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老城鎮位於遼北昌圖南部,建製於清嘉慶11年(1806年),解放後曾為縣政府所在地。現為昌圖六大中心鎮之一,全鎮區域面積112平方公裏,農作物面積7270公頃,耕地面積100540畝,總人口44559人,戶數14649戶,所轄13個行政村,134個村民小組,4個社區,71個居民組。
老城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距縣城9公裏,四平市50公裏,瀋陽市120公裏,鐵嶺市70公裏。同時昌法綫、馬三綫、老老綫等多條公路東西南北穿越境內,交通便捷。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但經濟發展水平還仍然處於相對落後狀態,與其它鄉鎮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老城鎮民營企業900多傢,針織、食品加工是兩大竜頭産業,28傢針織企業在鎮政府的支持、協調下建立了針織協會,僅針織一項年出口創匯可達百萬美元。總投資1.2億元的鐵嶺九星食品有限公司和投資500萬元的昌圖示範腸衣廠的引進,使老城鎮食品加工業進一步嚮集約化、高科化發展。
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在鎮內新建了一個兩萬多平方米停車場,安裝路燈126盞,還重新修繕了許芝紀念碑,把它變成了一個開放的、公園式的紀念場所。通過經營城鎮,增強了老城的輻射力和吸引力,在使之成為人力流、物資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集散地上嚮前邁進了一步。 |
|
鎮政府駐老城,人口4.62萬人,面積11.2平方千米(原出處數據即如此,有誤),轄16個村委會:靠山、長青、愛國、前進、五勤、南橋、窯溝、安傢、張傢爐、長山堡、石廟子、興隆、蓋傢、大臺、勝利、光明。 |
|
老城鎮位於縣城西10千米,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昌法、昌梨、老老、昌四公路橫穿鎮區,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是蒙吉黑進京的必經之地。幅員總面積10558公頃,其中耕地面積6261公頃,林地面積2000公頃,水域面積76公頃,轄13個行政村,4個社區。全鎮總人口4.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0萬人,城鎮人口1.5萬人。
老城鎮地處東經123°59′,北緯42°47′,年平均氣溫7℃,氣候溫和,年降雨量約600毫米,雨量適中,日照充足。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要農作物有玉米、水稻、高粱、大豆、𠔌子、蔬菜等,水果有葡萄、山楂、桃、李子、杏,資源優勢得天獨厚。
2004年社會總産值60998萬元,比2003年增加10.3%,其中:第一産業26586萬元,增長10%;第二産業24900萬元,增長23%;第三産業9512萬元,增長14.9%;財政收入263萬元,增長3.1%;糧食總産量56238噸,增長12.5%;肉類總産量11501噸,增長40%;農民人均收入3493元,增長 11.7%。
全鎮蔬菜生産面積12000畝;葡萄生産面積500畝;高油大豆生産面積1.5萬畝;生豬飼養量達10萬頭;黃牛飼養量17000頭;養魚水面600畝。全鎮現有各類農業專業協會10個,中介組織21個,經紀人隊伍460人。
全鎮各類工業企業發展到908傢,年實現産值24900萬元,實現利稅323萬元,吸納3100多名城鄉勞動力就業,工業産值占全鎮社會總産值的40.8%。
全鎮民營經濟企業已發展到1986傢,年創産值45000萬元,利稅2914萬元。鎮內規劃兩處工業園區,總面積達1533433平方米,園區內實現了四通一平,入住園區的各類企業已達5傢。全鎮形成了生豬屠宰、針織、熟食加工、飼料加工、交通運輸、建材銷售、餐飲服務、電焊加工八大主導産業。
全鎮有省級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2個,骨幹企業25傢,海華、安傢兩傢大型肉聯廠是省級重點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省級生豬定點屠宰企業,企業實行屠宰、分割、加工、冷藏、運輸於一體,年屠宰生豬40萬頭以上,銷售瀋陽市場的白條豬占市場總量的四分之一,年産值12000萬元,為1800人提供了就業崗位,以華秋、竜綺、瑞成為核心的針織企業集團,有針織企業35傢,固定資産達1.5億元,年創産值1.2億元,從業人員2977人,年創利稅1200萬元,成為響當當的遼北針織第一鎮。在老城的35傢針織企業中,有自營出口權的企業5傢,年生産加工能力800萬件,大多銷往歐洲、日本、加拿大、香港等國傢和地區。2004年出口創匯實現50萬美元。 |
|
- : Laocheng Town
|
|
老城 老城鎮社區, 老城鎮居委會 |
|
老城鎮居委會 | 老城鎮中心小學 | 老城鎮初級中學 | 老城鎮中心幼兒園 | 合水縣老城鎮富民養殖場 | 昌圖縣飲食服務公司老城鎮二飯店 | 昌圖縣老城鎮衛生預防保健所 | 合水縣農技推廣中心老城鎮服務部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合水縣公司老城鎮營業廳 | |
|
|
長山村 | 興隆村 | 光明村 | 南橋村 | 靠山村 | 大臺村 | 前進村 | 長青村 | 勝利村 | 長山堡村 | 安傢村 | 愛國村 | 五勤村 | 窯溝村 | 張傢爐村 | 石廟子村 | 蓋傢村 | 興竜峪村 | |
|