉。養殖業以生豬為主。
2008年,幸福鄉蠶桑業保持着平穩的發展態勢幸福鄉共有7個行政村6400多人,海拔從820米到3000米,立體氣候非常明顯。鄉黨委、政府根據氣候、土質等自然環境引導農民發展不同的産業,帶領農民們走上了致富路。
2008年,幸福鄉到王坤田的公路全部改造成油路,這條通鄉油路的竣工,使幸福鄉到寧南縣城的時間縮短了近半小時,方便了群衆的出行,讓茶葉、甘蔗、蠶繭、煙葉等農産品的運出,肥料、種子等的運入更加快捷。同時也增大了幸福鄉集鎮的人流和物流。因此,鄉黨委、政府决定擴展集鎮、硬化街道路面、完善配套設施,還要沿集鎮邊緣修一條“繞鎮”公路,以滿足不斷增加的物品交流需求。
全年共養蠶5851張,産繭6363擔,農民售繭收入達530萬元。2009年,幸福鄉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石筍、順河、月塘、梨園等村建立了四個重點種植園區,力爭蠶桑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幸福鄉采取外地投資商出資、當地農民以土地資源入股的形式開發小水站。截至2008年底,全鄉已投産了小河、果林、茶嶺、高洞子四個電站。目前,陸傢電站正在修建中,還有3個電站正在審批過程中。屆時,全鄉小河流域將有8個梯級電站,發電量可達1.2萬千瓦,農民每年可獲得15—20%的分紅,鄉財政能獲取稅收分成40萬元左右。 |
|
寧南縣轄鄉。1939年在轄區內分別建大福、溜沙兩鄉,1944年合併為大沙鄉,1952年分設溜沙、放羊兩鄉。1956年放羊鄉並入溜沙鄉,1958年建幸福公社,1983年復置幸福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3公裏。面積72.1平方公裏,人口0.6萬。轄月塘、梨園、石筍、果林、茶嶺、玉豐、順河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油料加工廠。農業主産水稻、桐油、茶葉。養殖業以生豬為主。 |
|
- : Xingfu township
|
|
幸福鎮, 幸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