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安新縣 : 靈寶市 : 陽新縣 : 芮城縣 : 戶縣 : 南部縣 : 南譙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山東 >東營 >廣饒縣 > 大王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
  大王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0公裏,面積122平方公裏。2004年底,轄97個自然村,97個村民委員會;有27638戶,88991人;其中女43907人,非農業人口1044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43‰,人口計劃生育率為99.48%.2004年,實現生産總值33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一、二、三産業增加值分別達到30000萬元、260000萬元和400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6.4%、53%和33.3%.工業總産值125億元,實現利稅10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億元;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087公頃,總産5.67萬噸;瓜菜1193公頃,總産10.26萬噸;種植業産值30912萬元.全年造林398.8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0.94%;林果總産6515噸;林業産值547萬元.年末大牲畜存欄7332頭,豬存欄4665頭,羊存欄16238,傢禽存欄16.45萬衹;畜牧業總産值12285萬元.水産品總量391噸,漁業總産值6256萬元.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01800千瓦,農村用電量24700萬千瓦時.鄉鎮企業總産值135億元,利稅17億元,其中個體私營企業實現産值39.32億元,利稅48007萬元.財政收入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610元,比上年增加690元.有中學2處,小學10處,在校學生共1008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醫院2處.電話普及率達每百人26部.小康水平指數達99.8%,有88個村達到小康水平.被評為基本實現小康鄉鎮.
  這裏誕生了山東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珍藏了我國第一版《共産黨宣言》中譯本;這裏哺育了鄧天乙、李耘生、張太恆等大批仁人志士,被譽為“紅色基地”、“將軍之鄉”……但這裏卻不靠山,不臨海,沒有任何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因此,當位於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東營市南部,素有“東營市一枝花”、“齊魯明珠”美譽的廣饒縣大王鎮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實現新跨越,在又好又快地發展中全力進軍山東第一鎮時,“大王模式”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
  大王鎮這方土地擁有着豐厚的紅色文化底藴,最早接受馬剋思主義思想的大王人發揚緊跟黨走勇於創新的光榮傳統,堅定“建設文明 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在改革開放的激流中一路領先。2007年,當“大王人民齊奮進,爭創山東第一鎮”的口號在全鎮廣泛唱響的時候,這裏已率先步入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快車道。2006年,大王鎮大力實施“強工、扶農、建城、興商、富民”的方針,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全鎮實現社會總産值320億元,生産總值75億元,工業總産值280億元,固定資産總投資53億元,境內財政總收入7億元,出口創匯2.5億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00元……工業國際化、農業産業化、城鎮現代化進程漸入佳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全面推進,榮獲全國最適宜人居新城名鎮、全國綜合發展水平千強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傢衛生鎮、山東十大名鎮等榮譽稱號,創造了“三化三集中”的新農村建設“大王模式”,被中央黨校“三農”研究中心列為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道路研究課題。 從無任何自然優勢到創造發展優勢,為新農村建設破題,這在許多專傢學者眼裏是一個“大王現象”。讓我們再次把目光會聚這片神奇的土地——“紅色大王”,看“紅色大王”是如何領跑和諧新農村,全力進軍山東第一鎮的。
  經濟大王:工業國際化漸入佳境
  在華泰集團20萬噸/年SC紙項目建設工地上,廠房主體建設已經完成,工人們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前的準備工作。這個項目是華泰集團與世界造紙巨頭芬蘭斯道拉恩索公司合資建設的,總投資20多億元,將填補國內市場空白。近年來,大王鎮大力實施工業國際化戰略,着力做大做強工業旗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走出去,瞄準國際市場,引進世界尖端技術設備,搶先占領製高點,在大王鎮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共識。
  大力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以大投入促進優勢産業嚮集群化發展。120萬噸/年新聞紙、1000萬套/年半鋼子午胎、1500萬套/年高性能製動片等30多個一次性投資超1億美元的高精尖項目陸續建設投産,建成了華泰、凱銀等6大經濟園區,形成造紙印刷、汽車配件、化工熱電、輪胎橡塑、建築建材等5大支柱産業,涌現出2300多傢各類企業,其中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1傢,超50億元的2傢,超10億元的企業10傢,擁有3傢全國500強企業和2傢上市公司。培植了 “華泰”、“凱銀”等一批國傢、省級名牌産品。華泰、信義、金嶺、華星、金宇、永泰、金泰、恆豐、紅星等企業成為在全省、全國同行業的領跑者。大王鎮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環保型新聞紙生産基地,全國重要的子午胎生産聚集地,全國最大的摩擦材料生産研發基地,山東省重點石油及????化工基地。
  加大創新能力建設,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初步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嚮、以企業為主體、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為依托的科技創新體係,成立了工業科學院,建立了國傢級高新技術4傢,各類研發機構13傢,國傢級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傢,省級技術研發中心5傢,各大企業都成立了專門的産品研發機構。信義集團建立的全國一流的摩擦材料科研測試中心、華泰集團引領着行業技術執行標準的造紙研發中心、以金泰公司為代表的橡膠輪胎産業研發中心,為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了平臺。通過深化産學研結合,大王鎮與國內外120多傢高等科研院所、技術公司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目前,大王鎮承擔國傢、省、市科技課題30多項,擁有專利20多項,被列為全國高新技術園區、全省星火科技示範鄉鎮、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密集區、山東省專利鎮。 積極實施億元企業梯隊提升工程,穩妥地推進鎮辦企業規範改製,理順産權關係,企業迸發新活力。芬蘭斯道拉恩索公司、美國TRW公司、杜邦公司等10多傢世界500強企業紛至沓來,來自美、德、意、芬等10多個國傢的100多名專傢長住大王,成了“大王居民”。大王鎮加大工業對農業的反哺力度,推進了農業産業化進程,東方花卉出口韓國,凱銀牌牛羊肉倍受東歐、約旦、阿聯酋等國傢的青睞。全鎮40多傢企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新聞紙、剎車片、子午胎等30多個係列産品出口50多個國傢和地區。出口創匯産品實現了工農全面開花,企業國際化道路越走越寬廣。
  文化大王:大王精神凝聚合力
  一年四季,大王鎮的文化活動好戲連臺:春節期間,村村組織文藝宣傳隊,進行鑼鼓、秧歌、民間文藝匯演,同時宣傳了黨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叫響了新一年工作的口號。“全民齊奮進,爭創百億鎮”、“實現新跨越,建設新大王”、“大王人民齊奮進,爭創山東第一鎮”這些階段性的口號和奮鬥目標伴隨着一個個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走進千傢萬戶,傳遍全鎮上下,統一了幹群思想,凝聚着民心,鼓舞着鬥志。自1990年開始將每年三月份定為“愛祖國愛家乡”活動月,吹響新一年工作的進軍號,引導全鎮人民把熱愛祖國的高度熱情變成建設家乡的實際行動;始於1993年的消夏文藝晚會,每年一屆,自6月份至10月,帶動全鎮50%的村辦起了消夏晚會;1985年以來每年舉辦的金秋花節主旨在於“以花為媒,廣交朋友”,已從最初的菊花展覽發展成為集花展、書畫展、鳥展、經貿洽談、文藝匯演為一體的綜合交流盛會,成為展示全鎮三個文明建設成就,擴大對外開放,推介大王形象的名片。十佳文明公民、十佳崗位標兵評選等樹立了一大批模範典型…一係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起到了文化聚魂的作用。
  在發展中,大王鎮高度重視文化的凝聚力和道德的約束力,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堅持“工業、農業、小城鎮三篇文章一起做,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文明一起抓”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激發創造活力,不斷開闢載體,做到精神文明具體化,創新開展了一係列寓教於樂的大型群衆性文化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王文化品牌”,長年開展,從不間斷。打造形成了以“雙愛”月、消夏文藝晚會、金秋花節為主體,以重大節日慶典為主綫,以“紅色文化”為主旋律的十大文化載體。
  大王鎮堅持開展文明誠信教育,着力打造“文明信用鎮”這塊金字招牌。全方位加強公德教育,以企業文化、社區文化、廣場文化帶動群衆文化,以評選“好孝子、好媳婦、好家庭”為內容的尊老敬老三百評選活動促進了家庭美德建設,帶動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建設,提升了全民的文明素養,文明做人、誠信做事成為大王人幹事創業的普遍風格,“奮進、創新、頑強、誠信”的“大王精神”得到大力弘揚。 大王鎮建立了山東省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保存了全國第一版本的《共産黨宣言》中譯本。大王鎮充分發揮這些紅色資源的優勢,先後投資300多萬元,建設了中共劉集支部舊址紀念館、張太恆紀念館兩個“紅色教育基地”,持續不斷地對黨員幹部群衆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傳統教育;每月6日,隆重舉行機關升旗儀式,堅定理想信念。以“紅色文化”為基調,大王鎮的企業鑄就了以“雙愛”為共同內涵的企業精神……逐步形成了以傳統文化為底藴,以紅色文化為動力,以大王精神為內涵,以企業文化為主體的大王文化建設體係,“大王精神”成為凝聚全鎮發展合力的靈魂旗幟,“建設文明 報效祖國”成為大王人高尚情操的真實寫照。
  和諧大王:統籌發展力促多贏
  大王鎮牢牢把握科學發展觀,力促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註重統籌發展,力求多贏。統籌解决“三農”問題,實現工農互動、農企“雙贏”。抓竜頭,建基地,帶農戶,構建起了竜頭企業與基地相互配套、相互支撐的格局,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每年發放糧食直補資金120萬元。大力培植了國傢重點農業竜頭企業凱銀集團,帶動形成了蔬菜、林木、畜牧、花卉四大主導産業,建成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5萬畝,配套建設了5000畝優質高效蔬菜大棚標準化良種示範區……建成了黃河三角洲最大花卉交易市場,全國重點花卉市場,國傢盆花研發推廣中心。
  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大王鎮堅持發展與環保同行,大力實施生態保護工程,大力發展緑色工業的同時,以高科技促進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嚮污染源重拳出擊,幾年來取締“土小”污染企業90多傢。同時大力實施以路域緑化、農田林網開發、村莊緑化等為重點的緑化美化工程,植樹80萬株,美化緑化村莊81個,林木存活率達到99%,林木覆蓋率達到30%,“居在林中,人在緑中”成為大王鎮這一生態型園林化小城鎮的真實寫照。 統籌村鎮發展。大王鎮堅持村鎮一體化戰略,加大工業對農業反哺力度,以工業化推進城市化,以城鎮建設支持和帶動農村發展,投資3000多萬元傾註“三農”,實現了村鎮“共贏”——全鎮42個村通過市縣小康文明村驗收;鎮財政嚮“三農”傾斜,實施農村道路改造和集中供水工程,90%的村實現了柏油路、互聯網、集中供水“三通”;加大對公益事業的投入力度,完善社會保障體係,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全面覆蓋,建成了全省首傢190安全生産信息指揮中心,形成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並進的全程教育體係。
  魅力大王:新農村步入城市化
  大王鎮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以城鄉一體為目標,以規劃為竜頭,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嚮園區集中,土地嚮農場集中,人口嚮城鎮集中”的“三集中”戰略,大力推進城鎮現代化進程。先後實施了文化廣場建設、城鎮道路亮化美化、幸福公寓改擴建、陽河綜合治理、興廣鐵路、泰山路北延疏通、黃河路東延等一批精品工程,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品位不斷提升。2006年,全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850元,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達到28090元。
  “一軸三心,兩水飄帶,六區共建,城林相伴”總體規劃的逐步實施,使大王鎮拉開了新一輪小城鎮建設的大幕。隨着生態化建設步伐加快,一個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社會安定、充滿活力、和諧安寧的現代化小城鎮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展現在世人面前。廣饒縣縣委常委、大王鎮黨委書記燕振誠最後告訴記者,2007年,大王鎮計劃完成社會總産值440億元,GDP100億元,境內財政總收入8.5億元,固定資産投資5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00元,力爭利用兩三年時間,經濟總量再翻一番,綜合實力穩居全省鄉鎮第一位,再造一個新大王,早日成為山東第一鎮,攀升全國百強鎮。
特色産品
  蔬菜、傢禽、水産
大王鎮下轄村
  吳傢村鞠傢村劉傢村西李村中李村大王西村後屯村南陳官村新村村河溝村大王東村大王南村劉集後村劉集前村劉堡村六股路村永和村范家村小李村鄧傢村蘇廟村西呂村東呂村高卜紙村田門村三賢村趙傢村韓橋村李橋西村北辛村麯江村於巷村李橋東村周莊村田辛村菜園村郭明田村鐵匠李村復興王村付傢村王永槐村延集村東張莊村竈戶王村王李村紅盆村東孫莊村書房劉村南郭村北郭西村北郭東村崔寨村北賈村紀莊村張齊村李園村魏傢村王鎮村鞏傢香坊村馮莊村呂莊村耿集村孟集村前郭村任樓村高解村崔傢河崖村東營村西營村榮莊村北張淡村大張淡村臥石東村臥石西村西臥石村東臥石村東北街村軍屯村東莊子村後賈村前賈村李琚村黃琚村葉琚村楊琚村宋琚村韓琚村黃店村楊莊村封廟村韓莊村東辛村西辛村明莊村呂道口村張棗村蘇劉村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
  大王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0公裏,面積122平方公裏。2004年底,轄97個自然村,97個村民委員會;有27638戶,88991人;其中女43907人,非農業人口1044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43‰,人口計劃生育率為99.48%.2004年,實現生産總值33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一、二、三産業增加值分別達到30000萬元、260000萬元和400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6.4%、53%和33.3%.工業總産值125億元,實現利稅10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億元;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087公頃,總産5.67萬噸;瓜菜1193公頃,總産10.26萬噸;種植業産值30912萬元.全年造林398.8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0.94%;林果總産6515噸;林業産值547萬元.年末大牲畜存欄7332頭,豬存欄4665頭,羊存欄16238,傢禽存欄16.45萬衹;畜牧業總産值12285萬元.水産品總量391噸,漁業總産值6256萬元.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01800千瓦,農村用電量24700萬千瓦時.鄉鎮企業總産值135億元,利稅17億元,其中個體私營企業實現産值39.32億元,利稅48007萬元.財政收入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610元,比上年增加690元.有中學2處,小學10處,在校學生共1008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醫院2處.電話普及率達每百人26部.小康水平指數達99.8%,有88個村達到小康水平.被評為基本實現小康鄉鎮.
英文解釋
  1. :  Dawang Town
  2. n.:  Dawang Zhen
近義詞
大王
包含詞
廣饒縣大王鎮中心幼兒園
分類詳情
吳傢村永和村馮莊村王鎮村韓莊村
呂莊村東營村西營村范家村魏傢村
大王西村北賈村東張莊村後屯村東孫莊村
付傢村南郭村紀莊村東呂村東辛村
西呂村榮莊村中李村西辛村李園村
前賈村崔寨村三賢村小李村鄧傢村
軍屯村東莊子村鞠傢村西李村北辛村
菜園村前郭村黃店村鞏傢香坊村崔傢河崖村
大王東村東北街村北郭東村六股路村竈戶王村
李橋西村呂道口村劉集後村劉集前村書房劉村
北郭西村南陳官村北張淡村高卜紙村李橋東村
復興王村臥石東村大張淡村郭明田村鐵匠李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