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潞城镇于2001年撤乡建镇,是一个是由原潞城乡、侯庄乡撤并而设的新建镇,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16582口人,镇人民政府驻地潞城村。潞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北纬35°37′——47′,东经113°13′——27′,位于县境中部,陵修线(陵川——河南修武)贯穿全境,陵辉线(陵川——河南辉县)檫界而过,是陵川与河南、陵川东部与西部进行经济贸易的必经之地。潞城景色宜人,文化灿烂。处于陵川旅游热线的中心位置,“一山一区一景一寺一址”闻名遐尔,是旅游观光、寻古览胜的好地方。“一山”为举世闻名的围棋发祥地棋子山;“一区”为灿若云霞的槐树岭金秋红叶主景区;“一景”为景致奇绝的古陵川八景之一义门“锦屏朝霞”,“一寺”为白玉鉴人的隋代古庙郊底白玉宫,“一址”为中共陵川县县委第一次党代会天池会址。潞城山大地广,资源丰富。全镇共44910亩耕地、70900亩林地、32000亩牧草地。耕地饲草资源颇丰,玉米、谷子、羊、猪产量较大,历来是我县的粮食主产区和重点牧区;中药材资源极具优势,共11科、50个品种,以连翘、黄芩、柴胡、山桃、五花芯党参最为著名;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石灰石、铁矿石分布广、储量大,开发价值高。另外,境内还有水库4座(上郊、石景山、猪头山、洪河头),有开发各种优势产业的潜在优势。潞城人民崇尚进步,渴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全面实施“加快农业调产,扩大工业规模,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战略,使各项工作步步上台阶,年年有突破。2003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94元。农业林茂粮丰、六畜兴旺。果桑、蔬菜、中药材、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全镇年果品产量达165吨,蚕茧达12吨,蔬菜达2280亩,中药材达6992亩,羊达23500只,猪达4000头,牛达2500头,蛋235吨,一村一业的生产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其中,洪河头的蚕茧、侯家岭的核桃、大河西的萝卜白菜、社葡萄的柴胡、四义庄的小尾寒羊、潞城村的波尔山羊义门村的蛋鸡、冶南的山鸡等产业基地独具规模,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
|
2007年全镇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发展。全年完成税收72636万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国税完成22442万元,同比增长53.8%,地税50194万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完成1.4亿元。 |
|
2001年,调整陵川县乡镇行政区划(晋政函9号;1月10日晋市政发6号),撤销侯庄乡、潞城乡,合并设立潞城镇。区划调整后潞城镇人口17751人,面积144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潞城村。 |
|
- : Lucheng Town
|
|
胡各庄镇, 潞城, 胡各庄 |
|
三元村 | 大营村 | 东杨庄村 | 侯庄村 | 后屯村 | 肖庄村 | 寺沟村 | 岔道村 | 小东村 | 岭南村 | 崔楼村 | 常屯村 | 庄头村 | 庙上村 | 康各庄村 | 燕山营村 | 西堡村 | 霍屯村 | 魏庄村 | 天池村 | 岭北村 | 大河西村 | 义门村 | 郑家岭村 | 报国村 | 杨家岭村 | 侯家岭村 | 庙背村 | 东堡村 | 大东村 | 东小营村 | 圪塔村 | 洼窑村 | 社葡萄村 | 槐树岭村 | 后西沟村 | 潞城村 | 秋子掌村 | 东大佛掌村 | 苇水村 | 西大佛掌村 | 佛堂掌村 | 猪尾村 | 脚头村 | 娄头村 | 七级村 | 冶南村 | 沿沟村 | 东八渠村 | 四义庄村 | 梨树掌村 | 九光村 | 上郊村 | 胡各庄敬老院 | 石圪峦村 | 东井郊村 | 石掌村 | 白栈掌村 | 西腰振村 | 东腰振村 | 洪河头村 | 上背村 | 西八渠村 | 郊底村 | 仓掌村 | 前疃村 | 大豆各庄村 | 夏店村 | 堡辛村 | 后榆村 | 后北营村 | 召里村 | 卜落垡村 | 南刘各庄村 | 大甘棠村 | 前榆村 | 前北营村 | 凌庙村 | 八各庄村 | 侉店村 | 东夏园村 | 东前营村 | 留庄村 | 东掌村 | 岭后底村 | 黎辛庄村 | 郝家府村 | 辛安屯村 | 贾后疃村 | 谢楼村 | 胡各庄村 | 余家沟村 | 武窑村 | 武疃村 | 杨坨村 | 李疃村 | 小豆各庄村 | 孙各庄村 | 太子府村 | |
大台村 | 刘庄村 | 古城村 | 兴各庄村 | 小甘棠村 | 紫荆雅园社区 | 水仙园社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