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山東 >菏澤 > 單縣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代碼
  371722
地理位置
  單縣位於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介於東經115度48分-116 度24分和北緯34度34分-34度56分之間,隸屬中國牡丹城-菏澤市,總面積1650平方公裏。地屬北溫帶黃河衝積平原,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平均氣溫13.9攝氏度,境內曠野坦蕩,地阜物華。 單縣地處四省交匯之地,自古以來就是溝通中原和齊魯的要道。濟商公路、定碭公路、菏徐公路、單虞公路橫跨單縣境內。單縣處於隴海、京九、津浦、新石四大鐵路幹綫的“井”字型結構腹地,在距縣城幾十公裏範圍內,有6個火車站等待修建或已建成、 兩個飛機場已經確定地址,交通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資源概況
  單縣屬黃河衝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高度為38.5至59m,高差 20.5m,地面坡降18000至1/1000。縣境南鄰黃河故道,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决口,泛濫衝積形成各種微地貌類型:河灘高地,面積20.98萬畝,占總面積的8.5%;河槽地,面積3.68萬畝,占總面積的1.5%;背河槽狀窪地,面積7.2畝,占總面積的2.9%;决口扇形地,面積26.19萬畝,占總面積的10.6%;淺平窪地,面積5 .38萬畝,占總面積的2.2%;緩平坡地,面積183.6萬畝,占總面積的7.2%。 1983年土壤普查結果,土壤分為三大類:即潮土、????土、風沙土。潮土類,面積180 萬畝,占可利用面積的92.73%。????土類,面積0.67萬畝,占可利用面積的0.06%。1996年土地變更統計,全縣土地總面積為16509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19424.13公頃(1791362.0畝),占土地總面積的72.4%,其中水澆地 54815. 06 公頃(822225.9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5.9%;旱地64059.33公頃(822225.9畝),占耕地總面積的53.6%;菜地549.61公頃(8244.2畝),占耕地總面積的0.5%; 園地3196.8公頃(47953.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9%;林地9784.0公頃(146760.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5.9%;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2745.5公頃(341183.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3.8%;交通用地4007.0公頃(60105.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2.4%;水域5000.1公頃(75002.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3.0%; 未利用土地932. 3 公頃(13985.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0.5%。
  該縣土地資源有以下突出特點:
  (1)部分土質較差, 旱地面積大於水澆地面積,說明該縣農業生産水平較低,抗禦幹旱的能力差。
  (2)後備資源不足。 該縣未利用土地僅占土地總面積的0.5%,況且,還有一些不能開發利用, 後備土地資源不足問題十分突出。基本農田保護區.1996年耕地總面積119424.2公頃,劃出基本農田面積102704.6公頃,一般農田16719.6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的指導思想是:貫徹落實a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bb的基本國策,加大耕地保護管理力度,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滿足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需求。對已批準的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區範圍以外的和建製鎮及其它鄉鎮建城區以外的穩産、高産田,都劃為基本農田,其餘的都劃為一般農田。單縣遠離黃河130多公裏,處於引黃末梢,地表水貧乏、 地下水不足是單縣的水利狀況。全縣多年平均降雨量為694.6mm,多年平均徑流87mm, 地表水資源總量為1.43億立方米,水庫、塘壩等的總調蓄能力為1.6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2.98億立方米。為了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單縣按照aa南河、北閘、中間井bb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總體規劃,堅持aa以井保豐,以河補源,攔蓄結合,旱澇兼治bb的治水方針,實行水、旱、風、沙、鹼、漬綜合治理,已形成旱能澆、澇能排的水利網絡體係,使單縣的水利條件和自然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年來我們大搞水利建設。止於目前,全縣共開挖、疏瀎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裏以上的幹、支河道22條,總長418.8公裏,建節制閘34座;橋梁466座;涵洞140座; 開挖一、二、三級排水溝1388條,總長2970公裏;改造澇窪地面積48萬畝;打機井26027眼,配套21534眼;建揚水站56座,擁有水利機械22380臺套;尤其是東魚河徐寨節制閘的建成,浮崗水庫的恢復利用(詳見簡介),為單縣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灌溉保證。目前全縣有效灌溉面積已達到105畝。
  單縣的礦産資源比較豐富:
  (1)石油、天然氣。經中原油田勘探局勘探資料表明,預測總儲量石油約42.3億噸,天然氣約6億立方米,埋深約3000--4000 米左右;
  (2)媒層氣。據有關專傢預測和資料表明,菏澤地區煤層氣最佳 方位就在單縣以北與成武交界的鄉鎮,面積約406平方公裏,儲量約380億立方米,埋深經在1000--1600米左右;
  (3)煤炭資源。預測含煤面積約678平方公裏,約304億噸, 其中埋深在-400─--500米的煤炭占單縣含煤總儲量的60%,約1185億噸, 煤層厚4.3米,煤種為優質氣、肥煤。單縣煤田曹馬--孫溜段,煤田普查已於1998 年12月被省地礦廳、省財政廳批準立頂,並下發文件。勘探經費即將到位,下在做勘探施工前的準備工作;(4)鐵礦。礦層單層,一般2--4米,最厚12.84 米, 總厚48.75米,礦體長1500米,寬300米,礦石中鐵品位25.44%;(5)礦泉水。面積約167平方公裏,經過抽水試驗確定的礦泉水允許開採量687立方米/d,含碘、鍶、礦化度三項指標已經達到國傢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已經省級、國傢級鑒定並由魯地礦泉水發1996(45)號文件公佈,具有很好的開發前景,有待開發利用。
經濟發展
  農業簡介
  魯西現代農業新星-單縣種植業基本概況.種植業一嚮是單縣農業的主導産業和農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全縣種植業産值和收入均占農業總産值和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0%左右。在全縣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該縣種植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新的趨勢:一是種植業在大農業中的主導地位有所下降。80年代前,種植業産值在農業總産值中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在70--80%左右。進入90年代以來,隨着該縣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深入,畜牧業、林果業和水産業迅速發展,種植業在農業總産值中所占比重從90年的63.9%下降到現在不足50%。二是種植業以旱作為主,灌溉條件差異懸殊。單縣是魯西南地區以旱作為主的農業縣,全縣旱地面積超過水澆地面積,幹旱缺水是農業生産發展的一大製約因素。全縣旱地面積96.49萬畝,占耕地面積53.7%,水澆地面積82.81萬畝,占耕地面積的45.6%。在全縣37個鄉鎮中,以西北部和東北部河灌、井灌區的郭村、大李海、丁樓、和黃堆、曹馬、時樓、蘆墓、徐寨、李田樓等9個鄉鎮的灌溉條件較優越,90%以上的耕地為水澆地,而南部地勢高亢的高韋莊、李新集、聶付莊、毛莊、孟寨、羅莊、花園、楊樓、孔集等9個鄉鎮灌溉條件較差。三是種植業以糧油為主嚮多元化發展。長期以來,單縣種植業一直以糧食、花生兩大類作物占主導地位。近年來,經過不斷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全縣農作物種植結構日益適應高效農業發展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開始從過去單純以糧食、油料為主體的典型二元種植結構逐步轉變為以糧食、棉花、油料、蔬菜等為重點全面發展多種經營的多元種植結構。油料、蔬菜面積及其在種植業産值中所占比重均有較大的提高,地位也日益重要。四是種植業以家庭分散經營為主,難以形成規模。自80年代初以來,全縣廣大農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經營土地為基礎的多種形式生産責任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産積極性,使全縣農業生産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大部分農戶經營的土地有3--4塊,每塊面積僅1--3畝左右。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經營,既不利於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經營、科學化管理,也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和病蟲害防治,因此,也就難於提高規模效益和形成商品優勢。規劃期內,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推進規模經營,創辦家庭農場或緑色企業,使土地經營適當嚮專業大戶和種田能手集中,實現生産專業化、經營規模化、産品商品化。單縣林果生産單縣地處魯西南黃泛平原,林業用地面積3.5萬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3.34萬公頃(用材林0.94萬公頃,防護林0.4萬公頃,經濟林2萬公頃),農田林網化面積9.5萬公頃,農林間作面積2.1萬公頃,98年果品産量1.3億公斤,立林蓄積量190.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4.2%。該縣樹種資源豐富。木本植物有44個科,96個屬,近200個種。廣泛栽培的用材林主要有歐美類楊樹、毛白楊、泡桐、刺槐、旱柳等;經濟樹種主要有蘋果、梨、桃、葡萄、杏等;緑化樹種有檜柏、竜柏、鼕青、法桐、國槐等。其中歐美類楊樹是該縣農田林網、用材林、四旁植樹的主栽樹種,占用材樹總株數的70%;主要經濟樹種有蘋果、梨、葡萄,其中蘋果面積1.4萬公頃,占經濟林總面積的70%。不斷引進繁育和推廣林木良種,是科技興林的基礎。1990年以來,該縣引進了一大批優良品種進行繁育推廣,尤其是楊樹良種的引進、繁育和推廣工作效果顯著,1990年該縣已經實現了楊樹造林良種化,建立楊樹良種示範林21.5公頃,建立良種繁育圃10公頃,形成了楊樹良種引進、測定、示範、繁育、推廣於一體的良種繁育體係。泡桐主要推廣品種有鄄優1號、2號,睢優1號、2號,C125等。蘋果主要推廣品種有紅富士、喬納金、新紅星、滕牧一號等。梨樹主要推廣品種有碭山酥梨、王子二十一世紀等。近期又引進了甜油桃、中華壽桃、美國黑提、紅提葡萄、戶太8號葡萄新品種。我縣已實現了主栽樹種林木良種化,通過了省林業廳專傢組的驗收。我縣主要有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三個林種。用材林面積0.94萬公頃,主要以小片圍村林的形式分佈在村莊周圍,此外沿東溝河、黃河故道、溝渠防護林、故道灘區水土保持林面積0.4公頃。經濟林總面積2萬公頃,其中,蘋果主要分佈在黃河故道沿綫的朱集、蔡堂、孫溜、孔集、楊樓、孟寨、高韋莊等鄉鎮,桃集中分佈在馬樓、終興、王小莊等鄉鎮,葡萄主要分佈在曹馬、徐寨、李新莊、單城鎮等鄉鎮。單縣畜牧業發展簡介近年來,單縣畜牧業生産取得了可喜成績,呈現出勃勃生機。1986年被國傢農業部定為全國黃牛生産基地,1991年被山東省科委、畜牧局確定為稭稈養羊示範縣。全縣大牲畜存欄16.21萬頭、豬45萬頭、羊182.06萬衹、傢禽580.2萬衹,畜牧小區已發展到30多個,養殖專業村(自然村)300多個,其中牛、羊專業村8個,養豬專業村98個,特種動物專業村36個,養兔專業村23個,養雞專業村150多個,專業戶近5000戶,大型飼養場60多個。規模飼養小區和畜牧專業村建設使我縣畜牧業嚮集約化、規模化、産業化方面邁進了可喜的一步。單且發展畜牧業條件優越。作為國傢、省棉花生産大縣和商品糧基地縣,全縣糧食總産量達10億斤,每年可提供飼料糧2萬噸,主要作物稭稈中可作為飼草利用的約為80萬噸,另處各種餅、粕、糠、樹葉雜草3萬噸,飼草飼料不僅種類多,來源廣,且適口性好,開發利用潛力大。特別是在飼草飼料綜合開發利用上,應用了稭稈青貯氨化等新技術,使稭稈利用率達到50%。同時,單縣有40萬畝草場和荒地,年産牧草15萬噸。豐富的飼草資源,良好的發展條件,使單縣發展成為蘇魯豫皖交界處著名的畜牧生産基地。單縣屬農區畜牧業,基本形成了“小規模、大群體”的生産格局,實現了畜牧業品種良種化。當地主要品種有牛、羊、豬、雞等。青山羊是地産優良品種,全身是寶,其皮、毛、肉、骨、腸都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加工企業遍及城鄉,産品銷往全國各地,還有部分出口。魯西黃牛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享譽海內外。該縣成立了青山羊技術研究所、魯西南黃牛雜交研究中心,大力開展畜禽品種的改良和換代,積極推廣人工授精等新技術。羊的改良率達80%,牛的改良率達到85%,牛羊生産性能分別提高30%和42.1%。畜産品加工能力較強。隨着畜牧生産能力的提高和畜産品交易不斷擴大,單縣畜牧産品加工業不斷發展,全縣現有500噸位冷庫5座,萬噸精選羊肉生産綫一條。琴臺肉類聯合加工廠年加工牛羊肉1000噸,年産值過億元,利稅2000萬元。菏澤魯安製革有有限公司年加工250餘萬張,年産值近億元,利稅1671萬元。單縣醫用製品廠以青山羊腸衣為原料,生産醫用縫合綫和球拍綫,年生産醫用縫合綫500萬支,出口量300萬支,出口德國等十幾個國傢和地區。我縣畜牧業發展前景廣阔。到2000年,我縣將建成以東北部為産的20萬頭瘦肉型豬商品基地,以西南部為主的15萬頭魯西黃牛商品基地,以東南部為主的100萬衹青山羊和萬衹良種蛋鴨生産基地,以西北部為主的500萬衹良種蛋雞、肉雞商品基地,實現畜牧生産和加工的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係列化,形成畜牧業生産加工銷售一體化。單縣水産業簡介我縣屬黃河衝積平原,淮河水係,水産資源比較豐富,淡水養殖業基礎較好。有大型水庫(浮崗)一座,面積3萬餘畝;黃河故道2.8萬畝;長短引黃河道30餘條,可利用面積2萬餘畝;農村坑塘3838個,1.3萬畝;窯廠468個,可開發面積1.9萬畝;荒、鹼、澇、窪面積萬餘畝,總資源面積達13萬畝。據全縣水生動植物調查,魚類有11科21屬36種,以鯉科魚類為主。水生植物有:藕、葦、蒲、菱、各科眼子菜、浮萍、大小茨藻等。發展水産生産有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巨大的內在潛力。我縣水産養殖業正處於從傳統的養殖方式嚮現代養殖方式過渡階段,目前生産經營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坑塘:粗放粗養,單産300---500斤/畝,粗放精養500---800斤/畝,高産精養噸魚/畝。②大水面及河道:攔網、網攔養殖方式,單産100---300斤/畝;網箱養殖4--6萬斤/畝。③魚種生産:主要以二級培育為主,多以“四大傢魚”輔以雜交種類及羅非魚等培育。④捕撈形式:主要以船捕、網捕、電捕、幹捕等。年生産能力:水産品總量4000---6000噸,産值7000---8000萬元。開發項目設想:①浮崗水庫3萬畝綜合開發利用包括大水面增養殖、網攔、網箱、養殖等。②四點一.五項目開發,即李新集鄉大王莊點,千畝故道開發;黃崗鎮賈水口點千畝故道開發;楊樓鄉大薑莊點千畝故道開發;孔集鄉朱高臺子點千畝故道開發。曹叵集鄉李、邵、王“三角洲”五千畝綜合開發。若以精品工程精養方式,年內可實現水産品總量1.5---2萬噸,産值3--4億元。
  工業簡介
  單縣是魯西南較為發達的地區新興工業縣.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調整,單縣已形成了以紡織、化工、食品飲料、機械、皮革、塑料製品、醫藥製品為主的工業體係,擁有一批在全國、全省具有重要位置的企業和産品。紡織工業是單縣最大的工業部門,有鄉及以上紡織工業企業12.地區輕工業竜頭企業包括單縣麻紡集團,單縣四君子酒業有限公司,山東萊河集團。機械工業包括普通機械、電氣器材及金屬製品等行業,有鄉及鄉以上企業23傢。單縣作為地區工業縣,有菏澤市第一傢上市公司,有地區較為完善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因而被人稱為,在貧窮的魯西南走出了一個蒸蒸日上的縣城.
歷史沿革
  單縣古稱單父,由舜帝的老師單捲居住地而得名。周成王封少子臻於此,為單子國。春秋初期,屬宋國,後為魯國單父邑。戰國初期,復屬宋國。宋滅,改屬齊國。秦置單父縣,屬碭郡,此為單縣建縣之始。漢代三次為縣侯國,一次為縣王國。隋朝恢復單父縣。唐末置輝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單父縣,其地直屬單州。次年7月,降單州為單縣單縣由此定名,一直沿用至今。民國期間,先後屬濟寧道、曹濮道和國民黨山東省第二專署、第十一專署。1939年,日本侵略軍建偽單縣公署。1940年3月,共産黨在單縣東南部張寨一帶建立單縣抗日政府。1943年7月,在單縣東北部建立金曹縣抗日政府。1944年6月,在單縣西南部建立臨河縣抗日政府;9月以單縣東南蔡堂、吳溜地區為依據建立碭山縣(1947年曾一度改為華碭縣)。1945年12月,臨河縣改為單虞縣。1946年2月,撤銷金曹縣。1949年2月,碭山、虞城(東虞城)兩縣黃河故道以北地區,劃歸單虞縣。1949年8月,平原省湖西專署機關進駐單縣城,同時,撤銷單虞縣,恢復原建置,統稱單縣。1952年11月,隨湖西專區改屬山東省。1953年8月湖西專區撤銷,單縣歸屬菏澤專區。1958年12月,菏澤專區撤銷,改屬濟寧地區。1959年7月,菏澤專區恢復,復屬菏澤專區,現屬菏澤市。
  1994年12月29日,撤銷浮崗集鄉、李新莊鄉,設立浮崗集鎮、李新莊鎮(魯政函民字[1996]67號)。
  1998年11月9日,撤銷李半莊鄉,設立萊河鎮(魯政函民字[1998]32號)。1998年底,單縣轄37個鄉鎮。1999年12月22日,撤銷楊樓鄉,設立楊樓鎮(魯政函民字[1999]37號)。
  2000年,千禧年,單縣開始邁入經濟發展的正軌.
  2001年,單縣轄14個鎮、6個鄉:時樓鎮、單城鎮、萊河鎮、孫溜鎮、郭村鎮、高韋莊鎮、浮崗鎮、黃崗鎮、楊樓鎮、蔡堂鎮、朱集鎮、終興鎮、徐寨鎮、李新莊鎮、謝集鄉、高老家乡、曹莊鄉、竜王廟鄉、張集鄉、李田樓鄉。
  2002年5月14日,省政府批復同意:單縣撤銷竜王廟鄉,設立竜王廟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2年12月31日,單縣轄16個鎮、4個鄉。
  目前,單縣正在各級領導的帶領下,嚮由貧窮縣到富裕縣,從縣到縣級市的轉變.單縣人民在黨的光輝旗幟的領導下,奮勇前進.
行政區劃
  單縣轄3個辦事處、15個鎮、4個鄉:北城辦事處、南城辦事處、園藝辦事處、郭村鎮、黃崗鎮、終興鎮、孫溜鎮、高韋莊鎮、徐寨鎮、蔡堂鎮、朱集鎮、李新莊鎮、浮崗鎮、萊河鎮、時樓鎮、楊樓鎮、張集鎮、竜王廟鎮、謝集鄉、高老家乡、曹莊鄉、李田樓鄉。
歷史名人
  單捲
  又名善捲,居於單。相傳是原始社會後期東夷族中影響較大的氏族首領。 有纔德,受人擁戴,舜曾拜他為師,古人尊稱他為單父(單即單捲,父是對長輩男子的尊稱)。舜誠心要把天下讓給他,單捲說:“餘立於天地之中,鼕日衣皮毛,夏日衣葛xi;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宇宙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舜再三遜讓,單捲始終不肯接受,隱逸深山。後來,宋真宗賜給他一個封號叫遁世高蹈先生。
  宓子賤巫馬施
  宓子賤,字不齊,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魯哀公時任單父宰,為政三年,單父大治。《史記》中說:“子産治鄭,民不能欺 ,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訪賢問能。宓子賤來單父上任前,先拜訪了孔子,孔子告訴他:“不要因別人的意見與已相反而拒絶,隨便拒絶就要出現蔽聞塞聽,也不要輕率許人,輕率許了容易喪失操守。”又到漁者陽晝那裏請教:“你有送我的話嗎?”陽晝稍思道:“有兩點釣魚的體會,送給你吧。見到釣餌就咬的是陽鮫,這種魚肉薄味淡,見到魚餌,像看到又像沒看到,想吃又不貪吃的是魴魚,這種魚肉厚味美。”宓子賤連聲贊嘆:“好,好!”他來到單父上任,車子離城還很遠,一些官紳大戶就競相迎接,宓子賤一看,連聲催促:“車子趕快過去,陽晝說的陽鮫到了。”扯肘勸諫。宓子賤來單父時,有意請求魯公派兩個近史一起赴任。到任後,地方官都來拜見。宓子賤叫近史做記錄,近史寫字時,宓子賤不斷扯其臂肘,字寫不好,宓子賤就訓斥他倆,兩個近史一怒之下回去報告魯公。魯公百思不得其解,就請教孔子,孔子說:“宓不齊雄纔大略,能夠輔佐霸主。您用他做個單父還不放心,他扯肘的用意是嚮您進諫。”魯公恍然大悟,馬上派人飛馬到單父,對宓子賤說:“從現在起,單父就不用我去管了,那裏的事,完全由你處理。”這樣一來,宓子賤敢於施行政令了。鳴琴而治。孔子問宓子賤:“你治理單父,百姓都高興,你是怎樣做的?”宓子賤說:“我以對待父親之禮對待老人,以對待子女的心腸看待單父的孩子,撫恤孤寡,哀悼喪紀... ...我把他們當父親看待的有三個人,當兄弟看待的有五個人,當朋友看待的有十一人,有五個比我賢能的人,我尊他們為師。”孔子高興地說:“堯舜治理天下,努力尋求賢能輔佐... ...可惜你治理的是個小城。 ”宓子賤治單三年,任賢用能,常身不下堂,鳴琴唱和,把單父治理得物阜年豐,風淳俗美,史稱“鳴琴而治”。得失三味。孔子問宓子賤:“你做了官,有什麽得失?”宓子賤說:“沒有失去什麽,得到了三種東西,以前學過的現在能實行了,學問更加長進了;薪奉雖不多,亦可照顧親友,親友間更密切了;公事雖多,但也能擠時間走親看友,吊喪看病,朋友之情更深了。”孔子贊嘆說:“真是君子啊!” 巫馬施 ,字子期,孔子弟子。宓子賤從單父離任後,巫馬施繼任,他早晨星星未落就出門,晚上星星出來纔回署,櫛風沐雨,日夜勞苦,事必躬親,把單父治理得也很好。後來,巫馬施問政於宓子賤,宓子賤說:“我能用人,你能用力,能用人的安閑,能用力的勞苦。”
  呂後(漢高後)
  名雉,單父縣城東30裏呂姑村(今單縣終興鎮潘莊)人。前202年,劉邦稱帝,封呂雉為皇后;劉邦去世後,被封為太後。是一位有抱負、有韜略、有作為的政治傢。《史記》評價說:“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亂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製,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呂雉初嫁劉邦時,親率子女從事傢桑針織,過着自食其力的生活,具有中國勞動女性的本色。劉邦率衆起義,呂雉被官府關進大牢,歷經磨難,性格更加堅毅果敢。出獄後跟隨劉邦轉戰軍中,顛沛流離,經歷戰爭風雲, 增長了文蹈武略。 前205年,彭城之戰,劉邦敗北,呂雉被俘,被項羽扣為人質,他為成就劉邦的大業,忍辱負重。劉邦稱帝後,她參與朝政,獻策施計,輔佐朝政,機智權變,能謀善斷。後臨朝稱製十五年,推行約法省禁、與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幾件大事:(1 )叫各郡縣推舉優秀農民,予以勉勵,減輕賦稅,改秦稅什收其伍為什五稅一;(2) 允許已逃避山林、湖泊和逃之他鄉的農民回到家乡,並歸還田宅;(3 )釋放奴婢,回鄉農耕;(4)裁減大批軍官士卒,優先給以土地;(5)大赦天下;(6 )廢秦時因株連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7)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 使邊境安定。這些政策的實施,緩和了內外矛盾,刺激了生産發展,增強了漢王朝的國力。
  秦紘
  秦紘(1426-1505) 明中期名臣。字世纓。山東單縣人。景泰二年舉進士,授南京御史。因彈劾宦官諸不法事,遭權貴忌恨,受中傷,謫降為湖廣驛丞。天順初任雄縣知縣,宦官杜堅捕殺天鵝,他杖其隨從,被逮下詔獄。憲宗繼位後,先後任葭州、秦州知州,繼升為鞏昌知府,再升為陝西右參政。因鎮壓岷州小股農民起義有功,進俸一級。成化十三年(1477)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因彈劾鎮國將軍奇澗,奇澗之父慶成王反誣,緻被逮下獄。宦官尚亨籍沒秦傢,僅得敝衣數件。成化帝甚受感動,賜鈔萬貫,奪奇澗等3人爵,他復職為河南巡撫,不久調任宣府。因抵禦小王子入寇有功,進左僉都御史,仍兼宣府巡撫。不久,奉召回京任戶都右侍郎,受萬安所誣,降為廣西右參政,不久又升為福建左布政使。孝宗即位後,受大學士王恕推薦,升任左副都御史,督理漕運,翌年進為右都御史,總督兩戶軍務。上任不久即彈劾總兵官安遠侯柳景,以貪暴罪被逮下獄。柳景與周太後有親,反誣秦紘。經廷訊,秦紘無罪,柳景被奪職,秦紘亦罷職。廷臣連疏請留,數月後復起為南京戶部尚書。弘治十一年(1498)引疾回鄉。弘治十四年以蒙古諸部擾邊,奉召為戶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製三邊軍務,練士卒、易守將、興屯田、申明號令,軍聲大振。經奏準,修築諸邊城堡14000餘所,垣塹6400餘裏,固原遂為邊防重鎮。弘治十七年加太子少保,召還理戶部事,以年老辭歸。翌年死,贈官少保,謚"襄毅"。
  周自齊
  周自齊(1871~1923) 字子廙,單城鎮牌坊街人,出身達官世傢。其曾祖父周鳴鑾清嘉慶己巳恩科進士,後任廣東分巡雷瓊兵備道;祖父周毓桂,清道光丙戌科進士,後任廣東雷州知府。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他應京兆試,科順天鄉試副榜。歷任駐美公使館參贊、領事,外務部右丞、左丞,山東都督兼民政長、中國銀行總裁、財政總長、 交通總長、陸軍總長。1922年3月,署理國務總理。1922年6月2日,攝行大總統職務,是月11日,黎元洪復職大總統,周退出政界。1923年9月12日,病故於北京。
名勝古跡
  專門以獅子、壽字為雕刻內容的石坊精品百獅坊、百壽坊全國獨一無二,是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張固堆、馬固堆等竜山文化遺址為前來覓蹤的人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此外,還有宓子賤政瑕撫琴處——琴臺、有傳說呂洞賓駕落祥雲,閉目養神的曬仙臺、有留下歷代文人墨客足跡的天台等。
  單縣牌坊:從宋元明年間至清,有記載的達百餘座,單縣因此榮享“牌坊縣”。牌坊又名牌樓,是一種門洞式紀念性建築物,舊時用以宣揚封建禮教、標榜公德。清末民初,單縣還存有“節孝坊”三十餘座,可惜這些精美的石刻在十年浩劫中被拉倒砸碎。值得慶幸的是,尊居群坊之冠的百獅坊和百壽坊,在有識之士和群衆的保護下纔幸免於難,現仍巍然屹立於藍天白雲之下,目睹着人世間的滄桑之變。一九七七年被列入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百獅坊,因坊體夾柱上精雕百個石獅,故名。百獅坊原名節孝坊,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為贈文林郎張蒲妻朱氏建,因此又稱“張傢牌坊”。她坐落於縣城北部牌坊街,高約十四米,寬約九米,石構,通體雕刻,正間單檐,次間重檐,歇山頂。正間前後坊心鎸有“節孝坊”三個楷書大字。百獅坊均為透雕和浮雕,因為百個獅子雕刻精緻,形無同者而居群坊之首,名揚海內。全坊結構嚴謹勻稱、氣勢宏偉、雕鏤精美、物象生動,玲瓏剔透,繁而和諧,令人一賞三嘆。
  百壽坊,因其正間前後上坊心環雕百個變形篆體“壽”字,故名。百壽坊原名“敕褒節孝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為翰林孔目朱淑琪妾孔氏建,又名朱傢牌坊。百壽坊高約十三米、寬八米,其建築宏偉與雕刻精緻可與百獅坊媲美。雕刻內容有:獅子、竜鳳、仙鶴,還有牡丹、梅花、鬆石、竹蘭、寶象花、唐蔓草,以及商周秦漢時的金石圖案,二方四方連續等。這些,都深刻表現了我國古代石工匠心獨運的藝術構思和精美華茂,爐火純青的建築,雕刻工藝。
  總的看來,百獅坊雄偉高大,以透雕取勝;百壽坊規模略小,但各種紋樣、圖案配置的嚴謹無暇,二坊各有千秋,這對中國建築、雕刻史上的孿生姐妹為後代所瞻仰。
  平原明珠——浮竜湖,浮竜湖位於單縣的西南部,距單縣城15公裏,它南依凹凸不平的黃河故道,北接一望無際的平原。現屬單縣浮崗鎮管轄。由浮竜湖和月牙潭兩部分組成。浮竜湖呈東西狹長形狀,東西長約1⒉5公裏,南北寬⒉5公裏,面積3⒈26平方公裏,水深約⒊5-5米,月牙潭呈狹長形狀,面積約5平方公裏。浮竜湖和月牙潭水面積約 3⒍26公裏,占浮崗鎮總面積的 2⒌18%。水質純淨無任何污染。有閆潭灌區南引黃幹綫,小浪底焦莊水閘兩條送水途徑,長年可保持一定的蓄水量。據有關史料記載浮竜湖成型於明朝嘉靖年間的黃河决口,黃河在此决口一瀉千裏,衝積成兩個大窪地,隨着黃河的改道和地質地貌變動,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封閉的大潭坑,在當地流傳着潭坑深不見底直通東海竜宮,每逢農歷2月22日竜擡頭時,竜王派其四子來此處察看民情的傳說。
  湖西革命烈士陵園
  國傢級革命紀念地
  湖西革命烈士陵園原名湖西區抗日烈士陵園。1945年7月,由原湖西地委、行署、軍分區為安葬和紀念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在湖西大地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1946年,國民黨軍隊進犯單縣,陵園遭受嚴重破壞。1952年,由原湖西地委重修,更名為湖西革命烈士陵園。由於當時建設條件的限製,原陵園的烈士紀念建築物大都是磚木結構,歲月的風雨侵蝕和地震等自然原因的影響,烈士紀念建築物發生斷列裂、傾斜、脫落等現象。1992年,縣委、縣政府發動群衆捐資300萬元,按照陵園公園化的要求,對烈士陵園進行了改擴建。陵園主要有湖西革命烈士紀念塔、烈士紀念堂、烈士紀念亭、烈士英名碑和兩座烈士單墓、四座烈士公墓等16處烈士紀念建築物。
  湖西革命烈士陵園北依護城堤,南臨單豐路,共占地150畝,安葬着2641名革命烈士,其中湖西區黨組織的創始人有湖西抗日根據地的開拓者、湖西行署專員李貞乾、中國人民解放軍旅長吳大名烈士等。湖西革命烈士陵園集陵園公園於一體,是我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活動基地。蒼鬆翠柏無不顯現着革命先烈的鋼筋鐵骨,五彩鮮花,處處昭示着全縣群衆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景仰。湖西革命烈士陵園1998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1996年被省政府批準為全省國防教育活動基地,2001年5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鬍耀邦、劉伯承、楊得志、舒同、潘復生、宋任窮、梁步庭等領導先後為湖西革命烈士陵園題詞、題字。
  黃河故道:在單縣境內西起高韋莊鎮二郎廟南,嚮東經浮崗鎮、黃崗鎮、楊樓鎮至蔡堂鎮義和村南,途經五個鄉鎮,長51公裏,平均寬五公裏,橫貫單縣南境,形成與安徽碭山縣、河南商丘市、虞城縣的自然分界綫,森林覆蓋率在70%左右,黃河故道地形地貌獨特,自然環境優美,是開發生態林業、生態農業旅遊的最佳場所,現正在申請為國傢級濕地保護區。
  總之,單縣旅遊資源類型較多、內涵豐富、品位較高、吻合現代人的需求,具有很好的開發價值。
節日習俗
  春節
  春節,魯西南人稱為“過年”,是全年中最隆重的節日。臘月三十上午,人們多在堂屋傢中當門挂起傢譜,上有祖先姓名,以示紀念之意,然後張貼年畫、春聯。中午,擺供祭神,供奉祖先,同時燃放鞭炮。除夕之夜,人們在大門前橫置一“擋門棍”,防止鬼怪進院。鍋中要放饃頭兩個,俗叫“壓鍋”,以求全年有飯吃。人們穿新衣,給孩子“壓歲錢”,全家人吃團圓飯,青少年則秉燭守歲,通宵達旦。正月初一五更天,全村老幼皆早起,迎新年。初一五更天人們吃素餡餃子,取“素靜”之意。初一這一天,人們盡情玩樂,初二,親友互相串門,走親訪友,十五這天,落傢譜,放鞭炮,表示結束。
  元宵節
  又叫“燈節”,因為正月十五古時叫上元,所以也叫上元節、元夕節。在歷史上,元宵節熱鬧之盛,成為春節後的最高峰,甚至春節也為之遜色。在燈節的日子裏,唐代出現了雜耍技藝,宋代增加了猜燈謎,到了明代增添了戲麯。在歷史上,燈節有時長達三至十天。到了民國,因國傢百餘年來受外侮內患所睏擾,國睏民貧,漸漸縮減成衹有十五日一夜燈節。歷代描寫元宵節詩文很多,不能一一列舉。魯西南這一天,傢傢燃放鞭炮,吃水餃,中午擺供祭神吃花糕。這天,晚間各種民間雜耍競相演出,諸如高蹺、旱船、獅子、竜燈、武術。戶戶挂彩燈,村村放焰火,男婦老幼觀燈賞花,夜深方罷。有人曾作詩云: 年年燈鬧上元春,曼衍魚竜百戲陳。男女老少街上走,一輪皓月照行人。
  清明與寒食
  我國有些節日因日期接近,往往混為一體,寒食與清明即是。清明本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從氣候上說,天已漸暖,天朗氣清,有雨也是毛毛細雨,潤物無聲,草木嫩緑,萬物萌發,人們度過嚴寒,正是農耕、踏青、蕩鞦韆、放風箏的季節。故曰:清明。清明在魯西南又稱鬼關門節,是說鬼的上司從此日起便把鬼管束起來,以免妨礙農事。因此,人們上墳祭祖,燒紙添墳,以示不忘祖宗之意。是日晨人們多吃小米飯、菠菜湯與雞蛋。傳說清明吃七個紅皮雞蛋治“癆傷”。1949年後,清明節又成了“掃墓”紀念革命烈士的節日。寒食在古代是掃墓的節日,它在清明前一二日,又稱“禁煙節”、“冷節”。這一天禁止煙火,衹吃冷食,是紀念介子推的日子。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正是秋季三個月之半,故叫“中秋”。這天人們賞月飲酒。魯西南民衆在節前,親朋之間互相饋贈月餅、蘋果、燒雞、酒肉等。外出人必須在此日趕回傢,是為闔傢團圓。這夜,月朗風清,人們於庭院之中把月餅、石榴等擺上桌案,是謂“圓月”。然後,傢人分食月餅,飲酒閑談,直到夜深方罷。詩曰:蟾宮桂殿淨無塵,八月十五月滿輪;闔傢相聚喜團圓,天倫之樂在真純。
傳統名吃
  【單縣青山羊】
  單縣青山羊,因其有“四青一黑”(毛、蹄、嘴、角青色、前膝黑色)的特點而得名。它抗病能力強,粗飼養,生長快,成熟早,繁殖能力強, 最宜農傢飼養。其皮為世界著名的三大皮毛品種之一,質地優良,毛色美觀,初生羔羊之皮是生産加工皮衣製品的上等原料,板皮、猾皮深受外商歡迎,是單縣傳統出口物品。其肉是製作“單縣羊肉湯”的主要原料,肉鮮質細,肥瘦適中,味美爽口。
  【單縣西紅柿】
  單縣種植西紅柿歷史悠久,單縣雙季無籽西紅柿,其特點是果大、肉多、早熟、無籽、高産、營養豐富。現已發展到一年五作五收,常年滿足市場之需求。據營養學家鑒定,無籽西紅柿色鮮味美,營養豐富,不僅含有大量維生素和鈣、鐵、硫、磷、鈉、鎂等多種礦物質,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即可生吃,又可熟食;即可作為水果,又可以加工成餐桌上的上品。1982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鬍耀邦來單縣視察時,對“單縣雙季無籽西紅柿”大加贊揚,稱贊單縣種植西紅柿專傢任忠寬為“西紅柿大王”。《人民日報》等多傢媒體予以報導,1996年3月單縣被命名為“中國西紅柿之鄉”。
  【四君子酒】
  四君子酒,因唐天寶年間,著名詩人李白、杜甫、高適、陶沔聯袂登單縣古跡半月臺,被後人譽為“半月臺四君子”,由此而得名,四君子酒以優質高粱為原料,采用中溫麯發酵,在繼承傳統的老五甑混蒸蒸工藝的基礎上,應用當代釀酒新科技精心釀製而成。産品具有無色透明、窖看清雅、綿柔甘洌、餘香悠長之特點,屬濃香型優質白酒。2004年被評為中國知名品牌、首屆中國林産品交易會接待專用酒。2005年被評為中國消費者基金會消費者滿意品牌、中國歷史文化名酒、山東名牌産品。
  【單縣羊肉湯】
  單縣羊肉湯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單縣最有代表性的傳統名吃。單縣羊肉湯的的特點是:"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膻不腥,味道鮮美異常。羊肉湯品種繁多,各有特色,天花(羊腦)湯有健腦明目之功,尤其適合老年人和神經衰弱者飲用;口條湯有壯身補血之能,最宜病愈大補者常食;肚絲湯肥中帶瘦,奶渣湯沙酥帶甜,還有馬峰窩湯、三孔橋湯、羊雜湯等,達72種之多。單縣羊肉湯製作精細,在用肉、燒煮、配料、加工、器皿等方面均十分講究。用肉選用單縣東南大沙河兩岸的" 捶羯”、"蒙羊”等青山羊肉。 燒煮方法是:先將50斤清水添入鍋內,待鍋燒響放進鮮肉30斤,羊雜和骨架各一副,用大火燒開(以木柴火為好),頂出血沫,爾後將佐料下鍋,同時外加大蔥、生薑各半斤和????適量,再熬40分鐘即成。佐料主要有白芷、肉桂、草果、陳皮、杏仁等,要按一定比例適量下鍋,多了則藥味出頭,少了則腥膻除不淨。食用時,取湯鍋中熟羊肉和羊雜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湯,加上蒜苗末、香辣油即可。單縣羊肉湯色香味俱佳,在國內享有盛譽。各地賓客到單縣,均以品嚐單縣羊肉湯為快事。淮海戰役後,劉伯承、陳毅兩位將軍回西柏坡匯報工作路過單縣,對單縣羊肉湯大加贊揚。鬍耀邦總書記、喬石委員長、楊得志參謀長等到單縣視察,都品嚐了單縣羊肉湯,一致贊揚味道鮮美,別具風味。
  【蜜三刀】
  始創於明朝末年的單縣蜜三刀,以色、香、味、型俱佳而久負盛名,深受蘇、魯、豫、皖四省群衆的喜愛。單縣密三刀采用精細面粉、植物油、白糖、蜂蜜、桂花、芝麻仁等為原料,經和面、成型、油炸、過漿等一係列工序精製而成。該産品呈長方型,中間有兩條刀痕,挂漿和粘附芝麻均勻,表面光亮晶瑩,呈棕黃色。食之香甜可口,綿酥細膩。
  【油煎包】
  油煎包,是單縣名吃之一,數縣城劉隅首駱傢的最好。它分葷素兩種。葷餡包以羊肉泥為主餡,配以各種輔料,包成月牙形。素餡包用韭菜、雞蛋、豆腐片調餡,包成橢圓形。葷素兩種包子,都是用發酵的面做皮。包好餡後,擺在平底鍋內,澆上水糊,用火燒開熬幹後,加上香油煎成,外表油光發亮,入口焦香酥軟。
  【吊爐燒餅】
  單縣徐傢吊爐燒餅,因其用具、做工、造型。胃口與其它“面食”類不同,而被工商部門命名為“傳統名吃”。
  徐傢吊爐燒餅,始創於二十世紀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創始人徐嚮清(1893-1973),一生善做各類面食及小吃,且每做必精,每做必火。他在不斷探索和改進面食製作工藝和選料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推出了兼具其它面食特點而又不同於其它面食的“吊爐燒餅”。其製作工具“吊爐”,頗有特色。一般製作燒餅的工具是燒餅在上面,火在下面烤,而吊爐則是燒餅在下面,火在上面,先用火將爐烤熱,然後利用扛桿將火爐吊起放入燒餅,上燒下烘而成。其外觀呈圓形,比一般燒餅直徑小很多。選用精白粉、精油、核桃、花生仁、肉丁、芝麻????及各種佐料面精製而成。因其製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裏嫩,香酥可口,外型 美觀,深受單縣城鄉及周邊群衆的喜愛。
  徐傢吊爐燒餅的第二代傳人徐林擇自幼隨父從事操作,深得要領,他製作的吊爐燒餅,更是誘人可口。一九五二年被推薦參加了山東省飲食服務大賽,其製做的燒餅被大會譽為特色名吃。
  現在單城劉隅首經營徐傢老吊爐燒餅的徐啓尚為第三代傳人,他嚴格遵照傳統工藝,製作講究、使徐記吊爐燒餅這一老字號食品更是煥發了青春,為廣大消費者樂選樂道。
單縣黃河故道
  黃河故道橫臥單縣南境,與單縣城最短距離20多公裏。西起單縣、曹縣接壤的高韋莊鎮、東至孔集鄉進入碭山縣境,長50余公裏,寬10公裏左右。成為單縣與商丘、虞城、碭山的自然分界綫。單縣地外黃河下遊地區,歷史上黃河决口改道後,多次流經單縣,給單縣帶來巨大災難。1168年,黃河自李固渡(今河南延津縣境內)决口,從此之後, 黃河經單縣高老傢流入單縣境內, 黃河主河道流經單縣南部。1855年,黃河又由河南蘭封縣銅瓦廂决口改道,奪大清河北上,流入渤海。今單境內的黃河故道,就是這次改道後的遺跡。自1855年到建國前近百年間,黃河故道基本上是廢河。每逢旱季,河床及兩岸灘地幹裂;雨季則往往是河水漫溢,泛濫成災,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十分註意改造和治理黃河故道。在此植樹造林,護堤固沙,修建了浮崗、尖咀王莊等水庫,基本做到澇能排、旱能抗的局面,為農業生産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尤其改革開放以來,故道兩旁的人民用自己的辛勤雙手、聰明才智,更加合理、科學地利用開發黃河故道。大堤兩旁,如今已是林帶如織,果樹成行。每到春天來臨,故道裏總會飄出沁人的花香,引得衆多遠近養蜂者來此放蜂。堤內,農業生産連年豐收,並發展了有特色的農副業,黃河故道的玫瑰種植已達萬餘畝,年産玫瑰花10萬公斤以上,每年古歷五月,玫瑰花盛期,萬紫千紅,爭奇鬥妍,引得外地客商到此遊玩、洽談商貿。在低窪成片的地方,深挖成塘,或養魚,或種蘆葦等,以此提高效益。現在手工業發展更為迅速,兩岸人民興建了許多大型蜂蜜廠,成為菏澤地區蜂蜜主要供應地之一。
單縣鼓吹樂
  單縣鼓吹樂為魯西南鼓吹樂的一個分支,樸實爽朗,優美細膩,富有濃厚的鄉土 氣味和生活氣息。它使用的樂器分為吹管樂和打擊樂兩類。吹管樂有嗩吶、笛子、笙、悶子、把攥子。打擊樂器有梆子、小鑔、小鑼、雲鑼、小鼓等。在鼓吹中,主要的樂器是嗩吶。嗩吶在單縣俗稱"喇叭”或"響器”。分為大嗩吶、中嗩吶、小嗩吶和錫笛四種。笛子,分為梆笛、小尖笛和銅笛。笛子是嗩吶的主要伴奏器。打擊樂器主要用於伴奏中,起着掌握節奏,製造氣氛,增強色彩的作用。單縣鼓吹樂演奏麯目豐富多彩,有嗩吶麯牌、戲麯和麯藝牌及民間小調等。經常演奏的有《擡花轎》、《大笛攪》、《叫句子》、《山坡羊》、《鎖南枝》、《雙合鳳》以及各種開門等。演奏的形式有:行進演奏,用於迎親、送葬及節日喜慶等場合;坐場演奏,即樂手們圍坐在桌子四邊,邊吹邊打,常演奏些大麯牌或卡戲。
  單縣素有"嗩吶之鄉”的稱謂。這裏鼓吹藝術源遠流長,是人民大衆特別歡迎的民間器樂,有着深厚的群衆基礎,歷代盛行不衰,鼓吹樂班遍及城鄉。初步統計,當前全縣約有"響班”30多個,藝人達200餘人。鼓吹樂是民間藝術形式,常用於婚喪嫁娶和各種喜慶場合,這已成為一種風俗。
  同時單縣流行着多種地方戲劇和麯藝,而鼓吹樂是其不可缺少的伴奏樂器。藝人們以鼓吹樂為謀生職業。為了保住這種謀生手段在競賽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刻苦學技藝,不斷提高演奏水平,從而推動了鼓吹藝術的發展。單縣有許多的鼓吹藝人世傢,他們代代相傳技藝,有的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在這些樂班中,有衆多的演奏 能手,技藝高超,麯目豐富,頗具特色,有的揚名一方,有的在全省全國都有很大影響。
  【圖片單縣
  領導視察
  風光
英文解釋
  1. n.:  Shan County
相關詞
教育學校高中中學旅遊山東菏澤水庫
行政區劃地理鄉鎮經濟飲料酒業飲食小吃
休閑生活醫療衛生醫院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朱集鎮張開浮崗鎮張開時樓鎮張開竜王廟鎮張開曹莊鄉
張開郭村鎮張開謝集鄉張開黃崗鎮張開楊樓鎮張開張集鎮
張開單城鎮張開李新莊鎮張開終興鎮張開孫溜鎮張開高韋莊鎮
張開徐寨鎮張開蔡堂鎮張開高老家乡張開李田樓鄉張開北城辦事處
張開南城辦事處張開萊河鎮高老傢鎮園藝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