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内蒙古 >乌兰察布市 > 化德县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化德县地处东经113°31′-114°46′,北纬41°54′-42°16′之间,是乌盟的东大门。南部与河北省的康保县交界,西部与乌盟的商都县接壤,北部、东部与锡盟的镶黄旗、正镶白旗毗邻。全县东西最长108.5公里,南北最宽72.3公里,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化德县地处东经113°31′-114°46′,北纬41°54′-42°16′之间,是乌盟的东大门。南部与河北省的康保县交界,西部与乌盟的商都县接壤,北部、东部与锡盟的镶黄旗、正镶白旗毗邻。全县东西最长108.5公里,南北最宽72.3公里,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
  【地貌】境内山原连绵交错,表现为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山间盆地、山间洼地六类。其中山间洼地占总面积41.2%。没有大的山脉和高峰。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隆起,向南、向东缓缓倾斜。平均海拔
  1480米(最高点1719米,最低点1244米)。
  【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少雨风大,夏季炎热而短促,秋季降雨量较集中,冬季雪大严寒而漫长,寒暑变化剧烈。年均温1.6℃。1月均温-16.5℃,极端最低气温-35.9℃(1967年1月4日),7月均温18.5℃,极端高温35.5℃(1953年7月8日)。气温稳定大于或等于0℃始日为4月12日,终日为10月23日,持续天数为195天。生长期平均为80天。霜期一般为250天。平均年降水量330毫米,最少166毫米(1965年),最多500.5毫米(1959年)。年蒸发量为2069.9毫米,是降水量的6.4倍。
  【自然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非金属有萤石,储量28万吨,品位达80%,主要分布在境内东部和西北部,生产的萤石粉主要销往日本、苏联。石英石储量40万吨。长石10万吨。金属钨砂储量1018吨,平均含三氧化钨1%。砂金、磁褐铁、硅藻土也有发现。主要野生动植物及中药材有野免、百灵鸟、甘草、麻黄草、蒲公英、车前子、狼毒草等。风能资源也很丰富。年平均风速4.8米/秒,最大风速24米/秒。年风能总功率1247千瓦/平方米。
  【概况】化德县2002年辖10个乡镇(3个镇、7个乡)93个村民委员会,3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1.72%。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0360万元,较上年增长2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5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96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900万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8.4%、34.1%、15.7%,财政收入完成2714万元,比2001年增长4.18%,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440元和415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8116万元,同比增长4285万元。
  【农村经济】
  种植业2002年围绕奶牛、寒羊养殖,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全县共种植青玉米10万亩,籽玉米4万亩,饲草2万亩。
  养殖业以突出发展奶牛,重点发展寒羊为目标,积极调整畜群、畜种结构。六月末,家畜存栏总数达57.1万头(只),较上年增长6.5%。2002年奶牛饲养量达2107头,奶牛专业村10个,专业户463户,建奶站5个;寒羊饲养量达2万多只,专业村发展到33个。
  【生态建设】2002年完成津京风沙源工程18.38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18万亩。
  【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万亩,新增水保治理面积16.68万亩,基本解决了缺水项目区人畜饮水问题。新增48个通电村,75个通车村,69个通广播电视村。
  【工业】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629万元,比2001年增长77.7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8。全县生产羊绒絮片服装550万件;生产硅铁2万吨,电石3万吨。
  【招商引资】2002年全县共签订13个项目的合同和协议,合同引资2.1亿元,到位资金5300万元。
  【市政建设】新区建设、旧区改造总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4870万元。
行政区划 Huade Xian County
  邮编:013350 代码:150922 区号:0474
  拼音:Huà Dé Xiàn,Huade Xian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草原的东北部,南邻河北省。总面积2527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2006年)。全县辖3个镇、2个乡:长顺镇、七号镇、朝阳镇、德包图乡、公腊胡洞乡。县人民政府驻长顺镇。
  
  历史沿革
  
  1934年置化德设置局,1949年设新民县,1950年改为化德县
  
  ?年,化德县辖1个镇、12个乡:城关镇、七号乡、二道河乡、土城子乡、六十顷乡、六支箭乡、公腊胡洞乡、白土卜子乡、白音特拉乡、达盖滩乡、朝阳乡、德善乡、德包图乡。
  2000年,化德县辖3个镇、10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9161人,其中: 城关镇 36483 七号镇 10307 朝阳镇 11121 达盖滩乡 6418 六十顷乡 8742 六支箭乡 7577 白音特拉乡 7469 土城子乡 5718 白土h子乡 9812 德包图乡 7232 德善乡 8334 公腊胡洞乡 6593 二道河乡 3355 
  
  某年化德县行政区划一览:全县辖3个镇、7个乡:长顺镇、七号镇、朝阳镇、六十顷乡、六支箭乡、白音特拉乡、白土卜子乡、德包图乡、德善乡、公腊胡洞乡。
概 况 Overview
  化德县是一片富庶而迷人的热土,地处内蒙古中部,全县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是一个蒙、汉、回、满、朝鲜、达翰尔等多民族居住的农牧结合县。总人口16万,境内平均海拔1500米,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330㎜左右。化德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首都北京、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北疆口岸二连浩特、港口天津均在500公里的半径之内。境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集(宁)通(辽)铁路、呼(市)满(洲里)省际大通道、天津港口—蒙古乌兰巴托国际通道在这里交汇,成为连接京津、华北、东北和北部边疆的交通枢纽。闻名全国的年产近千万件羊驼绒絮片服装和出口休闲服装为化德戴上了“塞上服装城”的桂冠。年产60万吨的硅铁、硅锰为化德赢得了“北方硅铁县”的美誉。
文 物 Cultural reli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历史上化德曾是一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远在三万年前,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1932年设立化德设治局。1934年置县,曾先后隶属察哈尔省、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盟、锡林郭勒盟。1972年归属乌兰察布盟。2004年属乌兰察布市。
矿 产 Mineral
  化德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探明的有金、银、铁、铜、钨、石英、萤石等。特别是已经开采的硅藻土,其品位与云南腾冲,吉林梅河口并称“硅藻土”国内三杰。石英石储量在2亿吨以上,为发展硅铁生产储备了丰富的资源。
工 业 Industry
  化德县工业经济按照“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突飞猛进,“一软一硬”(服装、硅铁)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年产500万件的絮片服装走遍大江南北,销售网点遍布全国二十八个省市区的200个大中城市。2003年建成的服装工业园区,年产500万件休闲服装全部出口外销。以硅铁锰为主的工业园区,已吸引外资2亿多元,三年内生产规模可达100万吨。此外,白酒、晶体、絮片加工、硅藻土等骨干企业也在稳步发展。
农 业 Agriculture
  化德县的农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两大生态工程的历史机遇,把生态建设列入全县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全县治理面积达到106万亩。围绕“两养(寒羊、奶牛)一种(马铃薯和反季节蔬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蔬菜和马铃薯年产量稳定在3亿公斤左右。油料、豆类总产达3000万公斤以上。
畜牧业 Livestock
  畜牧业是化德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县家畜存栏在五十万头(只)左右。同时也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皮毛肉周转之地。全县年产羊毛1000吨,各类皮张20多万张,肉食2000吨。通过人工种草和草场改造,全县草产业迅速发展,草产业收入已达到农牧业总收入的1/4。近年来,围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奶牛、寒羊座上正席。全县奶牛饲养量已达万头,逐步成为“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的奶源基地。寒羊存栏16万只,三年内,寒羊饲养量可达到100万只。
交通电力 Traffic Power
  化德县300多年前就是内地通往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的重要通商驿站之一。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化德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境内已形成“二线”(集通铁路、省际通道)“五大出口”(通往锡林郭勒盟、河北张家口市及市内邻近旗县)的交通网络。境内建有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四座变压站、邮电通讯、科技卫生、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2004年开通的化德网站当属全市首家旗县网。
英文解释
  1. n.:  Huade County
近义词
化德
相关词
盐业公司盐业国企盐务管理局
包含词
化德县人民医院化德县盐务管理局内蒙古化德县卫生防疫站
分类详情
张开城关镇张开朝阳镇张开六十顷乡张开六支箭乡张开白音特拉乡
张开白土卜子乡张开德善乡张开长顺镇张开七号镇张开德包图乡
张开公腊胡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