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274100 代碼:371727 區號:0530 拼音:Dìng Táo Xiàn 英譯:Dingtao County
定陶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菏澤市中部,萬福河上遊。總面積846平方千米。總人口64萬人(2007年末)。全縣轄7個鎮、4個鄉:定陶鎮、陳集鎮、冉堌鎮、張灣鎮、黃店鎮、孟海鎮、馬集鎮、仿山鄉、南王店鄉、半堤鄉、杜堂鄉。縣政府駐定陶鎮。
境內河流縱橫交錯,灌溉便利。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適應多種作物生長。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年均氣溫13.8℃,年均降水量664.5毫米。國傢糧棉生産基地。工業以機械、化工、輕紡、服裝、工藝、食品、建材、釀造為主。農業生産以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為主,盛産優質蘋果。
京九鐵路縱貫南北,臨(清)商(丘)、定(陶)碭(山)、定(陶)豐(縣)、劉(口)民(權)四條主幹公路穿境。境內仿山為西周曹國歷代國君墓葬群,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官固堆曾為劉邦的受命壇,二者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定陶古稱陶,又名陶丘,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裏漁獵耕種,繁衍生息。自春秋至西漢800多年間,一直是中原地區的水陸交通中心和全國性經濟都會,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堯、舜時期為古陶國。夏商有三翮國。公元前12世紀,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鐸為曹伯,建曹國,都陶丘。據《史記》載: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 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緻千金”,被後人尊為商祖,死後葬於陶。《漢書·地理志》:“禹貢陶丘在縣西南,有陶邱亭。”。據《說文解字》:“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定陶縣歷史上曾12次為國,8次為郡,2次置軍,終以縣至今。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定陶縣屬平原省菏澤專區。1952年11月,撤銷平原省,定陶縣隨菏澤專區劃屬山東省。1958年11月,定陶析入菏澤、成武兩縣,改屬濟寧專區。1961年6月,恢復定陶縣,屬菏澤專區。1978年3月,菏澤地區行政公署成立,定陶縣屬菏澤地區。
1995年10月23日,撤銷定陶縣孟海鄉、張灣鄉,設立孟海鎮、張灣鎮。
1997年,定陶縣面積846平方千米,人口56.5萬,轄6個鎮、13個鄉:定陶鎮、張灣鎮、冉堌鎮、孟海鎮、黃店鎮、陳集鎮、鄧集鄉、一千王鄉、力本屯鄉、馬集鄉、南王店鄉、田集鄉、王雙樓鄉、姑庵鄉、半堤鄉、保寧鄉、遊集鄉、杜堂鄉、東王店鄉。縣政府駐定陶鎮。
2000年,菏澤地區改菏澤市,定陶縣屬菏澤市至今。定陶縣轄6個鎮、13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總人口563352人,其中:定陶鎮77124人,張灣鎮26002人,冉蟈鎮28496人,黃店鎮40442人,孟海鎮 35557人,陳集鎮36722人,鄧集鄉28244人,一千王鄉16965人,力本屯鄉24618人,馬集鄉23015人,南王店鄉28781人,田集鄉25305人,王雙樓鄉18367人,姑庵鄉23943人,半堤鄉34623人,保寧鄉20029人,遊集鄉18102人,杜堂鄉28130人,東王店鄉28887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定陶縣轄7個鎮、4個鄉:定陶鎮、陳集鎮、冉堌鎮、張灣鎮、黃店鎮、孟海鎮、馬集鎮、仿山鄉、南王店鄉、半堤鄉、杜堂鄉。 |
|
定陶縣轄定陶鎮、仿山鄉、張灣鎮、馬集鎮、南王店鄉、冉堌鎮、黃店鎮、孟海鎮、半堤鄉、陳集鎮、杜堂鄉等11個鄉鎮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368個行政村(居),1044個自然村,總人口61萬人(2003年),總面積846平方公裏,耕地76萬畝。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定陶縣轄7個鎮、4個鄉;總人口563352人,各鄉鎮人口: 定陶鎮 77124 張灣鎮 26002 冉堌鎮 28496 黃店鎮 40442 孟海鎮 35557 陳集鎮 36722 鄧集鄉 28244 一千王鄉 16965 力本屯鄉 24618 馬集鄉 23015 南王店鄉 28781 田集鄉 25305 王雙樓鄉 18367 姑庵鄉 23943 半堤鄉 34623 保寧鄉 20029 遊集鄉 18102 杜堂鄉 28130 東王店鄉 2888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
|
定陶縣係黃河衝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 微地貌形態分高、平、窪三種類型,分別占總面積的17%、57%和26%。定陶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鼕冷夏熱,秋涼春燥,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數2525.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664.5毫米;年平均氣溫13.7度,蒸發量1887.1毫米,無霜期209天。 |
|
定陶縣農牧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定陶是全國著名的商品糧、商品棉主産區,已培植起具有定陶特色的食用菌、蔬菜、畜牧、林業四大優勢産業,建立起雙孢菇、無公害蔬菜、西瓜、大蔥、玫瑰等八大生産基地。全縣糧食生産以鼕小麥和夏玉米為主,常年糧食總産30萬噸,棉花20萬擔,年産小麥、玉米等作物稭稈40萬噸;瓜菜面積45萬畝,其中保護地栽培面積26萬畝,無公害標準化生産基地15.5萬畝,瓜菜常年總産120萬噸,有14種蔬菜通過國傢無公害農産品質量認證。定陶縣是山東省最大的食用菌生産基地,被評為全國食用菌標準化生産示範縣。全縣載畜量45萬個標準畜,是魯西黃牛、小尾寒羊、魯西青山羊的原産地,豬、牛、羊存欄90.25萬頭(衹),傢禽存養640萬衹。全縣宜林面積大,木材蓄積量93萬立方米,緑化覆蓋率29.5%。 定陶縣水力資源豐富。境內有洙水河、萬福河、東魚河三大水係,流域面積840平方公裏,年平均徑流總量9850萬立方米,地下淡水年可利用量8358萬立方米。境內有主要河流23條,其中流域面積3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14條,流域面積10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5條。全縣水資源總量23641萬立方米,人均422立方米, 通過衛星遙感監測,有三處深水井水質達到直接引用礦泉水標準。定陶縣礦産資源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地下煤藏面積200平方公裏,地質儲備30億噸。 |
|
定陶區位優勢明顯,縣城距菏澤市中心20公裏,已列入菏澤市新一輪市區規劃。京九(北京西——九竜)鐵路穿越全境。規劃中的菏徐(菏澤——徐州)鐵路將在定陶站與京九鐵路接軌。日(日照)——南(南陽)高速公路聯通京福、濟青、京滬高速,在建的德商高速、菏徐高速、濟菏高速縱橫交錯,菏關高速——定碭路連接綫縱貫縣城,臨(臨清)—商(商丘)、東(東明)—豐(豐縣)、劉(劉口)—民(民權)、定(定陶)—碭(碭山)四條省級公路連接縣鄉公路成網狀分佈,使定陶成為重要交通樞紐。距鄭州、濟南兩大國際機場200公裏,2小時即可到達;距青島港不足600公裏,高速公路5小時可到達;距日照港不足400公裏,高速公路3小時即可到達。 |
|
農業生産有了新突破。重點抓了種植業、畜牧業調整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1995年,糧食總産31.5萬噸,再創歷史最好水平;棉花生産雖然受多種病蟲害的影響,仍然取得了較好收成,總産達0.81萬噸。在抓好糧棉生産的同時,大力發展多種經濟作物。
工業生産穩步發展。固定資産投資不斷增長,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隨着投資環境的優化,基礎設施的完善,全縣新開工、竣工投産了菏澤第四製藥廠、酒廠乳酸飲料、一棉廠齒輪加工生産綫、飼料廠麥芽糊精以及陳集畜産品交易市場、黃店蔬菜批發市場、萬頭養豬廠等一批骨幹項目。 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爭取部級項目3個,省級項目2個,填補了定陶歷史上無部級專項的空白,被評為地區技改工作先進縣。
定陶特産
雙孢蘑菇屬蘑菇科蘑菇屬,別名蘑菇、洋蘑菇、白蘑菇。是目前唯一全球性栽培的食用菌。它味道鮮美,質地脆嫩,屬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並且所含的蛋白質大部分是粗蛋白,其含量高過一般的蔬菜的水果,居食用菌之首,故有“植物肉”的美稱。 |
|
定陶,古稱陶丘,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發展歷史。相傳堯、舜二帝均以此為都,統禦天下。在春秋至西漢的800多年間, 一直是中原地區水陸交通中心、戰略要地和全國性的經濟都會,享有“天下之中”盛譽。《史記》載,春秋末,越國大夫范蠡助勾踐滅吳後,棄官攜西施,出三江,入五湖,三轉而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留戀不去,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緻千金,世稱陶朱公”,死後葬於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歷史上定陶曾十二次為國,八次為郡,秦始置定陶縣,歷經沿革變遷,終以縣治至今。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左丘明、𠔌梁赤、氾勝之等一批歷史名人,留下了仿山西周墓群、范蠡墓、范蠡湖、左山寺、漢高祖受命壇、戚姬寺、彭越點將臺等衆多人文景觀。曹叔振鐸 周文王第六子,武王弟,曹國開國君主。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1年),姬發剋商即位,封叔振鐸於曹,建曹國,都陶丘(今定陶縣馬集鄉費莊北)。叔振鐸來陶,體察民情,愛護百姓,實行輕徭薄賦,勸百姓削崗平窪建設傢園,疏水導流,墾荒種田。他重農桑,又教民衆講禮義,行廉恥,廣施周禮。使奢者儉素,劣者善良,俗尚淳樸,男耕女織,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後人稱贊“鐸教民有法,實開疆之聖也。”他死後,人們懷念不忘,在仿山墓頂上修建廟宇,祈禱保佑民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據史料記載:每年農歷的3月28日是紀念叔振鐸的日子。相傳,大王爺受民敬仰,感動了東海竜王,於致祭日香火煙霧中布雲,在思凡落淚中降雨,以在天之靈,給天下百姓降吉祥。 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帝死後皆葬於仿山。後世在仿山廣植柏樹,興建廟宇,成為定陶一大景觀。
范蠡 字少伯,生於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地,在定陶經商致富,號陶朱公,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傢、軍事傢和商業傢。他出身寒微,卻胸懷大志,有文韜武略,輔佐越王勾踐20多年,為越國的復興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公元前494年,吳越戰爭中越國失敗,越國俯首稱臣,送美女西施於吳王,並以寶器賄賂太宰伯嚭,吳國方纔罷兵。范蠡作為人質赴吳國,二年後回越國,勸勾踐臥薪嚐膽,艱苦奮鬥。12年後越國變強,越出兵伐吳,吳敗,吳太子被殺。公元前476年,越國再次攻打吳國,睏吳王夫差於姑蘇山上,范蠡親自擊鼓,進兵,大敗吳國,夫差自殺。范蠡被封為上將軍,功成名就。但他沒有驕傲居功,而是深謀遠慮,認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與越王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安樂。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返也。至齊,變姓名曰鴟夷子皮,耕種經商,致富於湖畔,時日不長,就置産萬餘。齊王聞其賢,聘為上卿,又獲利千萬,末幾棄官,散其財以給鄉黨,懷重寶另找謀生之地,最後於公元前473年轉輾來到定陶。當時的定陶,是中原地區最繁榮的經濟都會,一度享有“天下之中”的盛譽,致使范蠡留戀不捨,在陶作起了商人。他精通行情時務,又善於用人,因而生意興隆。《史記》載:“范蠡以陶為‘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産積居,與時遂而不責於人,故善治産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間,三緻千金”。當時的商人都很欽佩他,言富者,皆稱陶朱公。范蠡經商之餘,還和農民一起開荒種田,飼養五牝,相傳我國最早的養魚專著《陶朱公養魚經》為范蠡所撰,這部名著的問世對戰國以後的養魚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原書已佚,但《齊要民術》中所敘述的養魚方法,均引自《陶朱公養魚經》。
吳起 古代著名的軍事傢和改革傢,戰國時期衛國左氏(今定陶縣力本屯鄉左崗)。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幼年喪父,在慈母撫養下長大成人。他自幼胸懷大志,習文認真,練武刻苦,廣交朋友,重守諾言,在家乡小有名氣。吳起先到魯國,拜儒傢曾參為師,刻苦攻讀儒傢經典,研究治國治軍之道。後經魯相國公儀休推薦,被魯元公拜為大夫。後被穆公任命為將,統帥全軍。吳起領兵治軍有方,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與士卒同苦共苦,故軍士多效死從命。後吳起佐魏伐秦,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吳起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改革兵製,製定了一整套選將練兵的方法。他主張兵貴精不貴多,軍隊必須嚴明紀律,因此他的軍隊常以少勝多。吳起著有《吳子兵法》,可惜大部失傳,現僅存一捲。計有圖國、料敵、治兵、論將、變化、勵士六篇。它同孫子兵法一樣,豐富了我國的軍事理論,在我國軍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左丘明 曹國左氏(今定陶縣力本屯鄉左崗)人,《左傳》的作者。他自幼聰明倔強,勤奮讀書,知難而進,被鄉鄰稱為神童。左丘明長大成人,當了魯國史官,精心研究歷史資料。後來雙目失明,但身殘志不殘,立志傳《春秋》。他嘔心瀝血,秉公直書,采各國史記作《左傳》。《左傳》保存了大量古史料,是一部史學、文學名著,在史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司馬遷曾高度贊揚左丘明身殘志堅的精神,認為左丘失明,方有《左傳》。定陶人民敬仰左氏一傢,他的祖墳左崗,崗阜連屬,林木交映,“左崗林樾”成為定陶新八景之一。有詩曰:“前賢磊落在春秋,英氣蔥寵至今留。”
𠔌梁赤 字元始,《𠔌梁傳》的作者,戰國時魯(今定陶縣陳集鎮西𠔌莊村)人。他精明能幹,思想敏捷,是一位語言學家和史學家。《𠔌梁傳》與《公羊傳》體裁相近,主要從思想上闡釋《春秋》,是研究這一時期儒傢思想的重要資料。在《𠔌梁傳》中,作者註意到了虛詞的特點,己用“辭”來闡釋虛詞。晉代範寧在《春秋𠔌梁傳序》中對《𠔌梁傳》、《左傳》和《公羊傳》進行了比較,做出了“《左傳》豔而富,其失也巫;《𠔌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的評論。
戚 姬 (公元前223年一公元前194年)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濟陰戚傢寨(今定陶縣杜堂鄉戚莊村)人。曾隨劉邦徵戰四年,是西漢初年的歌舞名傢,她擅跳“翹袖折腰”之舞,從出土的漢畫石像看來,其舞姿優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當的技巧,且花樣繁復。戚夫人舞時衹見兩衹彩袖凌空飛旋,嬌軀翩轉,極具韻律美。戚夫人還長於鼓瑟,節奏分明,情感飽滿細膩,劉邦聽之常不由自主地隨聲唱和,高興時,兩人開懷大笑,憂傷時則相對唏噓不已。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為趙王,劉邦寵愛戚夫人,欲廢太子,改立如意。漢高祖十二年,劉邦病重,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就想換立太子,在一次宴會中,太子請來聞名遐邇的賢人“四皓”相隨,換立之事已不可能,劉邦無奈,召來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說:“我本欲改立太子,無奈盈已得四皓輔佐,羽翼已豐,勢難更動了。”說罷,長嘆一聲,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隨後,劉邦讓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則藉着酒意擊筑高歌:鴻鵠高飛,一舉千裏。羽翼已就,橫絶四海。橫絶四海,當可奈何?雖有弓矢,尚安所施!表現對呂皇后勢力的憎惡,對戚夫人母子的同情以及自己無可奈何的心情。不久,劉邦崩於長樂宮,16歲的劉盈繼位。劉盈繼位做皇帝,呂後為皇太後。呂後心狠手辣,大權獨攬,遂對戚夫人及其子劉如意進行報復。公元前194年,命將戚夫人囚於永巷,削去頭髮,戴上櫚具,穿上奴隸衣服,強迫戚夫人舂米。戚夫人想着為王的兒子以及自己如今的處境,感傷地唱道:“子為王,母為虜,終日春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裏,當誰便告汝?”呂太後聽說勃然大怒,决定斬草除根,下令將趙王劉如意召回京師,並派人持酒將其毒殺。然後又采取更加慘絶的手段,砍去威夫人的手足,挖去雙眼,燒聾雙耳,灌了啞藥,扔到厠所裏,稱為“人彘 ”(豬)。惠帝劉盈看到皇后這樣殘害戚夫人,也悲痛欲絶,不願再做皇帝,他讓人轉告皇后“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子,終不能治天下。”就這樣,戚夫人被呂後活活折磨致死。呂後死後,漢文帝即位,鏟除了諸呂,恢復了劉氏政權。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戚夫人故鄉定陶建祠祭奠,以示紀念。該祠建在高崗之上,後人稱為戚圄寺。寺內有大殿及配房,寺內古樹參天,傍晚的時候,晚鴉歸巢,繞寺飛鳴,好似在慟哀戚夫人的慘死,故定陶有“戚崮晚鴉”之說。後人有詩記道:“從幸關東愛正稠,一朝永巷動人愁。而今世遠荒墳近,樹林烏啼恨未休。”
吳質(177—230)字季重,定陶人,三國時著名文學家,曹魏大臣。公元193年,曹操在鄄城招賢納士,吳質應召而至。因其才學通博,受到曹氏父子的賞識,成為曹丕的摯友,曹植的文友。公元217年,曹丕被立為太子,吳質出任朝歌(今河南淇縣)長,又遷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令。曹丕為鞏固太子地位,常於吳質商量對策。一次,曹操率軍出徵,曹丕、曹植前往送行。曹植出口成章,盛贊曹操之功德,而曹丕則相形見絀,悵然若失。吳質對曹丕耳語說:“與魏王辭別時,你什麽都不要說,衹管哭泣就行了。”曹丕聽了吳質的話,哭的非常傷心。曹操及其左右很受感動。於是都認為曹植華而不實,不如曹丕誠實孝順,最終曹操打消了改立曹植為太子的念頭。公元220年,曹丕做了皇帝,吳質被任命他為中郎將,又封侯爵,持節度幽、並諸州軍事。226年文帝崩,明帝曹叡繼位。230年,吳質被徵調入朝,擔任侍中,成為輔弼大臣。他嚮明帝陳述安危大計,稱贊驃騎將軍司馬懿,忠貞機智,是國傢棟梁。明帝采納了他的意見,這對曹魏後期政局的變化産生了重大影響。 吳質同當時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交往密切,一說他是建安七子之一,其詩文風格表現了“建安文學”的風骨。其存世作品很少,僅有答曹丕書兩篇,答曹植書一篇,收錄在《昭明文選》裏。還有《思慕詩》一首,存《三國志》本傳註中。 |
|
仿山 位於縣城北6公裏,屬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魯西南地區著名旅遊景點和遊覽勝地。《定陶縣志》記載:“仿山在縣西北十二裏,層阜隆然,古曹國葬地,積壤之高,仿佛如山,自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代並祠焉。”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分封天下,遂封其弟叔振鐸於曹,建曹國,都陶丘。古曹國是西周首次分封的諸侯國之一。曹國自曹叔振鐸至伯陽25代君王死後皆葬於仿山,歷代國君不斷將墓地封高加大,逐漸形成高阜,仿佛如山,故稱仿山。公元前487年曹亡後,曹民懷念故國,便在仿山建造曹伯祠,供奉祭祀。曹伯祠屢圮屢建,延續不絶。唐宋以後,仿山陸續建造寺廟道觀,至明清時達到鼎盛,廟宇計有40餘座,形成規模宏大的風景寺廟園林。為開發利用仿山旅遊資源,定陶縣政府設立了仿山旅遊開發區,運用市場手段籌集資金,投資2.6億元進行開發建設。目前,投資3800的一期工程“陶都神苑”景區已建成,並對遊客開放。規劃項目全部建成後,仿山將成為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以儒商文化文化為靈魂,以田園水景為特徵,以范蠡文化園、五湖樂園、世外陶村、陶朱公商貿區、陶都神苑五大板塊為支撐,融農業觀光、城郊遊憩、商務旅遊、宗教攬勝等旅遊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生態旅遊區。
官堌堆 位於仿山鄉薑樓村南,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堌堆高6米,長60米,寬48米,總面積近2900平方米。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此登基稱帝,故曰官堌堆 ,亦名受命壇、即位壇。官堌堆文化內涵豐富,從發掘出土的石刀、石鐮、石針、陶器等文物考證,此堌堆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新石器時期,黃河中下遊地區洪水茫茫,人類衹得擇高臺居住。大禹治水成功後,“九河既道,雷夏復澤,於是民得下丘居土”。該堌堆乃大禹治水前原始居民的居所。公元前202年2月,漢劉邦在楚漢相爭獲勝後,回師定陶,“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陽”,在官堌堆舉行登基大典,建立起延續四百年的大漢王朝。
戚姬寺 位於縣城東北6.5公裏,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戚姬,漢高祖劉邦之愛妃。劉邦即位後,封呂雉為皇后,劉盈為太子;封戚姬為貴妃,其子劉如意為趙王。後來劉邦感到太子劉盈性情懦弱,“不類己”,常想廢掉劉盈,立如意為太子。因此戚姬母子遭到呂後的嫉忌。劉邦死後,呂後便毒死了劉如意,又將戚姬的兩眼挖出,雙耳燒聾,四肢砍去,灌了啞藥,扔在厠所裏,名之曰“人彘”(人豬的意思),將戚姬活活地折磨而死。漢文帝劉恆即位以後,鏟除諸呂,於公元前179年在戚姬的故鄉修建寺院,以作紀念。寺院建築在高大的土堌堆上,環境僻靜,樹木參天,引來許多烏鴉來此築巢。每到傍晚,群鴉歸來,繞寺飛鳴,似為哀悼戚姬。
梁王臺 位於縣城東北3公裏,乃漢初梁王彭越的點將臺。秦朝末年,昌邑(今屬巨野)人彭越曾在定陶、巨野、金鄉一帶聚衆起兵,反抗暴秦。他初事項羽,後歸劉邦。在反秦伐楚中,屢立奇功。項羽烏江自刎後,劉邦封他為梁王,建梁國,都定陶。劉邦稱帝後,怕有功王侯反叛,便大肆誅戮異姓王。呂後在害死韓信後不久,又誣彭越謀反,劉邦將他殺害,並夷滅三族。為了威懾其他王侯,劉邦下令將彭越的屍體剁成肉塊,煮成肉醬,讓諸王分食。後人對彭越的這種悲慘遭遇深表同情,就在他的點將臺上建殿立碑,以示悼念。梁王臺周圍低窪潮濕,早晨遠望臺上,白氣茫茫,似霧環繞,因有梁王被害,冤魂不散的傳說。
項梁墓 位於縣城東北2公裏的堌堆劉莊村南。項梁,秦末戰爭中著名反秦將領,楚名將項燕之子,霸王項羽之叔父。項梁曾因殺人而避居吳中(今江蘇蘇州)。公元前209年,陳涉揭竿起義,項梁、項羽斬會稽(今浙江紹興)郡守,舉兵響應。項梁藉楚將聲威,節制起義軍各部聯合反秦。他自號武信君,在定陶、東阿一帶屢破秦軍。由於連打勝仗,項梁開始驕傲輕敵,秦將章邯乘機來攻。公元前208年9月,項梁與秦軍大戰於定陶,兵敗身死,就地埋葬。 左山寺 位於馬集鎮郭莊村南300米處。據《山東通志》載:“山南即舊州治(左城),崗阜連屬。林木交映。”當年寺院高大宏偉,古樹參天,林木成蔭,風景宜人。春秋左丘明父葬於左山,後人有“前賢磊落在春秋,爽氣蔥蘢耀帝邱,太史已隨山木古。 |
|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鋪修了定(陶) 張(灣)、陳(集)菏(澤)公路,定(陶)碭(山)公路正全面開工建設。郵電完成了市話增容業務。一中、二中綜合辦公樓和教職工宿舍樓正在裝修。護城河疏瀎治理,仿山開發已初見成效。一年中,全縣共完成科技成果13項,有10個鄉鎮完成了九年製義務教育,高考升學萬人比繼續位居全區前列。創建全國科技先進縣、省掃盲工作先進縣、初級衛生保健先進縣工作分別通過國傢和省級驗收。 殘疾人事業跨入了全國百強縣行列。文明創建活動成效顯著,全縣有4個和14個單位升為省級和地區級文明單位。 |
|
1946年6月底,蔣介石在完成其全面軍事部署後,公然撕毀停戰協定,嚮各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1946年8月上旬,隴海路開封、徐州之間及其南北廣大地區,國民黨軍兵力薄弱,守備空虛。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指示,為支援中原軍區並與華東解放區戰場相配合,乘勝出擊豫東,於8月10日發起隴海戰役,共殲敵1.6萬餘人,解放了碭山、虞城、蘭封、杞縣、通許等城,打亂了國民黨軍南綫進攻的戰略計劃,減輕了中原軍區的負擔,配合了華東軍區的作戰,為爾後南綫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隴海戰役後,國民黨軍迅速在鄭州、徐州地區集結了14個整編師32個旅共30萬人的兵力,準備對冀魯豫解放區發動進攻,企圖以優勢兵力逼迫晉冀魯豫野戰軍連續作戰,殲滅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於隴海路以北之定陶、曹縣地區。為實現上述作戰企圖,國民黨軍以鄭州“綏靖”公署劉峙所屬的整編第3師、整編第41師、整編第47師以及整編第55師、整編第68師各一部共10個旅,自封丘、開封、商丘之綫嚮嚮東明、定陶、曹縣等地進攻。另以徐州“綏靖”薛嶽公署所屬的第5軍、整編第11師、整編第88師共5個多旅(師),自徐州、碭山、虞城之綫嚮成武、單縣、豐縣等地進攻。從兩個方向對晉冀魯豫野戰軍實行鉗形攻擊國民黨軍,共計有15個旅10萬餘人的兵力。
面對鄭州、徐州兩個方向國民黨軍的進攻,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認為,徐州“綏靖”薛嶽公署所屬之部隊均為蔣介石嫡係,其第5軍和整編第11師,被稱為蔣介石五大主力中的兩大主力,全部美式裝備,戰鬥力較強,不宜作為首戰選擇的目標;鄭州“綏靖”公署劉峙所屬的部隊雖然兵力較多,但派係復雜,戰鬥力不強,而且該部擔任主攻任務,如果粉碎該方向之敵的進攻,則國民黨軍此次的鉗形攻勢將被打破。於是,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决定:集中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第2、第3、第6、第7縱隊及冀南、冀魯豫兩軍區之武裝共5萬人,首先殲滅整編第3師,打開局面,爾後再殲整編第47師一部或大部,以粉碎鄭州各路敵軍的進攻。
9月3日,國民黨軍整編第3師被誘至定陶以西晉冀魯豫野戰軍預設戰場大黃集地區,當即將其包圍,激戰至6日,整編第3師全部被殲滅。此時,西路之敵因害怕被殲,紛紛撤退。7日,晉冀魯豫野戰軍抓住有利時機,乘勝追擊,又殲滅整編第47師全部(2個旅)。8日上午,鄭州之敵退守蘭封鐵路一綫,徐州之敵也被阻於成武地區,至此定陶戰役勝利結束。
定陶戰役歷時5天,共殲滅國民軍1個整編師師部、4個旅,共1.7萬餘人,其中俘敵1.2萬人,繳獲坦剋6輛及大批軍用物資。這次戰役,打破了國民黨軍的圍殲計劃,該戰役與蘇中戰役的勝利再次證明了依托解放區實行內綫作戰極為成功,這對整個解放區南綫作戰確立正確的作戰指導起到了重要作用。 |
|
- n.: Dingtao County
|
|
定陶 |
|
菏澤 | 八路軍 | 抗日戰爭 | 魯西南 | 區劃 | 鄉鎮 | 山東省 | 菏澤地區 | ????業公司 | ????業 | ????務局 | |
|
|
定陶縣????務局 | 定陶縣中醫院 | 定陶縣絲綢廠 | 定陶縣棉紡廠 | 定陶縣人民醫院 | 定陶縣第二醫院 | 定陶縣衛生防疫站 | 定陶縣電業大酒店 | 定陶縣婦幼保健院 | 定陶縣曹州調味品廠 | 定陶縣仿山古曹國墓群 | 定陶縣金光毛紡織廠 | 定陶縣工藝美術公司 | 定陶縣濟陶創傷醫院 | 山東省定陶縣衛生防疫站 | |
|
|
半堤鄉 | 陳集鎮 | 黃店鎮 | 馬集鎮 | 定陶鎮 | 張灣鎮 | 孟海鎮 | 仿山鄉 | 南王店鄉 | 杜堂鄉 | 冉固鎮 | 冉堌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