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行政區劃代碼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code |
371721 |
|
曹縣,山東省首批20個省管縣之一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豫兩省八縣交界處,是東部企業嚮中西部地區梯次轉移的橋頭堡和承接帶。全縣總面積1966平方公裏,耕地197萬畝,轄27處鄉鎮街道和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中3個街道、16個建製鎮、8個鄉,1179個行政村, 2759個自然村,總人口155萬。 縣人民政府駐曹城辦事處。 |
|
明洪武二年(1369年),曹州治因水患遷置楚丘縣盤石鎮,撤楚丘縣入曹州,洪武四年(1371年)降曹州為縣,始有曹縣,明正統十年(1445年)十二月,劃黃河以北的十八都復置曹州,曹縣應更名而未更,沿用至今。也就是“曹州牡丹甲天下”的“曹州”。 |
交通發展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
曹縣交通便利,濟廣高速、105 、220國道和十二條省幹道交織成網,四通八達,其中濟(濟南)廣(廣州)高速在曹縣境內約45km。距日東(日照-東明)高速公路35公裏,連霍高速公路35公裏。境內德商高速、濟鄭高速均已建成通車。南臨隴海鐵路,北靠新石亞歐大陸橋,京九鐵路縱貫全境。縣城距離商丘鐵路樞紐和菏澤鐵路樞紐均為50公裏.距離鄭州新鄭國際機場190公裏,距離濟南遙墻國際機場270公裏。目前,全縣共有通車里程2233.79公裏,其中,國道兩條,即105、220國道,總里程為29.1公裏;省道5條,即臨商路、聊商路、棗曹路、劉民路、莊青路等,總里程為186.3公裏;縣鄉公路10條,即許單路(63公裏)、古南路(42.19公裏)、曹梁路(35公裏)、崗韓路(18.5公裏)、前汪樓----莊寨(24.6公裏)、閆青路(17.6公裏)、德商路----孫老傢(12.3公裏)、臨商路----韓集(18.4公裏)、曹郭路(15.4公裏)、韓集----定黃路(7.5公裏),總里程254.49公裏;鄉村路400餘條,總里程1763.9公裏。 |
|
曹縣古稱北亳,後稱磐石鎮,建縣於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解放初期由曹縣、復程縣、齊濱縣三縣合併而成。公元前1700年,商湯在此建都,成為商朝早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歷史學家稱為“華夏第一都”。在這塊土地上,先後養育了治水英雄大禹、第一個奴隸出身的宰相伊尹、古朝鮮第一個國王箕子、哲學家莊子、軍事傢吳起、農學家氾勝之、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等一批叱咤風雲的帝王將相和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著名專傢學者。現存的古遺址有10多處約20萬平方米,自然形成星羅棋布的地下歷史博物館,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商都文化開發已列入山東省“三山、兩聖、一半島”總體規劃,湯王墓、伊尹廟、箕子墓正在開發修復中。曹縣是革命老區,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劉伯承、鄧小平、徐嚮前都在這裏戰鬥過。曹縣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民風淳樸,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素有“戲麯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舉重之鄉”的美稱,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傢馬金鳳、崔蘭田,亞洲舉重冠軍馬文廣,著名舉重教練馬文輝,書畫名傢李榮海、張劍萍等都是曹縣人。
1988年11月24日,撤銷城郊、侯集、青固集、魏灣、孫老傢、閻店樓、梁堤頭、普連集、韓集、莊寨10個區;撤銷東李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曹城鎮、侯集鎮、孫老傢鎮和王集鄉;撤銷溫莊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曹城鎮、普連集鎮和莘塚集鄉;撤銷王呂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魏灣鎮、倪集鄉和鄭莊鄉;撤銷劉崗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韓集鎮和桃源鄉;撤銷王莊寨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普連集鎮、青崗集鄉和莘塚集鄉;撤銷秦莊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古營集鄉和安仁集鄉;撤銷孟樓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蘇集鎮;撤銷袁辛樓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青固集鎮、龔樓鄉和安蔡樓鄉;撤銷紅廟莊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青固集鎮、蘇集鎮和龔樓鄉;撤銷祝口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梁堤頭鎮;撤銷北青山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鄭莊鄉和邵莊鄉;撤銷魏莊寨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閻店樓鎮、鄭莊鄉和大集鄉;撤銷火神臺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閻店樓鎮、安蔡樓鄉、仵樓鄉和大集鄉;撤銷望魯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青固集鎮、安蔡樓鄉和仵樓鄉;撤銷仲堤圈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閻店樓鎮、朱洪廟鄉和邵莊鄉;撤銷劉尚玉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魏灣鎮、樓莊鄉和常樂集鄉;撤銷西田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磚廟鎮、魏灣鎮和常樂集鄉;撤銷白茅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莊寨鎮、桃源集鄉和大寨集鄉。
1996年12月29日,撤銷古營集鄉、桃源集鄉,設立古營集鎮、桃源集鎮(魯政函民字[1996]67號)。
1999年12月22日,撤銷邵莊鄉,設立邵莊鎮(魯政函民字[1999]37號)。
2000年6月21日,撤銷安蔡樓鄉,設立安蔡樓鎮(魯政函民字[2000]50號)。
2000年,曹縣轄16個鎮、1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1335422人,各鄉鎮人口: 曹城鎮 127500 莊寨鎮 56329 桃源集鎮 41351 韓集鎮 43437 磚廟鎮 32749 古營集鎮 46211 普連集鎮 52901 魏灣鎮 60535 侯集回族鎮 36304 蘇集鎮 44594 孫老傢鎮 45025 閻店樓鎮 51557 邵莊鎮 49783 青堌集鎮 51535 梁堤頭鎮 39173 安蔡樓鎮 53843 申樓鄉 25498 青崗集鄉 33601 常樂集鄉 39884 大寨集鄉 19811 莘塚集鄉 30441 安仁集鄉 26670 倪集鄉 44561 樓莊鄉 31800 王集鄉 31155 鄭莊鄉 55027 龔樓鄉 29604 大集鄉 37552 朱洪廟鄉 30523 南李集鄉 33305 仵樓鄉 33163 。
2001年,曹縣轄16個鎮、9個鄉:曹城鎮、磚廟鎮、韓集鎮、桃源集鎮、莊寨鎮、位灣鎮、邵莊鎮、梁堤頭鎮、閻店樓鎮、安蔡樓鎮、青固集鎮、蘇集鎮、普連集鎮、古營集鎮、孫老傢鎮、侯集回族鎮、王集鄉、鄭莊鄉、倪集鄉、大義集鄉、樓莊鄉、常樂集鄉、朱興廟鄉、仵樓鄉、青崗集鄉。
2002年5月14日,省政府批復同意:曹縣撤銷王集鄉,設立王集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2年12月31日,轄17個鎮、8個鄉。
2008年撤消曹城鎮,劃分三個街道分別是青菏辦事處、曹城辦事處和磐石辦事處。 |
|
自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至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過境,留下三條故道,自然資源豐富。
土地資源 共有157萬畝耕地,黃河故道區正處於開發階段,待整理的土地就有30萬畝,發展空間非常廣阔,有實現“土地占補平衡”的比較優勢。水資源 曹縣是黃河水進入山東的第一站,黃河水通過引黃工程進入南部的太行堤水庫後直接入城。全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高度自66米降至45米,有楊河、東魚河、東魚河南支、定新河、曹北河、新衝小河、白花河、太行堤河、團结河、勝利河、黃白河、引黃幹綫、賀李河等較大河流,均為淮河水係。地下水豐富,地下水人均占有量406立方米,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47倍;畝均水資源總量293.3立方米,在北方屬豐水地區。工業用水1.1元/m3。其它資源 曹縣石油、天然氣、煤炭、地熱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十分廣阔。
勞動力資源 曹縣勞動力充足,素質較高。全縣農村勞動力數達60萬人,其中一半為富餘勞動力,具有勤勞、樸實、能幹的特點。僅18—30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完全勞動力就超過15萬人,多數受過專業技能培訓,具有較高素質。
農業資源 曹縣農業資源豐富,曹縣屬黃河衝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建國後纍年平均氣溫大於0℃活動積溫為5200度,日照時數2640小時,無霜期212天,降水量708毫米。盛産小麥、棉花、玉米、花生、大豆、蘆筍、杞條等,是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優質棉生産基地縣、全國菜籃子工程生産先進縣、全國食品工業百強縣、全國蘆筍生産第一縣。 2007年4月16日—19日,由中國蔬菜流通協會、菏澤市人民政府主辦,曹縣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中國(曹縣)國際蘆筍節,在曹縣成功舉辦。
林業資源 曹縣是全國最適宜植樹的地區之一,是國傢命名的平原緑化達標縣、京九緑化示範縣、淮太流域造林項目示範縣、沙化治理先進縣,是全省桐木製品、楊木製品、柳編製品出口第一縣,2004年6月,被中國林學會授予“中國泡桐加工之鄉”、“中國楊木加工之鄉”、“中國柳編之鄉”稱號。目前,全縣林地面積發展到85萬畝,農田林網176萬畝,農桐間作40萬畝,杞條8萬畝,名特優果園7萬畝,林木蓄積量289萬立方,林木覆蓋率達到28.8%。年育苗1.5萬畝,年采伐桐木4萬立方,速生楊5萬立方,年産杞條12萬噸,年産果品1.5億公斤。
畜牧資源 曹縣是全國農區畜牧生産先進縣、全國青山羊生産基地縣和稭稈養牛十佳示範縣,獲得了養牛總量、稭稈養牛、良種牛育種三個全國農區縣第一,也是全國首次規模化剋隆牛實驗基地。魯西黃牛、青山羊是全國有名的畜牧品種,牛羊皮張質地細膩,便於分割。
2009年3月 由山東省地質科學實驗研究院及菏澤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勘探發現曹縣煤田,煤田以曹縣北部青崗集地區為主體,嚮北跨至定陶及牡丹區。初步勘探結果顯示,曹縣煤田煤層厚達8米多,煤質為國內外稀缺的焦煤。目前,這一煤田地下1800米以淺已初步圈定資源量超過30億噸,按目前市場焦煤價格,潛在經濟價值超過1.5萬億元。
據山東省地質科學實驗研究院副院長張增奇介紹
曹縣煤田是由該研究院及菏澤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勘探發現的,煤田以曹縣北部青崗集地區為主體,嚮北跨至菏澤市定陶縣及牡丹區。初步勘探結果顯示,曹縣煤田煤層厚達8米,煤種為國內外稀缺的焦煤。目前,在新發現煤田邊部的勘探工作仍在繼續。張增奇說,將來還可能有新的儲量發現。
這是山東省繼巨野煤田之後,在魯西南地區發現的又一大型煤田。此前發現的巨野煤田探明總地質儲量為55.7億噸,煤藏以焦煤、肥煤為主,具有高熱值、特低灰、特低硫等特點,平均厚度6.6米。 |
教育概括 Education summarized |
曹縣現有國辦學校559處,在職教工10819人,離退休教職工3543人,教學班4543個,在校生193435名。 ①縣管學校8處(縣一中、二中、三中、、三職高、梁職高、教師進修學校、實驗中學、聾啞學校);在職教工1579人,離退休教職工285人;高中282個班,19684名學生;初中156個班,11416名學生;特教10個班,99名學生。 ②鄉鎮中心學校25處,在職教職工6788人,離退休人員3007人;轄小學500處,3463個班,114965名學生。 ③鄉鎮中學48處,在職教職工2452人,離退休251人,共有632個班,41271名學生。 曹縣現有批準的民辦學校32處, 其中,高中7處,初中13處,小學17處,教職工1300名,在校生4.8萬名。 |
|
曹縣共有醫療機構35處,其中縣直單位9處,包括:縣院、中醫院、縣立醫院、公費醫院、婦幼保健院、防疫站、結核病防治所、衛生職工中專。鄉鎮衛生院26處:其中中心衛生院10處,一般衛生院16處。全縣共有衛生工作人員3448人,其中縣直1550人,占45%,鄉鎮1898人,占55%,共有離退休人員462人,其中離休10人,退休452人。全縣有村衛生室980 處,鄉村醫生1682 人。2004年底,26處鄉鎮衛生院共有業務用房5.65萬平方米,占據門診樓12座,病房樓4座,擁有固定資2618萬元,其中設備資産248萬元,擁有CT一臺,各種型號X光機40臺、B超39部、心電圖機47臺,救護車18輛,開放床位985張,其中中心衛生院513張,一般衛生院472張。在鄉鎮衛生院中,77%的科室設備較為齊全,3.8%能開展上腹部手術,61.5%能開展下腹部手術,100%能開展正常分娩,38.5%能處理難産,90%能開展中醫藥治療。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曹縣3個街道、16個鎮、8個鄉:曹城街道辦、青菏街道辦、磐石街道辦、莊寨鎮、普連集鎮、青固集鎮、桃源集鎮、韓集鎮、磚廟鎮、古營集鎮、魏灣鎮、侯集回族鎮、蘇集鎮、孫老傢鎮、閻店樓鎮、梁堤頭鎮、安蔡樓鎮、邵莊鎮、王集鎮、青崗集鄉、常樂集鄉、倪集鄉、樓莊鄉、鄭莊鄉、大集鄉、朱洪廟鄉、仵樓鄉。 |
|
建造區內傳統的民房大部分是土木結構,建築材料和建築方法因地製宜,形成地域差別。院墻、屋墻一般用土建造,其方法有多種:一是板築,流行有數千年,用木板夾出空間,其中填濕土,用腳踏實,再用特製的木板打實、打光,邊踏邊打,俗稱“打墻”。二是垛墻,就地取土和泥壘墻,黃河灘區居民多用此法。三是土坯墻,將加麥稭和好的泥置於木框(稱坯模子)中,把泥灘勻、壓實、潤平,然後提起模子,幹後壘墻。磚,因造價較高,從前衹有富戶造磚墻。較富居民衹用於泥墻的根基處一米高左右。 從前,區內建房都用木梁、木檁。一般家庭多用高粱稭稈、麥稭覆蓋房頂,上面再塗一層泥,以防漏雨。衹有富人傢纔蓋瓦房。 脊獸又稱吻獸,有竜頭、鴿子、麒麟、公雞等造型。在瓦房脊上安裝吻獸,是菏澤地區的一種建築習俗。 進入80年代,民居建築多采用石料、磚料、鋼材、水泥等,傳統的建築材料為之一變。區內居民比較註重建房儀式。當房基地選中之後,建房、開工擇吉日,俗稱看日子。定下時間後,分別請瓦匠掌尺人丈量,請人挖地基打夯,俗稱“打地工”。打夯必唱夯歌,俗認為不唱夯歌後世出啞巴。上梁那一天,什麽時辰上梁由瓦匠掌尺人提前告訴“主傢”(房主)。時辰的選擇,各地不同,一般都選在正午時分,上梁時間一經確定,房主即準備酒菜,購買鞭炮。當梁穩穩當當安安全全地安裝完畢後,燃放鞭炮,慶賀上梁成功。俗諺曰“上梁的酒,古來有”。當天中午,房主、親朋、匠人、幫工相聚在新房旁歡飲上梁酒。佈局區內在房屋建造中有許多規矩與禁忌。院落佈局分為散居、四合院、三合院(簸箕叉)等形式。 散居的院落不設院墻,不設大門,這種院落在黃河灘區及其附近地方常見。但黃河灘上的臺房雖無院墻,一戶一臺,界限還是分明的,房臺就是院子。 四合院由正房(北屋、堂屋)、南屋和東西廂房所組成。正房最高,南屋次之,近街門的廂房又次之,正對大門的廂房最低。大門走嚮視地理環境而確定。 “簸箕叉”,有正房、廂房而無南屋。 菏澤區內從前很少樓房,民居多為平房。因建築材料不同,特別是屋頂材料不同,又有草房、瓦房,土棚之別。按在院落中的不同位置和其他特殊功用區分:一是北屋,又稱正房、堂屋,是四合院、“簸箕叉”中坐北朝南的一幢,是一戶人傢的主要起居屋。二是廂房,又稱“配房”,建在正房之兩側,東廂不宜居住,諺曰:“有錢不住東廂房,鼕不暖、夏不涼。”東廂多作儲存室或廚屋。三是耳房,屋宇式大門,門洞旁的一小間名為耳房,舊時大戶人傢往往安排長工住在這間屋裏兼作門衛,所以也稱門屋子。 區內,對房基的選擇比較重視。房屋的嚮口,大部分地方忌正南正北“子午嚮”(因為廟宇皆“子午嚮”),正房多取東南或西南嚮。通常認為新房低於鄰居對自傢不利,高於鄰居,習稱“欺鄰”,一般前不高於後,左不高於右,所以一般接山房屋,房高相同。有的居民因不遵守這一不成文的規則,常發生鄰里糾紛。有的房低於鄰居時,通常在自傢房頂上安裝一個小房子模型,以示房頂加高。 建房中的禁忌:如忌“門窗不對”(南北屋門窗必對),忌偏房比正房高,忌院門對正門,忌院門與南房窗對正房窗,諺曰“門對窗、人遭殃;窗對門,必傷人”。最後遷入新居也要擇吉日,親友多攜禮來賀。尤其年輕人搬傢後,多備煙酒招待親朋,首先來賀的必定是嶽父母,俗謂之“溫鍋”。 |
|
古代,境內傢族是典型的“九族”製。“九族”製的重要標記是喪服製的“五服”,即“斬、齊、大功、小功、緦麻”,以此確立由本人高祖至本人玄孫之間的九代血親係統,以不出“五服”論親族遠近,“五服”之內稱“本傢”,然後推而及之於同宗同姓。 菏澤區內有夫婦一代家庭、雙親子女兩代家庭、祖孫三代家庭、四世同堂家庭、五世同堂家庭等類型。傳統觀念崇尚“五世其昌”、“五代同堂”、“傢大業大、人多財多”,所以舊時數世同堂的復合式家庭較多。建國後,特別是80年代隨着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的發展,適應男女平等、家庭成員平等的要求,數世同堂的復合式大家庭愈來愈少,家庭逐漸嚮小型化發展,雙親子女兩代家庭占大部分。 家庭成員之間的稱謂,各縣大體相同,但書面、口語、對人、當面又有許多不同,舉要如下: 子女對父母稱雙親、二老、老人傢、爹、達達、娘、爸、媽等;書面或對人稱傢父、傢母、老爺子、老太太等。 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分別稱爺爺、老爺爺、老老爺爺或太老爺爺。對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分別稱奶奶、老奶奶、老老奶奶或太老奶奶。 父之兄弟,書面稱伯父、叔父,當面稱大爺、大爹(二爹、三爹)、叔叔(二叔、三叔)等。伯、叔之妻稱伯母、大娘、大媽(二大娘、三大娘)、嬸(二娘、三娘)等。 父之姐妹,書面稱姑媽,當面稱姑姑(二姑、三姑)、媽媽(mámá)等。 母之兄弟,書面稱舅父,當面稱舅,稱舅的配偶為妗子;母之姐妹,書面稱姨媽,當面稱姨。對其配偶稱姨夫。 夫稱妻,為賢內、賤內、內人、老婆、傢裏、對象、愛人、內當傢、孩他娘或直呼其名。稱妻之父母為嶽父、嶽母、大爺、大娘等,80年代,也有稱爸媽的。 妻稱夫為男人、外頭、當傢的、那一口子、丈夫、愛人、孩他爹或直呼其名。對夫之父母,背後稱公公、婆婆,當面稱爹、娘等。 80年代,菏澤市、曹縣兩地,夫之弟、妹對兄之配偶稱謂有所變化,即由嫂、嫂子改稱姐。 對於傢務,又稱傢事、傢政,習稱過日子。傢務的主要决策者是傢長。傢長又名戶主、當傢的、掌櫃的,在舊時一般是男性壯年,在大傢族中,往往是長房長支的壯年男子。在舊時代的傢長製傢族中,傢長具有絶對的權威,對內維持傢族秩序,對外代表傢族全權處理事務,是舊制度下家庭的支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纔有“傢有千口,主事一人”的俗語,故而,纔將傢長以外的家庭成員統稱為“傢眷”或“傢屬”。 舊時,傢務瑣事的具體管理者、傢務習俗的主要傳播者是家庭主婦,又稱內當傢、內掌櫃、管傢婆,一般是傢長的妻子,即由“多年媳婦”熬成的“婆”。傢務勞動主要由婦女承擔,即有俗語“整年圍着鍋臺轉”。隨着社會的進步,婦女參加社會活動越來越多,地位逐步提高,專製的傢長製也漸漸被民主傢政所代替。 傢産,俗稱傢財、傢私、傢當,主要掌握在傢長手中。從前,衹有兒子纔有繼承權,女兒一般不能繼承父母的財産。 |
|
村落境內村落的構成大體有以下幾種類型: 單一傢族村落:最初衹是一戶一傢定居,後來發展成大傢族,再分許多戶,終於成為一個村落。如菏澤市的劉善人莊、張莊、大王莊、鬍集、張灣;定陶的牛屯、白屯、魏灣;梁山縣的喬那裏、孔那裏、路那裏、周樓、肖樓、馬叉河、李叉河;單縣的孫老傢、高老傢、郭村等。這種村落的宗族觀念極強。 親族聯合體村落:這是由姻親關係聯合起來的幾大傢族村落,名為錢王樓、嶽程莊、馬王莊、趙王樓的村落,往往就屬於這一類型。 雜姓聚居村落:是由大部分無親族關係的多姓傢族結成的村落。這些村落大都傍近城鎮、要道等謀生門路較多的地方。 互助鄰里互助,是代代相傳的慣俗,涉及許多方面: 在菏澤境內,一傢有婚、喪事,村中人都來幫助。從前,誰傢有女出嫁,親戚鄰里各送麥面若幹,說是給閨女做體己幹糧,名為“送面”。貧寒之傢,有此若幹白麵,可以寬心辦喜事。後來,送面改為送雞蛋、送錢、布料。一傢結婚娶媳婦,親戚和村人或多或少,總以紅紙相裹,送一點錢,鄉人稱作人情份子,這是經濟上的相助。到娶親之日,俗稱辦喜事,村人不呼自至,紛紛前來幫忙,最後,衹不過是吃杯喜酒而已。 遇有喪事,從病故到下葬,前前後後都有人相幫。有的村莊還有“一傢有喪事、全村都蓋鍋”的習俗。 現在,婚喪事相助的風俗仍在城鄉流行,有些地方,繼承當中又有發展。 修房蓋屋中,包括備料當中的伐木、采石、運沙、運土、運磚瓦,開工後和泥、挑水、遞料等,都是靠親鄰“幫工”來做的。 生産勞動中的互助,也是千百年來的協作習俗,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如幾傢幾戶聯合、一傢有役畜、一傢有車或有大農具,合在一起互相使用。事實上,從自身的生活着想,這種互助實不可免,很少有人不參與這種活動。 |
|
境內吃晚飯曰喝湯。舊時,貧富生活差異很大,富者以小麥為主糧,吃白麵;一般家庭以高粱、豆子、紅薯、為主糧,吃混合面;窮人常年吃不上純糧食,尤其青黃不接時,以糠菜度日,因此有“半年糠菜半年糧”的說法。 建國初期,多數群衆常年以高粱、大豆、𠔌子為主糧。1976年以前,以玉米麵餅子、地瓜幹面窩窩為主食。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白麵饃成為城鄉人民的主食。對飲食的安排,各地也都形成一些慣例。居民口味以鹹、辣、香為主。大部分農民都是一日三餐,八九點鐘進早餐,下午二三點吃午飯,傍晚衹喝湯吃剩餘食物,曰喝湯,不太註重晚飯。在單縣等少數地方,在秋收以後春耕之前的一段時間裏,一日兩餐,俗稱“兩頓飯”。1980年以後,漸重晚飯,但仍稱喝湯。 菏澤地區現在通行一日三餐,俗稱“一天三頓飯”。 主要蔬菜有蘿蔔、白菜、菠菜、韭菜、土豆、黃瓜、豆芽、芹菜、茄子、辣椒等。隨着塑料大棚的出現,縣城和一些大集鎮的市場一年四季不斷新鮮蔬菜。魚、肉、禽、蛋、油的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傢傢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味、形、器、營養價值等。80年代,宴席檔次升級,每席上菜有10個、12個、16個、24個不等。 舊時區內群衆有聚衆吃飯的習慣,到吃飯時都端着飯菜就近聚到一塊去吃,夏季多在樹蔭下,鼕季多在嚮陽處。一邊吃飯一邊談論,話題沒有中心、沒有目的,較多的是談論生産,也談外地及當地新聞,有時也品評人物。建國後此風尚存。
【方言集錦 】
天文類
天臉地——太陽
月明地兒、月姥娘——月亮
拉一巴星——流星
滴點——開始下雨
霧拉——毛毛雨
麵條子雨——不緊不慢的雨
箭桿子雨——急雨
浪浪兒、涼影兒——遮住太陽光的陰涼處
晃了——陰雨天轉晴
月黑頭——沒有月亮的夜晚
地理類
溜地——地面
林——墓地
地工——地基
海子、寨海子——圍村壕溝
埗土——塵土
堰梗子——田間小壩
條路邊子——靠路的田地
窯窩——泛指住的地方
當院——院子
當門——室內正對門的地方
時令類
先門、門先——很久以前
過年——去年
前年——前兩年
大前年——前三年
後年——後兩年
大後年——後三年
晚兩年、晚二年——晚幾年
麥罷——麥收之後
今門兒——今天
夜兒門兒、夜兒——昨天
明兒——明天
過明兒——後天
大過明兒——大後天
復朧明兒——黎明
撐層、撐起來——早晨
挨兒黑兒、合黑兒——天剛黑下來、傍晚
黑傢、黑嘍——夜晚
奪得兒——什麽時候
橫哼——下午
木冷——睡着一段時間
瞌夢眼——睡着一小會
白至裏——白天
一蹦兒——一段時間、一段路程
器物類
門欠子——門檻
門鼻子——門上的吊扣
酒甌子——小酒杯
砘窯子——石臼
砘頭——與石臼配套的搗器
炮聲——爆竹
火鞭——編成串的爆竹
刺花——放禮花
氣火子——有尾噴火騰空的禮花
風掀——風箱
人品類
倆夾兒——扒手
後婚——再嫁的女人
二婚頭——再婚的人
填房——妻子死後再娶的妻子
敗壞頭——毀壞東西的人
愣頭青、二青頭——莽撞出風頭的人
擰筋頭——特別固執的人
眼子頭——不會辦事的人
肉頭——不開明的人
老冤——受欺負的人
尖頭棒子——斤斤計較的人
拼種——愚蠢的人
抑歪頭——刁頑的人
傢夥頭——吝嗇的人
撮擠——小氣
夠頭幹——自私的人
死八板——辦事死板的人
禍事鳥——好挑弄是非的人
絶戶頭——沒兒子的人
幹絶戶——沒兒女的人
窩囊廢——沒能力的人
半吊子、二百五——做事魯莽的人
半熟——不精明的人
下三兒——卑賤的人
下纔——貪婪
下纔爛——貪吃的人
能豆子——好逞能的人
稱謂類
達大——父親
姥爺——外祖父
姥娘——外祖母
瑪嗎——姑母
外頭嘞——丈夫、男人
傢嘞——妻子、婦女
跟前的——兒子
老嘞——長輩
公們倆——老夫妻倆
兩橋——連襟
身體器官類
脖拉頸——脖子
額拉蓋子——眉發之間
腦背勺子、後腦勺子——頭後部
胳肢窩、胳拉肢——腋
格拉拜子——膝蓋
踝子疙瘩——踝骨
耳瓜子——手掌
腳骨拐——腳掌與腳大趾間側突部分
腿柯拉——兩腿之間
蜜蜜——乳房、乳汁
眵馬糊——眼屎
耳蠅、耳蛹——耳屎
腮幫子——腮
腚垂子、腚幫子——臀部
疾病類
不大好、不大得——有病
凍着——傷風感冒
害眼——患眼疾
作心——胃泛酸水
汗解病——傷寒
缺乎眼——夜盲
跑肚——拉肚子
點花花——種牛痘
害病——妊娠反應
幹噦——嘔吐
噎食——食道癌
倒食——胃癌
炸腮——腮腺炎
服飾
汗褂得——中式男單上衣
布衫子——中式女士上衣
大衫子——長衫
大夾襖——兩層長衫
大襖——長棉袍
戰帶——男外用長束腰帶
砍夾子——坎肩
衛身衣——針織內衣
耳哄子——耳帽
泥屐子——踏泥水的木屐
圍脖——圍巾
墜子——耳環
假廉子——假發
月明地,月母姥娘-------月亮、月光下
涼涼兒-------陰涼
年 士-------去年
年下-------春節、春節那幾天
眼現-------現在
夜沒-------昨天
前夜、前以-------前天
大前夜-------大前天
擦黑-------傍晚
五更頭上-------佛曉
頭以耳-------前一天
今以兒-------今天
第以兒-------第二天
鼕溜-------冰
漫散地-------田野
攔 地-------追肥
寨 壕-------護村河
城墻海子-----護城河
牙狗-------公狗
羯子-------騸過的公羊
夜貓子-------貓頭鷹、熬夜的人
狍子-------野兔
鵓鴿-------鴿子
蝸蠃牛子-----蝸牛
匪牛-------天牛
各蚤--------跳蚤
膩蟲子-------蚜蟲
一蹦--------一段時間、一段路程
啥會兒-------什麽時間
一裏一裏哩-------逐漸地
黑傢-------夜裏
楠種-------播種
汗褂子--------單上衣
夾襖-------雙層上衣
早先--------從前
長虫-------蛇
小小蟲--------麻雀
馬嘎子--------喜鵲 .
面面乎子----蝙蝠
草鞋底-------百足蟲
爬查-------幼蟬
草魚-------鯽魚
秫稭-------高粱桿
福-------書
--------駡
咧--------這個詞含義極其廣泛,開始一樣行動、打架、吃飯都可以用
紮瓜-------幫別人打扮
擱抹-------安裝、磨合
不攘-------有能力、意志強
得意哩-------故意
撈撈-------豬
抓--------表示問或設問。幹什麽去? 或者你能怎麽樣?
糞幾子-------用肩扛的糞筐
堂屋-------北屋
毛子-------厠所
添箱------送喜禮
叨-------用筷子加菜
豁-------潑、倒水
擔沒哩------故意
些-------很 (例如:他這人些能)
坷拉-------土塊
山攬紅子---山查
客(kei)-----客人、女婿
光棍-------有能力有臉面的人,或者無妻子的男性。有時也做貶義詞。
面面瓠子——蝙蝠
爬渣猴——蟬的幼蟲
土車子——蟋蟀
河馬——青蛙
花哩虎——青蛙
緑頭香——緑色的青蛙
普拉蛾子——蝴蝶
蟆牛——公牛
石牛——母牛
老姦——閹割過的公牛 |
|
牛肉飄香曹州城 “曹縣燒牛肉”是久負盛名的曹州名吃,該牛肉着色紅潤鮮亮,肉質細嫩,多食不膩,熱食可切塊,冷食切成薄片,透香無比,引人食欲,生産歷史可追宋代末期。 “曹縣燒牛肉”首選魯西南大黃牛為原料,因選肉嚴格,工藝繁多,調料多樣,製作精細,其工藝流程外人鮮聞。水煎包 “水煎包”是魯西南名吃之一,各縣市均有從事此業者,生意甚好,很受當地居民及旅遊者的歡迎。其形狀如柿餅,上下有呈金黃香脆的紙狀面片,外酥裏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可為素菜、羊肉、牛肉、豬肉多種。調餡主要是求鮮,當日調餡,當日做完。曹縣燒餅 曹縣燒餅用料考究,燒餅用小麥精粉,經過和、盤、揉、摔等多道工序,包上用香油、????調和的茴香、花椒等多種佐料而成的油瓤,再經過切花、盤沿、塗上一層糖稀、表面沾上芝麻仁,即貼入爐內燒烤。烤成的燒餅表面黃中透紅,用手揭開,底兒、蓋兒、芯兒層層分離,香氣撲鼻,吃一口保準外酥裏嫩,不硬不粘,老少皆宜。並且燒餅品種繁多,有糖燒餅、淡燒餅、鹹燒餅,也有火色不同的焦燒餅、烤鍋貼、燒餅片,有用面不同的老面燒餅、嫩面燒餅,更有一絶的外形各異,經熟練的刀工切成魚背、盤花、提花等花形,大大增添了曹縣燒餅的異彩及特色。 曹縣燒餅歷史悠久,據傳說當年孔子周遊列國時走到曹縣,人睏馬乏,饑不可耐,弟子們嚮當地百姓討得些面粉,做成幾個餅子,貼在反扣的鐵鍋上,下面點起炭火,餅子熟了竟然有陣陣的香味飄來,使孔子及衆弟子大加贊賞,稱其為美食,從此後歷經滄桑,逐漸發展成風味獨特的曹縣燒餅。筆者有詩贊曰:聖人留下美食名,燒餅香飄曹縣城。 各地遊子齊誇贊,小吃享有四海名。 |
|
曹縣人文旅遊資源豐富,商都文化開發已列入山東省“三都”、“兩聖”、“四半島”總體規劃。湯王墓、伊尹墓、箕子墓及黃巢出生地等正在開發修復中。外商將投資7億人民幣,對素有諸多美麗傳說的“月亮灣”進行開發修建,不久它將成為集度假、娛樂、購物、觀光為一體的遊覽勝地。曹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景觀,並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
一、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
曹縣夏朝前屬東夷之地,境內有許多大汶口、竜山、嶽石文化遺跡,為堯舜禹活動之地,商王在此立國建都,春秋戰國之世諸侯爭霸會盟多在次地,有“天下之中”之譽,劉邦、項羽合力徵秦創業於此。政治昌盛、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名人薈萃,歷史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有大聖夏禹、大聖商湯、元聖伊尹、名聖惠施、道聖莊周、兵聖吳起、農聖氾勝之、科聖燕肅等,有三位狀元、幾百位進士、功臣名將數不勝數。許多名人留有遺跡或安葬於此,如湯陵、盤庚陵、箕子墓、伊尹墓、萊朱墓、穰侯魏冉墓、春申君墓、項羽竜須崗、澹臺子羽祠等。塗山是夏禹會萬國諸侯之地、商湯會三千諸侯之地,景山是商湯受命之地,青山是項羽發跡之地,歷史古跡遍布曹縣各地,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二、獨特的自然景觀
曹縣屬濟水中遊,金代以後,黃河過境,在縣境造成三條故道,屢次决口泛濫,造成曹縣復雜的地質地貌。1855年黃河改道後遺留下來的故道,自西嚮東貫穿莊寨、桃源集等15處鄉鎮,這條黃河故道總面積41.3萬畝。故道區內大堤、灘塗,地域寬廣,適宜種植多種果樹、速生豐産林、植藕養魚等。現在整個故道區已形成了一條緑色長廊。
另外,曹縣還有幾處具有較大開發價值的水域。
一是位於縣城東南部的八裏灣水庫。因距老城區八裏得此名。是由古黃河决口衝擊而成的低窪潭坑,經幾屆政府開發建設,現已配套了水利設施,水位深淺可任意調節,水質良好、土壤肥沃。該水庫地形特殊,它四面環水,水庫的形態是:中心島110畝,島外環水500畝,水外圍堤200畝。新開挖兩坑塘300畝。庫區共有水陸使用面積1200多畝。水利、電力設施齊全,各種房捨100間,纍计投資資金120萬元,建設公園式度假村已具備初步條件,是人們較為理想的休閑娛樂場所,深受縣內外開發商的青睞。在曹縣八裏灣庫區建成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園區不但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有極大的社會效益。
二是位於仵樓鄉境內的的鴨子圈和東河潭。鴨子圈位於黃河故道東河潭彎道與太行堤水庫交界處。南北長4000米,東西寬1000米,平均水深1.5米,周圍大小土堤環 繞,圈內水質良好。東河潭位於鴨子圈南,與其一堤相隔,面積近萬畝,盛産各種魚蝦。屬於商丘的東河潭南半部分已批準為國傢級森林公園,開發已初萬畝荷塘景區具規模。自助性的野味餐,在蘆葦、荷花叢中泛舟、戲水,亭閣中娛樂、納涼等吸引了許多遊客。
三是位於魏灣鎮境內的太行堤第二、三水庫。庫區面積5.4萬畝。引黃幹綫橫穿庫區,沙性土質,適宜種植蓮藕、水稻等。庫區蓮藕面積8500畝,盛夏時節,十裏荷花香,被譽為萬畝荷塘,是旅遊觀光、休閑避暑的理想之地。
三、紅色旅遊資源價值可觀
一是魯西南烈士陵園。位於縣城西北28.4公裏,韓集鎮孫莊村東北200米處。該園是為紀念“九·二七”殉難烈士而建。陵園內分北、東兩處墓區,共安葬烈士261人。東墓區葬有豫東縱隊政委魏剋仁、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周柱安,曹縣縣長王雪靜,中共齊濱縣委副書記嚮奉之,湖西專署稅務局長毛宜軒等烈士。北墓區除葬有“九·二七”死難烈士外,又陸續接納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共253名。陵園屬山東省革命紀念地重點保護單位。
二是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位於縣城西北30公裏韓集鎮境內。包括劉崗、伊莊、曹樓三村,呈品字形,為抗日戰爭時期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策源地,素有“小延安”之稱。1977年被省命名為“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是王廠戰鬥遺址。曹縣城西南十余公裏,有一高十餘米的大堤。1943年9月,日偽軍調集3萬餘人,對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進行“秋季大掃蕩”。我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魯西南專署專員袁復榮等首長率軍分區指揮所、專署機關、民軍第一團、軍分區騎兵連等,撤至鄭莊村中土圍子,但終因衆寡懸殊,朱程司令員、袁復榮專員等將士壯烈殉國。
四、曹縣素有“戲麯之鄉””的美譽,戲麯資源獨具魅力。
曹縣劇種頗多,素有“戲麯之鄉”的美稱,先後流行的劇種有梆子、柳子、弦子、二夾弦、花鼓丁響、皮影戲、京劇、評劇、四平調、豫劇等;流行於曹縣的麯藝主要有山東琴書、山東落子、河南墜子、木板打鼓、魚鼓、鶯歌柳書、山東快書、評詞等。
曹縣面積大、人口多、民俗、地方特産、風味名吃等很有特色;宗教文化特濃、建有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特別是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為曹縣增添了異域情調。 |
|
夏禹夏禹的父親鯀為黃帝二十九世孫,封崇伯(今山東鄄城縣富春鄉)。帝堯時,洪水滔天。鯀由四嶽群臣推舉,受命治水。他用築堤防水的方法治水,成效顯著。他娶有莘氏(今曹縣莘塚集一帶)女為妻,生禹。後,洪水又泛濫不息,鯀懈怠治水,被舜流放到羽山。鯀死後,禹受舜命,繼承父業,與益、後稷一起率領被罰服勞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在塗山(今山東曹縣南),娶塗山女為妻。婚後四日,即動身外出治水。
商湯商湯(公元前17~前16世紀)子姓,名履,始祖契。湯繼位商侯,為夏之方伯,得專一方徵伐。湯有大志,自商北遷於蒙,建亳於塗山(今山東曹縣南)之南,娶有莘氏女為妃。
伊尹伊尹(公元前17~前16世紀)名摯,生於伊水,幼隨其母避水逃至有莘。不久,其母又亡,他為有莘氏采桑女於空桑中拾得,由莘仲君庖人收養長大。其身雖為奴隸,卻聰明好學,樂堯舜之道,有顯纔用世之志。
箕子箕子(約公元前11世紀)名胥餘,紂王諸父,官居太師。商紂王最初製作象牙箸時,箕子悲嘆道:“他現在製作象牙箸,將來就一定還要製作玉杯;製作玉杯,就一定想把遠方的稀世珍寶占為已有。車馬宮室的奢侈豪華也必將從此開始,看來國傢肯定無法振興了。”
吳起吳起(約前440~前381)戰國時期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韓集鄉)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傢、改革傢。起為吳國王族之後,曾祖為吳王夫差,祖為太子友,友為越人攻殺。
莊周莊周(前369~前286)字子休,戰國時期宋國蒙(今曹縣南)人,戰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傢、文學家。他生活貧睏,處窮閭厄巷,面黃身瘦,靠編草鞋為生。
氾勝之氾勝之氾水(今山東曹縣韓集鄉)人,著名農學家。漢成帝時為議郎,以輕車使者身份,在三輔地區(今陝西關中平原)指導農業生産,關中大穰。
黃巢黃巢(?~884),漢族, 唐末農民起義首領。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稍通書記,屢舉進士不第,以販私????為業。傢富於財,善擊劍騎射。最終建立了農民起義的第一個政權即大齊,但是由於采用的流動作戰法,這樣使得反唐的勢力得到分散,致使以失敗告終,但是卻是對唐朝政權的統治給與了很大的打擊。同時黃巢也是個民間的詩人,曾經寫了有限的詩歌,下面就列舉其幾篇:
不第後賦菊(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賞析:這首詩是黃巢一生最鼎盛時期的作品,也是他流行最廣的一首詩。這不,張藝謀導演就藉用了其中的一句作為影片名。其實,他正率領幾十萬農民起義軍為睏長安,詩興大發,藉詠嘆菊花來形容勢不可擋的義軍力量,此詩妙就妙在,雖是詠菊,但全詩不見一個“菊”字,而且,透過那盛開的黃色菊花,仿佛讓人看到那威武雄壯的黃金鐵甲軍,即將攻破長安的磅礴氣勢。
這首《菊花》詩的境界比上首更雄偉、豪邁,詩中,詩人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農民起義軍的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
◆自題像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幹看落暉。
賞析:與前兩首詩相比,這首詩的流傳程度就沒有那麽廣了。甚至有很多人懷疑,這首詩究竟是不是黃巢本人的作品?因為,據說黃巢本人後來戰死疆場了,但從這首詩來看,他不僅沒有戰死,後來還削發為僧了。但我寧願相信這首詩是黃巢本人寫的,在我看來,黃巢也好、李自成也好,這些叱咤風雲的農民領袖們還是不要簡單地戰死疆場為宜。他們若是遁入空門,其人生感觸一定非我們尋常人所能及。比如像這首詩的頭兩句,“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着盡着僧衣”,既表明了黃巢曾經歷過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馬倥傯歲月,又顯示了他後來靜如止水的僧侶生涯,其鮮明的對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橋上無人識”這一句,生動地描述了英雄遲暮那種無可奈何的蒼涼和悲哀,令人嘆息!但筆鋒一轉,“獨倚欄幹看落暉”一句,又悠然刻畫了一種“人生韶華短,江河日月長”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賞析:據說,這是黃巢8歲的時候搞出來的.他父親,在院中吟詩到第一句,8歲的黃巢,就接着他父親的頭,脫口而出,詩才敏捷,讓其父驚異不已。纔那麽一點點大的年齡,就考慮到“他年我若為青帝”,應該怎樣安排花開的問題了。難怪他後來登高一呼,應着雲集,統帥幾十萬大軍了,真是天生的領袖人物。
燕肅燕肅(961~1040)字穆之,祖籍青州益都,父燕俊遷曹州,肅六歲喪父,勤奮好學,曾經遊學睢陽學捨(今河南商丘縣)。宋淳化年間,燕肅舉進士,補鳳翔府觀察推官,主管司法事務。。
劉齊濱
劉齊濱:(1908-1942)原名劉府海,曹縣韓集鎮劉崗村人。
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歷任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會長、中共魯西南地委統戰部部長、曹縣縣長、魯西南專署專員等職。劉齊濱是魯西南抗日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青年時期,就讀於天津北洋大學工學院預修科和北京大學文學係。1935年他到曹縣東南黃崗集小學任高年級國文教師。
蘆溝橋事變爆發後,他回到家乡劉崗一帶,創辦農民夜校,自編教材,教農民讀書識字,學習革命真理,發動群衆開展抗日救國活動。1938年秋,“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成立,他被推選為總會長。是年鼕,日軍侵占了曹縣城,中共曹縣縣委轉移到曹西北活動。上級黨組織派出一批幹部到該地區工作,經常在他傢吃住。他傢中本不富裕,糧食很快就用光了。他就和父親商量,先賣掉了樹木和農具,又賣掉了幾畝田地。他常說:“有國纔有傢,衹要保住國,傾傢蕩産也值得。”
1937年10月,反動會道門--紅槍會頭子安天國勾結日偽漢姦,趁八路軍主力轉移之機,在根據地內發動暴亂,殘殺共産黨人和抗日積極分子,放火燒了劉齊濱傢的房子。他關心的是被害的抗日人員和群衆的損失,至於自己的房子,他衹是風趣地說:“這一燒,使我丟掉了一個包袱,以後再沒有牽挂了。” 1940年8月,曹縣抗日縣政府成立,他任縣長。魯西南“固守三村”鬥爭期間,肺病復發,在村外隱蔽治療。病床上,憂心如焚,時刻關心着“三村”的安危。
1941年5月1日,魯西南專署成立,他任專員。在發表就職演說時,講道:“我當專員好比給人民當長工,一定竭盡全力為父老鄉親辦事。”1942年4月15日,劉齊濱病情急劇惡化,在張子高村病故。
馬金鳳
著名豫劇大師,“豫劇功勳杯”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豫劇五大名旦之一。1922年出生在山東曹縣一個苦藝人傢裏。原姓崔,小名金妮。其父崔合利是當時頗負盛名而又窮睏潦倒的梆子藝人,6歲隨父學藝唱河北梆子。因她刻苦好學,聰慧過人,與父同臺演出了《三義記》、《劉二姐趕會》、嶄露頭角,被譽為“七歲紅”。1930年乞討到河南開封拜豫劇名演員馬雙枝為師,改唱豫劇。9歲時曾被賣入開封盧殿元戲班,更名為盧金鳳。被贖出後隨繼父姓,改名為馬金鳳。1939年到密縣太乙新班演戲,曾嚮燕長庚、翟彥身學唱豫西調。14歲正式登臺演出,其代表劇目有《穆桂英挂帥》、《羅煥跪樓》、《花打朝》、《對花槍》等。
崔蘭田
(1926-2003)1926年出生於山東曹縣。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傢,豫劇五大名旦之一。戲麯教育傢,“崔派”藝術創始人。國傢一級演員。係中國戲劇傢協會理事、河南省劇協副主席。她自幼傢境貧寒。5歲隨父母逃荒至鄭州,11歲入太乙班學藝,師從周海水、賈鎖學須生,3個月後即能登臺演出。1944年赴西安,先後在高成玉和瀋子安班領銜主演,活動於西安、寶雞、靈寶、陝州等地。在樊粹庭先生幫助下,得與常香玉及名小生常景獲、名須生曹子道等聯袂演出《桃花庵》、《販馬記》、《蝴蝶杯》、《賣苗郎》等劇。在西北劇壇享有盛譽,成為與陳素真、常香玉齊名的豫劇明星。1949年自組蘭光劇社,1951年回河南任安陽市人民豫劇團團長。1956年任安陽市豫劇團團長。同年參加河南省首屆戲麯觀摩會演,獲演員一等奬。
張建啓,山東曹縣人,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係統總指揮、指揮部指揮長。 |
|
紅三村鬥爭
在曹縣西北部韓集鎮,有三個相距不過一二裏路,形成“品”字形的村莊,名叫劉崗、曹樓、伊莊。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裏是魯西南抗日根據地的大本營。因日本侵略軍在作戰地圖上用紅筆把三村圈在一起,並寫了個大“赤”字,故人們稱之為“紅三村”。1939年2月16日,八路軍115師344旅代旅長楊得志和政治部主任崔田民率領一個營,東渡黃河挺進魯西南,在安陵、劉崗一帶聯合地方抗日武裝,組建了冀魯豫邊區支隊,開闢了以菏澤、曹縣為中心的冀魯豫敵後抗日根據地。1940年8月4日,活動在魯西南的八路軍主力奉命赴黃河北參加反“掃蕩”作戰,衹留下魯西南地委機關和地委獨立團不足300人在這一帶堅持鬥爭。於是,盤踞在魯西南的國民黨頑雜武裝6000餘人,從四面八方向我根據地中心安陵集一帶大舉進犯,企圖乘虛合圍,吃掉魯西南抗日根據地。我地方武裝和民兵英勇抗擊,最後被壓縮到劉崗、曹樓、伊莊三個村子,從此開始了著名的堅持4個月之久的三村保衛戰。
1940年10月5日,頑軍曹乃冉率部1000餘人進攻曹樓。凌晨時分,戰鬥打響了。當敵人突擊隊逼近寨墻時,墻上軍民立即推下滾木,把雲梯上的敵人砸了下去,又用手榴彈和石頭嚮敵群狠砸,將敵人突擊隊消滅在寨墻下。敵人又調動大部隊繼續攻寨,曹樓軍民毫不畏懼,猛烈還擊。這時,駐守伊莊的軍隊從背後側翼嚮敵人發起攻擊,使敵人腹背受挫,倉惶逃竄。這是保衛三村的第一仗,斃敵200餘人,繳獲槍支170餘支。11月下旬,王子魁(國民黨曹縣保安團團長)的部下盧朗齋率保安團幾百人夜襲曹樓。地委决定改變過去硬碰硬的打法,把敵人放進來,關門打狗。敵人一看寨門大開,以為人都跑光了,就毫無顧忌地進村燒房。敵人剛到街中心,突然房上、墻頭上槍炮齊鳴,軍民們從四面八方躍入敵群,勇猛殺敵。就在這時,地委組織部長王健民親率劉崗軍民及時趕來增援。敵人見勢不妙,不敢戀戰,急嚮伊莊方向逃竄,又陷入伊莊民兵的埋伏圈。敵人處處挨打,不敢停腳,丟下大批的死屍和槍支彈藥,大敗而回。
敵人多次合圍失敗後,就對三村實行封鎖圍困。為了拖住敵人,減輕三村的壓力,地委决定派一些幹部插到敵占區,發動群衆堅壁清野,抗糧抗捐,開展“反資敵”運動。如地委武裝部長宋勵華帶領精幹小分隊深入敵後,在西田集當衆處决了紅槍會首領張二大頭,在畢寨槍斃了偽區長周花臉,在韓集活捉了曹縣偽民政科長李中岱,拔掉黃集偽據點。小分隊在敵占區神出鬼沒,使敵人後院起火,大大減輕了三村的壓力。
1940年12月31日,我八路軍主力部隊連夜趕到魯西南,連續發起戰鬥,一舉擊垮、逼退各路頑軍,三村保衛戰勝利結束。三村軍民利用土槍土炮、磙木擂石、大刀長矛,堅持保衛4個月,創造了固守平原鄉村的範例。
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曹縣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作戰。
1947年9月,國民黨整第十一師在周村、明水間駐已近一月,從國民黨南京國防部發來緊急命令:隴海路中段以北鉅野、定陶地區告警。陳毅指揮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大軍,在黃河北岸範縣、濮陽地區,一舉渡過黃河,振師南下直插鉅野、定陶地區,隴海中段情況嚴重。特着:“整第十一師迅即由濟南沿津浦路南下,徐州綏署在袞州準備火車運輸。到袞州後,改乘火車經徐州轉隴海路,到商丘下車,歸商丘綏靖分署主任周嶽指揮”。鬍璉遵命行動,迅即率部由濟南以急行軍南下,鬍璉經過泰安時,還應駐泰安國民黨軍邀請,一同登上泰山頂峰,作競日遊。然後乘車趕上先頭部隊到達袞州,指揮部隊按到達先後次序上火車,不數日,部隊運抵商丘。國民黨軍周嶽部已準備糧彈,給予補充。並配屬輕型戰車8輛,以加國民黨軍戰力。一切就緒,周令嚮曹縣搜索前進。這時,陳毅已指揮所部,將據守定陶附近沙土集守軍、國民黨軍段霖茂整第五十七師包圍,於9月7日,將之全殲,繼續南進,24日與民黨軍整第十一師在大義集、土山集一綫遭遇,兩軍展開激戰。
鬍璉以千裏行軍,乍到此地,對解放軍情況毫無所知。為穩紮穩打,不采取攻勢。命令覃道善整第十八旅兩個團,占領土山集構築工事準備固守。鬍璉自率整第十一旅、整第一一八旅共四個團,以大義集為核心陣地,周圍佈置據點,成犄角之勢,師部鬍璉手中控置着強大的預備隊,機動作戰,背靠大義集核心,覓取有利目標,閃電出擊。使戰鬥都在大義集外圍進行,沒有逼近大義集。鬍璉到師部指揮。覃旅土山集方面:該旅因執行專守作戰,多註重鞏固陣地工事,忽於派部隊出擊幹擾解放軍攻擊準備。解放軍得以從容進行偵察搜索,部署兵力進攻。因此該旅之夏建勃第五十二團陣地,在夜間被解放軍突破一個口子,解放軍後續部隊乘勢涌入土山集。夏建劫見形勢危急,即親率預備隊進行猛烈逆襲,短兵相接,雙方血肉橫飛,該團藉近戰兵器衝鋒槍掃射,點射威力,將解放軍擊退,恢復原陣地。團長夏建劫在戰鬥中負傷,官兵傷亡頗衆。在解放軍三天的連續攻擊下,覃道善勉勵官兵,竭盡全力,以保持陣地,不時嚮師長鬍璉報告戰況。鬍璉對該旅夜間激烈戰鬥,槍炮聲震耳欲聾,鬍璉局促室中,雖欲派隊策應,但以夜間調動部隊,易導致混亂,更難於發揮優勢武器裝備的威力。衹得一再忍耐,捱到天明,纔開始行動。鬍璉命4個營和8輛輕型戰車,配合炮兵部隊,於上午8時行動,首先須擊破大義集西面阻礙國民黨軍前進的解放軍。在步兵前進到解放軍陣地前時,戰車突然從後面越過步兵嚮解放軍猛衝,步兵跟隨在後射擊。國民黨軍在指揮所用望遠鏡觀望,發現解放軍陣地中,飛出一匹馬,上面騎着人,嚮西北奔去。國民黨軍加強攻擊。解放軍逐次後撤,逐步抵抗,激戰至下午全部撤離,以天將入晚,國民黨軍不敢繼續前進,留置機動小部隊搜索警戒,以利第二天再舉。主力撤回大義集原陣地。
第二天國民黨軍嚮土山集攻擊,發現當面已無解放軍,迅速與國民黨軍整第十八旅連結起來,該旅也同時發覺四圍解放軍全部撤離。鬍璉得報後,派隊嚮周圍搜索,偵知陳毅三野部隊,自與整第十一師遭遇以來,激戰數日,未有斬獲,毫不戀戰,斷然放棄攻擊,主動撤出戰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碭山、馬牧集間,越隴海鐵路南下,嚮皖、蘇廣大地區縱橫掃蕩,因這些地區,國民黨軍軍正規部隊都已調走,很快恢復了魯南蘇北原來的解放區。解放軍這次行動,國民黨整第十一師徐州綏署及商丘周苗分署猝不及防,都手足失措,衹得命令鬍璉整第十一師跟蹤追擊。這時,羅廣文整第十四師由蘭封趕來增援,方始到達。羅係第十八軍老幹部,當過第十八軍軍長,有休戚與共思想,受命後,揮師疾進,但以被解放軍沿途襲擊,故遲遲到達。兩部會師,鬍璉大為寬心,正擬把部隊稍加整理,於接到追擊命令後,又匆匆起程,循三野行進路綫後跟進,為防備受襲,蹣跚其步,被拋後甚遠,無從獲知三野的主力行動和位置,完全失去接觸,所謂跟蹤,毫無意義。蔣介石對這次曹縣戰役,國民黨整第十一師一個師迎擊陳毅大軍,表示滿意,特電嘉奬,稱鬍璉為常勝將軍,頒授第一等寶鼎勳章,覃道善授二等寶鼎勳章。(鬍璉在抗戰時,鄂西會戰以堅守石牌要塞,戰退日軍有功,曾授青天白日最高勳章)。覃道善升為整第十一師副師長,整第十八旅旅長遺缺,由師部參謀長蕭銳升充。隨後國民黨軍整第十一師進軍大別山接戰二野。
此戰解放軍傷亡4413人,3縱損失最大, 黨軍整第十一師傷亡3千多。 |
|
- n.: Caoxian County
|
|
人物 | 農學家 | 農業 | 西漢 | 菏澤 | 教育傢 | 臺灣人 | 山東 | 作傢 | 詩人 | 革命烈士 | 抗日戰爭 | 魯西南 | 教育 | 高中 | 傑出青年 | 區劃 | 鄉鎮 | 山東省 | 菏澤地區 | 更多結果... |
|
|
樓莊鄉 | 桃源鎮 | 鄭莊鄉 | 韓集鎮 | 桃源集鎮 | 王集鎮 | 古營集鎮 | 邵莊鎮 | 磚廟鎮 | 莊寨鎮 | 普連集鎮 | 魏灣鎮 | 侯集回族鎮 | 蘇集鎮 | 孫老傢鎮 | 閻店樓鎮 | 梁堤頭鎮 | 青崗集鄉 | 常樂集鄉 | 倪集鄉 | 大集鄉 | 朱洪廟鄉 | 仵樓鄉 | 曹城鎮 | 安纔樓鎮 | 青堌集鎮 | 曹城街道 | 青菏街道 | 磐石街道 | 安蔡樓鎮 | 青固集鎮 | 位灣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