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縣 : 揭西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山東 >臨沂 >莒南縣 > 坪上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坪上鎮
  坪上鎮位於莒南縣東部,屬省級中心鎮,是臨沂市的東大門。鎮政府駐地坪上村距縣城24.5公裏。地理坐標為東經119°00′37″至19°09′22″,北緯35°7′26″至35°13′12″,東與日照市碑廓鎮接壤,西和坊前鎮毗鄰,南靠團林鎮、壯崗鎮,北與朱蘆鎮相連。全鎮地勢東低西高,地貌明顯分為平原和丘陵、山地三大類型,東部為平原,西部為丘陵,北部為山地,丘陵占總面積40%,平原占總面積的30%,山地占總面積的30%,境內平均海拔高度64.2米,最高點海拔560米,最低點海拔51.1米,高差為508.9米。礦産資源主要有花崗岩、金礦、鐵礦、白雲石和石灰石。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嵐濟、坪濤、坪團、坪壯、坪厲、坪文、十茅公路和兗石、坪嵐鐵路在境內貫穿,設有汽車站、鐵牛廟鐵路貨運站,貨站日吞吐貨物3000多噸。2007年末,全鎮轄50個行政村, 共22116戶62842人,其中男性31975人,女性30867人。農業人口57366人,非農業人口5476人。回族13人,其餘均為漢族;總面積11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151公頃。
  第一産業。提出了"立足優勢搞調整,突出特色上規模,興修水利作保證,科學管理創名牌"的發展思路,發展特色農業,打造"好例"品牌,促進農民增收。大力推廣"草莓、西瓜、玉米三種三收"的萬元田模式,發展大棚草莓等保護地栽培6000餘畝。到2007年底,全鎮共發展櫻桃、蘋果等果類15000畝、桑園3800畝、黃煙3026畝、茶園137畝。花生種植面積每年穩定在3萬畝左右,單産達到320公斤。在農業生産過程中,註重落實科技興農措施。定期舉辦農業科技培訓班,重點傳授科學養蠶、果茶園四季管理以及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等,積極推進科普村村通。2005年山東省政府命名坪上鎮為"引進國外優質甜櫻桃示範園",藉助這個平臺,邀請國外林果專傢為坪上果農傳授管理技術,推廣山東農業大學的生物反應堆新技術,增強了主導産業大櫻桃的生産後勁。2007年全鎮共舉辦農技培訓班11期,其中聘請市、縣農業專傢授課8次,印發明白紙2萬份,有1800名農民獲得了緑色證書;有大櫻桃科技示範園6處,其中省級1處,市級1處,縣級4處。
  第二産業。提出"發展民營經濟是重中之重,招商引資是第一要務,靠優惠政策讓客商賺錢,靠優質服務把客商留住"的發展思路,實施"優化環境親商、建好平臺招商、優惠政策引商、專門班子請商、地方保護留商、積極服務興商"六項措施,抓住縣級工業園區嚮坪上延伸的大好機遇,將原占地780畝的工業園區擴展到了5000畝,投資200多萬元搞了"四通一平",完成民營固定資産投入1.6億元,完成招商引資7600萬元,實現企業增加值3億元,營業收入10億元,利稅4800元。至2005年底,全鎮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已達3026傢,從業人員10377人,固定資産投入2.5億元,完成民營産值9億元,吸引外資1.5億元,實際入庫稅金1756.2萬元。2007年,全鎮工業企業達140傢,完成總産值4.25億元;規模以上企業11個,完成總産值10.56億元,企業實交稅金1876萬元。現形成了石雕石刻、白雲石加工、花崗岩加工、棉紗加工、鐵礦加工、鋁産品加工、油脂加工、木器加工等十大産業。
  第三産業。2004年投入800多萬元建成了目前全縣鄉鎮中最大的開元超市。2005年,投入600萬元建設了集娛樂、休閑、超市購物、農資服務於一體的厲傢寨社區服務中心,占地2000多平方米。2006年鎮供銷社投入400多萬元建成集娛樂休閑、超市購物、農資服務、專業協會等於一體的趙傢道村峪村級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現代物流業逐步興起,全鎮發展各類經營網點500多處,其中金誠物流有限公司實現稅收170萬元。目前,全鎮有集貿市場7處,三産從業人員10867人,其中交通運輸、倉儲郵電業1206人,信息服務業128人,批發零售業1154人,餐飲住宿業858人,實現第三産業增加值1.63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2004年投資230萬元建設山東公路漢章希望小學兩座教學樓,完成建築面積3220平方米。2005年投資60萬元建成石河聯小,投資近百萬元更換了470多架楊木梁,投資500萬元建成山東公路漢章希望小學主體工程並於12月19日正式啓用,容納學生1500名,成為省內鄉鎮級標準最高、設施配套最全、規模最大的希望小學。至2005年底,全鎮小學調整為5所,教職工228人,在校生3142人;初級中學2所,教職工204人,在校生2840人。莒南二中坐落在鎮政府駐地北。2004年投入800多萬元,建實驗樓、宿舍樓各一座,建築面積8660平方米。鎮衛生院獲得了省級"百佳醫院"榮譽稱號和衛生部頒發的"愛嬰醫院"榮譽奬牌。2004年投資180萬元對坪上中心衛生院進行了改建擴建,占地面積21171平方米,建築面積8645平方米,有門診樓和病房樓各1座,有職工106人,其中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主管)醫(護)師8人,醫護師37人,床位80張,固定資産200萬元。2005年全面啓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鎮農民有16440戶參合,參合總人口46422人,參合率達到81.13%;骨科專傢陳祥軍投資800萬元建成了坪上醫院骨科6層門診樓,成為魯南最大的民營骨科醫院。至2005年底,全鎮醫院、衛生院所共有48個,醫生143人,病床110張。
  1995年坪上鎮被列為全省"百新工程"試點鎮。1996-1999年投入1000萬元建起了日供水800噸的自來水公司1處,建成投資250萬元的郵電大樓,安裝了1000門程控電話,配套110千伏變電站,硬化37萬平方米,整修路面50公裏。2000年新建成區面積180畝,總面積達到3.05平方公裏。2001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中心鎮,按新一輪規劃,對鎮中心大街進行了拓寬硬化和緑化美化,新增緑地面積3600平方米,對緑化苗木品種進行了調整,共種植各類緑化苗木2.3萬株,擴建人工湖公園,面積達到72400平方米。2002年拓寬改造鎮駐地東西大街和南北大街,硬化面達3.34萬平方米,同時對沿街供水、排水、電力、通迅、緑化等設施進行了改造,將通迅綫路由地上改為地下,新鋪地下排水道760米,更換供水主管道1100米,新增自來水用戶316戶,使鎮區自來水供給率達到82%。2003年投資200多萬元架設了從鎮駐地至清泉林、西諸睦,全長8公裏的項目區專用綫路,投資80多萬元完成了振興路硬化和中心街供排水工程,新增緑化面積6100平方米,鎮區緑化覆蓋率達到28%。開發建設二層以上商用樓房100餘座。成立了市政環衛所,加強了鎮區市政和環境衛生管理。2004年投資100多萬元鋪設了鎮駐地南北大街路燈桿,完成了北環路硬化任務;投資800多萬元建成目前鄉鎮最大的開元超市。2005年,重點抓了中心大街以西(嵐濟路兩側)的改造建設,先後投入了3000萬元,新增建築面積5.2平方米,中心大街安裝路燈180盞,換電纜7000米,鋪砌路沿石1.2萬米,並完成中街石渠配套工程、緑化工程、包裝工程等;投資600萬元建成全縣最大的村級社區服務中心--厲傢寨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供銷社投資600萬元建成宿舍樓一座;投資近30萬元在全縣率先建成為民服務中心和調解中心。至2005年底,全鎮村村通電話,通電話戶9939戶,固定電話裝機11078部,擁有移動電話12600部,自來水普及率50%,有綫電視入戶率26%,生活用燃氣普及率60%。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小城鎮建設先進鄉鎮。投資3000萬元搞好城鎮中心街、嵐濟路兩側拆遷改建開發工程;鎮飲食服務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完成改製開發,建成二層以上商貿樓2098平方米。糧管所已改製開發,投資近500萬元建沿街商品樓600平方米。民營業主陳祥軍投入800萬元建成坪上骨科六層門診樓和病房樓,現已投入運營;鎮供銷社投入400多萬元建成集娛樂休閑、超市購物、農資服務、專業協會等於一體的趙傢道村峪村級社區綜合服務中心。2006年8月,莒南縣行政執法局坪上中隊正式成立,城鎮管理納入正規化軌道。2006年實施村村通有綫電視工程,新開通18個村,新發展有綫電視用戶3673戶,全鎮有綫電視入村率達100%,有綫電視用戶達8148戶,入戶率達44%。道路升級改造加速,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加強。1993-1996年,先後對坪壯、坪團、坪厲公路境內路段進行了硬化,修路21330米,硬化路50公裏。1995年底,省道嵐濟公路建成通車。2003年啓動村村通工程,完成了6.8公裏的水泥硬化路面,並對全鎮63.3公裏的一期路基工程進行了整修。2004-2005年,投資240萬元建成十茅路、坪文路、坪南路三條縣鄉路,投資1500萬元完成全鎮96公裏的村村通硬化路工程。2006年,投資2000萬元搞好臨港經濟區內3700米主幹道硬化工程、建設長160米的綉針河大橋。啓動省際公路和縣鄉道路拓寬改造工程,總長43.8公裏,占全縣的八分之一。
  特産--櫻桃
  藉鑒毛澤東主席的光輝批示,2003年,為坪上櫻桃等所有新鮮水果和花生米製品註册了"好例"商標,2005年5月15日,成功舉辦坪上首屆櫻桃節,吸引遊客2萬多人次,年産櫻桃460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2006年5月20日成功承辦了莒南第二屆櫻桃節,櫻桃總産達600萬公斤,實現總收入8000多萬元。其中,大山河村的500畝大櫻桃畝産值近2萬元,僅此一項該村收入近1000萬元。2006年,市農業局、市有機農産品協會聯合授予坪上鎮"沂蒙櫻桃之鄉"稱號,"好例"牌大櫻桃獲臨沂市緑色優質農産品稱號。
  特色--近海臨港
  近臨"三港兩場一高速"(距嵐山港22KM、石臼港50KM、連雲港80KM、臨沂飛機場50KM、連雲港飛機場70KM、同三高速入口10KM),交通運輸非常便利。2005年開始以坪上為中心規劃臨沂(莒南)臨港經濟區,規劃中長期占地60平方公裏,近期占地30平方公裏。起步區設在坪上,占地7平方公裏。2006年5月20日在坪上鎮舉辦了莒南臨港經濟區啓動奠基儀式。2006年,實施新一輪城鎮總體規劃修編,圍繞"山水園林生態城市"的發展定位和"一園、兩軸、六縱六橫"的總體佈局結構,高品位細化城市分區規劃、功能性分規和修建性詳規。依據坪上的區位優勢、産業基礎和發展前景,邀請了上海同濟大學、山東省城鎮規劃建築設計院的專傢對坪上鎮進行新一輪的城鎮總體規劃,新的規劃將坪上定位為:臨沂市東部的交通樞紐,臨港産業發達的生態園林式莒南縣副中心城鎮(居住人口20萬人規模),規劃主要設立臨港國際物流園區、臨港經濟加工區、辦公商用區、生活居住區、倉儲區、鐵路貨運站、地質主題公園區、廣場、生態緑地等功能區。臨港經濟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現已投入600多萬元修建園區內兩條主幹道土建橋涵工程。2007年與山東立晨集團合作的臨港國際物流園一期工程2平方公裏,投資2億元,已在該鎮立項啓動。目前,經縣指揮部的努力,兗石鐵路坪上接口已同意保留,臨港經濟區指揮部正在爭取電氣化改造之機完成鐵路引綫工作,同時協調辦理項目用地等手續。
  同時,臨沂還在打造着臨海經濟區,藉助海洋優勢發展經濟,目前坪上已經成為了一個縣級單位,更名為臨海區,發展前景廣阔,藉助日照,南接蘇北,地理位置優越,是魯東南得咽喉。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
  莒南縣坪上鎮屬省級中心鎮,東與日照市工業基地嵐山區相鄰,是臨沂市的東大門。全鎮轄54個行政村,6.38萬人口,總面積118平方公裏。現有民營企業43傢,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8傢,中外合資企業3傢,部屬企業1傢,市屬企業2傢,個體工商戶1568戶,民營經濟年産值15億元人民幣。
  坪上鎮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公路、鐵路橫穿,港口、機場毗鄰。山東半島的經濟大動脈兗石鐵路、嵐濟公路貫穿境內,鐵路在坪上鎮設有一客站兩貨站,貨站日吞吐煤炭、滑石粉、花生米等50多節車廂。近臨“三港兩場一高速”(距嵐山港22km、石臼港50km、連雲港80km,臨沂飛機場50km、連雲港飛機場70km、同三高速入口10km),交通運輸非常便利。境內礦産資源豐富,現有探明的花崗岩石、白雲石、鐵礦石、金礦等礦産含量達數十億立方,且品位高、儲量大、易開採。坪上鎮自唐代就有形似鐵牛的“天外來客”――石鐵隕石在牛廟村落戶,據考證鐵牛隕石含鐵之高屬世界之最,已被確定為縣級文物。
  坪上鎮歷史悠久,文化積藴豐厚。坪上人民勤勞勇敢,積極進取,奇跡層出不窮。明代有嘉靖皇帝禦批的抗倭民族英雄孫鏜。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傢羅榮桓、肖華、𠔌牧等都曾在這裏戰鬥生活過。山東省黨政軍機關、抗大學校曾駐設過坪上。1957年10月,毛澤東主席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傢寨是一個好例。”1992年7月,江澤民主席視察坪上玻璃廠。
  近年來,坪上鎮立足區位、資源和人文優勢,按照“民營經濟是重中之重,招商引資是第一要務;靠優惠政策讓客商賺錢,靠優質服務把客商留住”的發展思路。采取優化環境親商、優惠政策引商、建好平臺安商、利用客商招商、地方保護留商、積極服務興商,“六抓”措施,按照“高稅高優惠,低稅低優惠,無稅不優惠”的原則,積極優化軟硬環境,搞好10000畝的民營經濟園區建設,形成了石雕石刻石材、花崗岩石子、白雲石、金鐵礦、復混肥、棉紡、油脂加工、花生米加工、木器加工、鑄造加工等十大主導産業。去年以來,鎮黨委政府既抓好原有骨幹企業的規模擴張,又千方百計抓招商引資。倡導“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人人架招商金橋”,“投資者是上帝,引資者是功臣,破壞者是罪人”。服務上做到有求必應,同時加大打擊力度,依法規範市場秩序。以優越的環境,讓客商投資放心、生産安心、生活舒心。
英文解釋
  1. :  Pingshang Town
近義詞
坪上
分類詳情
張開竹園村西辛莊村院前村小樓村
七裏溝村東辛莊村溫傢村王傢嶺村
張傢寨村山底村大坡村東石河村
坪上三村坪上一村坪上二村上峪子村
大鐵牛廟村後野泉村馬傢莊子村東南溝河村
西鐵牛廟村前野泉村西南溝河村南鐵牛廟村
東諸睦村馬傢坊村清泉林村西諸睦村
柞墩村朱府村盧傢窪子村李傢窪子村
周傢沙土汪村闞傢沙土汪村趙傢沙土汪村王傢道村峪村
季傢道村峪村許傢道村峪村趙傢道村峪村中峪子村
徐傢老窩村高傢老窩村厲傢寨村徐傢寨村
大山河村寨子河村小坡村西石河村
麻峪子村大山空村前下寨村後下寨村
小竜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