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臺頭鎮地處呂梁山脈南麓、位於鄉寧縣境東北,面積105平方公裏,地理坐標:東經111°02′至111°12′,北瑋36°03′至36°09′。東西長13.6公裏,南北寬7.7公裏。民國前稱圪臺頭,轄二區,曾設主村、編村;解放後設行政村,1953年設鄉,1961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建鎮,下轄1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63個自然村。
【地貌氣候】
臺頭鎮屬石山森林區,地面呈長方形,中間縱貫豁都峪河。境內山嶺重迭、峰巒起伏,溝壑縱橫,梁峁交錯,海拔最高1809米(後神角村西北部梁頂)、最低842米(幸福河村與光華鎮交界處),相對高差967米,平均坡度20-30°左右。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9.0℃左右,1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4.6℃,7月為最熱月,平均氣溫22.1℃,極端最高氣溫30.0℃, 極端最低氣溫-20℃。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年日照2600小時,無霜期150天左右,初霜期10月下旬,終霜期在5月中旬。風嚮多偏東北風、西風和西北風。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山西省呂梁林區臺頭林場設於此。現已實施了1500畝退耕還林工程,並完成了荒山造林1萬畝,栽植地埂核桃30萬株,高嫁換優10萬株,栽植刺槐120萬株,林業經濟效益初顯。完成了襄臺路、臺孔路、臺神路等6條公路的通道緑化工程,實施了豁都峪河道一期、二期緑化工程和沙坪礦區綜合治理工程,栽植漳河柳18萬株,塔鬆7萬株,雪鬆1萬株,風景林建設取得突破
●礦産資源:
臺頭鎮地處河東煤田中心腹地,地下資源豐富,有煤、鐵礦石、石灰石、石膏、粘土等,以煤為最,含煤面積98%,探明儲量40億噸,地質構造簡單,埋藏淺,灰分低,含硫量小,發熱量高,傾角小,易開採,為稀缺煤種,是全國2#優質主焦煤生産基地。
●物種資源
地上資源種類繁多,以森林資源為最,森林覆蓋率達68.6%。多樣化的植物群落,喬、灌、草漫山遍野,各種植物有86科267種,遮天閉日的遼東櫟,冠形優美的油鬆林,珍貴奇特的白皮鬆,500年的五角楓,稀有的野生核桃林,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有獸類約30種,鳥類120種,有國傢一級保護動物、山西省的“省鳥”——褐馬雞,也有我國珍稀二類保護動物金錢豹和青羊。
【社會資源】
●工業資源
由於地處河東煤田中心腹地,所以也就成為了煤炭主要開採區,現鎮內設有國營臺頭煤礦、吉縣沙坪煤礦,大寧縣煤礦、襄汾縣賈罕煤礦;鎮辦神角煤礦;村辦前鬆山煤礦及企業個人煤礦33座。鎮辦洗煤廠、高傢河宏達洗煤廠、賈罕洗煤廠、裴傢河坑口洗煤廠、鄉寧縣臺頭順通洗煤有限公司等14個洗煤企業,工業經濟以煤田開採、精煤洗煉為主,經過運輸係統改造、採煤方法改革、關井壓産、資源整合等一係列舉措方法。如今從設備的裝備、人員技術操作等水平及科技含量有了明顯提高,一改過去騾馬拉運、三輪車載運輸的開採方式為機械化壁式採煤,實現了皮帶運輸、雙回路供電、通風質量標準化。經過結構優化、資源整合等措施,鎮內鎮、村辦煤礦由原先的33座優化為現今的16座,從而使煤炭加工轉化能力大大增強,煤礦産業鏈條進一步拉伸,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畜牧業
臺頭鎮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西抓花椒東抓畜”調産戰略,按照“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思路,建成了幸福河、高傢河、橋上三個示範養羊場,涌現出了九竜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欣源養殖合作社、滿勝養豬廠、鼕蓮養雞廠等一批竜頭企業,全鎮規模養殖戶達到48戶,截至2007年底,全鎮豬存欄達到4492頭,牛存欄達到3903頭,羊存捨6306衹,雞存捨46900衹,養殖業已成為當地群衆重要的收入來源。特色養殖勢頭強勁,西圪塔春成養鹿場、橋上海林特種野豬養殖場數量分別達到了80頭和1000頭。
●水利資源
以人畜飲水工程、村村通自來水工程、鎮區集中供水工程為重點,共實施引水工程28處,提水工程7處,解决了加村、東紅峪、前後神角、桃花山、西圪塔、山頭、井傢凹等36個自然村4600口人、3000頭大牲畜的飲用水問題。投資200萬元,完成了鎮區集中供水工程,打深井1眼,采用兩級提水,修建蓄水池2個,安裝了水淨化處理設施,從根本上徹底解决了鎮區吃水問題。
●交通運輸
臺頭鎮東與光華鎮接壤,西與管頭鎮交界;南與雙鶴鄉為鄰,北與臨汾市、吉縣相連,鎮內鋪裝了蘆溝溝口至西圪塔、圓子溝至口子河、石灰窯至孔傢、臺頭至神角、峰嶺景區、幸福河至桃花山等11條58公裏的通村油路,全鎮現已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目標。拓寬硬化了柏山、東圪塔、范家山、前後神角等16自然村道路,交通狀況明顯改善。
【人文資源】
●城鎮建設
臺頭鎮先後鋪裝了府前街1100米、中心街道800米水泥路面,修建了南山過境路,投資2200萬元,修建辦公商住綜合樓14幢,建築面積2100平方,還遷住戶160餘戶;文化廣場完成了工程量的80%,街道緑化1800平方米,栽植國槐2000餘株,“兩街一路一場”的小城鎮框架基本形成。
峰嶺村確立了以旅遊産業為主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籌資5600餘萬元,完成了凱旋嶺風景區假山、人工湖、廟殿修建;山門、大殿、東西偏殿、鐘鼓樓、門樓的修建正在加緊施工,已完成打石壩圍墻6000立方,硬化園林小路2800米,修建800立方蓄水池1個,景區景點建設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孔傢新農村已完成規劃。石板溝新村和沙坪新村已完成前期地基推墊。高傢河新農村完成了攔河打壩工程。
●文化教育
文化方面:鎮辦“臺頭文化活動中心”,內設文藝活動室、健身房、圖書閱覽室、民俗文化室、少工委、書畫室、多功能會議室、資源共享室;隊鎮文化中心外,還設有村辦“臺頭村文化活動中心”、“後臺頭文化活動中心”、“裴傢河文化活動中心”、“峰嶺村文化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建設實現了新的跨越。
教育方面:相繼建成了桃花山、西圪塔、高傢河、李子坪、峰嶺、神角等寄宿製學校,校校安裝了遠程教育網,9所學校全部完成了電腦教室裝備,神角寄宿製學校實現了多媒體教學。修建了中學後勤公寓樓,改擴建了門房、厠所,中學操場已完成推墊。
人文方面:傳統的竹馬、旱船、秧歌、腰鼓,及百人威風鑼鼓隊,已成為節日期間的一道文化大餐。曾加全縣首屆農民運動會和文藝匯演及以後每年的春節匯演,均獲佳奬。
●郵電通訊
10個村委有9個通了電話,固定電話數量達到了1480戶,寬帶用戶達到250戶。臺頭、西圪塔、李子坪、沙坪、峰嶺、神角等移動聯通基站相繼建成,實現了移動信號覆蓋無盲區。
●廣播電視
實施了村村通閉路電視工程,10個村委與鄉寧電視臺對接的光纜主綫路全部到村,有7個村委1600戶群衆可收到了40個頻道的電視節目。建成了臺頭有綫電視臺,工作人員7人,並可自辦新聞和電視節目。
【風景名勝】
臺頭鎮人文底藴深厚,自然景觀獨特。有充滿神秘色彩的紅石洞、有戰爭遺址高傢溝石橋、有重新修繕的文峰塔、有孕育生殖文化的高祖石和高母也石,有千年白皮鬆,王蟒寨、金剛嶺、油房嶺等傳奇故事娓娓動聽,加上鬆濤林海般的森林資源,為發展旅遊産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天然保障。
文峰塔是臺頭村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塔(曾在抗日戰爭中遭到日寇的破壞)。修繕後的該塔占地面積達300平方米,整個塔身高33米,內徑8米,共有7層,是鄉寧縣目前最大最高的一座塔。 |
|
位於縣境東北,距縣城33公裏,治所設臺頭,海拔1069米,東與光華鎮接壤,西與管頭鄉交界;南與崖下、雙鳳濞兩鄉為鄰,北與臨汾、吉縣相連,總面積105.07平方公裏。最高處為姑射山支脈金剛嶺,海拔1674米,最低處為幸福河,海拔995米,相對高差679米;地貌屬石山森林區,境內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地下礦藏極為豐富,主要有煤、鐵、石灰石、粘土、石膏等。全境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鼕季漫長且乾燥,夏季短暫多雨常有冰雹,秋季陰雨連綿,伴有東南風。年最高氣溫35~C,最低-20~C,年降雨量600毫米,無霜期150天。民國前稱圪臺頭,轄二區,曾設主村、編村;解放後設行政村,1953年設鄉,1961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建鎮。山西省呂梁林區臺頭林場設於此。全為本縣東部地區煤炭主要開採區,設有國營臺頭煤礦、吉縣沙坪煤礦,大寧縣煤礦、襄汾縣賈罕煤礦以及臺頭、光華等鄉鎮煤礦33座。境內建有郵電所、糧站、信用社、銀行營業所、供銷社、稅務所、工商所、財政所、木材站等單位;有中小學校、幼兒園、文化中心站、影劇院、中心醫院、電視差轉臺等文化衛生設施。農歷每月三、八為集日。鎮與管頭鄉交界處之斷山嶺,鬆濤雲海,層巒疊翠,為鄂河發源地。 |
|
- : Taitou Town
|
|
臺頭 |
|
|
|
臺頭村 | 孔傢村 | 桃花山村 | 橋上村 | 高傢河村 | 西圪塔村 | 李子坪村 | 神角村 | 油峰嶺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