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名 : 地理学教育 : 泸州 : 奉节县 : 青龙满族自治县 : 萧县 : 大余县 : 简阳市 : 建水县 : 安宁市 : 华宁县 : 德江县 [显示全部] : 中国 >四川 >眉山 >彭山县 > 青龙镇
显示地图
目录
四川省彭山县青龙镇
  【基本镇情】 四川彭山县青龙镇地处成都“30分钟经济圈内”,是眉山市的“北大门”,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四川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级重点镇、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命名的市级文明卫生单位。全镇面积42.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4.5万人。2007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290元。
  【区位交通】 青龙镇有“成都后花园”之称,成乐、成雅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距成都仅32公里,距双流机场仅30公里。省道103线,成昆铁路线纵贯全境,在建的成绵乐城际轻轨也将穿境而过。青龙火车站有3条铁路专用线,年货物吞吐能力300万吨以上,是成昆铁路第二大货运站。
  【基础设施】 城镇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拥有日产5000立方米自来水厂一个,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省级联网天然气配气站日供气能力20—30万立方米;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市话小灵通,光纤电视实现村村通;修建了客运汽车站,村道全面实现硬化;镇域内两所中学、两所小学均为市级校风示范校,彭山县第二人民医院,辐射近十万人的医疗。
  【集镇贸易】 青龙充分发挥物资集散地的特点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粮食批发大市场及铁路转运站、农贸市场、综合贸易市场、木材专业市场。青龙火车站作为大宗货物集散地,是我国北粮南运的重要站口,年货物吞吐量300多万吨,各类服务商家近200户,粮食贸易、蔬菜、水果、运输等可辐射到成都、雅安、乐山、甘孜、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市区。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以粮食大市场为依托,狠抓招商引资,加大市场建设规模,引进新的企业和商家,从而带动省道103线沿线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7年,全镇新增服务业172家,完成投入1854万元,新增税收75万元,实现增加值1.95亿元。
  【支柱工业】 以打造“青龙北部工业新城”为目标,继续坚持“工业强镇”的理念,突出区位优势,以诚招商、强化服务,坚持把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壮大工业经济的关键之举。全镇现有工业企业7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产值上亿的企业7家。2007年全镇完成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11.32亿元,工业销售收入26亿元,工业增加值7.2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实现6.54亿元。
  【特色农业】 以开展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即:以古佛为核心,辐射周边村的葡萄种植业,以桂林、先锋等丘区村为核心的丰水梨种植业,以四河、桂林为核心的大棚蔬菜种植,以狮子、同乐等为核心的柑桔种植业、以同乐、四河为核心的养殖业,以先锋为核心的木耳种植业。2007年,全镇转移农村劳动力9600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87万元,粮食总产1386万公斤,发展优质水稻16818亩,品改寿果1100亩,新植寿果610亩,出栏优质商品猪5.95万头,出栏优质小家禽兔121.32万只,出产成鱼1005吨。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
  眉山市北大门---彭山县青龙镇
  彭山县青龙镇属工贸型部、省级试点镇,是中国乡镇之星、全国全优乡镇,四川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青龙镇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是眉山市的北大门,全镇17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幅员面积42.8平方公里,城镇规划建设面积为7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建城区已达3.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达2.5亿元。全镇总人口6.8万,其中城镇人口3.2万。镇域内工业发达、商贸繁荣。境内现有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8家,并初步形成了以同庆南风、华西外加剂、四川科威电工、青龙耐火材料和东日页岩砖厂为代表的化工、机电、建材三大支柱产业,已建成了青龙粮食大市场、青龙农贸市场、青龙综合贸易市场。
  青龙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是川西南交通枢纽重镇。成乐、成雅高速公路,成昆铁路、省道103线以及岷江在镇内交汇,集镇距成都32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25公里,距彭山县城15公里。整个集镇已被形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所包容。镇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电力、天然气、邮政、电信、金融、光纤电视、宽带网络、自来水及教育医疗设施与功能完善。自然资源丰富。芒硝矿与页岩资源尤为突出,芒硝矿探明储量9.408亿吨,页岩储量达8500万立方。穿境而过的岷江带来丰富的沙石资源。香山仙洞、柏杨湖、古佛葡萄新村等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
  鸟瞰眉州大地,状如蓄势腾飞的巨龙,而青龙则如在巨龙前探之掌,紧邻着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成都市,乘着十六大的春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紧跟四川跨越式发展的步伐,青龙镇将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一个实现企业及个人价值的福地。
彭山县青龙镇名片-四川省眉山市
  青龙镇地处成都“三十分钟经济圈”内,是眉山市的北大门,自古就是交通咽喉枢纽,商贾云集之地。全镇幅员面积4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万亩,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3.7万人。距成都市区32公里,距双流机场仅30公里,成乐、成雅高速公路在此交汇,省道103线、岷江水道穿越全镇,成昆铁路线纵贯全境。青龙火车站年货物吞吐能力300万吨,是成昆铁路第二大货运站。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铸就了青龙镇川西南交通枢纽和重要物资集散地地位。1994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年列为四川省10个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国务院体改办改革发展中心列为全国小城镇改革试点镇,2001年被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眉山新村建设十佳乡镇,2003年创建为县级卫生集镇、市星级文明集镇、省级文化先进乡镇和省级综合治理模范镇,2004年创建为全市首个卫生先进集镇,并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30个省级重点镇。2004年,全国清理整顿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青龙园区被保留。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003年全镇GDP实现3.89亿元,工商税收完成25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30元,圆满完成了县上下达的各项经济发展任务。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5.5亿元,全镇GDP实现4.9501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2.603亿元,完成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2.5843亿元,居全市第一,辖区内工商税收3600万元,镇本级财政收入21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81元。
  ——集镇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和提升。
  1994年,青龙镇在被列为四川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后,制定了《青龙镇总体规划》。经过10年发展,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从城市环境到政策环境上,都呈现出逐步深入、深化的过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达2.5亿元,城镇建城区面积从0.8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集镇人口由0.8万人增加到2.2万人。集镇新区基本形成“三横三纵”的布局,旧城区改造与新区建设同步进行,新硬化集镇道路15条(宽12——22米,长16公里),并配套完善了供排水管道,新建宽50米,长2.5公里的高速公路引道,新增绿化面积1.28万平方米。拥有日产5000立方米自来水厂一个,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省级联网天然气配气站日供气能力20—30万立方米,按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的青龙客运中心站已投入营运;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市话小灵通,光纤电视、电话实现村村通,村道全面实现硬化;镇域内两所中学、两所小学均为市级校风示范校,其中青龙一小从1997年获省级校风示范校称号并保持至今,被誉为“眉山北大门第一校”。将青龙一、二卫生院合并为彭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提升了技术水平,辐射青龙附近乡镇近十万人的医疗。充分发挥物资集散地的特点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粮食批发市场及铁路转运站、农资市场、综合贸易市场、木材专业市场。服务职能不断完善,建立了眉山市第一个乡镇级金库,成立了全省唯一的镇级110巡逻队,有力地保障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和周边环境的治安稳定,促进了青龙的全面发展。
  ——工业发展及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6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产值上亿元的企业5家,形成了以同庆南风、晨祥铁厂、华西外加剂、四川科威电工、柏龙水泥厂、铁道部成都车辆厂第五分厂、昌泉科农为代表的化工、机电、冶金建材、生物科技四大支柱工业。2003年,全镇工业生产性总投资1.348亿元(其中大宏远金属厂、晨祥铁厂等企业新上、扩建和技改项目11个,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1.036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88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1.86亿元。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镇党委、政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落实激励机制,在全镇上下形成“抓招商、强服务、兴工业”的氛围,制定了为企业服务的“十项制度”。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以及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青龙镇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3月至今,全镇协议引资11亿元,实际到位3.4亿元,新引进吉龙化工、华诚科技、PPS、方舟铝业、金鑫焦化、山西昶力高科4A沸石、巨星饲料、绵阳三江化工、四川农资公司青龙农膜厂等11个工业生产性项目,这些项目的投产将会使我镇工业产值增加40多亿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各村根据自己的特点,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种植业有:古佛-先锋为核心,辐射桂林、高桥、同乐、四河、上莲、双莲等村的葡萄种植业,葡萄种植总面积5000亩,其中核心区有近2000亩;在先锋、桂林、同乐、狮子等村成片发展的丰水梨和脆冠梨2000亩,丰水梨已进入丰产期;在丘陵地区的狮子、柏杨、峨公等村有近2000亩柑桔,并于近年进行了新品种“天草”、“青见”、“不知火”、“寿柑”的改良;四河村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大棚蔬菜300亩;在峨公和高桥、同乐成片发展以李子、油桃为主的小水果400亩;桂林、古佛引进业主种植西瓜600亩;在交通、高桥两村种植蘑菇200亩;坝区发展优质稻15000亩,优质油菜6000亩。养殖业方面:沿通济堰流域流水养鱼面积有4.6万平方米,年产商品鱼1145吨;同乐、上莲等村发展养殖大户30多户;桂林村有养兔专业户120多户;雨台、狮子、峨公养羊专业户有200多户。全镇粮经比现已达59:41,形成14.5公里的葡萄绿色长廊,旅游观光农业已具雏形。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了农业招商引资力度,2003年先后引进天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及浙江省台州市、广东等地业主进行农业开发,共计投资900万元,开发土地1060亩。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计生工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计划生育率达到96.46%,在古佛村建成了计划生育外事接待点。教育工作始终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了对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教育布局合理,办学设备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前例。文化工作成绩显著,全镇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获得了“省级文化先进镇”的称号。卫生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健全,医改参保率达88%。民政工作取得新成绩,组建了龙都社区,改革了敬老院的经营管理模式,完成了112户城镇低保工作,加大了扶贫、帮困工作力度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青龙镇创建为市星级文明集镇,古佛村建成省级文明村。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类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理,“处法”工作实现“四零”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绩优异,连续10年被县委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0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8年被省司法厅评为“省级优质法律服务所”;1999年被司法部评为“部级文明司法所”;2003年创建为省级综合治理模范镇。
  发展战略:
  坚持“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经营城镇、实干兴镇”的发展思路,顺应于整个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结合本镇实际,以改革、开拓、求实、创新去把握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其发展战略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城镇化建设为载体,以改革开放和科技投入为动力,依托城建,立足农业,主攻工业,启动旅游业,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把青龙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彭山县副中心。
  战略目标:
  ——逐步完成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发展过程,壮大城镇经济容量,提高经济素质,使青龙镇成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和市场为依托的区域功能服务中心。力争到2010年,我镇工农业总产值达80亿元,镇域内工商税收2亿元,人均GDP达4万元。
  ——强化城镇功能,加快城镇化步伐,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有序转移,引导人口向城镇区积聚。力争到2010年青龙镇城镇面积将达1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0万人。
  ——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内在素质,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重点围绕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素质的提高,改善居住环境,完善社会服务设施,改进社会服务水平,促进整个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工作措施:
  ——多策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青龙城镇化、工业化,根本靠招商。要抓住新一轮国际国内资本流动加速、沿海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加强与成都市区向外扩展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一是要瞄准重要地区招商。对外招商要突出江浙、福建、广东、上海、北京、成都等地区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尤其是进入全国500强的企业。二是要拓宽领域招商。以工业、加工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库等各项前期工作,推出一批富有吸引力的项目。拓展物流、教育、卫生和城镇功用设施等行业的招商,积极采用多种方式,以市场换资金,以资源换资本,以地换路,以旧换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局面。三是要积极探索间接招商。重点推广“业主开发、以商招商”办法,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激发老板、老乡的投资热情,广泛为青龙牵线搭桥,推进项目投资。四是要推进网上招商。发挥网络覆盖广、时效性强、运行成本低的优势,充分利用我镇的招商网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网络招商。五是要以安商促招商。各有关部门要对照自身招商引资进展情况。以抓好第一个项目为中心,排计划,排项目,排时效,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对外来投资企业采取人盯人、人盯项目的办法,分解跟踪落实责任,争取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到资,开业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
  ——突出特色,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加速工业园的建设,有利于发挥工业资源聚集效应,有利于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和环境的保护。要加紧对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开发,着力打造高速公路引道两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沿103线两旁的机电、化工产业园区,在火车站周围建成西南最大的物流配送中心。建立起以对外开放和产业建设的新平台,成为管理规范、功能完善、产业配套、优势明显的工业发展示范区。要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吸引投资者进区办厂。促进资本向产业、企业向园区聚集。
  ——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要坚持以工业为主导,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化理念、工业化的管理和营销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业副产品加工业,探索农产品的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一条龙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及其他生产要素集中。以企业化方式整合农业资源和组织农业生产。要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以镇为中心,统筹规划,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有机结合,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层次分明、功能多样、各具特色的城镇网络。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外转移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快建设以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就业培训系统、维权服务系统为重点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富余人员有序流动。
  ——积极发展城镇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使全镇的综合实力上个新台阶。
英文解释
  1. :  Qinglong Town
  2. n.:  Qinglong Zhen
近义词
青龙集镇, 青龙, 青龙集
包含词
青龙镇守青龙镇法令青龙镇歼霸战
青龙镇防保所
分类详情
龙都社区先锋村民主村高桥村柏杨村
桂林村顺河村双莲村莲池村永远村
泗河村同乐村狮子村雨台村上莲村
古佛村峨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