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寧夏 >固原 > 隆德縣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Longde County
  郵編:756300 代碼:640423 區號:0954
  拼音:Lóng Dé Xiàn,Longde Xian
  
    隆德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端、六盤山西麓。總面積1269平方千米(有2塊飛地在甘肅省境內)。總人口18.8萬人(2005年),其中漢族約占90。5%,回族約占9.5%。全縣轄3個鎮、10個鄉:城關鎮、沙塘鎮、聯財鎮、陳靳鄉、好水鄉、觀莊鄉、楊河鄉、神林鄉、張程鄉、鳳嶺鄉、山河鄉、溫堡鄉、奠安鄉。共有128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另有轄5個鎮、8個鄉之說)
    地處西北黃土高原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年均氣溫度5.1℃,年降水量553毫米。312國道、隆秦公路過境。史稱宋夏“好水之戰”發生在好水鄉境內。北象山有北宋韓魏公祠堂遺址。
中國寧夏隆德縣
  【位置】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端、六盤山西麓
  【面積】 1269平方千米
  【人口】 22萬(2002年)
  【代碼】 640423
  【郵政編碼】 756300
  【電話區號】 0954
  【縣人民政府駐所地】 城關鎮
行政區劃
  下轄3個鎮、10個鄉。
  鎮:城關鎮、沙塘鎮、聯財鎮。
  鄉:觀莊鄉、山河鄉、鳳嶺鄉、楊河鄉、好水鄉、陳靳鄉、神林鄉、張程鄉、奠安鄉、溫堡鄉。
地理概況
  【地理】
  隆德縣位於六盤山西麓、寧南邊陲。東望關陝,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寧朔;襟帶秦涼,擁衛西輔。“312”國道縱貫東西, 隆(德)秦(安)省道和隆(德)張(易)縣道分別穿越南北。縣境西北毗連靜寧、西吉,東南直接涇源、莊浪,東北周邊與固原接界。關山險阻,水道西行,歷來為兵傢必爭之地,故有“關隴鎖鑰”之譽。跨北緯35度21分至35度47分、東經105度48分至106度15分。縣城東距六盤山10公裏,北距銀川410 公裏,西去蘭州380公裏,東去西安340公裏,距固原縣城66公裏、西吉縣城53公裏、涇源縣城24公裏、靜寧縣城37公裏、莊浪縣城47公裏。清涼河在城南,清流河在城北,二水在城西三裏店交匯。城東堡子山(東山堡),北為象山,西是鳳山。全縣東西與南北之距相當,南北長47公裏,東西寬41公裏,總面積1093平方公裏(其中縣內985平方公裏,隆湖區108平方公裏),縣境土地總面積148.8萬畝,耕地面積62.4萬畝,人均3.16畝。海拔在1720-2942米之間,縣城所在位置海拔2100米,地勢東高西低。 地貌類型分為黃土丘陵溝壑區(占55.70%)、陰濕土石山區(占33.26%)、河𠔌川道區(占11.04%)。除六盤山外,散處於全縣較為有名的山脈是鳳太山、牧丹山、峰臺梁、清涼山、北象山、蟠竜山等。縣境內主要河流有渝河、葫蘆河、莊浪河、好水河等七大河流。
  【氣候】
  氣候屬中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嚮半幹旱過渡性氣候,春低溫少雨,夏短暫多雹,秋陰澇霜旱,鼕嚴寒綿長,素有“溽暑有風還透骨,芳春積雪不開花”之說。年平均氣溫5.1度,為全區最低氣溫,1月份最低,極值為-25.7度;7月份最高,極值為31.4度。 年平均日照時數2228小時,無霜期124天,最少94天。 年均降水量745.4毫米,多集中在夏秋兩季,尤以7、8 兩個月為降水集中季節。1995年以來,由於連年持續幹旱,降水量大大下降。災害性天氣主要有大風、幹旱、冰雹、霜凍等。
  【行政區劃】
  2005年,隆德縣轄5個鎮、8個鄉,共128個行政村,人口18.8萬多人,面積985平方千米(據寧夏日報專版·2005年12月22日第4版)。
歷史沿革
  隆德縣得名於羊牧隆城及德順軍兩名之尾首二字。
  古為戎狄部落遊牧地。秦屬北地郡。西漢時置月氏道以安置小月氏降者。隋屬平涼郡。唐屬原州監牧地。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築籠竿城(今城關鎮),為德順軍治地。天禧元年(1017年)在今西吉縣火傢集置羊牧隆城,屬德順軍。慶歷三年(1043年)更名為隆德寨。金皇統二年(1142年)升隆德寨為隆德縣,縣治在羊牧隆城。元初,隆德縣治由羊牧隆城遷至籠竿城,隸陝西省鞏昌路靜寧州。明初,屬陝西布政使司平涼府靜寧州。嘉慶三十八年(1559年)直屬平涼府。清屬平涼府。民國時期,1913年屬甘肅省涇源道。1935年屬甘肅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49年8月,解放後,屬甘肅省平涼專區。1958年3月改隸固原回族自治州,同年10月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專區。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2001年固原地區改為地級固原市。
  清末時,隆德縣設東、西、南、北、中5個區。民國初年,全縣設置21堡。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堡置區,龔太、孝義、錢李、丹樹、潘河雄、馬力妥、嶽石、呂慶甫8堡與縣城置為第一區;神林、亂柴、屯民、許賢道、上新店、下新店6堡合置為第二區;蒙宣、前邵山、後邵山、張文才、韓溝、將臺、馬翼7堡合置為第三區。1935年,調整為盤山、沙塘、山河、興隆、平峰5個區。1941年,撤銷區,全縣設為4鎮9鄉。1942年設置西吉縣,將平峰鎮和蒙宣、興平、將臺3鄉劃歸西吉縣。此時,全縣轄盤山(駐縣城,轄8保107甲)、山河(駐山河,轄9保121甲)、興隆(駐興隆,轄6保72甲)3個鎮和沙塘(駐沙塘鋪,轄10保99甲)、神林(駐神林鋪,轄7保87甲)、超農(駐梁傢河,轄6保67甲)、屯民(駐楊傢河,轄6保57甲)、丹樹(駐紅土路,轄8保76甲)和邵山(駐張安子,轄6保45甲)等6鄉。
  1949年解放後,全縣設置6個區,47鄉,先以數字序號命名,後改為按駐地或地片命名。城關區駐縣城,轄盤山、峰臺、清涼、陳靳、竹林、陳河、何槐、水磨、城市等9鄉;沙塘區駐沙塘鋪,轄新民、清北、桃園、清平、錦平、上梁、鞏隆、鳳嶺等8個鄉;神林區駐神林鋪,轄烽臺、雙樓、聯財、恆平、觀音、張程等6個鄉;興隆區駐興隆鎮,轄興隆、公易、三合、原安、雙樹、興堡等6個鄉;屯樹區駐解傢窪,轄楊河、牛河、解堡、大莊、楊磨、北臺、新店、楊茂、蔡臺等9鄉;農山區駐山河鎮,轄蘇臺、山河、石碑、中社、前劉、梁堡、新集、中嶺、秦王等9鄉。
  1950年8月,將農山區的新集、中嶺2鄉劃歸莊浪縣;將沙塘區的上梁鄉劃歸農山區管轄;屯樹區的蔡臺鄉更名為廟灣鄉。1951年4月,在興山區增置黨河鄉。
  1952年7月,在興山區增置四合、高城2鄉;在農山區增置呂梁、崇安、朱塬、東峽4鄉。自沙塘、興山、農山3個區各劃出一部分置原安、鞏隆2區。原安區駐齊傢原頭,轄原安、黨河、公易、興堡、雙樹、三合6鄉;鞏隆區駐鞏隆寺,轄鞏隆、鳳嶺、梁堡、中社、前劉、上梁6鄉;沙塘區劃出了上梁、鞏隆、鳳嶺3鄉;神林區劃入農山區的秦王鄉;興山區除興隆鄉外全劃歸新設立的原安區,並從屯樹區劃入北臺、新店、楊茂3個鄉,新置了四合、高城2鄉;農山區劃出中社、前劉、梁堡、秦王、上梁5鄉,新置了呂梁、朱塬、崇安、東峽4鄉;城關區保持不變。
  1953年12月,將興隆區全區和原安區的公易鄉、屯樹區的楊河鄉、牛河鄉,神林區的張程鄉,沙塘區桃園鄉的天橋村劃給西吉縣。1954年5月,將城關區水磨鄉劃歸屯樹區。1955年4月,將原安區劃給靜寧縣。
  1955年10月,撤銷神林區並入沙塘區,所轄的峰臺、雙樓2鄉合併置為神林鄉,恆平鄉撤銷並入聯財鄉,清北鄉撤銷並入新民鄉,錦平鄉撤銷並入清平鄉;撤銷鞏隆區,中社鄉劃歸城關區,上梁、前劉2鄉劃歸農山區,鞏隆鄉撤銷,一小部分並入呂梁鄉,大部分並入鳳嶺鄉,呂梁、鳳嶺2鄉劃歸沙塘區;城關鄉所轄盤山、陳靳、竹林3鄉分別並入峰臺、何槐、城市3鄉;農山區的石碑鄉撤銷,並入山河鄉。
  1956年3月,撤銷城關區,陳河鄉並入城市鄉;撤銷中社鄉,大部分並入河槐鄉,三道林村劃歸沙塘區清平鄉,李傢溝劃歸農山區上梁鄉。峰臺、清涼、何槐、城市4鄉歸縣直管。撤銷屯樹區的解堡、水磨2鄉,設置為好水鄉;將楊磨鄉並入大莊鄉。撤銷農山區的崇安、朱塬2鄉,分別並入蘇臺、梁堡2鄉。
  1956年5月,秦王鄉劃歸靜寧縣;靜寧縣的桃山、奠安、景林3鄉劃歸隆德縣隆德縣將景林鄉撤銷並入梁堡鄉。8月,莊浪縣將所轄的溫堡鄉及通便鄉的周王傢、徐史傢、上梁子、楊傢溝、宋傢塬5個村,雲臺鄉的嶽傢灣、南岔村劃歸隆德縣農山區,隆德縣將周王傢、徐史傢、上渠子3個村劃歸奠安鄉,其餘村歸屬梁堡鄉;隆德縣將農山區的東峽鄉劃歸莊浪縣。
  1958年,撤銷沙塘區所轄的新民、清平2鄉,置為沙塘鄉;聯財、觀音2鄉分別並入神林、桃園2鄉,連同鳳嶺、呂梁2鄉均歸縣直管。縣直屬的清涼、何槐2鄉合併為陳靳鄉;農山區的前劉鄉撤銷並入桃山鄉。同年,西吉縣的楊河、張程、觀堡3鄉劃歸隆德縣。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全縣組建為13個人民公社,命名多含政治意義,1959年4月名稱改為以駐地或轄地命名。城關(原名高峰)公社,駐縣城,轄原城市、峰臺及陳靳鄉大部分;沙塘(原名先鋒)公社,駐沙塘鋪,轄原沙塘鄉、神林鄉;桃園(原名躍進)公社,駐袁傢臺子,轄原張程鄉、桃園鄉;鳳嶺(原名紅旗)公社,駐碑窩,轄原鳳嶺鄉及呂梁鄉薛岔等5村;上梁(原名東風)公社,駐上梁,轄原上梁鄉及呂梁鄉齊傢岔村;桃山(原名南峰)公社,駐夏傢坡,轄原桃山鄉及呂梁鄉北坡大灣寺等4村;好水(原名北峰)公社,駐紅土路,轄原好水鄉、廟灣鄉;山河(原名五星)公社,駐山河鎮,轄原山河鄉及陳靳鄉民聯村;奠安(原名前峰)公社,駐底店子,轄原梁堡鄉及奠安鄉大部分;蘇臺(原名衛星)公社,駐蘇傢臺子,轄原蘇臺鄉及奠安鄉後溝門村;觀莊公社,駐觀音店,轄原觀莊鄉、大莊鄉;楊河(原名前進)公社,駐楊傢河,轄原楊河鄉;溫堡(原名建國)公社,駐杜傢堡,轄原溫堡鄉。
  1961年11月,由城關公社劃置出峰臺公社、陳靳公社;由沙塘公社劃置出聯財公社;由桃園公社劃置出張程公社;由觀莊公社劃置出大莊公社;由奠安公社劃置出楊溝公社。1963年1月,劃出鳳嶺公社的楊野河、辛桃李、上短岔、下岔4個大隊,聯財公社的雙村、辛平、嶽村、神林4個大隊,張程公社的陰窪、觀音2個大隊和沙塘公社的龐莊大隊組建為神林公社。
  1983年3月,觀莊公社更名為觀堡公社,移駐觀堡;蘇臺公社更名為崇安公社,移駐崇安。同年,自治區將平羅縣的潮湖地區劃給平羅縣(?隆德縣?)做吊莊移民,並在此設置了潮湖區(僅是當時的安排,行政歸屬尚無定論)。
  1984年1月,公社體製改革,各公社均改稱為鄉。同時,撤銷城關鄉,分置為城關鎮和城郊鄉。
  1993年1月,沙塘鄉改置為沙塘鎮。全縣共轄城關、沙塘2鎮和城郊、大莊、好水、峰臺、楊河、桃園、張程、聯財、神木、鳳嶺、上梁、陳靳、山河、崇安、楊溝、奠安、桃山、溫堡等19鄉。 (* 資料出處:《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銀川)。
  2000年,隆德縣轄3個鎮、18個鄉。總人口197160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13707 沙塘鎮 17678 聯財鎮 10488 城郊鄉 6982 陳靳鄉 7386 峰臺鄉 4603 好水鄉 8906 觀堡鄉 8539 大莊鄉 10032 楊河鄉 9349 神林鄉 11054 張程鄉 5985 桃園鄉 4262 鳳嶺鄉 8893 山河鄉 5952 上梁鄉 3901 桃山鄉 7604 溫堡鄉 12355 奠安鄉 7501 楊溝鄉 4427 崇安鄉 4767 隆湖區管委會虛擬鄉 22789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6年,隆德縣面積1269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3個鎮、10個鄉,128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人口民族
  2001年底,全縣共有漢、回、滿、藏4個民族,216715人,其中回族人口19880人,占 9.2%;漢族人口196835人,占90.77%;滿族人口14人,藏族人口1人。全縣人口按性別劃分,男性113269人,占52.27%;女性103446人,占47.73%。 按城鄉劃分,城鎮人口19019人(其中縣城13477人),占8.7%;農業人口197659人,占91.3%。人均壽命為69歲,人口自增率為7.47‰,縣內人口密度198人/平方公裏,是全區人口密度最大的縣之一。
自然資源
  隆德縣境內石灰石、石英砂、石膏等建材資源豐富,六盤山自然保護區的動植物資源在黃土高原獨具風姿。以耐旱抗寒、繁殖快、根蘖強而聞名的沙棘,為六盤山區特産。其木質堅實,入土不朽,水淫不腐,紋理美觀,是製作工藝晶和高檔傢具的良木佳材。
  棘果含有豐富維生素和多種有機酸及糖類。山地野生蕨萊在歷史上被列為貢品。六盤山突齒蟾為中國特有珍稀動物品目之一。昆蟲中,金斑蝠蛾和褐紋十二羽蛾均屬六盤山特産。縣産中藥材694種,其中常用中藥材占全國統一調查的360種常用中藥材的33%。適宜六盤山區大面積種植的“三豆”(即豌豆、蠶豆、土豆)、鬍麻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已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初步形成規模型生産格局,以其地域資源優勢,支撐着地方經濟。
經濟概況
  截至2002年底,全縣完成國內生産總值4.47億元(現價),比上年增長8.3%,人均國內生産總值2063元。工農業總産值8.9億元,增長5.6%,其中工業總産值6.7億元,增長3.4%;農業總産值2億元,增長14%。糧食總産量81487噸,增産20%。農民人均純收入1230 元,人均有糧417公斤,分別增長8.9%、1.0%。 經自治區1998年12月下旬驗收,全縣92.2%的農戶、92.3%的農業人口達到溫飽標準,農村貧睏人口由1983年的16萬人減少到1.3萬人,貧睏面由85%下降到7.3%,實現了基本解决農村貧睏人口溫飽問題的目標。2001年有0.57萬貧睏人口實現基本解决溫飽目標,貧睏面下降到23%。
文化旅遊
  九竜蓮花池——北聯靈湫
  寧夏隆德象山園
  寧夏六盤山旅遊區
  古祀祠重地朝那湫尋跡
  隆德清涼山寡婦石的傳說
  寧夏隆德石窯寺
  寧夏隆德清涼寺
瑞典斯科訥省隆德市
  隆德(瑞典語:Lund)是瑞典南部斯科訥省的一個城市。城市大約建立於990年左右,當時斯科訥地區歸丹麥管轄。1103年隆德大教堂矗立起來,並成為大主教駐地,隆德也因此很快成為北歐基督教中心。
  隆德也是隆德大學的總部,該校為斯堪的納維亞最大的教育和研究的機構。城市目前一共大約有74,000居民,其中不包括所有臨時的學生。隆德自治區有102 257居民,其中包括了一些周邊的小鎮和村莊,尤其是東面。自治區包括了達爾比和鄰近的達爾比南森林國傢公園。
英文解釋
  1. n.:  Longde County
近義詞
隆德
相關詞
寧夏旅遊蔬菜學校簡介教育寧夏院校公司社會
包含詞
隆德縣中學旅遊隆德縣隆德縣中醫院
隆德縣第二中學隆德縣人民醫院隆德縣婦幼保健所
隆德縣衛生防疫站隆德縣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隆德縣緑鮮果蔬有限責任公司
分類詳情
張開奠安鄉張開城關鎮張開好水鄉張開觀莊鄉張開沙塘鎮
張開聯財鎮張開楊河鄉張開山河鄉張開陳靳鄉張開神林鄉
張開張程鄉張開鳳嶺鄉張開溫堡鄉
北聯靈湫北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