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大竹縣位於四川東部,達州南部,東鄰梁平、墊江,南接鄰水,西界廣安、渠縣,北連達縣,現轄50個鄉(鎮)、577個村。面積2076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93.14萬畝;全縣總人口10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92萬人。
大竹縣係對外開放縣、全國商品糧生産基地縣、全國苎麻生産基地縣、全國重點産煤縣,盛産稻穀、玉米、小麥、油菜、苎麻、竹木、蠶桑、茶葉、生豬、傢禽等。其中苎麻面積、産量多年來居全國首位。
區位優越。國道318綫、省道218綫縱橫交錯,達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公路總里程956公裏。縣城西至襄渝綫渠縣火車站40公裏,北至達州火車站60公裏、達州機場70公裏,南至重慶江北機場135公裏、重慶港160公裏,東至萬州機場、萬州港176公裏,形成了“半小時達州、1小時重慶、3小時成都”的通達格局,成為川、渝、鄂、陝的物資集散地和川東北地區的商貿中心。
先後被命名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達標縣、全國初級衛生保健達標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造林緑化百佳縣",並榮獲省級文化先進縣、省級綜合治理模範縣、全省首批體育優勝縣等稱號。 |
|
大竹縣在農業上,堅持圍繞農民增收、財政增收的目標,堅持"三個穩定"(穩定農村基本政策、穩定基本農田、穩定糧食生産能力),突出"三個優化"(優化農産品結構、優化農村産業結構、優化農業區域佈局),狠抓項目啓動、政策拉動、科技帶動、開放推動,大力延伸三大鏈條(以麻紡企業、二郎竹席協會等為竜頭,以16萬畝苎麻基地、16萬畝竹資源基地為依托的特色産品加工産業鏈;以醪糟公司、油脂公司等為竜頭,以20萬畝雜糯間栽基地、20萬畝油料基地為依托的糧油加工産業鏈;以肉聯廠、星火禽業協會等為竜頭,以80萬頭良種生豬生産基地、2000萬衹小傢禽生産基地為依托的畜禽加工運銷産業鏈),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努力實現由傳統農業嚮現代農業、由農業大縣嚮經濟強縣的轉變。
工業上,縣政府提出並逐步落實“機電行業育骨幹,食品行業強發展,化工行業求突破,煤炭行業抓轉移,絲麻行業搞重組”的結構調整思路,突出發展以“黑象牌”電纜、“西立牌”膜片離合器、PVC彈性體輸油管、“東柳”醪糟四個省名牌産品為代表的機電、化工、食品、麻紡産品,走“專、精、特、新”的路子,同時加快企業産權制度改革步伐,促進工業經濟穩步發展。
發展強勁。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産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産業結構比調整為30:40:30。民營經濟快速發展,2006年,全縣民營企業415戶、個體工商戶15490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51.4%。工業經濟跨越發展。成功引進了玖源化工、石河天然氣淨化廠、利森水泥等外來投資企業,川電、金橋、川環、大楓樹等骨幹企業發展良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6.2億元、利潤1.3億元、稅金1.3億元,分別增長42%、46.2%、44.4%;苎麻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川環科技、工具公司、通源油脂等16戶企業入駐。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基礎地位得以鞏固,農業生産穩步增長,産業化經營步伐加快,竜頭企業不斷壯大,全縣省級重點竜頭企業2戶,市級重點竜頭企業6戶,農副産品加工企業達110餘個,專業合作組織達328個;勞務輸轉能力增強,2006年實現勞務收入13.2億元,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522元,增加252元。城市經濟健康發展。加大經營城市力度,實現收入3.7億元;城鄉市場繁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2億元;旅遊業發展迅速,實現收入3.64億元。
2006年,大竹縣廣大幹群嚴格按照“16字”新跨越發展思路,致力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完成地方生産總值7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下同)13.4%;一二三産業結構比調整為30:40:30;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6億元,增長32.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億元,同口徑增長30.9%。在西部百強縣排序中,居第87位。工業經濟提速增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2億元、利潤1.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2%、46.2%;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4.9.1%。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實現總産值38.6億元,增長2.9%,糧食總産連續五年穩定在50萬噸以上。城鎮商貿互動共進。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2億元,增長16.9%。實現旅遊收入3.64億元,增長73%。
1997年以來改革開放重大經濟活動、建設項目:
1、97年2月,縣委、縣政府對企業銷售收入突破5000萬元、實現利潤超過150萬元的經營管理者實行重奬,奬給有突出貢獻的氮肥廠廠長林孟軍和川東電纜廠廠長李永輝奬金各5萬元。
2、97年9月,大竹縣4傢企業躍入全省500強。按固定資産原值500強排序,大竹縣氮肥廠列第233位,大竹縣苎麻紡織印染廠列第315位。按實現利潤500強排序:四川省川東電纜廠列第357位,大竹縣電力公司列第462位。
3、97年11月大竹縣首批改製企業資産評估工作基本結束,資産評估73戶,完成資産清算、核實72戶。
4、98年4月中國公衆計算機互聯網"天府熱綫"大竹節點開通,當年發展用戶40戶。
5、98年6月,縣烏木水庫取水頭部改道工程經達川地區計委、建委批準立項,完成了項目初設可研報告及施工方案圖的規劃設計等準備工作。
6、98年9月,大竹縣竜潭水庫工程前期可研工作基本完成,該水庫設計總庫容為2700萬立方米,供縣城15萬人飲用水。
7、98年11月,大竹縣境內國道210綫北端19公裏省級文明樣板路建設工程全面竣工。
8、98年12月,大竹縣正式啓動廣播電視光纜網絡建設工程。
9、98年12月,大竹縣政府駐成都辦事處在成都正式挂牌運行。
10、99年6月,大竹縣與重慶市九竜坡區簽訂對外地投資企業實行優惠政策的雙邊協議。
11、99年6月,大竹縣與鄰水縣締結為友好縣。
12、99年7月,大竹縣竜潭水庫項目可研報告通過終審。
13、99年10月,大竹縣電信局完成7000門電話擴容,全縣城鄉電話交換機總量達到31000門。
14、2000年2月,省計委行文批復大竹縣竜潭水庫可行性研究報告,批準竜潭水庫總投資11920萬元,其中樞紐工程6129萬元,水庫淹沒工程3140萬元,渠係工程2651萬元。
15、2000年4月,大竹縣全面清退區鄉鎮機關和事業單位臨時人員2400多人。
16、2000年4月,大竹縣在縣城竹陽鎮舉行了由11傢非國有企業參加的招聘下崗職工洽談會,有110人下崗職工被擇優錄取重新上崗。
17、2000年7月,大竹縣勞動力市場正式成立,全縣不再對應屆大中專畢業生統包分配,一律進入人才市場進行雙嚮選擇、調節就業。
18、2000年8月,大竹縣為深化企業産權制度改革,加快企業産權結構調整,實現國退民進戰略,舉行首屆企業産權交易會,首批推出57戶工商企業面嚮市場,公開競價出售。共出售企業22戶,成交金額達3001.53萬元。
19、2000年11月,達渝高速公路達縣至大竹段正式通車運行。 |
|
大竹縣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資源、礦産資源及旅遊資源為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阔的發展天地。
大竹縣屬於中亞熱帶常緑闊葉林區,低山、丘陵、平壩有適宜多種竹木生長的林地。森林類型有:以馬尾鬆為主體的鬆、杉針葉混交林;以絲慄為主的常緑闊葉林;以白夾竹為主的竹、針、闊混交林;也有鬆、杉、柏、樟、櫟等純林。全縣森林面積達62.25萬畝,森林覆蓋率27.31%,其中以白夾竹為主的成片竹林資源達16萬畝。全縣有林地面積43.34萬畝,蓄積量147.3萬立方米,其中:用材林25.4萬畝,蓄積量92.3萬立方米;防護林17.9萬畝;蓄積量54.9萬立方米。
大竹縣境內有煤、天然氣、石灰礦、灰石岩、鐵礦石等多種礦産資源,藴藏量也較為豐富。原煤總儲量為1.63億噸,符合工業標準和礦山開採技術條件的保有儲量達1.44億噸,發熱量在5000-7000大卡/千克。天然氣藴藏量約60億立方米,還埋藏有較豐富的石油。石灰礦儲量頗富,主要分佈在華瑩山、銅鑼山中上部。灰石岩以銅鑼山分佈為多,是全縣陶瓷工業生産的主要原料。新近探明的碳酸鍶礦儲量達148萬噸,是一特大稀有金屬礦床,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
大竹縣歷史悠久,山清水秀,名勝古跡衆多,旅遊業發展前景極為廣阔。全縣已經初步開發建成了東湖公園、五峰山森林公園、烏木水庫風景區、蒲苞山森林公園、東山森林公園等自然風景旅遊區以及雲霧山寺、四方山丹桂堂等佛教文化觀光旅遊區,完整保存了清河古鎮、範紹增故鄉古建築群,成為川東旅遊度假景地之一。全縣已有一個旅遊涉外賓館(東湖大酒店),東柳醪糟、大竹豆幹、大竹涼席等旅遊産品在國內享有盛名。 |
|
電廠和裝機輸變電能力
大竹縣現有一火力發電廠、55處水電站,裝機76臺,裝機容量纍计達42910千瓦,擁有35KV變電站7座,主變11臺,變電設備容量40150KVA。
公路和城市建設
大竹縣城位於國道210綫和318綫的交匯處,公路交通十分發達。西至渠縣火車站40公裏,北至達縣火車站79公裏,至達縣機場84公裏,南至重慶江北國際機場150公裏,東至重慶萬州區港口176公裏,正在建築中的達渝高速公路從境內經過,其中達縣-大竹段於2000年底正式通車。過境兩條國道好路率達78%,並改造建成了64公裏山嶺重丘二級公路,被命名為全省公路行業省級文明示範窗口,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已完成縣城城鎮體係發展規劃的編製,先後新、改、擴建城市主要街道11公裏,城市面積發展到7平方公裏。城市自來水日供水能力達4萬噸,天然氣年供氣量達510萬立方米,城市緑化覆蓋率達26%。 |
|
1、四川省大竹師範學校(現在已經並入大竹中學,大竹師範已不存在)
該校創建於1940年,占地面積50025平方米,擁有各種類型計算機76臺,有多媒體語言實驗和多媒體教室,擁有各類圖書近8萬册。學校現有教職工110人,專任教師69人。學校主要招收優秀初中畢業生,培養五年一貫製大學專科學歷的小學教師。
2、大竹縣中等衛生職業學校
學校建於1978年,現占地42畝,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現有在校生800名。學校自96年以來,先後與達州衛校聯辦中專醫士、護理專業,與達州電大聯辦大專"高級護理"專業,與廣元職工醫學院聯辦大專"中西醫結合"、"高級護理"等專業,2000年4月,經省教委批準為達州衛校教學點。
中、小學數量及在校人數。
全縣共有學校647所,其中小學589所,普通中學58所;共有學生157712人,其中小學114531人,中學43181人。 |
|
大竹縣境內宗教有佛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佛教活動場所主要有雲霧山寺和四方山丹桂堂。雲霧山寺是川東一帶有名佛教寺廟,海拔1190米,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夏季為避暑勝地,鼕季雪景獨具特色,是集宗教、旅遊為一體的聖地,有"小峨眉山"之稱。四方山丹桂堂位於銅鑼山中段,海拔980米,緑樹成蔭,古柏參山,山川秀麗,風景奇絶,香火旺盛,每年的三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五朝香拜佛信徒衆達萬人。由公路到丹桂堂有一千多步石梯,陡峭險峻;丹桂堂建築雄偉,寺內二口鐵鑄大鐘,其聲響徹雲霄,為丹桂堂增添生氣。
伊斯蘭教是清嘉慶年間傳入大竹,現修建有一所清真寺,作為宗教活動場所,至今有200多年歷史。寺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現有信徒500多人。
大竹縣基督教起始於1890年,由一位英國傳教士傳入大竹。1957年教會停止活動,1986年恢復,1992年改建教堂,占地面積400餘平方米,現有牧師一名,傳道員一名,信徒400餘人。
破山禪師(1597~1666),號海明。俗姓蹇,名棟宇,是明末清初我國一位著名的佛門巨匠、詩人、書法傢,是明末清初重要禪宗大師,在蜀峨嵋地區的佛教活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破山海明一生弘法精進,廣收門徒,推動了清初的僧伽教育,他所撰寫的《伏虎寺開學業禪堂緣起》是其禪學教育思想的精闢總結。祖籍渝城(今重慶市),於明朝萬歷二十五年(1597)出生於竹陽(今四川大竹縣)。父名蹇宏(弘),母徐氏。《破山禪師年譜》說他“本渝州忠定公後裔” ,蹇忠定公即明朝的重臣蹇義。破山海明禪師,臨濟宗第三十一世,是開法西南禪宗的領袖人物,對明末清初時期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北、湖南的禪宗,影響甚為卓越。梁平雙桂堂的開山祖師,曾落腳過石柱縣 銀杏堂。當代書畫傢啓功最崇拜之人。 |
|
大竹縣下轄:
18個鎮:竹陽、石橋鋪、周傢、柏林、廟壩、石河、清河、高穴、楊傢、烏木、文星、石子、觀音、清水、歐傢、團壩、媽媽、雙拱。
32個鄉:城西、竹北、東柳、朝陽、人和、中華、黃傢、柏傢、李傢、二郎、蒲包、新生、永勝、安吉、白壩、雙溪、八渡、中和、楊通、天城、四合、張傢、童傢、神合、金雞、黃灘、牌坊、姚市、蓮印、川主、月華、高明。 |
|
大竹縣位於四川省東部,唐武則天久視元年,即公元700年始置縣,因“竹地竹多、竹大”而得縣名,其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中國苎麻之鄉”、“川東緑竹之鄉”的美譽,擁有竹類品種16個,種植面積40萬畝。1300多年的歷史和“三山兩槽”地形特徵,構成了其獨特的旅遊文化和旅遊景觀。現有以竹景觀為主題的國傢級森林公園—五峰山國傢森林公園,中西合璧建築群—清河名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級風景名勝區—峰頂山風景名勝區。此外,還有集三國古驛道、峽𠔌、溫泉、寺廟、古巴人洞穴等等多種資源於一體的雲霧山景區;有高觀寨淨土寺、四方山丹桂堂、雲霧山雲霧寺等各具特色的宗教寺廟。
[中西合璧古建築群] 其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格調統一,風貌獨特,是西南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中西合璧式古建築群,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旅遊價值。清河名鎮 位於大竹縣北部,距縣城竹陽鎮22公裏,是抗日名將、國民黨起義將領範紹增故裏。始建於秦漢,明末清初形成規模,現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群類)。清河鎮獨街一條,北直南彎,似睏牛狀。全長385.50米,街道兩邊各108根歐式圓柱通廊,占地3.3萬平方米。被專傢譽為“國外沒有,國內少有,四川僅有”。柏林范氏公館 位於距清河鎮4公裏的柏林鎮,為範紹增侄兒範南軒所建。四合院式二層磚木結構建築,占地約1600多平方米,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是民國初期川東民居建築的經典。
[五峰山國傢森林公園] 位於大竹縣東北部,距縣城22公裏,從重慶市到該景區僅需一個多小時。景區總面積達876.16公頃,是一個以竹景觀為主題,集森林生態景觀、湖泊景觀和佛教文化觀光為一體的森林公園。在川、陝、渝、鄂四地自然景區中,以竹林規模大、種類多、自然生態環境優良、特色鮮明著稱。景區內有竹海、溶洞、寺廟、島嶼、湖泊、野生動物、珍稀植物等景觀。景區氣候涼爽,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天然大氧吧,具有多種生態保健功能,為避暑、賞景、休閑、蕩舟、垂釣等的絶佳去處。五峰山景區 五峰山景區以竹景觀為特色,是川東最大、景觀最秀麗的竹海景觀區,堪與“蜀南竹海”媲美。景區內竹類品種繁多,共計20餘種,除白夾竹、楠竹等常見品種外,還有珍稀的羅漢竹、人面竹、方竹等。大片的天然竹林緑染山山嶺嶺,綿延數十裏,面積達6000餘畝。百島湖景區 因有島嶼、半島百餘個而得名。其總淹沒面積1.24萬畝,湖面寬500——2000米。景區湖水清澈明鏡,水域廣大、岸綫麯折、港灣幽深、天水一色、山水相依,氣勢十分壯闊。蒲苞森林景區 蒲苞山海拔1016米,山中白夾竹遍布、蔭翳蔽日,環境清幽,山勢奇險秀麗;山上古寺——清涼寺,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另有岩溶裂隙洞——青雲洞,一股清泉涌出成溪,溪中有姿態秀麗的跌水和瀑布,蔚為壯觀。
[高觀寨淨土寺] 位於大竹縣蓮印鄉境內,距縣城2公裏,是一個集宗教朝聖、觀光休閑於一體的旅遊活動場所。目前為川東地區最大佛教中心。遊客除來自本市各縣市區外,已輻射萬州、重慶、廣安等縣市。
[雲霧山風景區] 雲霧山因常年雲霧繚繞而得名,距縣城僅3公裏。景區內有森林、峽𠔌、古道、溫泉、寺廟、溶洞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集森林生態觀光、古道文化觀光、宗教文化觀光、溫泉度假等旅遊産品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是夏避暑、鼕賞雪、四季觀光休閑的理想處所。三國古驛道 啓於先秦興於三國,古代一直是成都出川東過三峽到湖北的交通主幹道。景區保存完好各朝代開鑿鋪就的古道有5公裏,棧道、石路、橋梁等道路構件厚重古樸。沿途石壁上有唐宋時期的石刻、古巴人穴居的山洞多處,遺跡十分豐富。雲霧山寺 雲霧山寺建于云霧山頂,始建於唐代,一直是川東地區最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有“川東小峨眉”之稱。據載,明朝建文帝曾在雲霧寺避難三月。至今尚存明代石刻佛像,部分原有建築構件及二孔石橋等文物。茶園溫泉 為川東北地區不可多見的含偏硅酸、偏硼酸的氟、鍶低溫醫療熱礦水,對人體所患多種疾病具有醫療作用。其井深3000餘米,日出水量1500餘方,出井口水溫達49℃,適合建成集醫療、會議、健身、娛樂、休閑於一體的中等規模大小的溫泉度假村。
[峰頂山景區] 峰頂山景區位於大竹縣境西南與墊江交界處,距大竹縣城58公裏,距重慶市墊江縣城9公裏,最高海拔1183米。該風景區現有1.2萬畝茂密的原始森林,生態環境優異,夏季氣候異常涼爽,為川東地區最理想的休閑、避暑、度假勝地。
[清河古鎮]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哈兒故裏”清河古鎮位於大竹縣北部,距縣城竹陽鎮22公裏,這裏是抗日愛國將領範紹增(電視劇《哈兒師長》中主角“範哈兒”原型)故裏。
清河鎮老街“將軍街”建築歷史悠久,明末清初形成規模,1920年由開明紳士範先級(範紹增之父)等籌資整修,1931年由抗日和國民黨起義名將範紹增在上海結合希臘建築風格,製成圖紙帶回並出資改造而成。整條街格調統一,風貌獨特,排列整齊,規模宏偉,全長385米,占地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是四川省以及周圍省、市保存最完好的唯一中西合璧式古建築群,被一些專傢譽為“國外沒有、國內少有、四川僅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旅遊價值。2002年被批準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目前正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離清河鎮1公裏處的哨樓塆,是明代建文皇帝朱允炆避難三十多年的場所,其突出的景觀特點是“三個三”,即三處石階、三口古井、三道山墻,寓意着“三三得九、九九為大、虎虎生威”。哨樓塆內的哨樓是當年範紹增所建,目前已被作為範紹增將軍的陳列室,展出了大量圖片、文字及實物資料,再現了範將軍傳奇的人生經歷。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提出了發展以旅遊業為竜頭的第三産業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將旅遊産業培育成為“優勢産業”。近年來整頓規範了旅遊市場秩序,完善了各重點景區的、“形象産業”的宏偉目標。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縣的旅遊産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6年成功舉辦了“首屆達州旅遊發展大會”,全縣旅遊形象和知名度得以大幅度提升,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旅遊經濟持續增長。經過努力,我縣旅遊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全縣旅遊景區招徠、吸納遊客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旅遊經濟持續快速增長,2006年,全縣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64億元,旅遊綜合收入繼續蟬聯全市第一。
二是旅遊産品日趨豐富。以五峰山、清河古鎮、淨土寺及農傢樂旅遊為依托,全縣已基本形成了觀光遊覽、休閑度假、宗教朝拜等多元化的旅遊産品結構體係。以這些産品為依托,“緑色大竹一日遊”、“重慶知青返鄉遊”等綫路正在成為省內外旅遊界推崇的綫路,受到各地旅遊者的青睞。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該縣共接待了來自重慶、成都等地的旅遊團隊五十餘起,來自市內的旅遊團隊一百多起。
三是旅遊接待能力日益增強。目前,全縣共設立旅行社4傢(紅楓葉、金飛、金燕、海涯),四星級酒店一傢(東湖大酒店),3星級賓館2傢。旅遊商品方面,遊客認同的主要有醪糟、豆腐幹、竹工藝品等旅遊商品;特色餐飲上,我縣的“東柳魚頭”為廣大遊客熟知和喜愛,並被評為“達州市首屆十大名特菜品”之一,旅遊服務接待設施基本能夠滿足廣大遊客不同層次的需求。
目前,該縣正在大力實施2003年完成的《大竹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規劃實施後,全縣將構建一個旅遊支撐中心(大竹縣)、兩個重點旅遊區、鎮(川東大竹海旅遊區和清河古鎮)、兩個配套旅遊區(雲霧山旅遊區和峰頂山旅遊區)、三條旅遊綫(一條縣內旅遊環綫:竹陽鎮—川東大竹海—清河鎮—竹陽鎮;兩條區域旅遊幹綫:重慶—大竹—達州、成都—廣安—大竹—達州)、五個旅遊商品與旅遊餐飲生産供給基地(蒲包竹山珍生産、百島湖竹山珍生産與生態型水産品養殖基地;東柳醪糟生産基地;竹工藝品生産基地;苎麻係列産品生産與展銷基地;新建成的“川東大竹海”到2010年將成為川、渝、陝、鄂四地區最具吸引力的竹文化生態旅遊目的地,大竹將成為川東旅遊片區的客源集散地和中轉站,成為連接川東地區與重慶市經濟的核心紐帶。 |
|
東柳醪糟即稱 :醪糟,又名甜酒。川人多善食之。其味道之鮮美。造藝之精良,尤推大竹東柳醪糟。“醪大王糟”、“醪糟霸王”乃東柳經營此業之兩名傢。清末以來即名揚遐邇。東柳橋居漢渝、川鄂公路交匯處,跨東柳河東西而一橋飛架。距竹城三公裏。東柳河源出銅鑼山,匯溪澗納礦泉,東柳醪糟獨特,蓋泉甘之故。東柳醪糟,不加糖而甘甜如蜜,且具滋陰補腎、生津止渴之功。凡路經大竹者,無不親臨品嚐,以祭口齒,清潤胃腸。東柳醪糟以瓦罐封裝,貼附標記,為饋贈佳品,隨過往行人而譽滿神州。達縣燈影牛肉燈影牛肉是達縣市馳名中外的名特食品,因其肉薄如紙,棕紅閃亮,燈照顯影而得名。此種牛肉始由梁平人劉仲貴於光緒年間,選用宣漢黃牛特定部位的肉塊,經過二十多道加工工序,按四季不同氣候特點加入多種香料精心製作而成。具有質酥香脆,耐人細品、營養豐富、久存不壞的特點。1927年在成都舉辦的四川省第十次勸業會上首次展出,名聲大噪,從此便揚名海內外。不僅連獲省、部優産品稱號,而且被列為國宴菜譜和饋贈國際友人的佳品,暢銷世界各地,經久不衰。 |
|
秦屬巴郡宕渠縣地。南梁大同三年(537)置山縣,為州、縣治所。唐久視元年(700)析置大竹縣,屬蓬州。因地産大竹而得名。明洪武九年(1376)屬廣安州,清屬綏定府,1950年屬大竹專區,1953年屬達縣專區,1993年屬達川地區。現屬達州市。
1997年,大竹縣面積2074.6平方千米,人口102.2萬,轄5個鎮、58個鄉:竹陽鎮、石橋鋪鎮、周傢鎮、柏林鎮、廟壩鎮、城東鄉、城西鄉、竹北鄉、烏木鄉、東柳鄉、朝陽鄉、團壩鄉、楊家乡、人和鄉、田壩鄉、中華鄉、黃家乡、清河鄉、柏家乡、李家乡、石河鄉、月華鄉、雙拱鄉、二郎鄉、雙橋鄉、余家鄉、蒲包鄉、新生鄉、永勝鄉、安吉鄉、觀音鄉、白壩鄉、雙溪鄉、羅城鄉、高灘場鄉、八渡鄉、西河鄉、中和鄉、明灘鄉、石子鄉、吉星鄉、楊通鄉、天城鄉、四合鄉、張家乡、文星鄉、童家乡、石竜鄉、神合鄉、高穴鄉、金雞鄉、五倉鄉、黃灘鄉、媽媽鄉、牌坊鄉、新橋鄉、姚市鄉、歐家乡、高家乡、清水鄉、民主鄉、蓮印鄉、川主鄉。縣政府駐竹陽鎮。有國有茶場2個,林場4個。
2000年,大竹縣轄14個鎮、49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952734人,其中: 竹陽鎮 71561 烏木鎮 18889 楊傢鎮 16810 清河鎮 20607 柏林鎮 22427 石河鎮 24124 石橋鋪鎮 25060 觀音鎮 15350 周傢鎮 28626 石子鎮 13544 文星鎮 22739 高穴鎮 17793 廟壩鎮 17178 清水鎮 18721 城東鄉 14202 城西鄉 18181 竹北鄉 24490 團壩鄉 19223 東柳鄉 20289 朝陽鄉 15419 人和鄉 13844 田壩鄉 8465 中華鄉 10386 黃家乡 7809 柏家乡 12256 李家乡 14994 月華鄉 13603 余家鄉 15001 雙橋鄉 8880 雙拱鄉 12086 二郎鄉 13511 蒲包鄉 4006 永勝鄉 20161 新生鄉 16377 安吉鄉 14123 白壩鄉 17579 雙溪鄉 14010 羅城鄉 10959 高灘鄉 14677 明灘鄉 12572 八渡鄉 12753 西河鄉 9371 中和鄉 9868 天城鄉 14217 揚通鄉 12536 吉星鄉 8681 四合鄉 13633 張家乡 6765 石竜鄉 9209 童家乡 14564 神合鄉 10269 媽媽鄉 14910 金雞鄉 11061 五倉鄉 9678 黃灘鄉 8732 牌坊鄉 12838 新橋鄉 10118 姚市鄉 11995 歐家乡 8256 高家乡 5979 民主鄉 12103 蓮印鄉 13758 川主鄉 10908
2003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8號)批復同意大竹縣撤銷城東、田壩、雙橋、余家、月華、羅城、西河、明灘、高灘場、吉星、石竜、五倉、新橋、高傢、民主15個鄉。 擴大11個鄉鎮的行政區域:(1)將原城東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竹陽鎮,竹陽鎮政府駐竹陽解放街59號。(2)將原田壩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楊傢鎮,楊傢鎮政府駐楊傢場。(3)將原雙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石河鎮,石河鎮政府駐石河場。(4)將原羅城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觀音鎮,觀音鎮政府駐觀音橋。(5)將原西河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周傢鎮,周傢鎮政府駐周傢場。(6)將原吉星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石子鎮,石子鎮政府駐石子灘。(7)將原五倉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高穴鎮,高穴鎮政府駐高穴場。(8)將原新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廟壩鎮,廟壩鎮政府駐廟壩場。(9)將原高家乡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歐傢鎮,歐傢鎮政府駐歐傢場。(10)將原民主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清水鎮,清水鎮政府駐清水鋪。(11)將原石竜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童家乡,童家乡政府駐童傢場。 新建2個鄉:(12)新建餘華鄉,鄉政府駐余家奄。轄原余家、月華鄉所屬的行政區域。(13)新建高明鄉,鄉政府駐高灘場。轄原明灘、高灘場鄉所屬的行政區域。
2004年1月14日,《達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大竹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達市府函9號);2004年2月4日,大竹縣人民政府轉發《達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大竹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的通知(竹府函9號)。
2004年,大竹縣轄18個鎮(竹陽、石橋鋪、周傢、柏林、廟壩、石河、清河、高穴、楊傢、烏木、文星、石子、觀音、清水、歐傢、團壩、媽媽、雙拱)、 32個鄉(城西、竹北、東柳、朝陽、人和、中華、黃傢、柏傢、李傢、二郎、蒲包、新生、永勝、安吉、白壩、雙溪、八渡、中和、楊通、天城、四合、張傢、童傢、神合、金雞、黃灘、牌坊、姚市、蓮印、川主、餘華、高明)。 |
|
- n.: Dazhu County
|
|
大竹 |
|
招商引資 | 農村現狀 | 革命老鄉 | 四川 | 行政區劃 | 地理 | 鄉鎮 | ????業公司 | ????政稽查所 | 中學 | 石河 | 學校介紹 | 四川省 | 行政村 | |
|
|
大竹縣中醫院 | 大竹縣絲綢廠 | 大竹縣人民醫院 | 大竹縣實驗小學 | 大竹縣文星中學 | 大竹縣職業中學 | 大竹縣第二中學 | 大竹縣????政稽查所 | 大竹縣衛生防疫站 | 大竹縣婦幼保健院 | 大竹縣紅十字醫院 | 四川省大竹縣文星中學 | 四川省大竹縣絹麻紡織廠 | 大竹縣苎麻紡織公司 | 大竹縣初級衛生保健辦公室 | 大竹縣楊傢區衛生院 | 大竹縣清河區衛生院 | 四川省大竹縣第二苎麻紡織廠 | 四川省大竹縣苎麻紡織印染廠 | 大竹縣高等中專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 | 大竹縣幹部高教自學考試輔導站 | 四川省幹部函授學院達縣分院大竹縣輔導聯絡站 | |
|
|
姚市鄉 | 歐傢鎮 | 城東鄉 | 朝陽鄉 | 石河鎮 | 雙橋鄉 | 清河鎮 | 周傢鎮 | 雙溪鄉 | 廟壩鎮 | 清水鎮 | 四合鄉 | 黃家乡 | 西河鄉 | 新橋鄉 | 民主鄉 | 新生鄉 | 永勝鄉 | 二郎鄉 | 城西鄉 | 月華鄉 | 高灘場鄉 | 明灘鄉 | 五倉鄉 | 高家乡 | 高明鄉 | 文星鎮 | 川主鄉 | 蓮印鄉 | 牌坊鄉 | 黃灘鄉 | 金雞鄉 | 神合鄉 | 童家乡 | 張家乡 | 天城鄉 | 楊通鄉 | 中和鄉 | 八渡鄉 | 白壩鄉 | 李家乡 | 中華鄉 | 人和鄉 | 竹陽鎮 | 柏林鎮 | 楊傢鎮 | 烏木鎮 | 觀音鎮 | 餘華鄉 | 田壩鄉 | 余家鄉 | 羅城鄉 | 吉星鄉 | 石竜鄉 | 安吉鄉 | 蒲包鄉 | 柏家乡 | 東柳鄉 | 竹北鄉 | 石橋鋪鎮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