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东北大学投诉电话沈阳市旅游投诉电话:024-22821999
辽宁省旅游投诉电话:024-86230222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东北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校园南滨浑河,北畔南湖;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先后迁徙北平、西安、开封、四川三台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1949年2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了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学校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1986年,开始试办研究生院。1993年3月8日,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1998年9月,东北大学由原冶金部属院校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
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国家重点大学。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秦皇岛分校、基础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体育部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校设有51个专业,有113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mba、mpa、工程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67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设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东北地区中心设在东北大学。截止到2004—2005学年末,学校有专任教师185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博士生导师174人,教授320人、副教授626人;现在校博士研究生2211人,硕士研究生4653人,普通本科生19217人。
东北大学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现已形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以及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十五”以来,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和军工项目以及与企业合作项目共21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2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9082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364篇。学校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服务社会的坚实支撑点,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1995年,东北大学软件中心被确定为当时唯一的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7年,学校自动化中心被确定为国家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9年,设立了国家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大学科学园是我国第一个大学科学园,200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国家首批15家大学科学园试点建设单位之一。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学校先后同美、日、英、德、法、意、俄、韩以及台湾、香港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2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邀请了1893人次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和合作科研。共聘请591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先后选派教师1145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促进了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东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视,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以及江泽民、李鹏、朱閒基、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莅校视察。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抓住机遇,办出特色,为建成"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
中国东北大学 China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
学校名称
中文:东北大学
英文: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缩写NEU)
地理位置
校本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邮编:110004
秦皇岛分校: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 邮编:066004
学校简介
东北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校园南滨浑河,北畔南湖;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3日。1928年8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东北大学先后迁徙北平、西安、四川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1949年2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了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1993年3月8日,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1998年9月,东北大学由原冶金部属院校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
东北大学不仅拥有面向基础产业的矿业、材料、冶金、机械等传统优势学科,而且自动化、计算机、通讯、生物医学等高科技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迅速,并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在学校现有2003名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7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成员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名、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26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6名、博士生导师218名、教授328人、副教授619人。东北大学已形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总数为3万余人。现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9271人,全日制本科生20739人。 (2006年)
东北大学一直以科教兴国、振兴中华为己任。仅1996年以来,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863”高科技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共64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326项,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大学充分利用人才和科技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校企合作和创办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东北大学科学园是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国家重点大学。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秦皇岛分校、基础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体育部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校设有5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4个,第二类特色专业1个。有171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MBA、MPA、工程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1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涵盖15 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在2245名教师中,共有教授32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2人,国家杰出学校正门(北门)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博士导师276人;现在校博士研究生2335人,硕士研究生4911人,普通本科生 22182人。(2006年)
东北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在保持和发扬面向基础产业的冶金、材料、矿业、机械等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大力支持和发展计算机、自动化等高科技新兴学科,形成了工学为主,理学、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首次开展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评估中,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荣登该学科榜首。
东北大学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功能。1989年以来,东北大学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获得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2005年,东北大学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举行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十五”以来,学主楼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250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09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1项,获得国家专利207项,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4211篇。
东北大学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服务社会的坚实支撑点,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东北大学科学园是我国第一个大学科学园,200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国家首批15家大学科学园试点建设单位之一。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学校先后同美、日、英、德、法、意、俄、韩以及台湾、香港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132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共聘请705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先后选派教师40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促进了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东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视,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以及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莅校视察。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目前学校已经同美、日、英、德、法、意、俄、韩以及台湾、香港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6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通过邀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合作科研,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以及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科研合作和中外合作办学等渠道,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抓住机遇,办出特色,为建成"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成立于1996年10月,由原钢铁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热能工程系、金属压力加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内第一个集材料、冶金、热能工程、环境科学等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科学为一体的二级学院。其历史可追溯到1923年东北大学成立之时的矿冶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262人,其中专任教师170人(教授49人、副教授70人、讲师32人、助教19人)、工程与实验技术人员35人、管理人员31人、研究所助理员3人、工人23人;在49名教授中有博士生指导教师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5人。8个研究所: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冶金物理化学、热能与环境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工程热物理、冶金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3个博士后流动站: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1个二级学科: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学、冶金物理化学、热能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等11个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冶金物理化学、热能工程、材料加工工程为辽宁省重点学科。1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学、冶金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以及化工冶金、特殊冶金、冶金工程科技史,无机材料工程、材料电磁工程与科学等内设博士点。3个硕士授予权学科:环境科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5个本科生专业: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
“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科技创新平台”被教育部认定为我校唯一的国家级Ⅰ类平台建设项目。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这个建设项目的依托单位。
材料与冶金学院是东北大学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学院。学院的专业设置体现了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型前沿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国内相关行业(尤其是基础材料工业)的社会影响重大。因此,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的社会需求十分旺盛,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喜人态势。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东北大学早在1939年就设立了工商管理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较早开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校之一。经过几个时期的变革与发展,东北大学于1994年5月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
学院目前设有3个系: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经济学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企业管理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MBA、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管理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7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教师102人,包括教授17人,副教授34人。学院形成了一批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另外,学院还聘请了1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企业家为学院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院始终以培养政治信念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心理体魄健康的“高素质、创新型”经济与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富创意、善通变、耐持久、承责任”为培养理念,通过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和专业特长的高层次经济与管理人才。目前学院在校生1977人,其中博士生270人,硕士生541人,本科生1166人。建院15年来,已为社会培养本科毕业生5000余人,研究生1500余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其中有相当部分已成为工商界的中坚力量。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以高水平学术研究促进教学水平提高。近几年来,承担和已经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4项,年均发表论文200余篇,年均科研经费300余万元。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管理学馆面积达7700平方米,设有国际远程教育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案例讨论室;设有图书资料中心,收藏图书万余册及期刊百余种;设有综合实验中心,与神州数码联合组建了企业信息化体验中心。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硬件设施,为教学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院先后与美国圣约瑟夫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日本青山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美国爱克华州立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韩国庆星大学以及德国、比利时、加拿大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建立了广泛的校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在MBA教育中,学院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日本青山大学合作开设的ManagementGame远程教育课程,在国内首开先河。MBA教育已经成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品牌。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孙家学
校 长:赫冀成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田梦平
党委副书记:熊晓梅
副校长 刘积仁
副校长 王宛山
副校长 姜茂发
副校长 左 良
副校长 陈德祥
副校长 娄成武
学校历史
1.云涛日破
(1923-1931)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孕育着富庶,也引得列强垂涎。日本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的经济侵采矿馆略、资源掠夺、还进行文化控制。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局下,诞生了东北大学。
1921年初,东北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几位知识分子的内心却充溢炙热的激情。他们向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他们就是当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对于他们的建议,奉天省议会于当年10月25日进行讨论,通过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备人才、振兴教育的议案。
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在原文学专门学校旧址开办文法科大学,在高等师范学校旧址开办理工科大学,王永江为首任校长。王永江出任校长后,坚持他一向的严谨作风,聘名师、招学生、购设备,学校顺利起步。
建校之初东大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经一年多建设,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理工科先行迁入,与仍在原址的文法科大学遥相呼应,形成南北两校区。1926年的东大一览曾对当时的校园环境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理科工科校址,偏南一带地势高阜,土质坚厚,中建正楼一座,形如蛱蝶,南瞰城郭,北倚昭陵,而新开河环抱楼前洋洋西去,瞻眺环境爽垲葱茏诚胜地也。这方圣地孕育了东北大学蒸蒸日上的未来。
学校按照现代大学的格局设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较为齐全的学科,各学科之学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法科成立自治会、夏声社、社会科学研究社;工学院成立矿学会;理工预科成立英语研究会;孙国封院长为促进科学进步,发起科学教育协进会。这一时期校内各种学术讲座开展的红红火火,主讲人不仅有国内的名师、大家,还有来自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学者、专家,所讲题目从“火山现象”,到“教育的变迁”;从“东三省农业发展与中国民生关系”,到“列国对华之联合政策”,内容涉及政治、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
“知行合一”是东北大学当时的校训。为力戒纸上谈兵,东大建成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留学德国归来的杨毓桢任厂长。1926年11月,文法理工各科组织学生参观华北机械厂及纺织厂,以增长工业方面知识;同年12月,俄文系学生抵达哈尔滨,实地考察;1927年,理工科学生参观奉海路、抚顺煤矿。实地参观考察、创建学会、开办讲座,刚刚诞生的东北大学已经开始运用现代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术文化。这些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东大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27年11月,东北大学首任校长王永江因病逝世后,大学委员会公推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继任校长,踵事增华,历有建设。
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两个多月,身负国仇家恨的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一直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少帅对东大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明确提出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旨,在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东北大学从此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为改善办学条件,张学良校长先后共捐献180万现洋,建筑文法学院教学楼各一座、可容数百人的凹字型学生宿舍一座、教授住宅38栋、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实验室及马蹄形体育场等。时任建筑委员会技术部主任的孙国封院长曾言:本校此次建筑实为东三省伟大工程。对于东大的建筑,一位老校友这样深情回忆:东北大学学堂的教室,建筑宏伟、工精料美,样式新异,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而我们得在这个教室里受课,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快乐!
1929年7月1日,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张学良校长向120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各系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还由学校选送,往英美德各国留学深造。同年秋,文法两院学生迁入北陵校区,东北大学羽翼渐丰。
东北大学宏伟校园不仅留下了学子求学的脚步,也留下了众多名师辛勤耕耘的身影。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恂、刘先州等一批名师执教东大,可谓英才荟萃,俊彦云集。
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破除男女之隔阂,并给予妇女界以研究高深学术之机会,张学良校长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东北大学男女同校之新纪元。
张学良出任东大校长之后对体育教育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健儿大显神威,破数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
到1930年秋,东大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舍宇壮丽、设备充足,经费充裕,良师荟萃,学风淳穆,极一时之盛。
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九一八”的炮火炸碎了东北大学的强校之梦,东北沦陷。
2:风雨载途
(1931-1949)机电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城陷未几,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来校,伪致慰问,劝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悲愤已极,严词拒绝,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为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大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
1931年9月26日东北大学大部分师生迁往北平,教授们组织“教授代表会”,推动学校复校事宜,学生也成立了“东大临时学生会”,协助教授们工作。10月18日,学校借北平南兵马司旧税务监督公署为校舍,勉强复课。因条件所限,部分系科停办,同时添加边疆政治系、家政系等实用学科。
1932年,为了粉碎日本帝国主义霸占我国东北合法化的阴谋,艰难办学的张学良校长出资8000现洋资助我校学生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此举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有力的还击。1932年7月30日,刘长春手执中国国旗阔步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这是中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1933年,著名爱国人士,冯庸大学创办人冯庸先生将冯庸大学九个系全部并入该校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旨在侵吞我国华北的一系列事件,而南京国民党政府却一再退让,并准备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市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发动了“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在其他学校师生受军警围困,未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东大师生冲破手持大刀的军警包围,孤军出动,从崇元观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郊民巷,他们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尽管有人被捕,有人受伤,但学生们仍然顽强斗争,紧接着又举行了“一二·一六”示威游行。斯诺曾这样评述“一二九”运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知识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勇气,情景振奋人心,无论对参加者还是旁观者来说都是如此”。
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音乐教师阎绍璩也亲身经历了这次斗争。1936年,阎绍璩以著名诗人光未然的诗作《五月的鲜花》为词,谱曲一首,将他在“一二.九”运动中的真实感受,化作悠远的旋律——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埋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争不惜……这首从东大校园唱出的歌一问世,就在抗日民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并被迅速传唱,而这首歌也连同那次振奋人心的爱国运动一起载入史册。而今,每到12月9日,东大校园就又会传出那熟悉的旋律,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也伴着歌声走进年轻东大人的心里。
“一二九”运动以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各大学于是纷纷准备外迁。1936年初,张学良校长在西安西门外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东大工学院及补习班率先迁往西安,成立西安分校。2月24日,西安分校正式上课。在这抗日的大后方,两度迁校的东大师生,渴望安宁的环境,渴望潜心治学。
正在西安任职的张学良将军,为给东大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筹资15万元,修建校舍。在修建大礼堂时,张将军有感于“九·一八”后国破校散的处境,在礼堂基石上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
辗转之中东大师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的洪流之中。1936年,“一二.九”运动一周年那天,西安一万多青年学生,举行了以“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为中心内容的请愿游行。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高呼:“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打回老家去!”等口号,在向陕西省主席邵力子请愿未达到目的的情况下,冲出军警戒严的中山门,高唱救亡歌曲,向临潼进发,向正在那里的蒋介石请愿。得知学生们要来临潼的消息,蒋介石下令堵截学生,武装镇压,格杀勿论。张学良校长深恐学生遭到伤害,驱车追上学生请愿队伍。劝阻学生返回校园。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但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校长却从此失去自由,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1937年1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委臧启芳为代校长,根据国民党政府南迁东北大学的指令,在开封河南大学内设东北大学办事处,东北大学迁到开封。同年5月,东北大学改为国立,臧启芳来西安接收西安分校,6月,开封学生迁来西安,集中办学。
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大不得不再度迁校,由陕入川。
东北大学暂借四川三台县旧试院和草堂寺及县属联立高中之一部分为校舍,工学院迁出,重点建设文、理、法、商学科。
在东北大学当年的校址上,而今一所国家级示范中学——三台中学,已在川内声名赫赫。
当时一批名师齐集东大,陆侃如、冯沅君、金毓黻、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先后来校任教。
1940年,著名学者金毓黻先生到东大筹备“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尽管经费困难,物资缺乏,但在先生的苦心安排下,极短的时间内研究所便初具规模。一批研究生追随先生不仅钻研历史,亦关注现实,成果颇丰。
1942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令:改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给予硕士学位。东大的研究生教育,由此发端。
这一时期东大编印的学术刊物《东北集刊》、《志林》收录了师生数百万字的论文,研究课题从“大学精神”到“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从“三台物价”到“东北人口发展的特点”,涉猎之广泛,调查之缜密,论证之严谨,令人叹服。
学术研究欣欣向荣,学生活动蓬勃开展。学校通道两旁一直延伸到大门口的壁报都是学生的创作,以宣传抗日,抨击腐朽政治,揭露社会黑暗为主要内容。
“学声”、“黑土地”等社团聚集了一批热血青年,成为进步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剧团不仅在校内演出,还走出校门,举行义演,所得款物,捐赠前线,支援抗战。
在三台这座川北小城,东大度过了8年时光,在物力财力两感窘迫的岁月里,师生们直面困苦,笑对艰难,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那段日子因此而熠熠生辉,三台小城,因而平添万千气象。
老校友刘黑枷在文章《歌声琴韵》中曾这样回忆当年的情景:“我们那时在学校里最爱唱的歌,是东北流亡三部曲、在松花江上等,每次唱歌都心潮激荡,怀念故乡,遥想前线,对真正领导抗战的先进政党激起无限景仰”。半个世纪过去了,东北大学80年校庆前夕,学校的记者赶往三台采访的时候,我们的老校友,把记者们领到了当时东大组织修建的防空洞里,在那里,老人们情不自禁的唱起了当年的歌。
1945年8月14日,东大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在这场战争中,有60位东大人奋勇向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授予烈士称号。
当胜利来临,人们百感交集,陆侃如教授欣然提笔撰写对联:万里流亡,尝胆卧薪,缅怀黑水白山,此时真个还乡去;八年抗战,收京降敌,珍重禹时舜壤,来日无忘守土难。
1946年东大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1948年6月,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命令东北大学再迁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东北大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3. 力耕躬学
(1949-1993)
东北全境解放后,为适应新中国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校址设在原沈阳奉天工冶金馆业大学和市第二工科学校。次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决定筹建东北工业大学,包括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8月,东北人民政府发布命令,将上述三校合组为东北工学院,校址设在长沼湖,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南湖,著名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院长。1950年9月,东北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次开学典礼,当时学生2936人,教师417人。教师中既有原东北大学的教授,也有从全国各地招聘的专家、学者。广纳贤才,吸取各方专家之所长。受聘的教师来自天南海北,有的是高等学府的名师,有的是生产单位的技术专家。建国之初,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一举措,为东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刚刚成立的东北工学院,各项工作迅速展开,从招聘教师,到招收学生;从专业的设置到基层教学组织的创建,为了让学校尽快走上正轨,大家只争朝夕。
1951年10月8日,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了东北工学院南湖基建工程开工申请,南湖校区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经过一年多的施工,1953年4月17日,原铁西校址交给工农速成中学,东北工学院迁往南湖校址。
当时的院长靳树梁曾在一首词中这样描绘南湖旧时的景象:“风自吹襟,人争掩鼻,汩汩沟流半粪污,湖安在?指几行衰柳,一片黄泸。”然而,经过东工人几百个昼夜的建设,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寻不到旧时的模样。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从这里汲取知识的甘露,获得智慧的启迪,这里也便成为年轻的梦开始的地方。光阴荏苒,而今用梦和希望滋润的校园,越发显出勃勃生机,新建筑鳞次栉比,新景观悦目赏心。
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大连工学院的电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采矿系、冶金系;山东大学采矿系均并入东工。东工的化工系各组,土木系的水利、路工两组,机械系的汽车组调到大连工学院。地质系各组、数学系、物理系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分别调整到长春地质学院、东北人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东大。
院系调整后,东北工学院进一步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认真改进和充实教研组。建校以来,这种在实践中的改进就从未停止过。不断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完善教学法;编写、翻译教材,以《现代炼铁学》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材正是那一时期教师们的心血结晶。
教师们高昂的工作热情也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学生中勤奋好学蔚然成风。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采矿系五四届采煤甲乙两班。1954年4月,东工发布了《关于介绍五四煤甲、乙两班学习经验的通令》,决定授予两班“学习模范班”称号,“五四煤”的经验开始在学生中推广。
而今,“五四煤”的成员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他们踏实、严谨的学风成为一笔宝贵财富,感召着后来的学子。
东北大学早在建校之初,就以“知行合一”为校训,注重实践。来自生产第一线的靳树梁院长更是对此身体力行。他带领几位青年教师为本溪钢铁公司成功地解决了高炉结瘤问题;在四川威远钢铁厂高炉改造失败,四处求助甚至借鉴了苏联经验,仍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切中要害,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高炉的正常生产做出贡献。
他主张工科院校要实行厂校合作,教学要面向生产,理论要联系实际。在他的倡导下,东工与多家厂矿、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合同,共同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得到强化。
在此基础上,按照培养工程师的目标,东工首先对矿区开采专业五三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这是全国工科院校中最早进行毕业设计的专业。教育部肯定了毕业设计的经验,并向全国高等工科院校进行推广。面向实践夯实理论基础,东工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就已经在孕育之中。
1953年,学校召开了科学研究座谈会,确立了“在加强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并与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此后,学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学生中的科研工作也逐步展开。
1953年末东工出版了第一本《科学研究资料》;
1955年初,举行了第一次科学报告会;同年召开学生科学报告会,选举产生了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院长靳树梁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7年教师谢绪恺,在第一届全国力学学术会议上,宣读了《研究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论文,提出了多项式稳定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该组条件后来被编入《一般力学》教材中,被命名为“谢绪恺判据”。
1958年国庆前夕,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在东北工学院研制成功。与今天的PC机相比,这台计算机占地30平方米,堪称庞然大物,然而就是这个庞然大物,为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写下光辉的一笔,这一笔凝聚了东工人的智慧、东工人的坚忍不拔的努力和奋斗。
经过十年的建设,东北工学院获得长足发展,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这为东北工学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招收了文革后第一批学生,共计1667名。东北工学院再次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著名学府;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炼铁教研室被评为先进集体,教师张嗣瀛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22项科研成果获优秀成果奖;
1978年,东北工学院首批被恢复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
1978年,在广泛调查和讨论基础上,学校制定了《东北工学院1978至1985年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尽快把该院整顿、建设和发展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既出科研成果,又出专门人才的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教学和科研上来。
以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新工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代表,东工人用他们特有的勤奋和智慧,培育出一大批科研成果,科学研究之风大兴,科研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东北工学院本着“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两个中心,推行一系列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1986年11月6日,李鹏副总理视察东工,并题词勉励:“坚持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改革开放,促使东北工学院将发展的视角瞄向国际教育舞台。1981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阿巴拉契大学校长约翰·托马斯率代表团来校参观访问,次年9月,毕可桢院长率团到美国匹茨堡大学和阿巴拉契大学,进行校际交流和教育考察。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互访,以此为开端,东北工学院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互派学者、联合科研、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在世界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
1978年后,东北工学院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1986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试办研究生院,这是学校把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的里程碑,也是东北工学院步入第一层次大学的重要标志。
1987年继辽宁分院之后,东北工学院成立了秦皇岛分院,1988年4月,成立了冶金部东北工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同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成立成人教育学院。这些变化使东工在人才培养上,从过去比较单一的以培养工科全日制本科生为目标的办学结构,逐步转变成以研究生与本科生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并存,以工科为主体,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办学结构。
学科类型的丰富,为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敏锐地将学科建设放到了一个突出的地位上。1984年,学校在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科建设。在此思想指导下,以采矿工程和钢铁冶金为代表的一批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在“既为冶金系统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方针的指导下,东北工学院解放思想探索办学新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条件相当艰难的情况下,赢得了发展机遇。同时,校领导一班人也在尝试,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现实促使学校认真学习和思考——高等学校要不要办科技产业?结论是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好。
1988年,在时任东北工学院院长陆钟武的倡导下,沈阳开始建立南湖科技开发区,确定建立“东北工学院科学园”和“三好街科技一条街”;东工乘势而上,提出“项目起步,政策导向,滚动发展,分步实施”的建园方针;确定“软件开发”、“医用全身CT”等4个起步项目,把毗邻“三好街”的院墙推倒,划出相邻的80亩校园作“科学园”。这标志着东北工学院开始融入社会,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并被世界大学科学园协会接受为会员的科学园。国内知名的东大软件集团就是从这个科技园中成长起来的。1988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李华天教授的弟子,年仅33岁的东北工学院教授刘积任带领3个年轻人,以三台电脑、三万元科研经费开始了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艰难创业,这便是东软传奇的开篇。
不畏艰难,敢于开拓,东软的成功丰富着东北大学办学理念的内涵,更为后来者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4. 知馨行远
(1993-2003)
宁恩承图书馆1993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4月22日复名仪式隆重举行。在东北大学的发展史上,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复名以后的东北大学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
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1999年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
2001年实现部、省、市共建。
东北大学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对时代特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确立了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大学的奋斗目标。在现代大学奋斗目标的内涵中,多科性是基础;研究型是核心;国际化是重要途径之一。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平台,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东北大学在巩固原有冶金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人文、社会和管理学科,并大胆地建设了艺术专业,促进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一批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需要的新兴学科群蓬勃发展。
200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自动控制学科名列第一,计算机应用学科名列第九。这两个学科还建成了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学科水平国内一流。
新的优势学科发展方兴未艾;传统学科勇于开拓,寻找新的突破点。
钢铁冶金学科以生态化和信息化钢铁冶金为特色,为解决我国钢铁行业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难题提供科技支撑,部分研究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采矿工程学科以“资源观”、“环境观”、“经济观”、“信息化”为学科建设理念,在岩石破坏的非线性理论与数值模拟及采矿技术和矿业信息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已将研究领域拓展到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虚拟设计与网络化设计、系统概率风险分析、纳米技术与微机电系统,建有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在震动利用与控制、机械动力学及无级变速传动方面的研究国际领先,在重载齿轮传动及摩擦学方面也卓有建树;
有色金属冶金学科承担并完成了大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并将研究领域拓展到熔盐与熔体理论与技术、稀土增值冶金技术、特色资源综合提取技术、新材料制备技术和新能源开发等方面;
材料学科在保持金属材料优势领域的同时,正在向陶瓷材料和材料应用技术方面拓宽。在材料织构与晶界设计、合金相图与合金设计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基础性成果,基础研究逐渐与国际前沿接轨并同步发展。
以这些学科为代表,东大的整体学科水平大幅度提高,95年以来,国家重点学科由2个增加到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由8个增加到18个。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完善,学科门类由5个增加到8个、覆盖的一级学科由19个增加到27个、博士后流动站由5个增加到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由23个增加到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40个增加到76个,本科生专业由34个增加到49个。还获得了MBA、MPA和工程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授权。而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学校办学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完成的。
近十年来,获国家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626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77项,由东大独立完成或牵头的项目占绝大多数,解决重大科技课题的项目不断增加。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合计281项;职务发明专利授权合计176项。
学校承担国家和企业科技制高点项目总计7454项,经费174233万元,科研经费总量在普通高校中始终处于前列。科技经费自1995年突破亿元以来,连年攀升。1999年东北大学的全口径科研经费为2.04亿元,居全国高校第六位;2000年达2.72亿元,人均科研经费19.22万元,是“九五”初期的2倍;2002年全口径科研经费为3.28亿元,人均22.69万元。
学校注重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申报中取得丰硕成果,柴天佑教授当选《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学校在《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和《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共获得5项课题级、13项专题级的研究项目。
学校发表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共计1915篇,核心期刊5507篇。《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成为世界著名检索系统之一的EI Compendex的核心期刊,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从2000年起,被EI收录论文数连续三年名列全国高校学报前五位,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主办的《控制与决策》杂志,在国内信息与系统科学领域的同类杂志中位居第2位。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上个世纪20年代,张学良老校长重金礼聘,海内外名师云集东大在当时传为佳话;建国之初,东工南下招聘各类专家堪称创新之举。何世礼教学楼改革开放后,学校破格提拔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实践中,东大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求贤若渴的胸怀和唯才是举的气度吸引人才,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
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东大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结构趋于合理,层次明显提高。到“九五”末期,生师比达到15:1;两院院士由2人增加到6人;4人被聘为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
学科建设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师资力量的加强,为学生的培养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学校本着稳定本科生规模、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原则,学生规模稳中有升。2000年研究生招生总数约是95年的6.9倍,“九五”期间博士学位授予数是82年至95年授予总数的2.5倍。
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宗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和结构,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培养更加科学,更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一批批青年学子在这里充实头脑,增长才干。
东大的舞台是宽广的,不仅仅是学习,她还给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创造发展的机会。开放的环境、自由的氛围,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这里经过锻炼,得到提升,东大成为莘莘学子成长的加油站。95年以来,学生累计6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100余人次在国际级大赛中取得名次,为国争光。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同美、日、英、德、法、意、以及台湾、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81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邀请了20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和合作科研。共聘请50余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先后选派教师16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回国后成为骨干,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走出国门,眼界大开,现代大学不能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和科学研究的中心,而且应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这就意味着大学不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必须加强开发研究,尽可能地把科研成果转变为实用的生产技术,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东北大学一方面面向厂矿地区,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企业进步和效益增长。近10年来,东北大学与32个省、市、地区近千家企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关系,合作行业已从冶金拓展到石油、化工、机械、汽车、轻工、纺织、建材、医药等行业。并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增进校企相互了解,加速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另一方面,积极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1989年,东北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学园,从这个科学园中成长起来我国首家上市软件企业——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十几年来,东大始终在思考,大学究竟该如何办产业,大学与产业是什么关系。总结经验,学校大胆地提出了“放飞原则”。
这就是东大的气魄,东大的胸怀。大胆创新,敢为天下先,已经成为东大精神重要组成部分,为东大人所遵从,并不断发扬光大。
东大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朱镕基、吴邦国、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东大,视察学校建设情况,对东大发展给予厚望。
公交线路
【北门】
117、152、225、244、272、282路 南湖公园站
环、135、239路 南湖公园(方型广场)站
【西门】
铁西2、117、156、244、249、258、269、273、280路 南湖公园(西门)站
【南门】
166、244路 东北大学站
【东门】
169、222路 百脑汇站
秦皇岛分校
简称:东大分校,英文: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 缩写NEUQ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在东北大学统一规划下,面向全国招生,相对独立办学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87年,是东北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996年,正式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承担东北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1998年,随东北大学划入教育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继续面向全国独立招生的基础上,电子注册和学生毕业统一归口东北大学。2006年,开始承担东北大学“985工程”建设子项目。
学校位于奥运协办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市,校园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学校占地总面积33.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65万平方米。校园内林木花草郁郁葱葱,楼群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清新,文化氛围浓厚,生活设施完善,是一所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大学。2008年8月,学校作为成立奥运独立训练场馆的京外高校,成功接待巴西、意大利等9支国奥足球队训练任务,为北京奥运会做出直接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学校毕业的教授、副教授近150人,专任教师中获博士、硕士学位者占70%。学校设有研究生分院、9个系及继续教育、网络教育2个分院。在校本科生76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人。27个本科专业包括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英语语言文学、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冶金工程。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有国际贸易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学、软件工程。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学科有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工程。
学校按照“提高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厚基础、强专业、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了完整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保障体系,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与东北大学总校一起,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始终把实验室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重点,现有9个实验中心,下设二级实验室22个,包括35个专业技术实验室,17个外语语音室和8个计算中心机房。另有1个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平台——测向定位实验室。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设有德国欧登多公司、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电子工艺实习基地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实训实习基地等校内外实习基地40个,这些实习基地集教学、研究、开发、培训于一体,为师生的学习和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实验环境。
学校拥有现代化图书馆,藏书74余万册,中外文期刊700余种,各类中外文网络数据库39个。具备各种自动化管理系统及完善的网络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校园网络设施完善,拥有国家公用数据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两个出口,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
图书馆
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拓宽科研领域,设有控制工程研究所、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所、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工程优化设计与智能天线研究所、智能测控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应用地质研究所、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等21个科研机构,其中信息技术与智能软件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担任所长、周巢尘院士担任副所长。
学校治学严谨,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奖。2008年5月,学校学生组队出征海外荣获亚洲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冠军、8月,学校两支学生代表队分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两个一等奖。毕业生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连年居河北省前茅。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和友好往来,现已与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定期派出人员到各国学习、考察、讲学,在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学校全体师生自强不息,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累累硕果,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与认可。处在历史新阶段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将全面贯彻东北大学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为支撑,以内涵发展为主线,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朝着创办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而不断前进。 |
|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日语:とうほくだいがく,英文:Tohoku University),位于日本东北地方最大都市─仙台市的国立大学。前身为1736年(元文元年)设立日本东北大学的仙台藩藩校“明伦养贤堂”,大学创立于1907年(明治40年),是日本继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之后设立的第三所帝国大学,战前称为东北帝国大学,战后为了消除帝国主义而改为现名。东北大学自创立以来,即以“研究第一”和“门户开放”作为其传统使命及理念,创造出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与教育环境·人材。
学术结构 :东北大学现有文学部、教育学部、法学部、经济学部、理学部、工学部、医学部、药学部和牙科学部等 10 个学部、 379 个讲座或学科目。研究生院设有文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药学、牙科学、农学、国际文化研究科、信息科学研究科、生命科学研究、环境科学、教育信息学教育部、教育信息学研究部16 个研究科。全校有金属材料、老化医学、流体科学、电气通信研、多元物质科学 5 个附属研究所,还有遗传学研究中心、大型计算中心等两个全国共同利用设施。全校共同利用机构有:低温中心、应用情报学研究中心、情报处理教育中心,遗传实验室,环境保护中心,计算中心,百万伏电子显微镜室和保健管理中心等。
前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并但任国立台湾大学第十一任校长的陈维昭博士,即是由东北大学医学院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另外,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和文学家鲁迅(医学院前身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亦是出身于该校。不过,鲁迅只在该校停留约一年半,并未待至毕业即退学离去,其后则是留在日本改研究文艺。此外,原福建省立医院院长,皮肤病学元老黄丙丁,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江忠立和中山医科大学侯丽君教授(血液病学博士导师,中山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也均是由东北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
美国东北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
美国东北大学 (英语:Northeastern University)成立于1898年,是全美最大的私立大学。主校园占地67英亩,位于波士顿市,紧邻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由6所大学本科学院(包括70个专业)、9所研究生与职业学院和2所半日制学校组成。全日制本科学生1.4万多人,半日制本科生4000多人,全日制研究生有2700人,半日制研究生有1400多人。全职的教职员工830人。在校的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与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相同。
学校以合作课程(co-op Program)最为突出,除了文理科之外,其它学士课程都要修读五年。因为学生要有一年时间是在工商机构实习和工作。在《计算机世界》的调查中,东北大学的技术MBA课程排名第一,东北大学自豪地称自己的高科技MBA课程是"新英格兰地区高科技行业的企业管理者的首选MBA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将市场营销、金融、团队协作与机构重组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紧密联系实际,东北大学与当地系统集成与软件、金融服务、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企业密切合作。它们当中既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新创业的公司。此外,东北大学还是"技术企业家中心"的所在地,该机构每年都要组织奖金额为6万美元的"商业规划竞赛"和其它比赛,邀请著名企业界人士演讲,举办企业家与学生的座谈。丰富的学术活动不仅大大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而且东北大学也因所培养的高科技企业家数量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而享誉整个波士顿地区。 |
|
学院介绍
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国家重点大学。地处辽宁省,是辽宁地区最好的大学。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秦皇岛分校、基础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体育部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5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4个,第二类特色专业1个。有171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MBA、MPA、工程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1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涵盖15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东北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在保持和发扬面向基础产业的冶金、材料、矿业、机械等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大力支学校正门(北门)持和发展计算机、自动化等高科技新兴学科,形成了工学为主,理学、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首次开展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评估中,该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荣登该学科榜首。
师资力量
截止2009年10月,在2322名教师中,共有教授36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博士导师277人;现在校博士研究生2528人,硕士研究生5118人,普通本科生23080人。
科研实力
东北大学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功能。1989年以来,东北大学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获得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2005年,东北大学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举行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主楼项目250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09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1项,获得国家专利207项,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4211篇。
东北大学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服务社会的坚实支撑点,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东北大学科学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00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国家首批15家大学科学园试点建设单位之一。
国际交流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学校先后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3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共聘请705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东北大学名采矿馆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先后选派教师40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促进了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1] |
|
2009年在任校领导[3]有:
党委书记:孙家学
校 长:赫冀成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田梦平
党委副书记:熊晓梅
副校长 刘积仁
副校长 王宛山
副校长 姜茂发
副校长 左 良
副校长 陈德祥
副校长 娄成武 |
|
1.云涛日破
(1923-1931)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孕育着富庶,也引得列强垂涎。日本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资源掠夺、还进行文化控制。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局下,诞生了东北大学。
1921年初,东北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几位知识分子的内心却充溢炙热的激情。他们向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他们就是当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对于他们的建议,奉天省议会于当年10月25日进行讨论,通过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备人才、振兴教育的议案。
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在原文学专门学校旧址开办文法科大学,在高等师范学校旧址开办理工科大学,王永江为首任校长。王永江出任校长后,坚持他一向的严谨作风,聘名师、招学生、购设备,学校顺利起步。
建校之初东大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经一年多建设,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理工科先行迁入,与仍在原址的文法科大学遥相呼应,形成南北两校区。1926年的东大一览曾对当时的校园环境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理科工科校址,偏南一带地势高阜,土质坚厚,中建正楼一座,形如蛱蝶,南瞰城郭,北倚昭陵,而新开河环抱楼前洋洋西去,瞻眺环境爽垲葱茏诚胜地也。这方圣地孕育了东北大学蒸蒸日上的未来。
学校按照现代大学的格局设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较为齐全的学科,各学科之学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法科成立自治会、夏声社、社会科学研究社;工学院成立矿学会;理工预科成立英语研究会;孙国封院长为促进科学进步,发起科学教育协进会。这一时期校内各种学术讲座开展的红红火火,主讲人不仅有国内的名师、大家,还有来自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学者、专家,所讲题目从“火山现象”,到“教育的变迁”;从“东三省农业发展与中国民生关系”,到“列国对华之联合政策”,内容涉及政治、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
“知行合一”是东北大学当时的校训。为力戒纸上谈兵,东大建成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留学德国归来的杨毓桢任厂长。1926年11月,文法理工各科组织学生参观华北机械厂及纺织厂,以增长工业方面知识;同年12月,俄文系学生抵达哈尔滨,实地考察;1927年,理工科学生参观奉海路、抚顺煤矿。实地参观考察、创建学会、开办讲座,刚刚诞生的东北大学已经开始运用现代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术文化。这些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东大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27年11月,东北大学首任校长王永江因病逝世后,大学委员会公推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继任校长,踵事增华,历有建设。
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两个多月,身负国仇家恨的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一直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少帅对东大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明确提出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旨,在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东北大学从此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为改善办学条件,张学良校长先后共捐献180万现洋,建筑文法学院教学楼各一座、可容数百人的凹字型学生宿舍一座、教授住宅38栋、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实验室及马蹄形体育场等。时任建筑委员会技术部主任的孙国封院长曾言:本校此次建筑实为东三省伟大工程。对于东大的建筑,一位老校友这样深情回忆:东北大学学堂的教室,建筑宏伟、工精料美,样式新异,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而我们得在这个教室里受课,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快乐!
1929年7月1日,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张学良校长向120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各系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还由学校选送,往英美德各国留学深造。同年秋,文法两院学生迁入北陵校区,东北大学羽翼渐丰。
东北大学宏伟校园不仅留下了学子求学的脚步,也留下了众多名师辛勤耕耘的身影。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恂、刘先州等一批名师执教东大,可谓英才荟萃,俊彦云集。
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破除男女之隔阂,并给予妇女界以研究高深学术之机会,张学良校长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东北大学男女同校之新纪元。
张学良出任东大校长之后对体育教育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健儿大显神威,破数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
到1930年秋,东大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舍宇壮丽、设备充足,经费充裕,良师荟萃,学风淳穆,极一时之盛。
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九一八”的炮火炸碎了东北大学的强校之梦,东北沦陷。
2:风雨载途
(1931-1949)机电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城陷未几,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来校,伪致慰问,劝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悲愤已极,严词拒绝,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为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大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
1931年9月26日东北大学大部分师生迁往北平,教授们组织“教授代表会”,推动学校复校事宜,学生也成立了“东大临时学生会”,协助教授们工作。10月18日,学校借北平南兵马司旧税务监督公署为校舍,勉强复课。因条件所限,部分系科停办,同时添加边疆政治系、家政系等实用学科。
1932年,为了粉碎日本帝国主义霸占我国东北合法化的阴谋,艰难办学的张学良校长出资8000现洋资助我校学生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此举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有力的还击。1932年7月30日,刘长春手执中国国旗阔步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这是中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1933年,著名爱国人士,冯庸大学创办人冯庸先生将冯庸大学九个系全部并入该校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旨在侵吞我国华北的一系列事件,而南京国民党政府却一再退让,并准备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市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发动了“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在其他学校师生受军警围困,未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东大师生冲破手持大刀的军警包围,孤军出动,从崇元观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郊民巷,他们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尽管有人被捕,有人受伤,但学生们仍然顽强斗争,紧接着又举行了“一二·一六”示威游行。斯诺曾这样评述“一二九”运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知识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勇气,情景振奋人心,无论对参加者还是旁观者来说都是如此”。
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音乐教师阎绍璩也亲身经历了这次斗争。1936年,阎绍璩以著名诗人光未然的诗作《五月的鲜花》为词,谱曲一首,将他在“一二.九”运动中的真实感受,化作悠远的旋律——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埋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争不惜……这首从东大校园唱出的歌一问世,就在抗日民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并被迅速传唱,而这首歌也连同那次振奋人心的爱国运动一起载入史册。而今,每到12月9日,东大校园就又会传出那熟悉的旋律,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也伴着歌声走进年轻东大人的心里。
“一二九”运动以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各大学于是纷纷准备外迁。1936年初,张学良校长在西安西门外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东大工学院及补习班率先迁往西安,成立西安分校。2月24日,西安分校正式上课。在这抗日的大后方,两度迁校的东大师生,渴望安宁的环境,渴望潜心治学。
正在西安任职的张学良将军,为给东大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筹资15万元,修建校舍。在修建大礼堂时,张将军有感于“九·一八”后国破校散的处境,在礼堂基石上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
辗转之中东大师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的洪流之中。1936年,“一二.九”运动一周年那天,西安一万多青年学生,举行了以“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为中心内容的请愿游行。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高呼:“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打回老家去!”等口号,在向陕西省主席邵力子请愿未达到目的的情况下,冲出军警戒严的中山门,高唱救亡歌曲,向临潼进发,向正在那里的蒋介石请愿。得知学生们要来临潼的消息,蒋介石下令堵截学生,武装镇压,格杀勿论。张学良校长深恐学生遭到伤害,驱车追上学生请愿队伍。劝阻学生返回校园。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但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校长却从此失去自由,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1937年1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委臧启芳为代校长,根据国民党政府南迁东北大学的指令,在开封河南大学内设东北大学办事处,东北大学迁到开封。同年5月,东北大学改为国立,臧启芳来西安接收西安分校,6月,开封学生迁来西安,集中办学。
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大不得不再度迁校,由陕入川。
1938 年7 月, 奉教育部令:东北大学工学院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合并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38.7-1950.12)。
东北大学暂借四川三台县旧试院和草堂寺及县属联立高中之一部分为校舍,工学院迁出,重点建设文、理、法、商学科。
在东北大学当年的校址上,而今一所国家级示范中学——三台中学,已在川内声名赫赫。
当时一批名师齐集东大,陆侃如、冯沅君、金毓黻、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先后来校任教。
1940年,著名学者金毓黻先生到东大筹备“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尽管经费困难,物资缺乏,但在先生的苦心安排下,极短的时间内研究所便初具规模。一批研究生追随先生不仅钻研历史,亦关注现实,成果颇丰。
1942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令:改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给予硕士学位。东大的研究生教育,由此发端。
这一时期东大编印的学术刊物《东北集刊》、《志林》收录了师生数百万字的论文,研究课题从“大学精神”到“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从“三台物价”到“东北人口发展的特点”,涉猎之广泛,调查之缜密,论证之严谨,令人叹服。
学术研究欣欣向荣,学生活动蓬勃开展。学校通道两旁一直延伸到大门口的壁报都是学生的创作,以宣传抗日,抨击腐朽政治,揭露社会黑暗为主要内容。
“学声”、“黑土地”等社团聚集了一批热血青年,成为进步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剧团不仅在校内演出,还走出校门,举行义演,所得款物,捐赠前线,支援抗战。
在三台这座川北小城,东大度过了8年时光,在物力财力两感窘迫的岁月里,师生们直面困苦,笑对艰难,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那段日子因此而熠熠生辉,三台小城,因而平添万千气象。
老校友刘黑枷在文章《歌声琴韵》中曾这样回忆当年的情景:“我们那时在学校里最爱唱的歌,是东北流亡三部曲、在松花江上等,每次唱歌都心潮激荡,怀念故乡,遥想前线,对真正领导抗战的先进政党激起无限景仰”。半个世纪过去了,东北大学80年校庆前夕,学校的记者赶往三台采访的时候,我们的老校友,把记者们领到了当时东大组织修建的防空洞里,在那里,老人们情不自禁的唱起了当年的歌。
1945年8月14日,东大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在这场战争中,有60位东大人奋勇向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授予烈士称号。
当胜利来临,人们百感交集,陆侃如教授欣然提笔撰写对联:万里流亡,尝胆卧薪,缅怀黑水白山,此时真个还乡去;八年抗战,收京降敌,珍重禹时舜壤,来日无忘守土难。
1946年东大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1948年6月,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命令东北大学再迁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东北大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3. 力耕躬学
(1949-1993)
东北全境解放后,为适应新中国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校址设在原沈阳奉天工冶金馆业大学和市第二工科学校。次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决定筹建东北工业大学,包括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8月,东北人民政府发布命令,将上述三校合组为东北工学院,校址设在长沼湖,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南湖,著名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院长。1950年9月,东北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次开学典礼,当时学生2936人,教师417人。教师中既有原东北大学的教授,也有从全国各地招聘的专家、学者。广纳贤才,吸取各方专家之所长。受聘的教师来自天南海北,有的是高等学府的名师,有的是生产单位的技术专家。建国之初,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一举措,为东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刚刚成立的东北工学院,各项工作迅速展开,从招聘教师,到招收学生;从专业的设置到基层教学组织的创建,为了让学校尽快走上正轨,大家只争朝夕。
1951年10月8日,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了东北工学院南湖基建工程开工申请,南湖校区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经过一年多的施工,1953年4月17日,原铁西校址交给工农速成中学,东北工学院迁往南湖校址。
当时的院长靳树梁曾在一首词中这样描绘南湖旧时的景象:“风自吹襟,人争掩鼻,汩汩沟流半粪污,湖安在?指几行衰柳,一片黄泸。”然而,经过东工人几百个昼夜的建设,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寻不到旧时的模样。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从这里汲取知识的甘露,获得智慧的启迪,这里也便成为年轻的梦开始的地方。光阴荏苒,而今用梦和希望滋润的校园,越发显出勃勃生机,新建筑鳞次栉比,新景观悦目赏心。
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大连工学院的电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采矿系、冶金系;山东大学采矿系均并入东工。东工的化工系各组,土木系的水利、路工两组,机械系的汽车组调到大连工学院。地质系各组、数学系、物理系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分别调整到长春地质学院、东北人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东大。
院系调整后,东北工学院进一步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认真改进和充实教研组。建校以来,这种在实践中的改进就从未停止过。不断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完善教学法;编写、翻译教材,以《现代炼铁学》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材正是那一时期教师们的心血结晶。
教师们高昂的工作热情也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学生中勤奋好学蔚然成风。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采矿系五四届采煤甲乙两班。1954年4月,东工发布了《关于介绍五四煤甲、乙两班学习经验的通令》,决定授予两班“学习模范班”称号,“五四煤”的经验开始在学生中推广。
而今,“五四煤”的成员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他们踏实、严谨的学风成为一笔宝贵财富,感召着后来的学子。
东北大学早在建校之初,就以“知行合一”为校训,注重实践。来自生产第一线的靳树梁院长更是对此身体力行。他带领几位青年教师为本溪钢铁公司成功地解决了高炉结瘤问题;在四川威远钢铁厂高炉改造失败,四处求助甚至借鉴了苏联经验,仍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切中要害,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高炉的正常生产做出贡献。
他主张工科院校要实行厂校合作,教学要面向生产,理论要联系实际。在他的倡导下,东工与多家厂矿、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合同,共同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得到强化。
在此基础上,按照培养工程师的目标,东工首先对矿区开采专业五三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这是全国工科院校中最早进行毕业设计的专业。教育部肯定了毕业设计的经验,并向全国高等工科院校进行推广。面向实践夯实理论基础,东工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就已经在孕育之中。
1953年,学校召开了科学研究座谈会,确立了“在加强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并与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此后,学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学生中的科研工作也逐步展开。
1953年末东工出版了第一本《科学研究资料》;
1955年初,举行了第一次科学报告会;同年召开学生科学报告会,选举产生了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院长靳树梁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7年教师谢绪恺,在第一届全国力学学术会议上,宣读了《研究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论文,提出了多项式稳定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该组条件后来被编入《一般力学》教材中,被命名为“谢绪恺判据”。
1958年国庆前夕,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在东北工学院研制成功。与今天的PC机相比,这台计算机占地30平方米,堪称庞然大物,然而就是这个庞然大物,为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写下光辉的一笔,这一笔凝聚了东工人的智慧、东工人的坚忍不拔的努力和奋斗。
经过十年的建设,东北工学院获得长足发展,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这为东北工学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招收了文革后第一批学生,共计1667名。东北工学院再次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著名学府;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炼铁教研室被评为先进集体,教师张嗣瀛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22项科研成果获优秀成果奖;
1978年,东北工学院首批被恢复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
1978年,在广泛调查和讨论基础上,学校制定了《东北工学院1978至1985年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尽快把该院整顿、建设和发展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既出科研成果,又出专门人才的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教学和科研上来。
以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新工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代表,东工人用他们特有的勤奋和智慧,培育出一大批科研成果,科学研究之风大兴,科研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东北工学院本着“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两个中心,推行一系列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1986年11月6日,李鹏副总理视察东工,并题词勉励:“坚持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改革开放,促使东北工学院将发展的视角瞄向国际教育舞台。1981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阿巴拉契大学校长约翰·托马斯率代表团来校参观访问,次年9月,毕可桢院长率团到美国匹茨堡大学和阿巴拉契大学,进行校际交流和教育考察。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互访,以此为开端,东北工学院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互派学者、联合科研、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在世界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
1978年后,东北工学院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1986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试办研究生院,这是学校把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的里程碑,也是东北工学院步入第一层次大学的重要标志。
1987年继辽宁分院之后,东北工学院成立了秦皇岛分院,1988年4月,成立了冶金部东北工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同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成立成人教育学院。这些变化使东工在人才培养上,从过去比较单一的以培养工科全日制本科生为目标的办学结构,逐步转变成以研究生与本科生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并存,以工科为主体,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办学结构。
学科类型的丰富,为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敏锐地将学科建设放到了一个突出的地位上。1984年,学校在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科建设。在此思想指导下,以采矿工程和钢铁冶金为代表的一批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在“既为冶金系统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方针的指导下,东北工学院解放思想探索办学新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条件相当艰难的情况下,赢得了发展机遇。同时,校领导一班人也在尝试,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现实促使学校认真学习和思考——高等学校要不要办科技产业?结论是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好。
1988年,在时任东北工学院院长陆钟武的倡导下,沈阳开始建立南湖科技开发区,确定建立“东北工学院科学园”和“三好街科技一条街”;东工乘势而上,提出“项目起步,政策导向,滚动发展,分步实施”的建园方针;确定“软件开发”、“医用全身CT”等4个起步项目,把毗邻“三好街”的院墙推倒,划出相邻的80亩校园作“科学园”。这标志着东北工学院开始融入社会,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并被世界大学科学园协会接受为会员的科学园。国内知名的东大软件集团就是从这个科技园中成长起来的。1988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李华天教授的弟子,年仅33岁的东北工学院教授刘积任带领3个年轻人,以三台电脑、三万元科研经费开始了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艰难创业,这便是东软传奇的开篇。
不畏艰难,敢于开拓,东软的成功丰富着东北大学办学理念的内涵,更为后来者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4. 知馨行远
(1993-2003)
宁恩承图书馆1993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4月22日复名仪式隆重举行。在东北大学的发展史上,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复名以后的东北大学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
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1999年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
2001年实现部、省、市共建。
东北大学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对时代特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确立了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大学的奋斗目标。在现代大学奋斗目标的内涵中,多科性是基础;研究型是核心;国际化是重要途径之一。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平台,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东北大学在巩固原有冶金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人文、社会和管理学科,并大胆地建设了艺术专业,促进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一批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需要的新兴学科群蓬勃发展。
200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自动控制学科名列第一,计算机应用学科名列第九。这两个学科还建成了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学科水平国内一流。
新的优势学科发展方兴未艾;传统学科勇于开拓,寻找新的突破点。
钢铁冶金学科以生态化和信息化钢铁冶金为特色,为解决我国钢铁行业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难题提供科技支撑,部分研究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采矿工程学科以“资源观”、“环境观”、“经济观”、“信息化”为学科建设理念,在岩石破坏的非线性理论与数值模拟及采矿技术和矿业信息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已将研究领域拓展到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虚拟设计与网络化设计、系统概率风险分析、纳米技术与微机电系统,建有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在震动利用与控制、机械动力学及无级变速传动方面的研究国际领先,在重载齿轮传动及摩擦学方面也卓有建树;
有色金属冶金学科承担并完成了大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并将研究领域拓展到熔盐与熔体理论与技术、稀土增值冶金技术、特色资源综合提取技术、新材料制备技术和新能源开发等方面;
材料学科在保持金属材料优势领域的同时,正在向陶瓷材料和材料应用技术方面拓宽。在材料织构与晶界设计、合金相图与合金设计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基础性成果,基础研究逐渐与国际前沿接轨并同步发展。
以这些学科为代表,东大的整体学科水平大幅度提高,95年以来,国家重点学科由2个增加到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由8个增加到18个。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完善,学科门类由5个增加到8个、覆盖的一级学科由19个增加到27个、博士后流动站由5个增加到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由23个增加到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40个增加到76个,本科生专业由34个增加到49个。还获得了MBA、MPA和工程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授权。而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学校办学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完成的。
近十年来,获国家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626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77项,由东大独立完成或牵头的项目占绝大多数,解决重大科技课题的项目不断增加。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合计281项;职务发明专利授权合计176项。
学校承担国家和企业科技制高点项目总计7454项,经费174233万元,科研经费总量在普通高校中始终处于前列。科技经费自1995年突破亿元以来,连年攀升。1999年东北大学的全口径科研经费为2.04亿元,居全国高校第六位;2000年达2.72亿元,人均科研经费19.22万元,是“九五”初期的2倍;2002年全口径科研经费为3.28亿元,人均22.69万元。
学校注重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申报中取得丰硕成果,柴天佑教授当选《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学校在《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和《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共获得5项课题级、13项专题级的研究项目。
学校发表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共计1915篇,核心期刊5507篇。《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成为世界著名检索系统之一的EI Compendex的核心期刊,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从2000年起,被EI收录论文数连续三年名列全国高校学报前五位,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主办的《控制与决策》杂志,在国内信息与系统科学领域的同类杂志中位居第2位。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上个世纪20年代,张学良老校长重金礼聘,海内外名师云集东大在当时传为佳话;建国之初,东工南下招聘各类专家堪称创新之举。何世礼教学楼改革开放后,学校破格提拔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实践中,东大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求贤若渴的胸怀和唯才是举的气度吸引人才,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
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东大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结构趋于合理,层次明显提高。到“九五”末期,生师比达到15:1;两院院士由2人增加到6人;4人被聘为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
学科建设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师资力量的加强,为学生的培养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学校本着稳定本科生规模、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原则,学生规模稳中有升。2000年研究生招生总数约是95年的6.9倍,“九五”期间博士学位授予数是82年至95年授予总数的2.5倍。
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宗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和结构,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培养更加科学,更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一批批青年学子在这里充实头脑,增长才干。
东大的舞台是宽广的,不仅仅是学习,她还给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创造发展的机会。开放的环境、自由的氛围,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这里经过锻炼,得到提升,东大成为莘莘学子成长的加油站。95年以来,学生累计6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100余人次在国际级大赛中取得名次,为国争光。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同美、日、英、德、法、意、以及台湾、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81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邀请了20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和合作科研。共聘请50余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先后选派教师16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回国后成为骨干,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走出国门,眼界大开,现代大学不能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和科学研究的中心,而且应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这就意味着大学不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必须加强开发研究,尽可能地把科研成果转变为实用的生产技术,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东北大学一方面面向厂矿地区,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企业进步和效益增长。近10年来,东北大学与32个省、市、地区近千家企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关系,合作行业已从冶金拓展到石油、化工、机械、汽车、轻工、纺织、建材、医药等行业。并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增进校企相互了解,加速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另一方面,积极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1989年,东北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学园,从这个科学园中成长起来我国首家上市软件企业——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十几年来,东大始终在思考,大学究竟该如何办产业,大学与产业是什么关系。总结经验,学校大胆地提出了“放飞原则”。
这就是东大的气魄,东大的胸怀。大胆创新,敢为天下先,已经成为东大精神重要组成部分,为东大人所遵从,并不断发扬光大。[4] |
|
简称:东大分校,英文: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 缩写NEUQ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在东北大学统一规划下,面向全国招生,相对独立办学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87年,是东北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996年,正式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承担东北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1998年,随东北大学划入教育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继续面向全国独立招生的基础上,电子注册和学生毕业统一归口东北大学。2006年,开始承担东北大学“985工程”建设子项目。
学校位于奥运协办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市,校园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学校占地总面积33.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65万平方米。校园内林木花草郁郁葱葱,楼群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清新,文化氛围浓厚,生活设施完善,是一所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大学。2008年8月,学校作为成立奥运独立训练场馆的京外高校,成功接待巴西、意大利等9支国奥足球队训练任务,为北京奥运会做出直接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学校毕业的教授、副教授近150人,专任教师中获博士、硕士学位者占70%。学校设有研究生分院、9个系及继续教育、网络教育2个分院。在校本科生76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人。27个本科专业包括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英语语言文学、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冶金工程。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有国际贸易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学、软件工程。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学科有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工程。
学校按照“提高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厚基础、强专业、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了完整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保障体系,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与东北大学总校一起,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始终把实验室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重点,现有9个实验中心,下设二级实验室22个,包括35个专业技术实验室,17个外语语音室和8个计算中心机房。另有2个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平台——测向定位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实验室。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设有德国欧登多公司、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电子工艺实习基地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实训实习基地等校内外实习基地40个,这些实习基地集教学、研究、开发、培训于一体,为师生的学习和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实验环境。
学校拥有现代化图书馆,藏书74余万册,中外文期刊700余种,各类中外文网络数据库39个。具备各种自动化管理系统及完善的网络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校园网络设施完善,拥有国家公用数据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两个出口,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
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拓宽科研领域,设有控制工程研究所、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所、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工程优化设计与智能天线研究所、智能测控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应用地质研究所、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等21个科研机构,其中信息技术与智能软件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担任所长、周巢尘院士担任副所长。
学校治学严谨,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奖。2008年5月,学校学生组队出征海外荣获亚洲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冠军、8月,学校两支学生代表队分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两个一等奖。毕业生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连年居河北省前茅。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和友好往来,现已与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定期派出人员到各国学习、考察、讲学,在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学校全体师生自强不息,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累累硕果,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与认可。处在历史新阶段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将全面贯彻东北大学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为支撑,以内涵发展为主线,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朝着创办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而不断前进。 |
|
日本东北大学
日本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日语:とうほくだいがく,英文:Tohoku University),位于日本东北地方最大都市─仙台市的国立大学。
美国东北大学
美国东北大学 (英语:Northeastern University)成立于1898年,是全美最大的私立大学。主校园占地67英亩,位于波士顿市,紧邻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黝数 |
|
辽宁 | 大学 | 独立学院 | 教师 | 学者 | 名人 | 个人 | 教育 | 计算机 | 软件工程 | 英文简称 | 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出版社 | 华北电力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人物 | 教授 | 更多结果... |
|
|
东北大学旧址 | 日本东北大学 | 美国东北大学 | 东北大学工学院 | 东北大学档案馆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东北大学理学院 | 东北大学图书馆 | 东北大学机械学院 |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 东北大学物理协会 |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 |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东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 |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学院 |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本钢分院 | 东北大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 | 东北大学TD | 东北大学湖南函授站 | 东北大学澳中商学院 | 东北大学自学考试辅导中心 |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日语专业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英语专业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动画专业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物流工程专业 | 东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秦皇岛分院 | 东北大学盘锦经贸委自学辅导中心 | 东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连教学中心 | 东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校本溪分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