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中國 >遼寧 >鐵嶺 >昌圖縣 > 八面城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基本概況
  八面城鎮位於昌圖縣城的西北部,地處遼寧、吉林、內蒙古三省交界處,於東經124°22′,北緯43°11′,北與吉林省梨樹縣接壤;東至該縣平安堡鄉;南與大窪鎮、朝陽鎮毗鄰。全鎮區域面積137.4平方公裏,轄徐傢、廣寧、大和、林傢、開原、丁傢、滿傢、車偏坡、八面城、前王傢、賀傢、太平河、五星、公祥、橋西、前吳、老房、三合屯、趙傢店、信傢、民主、果園、山崗堡等23個行政村,14個居民委,總人口7萬,在解放戰爭年代,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成立昌北縣,縣政府駐地在八面城。1954年12月,昌北縣並入昌圖縣;1961年5月,縣委設八面城委員會,1968年8月撤銷;1970年2月設八面城行政區,同年10月撤銷;1988年10月末,八面城鄉與八面城鎮合併,建立副縣級鎮,列為遼寧省特別經濟實驗區。八面城是集區位、資源、交通、市場與一體的遼北邊陲重鎮,從古至今就商賈雲集,是遼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農貿商品交易集散地,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的家乡。
歷史沿革
  八面城地名之由來,據有關資料與《昌圖府志》記載,於清道光初年,修築城堡時挖得石碣殘碑段,呈八棱形,直徑38釐米,高44釐米,角棱清晰,無文字跡象,故此得名八面城。該城是北宋大遼年代韓州官府駐地,距今992年,到了金代該城是大都會之一,為柳河縣治。韓州府有過“徽欽二帝”坐井觀天的傳說,所以八面城又稱作古韓州。
  在解放戰爭年代,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成立昌北縣,縣政府駐地在八面城。1954年12月,昌北縣並入昌圖縣;1961年5月,縣委設八面城工作委員會,1968年8月撤銷;1970年2月,設八面行政區,同年10月撤銷;1988年10月末,八面城鄉與八面城鎮合併,設立副縣級鎮,列為遼寧省特別經濟實驗區。
自然資源
  八面城鎮位置,屬中溫帶濕潤季風大陸氣候,四季分明,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宜農宜林,有耕地面積16.3萬畝,年糧食總産量可達1億斤,是全縣著名的商品糧大鎮。
  農業基礎雄厚,以蔬菜、馬鈴薯、花生為主的經濟作物已達8.3萬畝;以豬、牛、禽為主的畜産品全縣第一;林業以成為重點産業之一,發展迅猛,森林總蓄積3萬立方米。肉禽用農副産品加工業已具規模,並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GDP平均增長率達18%以上。
  鎮內環境整潔、優美,沒有污染,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非常適合工業、農業、餐飲娛樂等綜合項目的開發。韓州古跡遺址全省著名,可發展旅遊業。
設施建設
  八面城特區基礎設施完備,交通通訊便捷。城區內有樓房100棟,建築面積30平方米,有近萬平方米文化廣場可供群衆休閑娛樂。境內昌八公路和雙八公路縱貫南北,平齊鐵路、集(集安)錫(錫林浩特)公路(國道303綫)、新梨公路橫跨東西,距昌圖縣城70公裏,距四平市區30公裏,處在遼西北經濟發展圈內。有綫、移動通訊可直通全國、世界各地;電力充沛、供力充足;金融體係健全,可辦理各類存貸業務。
  東北電網6.6萬伏高壓綫路從鎮中經過。城鎮自來水普及率98%,供熱管網改造已經全部完成,滿足了全鎮的供熱需求,總供熱面積6萬平方米。城鎮道路實現網絡化,街區道路體係完善。公益設施基本現代化,擁有縣級衛生機構3傢,鎮級衛生機構2傢,形成了完備的衛生保健網絡。
  面城鎮鎮內共有單位78傢(鎮直單位26傢、共管單位27傢、上級派出駐鎮單位25傢)。有黨(總)支部69個、黨員2032名。金融體係健全,銀行、信用社2個,保險公司1個。設有昌圖縣公安分局、交警中隊、國稅分局、地稅分局、技術監管分局、工商所、交通運輸管理所、養路費徵稽所、農機監理所、中心土地所、物價站、環保站、動檢站、法庭等重要行政分支機構,為當地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鎮內成立鎮綜合執法中隊,不僅用細緻的管理為城鎮建設保駕護航,而且還起到了為百姓服務、為群衆解憂的作用。重新確立了環衛所的隸屬知係,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鎮區內衛生日産日清,達到了全天保潔,為招商引資和壯大民營經濟用發展第三産業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科技教育
  鎮內有縣級高中1所,教職工220人,升學率89.6%,有縣級初中1所,教職工280人,升學率88.5%。有縣屬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職工52人。有鎮屬中學1所,城鎮小學4所,村小學17所,有教職工355人,有學生4965人。擁有各類專業技術幹部50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00多人,科技貢獻份額達45%以上。
特色産業
  以蔬菜、經濟作物、畜牧和林業四大開發為主的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建立起了高産玉米、轉基因馬鈴薯、苗木花卉、肉禽繁育和萬衹鵝養殖等生産基地。特別是以肉雞飼養為竜頭的畜禽養殖勢態強勁,素有遼北肉雞飼養大鎮之稱,以此帶動肉禽、農副産品深加工,扶持壯大了以盛德、曙光等為代表的肉禽加工竜頭企業。
  圍繞馬鈴薯、花生等産業發展一批有地方特色的農副産品專業市場。以建材批發、煤炭經銷、畜牧交易和機動車交易為主的四大市場正在積極籌劃運作之中。
No. 7
  鎮政府駐八面城,人口6.69萬人,面積230平方千米,轄23個村委會:徐傢、廣寧、大和、林傢、開原、丁傢、滿傢、車偏坡、八面城、前王傢、賀傢、太平河、五星、公祥、橋西、前吳、老房、三合屯、趙傢店、信傢、民主、果園、山崗堡。
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
  八面城鎮位於昌圖縣城的西北部,地處遼寧、吉林、內蒙古三省交界處,北與吉林省梨樹縣接壤;東至本縣平安堡鄉;南與大窪鎮、朝陽鎮毗鄰。全鎮區域面積137.4平方公裏,轄23個行政村,14個居民委,總人口7萬,在解放戰爭年代,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成立昌北縣,縣政府駐地在八面城。1954年12月,昌北縣並入昌圖縣;1961年5月,縣委設八面城委員會,1968年8月撤銷;1970年2月設八面城行政區,同年10月撤銷;1988年10月末,八面城鄉與八面城鎮合併,建立副縣級鎮,列為遼寧省特別經濟實驗區。八面城是集區位、資源、交通、市場與一體的遼北邊陲重鎮,從古至今就商賈雲集,是遼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農貿商品交易集散地,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的家乡。
  八面城地名的由來與歷史沿革
  八面城地名之由來,據有關資料與《昌圖府志》記載,於清道光初年,修築城堡時挖得石碣殘碑段,呈八棱形,直徑38釐米,高44釐米,角棱清晰,無文字跡象,故此得名八面城。該城是北宋大遼年代韓州官府駐地,距今992年,到了金代該城是大都會之一,為柳河縣治。韓州府有過“徽欽二帝”坐井觀天的傳說,所以八面城又稱作古韓州。
  在解放戰爭年代,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成立昌北縣,縣政府駐地在八面城。1954年12月,昌北縣並入昌圖縣;1961年5月,縣委設八面城工作委員會,1968年8月撤銷;1970年2月,設八面行政區,同年10月撤銷;1988年10月末,八面城鄉與八面城鎮合併,設立副縣級鎮,列為遼寧省特別經濟實驗區。
  獨具魅力的投資環境
  八面城特區基礎設施完備,交通通訊便捷。城區內有樓房100棟,建築面積30平方米,有近萬平方米文化廣場可供群衆休閑娛樂。境內昌八公路和雙八公路縱貫南北,平齊鐵路、集(集安)錫(錫林浩特)公路(國道303綫)、新梨公路橫跨東西,距昌圖縣城70公裏,距四平市區30公裏,處在遼西北經濟發展圈內。有綫、移動通訊可直通全國、世界各地;電力充沛、供力充足;金融體係健全,可辦理各類存貸業務。
  豐富的自然資源環境
  八面城鎮位於東經124°22′,北緯43°11′位置,屬中溫帶濕潤季風大陸氣候,四季分明,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宜農宜林,有耕地面積16.3萬畝,年糧食總産量可達1億斤,是全縣著名的商品糧大鎮。
  農業基礎雄厚,以蔬菜、馬鈴薯、花生為主的經濟作物已達8.3萬畝;以豬、牛、禽為主的畜産品全縣第一;林業以成為重點産業之一,發展迅猛,森林總蓄積3萬立方米。肉禽用農副産品加工業已具規模,並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GDP平均增長率達18%以上。
  鎮內環境整潔、優美,沒有污染,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非常適合工業、農業、餐飲娛樂等綜合項目的開發。韓州古跡遺址全省著名,可發展旅遊業。
  健美完善的設施環境
  東北電網6.6萬伏高壓綫路從鎮中經過。城鎮自來水普及率98%,供熱管網改造已經全部完成,滿足了全鎮的供熱需求,總供熱面積6萬平方米。城鎮道路實現網絡化,街區道路體係完善。公益設施基本現代化,擁有縣級衛生機構3傢,鎮級衛生機構2傢,形成了完備的衛生保健網絡。
  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八面城鎮鎮內共有單位78傢(鎮直單位26傢、共管單位27傢、上級派出駐鎮單位25傢)。有黨(總)支部69個、黨員2032名。金融體係健全,銀行、信用社2個,保險公司1個。設有昌圖縣公安分局、交警中隊、國稅分局、地稅分局、技術監管分局、工商所、交通運輸管理所、養路費徵稽所、農機監理所、中心土地所、物價站、環保站、動檢站、法庭等重要行政分支機構,為當地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鎮內成立鎮綜合執法中隊,不僅用細緻的管理為城鎮建設保駕護航,而且還起到了為百姓服務、為群衆解憂的作用。重新確立了環衛所的隸屬知係,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鎮區內衛生日産日清,達到了全天保潔,為招商引資和壯大民營經濟用發展第三産業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獨特寬鬆的人才環境
  鎮內有縣級高中1所,教職工220人,升學率89.6%,有縣級初中1所,教職工280人,升學率88.5%。有縣屬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職工52人。有鎮屬中學1所,城鎮小學4所,村小學17所,有教職工355人,有學生4965人。擁有各類專業技術幹部50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00多人,科技貢獻份額達45%以上。
  蓬勃發展的特色産業環境
  以蔬菜、經濟作物、畜牧和林業四大開發為主的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建立起了高産玉米、轉基因馬鈴薯、苗木花卉、肉禽繁育和萬衹鵝養殖等生産基地。特別是以肉雞飼養為竜頭的畜禽養殖勢態強勁,素有遼北肉雞飼養大鎮之稱,以此帶動肉禽、農副産品深加工,扶持壯大了以盛德、曙光等為代表的肉禽加工竜頭企業。
英文解釋
  1. :  Bamiancheng Town
近義詞
八面城
包含詞
昌圖縣八面城鎮衛生預防保健所
分類詳情
張開廣寧村林傢村徐傢村五星村果園村
丁傢村前王傢村山崗堡村信傢村老房村
公祥村八面城村車偏坡村開原村趙傢店村
三合堡村三合屯村滿傢村太平河村前吳村
大和村賀傢村橋西村民主村前關村
信傢店村老坊村東偏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