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安靖鎮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位於郫縣東端,北鄰新都區大豐鎮,南接郫縣犀浦鎮,東南與成都金牛鄉、洞子口接壤。距成都火車北站僅5公裏。全鎮幅員面積2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7061畝。轄1個居委會,11個行政村,9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人,有暫住人口1.6萬人。有17個黨支部,90個黨小組,742名中共黨員。
1996年被列為省級小城鎮試點鎮。鎮內交通四通八達,沙西綫、繞城路貫穿全境,連接郫縣、成都及鄰縣的主幹道犀安路、洞兩路、安豐路、安團路全面貫通,縱橫交錯。1998年實現了村通黑色路面,2002年大部分村實現了社通黑色路面,鎮內道路基本實現了網絡化。雍渡中心村實現了院(落)通黑色路面。通訊發達,有高等級電信支局1個,開通程控電話3000門。光纖電視光纜主幹綫架設已基本完成。鎮內有天然氣配氣站1座,供氣管網絡連接城鎮和農村。有35KV變電站1座,農網二期改造已全面完成。2004年全鎮招商引資協議資金達1.0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6200萬元,鄉鎮企業總産值實現2.53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4289元,財政收入實現60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達到4590元。
安靖鎮為著名的蜀綉之鄉。本世紀之前,鎮上幾乎每傢女子都會做綉工,並有大大小小綉坊幾十傢,産品出口韓國,日本等。近年來,市,縣政府也在大力扶持蜀綉事業,希望這門古老的藝術能更好的傳承下去。 |
|
安靖鎮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位於郫縣東南端,屬成都市西北片區,北鄰新都區大豐鎮,南接郫縣犀浦鎮,東南與成都金牛區金牛鄉、洞子口鄉接壤。距成都火車北站僅5公裏。全鎮幅員面積22平方公裏,其中:90%在成都市繞城高速路以內中心城規劃區,是成都市規劃控製發展的通風口和水源保護帶。轄1個居委會,11個行政村,9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0308人。耕地面積17061畝。有17個黨支部.85個黨小組,742名中共黨員。
1996年被列為省級小城鎮試點鎮。鎮內交通四通八達,沙西綫、繞城路貫穿全境,連接郫縣、成都及鄰縣的主幹道犀安路、洞兩路、安豐路、安團路全面貫通,縱橫交錯。1998年實現了村通黑色路面,2002年大部分村實現了社通黑色路面,鎮內道路基本實現了網絡化。雍渡中心村實現了院(落)通黑色路面。通訊發達,有高等級電信支局1個,開通程控電話3000門,光纖電視光纜主幹綫架設已基本完成。鎮內有天然氣配氣站1座,供氣管網絡連接城鎮和農村。有35KV變電站1座,農網二期改造已全面完成。2002年全鎮招商引資協議資金5.269億元,到位資金8829.5萬元;
鄉鎮企業增加值8150萬元,農業增加值4354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712元,財政收入560,5萬元,其中;農業稅收入82萬元,工商稅收實現478.5萬元;計劃生育率達97.8%,人口出生率控製在千分之6.29以內;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畢營銷、辦證、安全指導等服務。 鄉鎮企業穩步。發展。全植完成增加值4600萬元,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4080萬元,營業收入實現11260萬元,實現利稅總額720萬元。 |
|
安靖鎮明朝末年時稱“太平莊”,清乾隆年間改名“安靖”,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屬成都縣管轄,1952年成都縣撤銷後劃歸郫縣。安靖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位於“銀郫縣”東端,北鄰新都縣大豐鎮,南接郫縣犀浦鎮,東鄰與成都市金牛區洞子口鄉接壤,距成都火車北站僅5公裏。全鎮幅員面積22平方公裏,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區域內居住總人口11萬餘人,其中本地常住人口2.3萬餘人,外來人口近8萬人。鎮內地勢平坦,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灌溉便利,物産豐富。歷史上的安靖素有“刺綉之鄉”的美譽,是蜀綉的發源地之一。聰慧勤勞的安靖綉女,曾以她們靈巧的雙手,精湛的技藝綉出了一幅幅配色典雅、造型生動、做工精細的藝術珍品,其中《百魚圖》、《百蝶圖》、《文君聽琴》等雙面綉品先後被國傢和省贈與原美國總統卡特和美國友人傑拉特萊維先生,為國傢爭得了榮譽。
全鎮已實現村村通公路,村級黑色路面基本網絡化,沙西綫川鎮而過,市公交95、311、362等路車直通成都。通訊發達,有高等級電信支局1個,電信模塊站1個,開通程控電話10000門,安裝電話8000門。光纖電視光纜主幹綫架設已基本完成,有光纖電視用戶2000戶。連接成都市大網的自來水供水主管道、排污主管道已鋪設至場鎮境內。鎮內有天然氣站1座,供氣管網連接城鎮和農村,天然氣用戶逐年增加。鎮內有35KV無人值守變電站1座,110KV變電站2座,電力資源豐厚。城鎮現有面積1平方公裏,力爭三年內擴大到5平方公裏,建成生態型小城鎮。
近年來,安靖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挖掘區位優勢資源,科學實施“三個集中”,大力發展城市近郊特色經濟,努力打造生態物流重鎮,成效十分明顯。2006年,全鎮招商引資3.47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5%;工業投資1.4850億元,占目標的114%;固定資産投資6.1億元,占目標的102%;民營經濟增加值1.63億元,占目標任務的102%;規模以上工業利潤0.12億元,占目標任務的109%;技改投資完成1.49億元,占目標任務的248%;稅收總收入3000萬元,占任務的150%。
——充分依托自然資源優勢,發展城郊生態經濟。充分利用府河、東風渠自然資源優勢,先後引進了府河禦景等生態型房産,投巨資打造了府河1.2公裏生態景觀;與東風渠管理處聯合實施了東風渠渠首站至東風渠大橋的景觀營造;投資近500萬元,實施了犀安路安靖段、安團路、安方路等道路緑化,着力找造了犀安路與沙西綫接點景觀,樹立了沙西綫郫縣第一門戶形象;切實做好了府河上遊濕地公園建設規劃設計,已與四川中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投資14億元,建設3200畝的生態濕地花園的協議,並力爭在年內啓動。在此基礎上,依托竜頭企業和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協會+農戶”方式,大力發展花卉種植産業,通過引進浙江森禾彩色苗木基地、蜀景園林、日月花卉等農業項目。將4000餘畝土地集中在花卉種植戶手中,在城鎮西部建成了生態保護片,從而成為成都市的生態“緑肺”。在重點在林灣、高橋、方橋等村,發展以餐飲、休閑、娛樂為主的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引進大型生態服務型企業,同時做大做強沿綫華星果園、霜梅魚莊、翠湖、金林灣等農傢旅遊項目,促進生態休閑産業特色形成,使安靖成為了生態秀美的都市功能片區。
——充分依托區位優勢資源,建設現代物流重鎮。安靖鎮依托緊靠荷花池、五塊石、金府機電城等大市場,成鐵西環綫穿鎮而過,郫縣火車站坐落鎮域等區位優勢,先後引進了占地1600畝、總投資6億的海霸王國際集團和占地100畝、總投資1.2億元的泰昌金屬以及安天物流基地、廣順物流、鵬鑫物流中心、西部針紡城等專業市場、物流項目40傢。現已建成營運的市場物流項目10個。市場物流産業已成為安靖經濟發展的支柱,極大的促進了安靖的發展,促使“城郊型”特色經濟的快速形成,安靖是一個正在崛起的現代物流重鎮。
——充分依托傳統優勢資源,打造特色加工業。安靖人善於保護非文化遺産,“刺綉之鄉”,蜀綉的發源地之一的歷史美譽,激勵着聰慧勤勞的安靖人開拓創新,用她們綉出配色典雅、造型生動、做工精細的藝術珍品的靈巧雙手,做起了“外國人”的生意,在韓國人的衣襟上、日本人的荷服上、工藝品店的櫃臺上無處沒有安靖“綉娘”的藝術珍品。新一代的安靖“綉女”創造性地引入了“機綉”、“電腦綉”等現代工藝,大大提高了生産能力,床上用品、室內軟裝飾、流行服裝上,安靖人的綉花作品無處不在。如今,傳統手綉、現代“機綉”、“電腦綉”,融布藝加工、服裝生産、軟裝飾品製作為一體的加工業,在安靖已成為一種特色産業。 |
|
安靖鎮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位於郫縣東端,北鄰新都區大豐鎮,南接郫縣犀浦鎮,東南與成都金牛鄉、洞子口接壤。距成都火車北站僅5公裏。全鎮幅員面積2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7061畝。轄1個居委會,11個行政村,9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人,有暫住人口1.6萬人。有17個黨支部,90個黨小組,742名中共黨員。
1996年被列為省級小城鎮試點鎮。鎮內交通四通八達,沙西綫、繞城路貫穿全境,連接郫縣、成都及鄰縣的主幹道犀安路、洞兩路、安豐路、安團路全面貫通,縱橫交錯。1998年實現了村通黑色路面,2002年大部分村實現了社通黑色路面,鎮內道路基本實現了網絡化。雍渡中心村實現了院(落)通黑色路面。通訊發達,有高等級電信支局1個,開通程控電話3000門。光纖電視光纜主幹綫架設已基本完成。鎮內有天然氣配氣站1座,供氣管網絡連接城鎮和農村。有35KV變電站1座,農網二期改造已全面完成。2004年全鎮招商引資協議資金達1.0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6200萬元,鄉鎮企業總産值實現2.53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4289元,財政收入實現60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達到4590元。 |
|
- : Anjing Town
|
|
安靖 |
|
|
|
社區 | 新生村 | 沙灣村 | 高橋村 | 林灣村 | 方橋村 | 喜安村 | 土地村 | 方碑村 | 雍渡村 | 賽馳村 | 飛塔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