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ap |
|
|
崇阳镇是崇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面积37.28平方公里。辖正东街、大北街、小东街、江源路、中南街、南米市、西街、金带街、辰居路、三元街、上南街、文化街、杨祠街、小北街、永康路、唐安西路、蜀州中路等17个街道居委会,辖北楸、白碾、三和、北郊、瓦窑、兴昙、棋盘、南河、西河、西郊、梅花、高墩、小罗、新民、白石、石羊、永安、黑铺、黄泥、石埂、白云、太和、毛桥、王殿、唐安等25个村。耕地面积23248亩。居民90509人,其中农业人口34232人,东距成都市区28公里。
该镇系四川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晋永嘉六年(312年)李雄分蜀郡江源县地置汉原郡后,一直是历代郡州军府县治地。1980年10月定名为崇阳镇。
2000年,全镇拥有生产经营企业674家,包括建材、建筑、家具、制革、造纸、食品加工等行业。以胜通有限责任公司、亨通机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富邦皮革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企业为代表的公司制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当年,镇属企业总产值达101437.1万元,实现利税4160.7万元,招商引资10643万元。农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丰产增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村人均收入达2880元,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全镇城市建成区达12.8平方公里,大小街、路、巷119条,城区骨架干道四纵四横,成温邛高等级公路和省级怀华路交叉穿境而过,街道整齐美观,各式楼房林立,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大、小广场9座,星罗棋布,风景独具。城区内还有始建于晚唐的罨画池,纪念南宋著名大诗人的陆游祠,始建于明朝的州文庙,清代一等昭勇侯杨遇春府邸——宫保府等布局典雅,景色宜人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镇有初级中学3所,小学13所,公立幼儿园3所,社会事业单位配套齐全。目前全镇正为实现城市现代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而努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里是中国风筝主要的生产销售基地之一,在当地有着深远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金鸡风筝生产始于明朝末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特别是该乡水陆村,早在清朝初年,就基本形成了“印风筝”、“高风筝”、“骆风筝”、“杨风筝”四大生产体系。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并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扶持风筝产业的发展。生产工艺改木板雕刻、手工印刷为电脑制图、机器印刷,纸张由夹江纸、水皮纸改为塑料乳白膜、丝绸等。各类风筝图案美观新颖,色彩艳丽,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投入市场深受人们欢迎。据统计,该乡有800多人从事该风筝制作,其中有不少具有现代文化知识的民间能工巧匠,他们在大力发掘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不断革新工艺水平。现已生产出各类硬翅、软翅、直串、拍子等18种造型不同的同筝,其中“大、特、精”的“风筝新宠”——巨龙型风筝,深受风筝爱好者的青睐。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泰国、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国。 |
|
崇阳镇 崇阳镇是崇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位于市境东南部。辖21个社区、17个行政村。108国道过境。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罨画池公园、州文庙、陆游祠。 代码 510184100:~018汇蜀社区 ~019蜀州北路社区 ~020永安路社区 ~021北揪社区 ~022唐安西路社区 ~023杨祠街社区 ~024三元街社区 ~025崇庆北路社区 ~026崇庆中路社区 ~027上南街社区 ~028蜀州南路社区 ~029永康东路社区 ~030朱氏街社区 ~031北郊社区 ~032仁里社区 ~033石羊社区 ~034毛桥社区 ~035三和社区 ~036白碾社区 ~037西河社区 ~038西桥社区 ~203唐安村 ~204白云村 ~206永安村 ~207石埂村 ~209白石村 ~210王殿村 ~211黑铺村 ~217高墩村 ~218小罗村 ~225棋盘村 ~228东泉村 ~229清平村 ~231红桥村 ~233水陆村 ~235彭庙村 ~236同心村 ~239罗墩村
沿革 自西晋永嘉六年(成汉玉衡二年,公元312年)李雄分蜀郡江源县地置汉原郡,为汉原郡、县治所,其后为历代郡、府、州、县治所。清、民国置城区,1940年置城厢镇,1951年更名城关镇。1980年10月定名为崇阳镇。
1997年,面积70.8平方千米,人口10.6万,辖西郊、西河、南河、北楸、白碾、三和、黄泥、唐安、白云、北郊、毛桥、石羊、瓦窑、棋盘、兴昙、水陆、白河、彭庙、同心、徐渡、四维、罗墩、万象、梅花、白石、高灯、小罗、新民、石埂、太和、黑铺、王殿、永安、龙泉、万成、东泉、清平、安龙、红桥、西桥40个行政村和三元街、小北街、大北街、小东街、正东街、南米市街、上南街、中南街、西街、西带街、杨祠街、文化街、朱氏街、辰居路、蜀州路、江源路、永康路17个居委会。
2000年?,面积37.28平方千米。辖正东街、大北街、小东街、江源路、中南街、南米市、西街、金带街、辰居路、三元街、上南街、文化街、杨祠街、小北街、永康路、唐安西路、蜀州中路等17个街道居委会,辖北楸、白碾、三和、北郊、瓦窑、兴昙、棋盘、南河、西河、西郊、梅花、高墩、小罗、新民、白石、石羊、永安、黑铺、黄泥、石埂、白云、太和、毛桥、王殿、唐安等25个村。居民90509人,其中农业人口34232人。镇政府驻唐安路39号,东距成都市区28千米。全镇城市建成区达12.8平方千米。
2004年,将原西江乡、金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崇阳镇;崇阳镇政府驻唐安东路。 |
|
崇阳镇是崇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2000年,面积37.28平方千米。辖正东街、大北街、小东街、江源路、中南街、南米市、西街、金带街、辰居路、三元街、上南街、文化街、杨祠街、小北街、永康路、唐安西路、蜀州中路等17个街道居委会,辖北楸、白碾、三和、北郊、瓦窑、兴昙、棋盘、南河、西河、西郊、梅花、高墩、小罗、新民、白石、石羊、永安、黑铺、黄泥、石埂、白云、太和、毛桥、王殿、唐安等25个村。居民90509人,其中农业人口34232人。镇人民政府驻唐安路39号,东距成都市区28千米。全镇城市建成区达12.8平方千米。
自西晋永嘉六年(312年)李雄分蜀郡江源县地置汉原郡后,一直是历代郡州军府县治地。1980年10月定名为崇阳镇。2004年,将原西江乡、金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崇阳镇;崇阳镇人民政府驻唐安东路。 |
|
崇阳镇地处崇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距成都市37公里,全镇幅员面积75.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万余亩,常住人口12.6万余人,辖17个行政村,21个社区居委会,359个村(居)民小组。镇党委下设1个社区党委,1个机关党支部,20个社区党支部,17个行政村党支部,16所中、小学、幼儿园党支部,3个企业党支部,2个卫生院党支部,1个异地离休党支部,党员总数4210名。
崇阳镇经济繁荣,商贸云集,人文景观丰富,既有川西风情,又具现代气息,是四川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蜀门重镇”之称。系四川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晋永嘉六年(312年)李雄分蜀郡江源县地置汉原郡后,一直是历代郡州军府县治地。1980年10月定名为崇阳镇。
全镇城市建成区达12.8平方公里,大小街、路、巷119条,城区骨架干道四纵四横,成温邛高等级公路和省级怀华路交叉穿境而过,街道整齐美观,各式楼房林立,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大、小广场9座,星罗棋布,风景独具。城区内还有始建于晚唐的罨画池,纪念南宋著名大诗人的陆游祠,始建于明朝的州文庙,清代一等昭勇侯杨遇春府邸——宫保府等布局典雅,景色宜人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镇有初级中学3所,小学13所,公立幼儿园3所,社会事业单位配套齐全。目前全镇正为实现城市现代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而努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
|
崇阳镇是崇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面积37.28平方公里。辖正东街、大北街、小东街、江源路、中南街、南米市、西街、金带街、辰居路、三元街、上南街、文化街、杨祠街、小北街、永康路、唐安西路、蜀州中路等17个街道居委会,辖北楸、白碾、三和、北郊、瓦窑、兴昙、棋盘、南河、西河、西郊、梅花、高墩、小罗、新民、白石、石羊、永安、黑铺、黄泥、石埂、白云、太和、毛桥、王殿、唐安等25个村。耕地面积23248亩。居民90509人,其中农业人口34232人,东距成都市区28公里。
该镇系四川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晋永嘉六年(312年)李雄分蜀郡江源县地置汉原郡后,一直是历代郡州军府县治地。1980年10月定名为崇阳镇。
2000年,全镇拥有生产经营企业674家,包括建材、建筑、家具、制革、造纸、食品加工等行业。以胜通有限责任公司、亨通机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富邦皮革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企业为代表的公司制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当年,镇属企业总产值达101437.1万元,实现利税4160.7万元,招商引资10643万元。农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丰产增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村人均收入达2880元,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全镇城市建成区达12.8平方公里,大小街、路、巷119条,城区骨架干道四纵四横,成温邛高等级公路和省级怀华路交叉穿境而过,街道整齐美观,各式楼房林立,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大、小广场9座,星罗棋布,风景独具。城区内还有始建于晚唐的罨画池,纪念南宋著名大诗人的陆游祠,始建于明朝的州文庙,清代一等昭勇侯杨遇春府邸——宫保府等布局典雅,景色宜人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镇有初级中学3所,小学13所,公立幼儿园3所,社会事业单位配套齐全。目前全镇正为实现城市现代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而努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
|
- : Chongyang Town
|
|
chongyang |
|
Chongzhou City | middle school | chongzhou | |
|
|
Baiyun Village | Xinmin Village | Gongqiao Village | Maoqiao Village | Nanhe Village | Qipan Village | Yong-an Village | Wayao Village | Meihua Village | Gaodun Village | Tongxin Village | Northern suburbs Community | The west point on the horizon where the sun __set__s River Community | Qingping Village | Xiaoluo Village | Pengmiao Village | Shiyang Community | Luodun Village | Beijiao Village | Danyang Village | Xijiao Village | Taihe Village | Sanhe Village | Huangni Village | Xihe Village | Baidan Village | Dongquan Village | Chongqing North road Community | Beijiu Village | Chongqing Center Road Community | On South Street Community | Shu State South road Community | Yongkang East Road Community | Zhushijie Community | Mau Bridge Community | Bainian Community | Tang'an Village | Wangdian Village | Heipu Village | Xingtan Village | The first place at examinations Street Community | Yang temple Street Community | Tang dynasty (618-907) Secure west road Community | Beijiu Community | Shu State North road Community | Huishu Community | Dangeng Village | Bainian Village | Shuiliu Village | 3 and Community | Xiqiao Community | Renli Village Community | Wing road Communit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