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山西 >臨汾 > 隰縣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 Xi Xian County
  隰縣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呂梁山南端。總面積1412平方千米,總人口10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竜泉鎮。郵編:041300。代碼:141031。區號:0357。拼音:Xi Xian。
  
  行政區劃
    隰縣轄3個鎮、5個鄉:竜泉鎮、午城鎮、黃土鎮、陽頭升鄉、寨子鄉 、陡坡鄉、下李鄉、城南鄉。
  
  歷史沿革
    漢置蒲子縣。隋改隰川縣。唐稱隰州。據《太平寰宇記》載:以縣南有竜泉,地濕,因名隰。1912年改為隰縣
    
    ?年,隰縣轄:城關鎮、黃土鎮、午城鎮、刁傢峪鄉、後嫣鄉、北莊鄉、城南鄉、寨子鄉、水堤鄉、朱傢峪鄉、下李鄉、馮家乡、陡坡鄉。
    1999年,全縣總人口97758人,其中城鎮人口43959人、鄉村人口53797人。
    2000年,隰縣總人口95895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27392 午城鎮 5760 黃土鎮 11343 後墕鄉 4205 刁傢峪鄉 4200 水堤鄉 4787 寨子鄉 7524 陡坡鄉 3979 馮家乡 1751 朱傢峪鄉 5251 下李鄉 6765 城南鄉 9960 北莊鄉 2978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年,隰縣轄城關、黃土、午城3個鎮,城南、水堤、刁傢峪、寨子、陡坡、馮傢、朱傢峪、後堰、下李、北莊10個鄉,共有135個村委、4個居委會,384個自然村。
地理位置
  隰縣位於臨汾市西北邊緣,呂梁山大背斜中軸部,地跨東經110°55′—111°15′,北緯36°30′—36°55′。東臨汾西,西連永和,南與蒲縣、大寧接壤,北與石樓、交口毗鄰,東西寬45公裏,南北長52公裏,總面積1415.3平方公裏。
  隰縣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達。209國道縱貫南北,境內長52公裏;山西省省道汾(西)永(和)綫橫穿東西,境內長60公裏,臨(汾)大(寧)綫與209國道相接,境內長3.6公裏。縣鄉公路115公裏,鄉村公路480公裏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貫通東西南北,縱橫交錯的交通運輸網絡。
歷史沿革
  隰縣歷史悠久,素有“河東重鎮、三晉雄邦”之美譽。公元前17世紀,是商朝屬下的基方小國部落。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分封諸侯,屬同姓諸侯國中的蒲國。春秋時代,晉文公重耳分封此地,史稱蒲邑。戰國歸魏,改蒲陽。秦屬河東郡。漢置蒲子縣。西晉永嘉二年(308)劉淵建漢,曾徙都蒲子,後遷平陽,於此置大昌郡。北魏初屬仵城郡。魏孝文帝改蒲子為長壽縣,太和十二(488)年於此置汾州。北周大象元年(579)置竜泉郡。隋朝統一全國,視晉西為衝要,開皇五年(585)廢郡置隰州,繼設隰州總管府,開始以“隰”命名。《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南有竜泉下隰,因以為名。”開皇十八年(598),下設隰州縣,大業三年(607)改隰州總管府為竜泉郡,轄隰州、永和、浮山、石樓、蒲縣。唐武德元年(618)置隰州,屬河東道。武德二年設總管府,領隰州、中州、昌州、南汾、東和、西德6州。貞觀三年(627)復置隰州。宋、元、明、清因隰州置。
  中華民國元年(1912)5月,隰州改隰縣,直隸山西省。民國3年(1914)劃屬河東道,民國19年(1930)撤銷河東道,仍直隸山西省。民國26年(1937)9月,山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移駐隰縣黃土村,晉西事變後又移駐城關鎮,轄汾西、霍縣、靈石、石樓、永和、隰縣、大寧、蒲縣、吉縣(次年劃出)、鄉寧(次年劃出)、臨汾、趙城、洪洞、襄陵、汾西等15縣。
  1946年11月28日,隰縣解放,九地委、九專署、九分區駐隰,轄隰縣、蒲縣、永和、汾西、洪洞、趙城、大寧、石樓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隰縣劃歸臨汾地區。1958年6月27日,隰縣與大寧合併為隰寧縣。同年又與蒲縣、永和、石樓合併組建呂梁縣。1961年復改隰縣至今。
自然概況
  隰縣屬黃土高原殘垣溝壑區。境內垣面高闊殘缺,溝壑縱橫交錯,山巒連綿,丘陵起伏。全縣主要有三川、七垣、八大溝,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海拔大部分在950米至1300米之間,最高處黃土鎮紫荊山1955米,最低處午城鎮上鬍城村770米。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5℃,年平均降水量450——550毫米,年平均日照2740.9小時,無霜期平均150——160天。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澇、風、雹、霜等自然災害,尤其旱災較為嚴重。
行政區劃
  隰縣設竜泉、黃土、午城3個鎮,城南、陽頭升、寨子、下李、陡坡5個鄉。全縣共有8個鄉(鎮)、98個村委、4個居委會、384個自然村。
人口資源
  截止2003年末,全縣總人口99691人,其中城鎮人口21137人、農業人口78554人。
土地資源
  (2003年統計數據)
  隰縣共有土地2119588.7畝,其中農用地1391187.6畝,含耕地314608.7畝(基本農田206734.5畝)、林地826320.3畝、園地96287.3畝、牧草地95087.2畝,其它農用地58884.1畝;建設用地41203.7畝;未利用地687197.4畝。按2003年人口計,人均占有耕地約3.2畝。
礦産資源
  (2003年統計數據)
  隰縣礦産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很大。截止2003年探明的礦産資源有煤、花崗岩、大理石、石膏、白雲石、硅石、高齡土、澎潤土、高鋁粘土、石灰岩、石英岩等。其中煤分佈較廣,在紫荊山斷層東西兩側150平方米範圍內,埋藏有2號主焦煤;花崗岩面積約20餘平方公裏,儲量約3億立方米,該縣花崗岩主要色澤有紫紅色、黃、白色、芝麻黑等;大理石面積約3平方公裏,儲量為1億立方米;白雲石面積約10平方公裏,儲量約9000萬立方米;石灰岩面積約40平方公裏,儲量8500立方米;石英岩面積約8平方公裏,儲量大約3000萬立方米;石膏面積約1平方公裏,儲量約170立方米。
水利資源
  (2003年統計)
  隰縣水利資源總量為6700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685立方米,相當於全國人均占有量的25.4%;畝均占有量32立方米,為全國畝均水資源量的1.5%,是全國嚴重缺水縣之一。自70年代後期,全縣進入了一個較長的枯水期,降水量、水資源總量、河流徑流量均比50—60年代明顯減少。
  隰縣境內河流較多,其中流入昕水河的三大支流有東川河、紫川河、刁傢峪河,三條河流均為常年流河。由於隰縣地處黃土殘垣溝壑區,植被覆蓋較差,因此,夏季每遇暴雨,河水便將大量泥砂攜帶註入黃河,境內河流屬黃河水係昕水河的一般支流。
旅遊資源
  隰縣的旅遊資源豐富,有建於明崇禎年間以懸塑聞名中外的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西天(原名千佛庵,明崇禎七年由東明禪師創建),有始建於明萬歷年間的大觀樓(古樓)。另外,玉泉寺、南北朝石佛窟、靈隱寺、紫荊山原始森林、馬刨泉、鹿鳴𠔌等名勝古跡亟待進一步開發建設。
  隰縣小西天千佛俺一景
主要物産
  隰縣的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𠔌子、高粱、小麥、豆類、馬鈴薯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梨果、烤煙、油料、藥材和蔬菜等。截止2003年梨果面積達23萬畝,主要品種有酥梨、晉蜜梨、黃金梨、紅富士等。2003年隰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金梨之鄉”和“中國酥梨之鄉”的美譽。
綜合概述
  經濟發展簡述
  (2003年統計數據)
  按2003年比例統計:該縣2003年年生産總值達到40152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9.1%,增長幅度比2002年提高4.6個百分點;第一産業增加值10481萬元,增長7.9%;第二産業增加值16370萬元,增長50%;第三産業增長值13301萬元,增長9.2%。三項産業在經濟總量中所占份額分別為26.1、40.8、33.1。在經濟增長拉動因素中,第一産業拉動2.6個百分點,第二産業拉動12.7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拉動3.8個百分點。人均生産總值4085元,增長34.8%。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03年全年縣財政總收入完成1823萬元,比2002年增長10.8%,2003年全縣財政支出10041萬元,比2002年增長2.6%。 價格總水平有所上升。2003年統計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0%,其中,食品、衣着、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居住分別比2002年上漲8.7%、1.7%、5.5%、5.9%,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分別比2002年下降1.8%、2.7%、5.6%、2%。
  工業發展簡述
  (2003年統計數據)
  按2003年比例統計:該縣完成工業增加值14376萬元,比2002年增長98.6%,其中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13102萬元,是2002年的3.86倍。截止2003年該縣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如下:原煤233800噸,比2002年增長40.1%;發電量2418萬千瓦時,增長8.6%;水泥7萬噸,增長56.3%;生鐵213013噸,是2002年的5.7倍;焦炭75000噸,減少39.6%;食用植物油271噸,是2002年的11倍。
  農業發展簡述
  (2003年統計數據)
  按2003年比例統計:該縣農業總産值18709萬元,比2002年增長21.1%,糧食總産量49976噸,增長11.4%;油料3503噸,增長8.2%;煙葉733噸,增長26.2%;蔬菜12192噸,減少1.1%;瓜果類5237噸,減少0.5%;水果12918噸,增長6.2%。2003年該縣擴建5000畝優質水果和6000畝優質幹果基地,果品套袋8000多萬個,同年8萬畝馬鈴薯、3000多畝烤煙、近萬畝中藥材出口;截止2003年該縣農業機械總動力38500千瓦,比2002年增長4.0%;2003年農用化肥施用量16046噸,比2002年增長2.1%;2003年農村用電量510萬千瓦時,比2002年增長4.7%;2003年地膜覆蓋面積3636公頃,比2002年減少0.4%;2003年農藥使用量61噸,比2002年增長8.9%。
  林業發展簡述
  (2003年統計數據)
  按2003年比例統計:隰縣林地面積80.03萬畝,其中天然林面積27.23萬畝,人工林面積31.7萬畝,灌木林9.5萬畝,未成林造林地29.2萬畝,四旁植樹1600萬株,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12%提高到2003年的32.8%。天然林主要樹種有:油鬆、白皮鬆、側柏、櫟類;人工林主要樹種有:油鬆、刺槐、楊樹等;灌木林主要樹種有:山桃、山杏、杵條、沙棘、刺梅等。經濟林有蘋果、梨、核桃、葡萄等。退耕還林成效顯著,造林緑化工作繼續加強。截止2003年該縣共完成造林面積7.5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2.5萬畝,荒山荒地造林5萬畝。營造“三北”防護林1.5萬畝,天然林植被恢復2.5萬畝。完成了城區萬畝緑化,在城川百華裏緑色走廊植樹78萬株,坡面造林8000畝,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交通運輸簡述
  (2003年統計數據)
  按2003年比例統計:該縣縣鄉公路328公裏。新改建鄉村道路24.4公裏。公路貨物運輸穩定增長,共完成貨物周轉量4872萬噸/公裏,旅客周轉量5526萬人/公裏,完成增加值1915萬元,比2002年增長10.8%。
  教育發展簡述
  (2003年統計數據)
  按2003年比例統計:中考、高考、職業對口考試好於往年。改造學校危房6405平方米,兩所“四化”學校通過市級驗收。2003年全縣普通中學招生2413人,其中高中267人;在校中學生6940人,其中高中927人;畢業中學生1677人,其中高中208人。2003年全縣小學招生2805人,在校小學生11017人,畢業小學生2159人。
  醫療發展簡述
  (2003年統計數據)
  綜合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結合防治非典,2003年隰縣新建了縣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區,啓動了疾控中心擴建項目,配置了CT機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醫療衛生水平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截止2003年末,該縣共有衛生機構36個,醫院床位315張,衛生技術人員465人,其中中西醫師207人,護師78人,中西藥師35人,檢驗及其他技師35人,中西醫士61人,護士、助産士21人,其他初級技術人員21人。
  第三産業簡述
  (2003年統計數據)
  按2003年比例統計:該縣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99.4萬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電信業務總量522.3萬元,增長10.4%;郵政業務總量277.1萬元,增長9.9%。市話機總數7152部,增長16.4%。其中2003年新增1009部,農話話機總數2047部;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9320戶,比上年增長59.3%,其中2003年移動電話新增3470戶,2003年新開通小靈通業務,用戶達719戶。
  按2003年比例統計:該縣金融係統各項存款餘額35805萬元,各項貸款餘額24061萬元,分別比2003年年初增長20%和10.4%。銀行現金收入158611萬元,比2002年增33.7%,現金支出158605萬元,增長31.1%,收支相抵貨幣回籠6萬元。
  按2003年比例統計:該縣各項保險費用收入944.5萬元,其中財産險保費收入112.4萬元,人身險保費收入832.1萬元,2003年支付各類賠款91.6萬元,其中財産險賠款金額66.2萬元,人身險給付金額25.4萬元。
  民營經濟簡述
  (2003年統計數據)
  按2003年比例統計:該縣共有民營企業25個,從業人員3763人,營業收入19944.8萬元,完成增加值5819.4萬元,上繳稅金399萬元。
光榮傳統
  (一)歷史人物
  隰縣知名歷史人物有:清左都督馬逢和、知州錢以塏、知縣李婷齡、工部左侍郎李呈祥。
  (二)現代革命史和現代革命人物
  隰縣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1929年,隰縣就有了中國共産黨的活動。1935年,隰縣第一支人民武裝——羅鎮堡工農紅軍遊擊隊成立。1936年2月下旬,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東徵莅隰,給隰縣大地播下革命的火種。紅軍宣傳抗日救國道理、宣傳共産黨的主張,成立了工農紅軍隰縣支隊。4月間,發展成為幾百人的地方武裝,更名為工農紅軍晉西遊擊支隊,4月下旬500名隊員編入紅十五軍團,補充了紅軍隊伍。1936年3月,10餘名進步青年加入了共産黨組織,並創建了隰縣第一個地方黨組織——明志溝支部委員會。1937年5月,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總會派候夢梅住犧牲救國同盟會隰縣分會特派員來隰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37年10月,成立了隰(縣)、靈(石)、汾(西)中心縣委。12月,隰縣縣委成立,屬晉西特委領導。1938年3月,隰縣三區建立了隰縣縣委,屬洪趙特委領導。1938年,分別成立的兩個縣委統一為隰縣縣委,有黨支部30多個,黨員1910人。1939年12月,閻錫山發動了“十二月事變”(亦稱晉西事變),全縣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隰縣黨組織轉入隱蔽,堅持地下鬥爭。為保護沒有暴露身份的共産黨員和黨組織,1941年春,洪趙地委和沿黃河工委(簡稱沿河工委,後改稱沿河地委),把隰縣劃為隰東、隰西兩個縣。1945年,呂梁區黨委重新組建隰縣縣委,成立隰縣民主政府。1946年11月28日,陳賡將軍和王震將軍率部解放隰縣
  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隰縣涌現出一批優秀人物,其代表人物有:徐登甲曾任晉綏分局沿黃河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隰、大、蒲、永、石五縣工委書記,在隰縣的一次戰鬥中犧牲。靳麟生任解放軍一二0師營職幹部,在解放平遙縣城戰鬥中英勇犧牲。劉武任嶽北行署教育科長,早年投身愛國學生運動,參加革命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在被黨組織派往隰中任校長途中遭閻匪暗害。李福壽任隰縣遊擊大隊副連長,為掩護戰友轉移,獨撐危局,直到彈盡壯烈犧牲等。
  (三)勞動模範
  自1998年~2003年,該縣獲得省級勞動模範的有5人:王金虎、張定一、殷照義、曹忙小、丁和順;獲得地(市)級勞動模範的有31人。
政治概述
  (2003年統計數據)
  一、黨員幹部:(截至2003年底)
  黨員總數5278人
  其中:工人554人
  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946人
  農民2085人
  離退休人員 563人
  二、民主黨派:(截至於2003年底)
  隰縣有一個民主黨派——民盟,共有成員3人。
  三、少數民族分佈:(截至2003年底)
  1、隰縣少數民族總人數94人,占該縣總人口比重0.09%。
  2、隰縣共有三個少數民族,其中回族:29人 蒙族:19人: 滿族46人
  3、民族分佈情況 :竜泉鎮:蒙族19人、回族29人、滿族38人、下李鄉:滿族8人
  四、宗教 :(截止2003年)隰縣有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3種宗教,信教人數約有3380人,一般信徒17627人;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有12處。宗教教職人員有12人。佛教在隰縣影響較大。
英文解釋
  1. n.:  Xi County
相關詞
傳說節日黃土民間藝術臨汾隰縣特産
分類詳情
張開午城鎮張開黃土鎮張開竜泉鎮張開寨子鄉張開下李鄉
張開陽頭升鄉張開陡坡鄉張開城南鄉
小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