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四川 >甘孜藏族自治州 > 丹巴县
显示地图
目录
概况 Danba County
  邮编:626300 代码:513323 区号:0836
  拼音:Dān Bā Xiàn 英译:Danba County
  
    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总面积4656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6年)。全县辖1个镇、14个乡:章谷镇、巴底乡、巴旺乡、聂呷乡、革什扎乡、边耳乡、丹东乡、东谷乡、水子乡、格宗乡、梭坡乡、东女谷乡、岳扎乡、半扇门乡、太平桥乡。县政府驻章谷镇。
基本概况
  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的东大门,东与阿坝州小金县接壤,南和东南与康定县交界,西与道孚县毗邻,北和东北与阿坝州金川县相连。幅员面积5649平方公里,境内高山对峙,峰峦重叠,峡谷深邃,景色独特。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0-5521米,县城位于大渡河畔的章谷镇,海拔1800米。全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56829人,是一个以藏、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解放后五十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建设,丹巴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交通、通讯、能源、水利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全县15个乡(镇)基本实现乡乡通公路。全县通车里程339公里,特别是在朱总理2001年来甘孜州视察后,交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八(美)丹(巴)公路、小(金)丹(巴)公路、丹(巴)刷(金寺)路、瓦(斯沟)丹(巴)路四条出境公路的通县油路工程的顺利完成,彻底解决该县交通瓶颈的制约。光纤通讯、移动通讯、因特网业务和ADSL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缩短了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信息通讯已深入到各个领域。能源建设步伐加快,在建的招商引资项目1.5万千瓦的陡水岩电站工程,2003年4月第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使乡通电率达80%,村通电率达74%。大大改善该县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十年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一、自然资源
  丹巴属川西峡谷的一部份,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由于青藏高原季风型气候影响,气候呈典型的立体气候,特殊的地质构造,发达水系,使丹巴的自然资源丰富,
  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金、银、铅、锌、铜、铂族、镍、白云母、花岗石、石灰石、等20余种,在已探明的矿床中,特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16处。杨柳坪铂镍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二,半扇门乡关洲硅矿会储量就高达15亿吨。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
  全县林地358.5万亩,草地228.3万亩,耕地11万亩,其它用地249.6万亩。森林覆盖率29.2%,植被覆盖率41%。
  1、植物资源
  丹巴县是西南地区重点林区,生态环境良好,植物资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植物基因库。植被群落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为6个类型,其植被主要成垂直分布,共有草本植物342种,木本植物57科,119属、223种;有云杉、冷杉、铁杉、桦木等,珍稀树种有红豆杉、檀木;药用植物有227种,主要有无花果、党参、贝母、天麻、当归。常见经济木有苹果、梨、花椒、核桃、杜仲、厚朴等。森林植物产品丰富,有松茸、羊肚菌、黄丝菌、猴头菌、大脚菇、木耳等几十种可食用、药用的野生菌和野生食用植物。
  2、动物资源
  有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30余种,省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主要保护动物有白唇鹿、胡兀鹫、藏酋猴、黑熊、马麝、白臀鹿、藏原羚、獐、盘羊、白马鸡、鹦鹉、藏马鸡、锦鸡、旱獭、白马鸡等。
  三、种养业资源
  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种养业发展迅速。
  1、种植业中主要有花椒、核桃、苹果、梨、天麻、杜仲、粮食作物等。丹巴的“金冠”、“红冠”、“红星”苹果获国家、省优质证书。被列为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玉米、青稞、豆类、油菜、蔬菜等作物,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养殖业资源丰富。有广阔的草地资源和品种繁多的饲养资源。主要有牦牛、犏牛、绵羊、山羊、猪、鸡等,特别是野生动物养殖和繁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野生动物的培育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
  四、水利资源
  丹巴处于长江上游,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溪沟密布,多达131条,大金川河、小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在县城附近汇入大渡河,流域面积4721平方公里,水利资源极其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86万千瓦,境内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五、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涉猎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大类,17个亚种,30个小类。有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有旖旎瑰丽的民族风情,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历史文化,是四海嘉宾休闲度假、探险旅游、回归大自然的最佳去处。
  1、自然旅游资源。独特而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变质岩水系,勘称“地质百慕大”,已成为国内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形成了维我独有的河流景观,气象景观,自然风光。
  2、历史文化资源。丹巴素有“千碉之国”、“美人谷”之称,是嘉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民族文化悠久,有国内独有、世界罕见的中路、梭坡古碉群,有天人合一,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的嘉绒藏族民居.有新时期时代古石棺群,土司官寨,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内涵丰富的嘉绒民族风情,有不同旋律、不同情调、不同寓意的锅庄、嘉绒藏戏、嘉绒藏族多姿多彩的服饰,精彩的弓箭舞及赛马等传统文体活动,有顶毪衫和抢头帕等颇为独特的丹巴嘉绒藏族婚恋习俗,还有特色浓厚的传统婚礼和丧葬习俗。
  3、社会旅游资源。有每年农历七月初十至十五的墨尔多山庙会;农历四月初八的转山会;农历十一月十二日的嘉绒藏历年;还有观花节、燃灯节、赏花节、咂酒节等。
  4、旅游商品资源。旅游商品资源十分丰富,有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土特产品和当地具有传统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当地特色和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
  5、产业旅游资源。有初具规模的干水果基地,苹果、梨、核桃、花椒等果园众多,观光农业独具特色,别有情趣。农作物由于气候差异,形成成熟期差异,有着“人间四月芳芬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有独具特色的观光生态农业资源。
历史沿革
  置县时,根据丹巴的藏名翻译而来,故名丹巴。
  秦、汉为西羌领地。
  隋为嘉良夷地。唐置东、西喜良州,隶雅州,后被吐蕃所据。
  宋仍置东西嘉良州。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置革什扎安抚司和巴底安抚司。
  康熙四十一年(1702)置巴旺安抚司。
  乾隆三十九年(1774),巴旺、巴底安抚司升为宣慰使司。
  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章谷屯,隶懋功(今小金县)屯美诺直隶厅。
  民国2年(1913)康定辖属的鲁密章谷24寨连同丹东、巴旺、巴底置丹巴县
  1914年置县。因旧为丹东、巴底、巴旺土司地,取三名首字命名。“丹巴”藏浯意为“山谷岩城”。
  1935年红军长征过境,建立了丹巴县苏维埃(又名格勒得沙)政府和大桑区、巴旺、巴底、丹东、城内、连耳、聂呷、半扇门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库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1990年,全县辖4区、15乡、1镇。县治章谷镇,距州府康定137公里,距省府成都368公里。
  2000年,丹巴县辖1个镇、14个乡:章谷镇、格宗乡、水子乡、边尔乡、梭坡乡、丹东乡、巴底乡、岳扎乡、巴旺乡、太平桥乡、聂呷乡、半扇门乡、中路乡、东谷乡、革什扎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5753人,其中: 章谷镇 7849 巴底乡 5004 巴旺乡 2735 聂呷乡 3238 革什扎乡 4960 边耳乡 1772 丹东乡 1209 东谷乡 3109 水子乡 3302 格宗乡 3866 梭坡乡 3144 中路乡 2873 岳扎乡 4119 半扇门乡 4497 太平桥乡 4076 
  2004年,丹巴县辖1个镇(章谷)、14个乡(水子、东谷、格宗、中路、革什扎、边耳、丹东、巴旺、聂呷、巴底、半扇门、岳扎、太平桥、梭坡)。
  2005年9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2号)批准,同意丹巴县中路乡更名为东女谷乡。
风土人情
  丹巴的选美节又叫风情节,每年5月21日至23日举行,2001年选出了一朵金花,二朵银花,五朵石榴花,还要选出一朵康巴之花,个个美艳群芳。
  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文化 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的东女国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丹巴县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古朴动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以及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节日、礼仪、丧葬习俗等民俗文化,构成了丹巴县丰 富多彩、特色突出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这里也是开展嘉绒藏族民俗风情旅游的最佳去处。
  传统歌舞、戏剧与体育 丹巴嘉绒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间舞蹈十分丰富,其中以丹巴锅庄、弓剑舞最具民族特色。
  民族服饰 嘉绒藏族服饰是整个藏族服饰中颇具代表性的,服饰多是用氆氇、呢子、毛料等上品料制作,上衣外套分大领和小领,也有长装和短装。外套的衣领、袖口等处镶有水獭皮、豹皮。领口、袖口均用金丝缎镶边。着装一般分为盛装和便装,用于不同的季节的场合。
  婚嫁与丧葬习俗 藏族青年男女通过节日,耍坝子、庙会、转经、跳锅庄、对山歌等形式来结交异性朋友,有的地方还至今流行着顶毪衫、抢头帕等古老风俗。
  丹巴美人
  丹巴出美人,世所公认,特别是来自丹巴美人谷的美人特别多,她们不怕风吹,不惧日晒,艰苦的体力劳动之余,稍加梳洗,便气韵毕现,曲线天成。天生的冰肌玉肤似乎永远含烟凝碧;瘦长而丰腴的体态似乎永远婉转有致,劳动的打磨没有使其粗糙、变形,反而更增加了健美的必备要素。大凡“美人谷”的女孩,不管身在乡村还是走出大山,几乎不施粉黛,不用华丽的衣饰去装扮。丹巴之所以出美人,可能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水土、种族有一定的关系。也许还有其它原因,如果您有兴趣,不妨亲自去看一看。
经济概况
  全县有耕地面积80394亩,主要分布在河谷和半高山地带,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81亩,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1683万元,粮食总产量为19463吨,人平有粮600余公斤,以玉米、小麦为主。有天然草场228.34万亩,牛、马、羊、猪等14.58万头(只)。
  工业有电力、云母开采与加工、采伐、建材、砖瓦、农机修理等,总产值1229万元。已建成电站28座、装机容量5270千瓦。
  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53万元,城乡集市货物成交额623万元,商品收购总值201万元,商品销1322万元,有各类商业网点394个。
行政区划
  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的东大门,东与阿坝州小金县接壤,南和东南与康定县交界,西与道孚县毗邻,北和东北与阿坝州金川县相连。
  Danba Xian
  513323
  626300
  县人民政府驻章谷镇
  2004年,丹巴县辖1个镇(章谷)、14个乡(水子、东谷、格宗、中路、革什扎、边耳、丹东、巴旺、聂呷、巴底、半扇门、岳扎、太平桥、梭坡)。
风景旅游
  丹巴县交通便利,四条油路四季通达。气候宜人,环境舒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文化积淀深厚,中路古遗址表明数千年前嘉绒藏族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并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石室建筑文化,自古便有“千碉之国”的美誉。嘉绒藏寨依山而卧,白色主调与绿茸般的背景巧妙搭配,把神秘的古老风水学说与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人称“童话世界”。
  丹巴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风光神奇美丽,“天然盆景”、党岭风光,集雪山、森林、海子、温泉、草甸于一体;墨尔多神山,纳山、水、林、崖、洞108圣景于一炉,是休闲度假、探险旅游、回归自然的最佳去处。
  古碉是嘉绒地区藏民族先民们的建筑杰作,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丹巴县有“千碉之国” 的美誉,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隘处耸立着无数的古碉建筑。据资料介绍;鼎盛期的丹巴碉楼不下3000座,一个大的村寨即有百余座。试想当初在深切河谷两岸,密密麻麻林立的碉群,其气势是何等的壮观!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县境内仅存古碉166座,主要分布在梭坡、蒲各项、中路,其中梭坡84座、蒲各顶29座,中路21座,其余各乡散存32座。现存古调最早修建于唐代,最迟为清朝增定大、小金川之时。古碉具有千百年的历史,历经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有的久已偏倚,却不倒塌,有的甚至弯曲如弓,自成奇景,其建筑艺术堪称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古碉为片(乱)石夹泥砌成,棱角笔直,墙面 光滑,下宽上窄,面随高度增加而内收。古碉一般高20余米,最高达50m,内建楼层十 余层至二十余层,每层可容纳10余人,每座碉容纳百余至二百余人。这些古碉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从形状上可分为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三角碉。但以四角碉为主。
  从功能上可分为家碉、界碉、寨碉、风水碉、烽火碉、官寨碉,军事防御碉、通讯预警碉等。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战争期间,由于当地碉堡林立,清军久攻不下,于是将一批俘虏和工匠带到北京香山专门修建这种碉堡以供研究、演习攻击战术, 因此至今在北京香山仍然保存着一些同样由片石砌成的古碉而当时的俘虏和工匠也便留了下来,他们的后代在房屋建筑上还保留着部分嘉绒藏族民居的特点.古碉是嘉绒藏族先民高超精湛的片石砌墙技艺的典型代表,曾有历史学者根据林立的碉群,作出了“疑其碉群即嘉良古都”的结论。关于古碉至今仍然有许多尚未揭开的谜等待着人们去考证和研究。
英文解释
  1. n.:  Danba County
近义词
丹巴
相关词
盐业公司盐政管理所
包含词
丹巴县盐政管理所丹巴县卫生防疫站丹巴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省丹巴县人民医院四川省丹巴县中藏医院
分类详情
张开丹东乡张开边耳乡张开格宗乡张开章谷镇张开梭坡乡
张开岳扎乡张开半扇门乡张开巴底乡张开聂呷乡张开巴旺乡
张开革什扎乡张开东谷乡张开水子乡张开中路乡张开太平桥乡
东女谷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