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目录 邮编:623200 代码:513223 区号:0837
拼音:Mào Xiàn 英译:Mao County
茂县 位于四川省中北部,阿坝州东南部。总面积4075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6年),以羌族为多,还有汉、回、藏等个民族。全县辖3个镇、20个乡:凤仪镇、南新镇、叠溪镇、石鼓乡、渭门乡、永和乡、沟口乡、光明乡、富顺乡、土门乡、东兴乡、黑虎乡、飞虹乡、回龙乡、三龙乡、白溪乡、洼底乡、石大关乡、太平乡、松坪沟乡、曲谷乡、雅都乡、维城乡。县政府驻凤仪镇,距州府157千米。
地处岷江上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高山峡谷地带为主。境内气候差异较大,年降水量494.8毫米,年均气温11℃。属亚热带高原大陆性气候。岷江主流和支流土门河及支系沟溪,水流湍急,落差大。213国道、茂(县)黑(水),茂(县)北(川)公路过境。有名胜古迹有叠溪海子和古城遗址,有省级风景名胜区松坪沟。 县名来历:茂县 据《旧唐书》和《茂州志》载:茂州“以郡界茂湿山为名”,唐代至民国初期均用此名。1958年曾名茂汶,是因茂县 大部分地区处于汶山地带,后阿坝州更名,始称茂县 。县城凤仪镇。
地理位置:茂县 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四周与北川、安县、绵竹、什邡、彭州、汶川、理县、松潘9县相邻。南北宽 94.8公里,东西长 116.5 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1°24′~32°17′、东经102°56′~104°10′。
地形地貌:区内高山林立,河流深切。地表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高山峡谷地带为主。县境山峰多在海拔4,000m左右,相对高度在1,500~2,500m左右,西部最高峰万年雪峰海拔5230米,只在东部土门地区,山势、谷坡较为低缓,相对高度一般在800m左右,土门河下游谷低,海拔仅890m,是县内最低点。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处龙门山地震带,是全国地震活跃地区之一。岷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黑水河、赤不苏河、松坪河分别在大小两河口和叠溪镇汇入岷江。土门河从西向东纵贯土门全区,汇入涪江水系。
面积人口:幅员面积 3885.6平方公里,人口90956人,羌族占88.92%。
行政区划:全县辖3个镇,19个乡,149个村民委员会,472个村民小组和2个居民委员会,4个居民小组。
自然气候:气候具有干燥多风,冬冷夏凉、昼夜温差大、地区差异大的特点。县城年均气温11.2℃,7月平均温度20.9℃,最低气温- 11.6℃,最高气温 32℃。平均日照数1557.1小时。年降水量490.7毫米,平均蒸发量1375.7毫米。无霜期215.8天。河谷与高山气温悬殊,春天高山冰雪未融,河谷已是百花盛开。
历史文化:茂县 已发现不同时代的古人类生活、居住过的部落文化遗址多处,最著名的是营盘山遗址。岷江上游地区是古代一些民族往来的走廊,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岷江上游和杂谷脑河沿岸,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来又在茂县 等地发现和出土了完整的彩陶等器物,它们与陇西、陇南的马家窖文化类型的器物相似。据茂县 发掘的出土文物考证,羌人的先民在秦汉时就已居住、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并已由游牧转为定居生活。
茂县 风光 物产资源:矿产资源有磷、锰、钒、钛、石膏、大理石等。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草本植物有189种,优质树种有冷杉、云杉、桦树等及珍稀树种岷江柏、银杏、红豆杉、合欢等56个,中药材植物类184科、574种,分布总面积50多万亩,其中以虫草、天麻、贝母等较著名。有兽类、鸟类野生动物41种、101属,其中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豹、毛冠鹿、盘羊、红腹角雉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境内江河纵横,水流湍急,水能资源潜能大。水能蕴藏量为127.5万千瓦,可开发量39.8万千瓦。
旅游资源:茂县 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有众多迷人的风景名胜。有唐代摩崖石刻“点将台”;有建于1886年造型古朴美观的三元桥;有毁于1933年叠溪大地震的属于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遗迹之一蚕陵重镇遗址;叠溪、松坪沟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羌族民俗风情探奇;古寨、栈道、碉楼古迹,以及土地岭森林公园等可供中外游客观赏游乐休闲度假。
土特产:茂县 是水果之乡。春季可品尝到樱桃,夏季是苹果、桃、李、梅、核桃等的盛产季节,茂县 苹果驰名海内外,花椒、核桃等干果质优量大,可到市场或亲自到果园挑选购买。茂县 花椒很有名气,以沟口乡的花椒最负盛名。茂县 还可购得天麻、当归、贝母、党参、冬虫夏草、黄芪、禾香、羌活、大黄等名贵中药材及野菌、云豆、野菜等食品。生漆也是茂县 一大特产。民族地毯、羌族刺绣和羌族服饰等工艺品久负盛名。 位于自治州东南部,四周与北川、安县、绵竹、什郊、彭县、汶川、理县、松潘9县相邻。南北宽 94.8公里,东西长 116. 5 公里,地理坐标北纬 31°24′~32°17′、东经 102°56′~104°10′,幅员面积 4064.33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高山耸峙、峰峦叠嶂、河谷深邃、悬崖壁立,北有岷山、南有龙门山、西有邛崃山诸山脉,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海拔多在 4 0 0 0米左右。西部最高峰万年雪峰海拔5230米,东部土门河下游谷底海拔890米为境内最低点。
茂县 风光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属马尔康地质分区,东南部的狭小部分属龙门山地质分区。岩层主要以夹沙灰、黑色页岩、砂板岩、火成岩等构成。土壤以暗棕壤、褐土、棕壤为主。地处龙门山地震带,是全国地震活跃地区之一。
岷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黑水河、赤不苏河、松坪河分别在大小两河口和较场乡汇入岷江。土门河从西向东纵贯土门全区,汇入涪江水系。
气候具有干燥多风,冬冷夏凉、昼夜温差大、地区差异大的特点。县城平均气温 11.1℃,最低气温- 11. 6℃,最高气温 32℃。平均日照数1557.1小时。年降水量490.7毫米,平均蒸发量1375.7毫米。无霜期215.8天。河谷与高山气温悬殊,春天高山冰雪未融,河谷已是百花盛开。 古为冉验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汶山郡,并置汶江道,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设汶山县。东汉初置汶江道,永初三年(109年)改为广汉属国都慰,延光三年(124年)复为汶江县。晋代更名为广阳县。梁置为绳州北部那属县,隋改为会州,仁寿元年(6门年)又改为汶山县。唐贞观八年(634年)改南会州为茂州,领汶山县。宋、元时期仍为茂州,领通化郡、汶山县。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仍为茂州,并置茂州卫,将汶山县省入。清代改茂州为直隶州。民国2年(1913年)改茂州为茂县 。
1950年1月茂县 解放,仍置茂县 。1950年至1953年,先后曾为茂县 专署、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县治凤仪镇距省会成都 193公里,距州府马尔康290公里。
1958年7月,汶、理、茂3县合并置茂汶羌族自治县,县治威州。
1963年3月,3县分治。县治迁回凤仪镇。
1987年12月撤茂汶羌族自治县仍置茂县 。
1997年,茂县 面积4060.4平方千米,人口9.7万。辖2个镇、21个乡:凤仪镇、南新镇、石鼓乡、渭门乡、永和乡、沟口乡、光明乡、富顺乡、土门乡、东兴乡、雅都乡、维城乡、曲谷乡、回龙乡、飞虹乡、黑虎乡、三龙乡、白溪乡、洼底乡、较场乡、太平乡、松坪沟乡、石大关乡。县政府驻凤仪镇。
2000年,茂县 辖3个镇、20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3570人,其中: 风仪镇 27751 南新镇 8600 叠溪镇 2697 石鼓乡 5593 渭门乡 3503 永和乡 3685 沟口乡 3782 光明乡 6078 富顺乡 5986 土门乡 4199 东兴乡 4677 黑虎乡 2408 飞虹乡 2172 回龙乡 1941 三龙乡 3386 白溪乡 2508 洼底乡 1697 石大关乡 2189 太平乡 2676 橙坪沟乡 1171 曲谷乡 2486 雅都乡 2855 维城乡 1530
2004年,茂县 辖3个镇(凤仪、南新、叠溪)、20个乡(石鼓、渭门、沟口、富顺、光明、土门、东兴、雅都、曲谷、维城、回龙、三龙、白溪、洼底、飞虹、黑虎、石大关、太平、松坪沟、永和)。 唐代至民国初期所沿用“茂州”之名,皆“以郡界茂湿山得名”民国初期改厅州为县,沿用旧名。1958年建立茂汶羌族自治县时取“茂县 ”、“汶川”二名各一字得名,茂汶县大部地区处于汶山地带,故称汶山即岷山,古汶、岷通用,古人称境内之九顶山为“岷(汶)山之首”或“冉验汶山之表”。汉武帝时,“冉验请臣置吏”,遂以冉验地为汶山郡,或置汶山县,汶山之名即由此出。
茂县 风光人 口 宋雍熙(公元984~987年)时茂州人口为1155户,…明代中叶有人口28140人。民国5年(1916年)人口43257人。后因战乱、灾荒,到1950年人口下降到37300人。1964年79208人。1990年共有17429户,90956人。其中男46927人、女44029人,农业人口 81986人、城镇人口 8970人。人口出生率 24‰,自然增长率 17.9‰。
民 族 茂县 是羌族聚居区,是全国羌族人口最多的县,有羌族80875人,占总人口的 8 8. 9 2%。羌族是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自称“日麦”、“尔玛”。远古,羌人居住于中国西部地区,甲骨文中已有了羌人活动的记载。秦时,西北羌人开始大规模迁徙,其中部分羌人来到岷江上游的今茂县 等一带地区生息繁衍至今。 《山海经》:“古巴蜀西部的大山都称作岷山(西山皆岷)。《巴蜀史迹探索》:“岷即昆仑的急读。”岷,上古传西王母坐下之龙,即蜿蜒起伏,生气充盈的岷山山脉,得西王母风水恩泽,峡岷江弯曲变作青白二龙,环抱有情,山水聚会,群山相接,峰峦四起,迎接双龙脉真迹。二龙欢愉地南来西海(古传茂州为西海),西王母察觉遣九鼎来镇(九鼎山),岷龙急回首潜于山沟(今龙洞沟)。西王母命南极仙翁(老人)看守,不准其乱动。岷龙而生九子不安本分争夺九鼎山脚下海(湖)内明珠(后之茂县 ),搅得湖水千丈淹没生灵,这九子是:贔屭、页屭、鮁魻、潮风、蛮吻、蒲牢、狻猊、睚眦、狴犴。九鼎山神报于西王母娘娘得知命神农执“八卦”将九子打下凡尘,从此定一龙狴犴变作小庙山、二龙狻猊居在黑龙潭、三龙蒲牢卧伏羊午沟、四龙蛮吻撮箕山、五龙潮风青土湾、六龙鮁魻驴子坪、七龙睚眦头伸大庙山、八龙页屭变作铜蛇回头望金龟(金龟包)子、九龙贔屭水涡羊家湾,明月风清来把爱子银龟(银龟包)看。从此风浪静——西海湖,龙来氐羌黄河头,征尘漫漫几春秋。据众多文献考证,岷江上游河谷早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华阳国志》:“古汶山郡(茂县 )崇伯鲧有莘氏女治水……汶山郡的涂禹山生禹。待禹治水,西海变良田。夏后有蜀山部族开拓桑麻,蜀山氏养蚕演变为蚕丛部族,夏曾今建都于蚕陵辖汶山(茂县 ),系冉駹聚居区。2001年6月至2002年9月成都、阿坝、茂县 三家文物部门联合在茂县 城南2.5公里处考察营盘山,又命云顶山,“文革”时期叫红旗山。出土文物有: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近万件,经专家考证属新石器时代文化。足以证明汶山城(茂县 )的古老。
战国至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汶山一带设湔氐道。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汶山郡建汶江县,以冉駹地置汶山郡领绵箎、湔氐、汶江、广柔、蚕陵五县,何以为凭?1978年4月在城东北掘出石棺群墓30余座,出土文物1000余件。1984年6月再次清理出1400余件文物。有双耳罐、小单耳罐、铜短剑、直口罐、陶器……经专家考证均系秦汉物品。
三国时,蜀汉仍置汶山郡,汶江道改置汶江县。
西晋.(公元265—316年)改汶江县为广阳县,羌人常到汶江县城贩羊易物。还道朝廷顺羌人意愿多养羊,而称广羊。羌人乐而称羊州,斯时据羌耆老传有唱《羊州戏》的羌家小曲。
东晋.(公元317—420年)仍置汶山郡,废广阳县。但《羊州戏》以在羌区广为流传,羌人不知汶山郡,却只晓羊州城。
南北朝的梁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置绳州北部郡,仍置广阳县。州、县址于一地。
北周的保定四年(公元564年)改绳州为汶州,州治在广阳郡(茂县 ),羌人仍称羊州。
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广阳郡,改汶州为蜀州,五年后该为会州,改广阳县为汶山县。会州治地在汶山(茂县 )县。
隋炀帝.三年(公元607年)罢会州、翼州、合置汶山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恢复会州到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总管府。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为南会州。到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南会州为茂州。稗官野史云:昔会州(茂县 )林茂山青,气候宜人,广产稻谷,唐太宗见此地林茂粮丰故更名为茂州。惧羌人南侵,州址命名为“锁羊城”;派唐勇将窦一虎镇守茂周,窦见茂州駹水绕城真乃鱼米之乡气候宜人乐镇于此。因北方有变,调窦将军北征,窦在茂州的安乐窝拥兵自重,唐太宗知之道:“人怕老来穷,谷怕午时风。请天神你到稻谷扬花时刮风吧。”天神依唐太宗议,每天到午时吹起风来。稻谷长势须好,稻谷扬不起花乃空壳。窦将军方移师北上,从此每日刮起风来至今不变。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茂州为通化郡。
唐.乾元元年(公元753年)恢复茂州,属剑南道管辖。
唐.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张延赏见茂州城年久失修,重修茂州城。后茂州别驾重修宇堡壁雉堞。
五代十国:前蜀王建天复七年(公元907年)仍置茂州,据传有凤翔于州府之上,州官将州府命名为凤仪城,在今之茂县 城。辖汶山、汶川、石泉、通化四县。
北宋.太宗雍熙时(公元984年)茂州城内有326家烟户。
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茂州知州范百常主持修筑茂州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在汶山县设置威戎军使,以免戎羌造反。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为防羌人攻城,设土丁200余名。他们衣食不能足,有部分土丁给羌人当短工,每逢上面检查操练,还向羌王(冉駹山庄王)借衣甲器械应付后归还。
元朝.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设茂州,只辖汶山、汶川两县,属土蕃宣慰司所辖。
明朝.洪武初,佥事楚重华修茂州城,将土筑处换成砖石,复修东胜、南明、西平、北定四门,还引三溪入城,以供饮用。到成化(公元1465年)中期,巡抚张赞又修筑外城扩北定门、外南阜康门、青波门。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恢复汶山、汶川、石泉、通化四县置茂州省县为周治。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茂州知州于敏在内城西南一隅,建知州署衙。时有茶业:山西会馆、丰盛会、本立生、义和全、聚盛源,四大茶号。在塔水墩还有裕国祥、祥福、恒丰三大运点。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3年)建经幢,位于内城治平寺(皇坛坡处),据《茂州志》载:“石幢秋月,上刻佛像,状类浮图,秋月明影现”。称古城八景之一,据传每年中秋夜月明塔无影,故民间称无影塔;塔高6米塔身为6棱形石柱,直径75公分,上刻梵文佛经,塔顶帽呈桃状,塔面有“茂州卫”的题字和雕饰,塔身古朴典雅。1934年5月15日红四方面军入城在塔体主面刻有“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是麻醉中国青年的毒酒”等六幅标语;1982年城街扩建撤,,到1988年将塔迁建于解放街于羌兴街南端交会处,同年九月竣工。塔身造型略有改动;塔增高至12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正统中期(公元1436—1449年)都御使寇深复建“观澜桥”桥系篾索木板吊桥,桥墩为石砌,石砌桥楼有二层,飞檐式楼亭,亭阁供奉神佛造像。亭前有一石刻犀牛,向北而卧,人称“犀牛望月”桥除正路还两边还有三尺宽的走廊,桥亭风格别具。民国22年桥毁于水灾。后在原址复建索桥。1955年由人民政府改建为钢索桥,更名为“联合桥”。可观赏滔滔岷江,唐代诗人杜甫诗云:“川虹饮练光”故桥亭名“练光”亭。后称镇西桥。嘉庆年间参将盛愈谦重修,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羌民不堪官府重压,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围攻茂州城历时半年。县志载:番垒相望,成都援军不能入。可见羌民义军的声势的浩大。明.弘治六年(1483年)于东、北门外凿壕,加修外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492年)增修东忠义门、西清波门南阜康门。
明.隆庆三年(公元1575年)茂州城内霪雨成灾,有土房垮塌。
明.崇贞七年(公元1634年)六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大雨,水溢坏城垣民之庐舍垮塌、人畜伤亡。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月李自成的将领孙可望子龙安府引兵攻破茂州城。到翌年(共元1645年)三月,朱化龙发三寨夷兵同管理通判万文相占领茂州。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农历腊月底,明叛将赵荣贵帅安县、擂鼓兵围茂县 达三月之久,朱化龙粮尽,赵荣贵劝朱降,并与朱结盟故清兵取得茂州。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修内城。到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四川巡抚年羹尧委保宁通判王庭钰监修茂州城,内城长四里。内城高2.7丈,周围720丈,堞1039个,城门具有城楼。内南门设钟鼓楼。城墙夯土外砌砖石用桐油、石灰勾缝。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茂州为直隶州,属茂松道。
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茂州知州丁映奎纂修《茂州志》。
清.嘉庆,约公元1812年,茂县 开始种玉米。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代办州事王陛元于儒学署之侧,修建九峰义学。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在学坪修九峰书院。道光十一年,知州杨迦怿、吏目刘廷辅等再修《茂州志》四卷。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以巴珠苏土司为首的羌人及各族人民起义,于七月十八围攻茂州城。
清.光绪七年(1881年)有北大街、文庙街、文庙后街、东大街、鼓楼街、坡头巷、公园路、前街、状元桥街、外南街、灵佑官路。连日霪雨,县城洪水成灾。光绪十九年(公元1898年)内南门失火,居民损失惨重。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2年)四月二十六日城内建三等乙级邮政局。改九峰书院为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十月茂州始设劝学所。有酿酒厂、糖果加工厂十余户。商号有:翠芳斋、谦益恒、天胜居、长兴万等数家。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冬月,官府勾结绅商陈铁斋专卖食盐,西北羌人四百余人集聚县城迫使县衙,取消盐行专卖权,羌民称此为“打盐行”。光绪年(公元1875__1908年)洋芋传入茂县 种植。同年百姓开始种植黄烟,县城设加工厂,产“茂烟”时为县城最大工业。官府还设官硝店,收购火硝供应成都的兵工厂。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英夷李白庚窜来茂州,带传教士朱育斋传教。建“福音堂”,西药传入茂县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茂县 中医汪道容著《医学初规》七卷刊行。同年孙中山的同盟会员彭家珍,到茂县 传播民主思想,组织反清活动。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秋,四川保路同志会派翟奎光到茂州,茂州知州张子麟逃跑,从此茂县 成为民国政府的一个县。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县城建团联局,在东、南、西、北设四路设分局,并改编巡防军为茂松陆军。建慈善机构“苦力医院”。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茂州为茂县 ,设知事公署,成立县议事会。改里甲制,为团甲制。同年改松茂陆军为西路汉军,汉军的二营中哨住茂县 城。到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茂县 划规为28军的防区,仍由西路汉军驻守。民国十年春(公元1921年)设电报局,开始有有线电话。同年坤桂堂在城东门外的中村挖出南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前的无量寿佛造像碑,由当地羌民移供在江渎庙内。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县设劝学所改为教育局。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理番人民反抗军阀的苛捐杂税,屯兵茂县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四川28军的一部驻守茂县 。同年改县高等小学为县立第一小学。同年县设团防局,到民国十五年并入警察局。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四川省置松、理、懋、茂、汶、抚边、绥靖、崇化为屯殖督办公署,简称16署。在城建“汶山公园”、修体育场、修整街道。1929年,将南齐石碑移到“汶山公园”内。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5月1日)改茂县 公署为县政府。1933年11月26日茂县 人杨兴有勾结彭县匪帮乔老五抢茂县 ,南门外损失惨重。
公元1934年4月26日红军入境到五月十五日进茂县 城,在南门洞壁刻“打倒军阀,解放番夷人民”等革命口号。红军在九月全部撤离茂县 城,破掉电话线。1934年10月10日川军李家玉入茂县 ,该部参谋黄希成盗走“永明石碑”,运去成都。1935年陈世五在县城首栽苹果。
公元1938年修复长途电话线、七月一日成立银行办事处,九月一日成立民兵团、十月成立三青团。1941年6月27日在三官庙(龙王庙茂中进门处)建“忠烈祠”。
公元1942年5月12日王元辉到西、北两路“铲烟”,逼迫羌民反抗,羌民数千人攻打茂县 城,造成茂北事变。
公元1950年1月14日茂县 解放。二月二十六日建茂县 专署,隶属川西行署。到七月十四枪毙黄雨村、唐佑商、吴树东、窦敬斋……。
公元1953年1月成立藏族自治区,1954年迁往刷经寺。
公元1957年3月5日茂县 通气车。
公元1958年7月7日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县址在汶川。到1959年,下庄修电站,来凤仪镇将古城墙撤去修电站。在公元1963年3月又恢复茂汶羌族自治县,至1987年12月10日改为茂县 至今,县址凤仪镇。昔日骚人墨客点出茂州有四墩:东有夹杉墩;南有禹灵墩;西有甘格墩;北有塔水墩。茂州八景:九鼎朝霞,州南25里,日出之初霞光炫彩;西岭雪晴,州西峰峦高耸积雪开霁青光遥射;山溪晚照,州北五里溪水合流,日入之际余晖远映;江渎灵源,州南20里,巨人山畔,其山莹洁,有龙潜于潭中,木叶飘入鸳鸯衔出;南庄春晓,州南五里,地势平衍草木先春;雪花仙井,州治20步一井脉大江,喷如涌雪;石幢秋月,内城,治平寺内,状类浮图上刻佛像,秋月无影;汶水春波,岷江夹岸花圃当春敷荣,波涛潋滟,水波闪耀。画出古茂州(锁羊城)的峥嵘。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磷、锰、钒、钛、石膏、大理石、无烟煤等。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草本植物有189种;优质树种有冷杉、云杉、桦树等及珍稀树种岷江柏、银杏、红豆杉、合欢等56个,中药材植物类184科、574种,分布总面积50多万亩,总蕴藏量540多亿公斤,其中以虫草、天麻、贝母等较著名。有兽类、鸟类野生动物41种、101属,其中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豹、毛冠鹿、盘羊、红腹角雉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境内江河纵横,水流湍急,水能蕴藏量 127. 5万千瓦,可开发量 39. 8万千瓦,具有极大的潜能。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特殊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奇异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九项朝霞”、“四面山峦回峰映,一潭碧水狭口流”的风光及叠溪海子的湖色,以及水波湛蓝、林山幽深、山峦叠翠的松坪沟群海等秀丽景色是有极大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解放前,各族人民遭受沉重的封建压迫和剥削,缺乏生产资料。耕作技术落后,广种薄收,加之种植罂粟,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耕地大部分集中在高半山地带,农田灌溉,人畜饮水困难。1949年粮食亩产仅120斤,农民终岁辛劳,不得温饱。解放后,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改良土壤和耕作技术,逐步实行科学种田。推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群众收入不断增加。1990年粮食亩产225公斤,总产量达3732.3万公斤,分别是 1949年的 3.75倍和 5.5倍。农村人平收入 587.4元,有粮455公斤,是1950年的11.8倍和2.15倍。1990年,有各类水利设施250余处,有效灌面5.02万亩,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70余处,小水电站32座,总装机6421千瓦,95%以上的乡镇和84 .4%的农户用上了电。农机具也得到广泛应用。
有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129万余亩。解放前,牲畜混群放牧,畜种退化,疫病流行。解放后,推广应用科学饲养技术,重视品种改良,建立了各级畜牧兽医机构,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1990年有各类牲畜11.97万头(只),是1949年的3.42倍,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9.8%。
森林资源丰富,1950年至 1985年采伐量达33.25万立方米,80年代活立木蓄积量为2662万余立方米。80年代开始加强林政管理,制止乱砍滥伐,重视迹地更新和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由70年代的24.34%回升到80年代的27. 44%。有经济林木苹果、花椒、鸡血李等。1990年有苹果140余万株,品种120余个,总产7646吨。其中金冠、红星、红冠多次在全国果品鉴评中夺魁,并进入国际市场。“大红袍”花椒香浓色艳,是干果上乘品种。1990年有花椒450余万株,总产量18. 5万公斤,是解放前产量的2.47倍。
解放前仅有铜、铁、银等制品加工的小手工业。解放后工业从无到有,有了一定的发展。1990年,有食品、酿造、木材采运加工、制革、机械维修等国营、集体企业 65个,工业总产值达 1536万元,分别为 1952年的 16.3倍和68.2倍,地毯等产品远销国外,皮革制品在国内多次获奖。
解放前交通闭塞,素有“蚕丛栈道险、悬简渡索难”之说。运输靠人背畜驮。解放后,先后修筑了茂威、茂北、茂黑、茂松4条公路,修建了横跨岷江的茂汶大桥和两河口大桥。境内公路总长275公里,基本形成县、乡公路为主体的交通运输网络。
解放后,邮电事业得到极大发展,邮政业务逐渐结束了步班邮路的历史。1990年有邮电局、所(处)5个,邮路243公里,电话、电报电路7条,开通电话241门,邮电业务总量达34万元。
清末,茂州城是川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花椒、药材、皮毛、黄烟、土硝、土碱等大宗农副产品由此销运内地,安、绵商贾经此将茶叶、油、盐、糖、酒、布、米等生活必须品和其他日杂品贩销松、南、黑等地。民国时期,鸦片进入市场,商业畸形发展,“工业品贵如金,土特产贱似土”。解放后,民族贸易迅速发展,商业、供销服务网点遍布城乡,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473万元。其中商业供销国内纯销售额1993万元。农副产品上市245个品种,成交额580余万元。个体工商业890户,从业人员1265人,营业额284万余元。
财政收入单一,入不敷出,属边远贫困县。解放以来,财政收入有所增长。1990年财政总收入1096.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761万元。人民收入不断增加, 1990年城镇职工年平均收入 2103.52元。住房条件逐步改善,电视机、洗衣机等高档商品进入城乡居民家庭,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文化解放前夕,全县仅有中学1所,小学58所(含私塾),医院1所,中药铺13家。全县96%的人口是文盲。解放后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90年有小学 188所,中学 8所,教职工 970人,在校学生1500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82%和89.5%。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县、区、乡(镇)建立了医院、卫生院、所,有医院病床186张,卫生技术人员307人,各级卫生机构37个。还建立了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机构,基本上在全县建起了防病治病的医疗网点。体育设施逐步完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境内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陇木土司墓葬群、茂州古城遗址、叠溪摩岩造像等。
其 它 县境内“三齐、黑虎脱土归州”、“打盐店”等历史事件震撼了封建统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达2000名羌族儿女参加了红军,对革命做出了贡献。民国时期的“怒杀‘孙老虎’”、“龙坪事件”、“茂北事变”等震撼了国民党的统治。
解放后,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56%以上。在解放茂县 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茂县 各族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董湘琴
系灌县(现都江堰市)虹口乡人。原本是清朝末年誉满川西的文化名流,经纶满腹,抱负远大,尤以脍炙人口的游记长诗《松游小唱》而远近闻名。现在汶川、松潘、茂县 一带地区都还流传着他的作品。他在清末被捕和获释的趣闻,极富传奇色彩。
文治昌
1923年考入成都国立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因热爱体育运动,1927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体育系。同年(民国16年)7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国际第八届远东运动会,获纪念铜牌一枚。
1930(民国19年)年毕业,3月赴杭州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获万米长跑第二名,首次为四川捧回银杯一个。其后,在成都、新都担任中学体育教师。1942年1月,回茂县 任茂松理汶县立初级中学体育教师。1945年,第十六区专员公署在茂县 禹乡运动场举办首届专区运动会,文任总指挥、总教练、总裁判。1949年任县参议员。1959年因历史问题被捕入狱。1975年获释返乡。1983年5月平反。同年,任茂县 政协委员、政协阿坝州第七届委员会委员。1989年病逝。享年87岁。
杨松英
(1943—),女。四川省茂县 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茂县 第十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曾担任中共茂县 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双学双赛能人,第六届四川省党代表,四川省先进工作者,三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报》等报道,名字被收入《中华群英录》、《中华女英才—世界认识你》的羌族妇女杰出代表—— 杨松英
1979年1989年两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8年获“四川省售粮模范”称号;198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与何雨农、王武伦等并称为羌族杰出人物.
杨志荣
(1948—)男,羌族。四川省茂县 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文化。
1965年12月至于1973年在在成都军区原步兵十四团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1974年至1980年在四川省军区独立四团任连长、营长。1981年至1983年在四川省军区独立团任副团长。1984年至1989年在四咱省甘孜军区后勤部任副部长,部长。1990年至1992年在四川省阿坝军分区任参谋长,副司令员。1993年至1995年在四川省甘孜军分区任司令员。1996年至1997年在四川省乐山军分区任司令员。1998年至今在四川省军分区任副参谋。1988年授予上校军衔,1991年授予大校军衔。
5.12大地震受灾情况
大地震后,茂县 全县房屋100%受损,县城房屋80%成为危房,农村房屋80%以上垮塌,群众住房恢复困难,部分农村无法就地安置。截至5月21日16时,茂县 因灾死亡618人,失踪1006人,受伤5927人。
在受灾人数方面,茂县 高于汶川,地震波及茂县 22个乡镇、149个村,受灾群众近15万人(包括流动人口3万余人,因地震发生时正值游客运输高峰期,造成7573名游客滞留茂县 境内)。因进出道路中断,帐篷、药品、粮食、衣物、燃油等救灾物资严重紧缺,多数乡镇情况告急,但县乡公路122公里和乡村道路全面瘫痪,恢复困难。
目前茂县 共安置了14万人,每天需要粮食56吨。目前,全县粮食库存仅430吨、清油7.6吨。除粮食外,茂县 急缺药品。茂县 已抢治伤员5860人,储备药品已用完,加之伤员不断新增,伤病员不能得到有效救治。现急需急救医疗药品100余种和各类医疗器械。为抢修全县通道,茂县 急需解决通讯工具、装载机、挖掘机等设备和技术力量。 Mao Xian
茂县
Mao Xian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中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位于自治州东南部的岷江河谷,县府驻凤仪镇,位于河谷小盆地内。面积3855平方公里,人口9.09万;其中羌族8.13万,占中国羌族总人数的70%。茂县 古为冉□地,汉为汶山郡,唐贞观年间改为茂州。1913年改为茂县 ,1958年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87年设立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时又改为茂县 。境内岷山山高林茂。农牧业均较发达。还盛产当归、党参、黄芪、贝母等药材。
(郑霖) n.: Mao County 北京 桥梁 植保 阿坝州 农业局 蔡宇 中学 教育机构 盐业公司 盐政 盐业 羌族 羌城 公路 绵竹
东兴乡 富顺乡 土门乡 太平乡 永和乡 回龙乡 光明乡 南新镇 凤仪镇 松坪沟乡 石大关乡 黑虎乡 飞虹乡 洼底乡 白溪乡 维城乡 曲谷乡 雅都乡 沟口乡 石鼓乡 叠溪镇 三龙乡 渭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