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寧夏 >銀川 > 永寧縣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Yongning County
  郵編:750100 代碼:640121 區號:0951
  拼音:Yǒng Níng Xiàn,Yongning Xian
  
    永寧縣位於銀川平原中部。東臨黃河,西靠賀蘭山。總面積1179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2006年)。全縣轄5個鎮、1個鄉:楊和鎮、李俊鎮、望遠鎮、望洪鎮、閩寧鎮、勝利鄉;黃羊灘農場、玉泉營農場。縣人民政府駐楊和鎮,距首府銀川市20千米。
  
    地勢由西南嚮東北傾斜。黃河過境,漢延、惠農、唐徠、西幹四大幹渠南北貫穿。幹旱少雨,年降水量202.4毫米,年均氣溫8.6℃。包蘭鐵路、109國道過境。礦藏主要有煤、鐵、石膏、石灰岩、磷等。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雙墳,自治區重點文物明代長城。旅遊景點有黑泉湖等。
區域概況
  永寧縣地處寧夏平原中部,東臨黃河,西倚賀蘭山,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的郊縣,位於銀川市區以南。全縣國土面積1020平方公裏,轄1街道(楊和街道)、5鎮(李俊鎮、望洪鎮、楊和鎮、望遠鎮、閩寧鎮)、1鄉(勝利鄉),政府駐楊和街道,總人口20.4萬人,有漢、回、滿等13個民族,其中回族占總人口的18%。境內沃野千裏、溝渠縱橫、鯉鯽逐波、林豐糧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
  郵政編碼:750100 代碼:640121 電話區號:0951
行政區劃
  永寧縣轄1個街道、5個鎮、1個鄉:楊和街道、楊和鎮、李俊鎮、望遠鎮、望洪鎮、閩寧鎮、勝利鄉。縣境內另有寧夏農墾所管轄的黃羊灘農場、玉泉營農場。
歷史沿革
  永寧縣建於1941年4月,是當時的寧夏、寧朔兩縣分別劃出一部分設置的。1972年劃歸銀川市管轄。
  永寧建縣時,從當時寧朔縣劃出的是東、北部的村堡,有望洪、王太、楊和、旺全、增崗、靖益、魏信、新城等;從當時寧夏縣劃出的是其東、南部的村堡,有通貴、通朔(今永固)、鎮河、張政、許強、許旺、楊顯、豐盈等。始駐望洪堡,數月後遷至楊和堡。當時全縣設14個鄉,以數字序號為名。
  1949年9月解放後,永寧縣人民政府成立,實行區、鄉製,全縣在調整組建為7個區55個鄉。1950年經兩次調整後為6個區48鄉,如下:(1)一區,駐楊和堡,轄楊和、惠豐、納傢戶、王太、大東、東全、北全、王全等8鄉。(2)二區,駐望洪堡,轄望洪、西玉、曾崗、東和、西和、李傢橋、唐鐸、靖益等8鄉。(3)三區,駐望遠橋,轄上河西、板橋、東魏信、許旺、南楊顯、北楊顯、豐盈等8鄉。(4)四區,駐新城,轄新城、盈北、雙渠口、煙村墩、磚渠、五裏臺、紅渠口、河西南等8鄉。(5)五區,駐掌政橋,轄掌政、鎮河、立強、河西寨、強傢廟、通南、通貴、通北等8鄉。(6)六區,駐關帝廟,轄新水橋、舊滿城、東前城、民樂、塔橋、燕鴿、漢西北、漢西南等8鄉。
  1951年6月,四區的6個半鄉和六區的3個半鄉劃歸銀川市。原四、六兩區未劃歸銀川市的5個整鄉和2個不完整的鄉調整組建為6個鄉,區名改稱第四區,駐五渡橋。1955年,撤銷原有5個區,38個鄉合併為19個鄉,除個別外,多為2個鄉合併為1鄉。19個鄉分別為:楊和、望洪、王太、東全、北全、唐鐸、增進、雙和、板橋、勝利、楊顯、望遠、政權、新銀、燕鴿、塔橋、掌政、永固和通貴。1956年,增設永華鄉。
  1958年9月全縣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撤銷鄉建製。永華鄉劃歸銀川市管轄,歸屬戰鬥公社(後更名為良田公社)。全縣組建為4個人民公社,即以楊和、東全、北全3個鄉合併組建為和平公社;以王太、望洪、唐鐸、增進、雙和等5個鄉合併組建為紅旗公社;以楊顯、勝利、板橋、望遠、搭橋、新銀等6個鄉合併組建為勝利公社;以政權、掌政、燕鴿、永固、通貴等5個鄉合併組建為星火公社。1959年,勝利、和平、紅旗、星火等4個公社分別改名為望遠、楊和、王太、掌政公社。
  1960年3月,掌政公社除政權大隊外,劃歸銀川市管轄。8月,將原寧朔縣轄的李俊公社大部分(6個生産大隊)和小壩公社的五坊、東風2個生産大隊劃歸永寧縣管轄,永寧縣將劃入部分(除東風生産大隊外)組建為李俊公社;將東風生産大隊劃歸王太公社。王太公社更名為望洪公社,所轄的王太生産大隊劃歸楊和公社。1960年永寧縣的4個生産大隊及所轄大隊如下:(1)李俊公社,駐李俊堡,轄李俊、五坊、寧化、團结、友愛、古正、宋澄等7個生産大隊;(2)望洪公社,駐望洪堡,轄望洪、東風、雙和、農聲、唐鐸、增進等6個生産大隊;(3)楊和公社,駐楊和堡,轄楊和、王太、朝陽、北全、永豐等5個生産大隊;(4)望遠公社,駐望遠橋,轄望遠、勝利、板橋、楊顯、塔橋、政權、新銀等7個生産大隊。
  1961年,4個公社調整劃分為8個,即:李俊、望洪2公社劃出團结、友愛、許橋(原五坊)、東方(原東風)4個生産大隊組建為仁存公社,駐許傢橋;李俊、望虹2公社劃出宋澄、唐鐸、增進3個生産大隊組建為增崗公社,駐姚傢莊;望遠公社還劃出勝利、楊顯2個生産大隊組建為勝利公社,駐大觀橋;望遠公社還劃出板橋、政權2個生産大隊組建為通橋公社,駐通吉橋。1963—1981年間各公社先後對所轄生産大隊調整劃小,由45個增至70個。
  1964年掌政公社由銀川市劃歸永寧縣管轄。1972年11月,掌政公社劃歸銀川市管轄,同時還將望遠公社的塔橋大隊劃歸銀川市大新公社。
  1982年4月,在縣人民政府駐地楊和堡設置了楊和鎮。1983年,公社體製改革,各公社均改稱鄉。1984年,撤銷李俊鄉,改設為李俊鎮。1993年,撤銷望遠鄉,設置望遠鎮;至此,全縣下轄楊和、李俊、望遠等3鎮,仁存、望洪、增崗、楊和、勝利、通橋等6鄉。(* 資料出處:《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銀川)
  2000年,永寧縣轄3個鎮、7個鄉。總人口191668人,各鄉鎮人口: 楊和鎮 21732 李俊鎮 18038 望遠鎮 17582 仁存鄉 14755 望洪鄉 17599 增崗鄉 17364 楊和鄉 30605 勝利鄉 15576 通橋鄉 16239 金沙鄉 2089 黃羊灘區虛擬鄉 7562 閩寧村虛擬鄉 10469 海原吊莊虛擬鄉 2058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5年底,永寧縣轄1個街道(楊和),5個鎮(楊和、李俊、閩寧、望遠、望洪),1個鄉(勝利)。
社會發展
  永寧縣交便捷,服務設施完善。109國道、201省道、石中高速公路、包蘭鐵路縱橫全境。縣城距銀川市河東機場40公裏,距銀川火車站35公裏。水、電、暖、氣一應俱全。
  永寧縣工業發展迅猛,産值超億元的企業達7傢。以生物製藥和農副産品深加工為主的發酵工業容積總産量達3.5萬立方米,實現産值10億元。紅黴素、維生素、????酸四環素、泰樂菌素、維生素B12等産品生産規模、市場占有率在國際上均獨占鰲頭,永寧已成為西部乃至全國重要的醫藥生産和食品加工基地。
  永寧縣是國傢確定的商品糧基地縣和500個重點扶持的糧棉大縣之一。全縣糧食總産達22萬噸,用全區2.03%的耕地生産了全區9%的糧食,農業生産能力居全區首位。
  永寧縣地處寧夏河套平原中部,氣候、水資源條件得天獨厚,溝渠縱橫、條田整齊、林帶成網,農業經濟逐步嚮基地化、專業化、産業化方向發展。創建了徵沙渠高新農業新灌區,形成2萬畝麻黃草、3000畝杜仲、3000畝甘草、5000畝無籽枸杞等中藥材基地;5萬畝釀酒葡萄基地;優質大米、玉米、小麥良種繁育基地;肉牛棧羊育肥、生豬飼養等肉食品基地;日光節能無公害緑色蔬菜供應基地等,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位居全區首位。
  永寧縣從改善人居環境入手,着力打造城市品牌。改造舊城、建設新區、實施緑化、亮化、美化工程。一批各具特色,環境幽雅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城鄉一體化進程步伐加快,城市化率達到25%。
  科技、教育、衛生協調發展,信息化建設取得新突破。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項目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文化體育活動深入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着力打造“禮儀永寧、文化永寧、誠信永寧、魅力永寧”。全縣涌現出國傢級、自治區和銀川市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校園和一大批獻身經濟建設的先進人物。廣場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充分展現出永寧人民昂首嚮上的精神風貌。
旅遊資源
  永寧縣旅遊資源豐富。納傢戶清真寺、明代長城、李俊塔等古跡是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回鄉文化園民族特色濃郁,鶴泉湖天然自成、風光秀麗;三沙生態旅遊園融大漠風光、自然景觀為一體,是休閑、娛樂的絶好去處,還有古代建築遺址;古人贊譽的“寧夏八景”中的“官橋柳色”、“漢渠春漲”等景點,獨具特色風景優美。
工業園區
  望遠工業園位於永寧縣最北部的望遠鎮。109國道、石中高速公路、環城高速公路穿區而過,交通便利,勞動力充足,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望遠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齊全,道路暢通,電力充足,通訊快捷、供排水方便,是投資者創業的理想天地。園區內設有中小學、幼兒園、銀行、工商所、稅務所、公安派出所、衛生院、無業公司、農貿市場、千戶住宅小區等智能部門和服務機構。園區管委會將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窗口、一條竜、一站式、全方位”高效的真誠服務。
英文解釋
  1. n.:  Yongning County
近義詞
永寧
相關詞
寧夏回族回族博物館
包含詞
永寧縣中學永寧縣中醫院永寧縣人民醫院
永寧縣婦幼保健所永寧縣工藝製鏡廠東都永寧縣西五裏
寧夏永寧縣寶寧羊毛衫廠永寧縣教師進修學校永寧縣寶寧羊毛衫廠
過綺岫宮(東都永寧縣西五裏)過綺岫宮東都永寧縣西五裏
分類詳情
張開勝利鄉張開望洪鎮張開閩寧鎮張開玉泉營農場張開黃羊灘農場
張開李俊鎮張開望遠鎮張開楊和鎮
永寧鶴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