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德源鎮地處川西平原腹心地帶,位於成都市近郊,是郫縣的南大門,距成都市區僅5公裏,距郫縣縣城1.2公裏,距溫江縣城6公裏,區域優勢十分突出,隨着成灌高速公路和郫溫快速通道的建成,更縮短了德源與成都市區的時空距離,全鎮幅員面積26.5平方公裏,轄16個村,108社,總人口2.03萬。德源鎮按照全方位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着力營造優良的軟硬環境。中法合資成都市剋裏莫雄峰育種公司、成都科灃兔業緑色基地等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高的項目相繼落戶德源,建成投産,現已成為鎮域經濟的主要力量,農民增收的重要保證。德源鎮大力培育發展雞、鴨、兔養殖大戶,加快德源農貿商城建設,建成成都市近郊最大的傢禽養殖基地,充分發揮生産優勢,註册品牌,使德源成為雲南大蒜的種源基地。 |
|
德源鎮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位於都江堰自流灌區清水河與江安河之間,東連成都國傢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西區),南鄰成都市溫江區芙蓉古鎮,北接郫縣縣城,鎮域內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達,郫溫公路和成灌高速公路縱橫貫穿全境,到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僅20分鐘車程,成都火車北站僅30分鐘車程,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鎮域內水、電、氣、路、通訊、光纖、郵政以及學校、醫院、銀行、市場等配套設施完備,生態環境優美,投資環境優越。
2003年完成企業總産值7.12億元,入庫稅收1223萬元,工業經濟初具規模。
德源鎮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環境宜人,農業生産獨具特色,根據市場需要,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大蒜種植面積約8000畝,是遠近聞名的優質大蒜種植基地。中法合資成都剋裏莫育種有限公司等一批養殖竜頭企業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特色養殖業的發展,現有養殖專業戶2500餘戶,年出欄商品豬約3萬頭,小傢禽約120萬衹,年産商品蛋200萬公斤,是川西地區聞名遐邇的生豬産地和禽蛋之鄉。 |
|
德源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相傳大禹治水途經此地,掘井七眼,解百姓幹旱,後人感念其恩德,立廟祭祀,故又名大禹廟。2004年10月,與原合作鎮整合後,鎮域面積由原來的26.5平方公裏增加到3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由20745畝增加到26425畝,人口由2.05萬增加到2.5076萬。全鎮共有16個行政村134個社,1個社區居委會;有黨支部31個,黨小組145個,黨員1176人。德源鎮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郫縣城市片區鎮,成都現代工業港南片區(3平方公裏)位於境內。
德源鎮東連成都國傢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西區),南鄰溫江區永寧鎮,西與成都市重點鎮友愛鎮相連,北與郫縣城區緊緊相連,現在我鎮王橋村、青馬村部分區域已納入郫縣東南部新城建設規劃之中。成灌高速公路和郫溫公路縱橫貫穿全境,IT大道西延綫、王橋路、觀柏路將德源鎮與成都高新西區、郫縣東南部新城、郫縣望叢古蜀文化産業園及友愛鎮連接起來。從鎮政府所在地到郫縣縣城二環路僅4公裏。鎮內現有郫縣實驗學校德源分校1所、2所中心小學和1所郫縣示範幼兒園;有1所建設標準、設備齊全的中心衛生院和10個規範化村級衛生醫療點。
鎮域內有工業企業50余家,擁有成都勃剋啤酒有限公司、四川新斯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嵐牌實業有限公司、四川新斯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成都竜牌汽車車身製造工業有限公司、成都望峰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規模以上納稅大戶企業,逐漸形成了以生物製藥、食品飲料和機械製造為支柱的産業集中發展區,其中成都勃剋啤酒有限公司年總稅收已超過2000萬,增值稅超過1500萬元,名列全縣前列。 |
|
- : Deyuan Town
|
|
德源 |
|
王橋村 | 前進村 | 勝利村 | 紅旗村 | 回竜村 | 新華村 | 紅旗社區 | 同心村 | 清江村 | 永光村 | 和衆村 | 東林村 | 展望村 | 柏林村 | 花石村 | 青竜村 | 普安村 | 平城村 | 壽增村 | 清馬村 | 義林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