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山西 >长治 > 长子县
显示地图
目录
行政区划 Zhangzi Xian County
  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总面积1029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丹朱镇。邮编:046600。代码:140428。区号:0355。拼音:Zhangzi Xian。
  
  行政区划
    长子县辖7个镇、5个乡:丹朱镇、鲍店镇、石哲镇、大堡头镇、慈林镇、色头镇、南漳镇、岚水乡、碾张乡、常张乡、南陈乡、宋村乡。
  
  历史沿革
    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并由引得县名。秦汉400年间,长子城一直为上党郡郡治。到东晋十六国,又为西燕国的国都,历时9年。
  
    2000年,长子县总人口337354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51205 鲍店镇 10837 石哲镇 11670 大堡头镇 22764 色头镇 18831 东田良镇 17037 草坊乡 15353 岚水乡 18486 南常乡 11398 碾张乡 15240 常张乡 8997 壁村乡 6345 晋义乡 6237 岳阳乡 4805 横水乡 4960 王峪乡 3574 西堡头乡 7443 南陈乡 15493 南张店乡 12821 南郭村乡 14954 南漳乡 25136 宋村乡 17709 谷村乡 1605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年,长子县辖5镇18乡,399个行政村:城关镇、鲍店镇、石哲镇、色头镇、东田良镇、草坊乡、岚水乡、南常乡、碾张乡、常张乡、壁村乡、晋义乡、岳阳乡、横水乡、王峪乡、西堡头乡、南陈乡、大堡头乡、南郭村乡、南张店乡、南漳乡、宋村乡、谷村乡。
基本概况
  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幅员1029平方公里,辖5镇18乡,399个行政村,3.6万公顷耕地,35万人口。距太原230公里,距北京670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102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5万,现辖12个乡镇,2个办事处,399个行政村。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18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39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3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53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29.2%、8.8%、248.1%。
行政区划
  长子县辖7个镇、5个乡:丹朱镇、鲍店镇、石哲镇、大堡头镇、慈林镇、色头镇、南漳镇、岚水乡、碾张乡、常张乡、南陈乡、宋村乡。
历史沿革
  长子县地域古老,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试验种五谷,教民农耕,尧舜时代,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并由引得县名,秦汉400年间,长子城一直为上党郡郡治,,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永据长子称帝,为西燕国都。北魏仍为长子县,北齐废。隋开皇九年寄氏县来治,于开皇十八年复称长子县。此后,县名历代不改。
地理地貌
  长子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9.3摄氏度,年日照时数平均2565小时,年无霜期143—196天,全境内无污染。
  长子县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西南环山,东北平川,素有米粮川之称,现为山西省粮食、蔬菜、烤烟、瘦肉型猪基地县,是山西省畜牧业十强县之一,蔬菜种植面积0.8万公顷,其中青椒0.4万公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远销18个省、市及东南亚地区,1998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长子县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交通状况
  长子县交通便利,通讯先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太焦铁路穿过县境东南,太洛公路和长临公路贯通东西南北。特别是近三年来,新修油路382公里,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油路,村村庄庄通公路,并有二分之一的村庄通了油路。一个以县城为主骨架,辐射全县的“米”字型、蛛网式交通网络在丹朱大地形成。电力设施遍布全县,输电线路连同网络配电支线共计划1544公里,23个乡镇,399个行政村全部通了电。电话可以国内直拔,程控电话机、移动电话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风景名胜
  境内古迹有法兴寺,位于县城东南的15公里的慈林山,寺内舍利塔,其状似塔非塔,似殿非殿,构造奇特,为中国现存古塔中少见。寺内还有燃灯塔,精工细雕,表现出当时石雕建筑艺术的高水平;县城东南的丹朱岭,古为长平关, 秦将白起全歼赵兵40万即在关南地区。
名优特产
  党参为长子县的主要土特产。此外,长子县的理发业是民间的传统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长子炒饼”色鲜味美,历史悠久,是长子县特有的名吃。
历史文化
  长子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长子县地域古老,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试验种五谷,教民农耕,尧舜时代,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并由引得县名,并简称为"丹城"。千年古刹法兴寺、崇庆寺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唐宋彩塑、唐代建造的石舍利塔、燃灯塔堪称国宝。迄今二亿五千万年的仙翁山木化石群,无论历史的久远,还是群落的规模,在亚洲乃至世界都较为罕见;因《山海经》记载的“精卫填海”的美丽传说而闻名遐迩的发鸠山就坐落在该县境内的西部。全县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藏有石器、铜器等珍贵文物1000多件。
主导产业
  长子地平水浅,土地肥沃,耕地面积65.9万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素有“米粮川”之称。粮食、蔬菜、畜牧、烤烟、水果是农业的五大主导产业,日光大棚、简易大棚等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是全县农业两大特色产业,全县年产优质粮食4.4亿多斤,蔬菜10亿斤左右,生猪饲养量20多万头,规模养鸡500万只,烤烟1万亩,日光大棚达到1万多座。长子物产丰饶,主要矿种有煤、铁、锰、钛、重晶石、泥炭、陶土等,其中,现已探明煤炭储量达57亿吨,可采量达34亿吨。
建设发展
  近年来,长子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双五“战略。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工业新型化。以建设煤电两大基地为目标,以“六煤四电”为重点,十大工程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晋煤集团赵庄矿井600万吨/年原煤项目、西南呈煤矿120万吨/年原煤项目已基本具备正式投产条件;霍尔辛赫300万吨/年原煤项目、三元煤业五里庄300万吨/年原煤项目、晋煤集团赵庄2号矿井120万吨/年原煤项目均已掘进见煤,地面工程全面铺开;慈林煤业李村煤矿300万吨/年接替矿井已奠基开工;国家百万伏级特高压变电站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12000万元;赵庄2×60万千瓦坑口电厂一期工程已完成“三通一平”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潞矿2×60万千瓦高河电厂一期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进入国家发改委核准阶段。以发展农户公司为切入点,推进农业产业化。认真落实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全年财政对农业投资达到7110万元,实现了我县农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推进城镇特色化。在县城改造提升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和基础条件入手,以彰显古城特色,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特色化。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地下储藏大量的煤炭、锰铁矿、矿电石、重晶石、铁矿、耐火粘土、石灰石及矿泉水等十余种。煤炭 县境地下均储藏有煤炭。煤炭储量为37亿吨。境内矿床属沁水煤田,煤品主要是高热量“无烟煤”,“3号煤”层埋深为100米,“15号煤”层埋深为232米,可采层数1-6年。
  硫铁矿 
  位于县境东南部色头和东田良的河峪一带,储藏量约600余万吨,分布面积105平方公里,可采厚度为1米。
  锰铁矿 
  位于县城东南部五一家庄一带,矿体赋存于二迭系上石盒子组下段地层中,储量28.8万吨,铁含量18.36-43.12%。
  泥炭 
  位于县境北部的岚水和东部的东旺一带,储量9.81万吨,矿品为D级。分布于岚水的泥炭矿层产于中更新统顶部,有篮褐色层状,黑色土状结构。体轻者为优质矿。含有高等植物遣迹。体重者为劣质矿。
  钛矿 
  位于县境西部岳阳乡一带,矿层厚0.15-0.3米,矿物以硫铁矿为主,有铬石、金红石、独居石、磷灰石、白钛石、赤铁矿及褐铁面无私矿,放射性强度达100-400Y。
  重晶石 
  位于县境北部的碾张一带,矿层厚2-10米,矿纯度90%以上。耐火粘土动 产于县境东南部的南漳河、河峪一带。县陶瓷厂用来生产陶瓷及耐火砖。
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后劲。 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5328万元,人均GDP达到3652元,比上年增长14.9%,比1978年增长27.6倍;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089亿元,比1978年增长31倍;比1997年增长134%,工业总产值完成94106万元(不变价),同比增长22%,分别是1978年的16.9倍、1997年的3.8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25756.9万元,同比增长16.4%,是1978年的238倍,比1997年增长93.2%。各项经济指标较1978年都有大的增长。
社会事业
  县委、县政府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狠抓科教文化卫生工作,使全县科教文化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为长子全面走向富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扎扎实实狠抓科学技术普及和科学技术培训,每年都要花费几十甚至上百万元用于农业技术培训。
  各级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始终将教育事业放在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优环境、依法制教,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县共有中、小学388所,高中教学班83个,在校生4987 名,初中教学班372个,在校生19549名,有小学教学班1461个,在校生31881名,全县共有中、小学生 56417名,在幼儿园10907名,共计67324名。
  文化、旅游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更上新的台阶。该县现在民间曲队130多支,从来人员达3400多个,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团体。
  该县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山川锦秀,不乏名胜是炎帝神农氏教民传传耕之地,是精卫填海的故乡,是尧王长子丹朱的故国,并因此而得长子县县名。上下数千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世界珍宝——2亿5 千年历史的华北最大的木化石群,有中华国宝——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兴寺和崇庆寺,有炎黄文化瑰宝——精卫填海千古风靡神州,熨台春晓,神农手植菌草,开创之文明。人文、自然和森林等旅游资料十分丰富,是开发旅游产业的先决条件。
  该县一贯重视卫生事业。特别是近年来卫生事业成绩更加喜人,主要体现在:1、城乡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2、农民不良卫生习惯逐步改善;3、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4、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逐步提高;5、县疾控办公大楼改建落成;6、卫生法制建设迈上新台阶;7、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新成绩;8、“非典”防控成绩突出;9、卫生下乡“三五”工程进展顺利。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全县人民治病、防病创造了更加优势的条件,改善了人民的精神风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产
  无菌多维蛋
  上党铜器制造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餐饮用品、乐器及工艺品。北京故宫东西长廊,三五成行,排列整齐的直径为1米多的鎏金铜缸是精美绝伦的国宝,它就是由潞城铜匠冶炼铸造的。长子县的铜乐器制造业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全国同行业八大产地之一。
  长子青椒:长子县土肥水美,碧水蓝天,是全省蔬菜生产基地,盛产大青椒,面积7万多亩,总产量达6000余万公斤。长子青椒以个大皮厚、色泽鲜嫩、口感纯正等特点,闻名全国,享誉海外,畅销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等20多个大中城市,并转销日本、新加波、加拿大等国家。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青椒市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青椒之乡”。
  无菌多维蛋:无菌多维蛋是日本岩手农场的专利产品,1999年6月在长治中日友好协会努力下,日方同意将该技术无偿转让给市中日友好农场,农场以技术股投入,在长子县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无菌多维蛋按加工方式分为清香蛋(熟)、温泉蛋(生)两种。对预防各种肿瘤,维护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集自然、保健、观赏为一体,是民航、铁路、旅游和宾馆、饭店的上乘佳品。
  党参为长子县的主要土特产。此外,长子县的理发业是民间的传统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长子炒饼”色鲜味美,历史悠久,是长子县特有的名吃。今天的长子大地日新月异,生机勃勃,勤劳智慧的长子人民竭诚欢迎各界朋友来这里观赏旅游,投资兴业,共同开发和美化这块风水宝地。
英文解释
  1. n.:  Zhangzi County
近义词
长子
相关词
旅游山西人物长治乡镇慈林煤电工业园
包含词
长子县中医院长子县人民医院长子县太行纺织厂
长子县卫生防疫站送从翁赴任长子县令
分类详情
张开宋村乡张开鲍店镇张开石哲镇张开丹朱镇张开大堡头镇
张开慈林镇张开色头镇张开南漳镇张开岚水乡张开碾张乡
张开常张乡张开南陈乡
法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