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四川 >眉山 > 丹棱縣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Danling County
  郵編:620200 代碼:511424 區號:0833
  拼音:Dān Léng Xiàn 英譯:Danling County
  丹棱縣總面積449平方千米。總人口16萬人(2006年)。全縣轄5個鎮、2個鄉:丹棱鎮、楊場鎮、仁美鎮、雙橋鎮、張場鎮、石橋鄉、順竜鄉。縣政府駐丹棱鎮。
基本概況 Basic Overview
  丹棱縣地處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嗩吶)之鄉”。幅員面積449平方公裏,轄5鎮7鄉,總人口16.5萬。
  丹棱縣屬亞熱帶濕潤區季風氣候,四季溫和,鼕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水流資源豐富,有安溪河、丹棱河等大小溪河122條,年徑流量3.5億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庫61座,庫容量4430萬立方米。縣內生態環境優越,緑化率達94.9%,森林覆蓋率達32%,屬成都近郊少有的生態型“天然氧吧”。
  丹棱縣境內礦藏資源富集,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鈣芒硝礦,已探明儲量即達250億噸,且具有品位高、埋藏淺、利開採等特點,利用該礦生産的精製元明粉(無水硫酸鈉)遠銷全國各地,並部分出口國外。天然氣資源,縣內已開發日産10萬立方米的深井一口,目前縣內日供氣能力已達到30萬立方米。礦泉水探明儲量17億噸以上,屬優質礦泉水。頁岩資源豐富,是瓷磚企業的理想原料基地。
  丹棱縣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縣”之路,以公路、城市、郵電、能源建設為重點,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在不斷加強縣、鄉、村公路網綫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了出入境公路網綫建設;緑化、美化、亮化街道,不斷完善城市功能,2.5平方公裏的生態田園型縣城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以水、電、氣為重點,建成了1 個11萬伏和3個3.5萬伏輸變電站,建成了日供氣能力達30萬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配送氣工程,新建了1個萬噸水廠;全縣電信實現了交換程控化、傳輸數字化,榮獲全省第一個“科技信息網示範縣”和全國“農村信息化科技示範縣”稱號。
  丹棱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強工業、興交通、調結構、美城市、增效益”十八字工作思路,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務,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以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加開明開放的意識,大力營造招商引資環境,吸引八方來客到丹棱投資,共謀發展,共鑄輝煌。
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丹棱境內水流資源豐富,有安溪河、丹棱河等大小溪河共122條.
  梅灣湖,又名梅灣水庫。位於丹棱縣城西中隆鄉梅灣村,距縣城6公裏,是七十年代大興水利時建造的人工湖。集雨面積15.3平方公裏,總庫容1015萬立方米,設計灌面3.16萬畝,屬中型水利工程,居丹棱水利工程之首。控灌丹棱鎮、中隆鄉、何場鄉和唐河鄉,還承擔着丹棱縣城市面上供水任務。
  丹棱縣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邊緣,東與東坡區毗鄰、南與夾江接壤,西南同洪雅相連,西北與雅安名山為鄰,北同蒲江聯接。
  丹棱縣森林覆蓋率達32%,活立木蓄積量36.91萬立方米,以馬尾鬆居多,其次為杉、柏等喬木。境內水流資源豐富,年徑流量3.5億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庫61座,庫流量4430萬m3。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野生動物達80餘種;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常用中草藥有70餘種,其中以黃連、黃柏、杜仲有一定規模。
  丹棱縣境內有竜鵠山、老峨山。
  竜鵠山,距丹棱縣城約3公裏。唐代名“竜鶴山”,自南宋孝宗皇帝手書“竜鵠山”三字賜史學家李燾後更名。竜鵠山山勢奇特,恰似一個巍巍巨人,端坐於環繞的群山之中,有人說它像蓮臺打坐的佛祖,左?拈决,右手撫膝,神態肅穆。據當地人說,足有48座“磕頭山”像朝聖的信徒,圍繞竜鵠山虔誠地拱伏於地。乍一望去,真有千人拱首,萬山來朝之勢。
  老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位於丹棱縣城西╈公裏張場鎮、王場鄉、順竜山轄區內,海拔1142米,幅員面積11 .8平方公裏。其中,林區面積1.3萬畝,突兀一峰獨峙,雄踞於成都平原西南邊緣,時有煙去在半山飄浮,尉為壯觀。山形酷似峨眉,雄秀奇險幽,頗有峨眉山的架式。山中名勝古跡如金頂、捨身崖、九老洞、萬年寺、伏鶴寺、一綫天等,皆與峨眉山“同名同姓”。民間傳說先有此山,後有峨眉山,故名“老峨山”。
歷史沿革 History
  丹棱,南朝齊明帝時期稱為齊樂郡。因縣城之北有一赤岩山,岩高色赤有棱,隋文帝開皇13年(公元593年),定名丹棱縣
  丹棱,南朝齊明帝時期稱為齊樂郡。自唐武德2年(公元619年)以來屬眉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川西行政區眉山專區,
  1953年起屬樂山地區(今之樂山市),
  1997年起屬眉山市。
  2000年,丹棱縣轄5個鎮、7個鄉:丹棱鎮、楊場鎮、何場鄉、石橋鄉、唐河鄉、王場鄉、順竜鄉、仁美鎮、雙橋鎮、中隆鄉、仁興鄉、張場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62096人,其中: 丹棱鎮 29765 楊場鎮 18211 仁美鎮 18089 雙橋鎮 19323 張場鎮 11883 石橋鄉 4457 唐河鄉 10542 中隆鄉 13236 何場鄉 13345 順竜鄉 9930 仁興鄉 9441 王場鄉 3874 
  
    2004年,丹棱縣轄5個鎮(丹棱、楊場、仁美、雙橋、張場)、7個鄉(中隆、石橋、順竜、唐河、何場、仁興、王場)。
    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4號)批復丹棱縣撤銷唐河、何場、中隆、王場、仁興5個鄉,擴大4個鎮的行政區域: 將原唐河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丹棱鎮。丹棱鎮政府駐濱河南路129號。 將原何場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楊場鎮。楊場鎮政府駐楊場場。 將原中隆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雙橋鎮。雙橋鎮政府駐雙橋場。 將原王場、仁興2個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張場鎮。張場鎮政府駐張場場。
    5月12日,眉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丹棱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眉府函30號)。
    2005年末,丹棱縣轄5個鎮(丹棱、楊場、仁美、雙橋、張場)、2個鄉(石橋、順竜)。
風土人情 Local conditions
  燈戲,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來自民間的小戲,流行於四川省的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它是地道的從本土培育出的充滿泥土氣息的絢麗山花。儘管巴山蜀水分佈廣泛的民間燈戲到底始於何朝何代,源流何處其觀點不一,它是來自民間,源於鄉村,活躍在田間地頭,生活氣息濃,表演形式活,充滿喜樂色彩的,始終保持着“農民戲”的文化觀念,確是不爭的事實。曾享譽我省川西南地區、流行於夾江、峨眉、井研及洪雅、丹棱一帶小區的民間燈戲———“堂燈”,就是紮根在巴山蜀水一隅的民間藝術之花。
  堂燈,是在當地民歌、花燈的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的。清代道光年間的江西人黃勤業在其《蜀遊日記》中寫道:“宿竹元鋪,是夜鄉人作優戲,登場不多人,其班曰燈班,調曰梁山調”。清代末期,夾江、峨眉、丹棱等縣有30餘支堂燈隊,演員近600人,均係當地農民。農忙生産,農閑排演。每年正月大鬧花燈始,逢節日和酬神會集中活動。平時為婚喪嫁娶修房建屋助興演出。鄉風濃郁,頗受群衆歡迎。可見,觀燈唱戲習俗在境內由來已久。
  堂燈戲劇目較為豐富,以生活小戲為主,喜劇、鬧劇見長,旦、醜戲居多,有無旦無醜不成戲之說。不管是對對戲(男女二人)或者是架架戲(三個人物以上),挑大梁的都是旦醜。代表性的劇目有《鯉魚哥哥與黑幺姑》、《打渡》、《打神》等。其唱腔風趣詼諧,唱詞形象生動,鄉土味濃郁,極富本土民俗性和民間文學性。堂燈麯調風趣活潑,其唱腔麯牌可分為三類:堂燈主調,此為堂燈聲腔的主要特色;其二為民間小調,此類多為外地流傳而來;其三為本地山歌、勞動號子等。堂燈的主奏樂器人們習慣稱之為“大筒鬍琴”,是由民間藝人以大竹筒製作的,伴奏時聲渾厚且帶“嗡”音;配以盆鼓和大鑼。由民間藝人們自製的樂器乃是堂燈音樂的靈魂所在。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和觀賞視聽的需要,嗩吶、笛子也融入其中。燈班由民間藝人和當地的農民愛好者組成,有鮮明的自發性色彩,以堂屋和院壩為演出場地。表演者以一男(唐二)一女(幺妹)為主,幺妹由男子反串,民間謂之“童子扮幺妹”。根據劇目劇情的需要再融入一插科打諢的醜角,在演出中穿插逗趣,充滿喜樂色彩。“一堂歌舞一堂星,燈有戲文戲有燈,庭前庭後燈弦調,滿座捧腹妙趣生”(清末嘉陵公子《竹枝詞》)。在社會經濟、文化較為落後的時期,堂燈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為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可謂功不可沒。
  隨着時代的發展,尤其在本土文化面對外來文化挑戰的當今時代,堂燈這一“土”字當頭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流失日趨嚴重。近年來,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搶救問題被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提到重要議程。因為,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凝結、濃縮、隱藏、演繹着豐富的文化內涵:生命意識的張揚,民俗風情的展現,大衆娛樂的自足,滲透着人的情感、意志和精神。雖然它們,正如堂燈,看似粗陋、古樸、原始,但卻散發着泥土的芬香,生動而鮮活。
  四川省丹棱縣的嗩吶藝術,歷史悠久,獨樹一幟。經過文化藝術傢們多年的挖掘整理提高,先後十多次參加全國、省、市藝術節和大型經貿活動演奏,名震巴蜀,享譽全國。去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嗩吶藝術之鄉”。
  據《丹棱縣志》記載:丹棱人吹嗩吶源於宋代,“鼓樂手舉於道路,往來人傢,更闌不歇。”丹棱人把嗩吶叫做“鼓樂手”,實為“吹鼓手”的意思。又稱為“吹打”,在丹棱農村至今還流傳着這樣一首民謠:“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裏邊有,婚喪嫁娶沒有我,口毛聲口毛息蠻難過。”丹棱縣雙橋鎮隆興村76歲的尤仕貴老人,吹了一輩子嗩吶。他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我曉得丹棱人吹嗩吶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舊社會辦喪事做得起大道場的有錢人傢都要請嗩吶奏樂。當然,窮人傢辦喪事,請不起人做道場,我們還是要去吹打,有口飯吃就行了。”由於丹棱嗩吶的音量大,穿透力強,極富感染力,廣大農民和城鎮居民都很喜愛這種樂器,農村婚喪嫁娶,老人祝壽,過年玩燈,歡慶豐收和城鎮企業開張剪彩,工程竣工典禮,大型文體、經貿活動,甚至送子參軍或上大學等等,總免不了請嗩吶隊“表現”一番。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丹棱人吹嗩吶,吹奏大多是單個進行的,即便數人一齊奏,也是簡單的齊奏。演奏的麯目、形式都處於低層次的即興隨意表演。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丹棱縣委、政府下大力氣狠抓全縣嗩吶隊伍的發展普及工作,組織文化藝術工作者深入生活,發掘嗩吶的源頭活水,收集、整理和研究嗩吶文化,並吸取了巴蜀文化中採茶戲“燈腔”和“茶腔”音樂的內涵和特色,設計編導出了新的嗩吶藝術表演形式,服務於經濟建設,滿足農民文化生活需求。縣上專門組建了丹棱縣嗩吶藝術發展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建立了嗩吶文化網絡,同時在部分中、小學校開設嗩吶吹奏課,舉辦多種形式的培訓班和比賽活動,發展壯大了嗩吶吹奏表演隊伍,涌現了一批“嗩吶之傢”和“嗩吶之鄉”。同時,市政府命名丹棱縣為“嗩吶之縣”。“丹棱嗩吶藝術團”在中國藝術節、中國國際風箏藝術節、樂山國際旅遊大佛節表演和眉山東坡文化節等盛大的開幕式表演中,來自丹棱嗩吶風采,全國、省、市電視臺和報刊都作過專題報道。丹棱嗩吶藝術團的演奏不但講究“粗細結合”,而且熟練地表現了加花、減字、變換調式等吹奏技巧。將單聲部嗩吶改配為高中低三個聲部,配上極富四川風味的打擊樂器,如高邊鑼、亮邊鑼,大鈸、鐃鈸、大雲鑼、木魚、盆鼓、大鼓等等。混聲哼嗚伴唱,加上手持笙、簫、琵琶、箜、篌、阮等樂器和身着豔麗的唐代宮女服飾的舞蹈者的舞蹈,整個表演隊在旌、旗、幡、燈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吹吹打打,翩翩起舞。歌、舞、樂交相輝映,渾然一體,不僅可聽,而且可看,可謂賞心悅目!四川省音樂學院教授張放看了表演後說:“丹棱嗩吶藝術團的表演鼓板分明,高昂悠揚;時而飽滿圓滑,和諧悅耳;時而激昂嘹亮,響遏行雲;時而委婉麯怨,如泣如訴。極富感染力,不愧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寶庫中的奇葩。”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丹棱縣地處成都平原西南邊緣。
  Danling Xian
  511424
  620200
  縣人民政府駐丹棱鎮
  2005年,丹棱縣轄5個鎮(丹棱、楊場、仁美、雙橋、張場)、2個鄉(石橋、順竜)。 山2
商貿信息 Business Information
  丹棱縣城市建設概況
  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部的丹棱縣城,現有較在的市場兩個:中心市場、南苑市場。
  中心市場於1993年落成,是蔬菜、水果、服裝、日用生活品等商品的集中貿易場所,其大小僅次於成都市荷花池市場。
  南苑市場於今年3月份動工修建,占地18畝,門面145間,現已完成主體工程,不久將投入使用,它將是建築建材、大宗農副産品交易場所。丹棱縣28傢陶瓷企業5000多萬m2各檔次瓷磚以及臍橙、桃子、生薑等農副産品都將通過它銷售出縣。
  財貿商業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丹棱財貿商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並呈現出以下五個鮮明特點:
  一、是財政發展後勁不斷增強。業已形成的齒輪機械、芒硝化工、陶瓷建材、農副産品加工四大支柱産業是縣級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2000年,全民招商引進外來投資2.6億元,新辦陶瓷企業30余家,初步建成了"丹夾陶瓷工業走廊";"芒硝工業走廊"也恢復啓動。
  二、是以個體工商戶為主體的商品批發零售業漸成規模。現有私營企業48戶,個體工商戶2572戶,2000年批零售總額為16175萬元,較上年增長11.9%。便民、連鎖、特許經營、電力商務等現代營銷手段的應用進一步擴大。
  三、是種類市場建設步伐加快,市場體係逐步完善。1993年落成的城區中心市場係全縣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大宗農副産品、建築建材集中交易的南苑小區市場已經動工修建,將於年底竣工。報廢汽車回收和舊機動車交易市場。農資市場管理規範。
  四、是金融保險業發展平穩。有商業銀行3傢、專業銀行1傢、保險公司2傢,金融服務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40736萬元,承保總額達52360萬元。五是商貿企業獨具特色。近年,酒類生産和????漬蔬菜加工企業呈現內外擴張之勢。"乾隆醉"酒在我國西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漬蔬菜遠銷日本。
  當前,丹棱財貿商業發展思路是:以城市建設、市場建設為依托,大力提高城鎮化水平;不拘一格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繁榮城鄉市場;扶持商貿企業與對外招商並重,提高商貿工業水平;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快財貿商業信息化進程。
旅遊信息 Travel Information
  丹棱,"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人文景觀和風景名勝別具一格,衆多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風景名勝、宛如散珠翠玉遍布全縣,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
  主要景點有:大雅堂、竜鵠山、竹林寺、老峨山、黃金峽、梅灣湖、丹棱白塔。
  -----大雅堂 是集唐代詩聖杜甫和北宋大書法黃庭堅詩書藝術為一體的詩書堂。遺址在丹棱城南高廟溝,建於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由丹棱名士楊素翁出資承建。堂內珍藏由黃庭堅手書杜甫西川夔峽詩碑三百餘方,黃庭堅為之題名"大雅堂",並作《大雅堂記》。歷經宋、元、明、清、收藏衆多名傢詠大雅堂的詩文、書畫。成語"不登大雅之堂"典出於此。
  -----竜鵠山 距丹棱縣城3千米。唐代名"竜鶴山",自南宋孝宗皇旁手書"竜鵠山"三字賜歷史學字李燾後更名。竜鵠山即是宋代歷史學家李燾父子故裏,又是西南著名的道教聖地。
  竜鵠山山勢奇特,恰似一個巍巍巨人,端坐於環繞的群山之中。山中主要景點有:雁湖、兔峰、勝岩、竜涎洞、巽崖書屋、《鬆柏之銘》碑及摩崖造像、六朝古墓壁畫、仙生洞、古佛洞、萬畝人工自然林區等。
  -----竹林寺 位於丹棱縣楊場鎮,竹林寺佛教源於東漢時期,唐代元和年間,因寺周植竹林20公頃(300餘畝)數萬桿而得名。相傳李白、蘇東坡、彭端淑等歷代文化名人都曾遊覽此寺並留下許多贊美詩篇。由九竜山、石牛山、鐵桶山、金牛河、珍珠湖和竜華寺水庫等山水組成,竹林寺風景名勝區面積5.2平方千米。
  竹林寺人文景觀與野趣盎然,妙趣橫生的秀麗山水融為一體,將成為人們嚮往的生態旅遊熱點。
  -----老峨山 峨眉山的姊妹山。位於丹棱縣城西20千米張場鎮、王場鄉和順竜鄉境內,海拔1142千米,面積11.8平方千米。山形似峨眉,雄奇險幽。老峨山著名的自然景觀和風景名勝,即有堪與峨眉媲美的日出、雲海、佛光、更有獨具特色的華頭懸空、美女曬羞、摩 岩石刻造像等,文物古跡和神秘傳說故事等文化積澱豐富,每年農歷六月六前後傳統朝山會盛況空前。
  -----黃金峽 位於丹棱城西24千米張場鎮,仁興鄉和王場鄉境內,峽長7.5千米,兩岸壁立,對峙如門,其崖筆立陡削直插雲天,形成雄偉壯觀的"一綫天"。峽內主要景點有:竜潭飛瀑、金峽湖、雙猩嚮竜潭、危崖水簾、一綫天、虹渡、望魚石、金船等。當地人言:"金峽有三奇,曉雨不濕衣,九月瑞雪飛,夜半聞琴聲","神隆博濟廟,喊聲一出雨就到"。"黃金天子一夜鑿通黃金堰"等傳說故事更是神奇美妙。
  -----梅灣湖 位於丹棱城西6千米處,有標美水泥路直達。湖集雨面積15.3平方千米,總庫容1015萬立方米,灌面2106.67公頃(3.16萬畝)。目前"梅灣湖農業觀光旅遊區"初步形成。湖周果園建造了現代噴灌設施,修建了旅遊公路。區內山島蔥籠、鶯飛魚躍,桃樹、梨樹、柑橙成林,春天,湖周是花的海、湖水中是花的山;秋天,漫山紅遍、碩果纍纍、商傢蜂擁、熱鬧非凡、高峰期每天遊客數千人。
  -----丹棱白塔 位於丹棱城西1千米處。建於唐大中年間,為典型的密檐式磚塔,四世角鑽光共14層,通高30米,塔底空心室頂裝有磚砌石鋪作半拱,塔檐翼角上原懸72衹鋼鈴,風吹鈴鐺響,素有"白塔鐘聲"美名,為"丹棱八景"之一。此塔的建築與西安小雁塔極為相似,雄偉高大,造型優美,塔內有磚砌廊直通塔頂,是人們觀塔、登塔、詠塔的好去處。
  旅遊設施、産品 縣城至名景區點都有公路相通,路況較好。縣城有供旅遊團隊食宿娛樂的華廈大酒店、丹棱賓館、糧貿大廈、仕清園飯店、四平飯店等一批較高檔次的賓館飯店。旅遊産品,丹棱地方土特産:石橋大蒜、峨山之霧毛峰、炒青緑茶、無籽西瓜、臍橙、枇杷、葡萄、金密李、水蜜桃、柿子等均先後補評為省、部優質産品,享譽省內外。用金峽泉水和丹棱礦泉水釀造的乾隆醉、糊塗醉、業牌液、總崗特液等係列名酒榮獲國際金奬、國優、省、部優質産品稱號,遠銷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丹棱縣城名小吃有"八米豆腐、朱麻子白宰雞、劉雞肉、廖燒雞、太安魚等。還有供遊客休閑娛樂的順風園茶莊、丹棱茶樓、西林三合院、余家花園、東方樂園、德勝休閑等一批獨具特色的休閑所在。
社會事業 Social undertakings
  教育
  丹棱縣歷來文教昌明,人傑地靈,宋代即有柵頭書院和巽崖書院,是巴蜀較早創辦書院的縣邑之一。建國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教育科技局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銳意改革,丹棱教育得到了長足發展。1981年成為脫盲縣,1985年普及初等教育,1993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掃除青壯年文盲縣"稱號。1996年完成"普九",被國傢教委授予"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縣"稱號,並連續四年受省市復查合格。
  以"兩基"為契機,教育科技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幾年來先後創建省地級校風示範校6所,世界衛生組織、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授予的"健康促進學校"7所。高考上綫人數連年增加,2000年首次突破百人大關,達到130人。近三年嚮大中專院輸送人才773人。高中擴招大力推進,普高招生2000年達到330人,2001年將達500人,每年增加率都在40%以上。今年籌資100餘萬元,增建丹棱中學教學校,共260平方米,15間教室,總容量900人,將於今年秋季投入使用。職業教育迅速發展壯大,繼98年丹棱職中興建新校捨後,加大重點專業建設,增挂了"眉山機械電子學校"校牌。學校招生連年翻番,就業率100%,成為全市職教一大亮點。成人教育、幼兒教育也不斷發展。全縣初步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結構較為合理,基礎良好,質量效益高的初中級教育體係。
  科技
  自1997年後,丹棱縣加快了"科教興縣"戰略目標的實施。2000年全縣依靠科技實現産值2.7億,科技進步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40%,較1997年增三個百分點。
  1、科技工作擺上重要議程。1991年,縣委、縣府製定《丹棱經濟科技社會發展戰略規劃》提出了"依靠科技進步、逐步實現由農業縣嚮工業縣的戰略轉移"發展思路。1996年作出了"關於加速科技進步的决定",指導跨世紀科技工作。
  2000年,又召開技術創新大會,製定了"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實施意見"提出強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意識,同時從2000年起實行黨政一把手抓第一生産力制度,確保黨和國傢各項促進科技進步政策的貫徹實施,促進全社會科技興縣的全面展開。
  2、科技隊伍建設。2000年底全縣在編科技人員275人,萬人口比例工業7人,農業10人,全縣能工巧匠、鄉士人才4500人,掌握1-2門實用技術的農民達2.6萬人,占農業人口18%。全縣有622位農民獲技術員職稱,37位農民獲中級職稱。
  3、科普網絡建設及成果。全縣有縣級學會12個(會員900餘人),專業技術協會11個(會員1000餘人)。近十年來,組織開展學術交流近百次,參加會員2000多人次,交流論文1200餘篇,(其中380多篇被國傢、省、市有學樣刊物刊用或省、市級學術性會議上交流,有的被評為優秀論文。二是成立了12個鄉鎮科協,配齊了全縣132個村的科普宣傳員,形成了一支以致富能手為主體、專業技術人員為骨幹、産業化為竜頭、科技為橋梁的農村科普網絡。三是開展實用技術培訓、農村黨員、基層幹部參訓面達96%。
  4、科技成果推廣和開發取得實效。1997年以來,全縣共實施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82項,其中成果推廣占70%,新産品開發占15%,為農民人均占有糧食全省第一和95%以上農戶達小康指標提供了技術保障。新産品開發突出壯大支柱産業,"九五"期間有齒輪、建築機械、農副産品加工業的10個産品獲得省級新産品證書,共創産值1.46億元,利稅1300萬元。2000年,已建成有獨立開發産品能力的齒輪生産骨幹企業3傢,並於當年開發,批量生産作為高新技術産品的汽車關鍵零部件"長安微型車JV462Q"變速箱三個車型變速箱産品,嚮長安汽車廠供貨4萬餘套。特別是在"FIOA長安之星變速箱齒輪"的開發中,大量消化、吸收日本及西歐國傢齒輪製造技術,提高了丹棱齒輪生産技術水平,"長安之星"汽車變速箱齒輪的開發成功,使丹棱實現了高新技術産品零的突破,並使柔性製造單元(FMC),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MA)應用開發産品、高性能數控機床,精密成型加工技術,高性能材料表面處理及改性設備等一批先進製造技術在丹棱應用。這樣,使丹棱齒輪加工從摩托車齒跨嚮汽車齒生産,産品有了更廣阔的市場空間。"九五"期間,共有美國、奧地利、德國、日本等國專傢及國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臺灣地區有關專傢70餘人為丹棱調試設備,培訓人員、傳授技術,促進了丹棱科技成果推廣、科技開發、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5、科技發展展望。"十五"期末全縣高新技術産品産值占全縣工業總産值的30%,依靠科技實現産值4億元,科技進步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44%以上。農業産業化和"一優兩高"農業成為農村增收的主要手段。掌握主要産業的先進技術,一些領域的科技水平達到全省、全國引進。工業上,80%的産品達到國傢標準,狠抓企業開發,引進對本企業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技術,推出對本企業發展起主導作用的新産品,實現依靠科技進步工業産值2.4億元。農業上,依靠科技實現農業産值1.6億元,重點發展10萬噸糧、5萬畝優質水産品,1萬畝中藥材,1萬畝雜交稻製種,2萬畝蠶桑、3萬畝速生豐産林,11個農副産品生産基地。業上,培植各類科技型企業8傢、經省主管部門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零的突破。科技産業産值達0.5億元。
  文化
  1、文化活動。丹棱農民嗩吶隊。遍及全縣12個鄉鎮農村,骨幹隊伍達1500餘人,均由少兒和成人兩部分組成。十餘年來,這以隊伍5上蓉城、7下嘉州,參加過"中國舞蓉城之秋","峨眉山國際登山節","樂山市歷屆文化節","眉山建區三周年慶典"等上百次,全國、省、市縣組織的大中型文藝表演,次次獲奬。1993年,被樂山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嗩吶之縣"。二是縣業餘演出隊,由全縣教育單位、縣級各部門、鄉鎮農民組成隊員約5000人,形成一支較大規模的文藝宣傳、文藝表演、民間傳統文化演出的陣容,時散時聚、招之即來,豐富了全縣群衆文化生活。
  2、文化設施。丹棱圖書館,1995年建,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現藏書4萬餘册;丹棱電影院,省頒甲級,1000餘座,是開展電影放映和文藝演出的專業場所;丹棱燈光球場。占地10畝,共6000餘平方米,可容納2000餘名觀衆,是開展各項體育賽事的主要場地。
  醫療衛生
  縣衛生醫藥係統現有縣級醫院2個;衛生單位4個;血站1個;鄉鎮衛生院12個;村衛生站146個。現有職工54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29人(副高級13人,中級111人,初級305人),鄉村醫生183人,有病床334張。
  1、醫院。丹棱縣人民醫院,屬國傢二級已等醫院,占地0.02平方千米,建築面積0.021平方千米,職工208人,副高級職稱10人,中級職稱72人,初級職稱78人。有病床150張,擁有德國産雙探頭,雙監視器B超等數十臺設備和先進的微機管理係統,能開展國傢二級已等醫院所列的全部業務和部分二級甲等醫院的業務。丹棱中醫院,是一所中西醫結合院,除開展一般的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外,還有自己的特色門診,如皮膚、性病專科門診、骨傷科等。鄉鎮衛生院12個,大部分的衛生擁有X光機、B超,心電圖機和常用的檢驗設備;除承擔各鄉鎮預防保健工作外,能診治般常見病、多發病,部分衛生院還能開展中、下腹部手術。
  2、預防保健機構。縣衛生防疫站,占地面積0.001556平方千米,建築面積0.003036平方千米;現有職工27人,(副高1人,中級9人,初級15人),擁有熒光顯微鏡等多臺設備;承擔全縣衛生監督、監測、疾病防治和慢性病預防等工作。縣血防站,占地0.001444平方千米,建築0.002183平方千米;職工14人(中級2人、初級10人),擁有生物顯微鏡等設備;承擔全縣血吸蟲病防治、血防科研、血防健康教育等工作。縣婦幼保健院,1996年獲"愛嬰醫院"稱號,占地0.00119平方千米,建築0.00127平方千米;職工24人(副高2人、中級6人、初級14人)。擁有乳腺診斷治療儀等數臺設備。承擔全縣婦女兒童疾病的預防保健工作。
  3、血站。建於1993年,占地0.0067平方千米,建築0.007平方千米,職工47人(中級6人、初級32人),擁有單采血漿機、洗板機、梅標儀等設備,能開展全血、血漿、成份血採集,日采血血漿量在250人以上。
特色農業 Specialty agriculture
  丹棱縣位於川西北平原西南部邊緣的丘陵地區,境內無大江大河和大型工礦企業,農業無污染,無毒害,是典型的生態農業小縣。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夏無酷署,鼕無嚴寒。豐富而肥沃的土地、充足的勞力。便利的交通、適宜的氣候等資源,給全縣農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2000年全縣人均占有糧食594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2179元,全縣農村基本實現小康。
  ◆優質水果蓬勃發展。經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二十年的發展,丹棱水果已初步形成了規模化、優質化、貯藏增值普及化、銷售渠道多樣化的格局。全縣目前水果總面積已達7萬畝,總産2萬多噸,收入4000餘萬元,人均占有水果120公斤,其中優質臍橙占80%以上。名氣不小的丹棱無籽西瓜,巨峰葡萄係列,金花梨係列,優質枇杷,早、中、晚熟桃,優質柚類等,使全縣水果結構不斷優化,品種主次分明,豐富多彩,效益逐年上升。産品暢銷全國十多個省市和地區,隨着水果的迅猛發展,並涌現了一大批水果專業鄉鎮、村、社和大戶。正在規模發展的萬畝柿子基地,已基本建成,效益逐年增加。
  ◆出口????漬蔬菜種植加工、外銷。2000年底全縣發展商品菜達2萬畝,其中大棚反季蔬菜集約化經營10多萬平方米,發展出口日本????漬蔬菜近1萬多畝,種植農戶達6000多戶,年産量2萬多噸,全縣????漬加工廠60多個,年加工能力達到4萬噸以上。竜頭企業收購加工、銷售????漬産品,收入達到2500多萬元,全縣農民人均收100多元。
  ◆雜交水稻製種規模生産、銷售。丹棱縣於一九九四年列為國傢級水稻製種基地,由縣種子公司為竜頭企業,承擔種植規劃,技術指導,收購、貯藏,運銷雲。貴。廣西等20多個省、市,種子純度高、質量優、信譽好,深受用戶的好評,2000年製種規模達到1萬畝,産優質一代雜交種250萬公斤,給農民創收1500多萬元。
  ◆蠶桑、絲綢産業的崛起。丹棱縣栽桑養蠶有悠久的歷史,歷經了八、九十年代的幾起幾落,現又起了健康發展之路。2000年已有萬餘畝優質桑園和上萬戶養蠶農戶。現建有5000緒繅絲廠和60臺織綢機的綢廠,擁有2000萬元固定資産的絲綢公司,負責整個生産技術指導、鮮繭收購,産品加工和銷售,形成了較完善的栽桑、養蠶、收購、繅絲、織綢、銷售一體化的産業化經營架子。2000年蠶繭市場繼續好轉,價格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售繭收入達到1000萬元。
  ◆優質稻迅速發展。丹棱縣境內無大型工礦企業,植被好,森林覆蓋率達33.5%,山清水秀,農業無污染、無毒害,年種水稻13萬畝,總産10萬噸。加工的精米,色彩好、蛋白質含量高、口感好,營養價值高。丹棱大米暢銷成都平原及二十多個省市地區,負有盛名,近年又引進推廣了D優係列,菲優和崗優係列等十多個品種,推廣面積達30%左右。年可提供優質米千萬公斤以上。
  ◆畜牧業興旺發達。全縣的生豬發展從九七年起,一改過去的傳統喂養,徹底淘汰地方黑豬,推廣優良品種,進行仔豬補食,配合飼料全程催肥,加大科技飼料含量,大大地縮短了育肥期,年出肥達到21萬多頭,人平1.3頭,傢禽年出欄560萬衹,人平34.7衹,人均占有居全省前列。近年又引進推廣了南江肉羊、奶羊、奶牛、肉牛和野雞、野鴨的養殖。同時"三元"雜交(DLY)豬已進入示範推廣之中。全縣的牧業生産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人,牧業産值已超過農業,成為農業半壁河山。
  ◆漁業突飛猛進。全縣有51座水庫,800多衹山坪塘,萬餘口精養魚池和4萬畝可供養魚的稻田。總有效養魚水面達5萬多畝。近年來,全縣的魚産量年達到200萬公斤以上,其中,雲斑回、大回鰱、胭脂魚、武昌魚、鯽魚等優質名貴魚占30%以上,遠銷省內十多個縣區。縣漁業科技示範園,在良種引進示範和技術指導上,給全縣魚農積極發展,提高效益,註入了新的活力。
  ◆林業生産健康發展。丹棱縣在擁有22.8萬畝成片林地的基礎上,九十年代後期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低産林全面改造,改造面達61%,近年來引進推廣巨桉、國外鬆和雜交竹係列2萬多畝,正在建設中的萬畝銀杏經濟林、萬畝柿子基地和萬畝雜交竹等經濟林基地,已初具規模,丹棱柿子基地和萬畝雜交竹等經濟林基地,已初具規模,丹棱林業通過"十五"期的發展,將登上一個新臺階。
丹陵工業 Dan Ling Industry
  改革開放以來,丹棱縣工業發展速度加快,第二産業在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全縣已形成了齒輪機械、陶瓷墻地磚、芒硝化工、農副産品加工等工業門類。主要工業産品有摩托車、汽車變速箱、礦山工程、農機等齒輪;建築機械有鋼筋切斷機、調直機、捲揚機、衝擊振動錘;建材有墻地瓷磚、磚瓦、釉料;化工有芒硝;食品有白酒等。2000年工業總産值實現2.23億元;第二産業占國內生産總值35.2%。
  經濟開發小區。縣內有經濟開發小區兩個,即東苑和南苑開發小區,於1994年進行開發,兩區相連,總面積0.734平方千米(1100畝)
  1、南苑開發區:南苑開發區位於丹棱鎮南門口,面積0.49平方千米,開發區內水、電、氣、路四通,已有玉祥陶瓷工業公司、玉竜陶瓷工業公司、精米加工廠、熔塊廠、電桿廠等,計7傢投資總額5210萬元興辦工商企業。
  2、東苑開發區:位於丹棱鎮東,面積0.33平方千米,開發區內,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一是骨幹道路逐漸和老城區相連;二是水、電、氣、通訊等設施已近完善,目前已進入開發區的工商企業有三緻公司、棱威飼料廠、鑫星印刷廠、金廈建設建材公司、熔塊廠、東苑生態園林有限責任公司等13傢工商企業和水電、林業、交警、郵電等5個機關單位。
  丹夾陶瓷工業走廊已初具規模。"走廊"位於丹棱鎮南門丹夾公路口起,止於楊場鎮的15公裏段沿綫。縣電力公司架設35KV的輸電綫路,燃氣公司鋪設了輸氣管道,從1999年至今,已先後有丹棱地磚、蘭天瓷業、權業建陶、金城瓷業、三星瓷業、恆達瓷業等30余家墻地磚企業來沿綫投資建廠,總投資額已達2億元,現已有21傢建成投産。全部建成投産後將形成年産墻地磚40平方千米的生産能力,成為全縣最大的一支柱産業,工業總産值將是兩個億左右。
  主要企業:
  1、縣電力公司:法人代表邱昌憲。公司總資産3939萬元,其中固定資産2623萬元;企業占地面積0.258平方千米,建築面積0.087平方千米,職工176人,專業技術人員16人。全縣有12個供電所,農電工75人。供電設備有110KV變電站一座,變電容量為1*31500KVA,110KV輸電綫路16.32公裏;35KV變電站3座,變電容量25450KVA,35KV輸電綫路84.12公裏;10KV配變463臺,配電容量43839KVA,10KV輸電綫路490.05千米;低壓綫路2281千米。農網改造一期工程投入2525萬元,2000年底已完成。
  2、玉祥地磚廠:法人代表鄒萬祥,廠址在丹棱鎮過境路邊。1999年6月投資1800萬元建廠,占地0.079平方千米,2000年7月投産,主要産品為500*500印花地磚,年生産能力2平方千米,職工500人。2000年底投資3000萬元進行第二期工程建設,預計2001年投産,建成後形成兩條地磚生産綫,生産能力將達4平方千米。産值約0.8-1億元。
  3、恆達瓷磚廠:法人代表杜高建,廠址在丹夾公路石馬坡,1999年5月投資620萬元建廠,當年8月建成投産,占地0.01平方千米。主要産品為200*300的印花內墻磚,年生産能力2平方千米。有職工200人,2000年工業産值1200萬元,銷售收入1200萬元,實現利潤98萬元,産品遠銷省外,現又在徘徊再投資2000萬元,再建一條高檔拋光墻地生産綫,擴大生産規模。
  4、中美合資四川丹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濱,企業所在地:丹棱鎮外北街18號,廠址距眉山35公裏,靠成雅和城樂高速公路。該公司由原國傢二級企業丹齒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亞洲戰略投資公司於1994年10月創立的合資企業,是亞新科零部件集團19傢企業之一,中方45%的股份,現有職工1126人,科技人員57人,其中有2名高級科技人中同,企業占地面積0.1平方千米,建築面積0.03平方千米,資産總額22313萬元,其中固定資産8566.5萬元。企業主要擁有先進的專業大型國産和進口設備850臺套,有進口的意大利剃刀磨床、剃齒機、瑞士齒輪磨床、奧地利多用爐生産綫等。主要産品為中國6大摩托集團和長安汽車集團的20個車型配套齒輪,年生産能力1600萬支齒輪。可生産模數在0.5-6m精度等級達6級的各種直齒、斜齒、弧齒、蜈蚣齒、蜈蚣桿,性能可與國外産品媲美。其摩托齒輪在SR1150(勁豹)、JL125(本田)、JH125(電起動_、GT6、CG125(四檔、五檔),NF125G、GS125、CLB125(電起動)、A*100CC(帶高速齒)、IE52FM、CY80、139FM、AG50、244FM以及長安變速箱齒JL4620普通性、JL4620加強型、F10A、4650-2.368等,産品質量穩定。企業為迎接入世,從調整結構入手,現有技術創新中心建成省級技術創新中心,隨着年産6萬臺汽車變速箱總成技改項目和與成都豐田考斯剋汽車製造廠的合作等項目的實施,將使企業更上一個臺階。
  5、三緻有限責任公司:創建於1984年,法人代表劉勝均,企業地址為何場鄉。企業占地0.068平方千米(其中有0.033平方千米在東苑開發區)現有職工560人,有技術人員85人,其中高級1人,中級2人。企業資産總額8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産3300萬元。有齒輪專業生産設備400臺套,齒坯及軸零件精密鍛造設備50臺套,訂生産摩托車發動機主副軸及係更齒輪,年生産能力600萬支,産品采肜國際先進的德國和日本標準組織生産,是天津本田、富士達公司、重慶宗申、隆鑫、轟達公司,浙江臨海、豪情、吉利公司、廣州五羊、東毅公司、成都華川、雅馬哈公司等摩托車廠傢的主要配套單位。2000年工業總産值8467萬元,銷售收入3025萬元,實現利潤71萬元,稅金239萬元。
  6、丹棱紅棱齒輪廠:股份製企業,法人代表張大吾,廠址在丹棱鎮城東,企業占地0.04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0.008平方千米;資産總額1386.5萬元,其中固定資産886.5萬元。職工280人,其中技術人員30人;擁有各種齒輪加工檢測專用設備150臺套。主要産品有摩托車、農機、礦山工程機械齒輪,年生産能力120萬支。目前有摩托車齒輪50、70、125、150、250型各種高中低檔齒輪;農機類有S195、S1110工農江型,川豐15型,小四輪拖拉機以及大型拖拉機齒輪;工程礦山機械有裝載機、挖掘機、捲揚機、減速器齒輪。産品銷往重慶、貴州、天津、北京、廣州等市場。現又開發出技術含量高的産品有SK110摩托變速箱齒輪、6135柴油機齒輪、GS125摩托變速齒輪及電啓動齒輪。2000年,銷售各種齒輪18萬套,工業總産值885萬元,銷售收入757萬元,實現利潤6.3萬元,稅金41.3萬元。
  7、丹棱機械廠:廠址丹棱鎮外南路,法人代表翟慶明,企業占地0.03平方千米,建築面積0.007平方千米,職工109人,技術人員14人。固定資産152萬元。該廠是以建築機械和樁二機械為主的生産企業。建築機械産品有GO40-2鋼筋切斷機、GWO-40B鋼筋彎麯機,FGO40-3、FGO50封閉式鋼筋切斷機,CT4-8鋼筋調直切斷,JK2快速捲揚機;裝土機械有EF150*259鄂式破碎機,P2C-44衝擊振動錘,ZJ21型滾角式樁架。産品銷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8、應林化工廠:廠址在仁美白木橋,法人代表童應林,投資2200萬元對原真空製硝和礦山進行改造,形成年産10萬噸鈣芒硝生産能力,2001年5月投産。
  9、華康化工公司:企業地址雙橋鎮金藏村,法人代表朱華剛,投資1200萬元進行技改,使真空製硝和礦采能力達到5萬噸,現正投産。
  10、匯祥公司:企業地址雙橋竜壩村,法人代表葉章祥,投資1000萬元,對真空製硝和礦山技改,形成年産5萬噸能力並已投産。
  11、丹棱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謝宏壽,企業地址丹棱鎮七李路,企業占地0.017平方千米。建築面積0.0063平方千米。資産總額1370萬元,其中固定資産1092萬元,職工41人。主要設備有配氣站、區間調壓站各1個、蒲江至丹棱輸氣管綫51千米,城市供氣管綫(千綫)23.5千米,丹棱至楊場五一村工業專用管綫23.5千米,日供氣10萬m3,目前主要為丹棱鎮城市生活及工業用氣,丹夾陶瓷工業走廊工業用氣。
  12、竜井酒業公司:法人代表朱仕明,地址丹棱南門。資産總額360萬元,職工21人。年生産2000噸白酒和麯酒,棱仙和金峽牌麯酒1996年獲國傢白酒麯酒會白酒精品奬。
英文解釋
  1. n.:  Danling County
近義詞
丹棱
相關詞
????業公司????政管理所
包含詞
丹棱縣中醫院丹棱縣人民醫院丹棱縣????政管理所
丹棱縣婦幼保健院
分類詳情
張開楊場鎮張開中隆鄉張開何場鄉張開仁興鄉張開石橋鄉
張開雙橋鎮張開唐河鄉張開王場鄉張開順竜鄉張開丹棱鎮
張開仁美鎮張開張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