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石門鎮地處臨沭縣南部,魯蘇兩省三縣交界處,面積128.3平方公裏,轄29個行政村(街)共75個自然村,5.3萬人,是魯南蘇北重鎮之一。1995年被淮海經濟區評為“淮海名鎮”,1996年被山東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新型鄉鎮”。S225省道縱貫南北,交通十分方便。東部為平原,西部多丘陵,耕地 6667公頃 。傳統農作物以小麥、玉米、花生、地瓜為主。
石門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北宋時期即設鎮治,境內“石門夜雨”係古郯八景之一;沭河古道被譽為“北方灕江”;老虎崖、箭眼石、大官莊清代地主莊園、陳官莊周漢時期墓群、蕎麥澗大汶口文化遺址等古跡聞名遐邇;子路、屈復、王椽等文人墨客都曾莅臨石門並留下千古絶唱。 |
|
石門鎮位於臨沭縣南部,地處蘇魯兩省三縣交界處,總面積153.9平方公裏,人口5.3萬,是魯南蘇北重鎮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黨委、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主,狠抓小城鎮建設,建起了占地5千畝的工業園。園區內分工業區、商貿區、居住區、行政區、文化娛樂區,功能齊全,有力地促進了石門鎮經濟的發展。
石門鎮交通、通訊便捷,資源豐富,能源充足,基礎設施完善,實現了“五通一平”。“三縱四橫”的道路和“五區、三場、二園、一中心”的格局已形成。省道縱貫全境,南與310國道相接,北與327國道交匯,東靠連雲港、日照兩港口,東南、西北毗鄰連雲港、臨沂兩機場,南北分別是隴海和兗石鐵路,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現代化通訊設施完備,程控電話、移動電話、無綫尋呼已與國際國內聯網。設有供水公司,水資源充足,地下水特別是鍺泉水儲量豐富,是釀酒、飲料業的理想用水。礦産資源品種多、儲量大,主要有金剛石、重晶石、花崗石、金紅石儲量各達1億多立方米、且品位較高。電力能源充足,建有35千伏安變電站一處,供電網絡齊全,能滿足各類工業企業的電力需要。發展中的石門鎮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主題,先後幾次辦理徵地手續,已批完的一千多畝土地由鎮政府掌握、支配、待開發利用,為外來投資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幾年來,石門鎮工業園區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園區內已有20多傢,基本形成了包裝工藝、管件預製、出口鑄造産品為主的工業體係,石門鎮堅持以優越的條件、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優良的環境,熱誠歡迎海內外賓朋前來廣泛進行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投資開發、辦廠興業,共謀發展,同創輝煌。 |
|
- : Danmen Town
- n.: Shimen Zhen
|
|
石門 |
|
南石門鎮 | 臨沭縣石門鎮石門中村區號 | 桐鄉市石門鎮玉溪大酒店 | 盧竜縣石門鎮京石旅店飯店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祝藏族自治縣支公司石門鎮營銷服務部 | |
|
|
大官莊村 | 徐莊村 | 駱莊村 | 劉塢村 | 後湖村 | 白毛村 | 小衝村 | 大岱村 | 小岱村 | 小寺村 | 西新莊村 | 劉棠村 | 陳棠村 | 吳棠村 | 宋棠村 | 陳官莊村 | 蕎麥澗村 | 東南埝村 | 東北埝村 | 左塢村 | 老歐疃村 | 北歐疃村 | 老門湖村 | 小門湖村 | 轉林東村 | 轉林中村 | 轉林西村 | 轉林南村 | 西泉子埠村 | 東泉子埠村 | 東新莊村 | 南羽陰村 | 北羽陰村 | 大峪子村 | 姚溝村 | 徐岔河村 | 文岔河村 | 劉巡會村 | 張巡會前村 | 張巡會後村 | 房巡會村 | 西岔河村 | 東岔河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