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植物 > 尾须
目录
No. 1
  尾须亦称“尾毛”。昆虫腹部端节背侧之后的一对须状构造。变化很多,如衣鱼成很长的尾须,蠼螋成两个尾铗,多数昆虫变成尾毛。有感觉或防护的功用。
No. 2
  尾须
  crci
  是由昆虫第11腹节附肢演化而成的l对须状外突物,存在于部分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中蜉蝣目、蜻蜓目、直翅类及革翅目等较低等的昆虫中。尾须的形状变化较大,有的不分节,呈短锥状,如蝗虫;有的细长多节呈丝状,如缨尾目、蜉蝣目;有的硬化成铗状,如革翅目。尾须上生有许多感觉毛,具有感觉作用。但在革翅目昆虫中,由尾须骨化成的尾铗,具有防御敌害和折叠后翅的功能。在缨尾目和蜉蝣目中,尾须之间还有一根与尾须相似的细长分节的丝状外突物,它不是由附肢演化而来的,而是末端腹节背板向后延伸而成的,称为中尾丝(median caudal filiament)。有些昆虫的尾须有时向前移位,移到前方的第l0腹节上,如蝗虫等。
  尾须亦称“尾毛”。昆虫腹部端节背侧之后的一对须状构造。变化很多,如衣鱼成很长的尾须,蠼螋成两个尾铗,多数昆虫变成尾毛。有感觉或防护的功用。
  图:蜉蝣
百科大全
  尾须
  cerci
  尾须(cerci)第十一腹节的附肢。典型的位
  于肛上板和肛侧板之间的膜上,常有许多感觉毛,其
  肌肉起源于第10节。常见于无翅亚纲、蚌蟒目、蜻蜓
  目和直翅类等低等昆虫。缨尾目、蚌蜡目的尾须细长,
  多节丝状;蝗虫的尾须短,锥状或刺状(见外生殖器图
  4),双尾目的铁尾虫和革翅目的嫂嫂尾须硬化成钳状,
  用以防御或捕食(见图)。双翅目等某些类群尾须演变
  为抱器,用以挟持雌虫。
  早坦成城
  (b)(d)
  尾须
  (a)石鱼;(b)蟀蟒;(。)蜚嫌;(d)革翅目
  (仿RE.Snodgrass)
  (度佩玉)
英文解释
  1. n.:  cercus,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