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三山鄉位於巴林左旗東北部,距林東鎮70公裏。南與花加拉嘎鄉接壤,西與浩爾吐鄉相臨,北與烏蘭達壩蘇木接壤,東與阿魯科爾沁旗毗鄰,全鄉總面積48萬畝,全鄉轄7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總戶數3074戶,總人口11011人,有耕地面積76374畝,有林地面積18萬畝(其中山杏林10萬畝),全年有效積溫2200度,無霜期115天,2002年全鄉農牧業總産值實現2843萬元,糧豆總産500萬公斤,財政收入94萬元,人均收入1394元,6月末傢畜存欄30000頭()。 |
|
三山鄉是北侖區農業綜合開發成效最為明顯的鄉鎮,位於北侖區南部的山區,東、北、西三面環山,東北與柴橋鎮相接,西北與大矸鎮相鄰,西南與鄞縣接壤,南臨象山港畔。全鄉陸域面積42平方公裏,轄12個行政村,總人口1.4萬多人。曾被浙江省評為八五期間計劃生育先進集體。
三山鄉工業發展地方特色明顯。全鄉支柱産業是針織服裝業、塑料編織業、有色金屬加工業、製????業。其中東盤山西服廠生産的“東盤山”西服在大連鄉鎮企業服飾博覽會上曾獲金奬。
三山鄉農業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農業綜合開發效果明顯。全鄉水産、灘塗養殖業發展形勢喜人,面積高達8000餘畝。 頗具地方特色的毛竹加工業和農副産品加工業發展良好。 全鄉已形成以海和森特産發展有限公司為竜頭,由初具規模的種植、養殖、加工基地為成員的竜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集産、供、銷於一體的農副産品加工體係。海和森特産發展有限公司因此而被評為寧波市農業竜頭企業。三山茶葉優良品種多,如“烏牛早”、“迎霜”、“竜井43 ”等均屬國傢級良種,新開發的“九峰玉葉”已通過國傢茶葉測試中心名茶鑒定, 質優價廉,深獲廣大消費者歡迎。三山觀光農業發展別具特色。位於三山洋沙山的寧波澳洲鴕鳥有限公司總投資1200萬元,目前種鳥規模居全國第三,且被寧波市評為市級“菜籃子”工程生産基地。 |
|
轄:鬍吐格、新立、新農、南溝、三山、溫都好樹、燒鍋窯7個村。 |
|
一、基本情況
三山鄉位於巴林左旗東北部,距林東鎮70公裏。南與花加拉嘎鄉接壤,西與浩爾吐鄉相臨,北與烏蘭達壩蘇木接壤,東與阿魯科爾沁旗毗鄰,全鄉總面積48萬畝,全鄉轄7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總戶數3074戶,總人口11011人,有耕地面積76374畝,有林地面積18萬畝(其中山杏林10萬畝),全年有效積溫2200度,無霜期115天,2002年全鄉農牧業總産值實現2843萬元,糧豆總産500萬公斤,財政收入94萬元,人均收入1394元,6月末傢畜存欄30000頭(衹)。
二、工作思路
抓住一條主綫,突出二大産業,建設好三大工程,落實四項制度,做好五項工作。
即:緊緊抓住産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綫,使其貫徹於整個經濟工作的始終;突出二大産業,即確定羊、牛為我鄉的主導産業,把養羊、養牛放在産業結構調整的突出位置;建設三大工程,即建設旗實施一萬畝水源建設工程、一萬畝人工種草工程、二萬畝山杏林營造工程;落實四項責任製,即主要工作實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重點工作實行專項推進工作製,工程項目實行合同製,農技人員技術培訓、指導、跟蹤服務製,與工資奬金職稱聘任聯繫。
做好五項工作:
狠抓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努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群衆生活水平;調整農業經營方式和農村勞動就業結構;強力推進生態建設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財源建設,促進財政增收;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 |
|
- : Sanshan township
|
|
三山 |
|
崇仁縣三山鄉防保站 | 丹徒縣三山鄉東湖服裝廠 | 丹徒縣三山鄉陸村恆源飯店 | 丹徒縣三山鄉商業合作社飯店 | 江蘇省丹徒縣三山鄉東湖皮革製品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