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371482 |
|
禹城市地處山東省西北部,全市轄7鎮3鄉1個街道辦事處,1007個行政村,總面積990平方公裏,耕地99000公頃,人口49.8萬人。
禹城歷史悠久。夏商時屬九州之兗州,周朝封為祝國,春秋戰國時,改稱祝阿。唐朝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設禹城縣,意在紀念大禹曾在此率衆治水。城西現有禹王亭遺址。1993年9月9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
禹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南依省會濟南50公裏,北距首都北京400公裏,東離沿海開放城市青島460公裏。京滬鐵路、濟邯鐵路、京福高速公路、308國道、1001、1009省道都在境內穿過,是魯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禹城水資源豐富,地下水總儲量11.6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量4.7億立方米;電力供應充足,處於德州華魯電廠120萬KW電網之中,自有裝機容量1.8萬KW熱電廠,新擴建的2.5萬KW熱電機組也已投入使用,市區已實現集中供熱;郵電通訊發展快捷,現有程控電話裝機容量7.5萬門,程控電話、移動通訊、國際傳真構成了覆蓋全國、伸嚮世界的現代化信息網。
禹城自然條件優越,土地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盛産糧食、棉花、大豆、花生、果品、蔬菜、肉牛、肉雞、肉兔等,是國傢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生産基地和聯合國棉花技術研究基地,是華北地區第一批農業引用外資項目市、全國黃淮平原農業開發先期試點市、示範市。有4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專傢、學者、政府官員和聯合國組織前來考察,並給予了高度評價。目前,禹城先後同100多個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
禹城工業發展迅速,有限額以上的企業64傢,其中年銷售收入過1000萬元的30傢,形成了以輕紡、機電、化工、電力、建材、食品、造紙、農副産品加工等為主導行業,30多個門類、1000多個品種的工業生産體係。DHA“忘不了”膠丸、低聚糖、木糖醇、豆沙餡、機引耙片等多種産品,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禹城商業流通繁榮活躍,外嚮型經濟初具規模。擁有56個大中型商業網點和13個專業批發市場。遠見劃面積31萬平方米的禹城商城和6.5萬平方米的老城商貿街正在建設之中。建立有濟南海關禹城監管倉庫、國際貨物運輸公司,擁有中外合資企業21傢、三資企業45傢,13傢企業享有自營進出口權。投資國別和地區涉及美國、日本、新加坡、奧地利、馬來西亞、臺灣、香港等。高檔牛肉、脫水蔬菜、木糖醇、豆沙餡等遠銷假50多個國傢和地區,出口産品已達10大類、20個係列、126個品種。
禹城市將把工業帶動、個體私營非公有製經濟、農業産業化、市場流通作為工作重點,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使農業形成産業化、規模化格局,走上高産、優質、高效的路子;使工業形成輕紡、化工、機電、醫藥、食品加工等支柱企業和拳頭産品,培植起以生物化工、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為主的高新技術産業;使第三産業更加繁榮,服務體係更加健全,成為區域性商貿中心;使城鄉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把禹城建成富強、文明、開放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國際、國內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是禹城市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方針。為此,禹城市從優化投資環境入手,先後製定了一係列吸引人才、技術、資金和項目的優惠政策,建立了經濟技術開發區、新世紀工業園和禹西生態與觀光農業園,加強了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為擴大對外經濟合作與交流創造了寬鬆的環境。 |
|
禹城市地處山東省西北部,徒駭河中遊,地理位置:東經116°22′11″~ 116°45′00″,北緯36°41′36″~ 37°12′13″,南北長58公裏,東西寬33公裏,總面積990.7平方公裏。自東北部順時針依次與臨邑、齊河、茌平、高唐、平原五縣接壤。該市地形自西南嚮東北緩緩傾斜,海拔最高處26.1米,最低處17.5米,降比為1/8000~1/10000,屬典型的衝積平原地質區。
禹城境內有主幹河道、溝渠20餘條,徒駭河、趙牛河、趙牛新河、葦河等縱貫全市,其中主河流徒駭河境內全長37.9公裏,潘莊引黃總幹渠流經全市36公裏。
禹城地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13.1℃,降雨量582mm,太陽輻射總量5225MJ/m-2,日照時數2640h,≥0℃積溫為4951℃·d,≥10℃積溫為4441℃·d,無霜期200d,光熱資源豐富,雨熱同期,利於農業生産。地下水資源豐富,引黃灌溉條件良好。該地區歷史上幹旱、漬澇、????鹼、風沙等自然災害頻繁,生態環境脆弱,但生産潛力很大。
水利資源
禹城市境內主幹河道26條,全長398公裏,年均引用黃河水2億立方米,年可開採淺層地下水1.47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
全市共有80萬畝耕地,是國傢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瓜菜、瘦肉型豬和魯西黃牛生産出口基地。
礦産資源
禹城市地下貯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礦産資源,並已初步開發利用。 |
|
禹城歷史悠久,是大禹治水之域,“竜山文化”發源地之一。夏商時屬九州之兗州,唐朝天寶元年設禹城縣,意在紀念大禹曾在此率衆治水,城西現有禹王亭遺址。
1993年9月撤縣設市。 1993年9月9日,撤銷禹城縣,以原禹城縣的行政區域設立禹城市(縣級)。
1995年9月27日,撤銷禹城市安仁鄉,設立安仁鎮。
1996年5月3日,撤銷禹城市召屯鄉,設立石屯鎮(魯政函民字20號)批復。
1997年12月26日,撤銷禹城市前油坊鄉,設立前油坊鎮(魯政函民字49號)批復。
1998年12月23日,撤銷禹城市袁營鄉,設立袁營鎮(魯政函民字37號)批復。
1999年,禹城市轄8個鎮、11個鄉:禹城鎮、倫鎮鎮、房寺鎮、張莊鎮、辛店鎮、石屯鎮、安仁鎮、前油坊鎮、梁傢鎮、十裏望鄉、廿 裏鋪鄉、袁營鄉、莒鎮鄉、李屯鄉、辛寨鄉、善集鄉、大程鄉、來風鄉、張集鄉。
2000年5月8日,禹城市撤銷張集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辛店鎮;撤銷大程鄉、善集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房寺鎮;撤銷來鳳鄉、梁家乡,以原來鳳鄉、梁家乡的行政區域設立梁傢鎮,鎮人民政府駐原梁家乡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袁營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倫鎮;撤銷前油坊鎮、辛寨鄉,以原前油坊鎮、辛寨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辛寨鎮,鎮人民政府駐原辛寨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廿裏堡鄉、禹城鎮,以原廿裏堡鄉、禹城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市中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禹城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石屯鎮,以原石屯鎮的行政區域設立禹石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石屯鎮人民政府駐地。
2000年,禹城市轄2個街道、7個鎮、3個鄉。總人口494301人,各鄉鎮人口: 市中街道 123395 禹石街道 18212 倫鎮 38427 房寺鎮 67002 張莊鎮 23126 辛店鎮 34727 安仁鎮 29430 辛寨鎮 40993 梁傢鎮 40220 李屯鄉 22579 十裏望回族鄉 32427 莒鎮鄉 23763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
|
花鼓是一種乞討演唱形式,有一定表演程式。每個動作既獨立成章.又可銜接為一體。唱詞麯多屬民間小麯。擊鼓動作有15種;“蘇秦背劍”、“一郎擔山、“武二娘打水、‘金雞獨立”、”夜叉探海”、“金雞三點頭”、‘古樹盤根”、“黑狗掏襠”、“張飛騙馬”。“前後隍步擊鼓”、“燕飛山”、“獅子滾綉球”等。
傳說堯舜統治時期天下洪水為害,堯命有崇氏首領鯀治水。鯀用堵塞的方法,結果失敗,被舜殛死。舜又命鯀之子禹治水。禹接受了父親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的方法。禹治水期間,在外十三年,三過傢門而不入,經過艱苦卓絶的努力,終於治平了洪水。禹的聲望日隆,舜死後禹被擁戴為部落聯盟的首領,由於平治了水土,社會生産力迅速發展,這也為奴隸製國傢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 |
|
近年來,欣欣嚮榮的開放型經濟使禹城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以生物製藥、高檔紡織、精密機械、木材加工、食品、化工為主導的工業群體不斷壯大;商貿流通繁榮 活躍,是魯西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禹城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技實力百強市、全國食品工業強市、全國農業引用外資項目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人民生活
2005年,全市完成GDP 8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57元。
工 業
禹城市突出發展“三大一高一名一外一群體”(建設大項目,培植大企業,膨脹大産業,發展高新技術,培育知名品牌,強化外經外貿,壯大民營群體)戰略重點,膨脹“三糖一藥一機一木一‘黃金’”(生物技術與製藥、機械製造、人造板深加工、羊絨深加工)和“三糧一棉一電一化一飲品”(糧食深度開發、棉花深加工、熱電、化工、飲料)特色産業,工業經濟呈現出規模總量持續擴張、傳統産業技術進步、高新産業蓬勃發展的可喜局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62傢,擁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9傢,其中國傢級5傢;培育出山東名牌産品6種、山東省著名商標7件。
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1億元、銷售收入104億元、利稅13億元,分別增長41%、40%和30%。工業用電量8億千瓦時。出口創匯7480萬美元,始終居德州各縣市區首位。賀友、保齡寶躋身全國製造業500強。光大電力集團、賀友集團、恆特重工、禹王公司、通裕集團、環宇集團、潤田化工公司、禹王亭集團、竜力公司、亞紡公司、德州六合飼料公司10傢企業列入德州市百強企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經濟總量、産業素質、經營水平躍上新臺階,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繳稅金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均超過80%。規劃建設鄉鎮民營育雛園,形成一批興鄉富民産業。加強行業協會建設,民營經濟信用擔保體係比較完善。
2005年9月29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發酵工業協會正式授予禹城“中國功能糖城”榮譽稱號,成為德州市“三大城市品牌”之一。保齡寶公司、竜力公司、福田公司等企業的功能糖産品在亞洲乃至世界都處於行業領先位置,是全國最大的“功能性糖源生産基地”。
農 業
堅持“反彈琵琶”抓“農業”,立足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培育形成了玉米、畜禽、木材、大豆、蔬菜、棉花六大農副産品深加工産業體係。着力發展畜牧業,畜牧産值占農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53%。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35%。“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産業化經營體係日趨完善,擁有農業竜頭企業近30傢。不斷加大投入,農業生産條件明顯改善,95%的村用上了黃河水。 |
|
禹城市地處山東省西北部,徒駭河中遊,地理位置:東經116°22′11″~ 116°45′00″,北緯36°41′36″~ 37°12′13″,南北長58公裏,東西寬33公裏,總面積990.7平方公裏。自東北部順時針依次與臨邑、齊河、茌平、高唐、平原五縣接壤。
Yucheng Shi
0534
371482
251200
禹城市人民政府駐市中街道。
禹城市轄2個街道、7個鎮、3個鄉:市中街道、倫鎮、房寺鎮、張莊鎮、辛店鎮、安仁鎮、辛寨鎮、粱傢鎮、李屯鄉、十裏望回族鄉、莒鎮鄉。 |
|
漢槐塚為1800多年前東漢一王侯的墓葬。墓內呈“サ”字形,兩門13室,拱券式和覆鬥式相結合的墓葬。出土器物40餘件,其中12蓮燈為稀有文物,現在北京歷史博物館存展。另有五銖錢22枚和銀鏈一段等文物。因塚上有一株千年古漢槐而得名。
禹王亭博物館位於禹城市區西北3公裏處,占地136.5畝,於1997年建成對外開放。該公園由一個坐北朝南的大院落(內有禹王大殿、東西配殿、鐘鼓樓等)、具丘遺跡、禹王亭和人工湖組成。其結構新穎、緊湊、氣勢恢弘,古樸典雅。大院落南首是一牌坊式山門,門上方為清朝乾隆皇帝題寫的“禹王亭”手跡。
拾階進入山門,有寬6米,兩旁栽種着鬆柏的南北甬道,甬道南端東側矗立着一石碑,上面刻着重修禹王亭記碑文;甬道南端西側,立有兩塊石碑,刻記着重修禹王公園捐款單位名稱和捐款個人姓名。院落北部東西兩側,各建有11間古式配殿;甬道北端即是一座明清建築模式的禹王大殿。大殿占地300餘平方米,西闊為5開間、重檐、歇山、九脊頂,總高度為16.7米,長25.4米,進深15米。
大殿正門上方、兩檐之間設“禹王殿”鎏金匾額,門兩側立柱有楹聯一幅,琉璃瓦頂和璽彩畫,金碧輝煌。殿內正中塑禹王坐像一尊,高約6米,背後塑玉女手持風扇侍立兩旁。大院落北門外係“具丘山”(南北長45米,東西寬50米,高8米)。據舊志記載:“大禹治水時曾築此丘,以觀察水勢”。明、清時於土丘上建禹王亭。後年久失修毀之,土丘上建築物蕩然無存。土丘之上現長滿雜草樹叢。1974年山東省、德州市考古人員,曾來此考察,發現有灰土層,並揀到單孔石鏟、蛋殼殘片、石斧、陶彈丸、陶紡輪等古代文物。經山東省博物館鑒定,這些文物為竜山文化遺物,具丘屬“竜山文化遺址”。
1995年,市委、市政府投巨資修建禹王公園時,在緊臨“具丘山”的東北側,用土堆成高15米的大土丘,周圍用水泥框架塊穩固,在土丘南側用條石修築了64層臺階到達其頂部,在土丘頂部建築了高8米,呈八角形的古式亭閣,曰為“禹王亭”。該亭由16根朱紅立柱擎頂,木製頂壁四周,繪畫着大禹治水的故事,整個“禹王亭”恢弘壯觀。人們立於亭內,一可觸景生情,緬懷禹王治水功績。二可眺望禹城市容,目睹四周農村田園秀景。禹王亭東南側,開挖有水面面積25畝的“禹王湖”,水深2米,清澈見底,四周垂柳點綴着湖景秀色。2000年
禹城人民公園地處禹市新老城區結合部,公園東臨貫穿老城南北的主要交通幹道——通衢路,南臨文化街和洛北沿河緑色長廊,安居小區與公園南側正門遙相對應,公園周圍地勢開闊、環境優雅,其位置優勢得天獨厚。公園總計占地17公頃,其中水面占55%,其性質為以水上遊賞型的自然風景園林為主,並適當開發其它文化娛樂活動的綜合性公園。公園組景按照遠眺近賞、主次有序、水陸兩便的要求規劃設計了24處景點,重點突出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公園正門采取了仿古牌坊樣式,“人民公園”四個字由山東省省長王玉璽同志題寫。園內總計種植各類苗木28000餘株,搭配麯尺狀的大型湖面,風光怡麗。園內還建設了兒童樂園,恢復了一步兩眼井的歷史遺跡等,是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
禹城名特土産1、禹城枸杞 歷史悠久,清康熙《禹城縣志》有種枸杞的記載,至60年代張莊鎮????池崔莊在????鹼地裏種了60畝枸杞,三年後畝産枸杞子200多斤。1973年這個村嚮國傢交售枸杞子14474斤,收入23290元。當時全縣種植1200畝,有的畝産達150斤。1976年全縣枸杞子總産達到79500斤。
2、禹城鴨梨 在清康熙《禹城縣志》中記載的比較詳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至民國20年(1932年)《山東省各縣農林報告》記載,禹城的鴨梨最著名。至80年,全縣每年外調300至400萬斤,主要銷往福建、黑竜江、上海、天津等6省3市。還供濟南市罐頭廠製成梨罐頭出口,每年50至70萬斤。
3、辣椒幹 是本縣的傳統特産。1953年首屆廣州交易會上贏得外商“禹城辣”的美稱。70至80年代,每年全縣種植1萬多畝,最高出口量達129噸,主要銷往斯裏蘭卡、馬來西亞等國。
4、紅麻 1980年山東省農委、計委、財委定禹城為紅麻生産基地。因為紅麻適宜????鹼窪地,年年收益喜人,年最高出口量1189噸,主要銷往泰國。
5、紫花苜蓿 在禹城已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它是飼養傢畜的優質飼料,還能改良土埌。建國後,特別是70年代,全縣種植面積最高達44439畝,年收購量在1000噸左右,1980年收購2845噸,主要銷往日本。
6、周瓜 以其個大、皮簿、質地細嫩、脆甜,具有解渴、解汗、健胃、舒腸的功能而著稱。當地流傳有“章丘大蔥、蒼山大蒜、還有禹城大周瓜蛋”的說法。
7、五香脫骨扒雞 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從以製作獨特、香味濃郁、肉爛脫骨、營養豐富等特點而著稱。早在1919年就載入了《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後在“新華社新聞稿”、“人民日報”、“大公報”、“大衆日報”等7傢新聞報刊、電臺刊登和廣播,都給予很高的評價,現在已擴大到北京、濟南10多個城市。目前,禹城扒雞生産廠就有11傢、100多戶,規模較大的有金帥、傻小二、屠傢等,其中金帥扒雞廠年産量達500萬斤,年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
8、烏棗 本縣幾部舊志都有烏棗記載。民國二十年前後,一般村莊年産紅棗萬斤以上,大村達幾萬斤,並設有熏坊。建國後全縣年産烏棗在100萬斤左右,大量運往江南幾省市銷售。
9、葡萄酒 禹城葡萄酒廠生産的幹白、幹紅等6個品種葡萄酒都得到稱贊,評酒會上評定,可以同歐洲幾個國傢同類産品媲美,曾遠銷河南、山西、天津等10多個省市,受到消費者的贊賞。
10、“禹王亭特釀” 是禹城縣釀酒廠采用傳統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長期發酵精釀而成,榮獲全省優質産品稱號。
該廠生産的華佳特酒獲得了“頗似茅臺”之譽。“華佳特酒”屬濃香型高檔白酒,為54度,具有獨特品味,自1980年9月始銷以來供不應求,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一致稱為“頗似茅臺”。現在所生産的“禹王亭”、“大禹竜神”係列的酒,被評為山東省十大名酒。
11、草、柳製品 ①草製品主要是以玉米皮為原料製作地毯。②柳製品,主要原料為伏天採集曬幹的柳條,中伏條最好,用前置水中浸泡,柳條一般粗0.5釐米,製有提籃、果盒、紙簍等70種之多。禹城草、柳工藝製品從1969年開始出口,銷售美國、法國、日本等20個國傢和地區。
12、山羊板皮 是禹城傳統特産,特點是毛短、有光澤、纖維組織緊密細緻,皮板厚薄均勻柔潤、拉力強,有彈性和油性。70至80年代全縣年存欄量達10萬多衹,每年出板皮近10萬張。1982年出口板皮達86244張,主要銷往意大利、法國、美國、荷蘭、西班牙、日本等國。
13、火硝 幾部縣志均有記載“火硝城區出産特佳,遠方多重視之”。民國初期這個街360戶人傢,有300戶生産火硝,最高年産7萬斤。50年代年産10萬多斤,1955年城裏供銷社採購站收購南街火硝109749斤,群衆收入42908元。60至70年代,每年10萬斤左右。
14、泡子糕 是用米粉(江米或黃米)、糖稀、生油配製而成。製作時先炸泡子糕。即是將米放入30度溫水中,泡至用手捻碎而不粘為宜,撈出晾幹,粉碎成面團,入鍋加熱攪拌,熬成稠糊狀和糖稀一並倒入合面機,再加面粉合成面團,用軸擀成厚約5毫米的長方形,用刀切成多層面片,炸呈杏黃色為止。第二道工序是鋪糕。鋪糕即是用糖稀熬好漿子,再加適量香精、桂花醬,後將糕泡子入鍋攪拌,隨澆漿子調勻倒入熟面,再把攪好的糕泡子倒在案子上攤勻,上面鋪一層白糖皮,撒上青紅絲,蓋紙軋實,切成塊即成。人們常說:禹城泡子糕有名,食用香甜酥口皆備,實為待客饋贈之佳品。
15、大蜂蜜 製作精細講究,主要以面、油、糖稀、蜜、桂花醬做原料。食用香甜可口,綿軟細潤。製作時先將面與油、稀用溫水合作軟面團,放入撒上面醭的盤內,塗上油發酵,取出後用軸擀成布形,摺叠10餘層厚,切成長7釐米、寬2.5釐米,中間切一刀,將一端從中間刀口掏出,炸成杏黃色,撈出稍晾,再過漿子即成。如今,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全縣製作大蜂蜜的加工廠普及各鄉鎮,而且質量越來越高。
上述土特産品中,前13種已載入山東土特産大全。 |
|
漢槐塚為1800多年前東漢一王侯的墓葬。墓內呈“サ”字形,兩門13室,拱券式和覆鬥式相結合的墓葬。出土器物40餘件,其中12蓮燈為稀有文物,現在北京歷史博物館存展。另有五銖錢22枚和銀鏈一段等文物。因塚上有一株千年古漢槐而得名。
禹王亭博物館位於禹城市區西北3公裏處,占地136.5畝,於1997年建成對外開放。該公園由一個坐北朝南的大院落(內有禹王大殿、東西配殿、鐘鼓樓等)、具丘遺跡、禹王亭和人工湖組成。其結構新穎、緊湊、氣勢恢弘,古樸典雅。大院落南首是一牌坊式山門,門上方為清朝乾隆皇帝題寫的“禹王亭”手跡。
拾階進入山門,有寬6米,兩旁栽種着鬆柏的南北甬道,甬道南端東側矗立着一石碑,上面刻着重修禹王亭記碑文;甬道南端西側,立有兩塊石碑,刻記着重修禹王公園捐款單位名稱和捐款個人姓名。院落北部東西兩側,各建有11間古式配殿;甬道北端即是一座明清建築模式的禹王大殿。大殿占地300餘平方米,西闊為5開間、重檐、歇山、九脊頂,總高度為16.7米,長25.4米,進深15米。
大殿正門上方、兩檐之間設“禹王殿”鎏金匾額,門兩側立柱有楹聯一幅,琉璃瓦頂和璽彩畫,金碧輝煌。殿內正中塑禹王坐像一尊,高約6米,背後塑玉女手持風扇侍立兩旁。大院落北門外係“具丘山”(南北長45米,東西寬50米,高8米)。據舊志記載:“大禹治水時曾築此丘,以觀察水勢”。明、清時於土丘上建禹王亭。後年久失修毀之,土丘上建築物蕩然無存。土丘之上現長滿雜草樹叢。1974年山東省、德州市考古人員,曾來此考察,發現有灰土層,並揀到單孔石鏟、蛋殼殘片、石斧、陶彈丸、陶紡輪等古代文物。經山東省博物館鑒定,這些文物為竜山文化遺物,具丘屬“竜山文化遺址”。
1995年,市委、市政府投巨資修建禹王公園時,在緊臨“具丘山”的東北側,用土堆成高15米的大土丘,周圍用水泥框架塊穩固,在土丘南側用條石修築了64層臺階到達其頂部,在土丘頂部建築了高8米,呈八角形的古式亭閣,曰為“禹王亭”。該亭由16根朱紅立柱擎頂,木製頂壁四周,繪畫着大禹治水的故事,整個“禹王亭”恢弘壯觀。人們立於亭內,一可觸景生情,緬懷禹王治水功績。二可眺望禹城市容,目睹四周農村田園秀景。禹王亭東南側,開挖有水面面積25畝的“禹王湖”,水深2米,清澈見底,四周垂柳點綴着湖景秀色。2000年
禹城人民公園地處禹市新老城區結合部,公園東臨貫穿老城南北的主要交通幹道——通衢路,南臨文化街和洛北沿河緑色長廊,安居小區與公園南側正門遙相對應,公園周圍地勢開闊、環境優雅,其位置優勢得天獨厚。公園總計占地17公頃,其中水面占55%,其性質為以水上遊賞型的自然風景園林為主,並適當開發其它文化娛樂活動的綜合性公園。公園組景按照遠眺近賞、主次有序、水陸兩便的要求規劃設計了24處景點,重點突出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公園正門采取了仿古牌坊樣式,“人民公園”四個字由山東省省長王玉璽同志題寫。園內總計種植各類苗木28000餘株,搭配麯尺狀的大型湖面,風光怡麗。園內還建設了兒童樂園,恢復了一步兩眼井的歷史遺跡等,是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
禹城名特土産1、禹城枸杞 歷史悠久,清康熙《禹城縣志》有種枸杞的記載,至60年代張莊鎮????池崔莊在????鹼地裏種了60畝枸杞,三年後畝産枸杞子200多斤。1973年這個村嚮國傢交售枸杞子14474斤,收入23290元。當時全縣種植1200畝,有的畝産達150斤。1976年全縣枸杞子總産達到79500斤。
2、禹城鴨梨 在清康熙《禹城縣志》中記載的比較詳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至民國20年(1932年)《山東省各縣農林報告》記載,禹城的鴨梨最著名。至80年,全縣每年外調300至400萬斤,主要銷往福建、黑竜江、上海、天津等6省3市。還供濟南市罐頭廠製成梨罐頭出口,每年50至70萬斤。
3、辣椒幹 是本縣的傳統特産。1953年首屆廣州交易會上贏得外商“禹城辣”的美稱。70至80年代,每年全縣種植1萬多畝,最高出口量達129噸,主要銷往斯裏蘭卡、馬來西亞等國。
4、紅麻 1980年山東省農委、計委、財委定禹城為紅麻生産基地。因為紅麻適宜????鹼窪地,年年收益喜人,年最高出口量1189噸,主要銷往泰國。
5、紫花苜蓿 在禹城已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它是飼養傢畜的優質飼料,還能改良土埌。建國後,特別是70年代,全縣種植面積最高達44439畝,年收購量在1000噸左右,1980年收購2845噸,主要銷往日本。
6、周瓜 以其個大、皮簿、質地細嫩、脆甜,具有解渴、解汗、健胃、舒腸的功能而著稱。當地流傳有“章丘大蔥、蒼山大蒜、還有禹城大周瓜蛋”的說法。
7、五香脫骨扒雞 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從以製作獨特、香味濃郁、肉爛脫骨、營養豐富等特點而著稱。早在1919年就載入了《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後在“新華社新聞稿”、“人民日報”、“大公報”、“大衆日報”等7傢新聞報刊、電臺刊登和廣播,都給予很高的評價,現在已擴大到北京、濟南10多個城市。目前,禹城扒雞生産廠就有11傢、100多戶,規模較大的有金帥、傻小二、屠傢等,其中金帥扒雞廠年産量達500萬斤,年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
8、烏棗 本縣幾部舊志都有烏棗記載。民國二十年前後,一般村莊年産紅棗萬斤以上,大村達幾萬斤,並設有熏坊。建國後全縣年産烏棗在100萬斤左右,大量運往江南幾省市銷售。
9、葡萄酒 禹城葡萄酒廠生産的幹白、幹紅等6個品種葡萄酒都得到稱贊,評酒會上評定,可以同歐洲幾個國傢同類産品媲美,曾遠銷河南、山西、天津等10多個省市,受到消費者的贊賞。
10、“禹王亭特釀” 是禹城縣釀酒廠采用傳統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長期發酵精釀而成,榮獲全省優質産品稱號。
該廠生産的華佳特酒獲得了“頗似茅臺”之譽。“華佳特酒”屬濃香型高檔白酒,為54度,具有獨特品味,自1980年9月始銷以來供不應求,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一致稱為“頗似茅臺”。現在所生産的“禹王亭”、“大禹竜神”係列的酒,被評為山東省十大名酒。
11、草、柳製品 ①草製品主要是以玉米皮為原料製作地毯。②柳製品,主要原料為伏天採集曬幹的柳條,中伏條最好,用前置水中浸泡,柳條一般粗0.5釐米,製有提籃、果盒、紙簍等70種之多。禹城草、柳工藝製品從1969年開始出口,銷售美國、法國、日本等20個國傢和地區。
12、山羊板皮 是禹城傳統特産,特點是毛短、有光澤、纖維組織緊密細緻,皮板厚薄均勻柔潤、拉力強,有彈性和油性。70至80年代全縣年存欄量達10萬多衹,每年出板皮近10萬張。1982年出口板皮達86244張,主要銷往意大利、法國、美國、荷蘭、西班牙、日本等國。
13、火硝 幾部縣志均有記載“火硝城區出産特佳,遠方多重視之”。民國初期這個街360戶人傢,有300戶生産火硝,最高年産7萬斤。50年代年産10萬多斤,1955年城裏供銷社採購站收購南街火硝109749斤,群衆收入42908元。60至70年代,每年10萬斤左右。
14、泡子糕 是用米粉(江米或黃米)、糖稀、生油配製而成。製作時先炸泡子糕。即是將米放入30度溫水中,泡至用手捻碎而不粘為宜,撈出晾幹,粉碎成面團,入鍋加熱攪拌,熬成稠糊狀和糖稀一並倒入合面機,再加面粉合成面團,用軸擀成厚約5毫米的長方形,用刀切成多層面片,炸呈杏黃色為止。第二道工序是鋪糕。鋪糕即是用糖稀熬好漿子,再加適量香精、桂花醬,後將糕泡子入鍋攪拌,隨澆漿子調勻倒入熟面,再把攪好的糕泡子倒在案子上攤勻,上面鋪一層白糖皮,撒上青紅絲,蓋紙軋實,切成塊即成。人們常說:禹城泡子糕有名,食用香甜酥口皆備,實為待客饋贈之佳品。
15、大蜂蜜 製作精細講究,主要以面、油、糖稀、蜜、桂花醬做原料。食用香甜可口,綿軟細潤。製作時先將面與油、稀用溫水合作軟面團,放入撒上面醭的盤內,塗上油發酵,取出後用軸擀成布形,摺叠10餘層厚,切成長7釐米、寬2.5釐米,中間切一刀,將一端從中間刀口掏出,炸成杏黃色,撈出稍晾,再過漿子即成。如今,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全縣製作大蜂蜜的加工廠普及各鄉鎮,而且質量越來越高。
上述土特産品中,前13種已載入山東土特産大全。
禹城方言;
牲畜叫做“頭顧”
駡叫“捲”,昨天晚上叫“夜來哄行
說某人不孝順:你這個楚力玩意兒!
饅頭=膜膜
玉米叫“棒子”,去了粒叫“棒瓤子”.玉米也叫”棒槌子”
紅薯=地瓜
上學校叫“上書法兒”
鴿子叫“各抱”!
掃地是叫:炒地
真叫做“杠”!
真纍啊==杠纍了!
真好啊==杠好了!
表示特別叫做“成”
成好了!
成纍了!
半夜叫半宿裏
高興叫:得(dei)
說人長的矮叫矬子
談話叫“拉拉(la二聲)”
老太太叫“老媽媽兒”
螞蟻叫“米羊”
蟬叫“老勺”也叫“節料鬼”
蟬的幼蟲叫 老勺狗
上午叫“頭晌午”
中午叫“晌午”
晚上叫“宏行hang
收音機叫“戲匣子”
手電筒叫“電把子”
煩了,膩了,叫“徐”比如:這粘(nian)粥嘛時候也喝不徐。
夠了,足了,叫“局”比如娶媳婦坐席,主傢來讓酒,“吃好,喝局啊。”
小豬叫“撈撈”
玉米皮兒叫“棒子窩”
玉米須叫“棒子纓”
玉米麵叫“碴子”
棉花叫“娘花”
下雨加雪叫“法不拉”或者“轉麽拉”
小貓叫“劃劃”
做飯叫"揍"飯
田蠃叫“伯樂牛”
小時候用紙疊的叫“趴”
陀蠃叫“丟丟”
打趴,抽丟丟
媳婦叫“傢裏”
洗衣服叫“愁衣裳”
鼻涕叫“鼻腚”
以揍開頭的
幹嗎叫揍嗎
做飯叫揍飯
蹲下叫𠔌底下
別說話叫別月月
青蛙叫河瑪
佛你
膝蓋叫哥樂百,額頭叫“也樂蓋”
屁股還叫"腚呱子"
蜻蜓 叫 螞楞
麻雀 叫 傢巧 或者叫 巧巧
水瓢 叫 水舀子
啄木鳥 叫 嵌噠目[餓吳];俄吳2個字一氣讀,讀快
氣球==洋茄子
西紅柿==洋四子
掃地==抄地
抹布==氈布
前日兒==前天
咩個兒==明天
“一把股”就是一段的意思
WC叫 毛子
騙叫郎 王杲鋪褥子叫玉子 十裏鋪茶杯叫茶炮 香皂叫胰子
王打卦小豬叫小準(二聲) 板凳叫杌子
回傢叫傢走 西邊叫傢西 東邊叫傢東 北邊叫傢北 南邊叫傢南 距離遠了再加個大--大傢東
洗是愁 尿布是芥子 洗尿布--愁芥子
騙叫呼楞 騙人---呼楞人
枕頭叫 豆枕
屋外邊叫 當天泥
陽光叫 老業
小石子叫 磕拉
拍身上的土叫 撲拉撲拉
掃把叫 條住
急喘氣叫呼歇
小女孩=小妮兒
伯父=大爺
伯母=大娘
姥姥=老娘
自己老婆的姐夫或妹夫=兩橋,連襟( 私生子=私孩子
客人=kei
小男孩=小小子
年輕女人=閨女,歸寧
媽媽:娘;
動物:
壁虎=蝎虎子
貓頭鷹=夜貓子
螳螂-刀螂,當螂"
麻雀-傢雀子
烏鴉-老鴰
泥鰍=泥狗
鷹-老雕,老老雕
蟬=知了
母蟈蟈=叫摑,咬怪
公狗=牙狗子
鴿子=鵓鴿,不鴿,布噶
百足蟲 =草鞋底
跳蚤= 各 蚤 ,鍋蚤
螞蟻=米陽 |
|
- n.: Yucheng City
|
|
禹城 |
|
|
|
禹城市賓館 | 禹城市????務局 | 禹城市招商局 | 禹城市農業局 | 禹城市畜牧局 | 禹城市水務局 | 禹城市建設局 | 禹城市絲綢廠 | 禹城市中醫院 | 禹城市綜合高中 | 禹城市齊魯中學 | 禹城市人民醫院 | 禹城市棉紡織廠 | 禹城市第二棉紡廠 | 禹城市第三棉紡廠 | 禹城市凱悅大酒店 | 禹城市大成皮革廠 | 禹城市婦幼保健站 | 禹城市郅大夫門診 | 禹城市衛生防疫站 | 山東省禹城市第一中學 | 禹城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 禹城市行政審批大廳 | 禹城市來風鄉第二棉紡織廠 | 山東省禹城市第二棉紡織廠 | 山東省禹城市棉紡織廠 | 禹城市紡織品進出口公司 | 禹城市禹城鎮教育委員會 | 禹城市亞細亞大酒店 | 山東省禹城市農藥廠 | 禹城市痔瘻專科診所 | 禹城市康元體育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禹城市安氏樂業食品有限公司 | 中國共産黨禹城市委員會黨校 | 禹城市光大電力集團總公司電業公司電力賓館 | 禹城市來風鄉田辛化纖紡織廠 | 禹城市金利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 |
|
|
市中街道 | 房寺鎮 | 十裏望鄉 | 辛店鎮 | 安仁鎮 | 辛寨鎮 | 張莊鎮 | 李屯鄉 | 莒鎮鄉 | 梁傢鎮 | 倫鎮 | 十裏望回族鄉 | 粱傢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