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右玉县位于山西北部,总面积1965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邮编:037200。代码:140623。区号:0349。拼音:Youyu Xian。
行政区划
右玉县辖4个镇、6个乡:新城镇、右卫镇、威远镇、元堡子镇、牛心堡乡、白头里乡、高家堡乡、丁家窑乡、杨千河乡、李达窑乡。
历史沿革
右玉县,古称善元县。据《山西概况》记载,秦置善元县,属雁门郡治。西汉沿用秦制,东汉雁门郡南徙后,为定襄郡治。汉末郡县俱废,北魏复设置善元县,后废。唐以后为云中县址。明洪武25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公元909年)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清初名右玉卫,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旋升为县称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右玉。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留县,归雁北道。建国初,属察哈尔省,仍属雁北区。1958年与左云县合并称左云县,1961年复县。1972年将县址由旧城迁梁家油坊。
2000年,右玉县辖3个镇、13个乡:梁家油坊镇、右玉城镇、威远堡镇、牛心堡乡、白头里乡、元堡子乡、高家堡乡、西碾头乡、威坪堡乡、丁家窑乡、杨千河乡、杀虎口乡、李达窑乡、破虎堡乡、欧家村乡、高墙框乡。总人口105143人,各乡镇人口: 粱家油坊镇 35382 右玉城镇 7557 威远堡镇 8600 牛心堡乡 4284 白头里乡 4933 高家堡乡 6349 元堡子乡 7571 西碾头乡 2765 威坪堡乡 2682 丁家窑乡 3463 杨千河乡 3802 杀虎口乡 2455 李达窑乡 6375 破虎堡乡 2249 欧家村乡 3008 高墙框乡 366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
|
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境内四周环山,南高北低,苍头河纵贯南北,东西宽45.7公里,南北长67.7公里,总面积1967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拔1400米,属黄土丘陵缓坡区。北与西北以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的凉城、和林格尔县毗邻,东连大同市左云县,南与山阴县、平鲁区接壤。全县辖4镇6乡,251个行政村, 居住着汉、满、蒙 、回、藏、苗、彝、畲8个民族,总人口10.8万,其中农业人口8.5万。
右玉县自古为我国北方要塞,这里自春秋以前一直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占领。三国时,由于连年混战,匈奴侵边,人口流失,右玉一带成了荒无人烟之地。秦初
置善无县,因拓跋圭建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北),右玉属都城近郊,史称“盛乐金陵”。西汉高祖初,境内又增设中陵县,隶雁门郡。明洪武二十五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又设大同右卫。正统年间又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清初改名右玉卫。雍正三年设立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在右玉。民国时废县留府,归雁门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革命根据地。
右玉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出现过不少名人志士。如北齐的高市贵,为骠骑大将军,战功显赫,官至晋洲刺史。明代的孙祥、何廷魁以及麻贵、麻承训、麻承宣、麻承宗父子均是见诸史书的将领,官职皆在总兵以上。尤其是麻贵更为出类拔萃,官至右都督,与李成梁并为名将,时人有东李西麻之称。清代亦有文武进士5人,出任知县、知府。解放后,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的耿耀张,爱国将领王国相,著名医学家刘治汉,著名学者、教授刘子威等都是右玉县的佼佼者。
右玉县是镶嵌在塞北高原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特色农业独领风骚。作为全国小杂粮基地县之一,这里的农产品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纯天然绿色产品,特别是燕麦、荞麦、糜黍、豆类、土豆等特产小杂粮,倍受消费者青睐。立足全省唯一半农半牧县优势,全县大力实施生态畜牧立县战略和“百村万人移民”工程,三年累计退耕30万亩,有力地推动了林草业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畜牧业发展空间,使全县农村经济开始由以农为主向以牧为主发生深刻的、历史性的转变。截止2003年上半年,全县牛、羊分别发展到4.2万头、52万只,正在成为华北地区闻名遐迩的“畜牧强县”。新型工业正在崛起。现已初步形成畜产品加工、化工、饮品加工、小杂粮加工、煤炭加工五大支柱产业,一批骨干企业正在发展壮大。山西全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可生产铵锑炸药5000吨,目前已开发研制出少锑炸药、乳化粉状炸药等产品。山西玉羊畜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自动屠宰、部位肉分割、肠衣加工3条生产线,年可屠宰加工活羊30万只、牛1万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地,所生产的“玉羊”牌牛、羊肉已远销到北京、天津等20多个大中城市。北京汇源集团右玉公司,全套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瑞典利乐砖无菌罐装、西班牙博萨直立袋3条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可生产沙棘、苹果等9个系列果汁饮料。小杂粮系列开发加工已经形成规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主要有煤、硅线石、硅石、石灰石、粘土、铁矿石、黄金、云母、沸石、石墨等,其中煤炭面积165平方公里,储量达34亿吨。煤炭产业开始由单纯的采掘向精深加工迈进。旅游资源令人叫绝。境内古城堡随处可见,峰火台沿山相望,古长城蜿蜒起伏。久负盛名的杀虎口“乃直北之要冲也,其地在云中之西,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塞”,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内蒙、外蒙的主要关口,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和著名的税卡。如今,关内古建筑遗址数不胜数,古桥古道清晰可辨。全县文物景点甚多,“风台揽胜”、“混元流碧”、“牛心孕璞”、“雷峰占雨”等景观,以其天然奇妙的特点引人入胜,而汉墓群、宝宁寺均为山西省重点保护文物,以较高的考古价值受到关注。全县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相当一部分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右玉还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有“塞上绿洲”之美称。全县近50%的土地森林覆被,尤其是沙棘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沙棘保存面积达35万亩,是我国沙棘分布集中区域,是全国沙棘建设重点县。置身右玉,登高远眺,蓝天白云,林海茫茫,莺歌燕舞,流水潺潺,山水辉映,天树一色,自然景观甚是壮丽。同时,这里森林茂密,灌木丛生,野生动物颇多,是天然的狩猎场所。因而,这里又是较理想的休闲、度假、避暑盛地,效古跑马,胡服骑射更为至上享受。目前,县城附近独具特色的森林公园已初具规模。这里还处在呼市、大同旅游线的枢纽部位,出杀虎口,经昭君墓,可达内蒙古大草原;沿109国道往东就是著名的云岗石窟、上下华严寺,向南延伸可看到北岳恒山、悬空寺和应县木塔,向西南行90公里就可到达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右玉地处大同、呼市、朔州三市三角地带。北距呼和浩特市140公里,东距大同市80公里,南距朔州市98公里。进入大同驶入京大高速公路,不足4个小时即可到达北京;跨入朔州直通大运高速公路,两个多小时即到太原。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境内公路四通八达,109国道、“山和”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运输条件非常优越。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经过近年来大规模改造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农贸、粮贸、畜产品交易市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渐成气候,投资环境十分优越。
雄风扯地,云帆高悬;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右玉发展优势日渐凸现,未来前景十分广阔。一个山川秀美、文明开放、民富县强的新右玉正在崛起。
注:右玉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邮编:037200。代码:140623。区号:0349。 |
|
右玉县辖4个镇、6个乡:新城镇、右卫镇、威远镇、元堡子镇、牛心堡乡、白头里乡、高家堡乡、丁家窑乡、杨千河乡、李达窑乡。
新城镇
29个村委会:亚别岭、邓家村、余官屯、上堡、石头河、七里铺、张家店、贾家窑、段家山、下堡、馒头庄、老邹窑、南草场、曹虎屯、麻家滩、马官屯、袁家村、西丁村、双山峡、李景屯、秦昌堡、大堡、郭敖屯、梁家店、程家窑、大蒋家屯、梁家油坊、东十里铺、小蒋家屯。
威远镇
36个村委会:威远、威坪堡、东王庄、肖家村、徐家村、方家堡、六里庄、火烧洼、棋杆村、沿山吾、牛家堡、南八里、树儿照、进士湾、孤山子、新墩湾、牛家坪、白塘子、古城、燕家堡、后所堡、双合屯、范家堡、辛堡子、常门铺、玉成庄、台子村、燕家窑、耿家沟、花家寺、南程家窑、南樊家窑、北十里铺、张千户岭、东刘家窑、侯林村、(中陵、孙家湾、毛家岭、后堡、后堡、前堡、乔家堡、王家堡、北郭家堡、高家辛村、解家窑、崔家窑)。
元堡子镇
24个村委员::元堡子、郭家堡、蔡家堡、董半川、大磁窑、小马营、阳全洼、胡家村、西洲里、辛屯、红教村、(教场坪、)上吴、下吴、元墩子、增子坊、腊家屯、大马营、吐儿水、宣阳寨、梁信屯、南花园、沟儿里、大油坊头、小油坊头。
右卫镇
50个村委会:联兴、乌林村、下元、红旗口、李家堡、柴家堡、南梁、头水泉、三里庄、八里庄、姬家沟、袁家窑、黑流堡、南元、小道沟、五里庄、北元、西窑沟、黑洲湾、北辛窑、二分关、胡四窑、王四窑、朱家窑、沙梁、元山、富家沟、杀虎口、海子湾、马营河、康家湾、北草场、洞子沟、四台沟、花柳沟、八里铺、草沟堡、红土堡、善家堡、高墙框、咀流屯、蔡家屯、魏家山、宛家庄、中元、联丰、北樊家窑、李前后窑、二十五湾、十八户营。
白头里乡
25个村委会:白头里、赵官屯、马莲滩、康家村、崔家堡、东史村、李洪河、霸王店、杨家村、野场、马村、秦家滩、昌里屯、新郝村、庞家堡、周鱼儿、沙圪屯、插门庄、北花园、门家村、叶家村、杨官窑、张化村、滴水沿、西史村。
牛心堡乡
33个村委会:牛心堡、甘泉庄、杨家窑、集贤庄、石塘、张家窑、刘家窑、金家窑、缑家村、刘振抚、曹家梁、海子洼、云阳堡、何家村、龙泉沟、夏家窑、裴家窑、黄土坡、寺儿湾、消息屯、施官屯、山岔沟、丁家村、欧家村、寺儿山、盘石岭、细家沟、老墙框、辛窑子、沙家村、魏安窑、沈家窑、(季儿村、)曹家窑。
丁家窑乡
村委会(27个):丁家窑、芦草湾、圣水塘、张二窑、青羊沟、郝家湾、白家窑、驴蹿沟、大兴庄、旺家窑、常坪窑、前窑子、骆驼咀、汉泥沟、井沟、胶泥沟、石人湾、大沙口、辛窑、云石堡、西刘家堡、西陈家窑、西胡彩沟、中胡彩沟、南胡彩沟、前鹰卧山、后鹰卧山。
杨千河乡
26个村委会:杨千河、牛家堡、新庙子、周二堡、火烧滩、二道梁、西榆林、四十二、火石沟、陆家庄、后窑子、曹家堡、双扣子、辛村子、道阳村、铁山堡、黑土窑、刘贵窑、高家窑、三十二、新坊、西黄家窑、小蒲州营、西魏家堡、北崔家窑、南崔家窑、(西六里、十三边、半沟)。
李达窑乡
43个村委会:李达窑、薛家堡、厂湾、周光禄、韩庆湾、柴掌沟、东窑沟、盆儿洼、火烧岭、魏家堡、永胜元、大庙山、马堡、后沟、马头山、韩家窑、官屯堡、乔家窑、八墩沟、林家堡、暖泉、残虎堡、赵家窑、二十一、破虎堡、邢家口、二三墩、金家元、范家窑、李家窑、黄家湾、崔家沟、孔家沟、庄窝、王家梁、黄家窑、(孔家沟、)张家湾、算帐堡、姚家窑、大坡、西十五沟、东十五沟、应洲湾。
高家堡乡
34个村委会:高家堡、宋官屯、西窑头、李官屯、东窑头、布家村、下窑、上柳沟、大川、甘庄、山岔堡、小屯、边家堡、沟北村、张家山、古城堡、东碾头、西碾头、下柳沟、刘虎狮村、西碾头、中碾头、庄窝坡、曹家村、下泥沟、马良村、沙家寺、苏家沟、邵家村、麻黄头、上泥沟、何庄、蔡家狮村、杨家后山、金家花板。 |
|
右玉县,古称善元县。据《山西概况》记载,秦置善元县,属雁门郡治。西汉沿用秦制,东汉雁门郡南徙后,为定襄郡治。汉末郡县俱废,北魏复设置善元县,后废。唐以后为云中县址。明洪武25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公元909年)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清初名右玉卫,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旋升为县称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右玉。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留县,归雁北道。建国初,属察哈尔省,仍属雁北区。1958年与左云县合并称左云县,1961年复县。1972年将县址由旧城迁梁家油坊。
右玉县自古为我国北方要塞,这里自春秋以前一直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占领。三国时,由于连年混战,匈奴侵边,人口流失,右玉一带成了荒无人烟之地。秦初置善无县,因拓跋圭建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北),右玉属都城近郊,史称“盛乐金陵”。西汉高祖初,境内又增设中陵县,隶雁门郡。明洪武二十五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又设大同右卫。正统年间又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清初改名右玉卫。雍正三年设立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在右玉。民国时废县留府,归雁门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革命根据地。
右玉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文化大县,有100多件文物被省博物馆收藏。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出现过不少名人志士。如北齐的高市贵,为骠骑大将军,战功显赫,官至晋洲刺史。明代的孙祥、何廷魁以及麻贵、麻承训、麻承宣、麻承宗父子均是见诸史书的将领,官职皆在总兵以上。尤其是麻贵更为出类拔萃,官至右都督,与李成梁并为名将,时人有东李西麻之称。清代亦有文武进士5人,出任知县、知府。解放后,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的耿耀张,爱国将领王国相,著名医学家刘治汉,著名学者、教授刘子威等都是右玉县的佼佼者。解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县宣传文化事业在继承中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县委宣传部、县文化体育局以及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嘉奖;县道情剧团多次在全省文艺调演中获奖;由原县文联主席付品创作的小说《借姑娘》曾被中央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先后获得过“赵树理文学奖”三等奖、山西省文学艺术创作铜牌奖。
2000年,右玉县辖3个镇、13个乡:梁家油坊镇、右玉城镇、威远堡镇、牛心堡乡、白头里乡、元堡子乡、高家堡乡、西碾头乡、威坪堡乡、丁家窑乡、杨千河乡、杀虎口乡、李达窑乡、破虎堡乡、欧家村乡、高墙框乡。总人口105143人,各乡镇人口: 粱家油坊镇 35382 右玉城镇 7557 威远堡镇 8600 牛心堡乡 4284 白头里乡 4933 高家堡乡 6349 元堡子乡 7571 西碾头乡 2765 威坪堡乡 2682 丁家窑乡 3463 杨千河乡 3802 杀虎口乡 2455 李达窑乡 6375 破虎堡乡 2249 欧家村乡 3008 高墙框乡 366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
|
境内属晋北黄土高原组成部分,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平缓,周围群山环抱,岩石裸露、复土甚薄,植被稀少,水土
流失严重。素有“十山九无头,河水向北流”之称。西部山地诸峰海拔在1500至1750米之间;南部是洪涛山脉,主要山
峰海拔达1700。东部山地诸峰海拔在1700米以上,其中红家山海拔1975米,为县境最高点,北部诸山1600米上下。旧城
关、威远堡和梁家油坊的附近为平川区,海拔在1250至1350米之间。主要关隘口有关虎口,两侧山势险要,是大同通往
内蒙公路所经之处。河流有苍头河,发源于平鲁祁家窑,向北贯穿县境中部,从杀虎口出境注入黄河,其支流遍布全县
各部,主要有马营河、三道河、李红河等。 |
|
右玉县气候干寒多风沙,年均气温 4℃,一月零下11℃至零下15℃,七月 19℃至20℃。年降雨量45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上、中旬,无霜期100至120天。 |
|
全县现有耕地80.53万亩,农作物以莜麦、谷子、豆类、土豆等为主,期次有小麦、玉米、葫麻等。森林覆盖面积达
144万亩,育苗9000亩,木材蓄量约24万立方米。
工业生产有采煤、陶瓷、机械、化肥、水泥、制砖、石灰、针织、皮革加工等。其中以采煤为主。 |
|
经过多年发展,右玉县的交通变的四通八达.内部交通方面,村村通公路沟通了各条主干道,也开通了"村村通"庄班车,人畜驮运的现象在上个世纪就不复存在了;外部,,全县有多条道路通往周边省份和城市.去往大同,驱车1小时即可到达;去往朔州,1.5小时可以到达,并且可选择三条道路前往;去往内蒙古呼和浩特,也只需要2.5小时.交通状况良好,目前,一条通过右玉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过程中^ |
|
晋北道情简介
晋北道情是中国道情艺术的支流。道情原系道教声腔艺术,据传说她始于汉唐,兴于元宋,源于终南,是由道歌发展而来的。
1921年,晋北道情流入右玉南山一带,艺人们教坊学艺,直到1956年正式成了右玉道情剧团,五十年来无不浸透九代传承艺人们的心血和汗水。
它的剧目百十余种,分四大类。
一、宣扬道教思想,反映道教生活的,如:《湘子传》《纯阳传》《张良传》《翠莲传》《庄周传》等30多种。
二、宣扬修贤劝善或反映民间生活的如,《杀狗》《打刀》《四劝》《分庭》《合凤裙》《玉凤配》《莲花庵》等50多种。
三、反映宫廷生活或社会斗争的如《金狮坠》《玉棋子》《王花买父》等20种。
四、现代戏如《灯芯绒》《刘四姐》《阮八姐》《丰收之后》《江姐》等40多种。
右玉道情曲调优美婉转繁多。如古词类:《耍孩儿套曲》《西江月套曲》《盘道组合曲》《浪滔沙》《皂罗袍》等;变文类:《平十字》《短十字》《紧十字》各种《河路调》《紧七字》等;特定人物环境、情节之专曲:《大红袍》《苦相思》《东石榴》《山坡羊》《跌落金钱》等,由梆子戏中吸收来的《流水》《介板》《滚白》等共七十多首。
右玉道情音乐可分:丝弦牌子曲如:《柳青娘》《千声佛》《黄莺展翅》等30多首;唢呐牌子曲:《狮子令》《水龙吟》《转莲台》等20多首;锣鼓经如:《勾锣》《急急风》《水钓鱼》等30多首。
右玉道情乐队分文、武两场。文场由“笛子”“板胡”“四胡”“大三弦“等组成;武场由:渔鼓“简板”“单皮鼓”“大锣”“大钗”组成。
渔鼓产生于北宋靖康初,是道情唯一独家乐器,右玉道情一直延用至今。
民间艺术--右玉道情
道情由来已久,汉唐时即具雏形。在秦灭韩国后,张良为谋恢复韩国,曾借唱道情,云游四方,以访志士。至唐、佛道并盛,道家以道教故事,运用道曲宣扬黄老思想。宋、金、元以来,随着诸宫调的形成与发展,道情受到影响,一些志士不满异族统治,常闭户自居,作歌自咏,以唱道情为乐。当时,流行于秦晋两省。由于方言不一,曲调上产生的流变,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流传在晋北,则为晋北道情。至明清以来雁北以外二十余县均有道情。每逢年节,到处搭班演唱。1953年,右玉县建立了专业道情剧团,对发展继承道情艺术起了积极作用,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艺术,形成了道情在雁北地方“乐曲系叙事道情”流派体系。在朔城区、右玉、山阴等区县,农闲时亦有业余戏班演出。
道情从道教艺术演变为民间艺术,丰富了艺术表演内容和艺术特色,逐渐脱离了宗教的羁绊。传统剧目有《大劈棺》、《打经堂》、《打刀》、《打碗罐》、《老少换妻》、《摸牌》、《金凤裙》等。后多移植梆子戏剧目。解放后,亦上演现代戏,如《订婚之前》、《三世仇》、《山村卫生员》等。为了配合形势宣传和调演,也演短小的曲艺说唱小节目。
道情剧目曲调别有风味。音乐优雅动听,唱腔细腻柔和。文场有三弦、笛子、扬琴、低胡、二胡、笙等,武场有渔鼓、简板、战鼓、木鱼、碰铃、手锣等。板式结构为流水、滚白、介板、二性、紧句、慢开头等。微调表现幽静、悲哀、伤感情调,宫调表现欢快、奔放、爽朗情调。曲牌有大救驾、凤鸾和鸣、乐消遥、爬山虎等。在表演方面多受山西梆子的影响。
道情音乐比较丰富,据传说原有七十二个套曲和一百来种曲调,现在只能够收集起十三种套曲和九十六种曲调,其唱腔为联曲体。它是利用诸宫调的某些曲子互相联缀起来,组成有层次的大型唱段。每种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抢、紧”六种不同的曲子,唱腔是根据需要来临时组合的。例如:“耍孩儿”的结构就包括“正耍孩儿”、“反耍孩儿”、“平耍孩儿”、“苦耍孩儿”、“抢耍孩儿”、“紧要孩儿”六个曲子。这“正、反、平、苦、抢、紧”各有不同内容:“正”表示用正调演唱,一般用正调演唱的曲调为“商”字调;“反”表示用反调演唱,一般用反调演唱的曲调为“徽”字调;“平”表示一般正常的情绪,“苦”表示愁苦、凄凉的情绪,二者皆用正调演唱;“紧”表示唱腔结构紧凑,“抢”表示唱腔结构喜悦、轻快、类似“抢”一般地速度。另外,道情又巧妙地借鉴了“晋剧”中的“介板”、“流水”、“滚白”以及昆曲唱腔,弥补了本身的不足。音乐伴奏中的“渔鼓”为道情特定乐器,其文武场乐器与梆子剧种大致相同。
右玉道情 是“晋北道情”三大派系之一 。道情最初只是说唱形式,在清朝以前基本上没有职业班社,艺人们多是在逢年过节酬神献艺,平日则是从事农业或其他职业。到了民国初年,据传有一个“武为周道情班”为晋北一带最早的职业班社。班主武为周是应县人,以领戏班为职业,他在村里集聚了二十多个艺人经常在大同、怀仁、山阴、应县、浑源一带演出,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解放后,右玉县建立了专业道情剧团,1982年雁北戏校道情中专班毕业,集体分配到右玉县,组建了右玉县道情剧团。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7年6月8日,山西省临县道情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
|
从北京、大同进入右玉县,首先游览的是小南山森林公园,接着是县城西南的中陵湖旅游区、沿着省道虎山线,依次是贾家窑山松涛园、苍头河生态走廊、辛堡梁万亩林海、杀虎口古文化旅游区,由杀虎口进入内蒙古草原。
南山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之南、取“寿比南山”之意,面积40万亩,园内针阔花混交,乔灌草结合,景区通首20公里,园区内亭、台、坛、阁、花、灌、路、园,错落有致,有公仆亭、知春亭等,建成了占地面积38亩,蓄水量1.5万立方米的玉林湖,湖内有假山池塘、瀑布桥梁,登上小船可浏览湖内景色,景区内还建有民俗展馆,展出当地各种民俗饰物。
贾家窑山松涛园
坐落在县城以北,虎山线东侧,景区内以松柏为主四季常青,樟子松、油松、落叶松在山风中,松涛阵阵。革命烈士纪念塔就矗立期间,每逢清明、七一等节日,县城中小学都要组织师生前来缅怀英烈。
大南山风景旅游区
大南山
又叫贺兰山,当地人称大南山,坐落在县城西北,距县城6公里路程,大南山山势挺拔雄奇壮观,最高海拔1592米,山坡上各色树种交相辉映,极目远望,绿浪翻滚,山顶上的大墓和明代古碑向游人们讲述了一个千古之迷,古碑记载了北魏孝文帝进平城祭奠先祖的事实,据史书记载,魏都今陵就在右玉县境内。
苍头河生态走廊
沿着虎山线向北行进,有一片“林草茫茫、流水潺潺”的狭长地带,这便是苍头河生态走廊,景区属高原湿地,天然水系、河岸草地、乔灌木林带和缓坡状态的农田,形成了北方黄土高原独特的田园景观,景区内鸡、兔、鹧鸪、狍子、黄羊、狐狸、獾子时隐时行,是露营、传统农业生态观光、生态湿地保护观光的绝佳去处,也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
辛堡梁万亩林海景区
位于县城北部,虎山线一侧,总面积为14971亩,景区内建有观光六角铁亭,周围全部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道路也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夏季置身林海,清风拂面,举目四望、林涛万顷,成为高品位的天然林风景旅游区。
中陵湖景区
地处县城西南,景区以中陵湖库区为主,建成集库区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景区内种植北京杨1.6万株,油松1100余株,樟子松3000余株,垂柳210株,仁用杏1500株,建成26亩多的苗圃一座,观摩亭两座,度假村一座,景区内山、水、林、亭、路相互配套,湖面波光涟滟,乘上游艇,可觅湖光山色的美景,湖内海产品丰富,游人可自行垂钓,品尝新鲜海味,已成为右玉周边地区旅游首先之地。
著名景区杀虎口,领略西口文化
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区)交接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作为一代雄关,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杀虎口地势险要,东、西两山之间形成一条3300米长的狭长走廊,自成天然关口。清《朔平府志》云:“杀虎口乃直北之要冲也,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杀虎口又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清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清末年解关税还有13万两之多。明清时期,杀虎口还成为晋商的发源地和主通道。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另外,“走西口”中的西口,即是杀虎口。所谓“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作为古代的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杀虎口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雄伟壮观的古长城,保存完整的杀虎堡,栉比鳞次的烽火台,苍凉古朴的古战场,全省罕见的古道敞路坡,工艺精湛的古乐楼等,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杀虎口的大地上。这里是名符其实的“西口”。“走西口”不仅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成长与艰辛,更铭写了山西人西口移民谋生的血泪悲情。杀虎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唐朝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 1925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进驻“杀胡口”。是年,冯玉祥任命其十三太保之一的韩多峰为杀胡关镇守使。 韩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中原地区与塞外的贸易,遂沿袭自清朝以来的俗称,正式改名为“杀虎关”。
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
杀虎口关城是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筑,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砖包,城周为1公里,高11.7米。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在杀虎口堡外另筑新堡1座,名平集堡,其长、宽、高、厚与旧堡皆同,两堡之间又于东西筑墙相连,成倚角互援之势。
关于杀虎口及右玉城在明朝时的重要性,由代宗颁赐水陆神祯一事足可看出。代宗朱祁钰是英宗被蒙古瓦剌俘去后继位的,他为祈祷上苍保英宗安全回来,许愿如打败瓦剌,英宗回来,愿将“水陆神祯”御赐给朔平府右玉县。后来于谦组织的京都保卫战取得胜利,英宗被释,代宗遂派臣将“水陆神祯”颁赐给右玉,以谢神灵。“水陆神祯”就是皇宫中库藏的120幅稀世珍品,名贵的绘画。据说这些画多出自大唐贞观年间吴道子和阎立本之手。现在残存的部分珍品收藏在山西省博物馆内。
杀虎口和右玉城做为军事要塞,自古战火不断,特别是在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先后多次被蒙古军队攻下来。但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的一场战争中,守军却在左右无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坚守右玉城,长达8个月的时间,这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这场战争起因于“桃松寨事件”。桃松寨是俺答汗之子辛爱的妾,她与辛爱部下的一个头目鬼混,被发现后慌忙投奔了明朝,当时的大同总督杨顺,为请功邀赏,将其送进京城。辛爱为此率部进攻杀虎口,然后包围了右玉城。杨顺见事情不好,后悔不该收留桃松寨,他向朝廷谎奏,蒙古辛爱部愿用白莲教起义失败后跑过去的汉人交换桃松寨。皇帝同意了放还桃松寨,但辛爱不但未退兵,反又加强了兵力,在进攻右玉城的同时,又向大同、宣府一带长城发起了进攻。
在蒙古兵多次强攻下,右玉城军民浴血奋战,右玉守将在作战中阵亡后,有一位姓尚名表在家休息的武将,自愿担任了右玉保卫战的指挥。他在此异常困难的情况下,除打退敌方进攻之外,还多次抓住有利战机,偷袭敌营。从九月坚持到第二年的四月,右玉城虽未被攻克,但城内军民几乎已绝炊断粮,可充饥的牛马等牲畜也被吃光了。
在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候,明廷派兵部尚书杨博亲率大军来解右玉之围。蒙古兵见右玉城实难攻下,而明朝援军将至,便自动解除了对右玉城的包围,从杀虎口撤出长城。
这场战争之后,重新加固修缮了杀虎口和右玉城,及杀虎口一带的长城。并增加了守备兵额,大大提高了杀虎口的防御能力。
历史上的“走西口”的故事就发生在杀虎口。
清初,长期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的战争,造成北方长城以内生产极大破坏,各地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农民起义军,或“携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离乡,冒禁私越长城,“走西口(指山西省杀虎口。后泛指出长城西部各口去内蒙古西部各地),去归化”“觅食求生”。当时流民由土默特而西,或向蒙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走西口”的迁徙群体。加之清朝对蒙古采取怀柔政策。推行喇嘛教,大兴寺庙,大量招徕山西、陕西、河北工匠和破产农民;明末,遭林丹汗兵祸,丁口锐减的土默特首领小顺义王为补充丁口和苏木(佐),不分民族破例纳丁编佐,以补足30个苏木(150户丁口为1个苏木)的缺额,山、陕流民纷纷前来加入蒙籍;随着清朝对蒙古封禁政策的松弛和历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破产农民队伍的不断流入,“走西口”的人渐由土默特而西至阿拉善、额济纳等旗耕牧就食,至解放前延续不断。解放后才结束了“走西口”的痛苦历史。
中央电视台2009年开年大戏《走西口》,以及电视连续剧《杀虎口》,均根据杀虎口真实史实改编。 |
|
- n.: Youyu County
|
|
右玉 |
|
|
|
右玉县防疫站 | 右玉县进修校 | 右玉县人民医院 | 右玉县电大工作站 | 右玉县卫生防疫站 | 右玉县教育局自考办 | 山西省右玉县中医院 | 右玉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颐园宾馆 | |
|
|
右卫镇 | 元堡子镇 | 牛心堡乡 | 杨千河乡 | 新城镇 | 威远镇 | 高家堡乡 | 白头里乡 | 丁家窑乡 | 李达窑乡 | 牛心乡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