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沁水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西北部,中條山東北,黃河支流沁河中遊。地理坐標為北緯35°24′-36°04′,東徑115°55′-112°47′。縣境四周環山、東至老馬嶺、嶽神山與高平、晉城市澤州縣為鄰;西至東塢嶺與翼城縣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與陽城、垣麯縣接壤;北至香山嶺、關帝嶺、宇峻山與浮山、安澤、長子縣毗鄰。全縣東西長約150千米,南北寬約55千米,總面積2655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竜港鎮。郵編:048200。代碼:140521。區號:0356。拼音:Qinshui Xian。
境內山戀重疊,溝壑縱橫,高差懸殊。海拔高度511—2358米,年平均氣溫6.5℃—12.5℃,年平均降水量560—750毫米。
行政區劃
沁水縣轄7個鎮、7個鄉:竜港鎮、中村鎮、鄭莊鎮、端氏鎮、嘉峰鎮、鄭村鎮、柿莊鎮、樊村河鄉、土沃鄉、張村鄉、蘇莊鄉、鬍底鄉、固縣鄉、十裏鄉。
歷史沿革
沁水古為端氏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古縣治在今沁水縣城東鄭莊鄉西城村。北魏時,在今縣城西分設東永安縣。北齊時,改為永寧縣。隋開皇三年(583),端氏縣治遷今縣城東端氏村。隋開皇十八年(598),永寧縣改稱沁水縣,縣治遷今縣城。元至元三年(1266),端氏並入沁水縣。1941年,晉冀魯豫邊區太嶽區將沁水分為沁水、士敏、沁南三縣。1947年恢復沁水建製。
1958年10月,沁水與陽城合併稱陽城縣,沁水縣城改為沁水城關鎮。1959年10月與陽城分治,恢復沁水縣建製。1950年1月至1985年5月,沁水縣為晉東南地區行政公署屬縣。1985年5月起屬晉城市。
?年,沁水縣轄4個鎮、17個鄉、341個行政村,人口21萬。
?年,沁水縣轄4個鎮、17個鄉。各鄉鎮簡介:(摘自“山西省城鄉信息數據庫”)
?年,沁水縣轄7個鎮、7個鄉,234個行政村。
2000年,沁水縣總人口211440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34708 中村鎮 13566 端氏鎮 23158 嘉豐鎮 30115 王寨鄉 3682 樊村河鄉 2804 杏峪鄉 7938 下川鄉 1921 土沃鄉 8503 張村鄉 5325 鄭莊鄉 13047 王必鄉 4029 蘇莊鄉 2498 必底鄉 1752 鄭村鄉 15524 鬍底鄉 4349 樊莊鄉 5683 固縣鄉 7755 柿莊鄉 12722 十裏鄉 7462 東峪鄉 4899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調整沁水縣鄉鎮行政區劃(晉政函8號;1月10日晉市政發7號),由4鎮17鄉調整為7鎮7鄉,鄉鎮平均人口1.39萬人,平均面積189.64平方千米:
一、撤銷王寨鄉、杏峪鄉、城關鎮,合併設立竜港鎮。區劃調整後竜港鎮人口44381人,面積392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西關村。
二、撤銷下川鄉、中村鎮,合併設立新的中村鎮。區劃調整後中村鎮人口15271人,面積237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中村村。
三、撤銷必底鄉、端氏鎮,合併設立新的端氏鎮。區劃調整後端氏鎮人口25978人,面積257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端氏村。
四、撤銷王必鄉、鄭莊鄉,合併設立新的鄭莊鎮。區劃調整後鄭莊鎮人口18829人,面積376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鄭莊村。
五、撤銷樊莊鄉、鬍底鄉,合併設立新的鬍底鄉。區劃調整後鬍底鄉人口10615人,面積86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鬍底村。
六、撤銷東峪鄉、十裏鄉,合併設立新的十裏鄉。區劃調整後十裏鄉人口12339人,面積254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十裏村。
七、撤銷柿莊鄉,設立柿莊鎮。以原柿莊鄉的行政區域為柿莊鎮的行政區域。
八、撤銷鄭村鄉,設立鄭村鎮,以原鄭村鄉的行政區域為鄭村鎮的行政區域。
九、原嘉峰鎮、土沃鄉、張村鄉、固縣鄉、蘇莊鄉、樊村河鄉建製保持不變。
附:撤並鄉鎮摸底統計資料(註:與上述文件最終批復內容略有不同)
撤並前鄉鎮名稱 總人口(人) 面積(平方千米) 撤鄉後鄉鎮名稱 總人口(人) 面積(平方千米)
城關鎮 31436 188 城關鎮 35463 250
王寨鄉 4027 62
中村鎮 13158 148 中村鎮 15365 237
下川鄉 2207 89
十裏鄉 7525 217 十裏鄉 12439 254
東峪鄉 4914 37
端氏鎮 24617 150 端氏鎮 26472 256
必底鄉 1855 106
鬍底鄉 4677 45 鬍底鄉 10656 86
樊莊鄉 5979 41
蘇莊鄉 2889 107 蘇莊鄉 7501 256
王必鄉 4612 149
樊村河鄉 3143 162 樊村河鄉 3143 162
杏峪鄉 8413 142 杏峪鄉 8413 142
土沃鄉 8685 149 土沃鄉 8685 149
張村鄉 6052 86 張村鄉 6052 86
鄭莊鄉 14556 227 鄭莊鄉 14556 227
嘉豐鎮 23947 99 嘉豐鎮 23947 99
鄭村鄉 13789 85 鄭村鄉 13789 85
固縣鄉 9092 164 固縣鄉 9092 164
柿莊鄉 14782 241 柿莊鄉 14782 241 |
|
沁水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西北部,中條山東北,黃河支流沁河中遊。太行、太嶽、中條三大山係銜接處,西臨翼城縣,東連高平市、澤州縣,北和浮山、安澤、長子縣接壤,南與垣麯、陽城縣搭界,總面積2676.6平方公裏。地理坐標為北緯35°24′-36°04′,東經115°55′-112°47′。縣境四周環山、東至老馬嶺、嶽神山與高平、晉城市澤州縣為鄰;西至東塢嶺與翼城縣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與陽城、垣麯縣接壤;北至香山嶺、關帝嶺、宇峻山與浮山、安澤、長子縣毗鄰。全縣東西長約150千米,南北寬約55千米,總面積2655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2003年)。
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高差懸殊。海拔高度511—2358米,年平均氣溫6.5℃—12.5℃,年平均降水量560—750毫米。
縣人民政府駐竜港鎮。郵編:048200。行政區劃代碼:140521。區號:0356。拼音:Qinshui Xian。
2003年,行政隸屬晉城市,全縣分設竜港、中村、鄭莊、端氏、嘉峰、鄭村、柿莊7個鎮和樊村河、土沃、張村、蘇莊、鬍底、固縣、十裏7個鄉。下轄239個建製村,9個居民委員會,1378個村民小組。
沁水地勢西高東低,海拔最高處與最低處相差1838米。地形東西長,南北窄。東西長約150公裏,南北寬約55公裏。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歷山、鹿臺山、大尖山等十大山脈森林茂密,風光秀麗;沁河、縣河、端氏河等十大河流清澈見底,常年不斷;白雲洞、嘯天洞、三仙洞等岩溶洞穴北方旱見,各具特色;紅豆杉、連香樹、梅花鹿等數十種受國傢保護的動植物珍貴奇特,秀麗動人。這些雄山秀水,仙洞良田,構造出了優美的生態環境,孕育了一代代的沁水人民。
沁水歷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媧補天,舜耕歷山的動人傳說。70年代發掘的“下川遺址”,證明早在2.3萬年到1.6萬年前,沁水人的先祖們就創造了燦爛的“下川文化”。現存的河頭村漢墓群、武安村戰國古寨、東峪村北齊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竇莊村宋代竇將軍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廟以及明清建築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閣古民居、竇莊夫人城等,映證了沁水歷史的輝煌。
沁水 |
|
劉東星 沁水人。明隆慶進士。纍升湖廣左布政使。萬歷中,歷官河漕總理、工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時朝鮮以倭患告,王師調集,恰天津等地又受災,他請漕米平糶,以濟民睏。開元賈魯所瀎故道,又瀎漕渠邵伯、界首二湖之後開泇河。卒官。後李化竜循其遺跡,與李三纔共把河開成,漕運遂便。天啓初,謚莊靖。
孫居相(?-1634)沁水人。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授恩縣知縣。徵授南京御史。負氣敢言,曾疏陳時政,告發誠意伯劉世延姦並及南京子弟暴橫罪狀,盡被查問,強暴為之掩蓋劣跡。天啓時,纍升兵部右侍郎。被魏忠賢彈劾,削籍。崇禎時官戶部尚書。因牽連楊時化通書事,被貶邊,卒戍所。
孫鼎相 居相弟。歷官吏部郎中、副都御史、湖廣巡撫,亦有名於東林中。
張銓(?-1621)沁水人。萬歷三十二年(1604)進士。歷御史、江西巡按。言遼東兵事,有先見之明。熹宗立,出按遼東。天啓初,清兵陷城,被俘,不屈,自殺。贈大理卿,再贈兵部尚書,謚忠烈。
張鳳儀 銓女,夫馬祥麟(明末著名女將軍秦良玉和馬千乘所生),明末著名抗清女英雄。
張五典 銓父。歷官南京大理卿。卒,贈太子太保。
霍氏 張銓妻。居竇莊寨堡。崇禎中,率僮僕堅守寨堡拒流“賊”,賊攻不剋。遂名其堡曰“夫人城”。
張道濬 銓子。蔭錦衣指揮僉事。屢升都指揮僉事,僉書衛所。有討賊功。因沁城失守,被彈劾,更戍海寧衛。
賈景德(1880-1960)沁水縣人。清朝進士。山西大學肄業。曾任山西都督府秘書監、山西省政務廳廳長、正太鐵路局局長、山西綏靖公署秘書長。1942年後任國民黨政府銓敘部部長、考試院副院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秘書長。到臺灣後,任臺灣“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
趙樹理(1906-1970)作傢。沁水人。曾任小學教員、雜工。後任山西陽城縣新編第八區區長,《黃河日報》路東版副刊編輯,《中國人》報、華北新華書店、《新大衆》報編輯。建國後,任《說說唱唱》主編,中國麯藝傢協會主席。著有長篇小說《李傢莊變遷》、《三裏灣》,中篇小說《李有纔板話》,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鍛煉鍛煉》。有《趙樹理文集》(四捲)。 |
|
沁水縣轄7個鎮7個鄉(竜港鎮、中村鎮、鄭莊鎮、端氏鎮、嘉峰鎮、鄭村鎮、柿莊鎮、樊村河鄉、土沃鄉、張村鄉、蘇莊鄉、鬍底鄉、固縣鄉、十裏鄉),234個行政村。 |
|
沁水古為端氏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古縣治在今沁水縣城東鄭莊鄉西城村。北魏時,在今縣城西分設東永安縣。北齊時,改為永寧縣。隋開皇三年(583),端氏縣治遷今縣城東端氏村。隋開皇十八年(598),永寧縣改稱沁水縣,縣治遷今縣城。元至元三年(1266),端氏並入沁水縣。1941年,晉冀魯豫邊區太嶽區將沁水分為沁水、士敏縣(1941年,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八軍軍長武士敏將軍在山西省沁水縣馬頭與敵奮戰時壯烈犧牲.晉冀魯豫邊區發出通令,决定將武士敏將軍的殉難之地沁水縣東、西峪、端氏一帶改為“ 士敏縣”)、沁南三縣。1947年恢復沁水建製。
1958年10月,沁水與陽城合併稱陽城縣,沁水縣城改為沁水城關鎮。1959年10月與陽城分治,恢復沁水縣建製。1950年1月至1985年5月,沁水縣為晉東南地區行政公署屬縣。1985年5月起屬晉城市。
?年,沁水縣轄4個鎮、17個鄉、341個行政村,人口21萬。
?年,沁水縣轄4個鎮、17個鄉。各鄉鎮簡介:(摘自“山西省城鄉信息數據庫”)
城關鎮 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為沁水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沁水縣中西部梅、杏兩河交匯處,總面積188平方千米。轄25個行政村,人口3.14萬人。鎮政府駐新建東路。
中村鎮 位於沁水縣西南部,總面積148平方千米。轄22個行政村,人口1.3萬人。鎮政府駐中村。
嘉峰鎮 位於沁水縣東南端,與陽城毗鄰,總面積99平方千米。轄27個行政村,人口2.4萬人。鎮政府駐潘莊。
端氏鎮 位於沁水縣東部,總面積151平方千米。轄39個行政村,人口2.46萬人。鎮政府駐端氏。
十裏鄉 位於沁水東北,與長子縣、安澤縣搭界,總面積217平方千米。轄14個行政村,人口0.75萬人。鄉政府駐河北南瑤上。
土沃鄉 位於沁水西南部,總面積149平方千米。轄23個行政村,人口0.86萬人。鄉政府駐土沃。
下川鄉 位於沁水西南部,歷山東麓,與翼城縣、垣麯綫接壤,總面積89平方千米。轄6個行政村,人口0.22人。鄉政府駐下川。
王必鄉 位於沁水縣北部,與浮山縣相鄰,總面積149平方千米。轄8個行政村,人口0.46萬人。鄉政府駐王必。
王寨鄉 位於沁水縣西北部,與翼城縣搭界,總面積62平方千米。轄8個行政村,人口0.4萬人。鄉政府駐王寨。
東峪鄉 位於沁水縣東北部,與長子縣、安澤縣接壤,總面積37平方千米。轄8個行政村,人口0.49萬人。鄉政府駐東峪。
必底鄉 位於沁水中部,總面積106平方千米。轄5個行政村,人口0.19萬人。鄉政府駐必底。
杏峪鄉 位於沁水縣城西部,總面積142平方千米。轄15個行政村,人口0.84萬人。鄉政府駐河諸。
蘇莊鄉 位於沁水縣東北部,與安澤縣接壤,總面積107平方千米。轄7個行政村,人口0.29萬人。鄉政府駐蘇莊村。
張村鄉 位於沁水縣西南,與陽城縣毗連,總面積86平方千米。轄10個行政村,人口0.6人。鄉政府駐張村。
固縣鄉 位於沁水縣東部,總面積164平方千米。轄17個行政村,人口0.9萬人。鄉政府駐固縣村。
鄭莊鄉 位於沁水縣中部,總面積227平方千米。轄33個行政村,人口1.46萬人。鄉政府駐鄭莊村。
鄭村鄉 位於沁水縣東南部,與澤州縣接壤,總面積85平方千米。轄29個行政村,人口1.37萬人。鄉政府駐鄭村。
鬍底鄉 位於沁水縣東部,總面積45平方千米。轄12個行政村,人口0.46萬人。鄉政府駐鬍底村。
柿莊鄉 位於沁水縣東北,與高平市接壤,總面積241平方千米。轄17個行政村,人口1.48萬人。鄉政府駐柿莊村。
樊莊鄉 位於沁水縣東端,與高平市搭界,總面積41平方千米。轄10個行政村,人口0.59萬人。鄉政府駐樊莊村。
樊村河鄉 原名樊村鄉,1981年改今名。位於沁水縣西北,與翼城縣、浮山縣相鄰,總面積122平方千米。轄9個行政村,人口0.31萬人。鄉政府駐樊村河村。
2000年,沁水縣總人口211440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34708 中村鎮 13566 端氏鎮 23158 嘉豐鎮 30115 王寨鄉 3682 樊村河鄉 2804 杏峪鄉 7938 下川鄉 1921 土沃鄉 8503 張村鄉 5325 鄭莊鄉 13047 王必鄉 4029 蘇莊鄉 2498 必底鄉 1752 鄭村鄉 15524 鬍底鄉 4349 樊莊鄉 5683 固縣鄉 7755 柿莊鄉 12722 十裏鄉 7462 東峪鄉 4899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調整沁水縣鄉鎮行政區劃(晉政函8號;1月10日晉市政發7號),由4鎮17鄉調整為7鎮7鄉,鄉鎮平均人口1.39萬人,平均面積189.64平方千米:
一、撤銷王寨鄉、杏峪鄉、城關鎮,合併設立竜港鎮。區劃調整後竜港鎮人口44381人,面積392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西關村。
二、撤銷下川鄉、中村鎮,合併設立新的中村鎮。區劃調整後中村鎮人口15271人,面積237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中村村。
三、撤銷必底鄉、端氏鎮,合併設立新的端氏鎮。區劃調整後端氏鎮人口25978人,面積257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端氏村。
四、撤銷王必鄉、鄭莊鄉,合併設立新的鄭莊鎮。區劃調整後鄭莊鎮人口18829人,面積376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鄭莊村。
五、撤銷樊莊鄉、鬍底鄉,合併設立新的鬍底鄉。區劃調整後鬍底鄉人口10615人,面積86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鬍底村。
六、撤銷東峪鄉、十裏鄉,合併設立新的十裏鄉。區劃調整後十裏鄉人口12339人,面積254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十裏村。
七、撤銷柿莊鄉,設立柿莊鎮。以原柿莊鄉的行政區域為柿莊鎮的行政區域。
八、撤銷鄭村鄉,設立鄭村鎮,以原鄭村鄉的行政區域為鄭村鎮的行政區域。
九、原嘉峰鎮、土沃鄉、張村鄉、固縣鄉、蘇莊鄉、樊村河鄉建製保持不變。 |
|
【一】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位於沁水縣城西南25公裏處歷山腳下的土沃鄉西文興村,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保護對象為典型的明清建築及唐末至清代以來的古建築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書畫工藝、壁畫、皇賜金匾、石器雕物等等。
柳氏民居,原為河東解州鎮(今運城永濟縣解州鎮)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傢、史稱“永州司馬”的柳宗元後裔的宅第。當年,柳宗元參與王叔文派政治革新運動,遭迫害被貶。其親屬為逃避“滅絶九族”之害,使分散躲避,此為一大支係。唐宋時,始祖自河東徙沁。柳氏民居初建於唐末,後歷代均有擴展,盛興於明清兩代,其聲名顯赫,長達六百多年,延續了兩個多世紀。據柳氏傢譜記載,“傢田千頃,路有萬裏,京歸吾府,勿宿異姓”,子孫承繼至今已二十六世,親族分佈極為廣泛,歷代歷世居官纍纍,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廣大深遠。1942年,在沁南抗日縣政府領導下,打土豪、分田地,西文興村的世襲柳府始變為民宅至今,故稱為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坐落在西文興村東一條南北走嚮的山梁上,依山勢高低,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建,占地面積30餘畝。始祖食邑為中條道中百頃良田,奴僕百餘……。它依托北山之起勢“鳳凰單展翅”,座落後灣為“二竜戲珠”,左靠東山名“三臺左抱”,右倚西嶺為“九崗右環”,面壁歷山近帝傢,近傍洞水繞府行。四周青山緑野,林木森森,雜花吐芳,清新秀麗,為典型的明清莊園古建築。藏竜臥虎,豪門旺族,一派氣吞山河之氣勢。由於歷史、地理、交通、自然等諸多原因限製,歷經多代未造成大的破壞,至今仍保存有明代以來的六個完整府第。每院均為四大八小的四合院式建築。內府區為全封閉式,衹留有西南角的府門樓和東北角的磚拱門可進出,且府區中建有球環形路可通大府。外府第為半封閉式,西部敞開出入。
該民居東靠西文興河,南臨山𠔌,其東部的南北兩端,因地勢低築有高大防護墻,墻下是磚窯式建築,面朝村外。窯門外是走廊,約三米深,兩米寬。上部為磚房,面朝西,建有木柱花欄、鏤雕過亭、脊獸祥物。中間緩坡處往東走嚮為出村通道。莊園南臨山𠔌處石墻高築,西、北部為磚墻高築。柳氏民居建築在東南高墻之上、西北高墻之下之間的大平臺之上。柳氏民居建築共分三部分。村東端為外府區,包括柳氏詞堂、虞帝廟、文廟、紙帛樓、天子殿、聖廟、柴房和左、右過亭等;村北端為內府區,包括府內環形小街、小戲臺、司馬第、中憲第、武德第、承德第、因秀樓、地道口、賞景亭、觀河亭、後花園、府門樓等;中間區為內外府相接處,主要是文昌閣、校場、府外門樓和兩個高大壯觀的石牌坊構成的內街。
內府設有鐵絲網、警鈴、地道、防火墻等,防護設施,至今猶存。外府依據高墻建築和過亭作防禦。內府的八個府匾“行邀天寵”、“承德第”、“武德第”、“司馬第”、“中憲第”、“河東世澤”、“青雲接武”、“中憲大夫”,古痕斑斑,至今猶存。另外,在距西文興村北約一公裏處的老墳溝,便是規模宏大的柳氏祖墓陵。如今,柳氏族人遍布九鄉十八村,更顯旺勢。
柳氏民居,就其建築規模、藝術、工藝質量、建造技術來看,建造工藝水平極高,佈局結構精巧,磚木結構十分堅固。從門、窗、過亭、檐頭、樓道的鬥拱、勾檐、浮雕、門匾、楹聯、繪畫、木刻、石雕、書法的裝潢、佈局上看,其觀賞、研究的價值好於喬傢大院,且保存下來的文物之多之好在我省少見。據考證,目前有宋代理學家朱熹的書法碑一通,明代文學家王陽明的書法碑二通,明代麯江書法傢方元煥的草書碑刻四通,明戶部侍郎、吏部尚書、可樂山人王國光詩作碑刻一通,明代內閣協辦大學士田宜奄的詩作碑刻二通,寧海知州柳柳泉的碑刻二通,大書法傢文徵明的書法碑一通,鄭觀洛的書法碑一通。另外,還有未署名的書法碑40餘通,以及不少的石、木刻楹聯、壁畫、皇傢賜匾多幅,還有柳氏族譜等文物。特別是朱熹、王守仁、文徵明的書法墨跡碑刻在我國北方實屬罕見,研究價值極大。除此之外,還有散落在地頭院落的傢訓、祭祖、記事、皇旨碑石、墓志碑石多通。從這些物件的藝術構築上,便知曉柳氏民居的研究價值之重要,更是研究我國北方人文歷史、古建築史、文化、藝術、書法、考古方面的珍貴史料發掘地和開發、利用、遊覽的勝地。
【二】歷山自然風景區
歷山自然風景區歷山,位於山西省南端沁水、垣麯、翼城三縣交界處,面積 150平方公裏,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是華北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風景區,素有“五絶、十勝、百景”之稱,被譽為“天然大公園”,是理想的旅遊、探險、避暑、度假勝地。歷山自然保護區主要有舜王坪、西峽、白雲洞、東峽、下川、山訕岩、澗河七個景區,以前三個景區為主,其它景區均開發較差或尚未開發。
舜王坪是歷山主峰,傳說為舜帝躬耕之處,山頂有四千餘畝的高山草甸,牧草茵茵,野花爛漫,黃牛覓食於其間。舜王坪三面為懸崖,站在崖邊可眺望遠山連綿,主要景點有南天門、斬竜臺、竜翻訕、舜王廟、犁溝、石猴觀海等景點。
西峽景區與舜王坪景區為同一個入口。西峽傳說為舜王刀劈而成,峽𠔌盡頭為沁水、陽城、垣麯三縣交界的西哄哄村,目前已開發五公裏,峽中溪水淙淙,巨石穿空,兩邊懸崖百米,景色秀麗,主要景點有水簾洞、珍珠盒、一綫天、七彩石、萬佛壁等。
白雲洞景區位於下川鄉至沁水縣城的旅遊公路邊。嘯天洞傳說為舜帝馴化野獸之處,開發長度為 400米,因為附近有更為出名的白雲洞,所以遊客不是太多。嘯天洞幽深狹長,潮濕陰森,遊覽時間約為50分鐘。白雲洞號稱華北最大溶洞,傳說為張果老布道修煉之所,開發長度 900米,由停車場至白雲洞需要下四百餘級石臺階。白雲洞最寬處30米,最高處27米,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景點衆多,由形態各異的鐘乳石組成了千姿百態的岩溶景觀。白雲洞的遊覽時間約為70分鐘。
東峽景區位於下川鄉東川村,車程20餘分鐘,途中可以領略美麗悠閑的歷山田園風光。東峽全長約六公裏,盡頭為陽城縣東哄哄村,兩側山崖更有氣勢,比西峽更為險峻瑰麗,峽中有驚心石、神女峰、風雨潭、中流砥柱等景點。東峽峽底的巨石較之西峽要少,沁水、陽城兩縣藥農在東峽中踩出了一條小路,適宜途步旅行者穿越,抗日戰爭期間,鄧小平曾率領八路軍穿越東峽擺脫了日寇的圍追。東峽目前還沒有開發,遊客極少,不收門票,有關部門正計劃打通西峽和東峽,建議喜愛自然風光和徒步穿越的遊客前往一遊,不過,由下川鄉至東川村沒有客運班車,散客可包租吉普車前往。
下川鄉景區的主要景點是下川遺址和標本館,下川遺址位於下川鄉西側,步行僅數分鐘路程。下川遺址是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以細石器為主要特徵的石器文化,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這裏進行了發掘清理,有關部門曾計劃在原址上修建下川遺址博物館,但未能付諸實施,原址目前僅留有“下川遺址”石碑一塊,對於普通旅遊者來說,參觀價值不大。
山訕岩景區以為數衆多、各具特色的洞穴為主要景點,其中最著名的是麯折深邃、洞中套洞的王國光洞,這裏是明代萬歷年間當地名人吏部尚書王國光避難的地方,洞中保存有王國光手書的碑文。山訕岩景區還有中國最大的暴馬丁香樹和標準森林。不過,這個景區的諸多洞穴都尚未開發,沒有洞穴探險經驗或嚮導帶領的遊客請警慎前往,嘯天洞和白雲洞在開發過程中均發現了大量探險者的遺骨。
澗河風景區位於歷山風景區邊緣,具有豐富的動物資源,將開闢為以狩獵為主要旅遊項目的景區,開放後除國傢保護動物之外,山雞、野兔、黃羊、山豬等均可獵獲。 |
|
- n.: Qinshui County
|
|
沁水 |
|
巴公三村 | 晉城名村 | 勞動保障 | 國土資源管理 | 質量監督局 | 晉城 | 地理 | 晉城市 | 行政村 | 山西省 | 村莊 | |
|
|
沁水縣審計局 | 沁水縣財政局 | 沁水縣郵政局 | 沁水縣物價局 | 沁水縣氣象局 | 沁水縣中醫院 | 沁水縣示範初中 | 沁水縣人民醫院 | 沁水縣人民檢察院 | 沁水縣國土資源局 | 沁水縣婦幼保健站 | 沁水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 沁水縣煤炭運銷公司 | 沁水縣農村信用聯社營業部 | 沁水縣工商行政管理局 | 沁水縣公安局交警大隊 | 沁水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 沁水縣公安消防大隊 | 山西省沁水縣沁河賓館 | 沁水縣五交化公司東亞賓館 | 沁水縣端氏鎮福利服裝廠 | 山西省沁水縣服裝廠 | 沁水縣第二人民醫院 | 沁水縣武安創傷醫院 | 沁水縣端氏鎮敬老院 | 山西省沁水縣衛生防疫站 | |
|
|
端氏鎮 | 樊村河鄉 | 蘇莊鄉 | 鄭莊鄉 | 張村鄉 | 竜港鎮 | 中村鎮 | 鄭村鎮 | 十裏鄉 | 鄭莊鎮 | 柿莊鎮 | 土沃鄉 | 鬍底鄉 | 固縣鄉 | 加豐鎮 | 嘉峰鎮 | 東峪鄉 | 王必鄉 | 必底鄉 | 下川鄉 | 鄭村鄉 | 柿莊鄉 | 樊莊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