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位於四川新津縣境北部,為新津至崇州市必經之地。東靠金馬河與花橋鎮、興樂鄉相望,南依西河與五津鎮隔河為界,西隔西河與文井鄉為鄰,北與崇州市三江鎮、聽江鄉接壤。全鎮東西長約5公裏,南北長約11公裏。幅員面積37.86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27758.35畝,轄24個個村,209個村民小組,一個居民委員會。1998年末總人口33640人。其中:農業人口32690人,非農業人口950人。現有公路126公裏,其中縣道11.3公裏,鎮道1.5公裏,村道113公裏。全鎮已實現村村通電話。
興義鎮屬平壩地區,土質肥沃。土壤萬分主要是泥沙混合而成。現有畜禽養殖基地、蔬菜基地和水産養殖基地。主要河流有金馬河、羊馬河、石魚河。氣候溫和,春暖夏長,鼕不嚴寒,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降雨量950毫米左右,夏季長達113天,雨量充足,全年無霜期296天。鎮人民政府設在興場。
全鎮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為主,種蔬菜、藥材為輔。現已形成了上萬畝蔬菜生産基地和上百畝藥材生産基地,上規模的種植戶已逾80戶,為推進農業産業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全鎮以養豬、養鴨、養雞、養魚為主,目前已形成了上萬頭養豬基地,上萬衹的養鴨基地和養雞基地。
主要旅遊景點
1、仙鶴森林公園斑竹林,地處羊馬河畔,距縣城9公裏,距鎮政府駐地0.5公裏。斑竹林植造於清代乾隆末年(公元1760年),現占地面積50餘畝。林中竹木茂盛,斑竹、楠竹密佈,內有衆多樹齡上百年參天的"活化石"--國傢珍稀保護樹種銀杏。每年盛夏,遮天蔽日的竹木,為大批國傢珍稀保護鳥類諸如鷺鷥、黃鶴、白鶴、斑鳩、大雁等在此築巢繁殖提供了條件。每至黃錯尤以鷺鷥、白鶴為主的成千上萬的候鳥,棲息於樹梢,婉轉啼鳴,姿態萬千,景象尤為壯觀。仙鶴森林公園由此而得名,並被批準為唯一市級森林公園。
2、先主祠:先主祠距縣城10公裏,相傳為蜀漢先主劉備祈雨處,後人建廟以祀,稱先主祠。清康、乾年間多次培修。每年正月二十至二十二日為廟會期,廟會期間川內香客雲集此處,各地歌舞團、馬戲團紛紛來獻藝獻技,整個行主祠方圓數裏,人來人往,車水馬竜,一派繁榮熱鬧的景象,會期日人流量達2萬人次以上。 |
|
興義鎮殘聯五年工作計劃 未來的5年,是我國殘疾人事業快速發展的5年,是殘疾人事業欣欣嚮榮的5年。我們一定堅持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和鬍總書記“八榮八恥”的理念,緊緊圍繞着鎮黨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本鎮殘疾人工作,使我鎮殘疾人事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一、扶貧工作。
1、殘疾人生活保障。盡可能地把本鎮貧、特睏殘疾人納入殘疾人特睏專項補貼和低保生活範圍,確保貧、特睏殘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危房改建。力爭在未來5年內對25戶貧、特睏殘疾人的住房實施危房改建,使這些殘疾人不再受風雨之苦,有一個理想、幹淨、整潔的居住條件。
3、扶持種、養殖業。爭取對我鎮200戶有種養殖業願望和能力的殘疾人實施扶持,為他們提供資金和技術,積極地幫助他們增強自身造血功能,並最終脫貧起上致富的道路。
二、康復工作。
1、輪椅發放工作。爭取對本鎮因殘造成出行睏難的貧睏殘疾人發放100輛輪椅,以幫助他們與社會相融合,增強他們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2、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將所有有參保願望的殘疾人納入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其中對200名貧、特睏殘疾人由政府出資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使他們不致於因病緻貧、因病返貧。
3、精神病救助。加強對本鎮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力度,力爭在五年內解决10名以上精神病患者的長期救助,確保這些殘疾人身體健康,充分參與社會。
4、白內障復明。爭取對本鎮50名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使這些患者重見光明,回歸社會,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5、無障礙設施建設。我鎮將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在小區建設中鋪設盲道500米,並設置出行坡道,滿足殘疾人的出行,使殘疾人能夠更好地參與社會。
三、教育就業工作。
1、電腦技術培訓。對我鎮有培訓願望的殘疾人進行電腦、手機等技術培訓,使100名殘疾人真正掌握一門技術,積極就業,自食其力,並進而得到社會的認可。
2、種、養殖業技術培訓。由於我鎮是農村鄉鎮,大部份殘疾人應就近就地就業好;因此應加大對殘疾人的種、養殖業技術培訓,因地製宜結合當地特點,以公司加農戶的形式帶動當地殘疾人就業;計劃在未來5年內讓100戶農戶參與此項活動。
3、殘疾人就業。大部份殘疾人都富有“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信念;他們都有很強的就業願望。我鎮應積極利用這種好的勢頭,同縣內、縣外的福利企業聯繫,爭取介紹50名殘疾人到企業務工,為自身家庭增收。
四、組織建設工作。
我鎮在未來的時間裏積極地搞好殘疾人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殘疾人組織的“代表、服務、管理”職能,為殘疾人帶好頭、服好務,確確實實地為殘疾人謀好福利。
五、文化體育工作。
1、對我鎮部份殘疾人進行文化藝術培訓,使殘疾人逐步提高對文化藝術的追求。
2、對一部份有體育才能的殘疾人進行體育技術指導,使殘疾人掌握1—2門體育技能,為殘疾人體育事業作出一點貢獻。
六、“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服務。
個性化服務是我們針對殘疾人服務的有力工具,我們一定要用足用好、長抓不懈,針對每一個殘疾人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製定行之有效的服務方案。把殘疾人工作提高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
|
- : Xingyi Town
|
|
| 興義 |
|
|
|
| 三閤村 | 福田村 | 餘石村 | 文昌村 | 白渡村 | | 張河村 | 興場村 | 興場社區 | 龔沱村 | 米河心村 | | 許筏村 | 波爾村 | 先寺村 | 廣灘村 | 田渡村 | | 紀碾村 | 岷江村 | 萬和村 | 楊牌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