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610729 |
|
留壩縣地處陝西省西南,漢中市北部,東連洋縣、城固,南接漢臺,西鄰勉縣,北靠太白、鳳縣 。東經106°38′05〞-107°18′14〞,北緯33°17′42〞-33°53′29〞。全縣總面積 1958 平方公裏 , 東西長 46.4 公裏,南北寬 67.2 公裏。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郵政編碼:724100。行政區劃代碼:610729。電話區號:0916。拼音:Liuba Xian。距西安 367 公裏 ,距漢中 85 公裏。
地勢北高南低,西、北、東三面山嶺環抱,東南部地勢較低,形如簸箕。境內最高海拔 2610 米,最低海拔 585 米,平均海拔 1547 米。現有耕地 45049 畝,占總面積的 1.8% ,其中旱地 34023 畝,占 75.6% ;水田 11026 畝,占 25. 4 % 。全縣 9 個鄉鎮和 98% 的行政村通公路,通車總里程達 668 公裏。
縣域屬亞熱帶北緣山區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係長江流域漢江支流褒河水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 1804.4 小時,年降雨量 886.3 毫米,平均氣溫 11.5 ℃,無霜期 214 天。
留壩縣轄5個鎮、4個鄉:城關鎮、馬道鎮、武關驛鎮、留侯鎮、江口鎮、青橋驛鄉、火燒店鄉、玉皇廟鄉、桑元壩鄉。 |
|
清代初,本境沿用明代建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漢中府水利通判遷駐留壩,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5)十二月,設置留壩廳。乾隆三十年(公元1766)正月,將鳳縣南星(留鳳關為界)以南,褒城縣武休關以北,劃歸留壩廳管轄,東以洋縣鬆坪子交界,西以沔縣黑河為界,改漢中府水利通判為撫民通判。乾隆三十九(公元1775年)十二月,升漢中府撫民通判為總捕水利同知,主理留壩廳行政事務,兼理鳳嶺(酒奠梁以東)、柴關驛務,隸屬漢中府。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治所移至留壩。
中華民國2年(公元1913年),改留壩廳為留壩縣,隸屬陝西省。民國3年(公元1914年)1月,廢漢中府,設漢中道,留壩縣屬之。民國17年(公元1928年)撤漢中道,直屬陝西省。民國24年(公元1935年),漢中設為陝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留壩縣屬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2日留壩縣成立人民政府,隸屬陝南行政公署。1950年1月,將褒城縣的鐵佛殿鎮劃歸留壩縣。1951年,設南鄭專區,留壩縣屬之。1954年,南鄭專區改稱漢中專區,留壩縣屬之。1958年12月29日,撤銷留壩縣置,劃歸鳳縣管轄,隸屬寶雞專區。1961年1月15日,將留壩縣轄區劃歸漢中市管轄。1961年9月2日,恢復留壩縣置,隸屬漢中專區。1968年,改漢中專區為漢中地區,留壩縣屬之。1996年6月,改漢中地區為漢中市,留壩縣屬之。
2000年,留壩縣轄5個鎮、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629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關鎮 11065 馬道鎮 5381 武關驛鎮 5727 留侯鎮 3196 江口鎮 7713 青橋驛鄉 2388 火燒店鄉 3511 石門鄉 1735 玉皇廟鄉 3520 桑元鄉 2058。 |
|
生物資源得天獨厚。縣境內山嶺陡峻,垂直高差大,河𠔌深邃,地貌復雜,氣候多變,形成了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和明顯的植物垂直分佈帶。林産品極為豐富,盛産板慄、核桃、獼猴桃、天麻、生漆、杜仲、食用菌等林副産品。特別是以留壩命名的“留壩香菇”被列入陝西省優質産品名錄。天然中藥材和生化植物品類繁多,人稱“緑色寶庫”、“天然藥庫”。全縣可供藥用的動、植物藥材有1320多種,盛産黨參、當歸、紫柏山風光豬苓、杜仲、天麻、金銀花、生地、西洋參、棗皮、靈芝、九節菖蒲、黃薑、柴鬍、茯苓、山藥、川芎等稀有名貴藥材,尤其是黃薑、西洋參、黨參、天麻、豬苓等中藥材品質極佳。境內野生動物達410餘種,其中常棲飛禽類270多種,被列為國傢一、二類保護動物的有大熊貓、毛冠鹿、金錢豹、羚羊、蘇門羚、林麝、鬣羚、豹貓、熊、靈貓、大鯢、蠑螈、白冠長尾雉、血雉、大鴇、白肩雕、紅腹角雉等;俗稱“山珍”的菌類資源有乳菇、柳針菇、平菇、紅菇、鼕菇、裂褶菇、側耳、金綫菌、猴頭菌、木耳、羊肚、多孔菌、口蘑、喇叭菌等21屬300餘種,極具開發價值。全縣林地面積181673.71公頃(272.5萬畝),占總面積的92.8%,森林覆蓋率86%,人均林地4公頃。樹種以紅樺、櫟類、山楊、冷杉、華山鬆、油鬆為最多,大部分為天然林。現有馬道、火燒店、閘口石、桑園、廟臺子5個國營林場和9個天然林管護站,負責全縣森林的管護和營造。全縣現有天然牧草場2312.32公頃,占總面積的1.2%,主要分佈在縣城西北。
礦産資源儲量大。現已發現的礦藏有50餘處,主要有鐵、銅、鎳、鉻、金、銀、鋁、鋅、銻、煤、硫、水晶、石墨、石英石、大理石、冰洲石、花崗石、石榴子石、石棉、滑石、蛇紋石等,其中以鐵、銅、鉛鋅、煤類、大理石、蛇紋石藴藏量大,極具開發價風光值。鐵礦總儲量約490萬噸,含鐵量35%左右,現有18處28個開採礦點;矽綫石儲量約170萬噸,其主要成份Al2O3含量達56.32%;鉻礦品位在35%以上,儲量3萬餘噸;大理石儲量2.3億立方米,尤其以雪花白大理石最為珍貴,石體潔白無瑕,高雅華貴,通體晶瑩,似雪花飛舞一般,是現代建築裝潢的最佳之選。被視為石材珍品的大花緑蛇紋石,總儲量3.3億立方米,其豐富的儲量與獨特的色澤已引起國內外石材界的廣泛關註,享譽盛名,可與臺灣、意大利大花緑相媲美,特別是豆瓣緑、蘋果緑、黃金緑等品種色澤鮮美,特色獨具,倍受市場青睞。
水資源豐富。以光華山為分水嶺,東為褒河水係,西為黑河水係。褒河水係流域面積1758.03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89.8%;黑河水係流域面積198.63平方公裏,占總面積的10.2%。有大、小河流20餘條,總徑流量6.78億立方米,其中褒河水係流量占絶對優勢。徑流量1億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5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17條,100平方公裏以上的6條,水資源總量12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藴藏量21.5萬千瓦,可開發利用13.5萬千瓦,河內有各種魚類21種,有大鯢、甲魚等名貴水生動物。 |
|
全縣100%的鄉鎮和98%的行政村通公路,316國道縱貫全境,達到山區二級以上公路標準,與寶成、陽安鐵路南北相接,薑眉公路(薑窩子至寶雞眉縣)即將竣工,留張路(留侯鎮至勉縣張傢河)、西平路(西河口至鳳縣平坎)兩條縣際公路正在加緊建設,境內初步形成以316國道、薑眉路、高江路為骨幹、鄉村道路為輔的環形公路網絡,交通十分便捷。城鄉實現了程控電話自動化,62%的行政村通電話,89%的鄉鎮開通了移動電話,寬帶互聯網開通,通訊網絡覆蓋率大大提高。“村村通電”目標順利實現,電網改造有序推進,供電質量明顯改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縣城綜合服務功能逐步完善,江口、玉皇廟、火燒店等鄉鎮小城鎮建設初具雛形,物産豐富,市場活躍,經濟繁榮,以人流、物流、信息流帶動着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
|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搶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二次創業”和“生態立縣、藥菌興縣、旅遊強縣”戰略,團结帶領全縣人民剋難攻堅,紮實工作,實現了縣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經濟發展步伐加快。2003 以年,全縣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6%,三次産業結構比例調整到 30:23:47,纍计完成固定資産投資 6.82 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 4765 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 3016 萬元;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67 億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 1790 元,年均增長 5.9% ,較 2002 年淨增 445 元。非公有製經濟發展迅猛,已成為縣域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點,産值占全縣 GDP 的 40.2% 。
農村經濟活力增強。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農民收入穩定增長。西洋參、食用菌等主導産業規模不斷擴大,高山無公害蔬菜、林果、畜牧等骨幹産業發展勢頭良好,林麝、大鯢等後續産業不斷壯大,“一村一品”産業格局逐步發展。西洋參纍计留床面積達到 2600 畝,比 2002 年翻了兩番。高山無公害蔬菜種植規模逐年擴大,種植面積達 1 萬畝,總産達 9500 噸。核桃、板慄、銀杏種植面積纍计達到 3 萬畝,發展梨、李、桃等小雜果 3500 畝,被中國林學會銀杏分會授予“全國銀杏示範基地縣”稱號。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以豬、禽、蜂為主的産業格局初步形成。 2007 年全縣豬、牛、禽、蜂飼養量預計分別達 5 萬頭、 7000 頭、 12 萬衹和 2 萬箱。西洋參、蜂蜜、花粉緑色認證以及香菇、木耳無公害産地認定順利完成。以大鯢、林麝養殖為主的特色養殖業快速發展,全縣已建成大鯢養殖場 84 個,養殖林麝 140 餘頭,成為農民致富新的産業項目。 |
|
城鄉面貌明顯改善。薑眉路、高桑路建設工程陸續完成,廟二路、西坪路等縣際公路相繼完工,纍计新建、改建公路 442.2 公裏,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 668 公裏, 40 多個通行能力較差的行政村交通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實現了鄉鄉通三級以上柏油路或水泥路, 87% 的行政村通公路,以 316 國道、薑眉路、高桑路為骨架的環形交通網絡基本形成。先後完成了河濱路上段、紫柏路及廳城路、橋等新建和改建工程,硬化路面 1.9 萬平方米,新增緑地 8000 平方米;完成了石峽子溝水源地封禁治理,縣城淨水廠投入運行,城區居民飲用水質量和安全得到保障;縣城農貿綜合市場主體工程已竣工,即將投入使用;縣城文化廣場、河濱路二期工程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建設帶動的緑地開發完成規劃設計,拆遷、籌建工作正在加緊實施;火燒店、江口、玉皇廟等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雙創”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農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實現了村村通電, 93% 的行政村通電話,鄉鎮機關所在地移動通訊網絡覆蓋率達 100%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縣城綜合服務功能逐步完善,江口、玉皇廟、火燒店等鄉鎮小城鎮建設已見成效,物産豐富,市場活躍,經濟繁榮,以人流、物流、信息流帶動着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
|
積極整合教育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辦學條件,中小學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兩基”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提高,職業教育穩步發展。“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教育改革深入實施,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中、高考升學率逐年提升。
文化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群衆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城鄉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疾病預防控製、婦幼保健、食品藥品監管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紮實推進,醫療綜合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各鄉鎮有綫電視和調頻廣播成功開通,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 63% 和 93% 。 |
|
新的世紀,是留壩縣實現突破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階段。縣委、縣政府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 “ 三個代表 ” 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突破發展、團结穩定兩大主題,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縣、藥菌興縣、旅遊強縣”發展戰略,着力在優勢資源保護與開發、農業産業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非公有製經濟培育、旅遊産業開發、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突破,全力推進經濟和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積極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留壩。
主要奮鬥目標是:到 2012 年,全縣生産總值達到 5.34 億元,人均 11946 元,年均增長 12% ;完成財政總收入 1765 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 925 萬元,年均增長 15% ;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纍计達到 15.29 億元,年均增長 15%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9000 元,年均增長 8%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2630 元,年均增長 8%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 3 ‰以內。力爭通過五年或更長時間的奮鬥,實現“人均 GDP 強縣”目標,使全縣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
|
留壩 |
|
陝西 | 地名 | 鄉鎮 | ????業公司 | ????務管理局 | 西洋參 | 特産 | |
|
|
留壩縣醫院 | 留壩縣函授站 | 留壩縣江口醫院 | 留壩縣????務管理局 | 留壩縣衛生防疫站 | 留壩縣江口計劃生育服務站 | |
|
|
城關鎮 | 江口鎮 | 桑元壩鄉 | 馬道鎮 | 武關驛鎮 | 留侯鎮 | 青橋驛鄉 | 火燒店鄉 | 玉皇廟鄉 | 桑園壩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