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邮编:627250 代码:513330 区号:0836
拼音:Dé Gé Xiàn 英译:Dege County
德格县位于四川西北部。总面积11025平方千米。总人口7万人(2006年)。全县辖1个镇、25个乡:更庆镇、达马乡、普马乡、岳巴乡、八邦乡、龚垭乡、白垭乡、汪布顶乡、柯洛洞乡、卡松渡乡、俄南乡、竹庆乡、俄支乡、马尼干戈乡、玉隆乡、错阿乡、中扎柯乡、上然姑乡、窝公乡、温拖乡、年古乡、浪多乡、阿须乡、打滚乡、亚丁乡、所巴乡。县政府驻更庆镇。 |
|
位于甘孜州西北部。北纬31°24ˊ-32°43ˊ,东经98°12ˊ-98°41ˊ。东与甘孜县毗邻,南与白班县相连,西与西藏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石渠县接壤。面积11031平方公里。 |
人口民族 Population and Ethnic Groups |
1990年总人口59746人,其中农业人口55675人,非农业人口4089人,藏族57771人,占96.7%,余为汉、彝等民族。 |
|
古为“董族”地。西汉为“动黏”地。隋唐之初分属白兰和附国。唐贞观十二年(638),属吐蕃辖下多康六岗之色莫岗。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以俄反为中心置朵甘思田地里管军民都元帅府。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朵甘卫,翌年升为怵甘行都指挥司,增置朵甘思宣慰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林葱安抚司、德尔格忒安抚司;雍正十年(1732),升德尔格忒安抚司为宣慰司。宣统元年(1909)置德化州。民国2年(1913)年为藏军所据,改设“德西”。民国21年(1932),恢复德格县,隶西康特别行政区。民国28年(1939)年,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78年,邓柯县撤销,划入德格2个区、8个乡。1990年全县辖6区、26乡、1镇。县治更庆镇,距州府康定587公里,离省会成都953公里。
2000年,德格县辖1个镇、25个乡:更庆镇、达马乡、普马乡、岳巴乡、八邦乡、龚垭乡、白垭乡、汪布顶乡、柯洛洞乡、卡松渡乡、俄南乡、竹庆乡、俄支乡、马尼干戈乡、玉隆乡、错阿乡、中扎柯乡、上然姑乡、窝公乡、温拖乡、年古乡、浪多乡、阿须乡、打滚乡、亚丁乡、所巴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3989人,其中: 更庆镇 7318 达马乡 1784 普马乡 1882 岳巴乡 1677 八邦乡 2297 一龚垭乡 3492 白垭乡 1982 汪布顶乡 1992 柯洛洞乡 3357 卡松渡乡 1041 俄南乡 1250 竹庆乡 4505 俄支乡 2809 马尼干戈乡 2544 玉隆乡 1785 错阿乡 1596 中扎科乡 3898 上然姑乡 1757 窝公乡 1621 温拖乡 2760 年古乡 2738 浪多乡 2712 阿须乡 2069 打滚乡 1741 亚丁乡 2128 所巴乡 1254
2004年,德格县辖1个镇(更庆)、25个乡(达马、普马、岳巴、八邦、龚垭、白垭、俄南、竹庆、俄支、玉隆、错阿、窝公、温拖、年古、浪多、阿须、打滚、亚丁、所巴、中扎柯、上然姑、汪布顶、柯洛洞、卡松渡、马尼干戈)。 |
|
元初,萨迦派第一代祖师、第一代萨迦法王八思巴,途经德格,将德格第二十九代四郎仁钦,选定为“色班”(法王膳食堪布),称其具有“四部十善”的品质和福份,赐名“四德十格之大夫”,从此,四郎仁钦即以“德格”作为家族名,地名随家族名称为德格,亦为县名。(四部指法、财、欲、解脱。十善指近牧、远牧善草、建房、耕种善土、饮用、灌溉善水、砌墙、制磨善石、造屋、作薪善木)。 |
|
自川西北丘状高原区,雀儿山绵亘全县,属横断山系沙鲁里山北段分支,金沙江河谷地带。南部主峰绒麦俄扎海拔6168米,为全县最高点,最低点为西南解与白班县交界之麦典河口,海拔2980米。雀儿山将县境分为东北、西南两大部分。东北部高,河谷宽平、土壤肥厚、古夷平面保存完整,为丘状高原地貌。西南部低,河流深切、高差悬殊,为高山峡谷地貌。境内现代冰川发育,有冰川30余条,高山湖泊较多,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30座。雅砻江北入东出,有巴曲、玉曲等12条支流。金沙江为西部界河,有色曲、麦曲等5条支流。属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空气干燥,气温较低,长冬无夏。年平均气温东北部0℃以下,西南部6.5℃,1月均温-2.8℃,7月均温14.5℃,年降水是611.3毫米,无霜期83天,年均日照管2051小时。 |
|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20余种、矿点36处,主要矿种有铜、铅、锌、镍、锡、钨、金、银等。有森林面积86.61万亩,活立木蓄积是1516万立方米,有杉、柏、桦等树。林间草地多熊、豹、白唇鹿、獐、盘羊、猞猁、旱獭、白马鸡、贝母鸡等动物资源。出产960余种动植物和矿物药材,尤以“八乌虫草”、“玉隆大黄”著名。经济以牧为主,有牧业用地929.84万亩。1990年有和类牲畜牧业4290头(只),产肉2292吨、奶9103吨、羊毛34吨、牦牛毛51吨、牛绒38吨,产值1752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农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1990年粮食总产7192吨,农业总产值2801万元。农牧民人平纯收入527元。工业基础薄弱,现有工业企业7个,包括电力、汽车运输、印刷等,工业总产值392万元。川藏公路(国道317线)东西横穿县境。有省道马(马尼干戈)石(石渠)公路,经县境东部1区3乡。有区乡公路6条,林区公路8条,总长275公里。有邮电局(所)9处,邮路长694公里,设电话线条10条,电报电路3路,电话交换机165部,农村投递路线长453公里。有国营、集体、个体商业服务网点206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78万元。国营商业商品纯购进总额314万元,纯销售总额985万元。 |
|
德格县在藏区享有“雪山下的文化古城”的称誉。德格藏文化,继承和发展了藏区古代宗教文化。历史上境内藏文化学者云集。创建于1729年的德格印经院,是迄今全国最大的藏文印经院,素有“藏民族文化宝库”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格方言为康区标准语言。德格藏区在挖掘、整理、利用古代藏医药文献,研制名贵藏药,医治慢性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有较大突破,为甘孜州藏医药医疗、教学、科研基地。德格素有“格萨尔王故里之称”,格萨尔王传记在德格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德格县下有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精博的寺庙,如宗萨寺,甘庆寺,砻雅寺,这些寺庙在藏区享有盛誉。民国时期,全县仅有小学3所,其中时办时停的2所。解放后,发生较大变化,至1990年已有小学26所,在校生2361人,小学教师234人;中学1所,在校高中生79人,初中生188人,专任教师27人;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133人。有县医院、藏医院、区乡卫生院(所)等卫生医疗机构32个、床位92张,每千人有2.34个卫生技术人员。文化事业发展较快,已建有水泥球场4个,排球场5个,乒乓球场12个,棋类室30个,1050个座位的电影院1个,6个电影放映队,2个录像室,文化馆1所,图书室6个,藏书记处10余万册,建有广播站县1站、乡27站、村117站,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3个。 |
|
- n.: Dege County
|
|
德格 |
|
|
|
德格县人民医院 | 德格县盐政管理所 | 德格县妇幼保健院 | 德格县卫生防疫站 | 德格县藏医药研究所附属藏医院 | 德格县藏医院研究所附属藏医院 | 德格县宋萨寺玉妥云丹医疗中心 | |
|
|
打滚乡 | 更庆镇 | 马尼干戈乡 | 卡松渡乡 | 柯洛洞乡 | 汪布顶乡 | 所巴乡 | 亚丁乡 | 阿须乡 | 浪多乡 | 年古乡 | 温拖乡 | 窝公乡 | 错阿乡 | 玉隆乡 | 俄支乡 | 竹庆乡 | 俄南乡 | 白垭乡 | 龚垭乡 | 八邦乡 | 岳巴乡 | 普马乡 | 达马乡 | 中扎科乡 | 然姑乡 | 八帮乡 | 上然姑乡 | 中扎柯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