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面積】1774.08平方千米
【人口】90萬(2001年)
【代碼】371321
【郵編】276300
【駐地】界湖鎮
【區劃】轄17個鄉鎮,978個行政村
沂南縣位於沂蒙山東麓,地處沂蒙山區腹地,全縣轄28個鄉鎮978個行政村,總面積1774平方公裏。境內交通便利,形成國道、省道和縣鄉公路網。1998年末全縣公路綫路總長度610公裏。郵電通訊業發達。郵電營業實現自動化、微機化,長途傳輸數字化、光纜化及電話程控化。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覆蓋全縣,有綫和無綫結合,多功能、多品種、技術先進、傳遞快捷、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通訊網絡。
沂南縣有着著名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址。查明的古遺址有172處,分別為大汶口、竜山、商周、漢文化遺址等。
新中國成立半個世紀以來,沂南縣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1998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産總值32億元,財政收入1.47億元,比解放初期增長了數百倍。科技實力大為增強,全年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奬7項,沂蒙實業集團、華日集團等一批企業被市政府命名為科技先導企業。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教學質量列全省一流。衛生醫療條件顯著改善,衛生機構病床數、衛生技術人員分別是建國初期的21倍和69倍。文化、體育事業日益繁榮。 |
行政區劃代碼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code |
371321 |
|
沂南縣古稱陽都,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傢、軍事傢諸葛亮的誕生地,也是唐代著名政治傢、書法傢顔真卿的祖居地。史載:“陽都,臨沂之上遊,英賢輩出,煙水之勝,軼於江南”。全縣總面積1774平方公裏,轄17個鄉鎮,980個行政村,90萬人口。
革命戰爭年代,沂南成為沂蒙革命根據地的中心,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1940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前身—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就誕生在沂南古鎮青駝寺。在沂南境內,曾發生過聞名中外的孟良崮戰役及九子峰戰鬥、大青山戰役、留田突圍等戰鬥,留下了老一輩革命傢和無數先烈戰鬥的足跡,涌現出衆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沂南縣山川秀麗,物華天寶,礦産資源豐富。現已探明9大類36個品種,其中石英砂岩、石灰岩、河砂、“中國藍”花崗岩、白雲岩、螢石、黃金、地熱等為優勢資源。沂、汶、蒙三河六岸平原廣阔,土肥水美,盛産水稻、小麥、花生、黃煙、桑蠶、蘋果、板慄、桃、山楂等農林土特産品。其中蔬菜種植面積40萬畝,是山東省三大蔬菜種植基地之一和全國知名的生態農業大縣。
沂南縣工業基礎雄厚。擁有電子、機械、化工、木業、建材、冶金、輕工、紡織、食品、醫藥等20多個行業,産品近80個係列9000多個花色品種,有30種産品獲國傢、省、部優稱號。清華大學、山東大學、洛陽軸承研究所、澳柯瑪集團等許多知名科研院所和大企業集團與縣內企業聯姻。全縣有上市公司2傢,11傢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係認證。
沂南縣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良好,區位優勢明顯。境內公路四通八達,京滬、日東、東紅三條高速公路及膠新鐵路從境內穿過,205、206兩條國道縱貫全境。境內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17座。全縣固定電話交 換機總容量為18萬綫以上,國際電傳、互聯網、移動通訊等各項業務發展迅速。
沂南縣勞動力品牌優勢明顯。沂南人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有10多萬勞務大軍常年在外務工經商。“沂蒙鐵軍”保安、“沂蒙紅嫂”傢政服務品牌已在全國叫響。今年沂南縣被省外經貿廳確定為全省6個外派勞務基地縣之一!
沂南縣旅遊資源別具特色。這裏有以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寨漢墓群為代表的文化古跡係列景點,有以彩蒙山和孟良崮國傢森林公園為代表的自然景觀等旅遊資源。“文韜武略、紅色風情、緑色江南”渾成一體的旅遊格局別具特色! |
氣候特徵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
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氣候。受季風影響比較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 12.8 ℃ -14.0 ℃ 之間。年降水量多在900 毫米左右。 近16 年來我縣降水量的平均值有所增加,與氣候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存在有一定的關係。 |
|
縣境南北最大縱距47公裏,東西最大橫距54公裏,,總面積1774平方公裏,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境內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土地肥沃。主要作物有小麥、水稻、花生、黃煙、棉花、蠶桑、桃、板慄等,是我省重要的花生、黃煙、蔬菜、生豬生産基地。
境內礦産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非金屬礦點27處,其中石英砂、花崗石、大理石、石灰岩等質量和儲量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已探明的石英砂儲量有4億噸,遠景儲量30億噸,儲量大,質量優、粒度好、易選易采,為全國質量第一、儲量第二的國傢特大型礦區,被國傢地礦部門和建材部門確認為全國最大的玻璃原料生産基地。
目前,全縣石英砂加工企業達到50多傢,年加工能力達到了260多萬噸。臺灣玻璃廠和洛陽玻璃廠在沂南有原料基地。溫泉地熱資源豐富,銅井新旺溝、張莊鬆山溫泉,日出水800多噸,溫度達75度左右,極具開採價值。金屬礦點58處,沂南金礦
地形
沂南縣位於沂蒙山區中部,蒙山東北邊緣,屬魯東南低山丘陵區。地貌分區特徵比較明顯,自西而東依次為低山區、平原、丘陵。西部為低山區,屬山東地臺的一部分,面積 1029.68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 58%,海拔 400~ 762.8米,相對高程 200~ 400米。山間溝壑縱橫,山下有小塊平地。中部為平原區,位於沂河兩岸和汶河、蒙河下遊地帶,為洪、衝積平原。海拔 88~ 100米之間,面積 412.73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 23.3%。該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縣境東部為丘陵區,海拔 100~ 240米之間。丘陵連綿起伏,丘頂多呈渾圓狀。丘岡間有小塊窪地、平原。丘陵區面積 331.67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 18.7%。
山脈
境內共有大小山頭 3400餘座,大多在縣境西部,其中海拔 500米以上的有 19座,其餘在 200~ 400米之間。自北嚮南依次是北大山山脈、孟良崮山脈、五彩山山脈。北大山山脈位於縣境北部,西起岸堤鎮佛山頂,西北—東南走嚮,至銅井鎮的歷山折嚮南,終於大莊鎮的鳳凰山。長 44千米,平均寬 8千米。主要山峰有高板場、大崮。孟良崮山脈,位於汶河與蒙山之間,西起岸堤鎮的岩山,西北—東南走嚮,終於磚埠鎮的大山肚子。長 42千米,平均寬 12千米。主要山峰有大崮頂、孟良崮、大庵頂、蒙陰頂子、鼻子山。五彩山山脈,位於縣境西南與費縣、蒙陰縣交界處。西起雙堠鎮的大青山,西北—東南走嚮,終於青駝鎮的蘆山。長 22千米,平均寬 4千米。主要山峰有貓頭山、大青山、五彩山、大頂子。
河流
沂南縣屬淮河流域,除東部小部地區屬沭河水係外,餘皆屬沂河水係。河流流嚮多呈自北而南或西北—東南流嚮,少數河流為東北—西南流嚮或由南而北。沂河自沂水縣入境,境內幹流長度 46千米,流域面積 1540平方千米。汶河自蒙陰縣入境,境內流長 70千米,流域面積 673.06平方千米。蒙河自蒙陰縣入境,境內流長 37千米,流域面積 305.4平方千米。
土壤
境內土壤分棕壤土、褐土、潮土、砂礓黑土、水稻土等五個土類。棕壤土,主要分佈在縣境西部酸性岩山區的雙堠、青駝、孫祖、岸堤、馬牧池等鄉鎮及東部的蘇村、辛集、大莊、楊傢坡、湖頭、蒲汪、葛溝等鄉鎮的丘陵地帶,面積 105.4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 47.16%,是面積最大的土類。土體性質是:土壤呈中性和微酸性反應,含磷、鉀較多,宜種植地瓜、花生、黃煙等作物。褐土土類,主要分佈在縣境西部的鈣質岩山區,面積 74.8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 33.5 %。土體性質是:成土母質均由石灰岩風化洪積形成,剖面中各層次有不同程度的石灰反應,土壤酸鹼度一般是中性呈微鹼性反應,地下水位較深,多數土壤中均具有較粘重的心土層,土壤自然肥力差。宜種植花生、地瓜、𠔌子、黃煙等作物。潮土土類,總面積 36.8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 16.5%。其特點是: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力高,地下水位較高,保水肥性能好,適種範圍廣。主要分佈在沂河、汶河、蒙河沿岸平地、近河階地和平原地帶的低窪地。砂礓黑土土類,總面積 4.1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 1.8 %。主要分佈在界湖、大莊、楊傢坡、葛溝、蘇村、蒲汪等鄉鎮低窪的黑粘土地帶。從剖面特徵看,此土類,上有粘重的黑土層,下有砂礓層,水、氣、熱狀況差,土壤孔隙少,容重高,肥力低,嚴重缺磷漏肥水。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水稻、地瓜等作物。水稻土土類,主要分佈在蘇村、辛集、大莊、界湖等鄉鎮的水稻生産區,總面積 2.4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 1.08%。水稻土的主要性能特點是:具有明顯的氧化還原層,但土壤板結重,耕性不良,理化性狀差。宜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地瓜等作物。 |
|
沂南縣礦産資源較豐富,至目前經各類地勘單位勘查,全縣已發現礦産 39種,礦産地 130餘處,探明儲量的礦産 16種,其中金屬礦産 5種,礦産地 5處,以金、銅為主,非金屬礦産 9種,礦産地 122處,水氣礦産 1種,礦産地 1處,能源礦産 1種,礦産地 2處。
沂南縣礦産資源分佈區域特色明顯,已探明儲量的金、銅、鉬、銀及部分鐵礦,主要分佈在銅井鎮的銅井村一新汪溝、金廠村一棗林莊一白石窩及蘇村牛傢小河一帶,楊坡、辛集也有零星分佈,沉積變質成因的單一鐵礦主要分佈在泰山岩群內,以岸堤、馬牧池等鄉鎮為主。
金屬礦産
探明儲量的金屬礦産資源有金、銅、鉬、銀和鐵,以金、銅為主,纍计探明金、金屬量13.061噸,礦石量638萬噸,銅金屬量32500噸,礦石量637.2萬噸,銀礦石量172.2萬噸,鉬金屬量195噸,礦石量27萬噸,鐵礦石量81萬噸,金屬礦産除岸堤庵子溝為沉積變質型單一鐵礦外,其他均為接觸變質型 (矽卡岩型)熱液型的共 (伴)生礦,主要分佈在金廠、銅井兩地。經多年開採及礦山探礦,至2005年底保有資源量為:金、金屬量1759千克,礦石量60.34萬噸,銅金屬量3754噸,礦石量60萬噸,鉬礦礦石量4.3萬噸,金屬量70噸,銀礦礦石量68萬噸,金屬量13噸,鐵礦石量193萬噸。2002年在蘇村牛傢小河一帶的沂沭斷裂帶內發現金礦並進行勘查,至今已探明 332十 333級金金屬量1000千克,礦石量 50萬噸,該區探礦工作仍在進行。沂南金礦為全國十大金礦之一。
非金屬礦産
主要分佈在沂河以西各鄉鎮,其中石英砂岩主要分佈在青駝、雙堠、張莊、匣石、孫祖、鼻子山、黃崖頂、代莊、依汶小南峪、北大山、銅井魯莊、馬牧池的拔麻 等地,礦體呈北西南東方展布,以雙堠、青駝、孫祖為主。
石灰岩分佈最廣,縣境內除辛集、楊坡、蘇村鎮無石灰岩外,其他各鄉鎮都有分佈,但以馬牧池、岸堤、銅井、雙堠等鄉鎮最多。脈石英主要分佈在依汶宅科子北及馬牧池橫河北等地。已探明的石英砂儲量有4億噸,遠景儲量30億噸,儲量大,質量優、粒度好、易選易采,為全國質量第一、儲量第二的國傢特大型礦區,被國傢地礦部門和建材部門確認為全國最大的玻璃原料生産基地。白雲岩主要分佈在界湖歷山、依汶的燕子山、百子山等山體的中上部。螢石、重晶石主要分佈在湖頭鎮路傢莊東嶺及蘇村牛傢小河一帶。飾面用石材主要分佈在張莊上、下峪村北一帶。頁岩主要分佈在銅井、張莊、青駝、孫祖及葛溝鎮。陶瓷用原料主要分佈在青駝趙傢嶺、朱傢崖子、高裏、北唐山子、孫祖孤山後及趙傢成子一帶。沂南縣青駝鎮南10公裏處徐公店村附近的硯石溝特産硯石,名曰“徐公硯”,是魯硯中的重要品種,曾作為國禮贈送。
礦泉水
縣境內己發現礦泉水礦點3處,但經勘查評價的衹有楊傢坡鎮小徐瞳村南的石竜泉水,該泉水為受斷裂控製的天然泉水,日涌水量 100立方米,水質清撤,無異色、異味,水中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理化成分,其中偏硅酸達到國標 GB8537-1995飲用天然礦泉水的要求,定名為偏硅酸天然礦泉水。
地熱
縣內能源礦産主要為地熱,現己發現地 熱田兩處,一處在銅井新汪溝;一處在張莊鬆山。銅井地熱田 C十D級資源總量 7.0874x10J,相當於241.88萬噸標準煤的産熱量,可利用資源1.063 x10J,相當於 36.28萬噸標煤的産熱量。
銅井地熱水地表熱水溫度 73. 5℃,屬低溫地熱資源中的熱水類型,水化學類型為 S· 04C 1—— Na· Ca型,礦化度 1658. 11— 2159. 7mg/L,總硬度 389. 65— 525. 16 mg/L,總鹼度 68.21--119 mg/L , PH值 7. 5— 7. 8,鍶含量 1. 54— 3. 76 mg/L ,鋰含量 0. 54--0. 78mg/L,氟化物含量 2. 5— 5. 5 mg/L ,偏硅酸含量 61.1— 91.4 mg/L,氟化物、偏硅酸含量達到命名礦水濃度,命名為氟,硅復合型醫療熱礦水。鬆山地熱田,調查計算地熱總資源量 5.15x10j,相當於 17.6萬噸標煤的産熱量,地熱水地表溫度 48℃一 55℃,屬低溫地熱資源的溫熱水型,水化學類型為 C1SO4— Na型,礦化度 2g /L,屬低礦化度熱水。熱水中的氟、鋰、氡、鐳含量達到醫療礦水濃度。 |
|
沂南縣基礎設施完備。境內公路四通八達,京滬高速、日東高速、205和206國道、227和229省道從縣境內通過,膠新鐵路貫穿南北,規劃中的長深高速穿越我縣。南距兗石鐵路、臨沂機場 60公裏,北離膠濟鐵路 140公裏,東鄰石臼、嵐山、青島、連雲港四大港口。 |
|
夏朝
夏(公元前 21世紀~前 16世紀 ),今沂南地屬東夷。
商朝
商 (公元前 16世紀~前 1027年 ),今沂南地屬人方。
周朝
周 (公元前 1027~前 221年 ),西周時期,今境西部屬魯國,東部屬莒國。春秋時期,部分地域為之陽國。戰國時期,楚滅莒、魯後,今境交替為楚、齊所有。公元前 223年,秦滅楚,今境東部屬秦國,西部仍屬齊國。
秦朝
秦 (公元前 221~前 206年 ),今境屬琅琊郡莒縣。
漢朝
西漢 (公元前 206年~公元 25年 ),今境大部地域屬兗州城陽國:南為陽都縣,北為東安縣,東北部屬莒縣,西北部屬盧縣 (“盧 ”一作 “慮 ”)。此外,南石門鄉全境及雙堠、青駝兩鄉鎮西部屬兗州泰山郡華縣,今境南部和東部少數地域屬徐州的琅琊郡、東海郡:大王莊鄉南部、蒲汪鄉大部屬新山縣,葛溝鄉南部屬魏其縣,青駝、高裏、磚埠 3個鄉鎮的南部屬臨沂縣,葛溝鄉西南部屬開陽縣。
東漢 (公元 25~ 220年 ),今境大部地域屬徐州刺史部琅琊國,為陽都、東安、莒縣、開陽、臨沂等縣地,少數地域屬兗州刺史部泰山郡:西北部屬蓋縣,西南部屬費國 (侯國,縣級 )。
三國
三國 ·魏 (220~ 265年 ),今境大部屬徐州:南為琅琊國陽都縣、臨沂縣地,北屬東莞郡東安縣;東部湖頭、大王莊、蒲汪一帶屬青州城陽郡莒縣;西南部屬兗州泰山郡費縣、華縣。
晉朝
晉朝及十六國 (265~ 420年 ),西晉,今境大部屬徐州琅琊國:今境中心地區為陽都、東安兩縣地,南部少數地區屬華縣、費縣、臨沂縣。東北部屬青州城陽郡莒縣。自 327年始,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國,政區設置均沿用西晉制度。
南北朝
南北朝 (420~ 581年 ),南朝劉宋時,今境分屬徐州東安郡發幹縣、東莞郡莒縣、琅琊郡費縣。北魏時, 435年屬東徐州東安郡發幹縣,東莞郡莒縣,北徐州琅琊郡即丘縣、臨沂縣、費縣。大部地區為發幹縣地。 498年 (太和二十二年 )東徐州改稱南青州。今境大部地區於 534年後屬東魏南青州東莞郡,
572 年後屬北齊南青州東安郡。
隋朝
隋 (581~ 618年 ) , 583年 (開皇三年 )廢郡設州,今境分屬莒州東莞縣、莒縣和沂州臨沂縣、費縣。 584年 (開皇四年 ),東莞縣改稱東安縣。 596年 (開皇十六年 ),東安縣改稱沂水縣。 607年 (大業三年 )改州為郡,現境屬琅琊郡的沂水、臨沂、莒縣、費縣。
唐朝
唐 (618~ 907年 ), 621年 (武德四年 )置沂州,今境南部屬之,分隸臨沂、費縣。次年,今境中心地區屬莒州:大部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 634年 (貞觀八年 )撤銷莒州,沂水縣改屬沂州 (琅琊郡 ),東部隨莒縣改屬密州 (高密郡 )。沂州、密州均屬河南道。至德年間廢道,今境屬兗海觀察使沂州。
五代
五代 (907~ 960年 ),政區建置基本上沿襲唐製。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今境均屬沂州,為沂水等縣地。
宋朝
北宋 (960~ 1127年 ),屬京東東路。大半屬沂州:今境中心地區屬沂水縣,南部屬臨沂縣、費縣。東部屬密州莒縣。
南宋 (1127~ 1279年 ), 1128年起,今境屬金山東東路莒州 (大部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 )和沂州 (青駝一帶屬臨沂縣、費縣 )。 1130年,金立劉豫為齊帝,今境屬齊。 1137年,劉豫被廢,今沂南地仍屬金。 1218年, 紅襖軍一部的首領李全投南宋。次年,李全攻下青、莒等州,今境屬南宋的京東路。 1227年 (宋寶慶三年 ),李全降蒙古,今境屬元。
元朝
元 (1206~ 1368年 ), 1227年始,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沂水縣、莒縣和沂州臨沂縣、費縣:今境大半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南部屬臨沂縣,青駝鎮西部屬費縣。
明朝
明 (1368~ 1644年 ), 1368年 (洪武元年 ),今境分屬山東行中書省青州府莒州和濟寧府沂州:大半屬莒州沂水縣,東部直屬莒州,今青駝鎮東部及高裏鄉直屬沂州,青駝鎮西部屬沂州費縣。 1376年 (洪武九年 )山東行中書省改為山東承宣佈政使司。沂州於 1372年 (洪武五年 )改屬濟南府, 1374年 (洪武七年 )改屬青州府, 1385年 (洪武十八年 )至明末屬兗州府。
清朝
清 (1644~ 1911年 ),清初,今境分屬山東省青州府莒州和兗州府沂州。 1724年 (雍正二年 ),沂州升為直隸州。 1730年 (雍正八年 )莒州升為直隸州。 1734年 (雍正十二年 ),沂州升為府,並設附郭蘭山縣,莒州及所領沂水、日照、蒙陰 3縣歸沂州府。 1 735年 (雍正十三年 ),降削莒州所領 3縣。至此,今境大半地域屬沂水縣,今東張傢哨、湖頭、大王莊、蒲汪 4鄉的全境及蘇村鎮的楊傢官莊、姚傢官莊,庫溝鄉的蔡傢窪,辛集鄉的高傢屯、李傢屯,葛溝鄉的黃傢屯屬莒州,高裏鄉全境及葛溝、磚埠、青駝、雙堠等鄉 (鎮 )的部分村莊屬蘭山縣,青駝鎮西部屬費縣。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1912~ 1949年 ), 1912年 (民國元年 ),行政區劃沿襲清末舊製。 1913年 (民國 2年 )廢府、州,沿用道製,今境屬岱南道的沂水、莒縣、蘭山、費縣。是年,蘭山縣改稱臨沂縣。 1914年 (民國 3年 )岱南道改稱濟寧道。 1925年 (民國 14年 ),今境屬琅琊道。 1928年 (民國 17年 )裁道,各縣直屬山東省。 1936年 (民國 25年 ),各縣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 (民國 26年 )蘆溝橋事變後,分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沂水、莒縣、臨沂及第十五行政督察區費縣。 1947年 (民國 36年 ),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沂水、莒縣、臨沂、費縣。 1948年,今沂南全境解放。
1938 年,中共中央派幹部來山東,開闢抗日革命根據地。 1939~ 1949年,今境各地曾先後分別隸屬於沂南、沂中 (後改稱沂水 )、臨沂、臨費沂邊聯縣 (後改稱沂臨邊聯 )、蒙陰、費東、沂東、莒縣、莒中、莒臨邊聯等 10縣。以下衹介紹沂南縣的建置沿革: 1939年 (民國 28年 )10月,建立中共南沂蒙縣委。 12月,建立南沂蒙聯防辦事處 (相當於縣政府)。 1940年 (民國 29年 )3月,南沂蒙聯防辦事處改稱沂南行署,直屬山東分局。 1941年 (民國 30年)2月,屬沂蒙專署。 1942年 (民國 31年 )6月,屬魯中區行政聯合辦事處。 1945年 (民國 34年)7月,屬魯中行署。8月,省戰工會改稱省政府。 1948年 (民國 37年 )7月,屬魯中南行政公署第二專署。 1949年 (民國 38年)3月,屬山東省人民政府魯中南行政公署沂蒙專署。
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1949 年10 月1 日 成立),建國初,屬魯中南行政公署沂蒙專署。1950年 5月,屬沂水專區。 1953年 8月,屬臨沂專區。1958年I1月撤銷,1961年8月再置。縣政府駐地界湖鎮。革命戰爭年代,沂南成為沂蒙革命根據地的中心,被譽為 山東的“小延安”。1940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前身—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就誕生在沂南古鎮青駝寺。1994 年 12月 17日 ,臨沂市撤地設市,屬臨沂市。1997年12月26日,撤銷雙堠鄉,設立雙堠鎮(魯政函民字48號)。
2000年,沂南縣轄15個鎮、13個鄉。總人口869535人,各鄉鎮人口: 界湖鎮 113308 岸堤鎮 37045 孫祖鎮 22006 雙堠鎮 28222 青駝鎮 37193 張莊鎮 44518 磚埠鎮 38118 葛溝鎮 36239 楊傢坡鎮 28401 大莊鎮 42454 辛集鎮 25568 蒲汪鎮 31733 湖頭鎮 26688 蘇村鎮 53763 銅井鎮 44686 依汶鄉 22792 朱傢裏莊鄉 25409 馬牧池鄉 30240 中高湖鄉 13496 代莊鄉 17479 南石門鄉 12341 高裏鄉 19249 河陽鄉 14550 庫溝鄉 27652 大王莊鄉 20621 東張傢哨鄉 20025 魯莊鄉 12992 獨樹鄉 2274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29日,撤銷獨樹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界湖鎮;撤銷河陽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大莊鎮;撤銷高裏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青駝鎮;撤銷中高湖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岸堤鎮;撤銷南石門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雙堠鎮;撤銷代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孫祖鎮;撤銷庫溝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辛集鎮;撤銷大王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蒲汪鎮;撤銷東張傢哨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湖頭鎮;撤銷魯傢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銅井鎮;撤銷朱傢裏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依汶鄉(魯政函民字91號)。即沂南縣由15個鎮、13個鄉調整為15個鎮、2個鄉:界湖鎮(獨樹鄉)、岸堤鎮(中高湖鄉)、青駝鎮(高裏鄉)、張莊鎮、大莊鎮(河陽鄉)、葛溝鎮、湖頭鎮(東張傢哨鄉)、辛集鎮(庫溝鄉)、蒲汪鎮(大王莊鄉)、依汶鄉(朱傢裏莊鄉)、馬牧池鄉、楊傢坡鎮、雙堠鎮(南石門鄉)、孫祖鎮(代莊鄉)、蘇村鎮、銅井鎮(魯傢莊鄉)、磚埠鎮。(括號內的為被撤並的鄉鎮)。
2002年3月22日,省政府批復同意:沂南縣撤銷依汶鄉,設立依汶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2年12月31日,轄16個鎮、1個鄉。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沂南縣轄16個鎮、1個鄉:界湖鎮、大莊鎮、孫祖鎮、岸堤鎮、雙堠鎮、青駝鎮、張莊鎮、磚埠鎮、葛溝鎮、楊傢坡鎮、辛集鎮、蒲汪鎮、湖頭鎮、蘇村鎮、銅井鎮、依汶鎮、馬牧池鄉。共有978個行政村。 |
|
社會美德
建國初期,農民、工人翻身得解放,階級情誼深。在農村,農民相互幫助,自願成立互助組。各級幹部吃苦耐勞,不計報酬,生活艱苦樸素,幹群關係融洽。男女成婚,一切從簡。姑娘找對象,輕財禮,重人才。此種艱苦創業、勤儉節約之風,世人引以為榮。
60 年代初,開始學習共産主義戰士雷鋒後,助人為樂蔚然成風,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張莊公社和莊大隊黨支部副書記鬍玉萍,刻苦學習毛主席著作,一心為公,無私奉獻,成為全縣學習的標兵。
80 年代,註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展 “五講、四美、三熱愛 ”活動。新時期新風尚、新道德逐漸形成。
尊老愛幼 沂南人民嚮有尊老愛幼的傳統。在黨和人民政府教育、倡導下,尊老愛幼的事跡,枚不勝舉。青照蚯嗤氈貝宓乃錟 ?2歲時下肢癱瘓,生活全靠父母照顧。 1958年後,父母相繼去世,村裏讓他吃 “五保 ”,但在生活方面仍有不少睏難。當時,39歲的孫紀蘭便為孫寧竜推磨、烙煎餅、拆洗衣服。孫紀蘭年老體弱後,兒子顔培金又接了她的班。有一次,孫寧竜患病,顔培金三次用小車推着到十幾公裏外的醫院就醫。其妻董懷娟,還把正下蛋的母雞殺了為孫寧竜煎藥治病。後來,顔培金的女兒也為孫寧竜跑前跑後伺侯。楊傢坡公社靳傢官泉村王貫素,照顧孤寡老人35年如一日,先後給7名無依無靠的老人挑水、做飯、拆、洗、縫、補,為不能行動的老人端屎、端尿、喂飯、喂水,請醫抓藥。 1983年,王貫素被評為全國 “三八紅旗手 ”。
捨己救人 建國以來,捨己救人的事例大量涌現。岸堤公社梁傢北村大隊聾啞人梁文營,於 1983年 7月 26日到村東南大水坑洗澡時,看到本村一兒童掉進了廢水井中,儘管自己不會遊泳,卻毅然跳到水中,幾次打撈都未找到。這時,佛山大隊的南德佛路過,聞訊後也縱身躍入水中,將小孩從水中拖出。南德佛也不會遊泳,梁文營見狀,用力將南德佛和孩子推嚮岸邊,而自己再也沒有露出水面。 1989年 6月的一天,沂南縣第三中學學生祖慶濤、袁曉亮,在放學回傢的路上,聽到路旁池塘內有呼救聲,二話沒說就跳入池塘,搶救落水兒童,受到學校和團縣委的表揚。
助人為樂 沂南人民歷來提倡樂善好施、解人急難。建國後,助人為樂的人和事更是層出不窮。 1964年古歷 臘月二十八日夜,葛溝公社葛溝二大隊懷孕 8個月的王秀榮突然流血不止。大隊黨支部書記孫忠禮聞訊後,立即安排好幾個社員照顧病人,自己急忙到公社嚮黨委書記王乃緒、社長王復三匯報情況。王乃緒、王復三急忙與當地駐軍聯繫,駐軍立即用汽車將病人送進臨沂專區人民醫院。年除夕,病人又出現大流血,處於昏迷狀態。趕來的社員,紛紛要求獻血。 63歲的共産黨員王自生老大娘,也來到醫院要求照顧病人。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病人終於脫險。岸堤郵電支局話務員陳顔春,自參加工作以來,刻苦鑽研業務,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僅 1978年,代接代傳電話 1072次,回叫電話 4983次,接傳電話 9105次、電報 810份,從未發生過差錯。她為了方便群衆,常常送匯上門,受到群衆的好評。 1978年,被評為地區郵電係統 “質量信得過標兵 ”,同年被縣委命名為 “勞動模範 ”。 1979年,被授予全國 “三八紅旗手 ”光榮稱號。
1983 年12 月21 日 ,湖頭公社東茶傢坡大隊女青年謝秀芹到莒縣趕集。 剛進縣城,發現一陌生姑娘半路撞車受傷,幫其入醫院後,又留下來照顧病人。醫生檢查傷情,小謝幫着翻身;需要拍片、手術,小謝背着進透視、手術室,細心照料,直到受傷姑娘的父母來到後纔告辭回傢。
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自古被視為美德。建國後,這一美德得到進一步發揚。 1982年 2月 27日,辛集公社北左泉大隊共青團員李寶山,到辛集信用社取款,出納員一時疏忽,將 66元誤付 660元。因當時急着買化肥,李順手將錢裝到提包裏。回到傢後,發現信用社多付給他 594元,便立即騎自行車將錢送回信用社。 1989年 6月的一天,磚埠鄉榆林村小學生於秀珍、於秀臻,在麥假學校組織復收時,拾到現金 3200元,為找到失主,她倆從中午一直等到下午 3點鐘,終於找到失主。 1990年 2月 28日下午,縣供銷社肉聯廠職工李豔梅、王玉霞二人,一道騎自行車回廠上班時,在銅井鎮通往縣城的公路上,拾到現金 10590元和 38000餘元的單據,她們就地等候到天黑,仍不見失主,便將錢與單據交給了縣公安局。當晚,在公安人員的幫助下找到了失主。
生産習俗
境內居民自古以來以農為本,崇尚勤勞細作、節儉持傢之風。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條件下,歷來以 “人生天地間,莊農最為先 ”為信條, “玩竜玩虎不如玩土 ”,把經商和其他勞作等農事以外的活動視為 “不務正業 ”,對一年四季 “面朝黃土背朝天 ”的莊稼人,看成是 “安分守己 ”,男耕作女理傢世代相傳。建國後,隨着經濟體製的改革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務工、從商者逐日增多。婦女也逐步從傢務中解脫出來,成為工農業生産中的 “半邊天 ”。
舊時,農民勞動時間長,強度大。春節過後,便 “開凍先出糞,備好鐝和鍁 ”,
忙於搗糞、送糞,為一年豐收打下基礎。素有 “種地不施糞,等於瞎鬍混 ”和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傢 ”的諺語。適時下種,即 “𠔌雨前後,種瓜點豆 ”。隨後便是以鋤草、滅蟲為主的田間管理,以保苗全苗旺, “通收之年,不收無苗之田 ”。夏天因多風雨冰雹,故收麥有搶收搶打的習慣,一般是 “八分熟,十分收 ”, “忙不忙,先打場 ”。麥收後搶墒下種,爭日爭時,俗話說 “五月田,早一天,高一拳 ”。如墒情好,下種忌深,素有 “五月豆,半邊露 ”之說。夏天鋤過地來便到了立秋季節,雜草生長開始緩慢, “立了秋的草,棒打倒 ”,於是出現了 “立了秋,挂鋤鈎 ”之俗。秋收秋種是一年中最忙的季節,俗話說 “三春不如一秋忙 ”,這時早、午兩餐都在地頭吃,邊收邊耕邊種,不敢怠慢。種麥宜早不宜晚,有 “白露兩邊看早麥 ”和 “早種麥強起晚施糞 ”之說。 “人勤地不懶 ”,莊稼長不好皆以 “懶 ”論之。在吃 “大鍋飯 ”時期,有些人出勤不出力,曾出現怠工現象。實行生産責任製後,人人起早貪黑,從不懈怠。現時農忙季節,一般為早出工,晚收工,中午歇大晌,節奏有張有馳,加上采用良種,科學種田,莊稼連年豐收。
過去,農業生産力低下,農民常說 “有飯天給吃 ”,莊稼長得好,稱 “神長 ”,
打糧多謂之 “神收 ”,天旱有 “祈雨 ”和久旱逢雨而 “敬天 ”的迷信習俗。現在農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産量大增。農忙過後,多用演戲、放電影的形式喜慶豐收。 |
|
沂南縣是農業大縣,農産品資源豐富,開發的潛力巨大,盛産蔬菜、蘋果、板慄、柿子、黃煙、桑蠶等,初步形成了東部烤煙、中部蔬菜、西部經濟林、河灘地豐産林的板塊格局,是山東三大蔬菜生産基地之一,蔬菜種植面積達40萬畝,品種有幾十個係列,年産各種蔬菜15億公斤。果品面積28萬畝,年産8000萬公斤,養殖業已成規模,主要品種有牛、羊、兔、雞、鴨、鵝等,形成了90個養殖小區。禽蛋産量3萬噸,肉類産量6萬噸。
工業初步形成了以機械、化工、電子、建材、礦山、輕工、紡織、食品等行業為主、門類較為齊全的産業體係,已有9傢企業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係認證,有6傢企業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有多傢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其中魯穎電子公司被清華同方吸收合併上市,並以此在沂南建立了清華同方工業園;聲樂股份公司被山東大學企業集團藉殼上市,改名為山大華特,造就了山東首支高校概念股;沂蒙軸承股份公司與洛陽軸承研究所建立了科研生産聯合體;青島澳柯瑪公司在沂南建立新能源生産基地。
目前,清華同方魯穎電子、沂蒙軸承公司、山大華特、澳柯瑪新能源電動車等一批産品技術含量高的企業具有較強的發展後勁。發揮沂南的資源優勢和原有的工業基礎優勢,大力發展民營企業、私營企業,並積極吸引縣外客商到沂南投資,各類企業煥發出勃勃生機。特別是肉類加工獨樹一幟,目前,全縣肉類加工廠達30多傢,年可加工生豬140多萬頭,冷庫噸位8000噸,為江北第一大肉類加工儲藏縣。全縣工業製品出口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後勁,以電機、輕工、工藝、服裝、建材等5大係列為主的15種重點出口産品遠銷美、日、韓、菲律賓等20多個國傢和地區。 |
|
沂南縣旅遊資源開發初具規模。目前已開發形成了以五彩山、孟良崮、銅井竹泉、汶河漂流為主的自然景觀,以諸葛亮故裏為主的歷史人文景觀,以北寨漢墓為主的古文化文物古跡景觀,以及以抗戰、解放戰爭古跡舊址為主的紅色旅遊景觀等四大旅遊資源體係。近年,沂南縣依托諸葛亮文化,成功舉辦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中央電視臺第七套《鄉村大世界》欄目錄製走進智聖故裏——山東沂南專題節目。2009年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活動“尋寶”——走進沂南播出。
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
2003年9月19日,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在她的家乡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東辛莊隆重舉行開館儀式。原國傢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中國共産黨人創建沂蒙根據地的抗日活動中,她數十次出色地完成情報傳送任務;1938年鼕,已年過半百的王換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先後任村婦救會長,艾山鄉副鄉長。由於她對黨的忠誠和積極的工作,是當時著名的沂蒙“四大娘”之一,其傢成為著名的抗日堡壘戶。1939年春以後,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山東分局、山東縱隊就經常住在王換於傢。同年6月徐嚮前、朱瑞率八路軍第一縱隊機關到沂蒙後,也較長時間住在王換於傢。
從此,王換於的主要工作就是率全家照顧好領導的生活起居和撫養戰時托兒所的孩子。戰時托兒所最多時達50餘人,王換於因撫養革命後代,她的兩個兒媳婦的奶水大部分用於哺育托兒所孩子,為此王換於有4個孫子、孫女因照顧不周而先後夭折。除此之外,王換於還掩救過一大批八路軍傷病員和抗日幹部,掩藏了許多抗日物資。1940年7月,山東省政府前身--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在該縣青駝寺成立,會議出版的《聯合社會會刊》被王換於精心保存,1978年,年逾九旬的王換於將書完整上交縣有關部門,該書被徵調到山東省檔案館,填補了省檔案館檔案資料的一項空白。
為昭示歷史,激勵後人,永葆革命傳統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沂南縣委、縣政府决定建設“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紀念館整理製作展出資料80餘平方米,搜集文物50餘件,總投資達200餘萬元。在此期間,原國傢軍委副主席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和“沂蒙母親王換於故居”,並親筆書寫了“緬懷沂蒙母親,教育後世子孫”的碑文,著名作傢李存葆、王光明滿懷深情撰寫了《百年老屋賦》;國傢審計署和省直機關黨工委還把此地作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諸葛亮故裏
諸葛亮故裏位於沂南縣磚埠鄉的陽都故城。諸葛亮,字孔明,號臥竜先生,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傢、軍事傢,公元181年出生於陽都故城。約公元193年,諸葛亮13歲時隨叔父諸葛玄去豫章,15歲時隨叔父依附劉表,開始了在荊州“躬耕隴畝”的生活,歷時12年。後被劉備請出山,輔佐劉備創建蜀漢政權,成為一代名相,為後人所緬懷。
陽都故城是古代文化遺址,城內耕土下1米左右即是漢代文化層,亦發現戰國文物,陶豆和陶鬲的殘片隨處可見。故城東面緊靠沂河,河西崖有一段出土的古代城墻,石砌而成,十分堅固。北面是東沂河,河岸上約1500米長的東段故城城基至今依稀可辨。1992年,沂南縣人民政府投資40萬元人民幣在沂南縣磚埠鄉孫傢黃疃修建了“諸葛亮故裏紀念館”,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為仿古式建築。
紀念館左側竪立的穿孔漢畫像石碑,是漢代遺物。院內有千年銀杏樹一株,高23米,樹圍3.6米,樹冠覆蓋達360多平方米。紀念館三塊漢畫像石均是諸葛亮故裏出土的。大殿高7米,寬9米,長12.4米,建築面積111.6平方米,大殿正中安放着諸葛亮塑像,四周是14幅壁畫,全面反映了諸葛亮一生壯麗輝煌的業績。在沂南縣城西山坡修建了“臥竜公園”(亦稱西山諸葛亮公園),此公園總投資600萬元人民幣,自1992年分兩期建設。
目前,已建成姐妹亭一處,有全國體量最大的諸葛亮銅像一尊,用銅3.5噸,身高7米,總重7000公斤;並建有浮雕,總長50米,共計14幅,每幅5.25平方米。石雕均根據《三國演義》故事雕刻而成,記載着諸葛亮的輝煌戰績。另外,有仿古建築5間,花崗岩石雕戰馬四匹,龜駝碑二尊,碑文刻有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九竜壁面嚮人民街,總長15.2米,由漢白玉雕刻而成。
漢畫像墓博物館
北寨漢墓俗稱將軍塚。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城西三公裏的北寨村,是目前全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漢畫像石墓,一九五四年發掘。1977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定為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沂南漢墓博物館是在沂南北寨墓群基礎上修建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主要嚮人們展示北寨墓群墓葬文化及出土遺物,傳播漢代民族文化。沂南漢墓博物館南北長66.4米,東西寬67.5米,占地面積4017.2平方米。館內設墓室保護房、文物陳列室等。所有建築外形,集仿古與園林風格於一體,均仿照東漢時期的建築,給人們一種身處其時,身臨其境的體驗。
博物館內正中偏北位置,是原址完整保護、聞名遐邇的北寨漢畫像石墓(一號墓),該墓規模宏大,墓室結構復雜,畫像雕刻精美,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現已發現、保存較為完美的,為中外學者高度關註的一座漢畫像石墓。一號墓坐北嚮南,用280塊預製石材築成,其中畫像石42塊,畫像73幅,畫像面積44.2平方米。墓南北長8.7米,東西寬7.55米,由前中後三個主室,東三個側室,西兩個側室組成,總計為八室。室與室之間都有門直通。整個墓室的構築是由地面、臺子、支柱、墻壁、橫額、中柱、過梁、橫枋、攔角石、蓋頂石等先後順序壘築起來的,建築技術相當先進。墓門高2.74米,由門楣、橫額和東、西、中三個立柱組成。
門的橫額和立柱上均刻有畫像。立柱部分分別刻有伏羲、女媧、東王公,西王母及羽人、玉兔搗藥等祥瑞圖像。門楣橫額部分則表現出一戰爭場面。前室面闊兩間,進深兩間,從地面到墓頂高2.8米,室中有八角形擎天石柱。頂部是用石條構成幾個方形重疊而上的抹角結構藻井,既美觀又大方。前室畫像內容不少,但主題是祭祀,主要表現了墓主人死後的衷榮,分佈於東、南、西三壁橫額上。肅穆虔誠的致祭者或躬立,或跪伏於地,足見墓主人的官位之高。前室四壁、北壁上橫額及八角擎天柱上,則刻有大儺驅鬼、伐鼓、擁彗和神靈、祥瑞圖像。
中室高3.12米,面闊兩間,進深兩間,亦有八角形擎天柱。中室畫像內容更為豐富,有車馬出行,豐收宴享,樂舞百戲等,主要表現了墓主人的高貴身份和富足逸樂的生活。中室的四壁,刻有蒼頡造字、衛姬請罪、堯舜禪讓、荊軻刺秦王、孔子見老子等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並有榜題“蒼頡、齊桓公、衛姬、蘇武”等12處28個漢字,這些畫像生動細膩,令人驚嘆。 後室由一個鬥拱分隔成兩間,僅有一個側室,很顯然是一帶便池的厠所。拱的式樣同中室一樣,梁拱也是由整塊石頭雕成。分佈於後室隔墻上的畫像,主要描寫了墓主人的閨房內的生活,有侍女持奩圖、僕人洗滌圖等。 沂南漢墓博物館一號畫像石墓以氣魄雄偉、結構謹嚴見長,表現出漢代建築藝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它是漢代民間藝術傢集體創造的作品,是將兩漢建築藝術、雕刻藝術、繪畫藝術綜合起來而去粗存精,推陳出新的作品。 一號墓早年被盜,僅存有少量殘破的陶器和銅鏃,墓主姓名無考。 二號墓在一號墓的南面偏東,兩墓相距20米。是東漢晚期較大的磚石墓。除兩個耳室和一個後室的券頂完整外,其餘各室的券頂均不同程度的損壞。由於墓早期被盜,墓券頂磚的丟落,使墓室內積滿淤泥,經精細清理,出土完整和可復原的陶器、石器、銅器、銀器等80餘件及100多枚銅錢,另有鐵刀和漆器腐朽的痕跡。 沂南漢墓博物館大站東側為拓片陳列室,展有一號墓畫像拓片。圖像清晰,資料豐富,給人們參觀以更多便利。 院內東側則陳列有從沂南各地收集而來的34塊漢畫像石,內容有:車馬出行、大禹治水、祥禽瑞獸等。為研究沂南漢代歷史及漢畫像石墓分佈情況,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北寨漢墓畫像石在我國考古領域內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許多插圖均來自於此。
孔明文化旅遊區
孔明文化旅遊區為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建設項目,位於沂南縣城西部,規劃區總面積31平方公裏,東至臥竜山路,南至團山南側,北至臥竜山北麓,西到汶河及以西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區。
中心以臥竜山、北寨村、汶河為主。目前在臥竜山東麓已經建成的有:諸葛亮銅像(1993年落成,高7米,重7噸,底座高3米),體量為世界之最;銅像前兩側各有戰馬雕塑兩尊;諸葛亮豐功偉績大理石浮雕群像,浮雕畫面14幅,組成50米的弧形墻,並有回音效果;占地6660平方米的諸葛宗祠以及漢街思古、武侯雙闋、智慧橋、聖賢路、禦碑亭等景點。
孟良崮國傢級森林公園
孟良崮國傢級森林公園位於沂南縣界湖鎮西25公裏的代莊鄉境內,經營總面積近2萬畝,經過30多年來造林、營林,已形成幹果林、防護林構成的萬畝森林規模,主要樹種有鬆類、刺槐、板慄、赤揚、淡竹、火炬樹、五角楓等。林場林草茂密,怪石林立,是景色優美的森林旅遊勝地。孟良崮森林公園於1992年1月被國傢林業部定為國傢級森林公園。
竹泉旅遊區
沂南縣竹泉旅遊區是由青島竜騰紡織原料有限公司投資,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全面規劃設計,在銅井鎮竹泉村獨有的竹、泉、村原生態資源的基礎上,結合沂蒙山區淳樸的民俗、民風開發建設的綜合性旅遊區。
旅遊區以沂蒙古村生態和古村民俗為資源優勢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顯著沂蒙特色、泉鄉個性、竹鄉景觀、農傢風情,並融度假、休閑、和觀光功能於一體的北方沂蒙山鄉綜合性旅遊目的地,山東省第一個係統開發的古村落旅遊區,逐步成為沂南旅遊的竜頭項目、臨沂旅遊的品牌項目和山東旅遊的精品項目。以竹泉旅遊區的開發建設為基礎,把沂南旅遊納入環臨沂都市休閑圈的核心區域,對接沂河旅遊觀光帶的建設,推動沂南縣、銅井鎮和竹泉村成為中國旅遊強縣、中國旅遊強鄉鎮和中國旅遊特色村的“三級聯創”,形成具有突出示範作用的區域旅遊開發的“竹泉模式”。
該旅遊區於2007年底完成規劃並通過專傢評審,現在正在進行原村莊的搬遷工作、部分區域緑化和旅遊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的製定,計劃2008年完成旅遊區一期開發建設並投放市場,2010年完成全部景區建設。
《沂蒙》影視拍攝基地
為進一步弘揚和宣傳偉大的沂蒙精神,紀念建國60周年,由國內著名編劇趙鼕苓編劇、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管虎執導,由山東省影視劇製作中心、臨沂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拍攝了大型電視連續劇《沂蒙》。該劇以紀實性手法,通過電視劇的形式,反映沂蒙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毀傢抒難,戮力支前的動人場景。該劇將成為紀念建國60周年大禮和“五個一工程”參展影片。
拍攝基地位於故事主人公紅嫂原型王換於的家乡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村。該村三面環山,依山而建,村中保持着較為古樸的風貌,小河、石橋、山石變化多樣,巷子幽深麯折,四通八達,細節豐富。劇組依托該村現有的房屋,還原一個30—40年代的沂蒙老村,將其設計改造為一個完整的村落—馬牧池村。《沂蒙》拍攝完畢後,為沂南留下了一個紅色旅遊村和鄉村影視拍攝基地,為充分開發和利用這一寶貴旅遊資源,沂南縣决定對這一資源進行高標準規劃和包裝,開發建設《沂蒙》影視拍攝基地旅遊區。旅遊區開發的依托資源以馬牧池鄉常山莊村為中心,原紅嫂家乡旅遊區(東辛莊)部分區域及戰郵舊址等資源將與拍攝基地進行整合利用。
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舊址
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舊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前身。位於沂南縣古鎮青駝駐地,距臨沂市35公裏。紅色旅遊區(點)。舊址原為青駝寺古廟,廟前有一株千年銀杏樹。1940年,山東省各級代表聯合大會在此召開,選舉成立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是當時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中唯一統轄全省的省級民主政權。1945年,日寇投降後,正式改為山東省人民政府。1990年,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在此召開“紀念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成立五十周年”紀念大會。在舊址原地建起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院內中央建有象徵山東紅色政權的中國藍大理石紀念碑,碑身有徐嚮前、𠔌牧、楊德志的題詞,東展室主要陳列革命歷史文物,介紹當時的歷史背景及歷史沿革,西部為介紹 “沂蒙紅嫂”明德英、“沂蒙母親”王換於等一大批擁軍支前紅嫂人物的展室。現已成為紅色革命教育基地。
沂南縣特産
梨是沂南縣主要果樹樹種之一,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現已有四個品係30餘個品種,尤以長把梨、香水梨、鴨梨、巴梨、晚三吉梨、碭山酥梨、雪花梨等優良品種栽培廣泛,總面積17595畝,年産量867噸。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國內外市場對高檔果品的需求,1993年,有關單位在獨樹鄉大成莊對實生優係寶山酥梨進行栽培試驗(由山東省農業大學辛培剛等教授專傢在沂蒙山區選育),培育出個大、質優的新品種—華酥王梨。1998年12月由省科委組織有關專傢教授進行了鑒定。
該梨果實紡錘形,個大,平均單果重369.4剋,最大單果重1000剋。果面光澤,果點大而稀,果皮中厚,成熟時蠟黃色,果肉白色,細而脆,香甜可口。10月上旬成熟,市場價每公斤5~6元。該梨豐産性能好,三年生畝産334.6公斤,四年生畝産1850.7公斤,五年生畝産2863公斤。山嶺、河灘、平原均適宜生長。抗梨黑星病,耐貯運。現全縣已栽植11250畝。栽植最早的是大成莊。栽植面積較大的村有:愛國村100畝,高傢黃疃150畝,金橋莊200畝,輝峨200畝,王傢圈100畝,司馬100畝。現結果面積2020畝,年可實現經濟效益1901.36萬元。
華酥王梨,1993年登記註册,1996年榮獲國傢星火計劃實施十周年暨“八五”農業科技攻關成果博覽會優秀項目金杯奬。1997年10月,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為農作物新品種。1997年10月作為名牌産品參加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每個梨售價10元,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同年11月10日,在臨沂市果品評優會上獲得總分第一名。 |
|
琅琊諸葛諸葛圭—東漢諸葛亮之父。
諸葛瑾—東吳謀士,諸葛亮兄。
諸葛亮—蜀漢丞相。
諸葛瞻—諸葛亮之子。少聰慧,工書畫。後隨父徵戰。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陽都(今沂南縣)人。三國蜀漢政治傢、軍事傢。以“隆中對”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出任丞相。六出祁山攻魏未果,病逝於軍中。被後代推為智慧化身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君典型。傳曾革新連弩,製造木牛流馬。著有《諸葛亮集》。
李子超(1921-)沂南人。曾任中共沂南縣委副書記。建國後,歷任山東勝利石油化工總廠指揮。省委統戰部部長,山東省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山東省第五、六屆政協主席。
李連秀(1922-)沂南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曾任第四野戰軍團參謀長。參加了遼瀋、平津等戰役。195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同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團長。回國後,歷任副師長兼師參謀長、師長、軍副參謀長、副軍長兼軍參謀長、集團軍軍長、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 |
|
柿子柿子:柿樹是落葉喬木,柿木紋理直、結構細,堅重,韌性強,不翹裂,耐腐,是做農具、傢具、雕刻的好材料。柿果俗稱“柿子”,扁圓或方形,9~11月成熟,成熟時果皮橙色、紅色或黑色。
柿果營養價值高,每100剋鮮柿含糖15~16剋,蛋白質1.2剋,脂肪0.2剋,維生素C7約30毫剋,此外還含有磷、鐵、鈣等。柿子有降血壓、解酒毒及止血、治胃病之療效。柿霜治咽喉痛、咽幹及口瘡等。柿子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柿餅、柿糕、柿面,還可用於釀酒、製醋等。
該樹種是我縣的主要經濟樹種之一,栽培歷史悠久。主要分佈在中高湖鄉的羅圈峪、杏山子、黃山坡、明峪莊、佛山前,依汶鄉的安前莊、隋樂莊,馬牧池鄉的西寺堡、野竹旺、拔麻、橫河、常山莊,岸堤鎮的大峪莊、田傢北村、王山,張莊鎮的大峪等地。1990年以來,縣政府推行柿樹的規模化發展,建立了柿子生産基地。現栽植面積較大的村有黃山坡700畝,明峪300畝,佛山前200畝。目前我縣已有兩大品係10餘個品種,尤以鏡面柿、捲柿、牛心柿、富有柿、羅田柿等為多,面積達1.1萬畝,年産鮮柿果566噸。其中鏡面柿果實中大,平均果重125剋左右,果頂平,呈扁形;果皮薄,桔紅色,有光澤;果肉金黃色,肉質鬆脆,柔軟透明,汁多味甜,含糖量高,無種子,生食加工均可,是我縣也是我省的名産,是製作山東省特産“耿餅”的主要原料。甜柿富有,原産日本歧縣,現已在沂南縣落戶,果實中大,一般重100~250剋,扁圓形,橙紅色,熟後濃紅色,肉質緻密柔軟,味甘甜,品質優,易生食,10下旬采收,11月至12月上旬成熟,是一個優良的甜柿品種。在柿樹生産栽培技術上,我縣於1990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奬。
此外,柿子有甜柿、澀柿之分,甜柿不用任何處理即可食用,而澀柿則需進行脫澀後方可食用。在當地,根據脫澀方法的不同,可分為脆柿和軟柿。脆柿脫澀方法有兩種,一是在40~50℃溫水中浸泡24小時即可,也可用3~5%石灰水和食????水脫澀,此法脫澀後果肉脆而甜。軟柿脫澀法是加溫脫澀,把柿放入窯內,中置火盆,然後封嚴窯口,1~2天後柿果變軟脫澀;也可用乙稀催熟處理,脫澀後果肉變軟,但影響運輸。熟柿去皮晾曬脫水製成柿餅,醇甜味美,易於儲存。香水梨
華酥王梨:梨是沂南縣主要果樹樹種之一,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現已有四個品係30餘個品種,尤以長把梨、香水梨、鴨梨、巴梨、晚三吉梨、碭山酥梨、雪花梨等優良品種栽培廣泛,總面積17595畝,年産量867噸。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國內外市場對高檔果品的需求,1993年,有關單位在獨樹鄉大成莊對實生優係寶山酥梨進行栽培試驗(由山東省農業大學辛培剛等教授專傢在沂蒙山區選育),培育出個大、質優的新品種—華酥王梨。1998年12月由省科委組織有關專傢教授進行了鑒定。
該梨果實紡錘形,個大,平均單果重369.4剋,最大單果重1000剋。果面光澤,果點大而稀,果皮中厚,成熟時蠟黃色,果肉白色,細而脆,香甜可口。10月上旬成熟,市場價每公斤5~6元。該梨豐産性能好,三年生畝産334.6公斤,四年生畝産1850.7公斤,五年生畝産2863公斤。山嶺、河灘、平原均適宜生長。抗梨黑星病,耐貯運。現全縣已栽植11250畝。栽植最早的是大成莊。栽植面積較大的村有:愛國村100畝,高傢黃疃150畝,金橋莊200畝,輝峨200畝,王傢圈100畝,司馬100畝。現結果面積2020畝,年可實現經濟效益1901.36萬元。
華酥王梨,1993年登記註册,1996年榮獲國傢星火計劃實施十周年暨“八五”農業科技攻關成果博覽會優秀項目金杯奬。1997年10月,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為農作物新品種。1997年10月作為名牌産品參加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每個梨售價10元,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同年11月10日,在臨沂市果品評優會上獲得總分第一名。
諸葛亮傢酒諸葛亮傢酒:沂南縣酒廠生産的諸葛亮傢係列白酒一直以來深受市場好評, 1991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産品、山東省優質産品; 1995年被評為山東省食品行業優秀産品質量奬、 44度諸葛亮傢在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獲得國際食品金奬; 1996年被山東省一輕廳、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産品; 2003年, 38度諸葛亮傢被山東省輕工業辦公室、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産品; 2004年, 39度諸葛亮傢酒被山東省工商局審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
沂南生薑:沂南生薑又叫沂南大薑,主要在大莊、銅井、蘇村、界湖、楊傢坡等鄉鎮種植。該品種薑塊肥大,顔色鮮豔,質量上乘。年種植面積 1萬畝,總産 2萬餘噸, 90%用於加工保鮮出口。 2002年 6月獲“臨沂市優質瓜菜名優産品”稱號, 2005年 5月獲臨沂市緑色優質農産品十佳品種。 2004~ 2006年連續參加三屆煙臺國際果蔬博覽會,深受國際客戶青睞。 |
|
- n.: Yinan County
|
|
沂南 |
|
教育 | 校長 | 優秀人才 | 臨沂市 | ????業公司 | ????業 | 國企 | ????務局 | 農業生産 | 抗戰時期 | 農業指導委員會 | 張莊鎮 | 地理 | 山東省 | 行政村 | 輟學 | 意見 | 中小學 | 學籍管理 | 村莊 | |
|
|
沂南縣志 | 沂南縣????務局 | 沂南縣中醫院 | 沂南縣印染廠 | 沂南縣人民醫院 | 沂南縣第三中學 | 沂南縣第四中學 | 沂南縣第一中學 | 沂南縣陽都賓館 | 沂南縣中醫醫院 | 沂南縣骨科醫院 | 沂南縣竹泉旅遊區 | 沂南縣新達大酒店 | 沂南縣精神病醫院 | 沂南縣婦幼保健院 | 沂南縣衛生防疫站 | 沂南縣肝病研究所 | 沂南縣農業指導委員會 | 沂南縣青駝鎮初級中學 | 沂南縣職業教育學校 | 沂南縣第一職業中專 | 沂南縣雙語實驗學校 | 沂南縣張京清牙科診所 | 沂南縣河陽鄉骨科醫院 | 沂南縣青駝鎮骨科醫院 | 沂南縣青駝鎮牙病防治所 | 沂南縣下坡精神病醫院 | 沂南縣殘疾人康復中心 | 沂南縣攀峰骨科醫院 | 沂南縣張莊鎮陽都工藝品廠 | 山東省沂南縣羽絨製品總廠 | 山東省沂南縣鑫源紡織公司 | 沂南縣楊坡鎮敬老院 | 沂南縣界湖鎮成人教育中心 | 山東省沂南縣農藥加工廠 | 沂南縣關於加強中小學學籍管理嚴格控製學生輟學的意見 | 沂南縣農業機械總公司蘭天賓館 | 沂南縣紅十字會脈管炎專科醫院 | 沂南縣東方羽絨製品有限公司 | 沂南縣康達鞋業有限責任公司 | |
|
|
大莊鎮 | 雙堠鎮 | 青駝鎮 | 馬牧池鄉 | 辛集鎮 | 蘇村鎮 | 張莊鎮 | 界湖鎮 | 岸堤鎮 | 孫祖鎮 | 磚埠鎮 | 葛溝鎮 | 楊傢坡鎮 | 蒲汪鎮 | 湖頭鎮 | 銅井鎮 | 依汶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