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港臺譯百慕達(英語:Bermuda;又稱百慕大群島;舊稱薩默斯島)位於北大西洋,是英國的自治海外領地。位於北緯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經64度38分至64度53分,距北美洲約900多公裏、美國東岸佛羅裏達州邁阿密東北約1,100海裏及加拿大新斯科捨省哈利法剋斯東南約840海裏。最接近的地標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西北約640海裏(1,030公裏)。百慕大是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海外領地,早於英格蘭殖民《1707年聯合法案》(Acts of Union 1707)頒布及英國建立前的一、兩個世紀。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自1945年起將其列為全球16個非自治領地之一。
在其後的世紀裏,大概有人在百慕大層次逗留,但尚未有人定居。英國在弗吉尼亞州的首兩個殖民地宣告失敗,英王詹姆士一世和英格蘭詹姆士六世毅然决定嚮弗吉尼亞州公司授予皇傢憲章。1609年,公司的艦隊司令──薩默斯(Admiral Sir George Somers)帶領艦隊駛離英格蘭,前去救濟已在兩年前殖民的詹姆斯鎮(Jamestown)殖民地。薩默斯曾經隨同法蘭西斯·德瑞剋爵士(Sir Francis Drake)和沃爾特·羅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 航海,纍積了經驗。艦隊在風暴中損毀,而旗艦──海洋冒險號(Sea Venture)在百慕大對開的海域失事(正如百慕大的紋章所描繪),生還者唯有在新領土上生活。(威廉·莎士比亞的劇作《暴風雨》可能受威廉·斯特雷奇(William Strachey)對這次海難的記述影響)英國皇室聲稱擁有百慕大,弗吉尼亞州公司的憲章遂增訂有關條文。1615年,百慕大轉交一傢新公司──薩默斯島公司(“薩默斯島”至今仍是殖民地的正式名稱),公司由相同的股東組成。美國的第一枚英國硬幣在這裏鑄造。
百慕大船員希望進行貿易,而非純粹供應食????,然而,捕鯨業、私掠巡航和商人貿易卻得到穩健的發展。百慕大單桅帆船的速度與機動性受到高度重視。特拉法加戰役(Battle of Trafalgar)後期,百慕大的單桅帆船、英國皇傢海軍最快的船艦之一──HMS Pickle,甚至帶着勝利的喜訊和海軍上將尼爾森勳爵(Admiral Lord Nelson)的死訊全速返回英格蘭。
百慕大的位置接近北大西洋中部,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起重要作用。當地成為泛大西洋護航艦的集結點,以及海軍和(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空軍基地。1941年,美軍通過《基地驅逐艦協定》(Destroyers for Bases Agreement),通過嚮英國轉讓美國海軍剩餘的驅逐艦以換取百慕大99年的租藉權來建立海軍和空軍基地,及至冷戰結束。基地占地5.8平方公裏(2.25平方英裏),土地大多填海得來。
地理
百慕大位於北大西洋,距北卡羅來納州外岸(Outer Banks)的海特瑞斯角(Cape Hatteras)東至東南約580海裏(1,074公裏)、瑪莎葡萄園島(Martha's Vineyard)東南約590海裏(1,093公裏)(參見地圖)。百慕大有103公裏的海岸綫。漢米爾頓市(City of Hamilton)和聖喬治鎮(Town of St. George)是百慕大的兩個法定自治市。當地亦設有一些稱作“村莊”的地區,如Flatts Village、Tucker's Town和Somerset Village。
經濟
百慕大擁有發達的國際商業經濟體係,是不少外國公司的離岸金融中心,也是保險及各項金融服務的金融輸出點。旅遊業亦為百慕大帶來可觀的收入。百慕大的人均收入約高於美國的50%;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顯示,百慕大2004年的GDP有$45憶,這意味着人均總值達$69,900。換言之,百慕大擁有全球最高的人均GDP。
百慕大被視為首要的離岸金融中心,政府不嚮個人或公司收入徵收直接稅。當地稅製依賴進口稅、薪俸稅及消費稅。有關的政策為國際保險公司帶來優勢,百慕大因而被視為世界的轉保中心。[來源請求]約400傢由百慕大國際公司協會(Association of Bermuda International Companies,ABIC)作為代表的國際公司,自然以百慕大為基地。現今共有超過1,500傢免稅公司和國際公司在百慕大註册。
名人
(依姓氏字母排列)
Clyde Best,首位英格蘭足球員(1960年代末-1970年代)
Donald Henry "Bob" Burns,最高男聲的健力士世界紀緑保持者
G. K. Butterfield,美國衆議院議員(D-NC)、前高等法院法官、國傢終審法院法官
Earl Cameron,藝人
Diana Dill,藝人,Michael和Joel Douglas之母
Michael Douglas,藝人/導演
Glyn Charles Anglim Gilbert,少將,排名最高的百慕大軍人
Shaun Goater,前曼城前鋒
Edward Harris,考古學家、考古學地層學Harris matrix法的創始人
Lance Hayward,爵士樂鋼琴演奏者
Clarence Hill,奧運會拳術銅牌得主
Lena Headey,英格蘭藝人
Heather Nova,音樂傢
Mary Prince,奴隸,其敘述的《History of Mary Prince》一書協助結束大英帝國的奴隸製
Arthur Rankin, Jr.,製片人、導演、Rankin/Bass製作公司合夥人
Clarence "Nicky" Saunders,英聯邦運動會跳高金牌得主
Gina Swainson,前世界小姐(1979年─1980年)
Edward "Teddy" Tucker,潛水員、尋寶傢
David B. Wingate,博物學家
Collie Buddz,雷鬼搖擺樂/舞廳音樂藝人
百慕大三角
百慕大周圍海域時常有船舶、飛機失蹤,被稱為“百慕大三角”。
No. 3
百慕大地圖百慕大國旗百慕達簡介
百慕達,英語:Bermuda;又稱百慕達群島;舊稱薩默斯島)位於北大西洋,是英國的自治海外領地。位於北緯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經64度38分至64度53分,距北美洲約900多公裏、美國東岸佛羅裏達州邁阿密東北約1,100海裏及加拿大新斯科捨省哈利法剋斯東南約840海裏。最接近的地標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西北約640海裏(1,030公裏)。(參見地理章節)。百慕達是歷史最悠久的僅餘英國海外領地,英格蘭殖民早於《1707年聯合法案》(Acts of Union 1707)頒布及英國建立前的一、兩個世紀。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自1945年起將其列為全球16個非自治領地之一。
「百慕達」一般指單一的群島,由約138個島嶼和許多岩礁組成組成,總面積有27.7平方海裏(71.7平方公裏),稍大於美國的曼哈頓島(紐約市的一部分,面積有22.6平方海裏)。其中7個主要島嶼有橋梁和堤道相連,面積有53平方公裏,主島百慕達(又稱「大百慕達」)約35平方公裏。百慕達的一些島嶼擁有多個名稱(整個群島,連同兩個正式名稱,歷史上曾稱為「La Garza」、「Virgineola」及「魔鬼島」)。雖然地標不多,但地方重名的情況十分普遍;例如,有兩個島嶼名為「長島」,兩個海灣名為「長灣」,而聖喬治鎮位於聖喬治島的聖喬治政區。另外,百慕達的首都──漢密爾頓市,位於主島的Pembroke Parish(並非漢密爾頓區)。
百慕達經濟繁榮,依靠金融業和旅遊業,以「避稅天堂」和「公司天堂」聞名,是世界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當地有暖和的熱帶氣候、風景優美的海灘,更常以粉紅色細沙和藍緑色海洋自詡。
百慕達人口
主條目:百慕達人口
百慕達人口總共有65,365人(2005年7月估計),其中白人占34.1%,黑人占54.8%,混血兒占6.4%,同時還擁有少數但逐漸增長的亞裔族群人口。基於上世紀葡屬群島(尤其是亞速爾群島)的移民,一部分人口保留了葡萄牙傳統。這或可追溯至1840年代的馬得拉傢族。
在最近的人口普查,種族認同成為議題;上段所述的人口統計數據,或會令人誤解。島上有少數黑人人口擁有不同的血統,尤其是歐洲和美國原住民血統。葡裔百慕達人往往被視為一個獨立的族群,情況類似美國的拉丁美裔人。葡屬群島的移民,包括來自佛德角群島的黑人,以及與百慕達白人和黑人通婚的葡萄牙人。因此,不少繼承葡萄牙血統、傳統及葡語名字的島民,其數目並不計算於10%或以上的人口,而是典型地被列為葡萄牙人。
美國原住民再度牽起關註,尤其在聖大衛,不少居民認同自己是在殖民的首個世紀時期,被賣去百慕達當奴隸的各種北美印第安人。
上世紀,除了葡萄牙的大型移民外,加勒比海國傢的移民亦持續涌現。
有幾千名主要來自英國、加拿大、西印度群島和美國的外籍勞工,他們也居住在百慕達,主要從事需要專業技術的行業,例如會計,金融和保險業等。其餘的則受雇於多個行業,包括旅館、飯店、建築、園藝等。根據2005年政府公佈的受雇人口數字顯示,在總共38,947勞動力人口中,有11,223(29%)是非百慕達公民。
百慕達文化
主條目:百慕達文化
百慕達的文化受來自英國的殖民者影響甚多,承襲了英國的大多數傳統和習俗;由於鄰近美國,百慕達也受其影響。大部分百慕達人口為非洲奴隸的後裔。
舞蹈和音樂是百慕達文化的精粹,不少舞蹈受到美國原住民移民和非洲奴隸影響。加勒比海的影響主導了百慕達的愛好。
百慕達名人
(依姓氏字母排列)
Clyde Best,首位英格蘭足球員(1960年代末-1970年代)
Donald Henry "Bob" Burns,最高男聲的健力士世界紀緑保持者
G. K. Butterfield,美國衆議院議員(D-NC)、前高等法院法官、國傢終審法院法官
Earl Cameron,藝人
Diana Dill,藝人,Michael和Joel Douglas之母
Michael Douglas,藝人/導演
Glyn Charles Anglim Gilbert,少將,排名最高的百慕達軍人
Shaun Goater,前曼城前鋒
Edward Harris,考古學家、考古學地層學Harris matrix法的創始人
Lance Hayward,爵士樂鋼琴演奏者
Clarence Hill,奧運會拳術銅牌得主
Lena Headey,英格蘭藝人
Heather Nova,音樂傢
Mary Prince,奴隸,其敘述的《History of Mary Prince》一書協助結束大英帝國的奴隸製
Arthur Rankin, Jr.,製片人、導演、Rankin/Bass製作公司合夥人
Clarence "Nicky" Saunders,英聯邦運動會跳高金牌得主
Gina Swainson,前世界小姐(1979年─1980年)
Edward "Teddy" Tucker,潛水員、尋寶傢
David B. Wingate,博物學家
Collie Buddz,雷鬼搖擺樂/舞廳音樂藝人
本文來源:http://www.aomshca.com/yule/2008-7-11/BaiMuD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