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南京市博物馆投诉电话南京市旅游投诉电话:025-52260123
江苏省旅游投诉电话:025-8341818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南京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是南京市市立博物馆,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是江苏省、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的前身是建国初期成立的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78年南京市博物馆正式挂牌。南京市博物馆担负着南京地区的地下遗址和古墓葬的考古发掘调查,文物的保护、藏品的征集与保管,以丰富的文物、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为基础,展示南京在中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发展的轨迹,重点展示南京古都历史文化的成就。
馆址位于市中心的朝天宫,这是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南京市博物馆有一支专业考古队伍,负责南京地区的地下墓葬和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大量的田野考古收获,为研究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轨迹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汤山南京直立人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出土了距今35万年的南京猿人头骨化石和一大批动物化石,这是在南京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迹。该项考古被评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九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南京人化石地点》考古报告被评为"第二届夏鼐考古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第二届文博学术论著奖"特别奖。南京象山等地一批六朝家族墓地的考古发掘,获得了六朝家族,特别是王氏、谢氏、李氏、高氏家族的墓葬规制与习俗的珍贵资料,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高淳薛城遗址的发掘,出土了大批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其中彩陶、玉器极为珍贵,是继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发现后,南京又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提名奖。此外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集中在南京地区的史前考古、六朝考古、明代考古等方面,收获丰硕。汤泉牛头岗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六朝建康城遗迹考古、六朝帝王陵寝考古调查、明故宫遗址考古调查、明代龙江船厂遗址考古调查,都是考古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
南京市博物馆有十万件文物收藏,上溯远古,下迄民国,藏品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南京历史的见证。保管部承担了国家文物的收藏保管工作,并对藏品进行研究。在馆藏文物中,南京人头骨化石、青釉羽人纹盘口壶、青瓷莲花尊、王、谢家族墓志、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镶金托云龙纹玉带、渔翁嬉荷琥珀杯等一批文物蜚声中外,是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精粹的典型代表。在藏品研究方面,已出版了《六朝风采》、《金与玉》、《南京市博物馆藏印选》、《明代官服首饰》等,藏品介绍在《南京文物精华》、《南京文化志》、《南京文物志》、《江苏省文物志》等书中都有一定的篇幅。丰富的馆藏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基础。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南京市博物馆定位于展示古都南京历史文化上,根据馆藏文物的特点,结合历史文献,举办了《六朝风采》、《明都南京》两个展示南京古都历史文化的基本陈列,其中《六朝风采》被评为"全国首届十大精品陈列"。为更好的合理利用文物,发挥馆藏文物的优势,还举办了《民国文物》、《六朝墓志》、《古砚》、《古玩》等专题性展览,给观更多的集中观赏的机会。此外,引进国外的文物艺术品展览,展示异域优秀文化,举办了《意大利贝利尼博物馆藏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展》、《公元15-16世纪佛罗伦萨贵族服饰展》。馆藏文物多次远涉重洋,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展出,引起各地观众的极大兴趣。
宣传教育工作具有特色,有一支用中、英两种语言的讲解员队伍,在国家、省市讲解员比赛中多次获奖。有一套中、英、日文语音讲解系统,可以满足国内外观众的讲解需要。还有一支大学生义务讲解员队伍,在节假日做好参观引导及讲解服务。与60多所学校共建了教育基地、实习基地,广泛开展社会活动,每年的夏令营更是吸引了很多学生参加。
朝天宫古玩是南京市博物馆管理的民间收藏品交易市场,开办以来受到中外古玩收藏者的青睐,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以南京为核心的南北民间收藏品交易集散地,为国内十大民间收藏品交易市场之一。每到节假日人头攒动,场面火爆。市场监管部在朝天宫古玩的管理上不断加大力度,严格执行政策,规范市场,合法交易,策划活动,办出了特色。
保卫科但负责朝天宫古建筑群和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按照国家一级风险防范的标准做好工作,确保文物和馆舍安全。
办公室是全馆的中心枢纽,担负着全馆工作协调、往来接待、后勤保障、人事财务文档管理、基建、绿化、经营等工作。
华夏文化交流中心,担负着中外书画艺术界人士的艺术交流工作,以书画为友,切磋技艺,传承优秀传统书画艺术。
利用朝天宫古建筑群特有的古文化氛围,让人们理解读南京城市历史发展的进程,领略南京古都文化的精髓,欣赏南京历史文明的宝藏,是南京市博物馆多年努力的结果,朝天宫这颗被誉为金陵历史文化的明珠在现代都市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辉,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寻访者。 |
|
南京市博物馆位于南京朝天宫内,是一座反映南京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是江苏省、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半个多世纪以来,南京市博物馆担负着南京地区的地下考古发掘,零散文物征集,文物展示与保管,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工作。馆藏文物十万多件,集中反映了古都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
馆址朝天宫是江南地区建筑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代皇帝朱元璋钦定“朝天宫”之名,明代曾是朝廷举行大典前和官僚子弟袭封前演习朝见天子礼仪的场所,亦为道观,清代为文庙。经过多年的维修,朝天宫古建筑群重现英姿,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的展示,与雄伟的古建筑群交相辉映,成为现代南京都市的一颗明珠。
馆藏各类文物是南京各个历史时期的见证,地方特征明显。尤以中更新世中期南京直立人化石地点,营盘山、薛城、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物独具特色,六朝、明代和民国文物品类之多、质量之精,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瞩目。
馆内现有基本陈列《六朝风采》,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展示六朝文物,反映六朝文化的专题陈列,1997年获全国首届“十大精品陈列”称号。《明都南京》陈列,集中展示了南京作为明代立国都城和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辉煌成就。《南京六朝建康都城遗迹探寻》展览,介绍了近年来建康都城考古的工作成果。这些展览从不同角度凸现南京古都历史文化特色,可以领略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
馆藏的文物还参加在国外举办的展览,日本名古屋市建市百年活动期间,在日本名古屋举办了《南京明代王公贵族文物展览》。还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中国天子文物展》,在日本举办的《中国古代玻璃金银器展》,在德国、瑞士、英国、丹麦举办的《中国古代人与神展览》,在香港举办的《国宝——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在新加坡举办的《宋元明三朝文物展》,在日本举办的《中国明清宫廷贵族妇女文化与珍宝展》。馆藏文物精品多次远涉重洋,展示华夏文化的风采。
馆内还引进国外文化艺术展览,向南京市民介绍国外艺术与文化,进行中外文化交流。举办过《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画展》、《新加坡女画家王丽涵画展》,日本水墨画家鹈崎博的《中国长江?江南美术展》,香港女画家黄静端的《黄静端国画展》,《台湾朗静山摄影作品展》,日本亚细亚美术交友会的《亚细亚二千年国际和平现代美术展》、《中日友好少儿书画交流展》等展览, 丰富的陈列展览,向全国,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彩,展示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彩。该馆陈列展览成为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窗口。
该馆有一支专业考古队伍,大量的田野考古工作,为研究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轨迹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汤山南京直立人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被评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九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薛城遗址的发掘,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提名奖。六朝家族墓地的考古发掘,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该馆的宣教工作富有特色,与南京地区大中小学共建教育基地,通过参观讲解展览,举办专题讲座,开办第二课堂,夏令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艺术、科技、考古等方面的知识教育,贯彻爱国主义实施纲要。该馆重视提高讲解员的业务水平,在全国讲解员大赛中曾获一等奖。讲解员接待了大批中外贵宾,规范的服务,热情的介绍,受到一致的好评。
该馆重视学术研究和出版工作,编辑出版有《唐明徵君碑帖》、《南京风物志》、《南京文物与古迹》、《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出土六朝墓志》、《六朝文物考古论文选》、《南京人化石地点》、《明代冠服首饰》等书。其中《南京人化石地点》获“第二届夏鼐考古奖”、“江苏省第二届文博论著特别奖”。该馆人员还撰写大批考古简报、学术论文,在全国各有关学术刊物发表。此外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在馆内作学术交流,参加全国及海外专题学术研讨会,将研究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网址:http://www.njmm.cn |
|
Nanjing Shi Bowuguan南京市博物馆Nanjing Municipal Museum 中国地方性历史、艺术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朝天宫。1978年初建成。其前身为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49年10月,为全国建立最早的具有文物管理、考古征集、保护收藏、研究教育等职能的文博机构之一。 朝天宫总面积 7万余平方米,是江南最大的且独具风格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是明初朝廷举行大典前和官僚子弟袭封朝见天子前演习礼仪的场所。至清朝中期,朝天宫中为文庙,东为江宁府学,西有卞公祠。现存“万仞宫墙”、东西坊门、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殿、东西廊庑、御碑亭、 飞云阁、 飞霞阁、敬一亭等建筑,均为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重新修建。 该馆收藏各类文物标本和历代艺术品 8万余件,其中一级藏品134件,以六朝豪门望族墓出土文物和明朝功臣世家墓出土工艺品最富地方特色。馆藏六朝文物,在数量、品类、历史艺术价值诸方面均居全国之首。丞相王导、谢安、桂阳王萧融等家族墓出土的16方墓志,是研究六朝书法艺术及中国书法史的宝贵实物。南朝佚名大墓出土的一对青瓷莲花尊,代表中国六朝青瓷艺术的最高成就。沐英墓出土的青花人物大梅瓶,所绘“萧何月下追韩信”画面,为元末明初中国青花瓷器的精粹之作。 该馆陈列面积 2000 余平方米。其基本陈列“南京历史文物陈列”主要表现南京古代城市发展史,以及在中国古代城市文明建设中的特色和成就,重点介绍公元3~6世纪的“六朝繁华”与科技文化以及公元14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城市鼎盛与工艺成就。1978年以来,该馆已举办“明朝砖墓出土文物”、“历代工艺品”、“馆藏明清书画”、“南京文物古迹普查成果”、“南京知名人士捐献文物”等专题展览32个。还组织了“东晋王氏家族墓随葬文物”等专题展览。“明朝王公贵族文物展览”曾赴日本展出。 该馆自编或与有关单位合编出版有《南京出土六朝墓志》、《六朝陶俑》、《唐明征君碑》、《南京风物志》、《南京名胜与古迹》、《南京市博物馆博物馆学论文集》、《南京市博物馆六朝考古论文集》、《南京市博物馆》等书。 靳程前 马砚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