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古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总面积1190平方千米,总人口9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岳阳镇。邮编:042400。代码:141025。区号:0357。拼音:Gu Xian。
行政区划
古县辖4个镇、3个乡:岳阳镇、北平镇、古阳镇、旧县镇、石壁乡、永乐乡、南垣乡。
历史沿革
1971年由安泽、浮山两县析置古县。古县,因原古县镇为县治故名。
?年,古县辖:城关镇、北平镇、古阳镇、旧县镇、下冶乡、石必乡、永乐乡、郭店乡、店上乡、茶坊乡。
2000年,古县总人口84696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23170 北平镇 12063 古阳镇 11182 旧县镇 10511 下冶乡 6956 石壁乡 5958 永乐乡 5506 郭店乡 2949 店上乡 2812 茶坊乡 358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
|
古县位于山西南部,临汾东北。东与安泽接壤,西和洪洞相邻,北接沁源、霍州,南临浮山、临汾。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
古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北部,太岳山南麓,汾河一级支流——涧河中上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1°47′45″~112°11′10″,北纬36°2′30″~36°35′35″。东与安泽毗邻,西与洪洞接壤,南与尧都、浮山相参,北与霍州、沁源交界。境域南北长56.85公里,东西宽20.05公里,总面积1206.38平方公里,辖4镇3乡,总人口9万余人。县城距临汾市所在地60公里,距省会太原290公里,距首都北京860公里。
古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6000年前的仰绍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上古时期曾是大禹治水之地;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一说为山西柳林孟门镇)和现代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子岳就出生在这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一直是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党政军机关驻扎地,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薄一波、陈庚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活动。
古县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下第一牡丹”的三合牡丹、树龄已逾千年的四大树王、战国名相蔺相如墓、隋唐时期罗成阵亡之地淤泥河等都是其中的代表。闻名全国的旅游避暑胜地灵空山、太岳山森林公园就在该县北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着中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古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已经初步形成了核桃、双孢菇、煤焦、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县域经济蒸蒸日,人民生活幸福美满。过去的穷乡僻壤,如今已甩掉贫困的帽子,大踏步奔向小康。 |
|
辖区内有 4镇 6乡。人口 7.92万,县政府驻城关镇。古县辖4个镇、3个乡:岳阳镇、北平镇、古阳镇、旧县镇、石壁乡、永乐乡、南垣乡。 |
|
古县即古之岳阳。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设安泽。隋大业二年改称岳阳县,以霍岳山之南而得名。后移西赤壁。唐武德二年移东池堡。贞观六年移现古县城北一公里处。唐、宋、金、元、明、清均称岳阳县。民国三年改名安泽。县城仍设在古县旧城。1938年移县城于和川。1940年于辛佛村设岳阳县。1942年与安泽合并。1971年分置。县城建于老城关镇以南的湾里、张家沟村之间。
建县之初,始名安泽
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公元528年),境内建县,取安吉、泽泉两村名之首字,命名为安泽县,县治置于安吉之南、泽泉之北的古岳村(今古县古阳镇古阳村),属义宁郡管辖。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安泽县划归沁州。
更名岳阳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名为岳阳县,隶属临汾郡,县治移往西赤壁(今古县旧县镇旧县村)。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移治东池堡(今古县茶坊乡东池村),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移治岳阳城(今古县岳阳镇城关村),归晋州。
五代时期,岳阳县改属临汾郡。宋时属晋州。
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并冀氏、和川入岳阳,三县合并为岳阳县。至正四年改名为冀氏县,移治今安泽县冀氏。至正十三年仍复名岳阳,移治岳阳城,隶属平阳府。
明、清时,岳阳县治岳阳,属平阳府。
复名安泽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岳阳县又改名为安泽县,仍治岳阳,属河东道。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1年),曾分设安泽、岳阳、冀氏三县。1942年4月并三县为安泽县,治义井村,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1949年治和川,归晋南地区。1951年5月移治府城,归临汾地区。
新建古县
1971年8月,从安泽县划出七乡、浮山县划出三乡,并为古县,属临汾地区行政公署,建治于岳阳(今古县岳阳镇城关村)。1973年,在岳阳镇张家沟、湾里两村之间建成新县城。 |
|
地 质
古县地质由太古界霍县群,中元古界长城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构成。
地 貌
古县地处太岳山南麓,沁水盆地边缘,太岳山隆起的东南部,属太岳山经向构造带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境内山脉连绵,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属太岳山系。由灵空山入境向南延伸为太岳山,向东南延伸为乌岭山,“V”字形环抱全县,呈“宝葫芦”状。境内岭梁峁沟谷河溪连绵重迭,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346.8米,位于西北部霍山主峰老爷顶,最低海拔590米,位于西南部涧河滩。
全县地形地貌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区:北部石山地貌区。位于古县北部,平均海拔1333米,面积445.36平方公里,是涧河北支与蔺河的发源地。区内山峰林立,灰岩广布,石厚土薄,沟深坡陡。海拔相对高差变化大,山峦起伏,草木丰茂,植被覆盖较好。中东部土石山地貌区,平均海拔1000米,面积581.56平方公里,是黄土丘陵与石质间杂区域。区内河沟纵横,土石交错,地表土层土质松散,经长期冲刷后支离破碎,植被覆盖较差。涧河、旧县河、石壁河冲淤而成的河谷川地土壤肥沃,沿河土地开垦比例较大,且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适中,水源充足,发展种植业条件优越。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898米,面积179.47平方公里,区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土层较厚,植被覆盖较差,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该区土地资源广阔,垣田面积大,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是我县小麦主产区。 |
|
古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快,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境内年平均气温11.8℃。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4.9℃。境内测得最高气温为39℃(测于1966年6月21日),最低气温为-23.4℃(测于1971年1月31日)。古县总热量比较丰富,年平均日照达2278.8小时,日照率为51.7%,初霜日期10月20日左右,终霜期4月14日左右,年平均无霜期183天。降水东北多,西南少,年均降水量558.5毫米,降水季节间分布极不均衡,60%集中在7、8、9三个月内。 |
|
水资源总量1.43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649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0.783亿立方米。境内有涧河、蔺河、蔡子河、刘垣河四大水系,其中蔺河为沁河支流,其余为汾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四大水系年平均径流量1.102亿立方米,其中清水总量0.794亿立方米,洪水总量0.398亿立方米。古县城北有一眼826.84米深的自流水井,静水位高出地表7.2米,日涌水量一般为3460吨,最大涌水量6469吨。经国家地矿部鉴定,水质含锶达0.99%,属高锶偏硅酸优质天然矿泉水。 |
|
古县总面积1206.38平方公里,折合180.96万亩。除24万亩暂难利用地外,其余157万亩土地中,已开发利用98.2万亩,其中,园地1.4万亩,林地62万亩,天然牧坡和人工草地7.6万亩,耕地20.6万亩。尚未利用的荒山荒坡36万亩。
土壤种类分为棕壤土、褐土和草甸土三个土类,共山地棕壤、淋溶褐土、山地褐土、粗骨性褐土、碳酸岩褐土性土、碳酸盐褐土、浅色草甸土等七个亚类。 |
|
古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有20余种,其中以煤、铁、铝钒土、铜和耐火粘土为最。
原 煤
煤炭资源系沁水煤田霍东一部分,境内含煤面积680平方公里,总储量48.96亿吨。主要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煤层和石炭系上统山西组煤层两组,共12—15层。煤种以山西组2#、3#和太原组9#、11#为主。古县原煤以优质主焦煤为主,特别是2#、3#煤,系国家稀有煤种,低硫、低灰份,高挥发份。灰份5—11%,挥发份22%,含硫量<1%,固定碳含量为76—80%,发热量7700卡以上,胶质层厚>2.5,焦渣特征在7左右,煤质优良。原煤结焦特征:焦灰份10—15%,固定碳含量98%,挥发份<2%,落下强度>90%。
矿床分布:埋深小于500米的煤层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北平镇、古阳镇境内,地质储量约21.6亿吨;埋深大于500米的煤层主要分布于岳阳镇、石壁乡一线以南地区,地质储量约27.36亿吨。
目前,全县现有煤矿53座,已批资源累计探明储量为35108.22万吨,年产原煤510万吨左右。目前已批资源保有储量为28791.43万吨。全县机焦生产能力450万吨。
铁矿
铁矿主要分布于北平镇、古阳镇两个乡镇,地质储量约202.5万吨。矿产种类为山西式窝子矿和北平式扁豆状的层状铁矿,矿构成份主要为褐铁矿、赤铁矿及菱铁矿。
主要矿区:①圪篓岭矿区:地质储量49.0万吨,窝子矿,矿体厚0.4—3.5米,主要成份TFe35%。②李子坪矿区:产于北平镇李子坪村北山头,地质储量7.4万吨,窝子矿,四个矿体,厚1—1.5米,主要成份T Fe2 25—40%。③大南坪、小南坪矿区:地质储量13.0万吨,窝子矿,矿体长100—150米,厚0.4—1.5米,主要成份T Fe 40%。④金堆村和下阎家山含少量锰铁矿。
铝钒土
铝钒土矿主要分布于北平镇、古阳镇两个乡镇,矿床面积12平方公里,总储量约16.5亿吨,主要化学成份为:二氧化硫17.3%,三氧化二铝63.6%,三氧化二铁1.7%,烧失量<15%,耐火度1770℃。部分铝钒土矿质量达到高铝指标,具有一定的工业经济价值。
铜矿
铜矿位于岳阳镇哲才村深沟和龙岩寺薛庄,系沉积砂岩氧化铜矿和热脉型铜矿片点。铜矿平均品位为1.21%,预测储量折合金属铜1565吨。
耐火黏土
耐火黏土矿床主要分布于古阳镇多沟村——古阳镇金堆村——北平镇千佛沟村——北平村一带。地质储量约900万吨。黏土类型分硬质耐火黏土和软质(含半软质)耐火黏土两种。硬质耐火黏土品位:含三氧化二铝30—65%,三氧化二铁<3.5%,耐火度1760—1770℃之间。软质耐火黏土品位:含三氧化二铝26.95—38.67%之间,三氧化二铁1.07—1.80%。
其它矿产
除以上五种主要矿产外,储量较大的矿产还有石灰岩34.09亿吨,白云岩23.15亿吨,硅石矿2111.2万吨。此外,还有钛、钴、钼、银、稀土、石墨、高岭石、钾长石、紫砂陶土、大理石、重晶石、煤矸石和饰面石材等,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
|
古县植被覆盖率为38.9%。其中森林面积325平方公里,草地面积45平方公里。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现已发现200余种,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达180余种。青、连壳年产10万公斤,山楂年产10万公斤,酸枣年产8万公斤,棠梨年产10万公斤,沙棘年产15万公斤,山核桃年产15.5万公斤。猪苓作为抗癌药物的开发利用,历经我县科技人员20多年的反复研究试验,野生变家种,人工栽培技术获得成功,成为国家猪苓生产基地县。此外,还有稀有珍贵的食用真菌——猴头、木耳、地参以及软枣、猕猴桃、蕨菜、黄芽等山珍美味,既为宴席之佳肴,又具有防病养身之功效。 |
|
北部老爷顶和南部祖师顶山高林密,人迹罕至,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金钱豹、褐马鸡、麝、白冠野雉、花面狸等珍稀动物。 |
|
全县共21194户,90613口人。人口密度70.2人/平方公里。其中男性人口47572人,占总人口的52.5%,女性人口43041人,占总人口的47.5%,男、女性别比例为1.08 : 1。2004年,全县人口出生率8.86‰,死亡率3.77‰,人口自然增长率5.22‰。
在总人口中,北平镇2849户12028人,古阳镇3205户12845人,岳阳镇7332户32867石壁乡1498户5917人,旧县镇2537户11828人,永乐乡1317户5515人,南垣乡2457户9613人。 |
|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古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强化,主导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兴建“人字闸”建设为重点、山水田路综合治理的农业典型,得到了国家和省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视。1998年底,全县核桃总数达到320万株,农民人均50株,全县核桃年产量达到3000吨。沿河流域的蔬菜基地、南片为主的畜牧基地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林果业、畜牧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为家民增收、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抓好核桃、食用菌、蔬菜等区域性规模基地建设。巩固和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业,走生产、加工、出口一体化的产业路子。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在集约化发展上迈进。
农 业
古县辖4镇3乡,111个行政村,总人口9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8.3万人。全县总面积1206.38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37.44万亩,占总面积的20.69%;林业用地50.64万亩,占27.98%;牧业用地3.2万亩,占1.77%;荒地77.39万亩,占42.77%;城乡居民占用、工矿交通、水利等其它用地6.85万亩,占3.79%。
古县从北往南依次为石山、土石山、丘陵沟壑三个地貌类型。年平均气温11.8℃。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4.9℃。年平均无霜期183天,平均降水量558.5mm,60%的降水分布在7、8、9三个月份,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良好。
主要农作物:小麦10万亩,玉米5万亩,薯类1.3万余亩,油料2万余亩,中药材5700亩,蔬菜3500亩,日光温室500余棚。
林业生产较快发展,累计荒山造林42万亩,木材蓄积量新增20万立方米,四旁植树达1600万株,以核桃、苹果为主的林果业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畜牧业发展迅速。2004年,存栏大牲畜1.9万头,猪1.4万头,羊3万只,家禽17万只。梅花鹿、狐狸、肉兔等特种养殖业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该县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265”工程,初步形成了核桃、双孢菇两大支柱产业。
古县核桃久负盛名,总面积23万亩,680万株,总产量375万公斤,人均核桃收入550元,人均核桃面积、株数、产量、收入四项均居全省之首。全县已发展双孢菇5000棚,100万平方米,年产量7500吨,年产值3000万元,菇农人均收入800元。古县已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
林 业
古县林业用地105万亩,现有林地面积73.4万亩,活立木蓄积15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2%。省直林场经营21.94万亩,县营和集体经营47.96万亩。其中天然林45.55万亩,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栎类纯林次之,主要树种有油松、侧柏、栎类,分布在岳阳、古阳、北平三个乡镇;人工林27.50万亩,以油松、侧柏、刺槐为主栽树种,针阔混栽,主要分布在石必、旧县、永乐、南垣四乡镇。林场主要有太岳山森林经营局所属的北平林场、大南坪林场和古县国营林场。全县林业生产总值5191.6万元,人均577元。九十年代开始在全县对天然林实行封山育林,对新造林地实行承包、拍卖,新栽树木实行树随地走,分户管理,收益分成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古县林业生产指导思想是:以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为龙头,积极建设生态经济型林业,走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之路,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畜 牧
古县拥有62万亩牧坡资源和万亩人工种植优质草场,全县年产优质牧草5千吨,农作物秸秆6万吨。主要畜禽品种为马、骡、驴、牛、猪、羊、鸡。大牲畜以牛为主,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夏洛来、皮埃蒙特等杂交后代。
全县目前已建成3个肉牛养殖小区、1个千头猪养殖基地、1个万只鸡养殖基地、发展1000个养殖专业户,世行贷款小规模肉牛发展项目山投资356万元,存栏1753头,舍饲圈养波尔山羊项目投资35万元,存栏653只。万头肉牛育肥基地已经开工建设。2004年,全县大牲畜饲养量2万头,生猪2.7万头,羊4万只,家禽17万只;其中,存栏大牲畜1.9万头,猪1.4万头,羊3万只,家禽17万只。全县肉类产量1500吨,蛋类产量为850吨,奶产量为150吨。
特种养殖蓬勃发展,梅花鹿、狐狸、肉兔等养殖基地初具规模。县畜牧中心下设良种繁育指导站、牧草站、家畜防疫站、动物检疫站。全县七个乡镇均建有畜牧兽医工作站和动物检疫站。目前,全县共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68人,其中畜牧师、兽医师15人。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已经建立,县上有动物疫病化验室,乡镇动检站均配备了疫苗冷藏和检疫设施,并有农村防疫员66名,有效控制了各种畜禽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全县建有15个饲料推广科技服务部,年推广各种预、混、配合饲料3000吨。
水 利
古县各类水利设施共2059处,大大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其中:人字闸85处,机电灌站37处,机电井28眼,自流渠76处,旱井500眼,发展灌溉面积1.546万亩;人畜饮水工程1333处(眼),其中提水工程145处,引水工程58处,畜水工程1130处(眼),解决了430个自然村4.92万人、81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堤坝38.6公里,保护耕地0.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91万亩。其中:水保林37.48万亩,封山育林9.63万亩,种草5.05万亩。小流域治理在小流域治理上,我们以人字闸截流灌溉工程为重点,结合山地微灌工程和水保综合治理工程,以建设良性发展的生态农业为目标,对境内的千沟万壑进行了高起点、全方位、大规模的综合治理。 |
|
工业主要以煤业为主,古县第一焦化厂生产的“太阳神”牌铸造焦荣获第二届北京博览会金质奖。原煤、精煤、生铁、耐火材料等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商、运、建、服综合发展,已成为古县国民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依托优质主焦煤和丰富的铝矾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发展大煤矿、大机焦,实现大循环”的指导方针,要求煤焦企业必须实现清洁生产、绿色管理和“零消耗”、“零污染”、“零排放”,主攻资源利用率、增值率和废物回收率。强制关停了121座小煤矿和100余座改良焦企业,推掉改良焦炉和土焦炉2500余座,使全县的煤矿由161座减少到现在的53座,焦化企业由61座减少到现在的6座,原煤和焦炭产量分别达到了550万吨和410万吨。同时,按照“实行总量控制、完善相关手续、限期治理污染、实现化产回收”的工作思路,延伸“煤—焦—化”、“煤—气—电”链条,引导鼓励焦化企业大力开发硫氨、粗苯、工业萘、蒽油、洗油、沥青等化产品,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率、利用率和增值率大幅提高。
煤焦产业
境内矿产资源以煤、铁、铝钒土、铜和耐火粘土为主。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为最,煤层属于沁水煤田西部边缘中段,储藏面积达680平方公里,原煤储量21.6亿吨,主要分布于北平镇、古阳镇、岳阳镇。以山西组2#、3#和太原组9#、11#为主,特别是2#、3#原煤属国家稀有的优质主焦煤,是全省四大优质主焦煤生产基地之一。
煤焦产业一直是古县工业经济的支柱。目前全县共有煤矿53座,年生产能力550万吨。全县共有焦化企业6家,年生产能力410万吨。
建材产业
依托丰富的铝矾土资源,按照“加大招商力度、提高产品档次、注重研发创新、扩大生产规模”的方针,大力发展新型、环保建材和特色建材,现正积极筹建年产120万吨铁铝酸盐特种水泥厂,并研制开发适应古县及周边县市建筑市场需求的新型建材产品,建材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
|
城市街景古县交通便利。县城距南同蒲铁路线26公里、大运高速公路28公里、霍候一级公路23公里。309国道穿越南部旧县、永乐两个乡镇;省道沁洪线(洪洞—沁源)贯穿北部,与大运高速公路、霍侯一级公路沟通。境内还有浮古线(浮山—古县)、安第线(安泽—第一川)、古北线(县城—北平)、古石线(县城—石壁)等县级公路纵横交错。全县共有上等级公路106条、589公里,油路里程达153公里,其中二级路面120公里。通油路的行政村达81个。全县公路建设将按照省政府县际公路建设总体目标,到2007年全县公路拓宽改造里程达到190公里,其中油路、水泥路要占到45%以上,实现出境公路无瓶颈、乡村公路上等级、矿区公路保畅通的目标。
邮电通信快捷方便,程控电话进入临汾市本地网,可随时直拨国内、国际各大城市,电话总容量达8500门,长途电报电路60条,移动通讯基站18个,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达100%。
广播电视完成了HFC宽带网络建设工程,实现了乡乡镇镇通广电光缆,在全市山区县首家与中国有线电视主干线联网,全县7个乡镇都能收看到40套高质量的有线电视节目。
电力方面,境内有岳阳,金堆110KV变电站两座;110KV输变电线路4条;35KV输变电线路8条,10KV输变电线42条,其中煤矿及专用线路27条。35KV变电站5座,变压器总容量为104500千伏安,年供电能力达3.5亿千瓦/小时,供给充足可靠。
同时将加快推进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建成多功能、高速率宽带城域网和接入网,提高全县的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用户普及率。 |
|
主要景点古县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古迹较多,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尤其是石必河流域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加之有“天下第一牡丹”美誉的三合牡丹,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我们借助省市发展旅游业的强劲东风,坚持长远规划与近期规划相结合、政府投资与社会融资相结合、景区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突出重点、逐步实施”的原则,突出资源特色和自然人文优势,制定了旅游业长远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四点两线”旅游线路,即以三合牡丹、蔺相如墓、大南坪生态旅游区、淤泥河生态旅游区为重点,南线以三合牡丹、淤泥河、祖师顶、罗成墓、朱德总司令路居为骨架,南连尧庙旅游景区,东接安泽荀子公园,大力开发绿色生态旅游项目;北线以岳阳古镇、延庆观、四次山、露崖寺、关帝庙、凌云洞、老爷顶、蔺相如墓为骨架,北连灵空山、陶唐峪、兴唐寺、太岳森林公园,西接大槐树、广胜寺,大力开发人文古迹和休闲避暑旅游项目。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秀旅游品牌。目前,三合牡丹旅游主景区建设正在进行,60米长的彩色瓷制牡丹壁、30米高的牡丹仙子像正在制作之中。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将举办首届“中国·古县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节”,打响“天下第一牡丹”品牌。同时,通过搜集整理牡丹仙子传说,广泛搜集、整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的有关史料,加快电视剧《牡丹仙子》和《蔺相如》的剧本创作及拍摄筹备工作,把“牡丹文化”、“相如文化”全方位推介出去,着力打造具有古县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
|
- n.: Gu County
|
|
古县村 古县镇 古县乡 古县社区, 古县居委会 |
|
地理 | 历史人物 | 故居 | 花卉 | 临汾市 | 旅游 | 山西 | 古阳金堆村 | 人物 | 龙门县 | 河津县 | 古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